卫生学

合集下载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1. 什么是卫生学?{卫生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旨在改善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 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规律、卫生保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等。

}3. 什么是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卫生学的分支之一。

}4. 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卫生问题的防控策略等。

}5. 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变化的学科。

}6.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7. 什么是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在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卫生数据,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8.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元分析等。

}9. 什么是卫生政策?{卫生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的关于卫生保健方面的方针、原则和措施。

}10. 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

}11. 什么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12.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3. 什么是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研究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旨在保护、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

}14. 公共卫生主要包括哪些领域?{公共卫生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卫生应急、医疗保障等方面。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关于确立和维护人类健康、改善卫生保健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预防医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人群2.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3.主要着眼与健康与无症状者4.具有较临床更大的人群健康益5 方法上注重宏观和微观结合环境与人类关系:人类改造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环境影响人类:结构、功能改变,适应环境变化;健康影响因素健康危险因素(risk factor):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素。

作为流行病学病因观,对于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冇武要意义。

Blum 1974年提出,Lalonde和Dever修正、补充°环境因素(理.化冒生物富社会、心理)2-行为和生活方式(生活危害黑消费方式、职业危3*生物遗传(复合内因.遗传变异、成熟老化)4.卫生服务(治疗*预防、保健)个体易感性:同一环境暴露人群,个体反应不同,患病危险性差异。

基因多态性:一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决定一种遗传性状,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一种以上正常等位基因,最少的等位基因频率超过1%,这个基因位点具多态性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遗传因素为主: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较低;环境因素为主:物理因素:辐射,化学因素:中毒,生物因素:传染病;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慢性病;控制环境因素,对预防疾病:有效、可行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外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规律;2•探索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学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技术措施;3•研究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公害病,职业病,食物中毒等其他疾病。

1.经验预防阶段:个体预防阶段2.实验预防阶段:群体预防阶段3•社会预防阶段:社会及人类预防阶段第一次卫生革命:个体疾病预防扩大到人群疾病预防,卫生学概念提高到公共卫生学。

第二次卫生革命:医学模式的转变,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第三次卫生革命:社区卫生概念的提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现状:㈠基本上控制了许多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因构成下降。

卫生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A. 隔离B. 消毒C. 免疫接种D. 以上都是答案:D2.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人类B. 环境C. 微生物D. 动物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A. 尘肺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肿瘤D. 糖尿病答案:D4. 人体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最可能导致哪种疾病?A. 肺炎B. 中毒C. 心脏病D. 贫血5. 以下哪项是食品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B. 食品的营养成分C. 食品的加工技术D. 食品的保存方法答案:A6. 饮用水中哪种物质的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健康问题?A. 钙B. 铁C. 氟D. 钠答案:C7. 以下哪项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主要措施?A. 定期消毒B. 限制人员流动C. 提供医疗设施D. 增加通风设备答案:A8. 以下哪项是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A. 定期洗澡B. 定期体检C. 定期运动D. 定期阅读答案:A9. 以下哪项是环境卫生监测的主要指标?B. 湿度C. 噪音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______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

答案:环境因素2.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____而引起的疾病。

答案:职业性有害因素3. 食品卫生学的核心是确保食品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安全性营养性4.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______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微生物指标5.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目的是保障______和______。

答案:公共安全公众健康6. 个人卫生习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饮食卫生个人清洁环境卫生7. 环境卫生监测的目的是______和______环境质量。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1.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概念的几个特点: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健康的概念使医学的着眼点扩大了,研究领域也扩大了。

健康必须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侧面加以衡量,健康的概念从个体扩大为群体(研究对象)。

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促进健康的对策是多途径、全方位的。

2. 影响健康的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健康保健系统3. 三级预防(three levels of prevention):也称综合预防(comprehensive),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三级预防下分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4.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也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首先,应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政策和策略,如全民健身运动计划、居民膳食指南、预防高血压纲要的基本原则等;其次,采取具体措施保护环境,如通过工艺改革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强消毒灭菌净化病区环境等;第三面向大众推行保健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如预防接种、定期体检、慎重使用抗生素5.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对传染病要早报告、早隔离,可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流行蔓延,对非传染病诊断愈早,预后愈好,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普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

6.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病残和死亡,促进康复、努力恢复病人的劳动和生活能力,延长寿命。

