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统-教材

合集下载

07润滑系统-2007

07润滑系统-2007
润滑脂润滑(定期润滑)
定期加住润滑脂(黄油)。现在很多发动机采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 (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承,不用加润滑脂,如水泵及发电机的轴承
7.2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
最低油压报警灯(31kpa)
1-旁通阀 2-机油泵 3-集滤器 4-油底壳 5-放油塞 6-安全阀 7-机油滤清器 8-主油道 9-分油道 10-曲轴 11-中间轴 12-压力开关 13-凸轮轴



机油泵
机油温度表 油底壳
机油集滤器
4. 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
由机油泵将润滑油加压后通过大小油道输送到各需要润滑的摩擦面间 隙中。(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处承受的载荷及相对运 动速度较大)
பைடு நூலகம்溅润滑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 (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运动速度较小的活塞销、凸轮表面,挺杆等)
如:SAE 10W/30; SAE 15W/40
多级油分类
SAE 5W/20
SAE 5W/30
SAE 5W/40
SAE 5W/50
SAE 10W/30
SAE 10W/40
SAE 10W/50
SAE 15W/40
SAE 15W/50
SAE 20W/40
SAE 20W/50
机油的检查及更换
品质检查
5. 机油压力开关和警告灯
机油压力表
7.3 润滑油
所到之处
1、机油主要性能指标
(1)粘度: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分子间产生的内磨擦力大小。
(2)凝点(-35-5℃ )与倾点(比凝点高5-10℃ )
(3)闪点(140-215℃ )
(4)抗氧化安定性(机油在高温时抵抗氧化的能力)

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模板教学教材

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模板教学教材

(三)汽油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的更换与机油的加注
在多尘路段行驶之后,应尽可能更换机油与机油滤清器。 在排放发动机机油之前,应检查发动机机油泄漏。如果发现有泄漏,在 着手下述工作之前,应更换损坏件。 1、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1)取下放油螺栓(见图3-16),排放发动机机油。
图3-17
(2)排放完毕后,擦净放油塞。再装上放油塞,按下述要求拧紧。 拧紧扭矩: 30N·m。
图3-4和图3-5
(3)正确油面应在上位[F]和下位[L]之间的位置,如图3-4所示。 (4)用手捻搓机油尺上的机油,检查其粘度,看有无汽油味和水泡等。 如图3-5所示。 (5)油面高度太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其原因可能是冷却水 或汽油进入曲轴箱内所致。
◆ 2、发动机机油的补充
如果油面低于[L]位置,在将油面过低原因排除后可适当补充添加 同种性质的发动机机油至正常油面高度。如图3-6所示。
图3-14 在发动机清洁护理时,用发动机润滑系统清洗机(见图3-14)可将发动 机润滑系统内的油泥、积炭溶解并清理干净,以改善发动机润滑油品质、恢 复发动机的性能,提高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清洗方法与过程(见图3-15)
①清洗液以344.7kPa压力打入机油口 ②清洗液流经机油系统清除油泥、杂质微粒。 ③溶解的油泥、杂质微粒流至油底壳,由清洗机真空抽出清除。 ④清洗液冲洗掉机油泵及滤网上的金属屑。
按图3-22所示选择恰当的发动机油粘度。
二.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保养与维护
柴油发动机(见图3-23)的润滑方式为