主要措施有专科治疗或由社区建立家庭病床,开展社区康复,加强心理咨询和指导。

7.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够负担的。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卫生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健康与环境关系的学科B. 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C. 研究卫生管理与卫生政策的学科D. 研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学科答案:A2.以下哪个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播途径?A. 飞沫传播B. 非飞沫传播C. 鱼媒介传播D. 矢量传播答案:A3.以下哪个是居民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因素疾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结核病D. 癌症答案:C4.食品安全的四大原则是什么?A. 稳定原则、亲和原则、准确原则、规范原则B.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正当原则、规范原则C.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舒适原则、规范原则D.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绿色原则、规范原则答案:B5.以下哪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A. 脊髓灰质炎疫苗B. 白喉疫苗C. 百白破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卫生宣传的重要性及途径。

答:卫生宣传是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向公众传达科学、合理的卫生知识和信息,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健康问题,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减少疾病发生。

卫生宣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也可以通过卫生宣传册、海报、宣传单等物料进行。

此外,卫生宣传还可以通过开展卫生教育讲座、活动等形式进行,以便更加直观地传达卫生知识。

2.简述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以确保其决策、计划和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将各种管理因素和管理环节进行整合,实现卫生工作的整体协调和高效运行。

再次是可行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和措施,以保证其能够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最后是风险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根据具体的卫生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减少风险并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三、应用题1.某学校要组织一次卫生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拟定一份竞赛题目,并附上答案。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1.健康(health):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3.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指在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4.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 ?又称临床预防,主要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采取有效治疗和康复措施。

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实质上是一种“疾病管理”措施C5.环境(environment):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6.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nment: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7.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都发生重大变化的环境。

8.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9.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群落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10.生物圈(biospher®: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有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11.食物链(food chair):生物系统中的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实物连接起来的链状关系称为食物链。

12.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 :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远高于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的作用。

学前卫生学的名词解释

学前卫生学的名词解释

学前卫生学的名词解释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健康与预防疾病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旨在通过预防和早期干预来保护儿童的健康。

1. 学前儿童:指年龄介于出生到六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被认为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学前儿童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

2. 卫生:卫生是指维护人体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和行为。

在学前卫生学中,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 个人卫生: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保持健康的个人行为和习惯。

例如,洗手、刷牙、均衡饮食、适当的休息和锻炼等。

4. 环境卫生:指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卫生状况。

清洁、安全、无污染的环境对儿童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

5. 学前卫生教育:指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学前儿童和其家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

学前卫生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6. 儿童发育:指从婴儿到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过程。

学前卫生学着重关注儿童身体、心理、社会和智能的全面发展。

7. 儿童营养: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

学前卫生学研究如何为儿童提供均衡的营养,防止营养缺乏和营养不良。

8. 儿童免疫: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

学前卫生学关注如何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9. 儿童心理健康:学前卫生学研究如何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发展。

儿童在此阶段进行自我认知、社交和情绪控制方面的发展,对于将来的健康和幸福影响深远。

10. 健康监测:学前卫生学研究如何进行儿童健康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儿童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学前卫生学是保障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它通过关注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营养、免疫、心理健康和健康监测等方面,为学前儿童的健康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是指研究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卫生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健康:身体、心理和社会完善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无病的状态。

2. 疾病:身体或心理出现异常变化,影响身体正常功能的异常状态。

3. 危害因素:指导致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外部或内部环境因素,如病原体、不良生活方式等。

4.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疾病或保持健康而采取的措施,包括预防接种、个人卫生等。

5.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群体中发生分布和影响的科学。

6. 社区卫生:针对社区中的居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和资源的综合性健康项目。

7. 卫生教育: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以促进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8. 卫生设施:提供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的场所,如医院、诊所等。

9. 环境卫生:关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

10. 营养学:研究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饮食对人体的影响。

卫生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卫生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第一章环境卫生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一、人类环境分类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①有利健康因素:“正常”空气,水,土壤,阳光, 微小气候, 风光----促进健康②不利健康因素:“不正常”水、土壤:元素含量异常----地方病2、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①保持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促进健康②破坏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质量恶化----引起疾病二、生态平衡1、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迁移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包括:DDT;TCDD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内浓度大于环境三、环境污染1、松花江事件:苯泄漏2、燃烧不完全:产生苯并芘—致癌3、环境污染影响特点: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复杂性4、二噁英污染:属于多环芳烃类大气环境与健康一、大气层分为1、对流层:逆温现象2、平流层3、中间层4、电离层5、散逸层二、大气污染物1、一次大气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代表:颗粒物、SO2、CO2、二次大气污染物: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产生新的污染物代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臭氧、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3、气体分散度(1)分散度越大:①空气漂浮时间越长;②被吸入可能性越大;③。

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多选)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PH<5.64、影响太阳辐射,形成棕色云团水环境与健康一、水源1、降水2、地表水3、地下水①浅层地下水:较清洁、固体多、盐多、容易干涸,水质易受影响②深层地下水:水温恒定,细菌少,盐多,硬度大二、介水传染病(1)病原体①细菌:霍乱、伤寒②病毒:甲肝/戊肝③寄生虫:隐孢子虫(不包括!:痛痛病、水俣病、氟中毒------土壤污染)三、饮用水质检查的细菌指标1、细菌总数小于100 GFU/mL2、总大肠菌群小于0/ mL(致病性,不得检出)3、游离余氯:出厂水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 mg/L4、水净化方法: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水消毒1、氯消毒:成本低,杀菌强2、臭氧消毒:①优点:消毒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不影响水感官②缺点:缺乏剩余消毒剂(无持续性杀菌作用?)3、紫外线①A段—色素沉着作用②紫外线B段—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③紫外线C段(200-280nrn)---杀菌作用土壤环境与健康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碘缺乏病1、流行病特点①山区>丘陵>平原②内陆>沿海③农村>城市2、碘缺乏地区:<10ug/L3、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症):智商<=544、分型:(二)地方性氟疾病1、特征:氟斑牙、氟骨症2、病区类型①饮水型病区②饮茶型病区③燃煤污染性:燃煤---氟中毒3、机制(1)对牙:大量时在牙釉质产生不规则球星结构----钙化受损,牙釉质疏松多孔4、临床(1)氟斑牙①诊断:白垩样变、缺损、着色(2)氟骨症①症状:疼痛(最常见);神经症状;肢体变形②诊断:靠X线(三)大骨关节病1、机制:软骨成骨作用障碍2、表现:骨关节破坏、变性(四)地方性砷(砒霜)中毒1、表现:乌脚病,皮肤色素异常、角化、皮肤癌变(五)克山病1、硒缺乏二、土壤污染(一)来源1、天然:火山、灾害2、人为:工业/生活/农业/交通/其他(二)综合1、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肥料、化学改良剂(石灰)2、生物净化:植物修复、蚯蚓、微生物3、水旱轮作4、物理:深翻;换土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职业性损害一、法定职业病:热衰竭、噪声聋(不包括:高血压)二、三级预防1、一级:换机器、防护服2、二级:早检测3、三级:防止病情恶化三、有关名词解释1、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Chp 1 人类和环境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具有活力、自调节能力和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健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健康的基础。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后者为主。

公害(public nuisanc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

特点:区域性,多为人为,连续污染,受害人数多,动植物同时受害。

靶器官:多数情况下污染物贮存的部位就是毒物直接作用部位,称为靶部位(靶组织或靶器官)贮存库:化学物含量高,但不显示明显毒作用的部位;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是暂时贮存库; 肝、肾、脂肪组织是多数污染物的贮存库.eg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

生物监测指标(生物标记物):血液、尿液、呼出气、毛发及脂肪组织等生物样品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作为评价体内该化学物量的生物检测指标,即生物标记物致突变作用: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作用致突变性:化学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能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改变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对整个机体或其后代,或其(亚)群体引起健康效应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主要反映环境因素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某一特定生物效应发生在群体的频率之间关系Chp2生活环境和健康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直接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如SO2、H2S、CO、CO2等。

《卫生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

《卫生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

性大小的最重要参数。

2、阈剂量MEL: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EDO:毒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受试对象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都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4、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越小说明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越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填空)慢性毒作用带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越大说明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1、特异性损害:(1)急性作用(2)慢性作用:慢性中毒、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非特异性损害:表现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人体抵抗力下降,劳动能力降低等。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1、污染物的理化特性2、剂量或强度#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作用持续时间!协同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5、个体感受性紫外线、红外线对健康的利害紫外线:适量:①抗佝偻病作用;②红斑作用;③色素沉着作用;④杀菌作用;⑤其他。

过量:①紫外线眼损伤;②紫外线皮肤损伤;③促进光化学反应。

MC红外线:性大小的最重要参数。

2、阈剂量MEL: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EDO:毒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受试对象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都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卫生学是什么概念的学科

卫生学是什么概念的学科

卫生学是什么概念的学科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以及预防保健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卫生学等。

卫生学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提供健康的环境和条件,预防疾病和伤害,并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首先,卫生学关注疾病的流行和控制。

流行病学是卫生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发病因素和疫情控制策略。

通过分析疾病的流行规律,卫生学家可以制定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疾病的传播和发病率。

例如,在面对传染病暴发时,卫生学家可以通过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人群接触方式,提出隔离措施并推广疫苗接种来遏制疾病的蔓延。

其次,卫生学关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卫生学研究生物体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空气和水质量,食品卫生,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等。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卫生学家会提出建议和政策,以改善环境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

例如,卫生学家可以研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加强工业废气治理等建议,以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卫生学关注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

公共卫生学研究如何提供有效的预防保健服务,包括促进健康行为,预防疾病,提高社区健康水平。

通过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筛查和健康宣传等手段,卫生学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的方法。

此外,他们还参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通过立法和规定来保护人们的健康权益。

最后,卫生学关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卫生学认为个体的健康状况不仅受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卫生学家会研究社会角色、社会支持、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和教育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卫生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卫生学等多个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以及预防保健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重点

绪论1.卫生学是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与健康关系”为主线,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有益和有害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健康(health)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3.预防医学内容:环境对健康的影响4.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的研究任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5.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6.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指在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7.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1.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

2.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环境息息相关。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即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

3.环境污染物(pollutance):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颗粒物、重金属及各种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

如SO2、CO、NO、铅、苯并芘等。

(可能选择题)4.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在其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了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污染物。

卫生学

卫生学

绪论1.卫生学(Hygiene):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对象: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任务: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卫生学的主要内容\环境与健康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医学统计方法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统一性、适应性、相互作用5.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社会心理因素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6.环境(environment):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所包含的各种因素。

7.生物圈(biosphere):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

范围:12km深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8.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9.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10.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以人类为终点的食物链成为人类食物链)(食物链对环境中物质的转移和蓄积有重要作用)11.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富集系数=Cb/Ce第一章1.什么叫环境污染?何为公害?什么是公害病?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卫生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体B. 群体C. 环境D. 疾病答案:B2. 卫生学中,下列哪项不是三级预防的范畴?A. 病因预防B. 临床前期预防C. 临床期预防D. 康复期预防答案:D3. 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的是A. 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B. 环境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C. 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D. 环境因素对植物健康的影响答案:A4.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人群D. 传染源、传播途径、康复人群答案:A5. 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包括A.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B. 预防疾病C. 促进疾病康复D. 增加医疗资源消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属于社会因素?A. 教育水平B. 经济状况C. 卫生服务D. 遗传因素答案:ABC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空气卫生B. 水卫生C. 土壤卫生D. 食品卫生答案:ABCD3. 影响人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A. 自然环境因素B. 社会环境因素C. 心理社会因素D. 生物因素答案:ABC4. 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A. 制定健康政策B. 创造支持性环境C. 发展个人技能D. 加强社区行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人群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对)2. 环境卫生学只关注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涉及动物和植物。

(错)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对)4. 健康教育只关注个体的健康行为,不涉及群体健康。

(错)5. 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没有影响。

(错)四、简答题1. 简述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卫生学主要研究人群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并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2. 描述三级预防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卫生学包含的内容

卫生学包含的内容

卫生学包含的内容
卫生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健康和公共健康的学科,它涵盖了以下内容:
1. 健康和疾病:卫生学研究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原因,包括个人行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

2. 流行病学:卫生学研究疾病的流行以及其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帮助制定疾病控制和预防策略。

3. 健康促进:卫生学关注如何通过教育、行动、政策等手段来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环境卫生:卫生学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卫生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5. 卫生服务管理:卫生学研究卫生系统的组织、管理和运营,包括医疗机构管理、卫生政策制定等。

6.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建设:卫生学研究如何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来提高个体和社区的健康水平。

7. 卫生统计学:卫生学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8. 卫生政策和规划:卫生学研究制定和实施卫生政策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以上内容,卫生学拥有为人类提供健康指导和改善公共卫生的使命。

卫生学考试试卷

卫生学考试试卷

一. 单选题(共50题,50分)1. 不可改变的健康危险因素是A.健康状况B.职业性有害因素C.个体行为生活方式D.医疗卫生保健服务E.生物遗传因素答案:E2. 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环境D.职业人群E.人群及环境答案:E3. 属原始级预防的措施是A.就业前体检B.定期体检C.制订卫生标准控制环境有害物质D.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E.预防并发症、后遗症答案:C4. 属于原生环境所致的疾病是A.水俣病B.痛痛病C.碘缺乏病D.职业中毒E.食物中毒答案:C5. 下列不属于环境化学因素的是A.农药B.空气微粒C.有害气体D.重金属化合物E.放射性物质答案:E6. 铅毒作用的贮存库是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血液系统D.泌尿系统E.骨骼、牙齿答案:E7. 生活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A.呼吸道B.泌尿道C.皮肤D.消化道E.眼睛答案:D8. 影响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错误是A.肺泡的总表面积很大B.肺泡壁很薄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D.不经过肝脏的转化,直接进入血循环E.分散度越低的物质吸收越快答案:E9.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点,错误的是A.多因素相互作用B.受害人群广泛C.有害作用多样D.低剂量长期影响E.急性中毒最为常见答案:E10. 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着床前期B.着床期C.器官形成期D.器官形成后期E.胎儿期答案:C11. 光化学烟雾对健康的主要危害是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神经系统损害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肝肾损害E.皮肤损害答案:A12. 军团菌检出率最高的水环境是A.直饮水B.溪水C.空调冷却塔水D.二次供水水箱E.自来水答案:C13. 可吸入颗粒物指粒径≤()μm的颗粒物A.100B.15C.10D.5E.2.5答案:C14. 具有吸收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臭氧层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大气层E.散逸层答案:B15. 伦敦烟雾事件的致病因子A.二氧化硫和吸入性颗粒物联合作用B.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与紫外线联合作用C.高层建筑的二次水源污染D.含镉废水超标排放E.含汞废水超标排放答案:A16. 光化学烟雾中最多的成分是A.PANsB.NOxC.O 3D.HCsE.醛类答案:C17. 可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是A.氟、磷B.氮、磷C.碘、磷D.氟、氮E.碘、氮答案:B18. 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A.消化道疾病B.介水传染病C.食物中毒D.急慢性中毒E.水型地方病答案:B19. 黑脚病是A.慢性砷中毒B.慢性氟中毒C.慢性镉中毒D.慢性甲基汞中毒E.严重碘缺乏答案:A20.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氟斑牙多发生在乳牙期B.氟斑牙多发生在恒牙期C.氟斑牙的发生无性别差异D.氟骨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E.从非病区搬入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答案:A21.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及流行特征,说法错误的是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B.青春期发病较多C.有性别差异D.有高碘性甲状腺肿E.缺碘是本病的唯一原因答案:E22. 存在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除外A.夜班作业B.轮班作业C.工作任务繁重D.工作时间长E.物理因素答案:E23. 诊断职业病的重要依据是A.职业史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工作场所现场调查资料D.临床表现E.实验室检查答案:C24. 职业健康检查类型,不包括A.上岗前健康检查B.在岗期间健康检查C.离岗时健康检查D.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E.劳动能力鉴定答案:E25. 第一级预防措施是A.定期健康检查B.定期环境监测C.一经确诊立即调离原工作D.一经确诊及时合理治疗E.有害因素控制在卫生标准以内26. 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根本区别是A.职业因素是致病病因B.接触剂量-反应关系明显C.同一作业环境有多人发病D.控制接触可有效预防E.属法定职业病答案:E27. 苯中毒高发的作业A.生产提炼苯B.生产苯的同系物C.生药的浸渍和提取D.油漆涂料的生产E.使用含苯粘胶剂答案:E28. 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最常见的是A.外周神经炎B.急性肾衰C.中毒性肝炎D.腹绞痛E.中毒性脑病答案:D29. 汞中毒震颤的特点是A.局部细微B.全身粗大C.休息或安静时出现D.意向性E.静止性答案:D30. 急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A.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B.嗜中性白细胞增高C.白细胞先高后低D.血苯、尿酚增高E.骨髓增生活跃答案:A31. 短时接触高浓度易致脑水肿的有害气体是A.氯气B.氮氧化物C.一氧化碳D.氨气E.光气答案:C32. 可致硅酸盐肺的粉尘,除外B.石棉尘C.石墨尘D.水泥尘E.云母尘答案:C33. 热射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A.脑膜,脑组织充血B.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C.回心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D.体热蓄积,体温调节障碍E.电解质紊乱,心肌受损答案:D34. 预防噪声性耳聋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和处理A.语频听力损失B.高频听力损失C.听觉适应D.听觉疲劳E.永久性听力损失答案:D35. 噪声所致听力损伤在听力曲线图常以哪一频率为中心出现下陷A.1000HzB.2000HzC.3000HzD.4000HzE.5000Hz答案:D36. 全面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看()A. 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B. 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C.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D.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E.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利用率答案:D37. 有利于肠道钙吸收的因素有A.氨基酸、乳糖、维生素DB. 脂肪酸、氨基酸、乳糖C.抗酸药、乳糖、钙磷比D.乳糖、青霉素、抗酸药E.草酸、维生素D、乳糖答案:A38. 干性脚气病以何系统症状为主A.消化系统B.心血管系统C. 神经系统D.内分泌系统E.骨骼系统答案:C39. 平衡膳食是指:A.供给机体足够的热能B.供给机体足够的营养素C.供给机体全部所需的营养素D.供给机体适宜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且比例适当E.供给机体足够蛋白质,且保证一定量的动物蛋白答案:D40. 有关营养调查,正确的说法是A. 常见的有询问法、记帐法和称重法等三种方法B.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验等方面C.称重法比询问法准确D.询问法易开展E.化学分析法最常用答案:B41. 下列关于锌的缺乏症说法错误的是( )。

卫生学错题详解

卫生学错题详解

1、医学科学的目标是A.减轻痛苦B.恢更健康C.防止伤残D.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E.以上都不是答案:D2、公元前370多年以前,西方医学鼻祖Hippociates在预防疾病的思想方面就提出了A.人体的结构B.消毒原理C.环境对健康的影响D.免疫接种的方法E.大卫生的观念答案:C,这是卫生学,主要研究的就是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因此即使真的不知道也要选C3、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答案:E4、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答案:A,人类与环境之间是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但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就是通过食物链进行5、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公害病C.食源性疾病D.职业病E.传染病答案:A6、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A.氟、磷B.氮、磷C.碘、磷D.氟、氮E.碘、氮答案:B7、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A.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兔杂性C.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D.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E.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答案:D8、环境自净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经过一定时间,该污染物A.理化性质发生改变B.浓度降低,总量增高C,浓度或总量降低D.毒性增高E.毒性降低答案:C9、下列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的物质是A.苯B.苯胺C.苯并花D.联苯胺E.邻苯二甲酸酯类答案:B10、在人群健康效应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A.生理代偿的变化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正常调节的变化D.出现严重中毒E.生理功能异常的变化答案:E11、环境污染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条件A.水溶性B.脂溶性C.水溶性和脂溶性D.皮肤血流量E.高气温答案:C,溶于脂而难溶于水的物质经皮肤吸收率相对较低:当其挥发度很高时,吸收率更低,如苯等经皮肤吸收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学名词解释1.★第二级预防:又叫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是指在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对机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及生物学效应起干扰作用的环境化学物质。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 s):是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计,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化学物质。

其一般具有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和高毒性四大特性。

4.★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5.★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6.★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含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相对静止的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7.公害病: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中毒性疾病。

8.★温室效应:CO2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使地球表面变热,称为温室效应。

9.★大气棕色云团(ABC):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于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

10.★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

11.★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12.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13.★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有机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为主的有机汞中毒,是有机汞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

水俣病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类型。

14.★微量元素:在生物组织中的正常含量均小于人体体重的0.01%的元素,包括铁、铜、锌以及稀土元素等多种。

15.★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壤、植物中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或缺乏,使当地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该元素的量不能满足或超过机体正常需要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其具有地区性、相关性、摄入量-反应关系。

16.★营养:是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

17.★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亦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中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18.★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类营养素摄入量指标,即估计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19.★推荐摄入量(RNI):系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相当于传统使用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20.氨基酸模式:食物蛋白质在EAA(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着差异,食物蛋白质中各种EAA的比例称为氨基酸模式。

21.★限制氨基酸:在人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各种氨基酸要有适宜的比例,如果某一氨基酸过少,就要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营养学上称这种氨基酸为限制氨基酸。

2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由于各种蛋白质中EAA的含量和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EAA的食物与缺乏该种EAA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食用,使蛋白质的EAA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BV,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3.★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24.★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消化、不能被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

25.★血糖生成指数(GI):是指不同种类食物的碳水化合物与参比食物比较,其升高血糖能力的大小。

其是一个生理指标。

26.★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27.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其所含营养素和热能可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种类是否齐全,含量多少及相互比例是否合适,是否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28.★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统称职业性有害因素。

29.★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0.★工作有关疾病:是一类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又称职业多发病。

31.★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32.★毒物的吸收状态:有些毒物在接触者的体液或组织中含量超过正常范围,但还未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状态的现象。

33.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34.★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子直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

35.★矽尘作业:接触含游离SiO2大于10%的粉尘作业被称为矽尘作业。

36.★矽肺: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37.★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有高温或者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的异常气象条件,且平均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25℃的作业。

38.★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相关疾病。

39.噪声: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为噪声。

40.声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内声波能量称声强。

41.脉冲噪声:间断声中,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s,间隔时间大于1s,声压级变化大于40dB者称为脉冲噪声。

42.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于强烈噪声,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听阈可上升10~15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43.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听力可出现明显下降,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噪声环境后,需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此现象为听觉疲劳。

44.★变异:同质是指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且可以控制的主要因素尽可能的相同的部分。

同质的基础上,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45.★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观察值的集合。

46.★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某项观测值的集合。

47.★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量,称为参数。

48.★统计量:根据样本个体值计算得到的描述样本特征的量称为统计量。

49.★概率:概率是反映某一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用P表示。

50.★小概率事件:统计学上一般把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在实际的一次抽样中可认为不会发生。

51.★抽样误差:因存在个体差异,由于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或者统计量与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52.★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表现为中间高、两侧逐渐降低,并完全对称的曲线,是一种连续随机变量常见而重要的分布。

53.★置信区间:根据一定的置信度记性评估得到的区间。

54.率:是指在一定观察时间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55.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总和之比。

56.相对比: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两个指标的比例关系。

简答题1.★生物放大作用的条件是什么?1)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2)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3)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的损害;4)生物的放大通过食物链进行。

2.★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点是什么?1)广泛性:环境受污染后影响的人群范围广;2)多样性:环境中存在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作用形式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3)复杂性:受污染环境中可有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4)长期性:很多环境污染物可长时间滞留于空气、土壤和水中,并长时间作用于人。

3.★列举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例。

1)急性危害: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慢性危害:痛痛病、水俣病;3)致癌作用:燃煤污染引起肺癌;4)遗传毒性:毒性作用可导致基因突变;5)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反应停引起大量短肢畸形儿;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环境毒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7)干扰内分泌功能:有些污染物中具有雌性激活性,引起生殖发育异常。

4.★列举大气中常见的五类污染物及其危害。

1)二氧化硫:对眼睛和上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

2)氮氧化物:强烈的日光照射下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3)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并有致癌作用。

4)光化学烟雾: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

5)铅:对神经、消化、造血、泌尿、免疫和内分泌都有不良影响。

5.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变态反应、致癌作用、降低机体免疫力。

6.★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有哪些?1)产生温室效应: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

2)形成酸雨:酸化土壤,加速重金属在土壤的溶解,使人体摄入增加;水体酸化使水生生物生长受到影响,并影响水体自净。

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减少了其对短波紫外线和其他宇宙射线的吸收和阻挡功能,增加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率。

4)形成大气棕色云团:大气能见度降低。

7.伦敦烟雾事件及洛杉矶烟雾事件伦敦型烟雾(煤烟型,还原型)洛杉矶烟雾事件(石油型,氧化型,光化学型)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二氧化硫和烟尘;二次污染物:硫酸雾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O3、PAN和醛类)气象条件低温,逆温,湿度大而多雾,无风,日光微弱,气压高高温,逆温,湿度较低,无风或微风,晴天无雾,强烈紫外线/日光时间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夏秋季,中午或稍后,白天生成,傍晚消失地点河谷盆地易发生多发于南北纬度60°以下,海滨城市,机动车拥挤,高楼林立,街道通风不畅易发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头疼,呕吐,发烧,死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脏病等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胸闷,皮肤潮红,心功能障碍,肺功能障碍8.★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对健康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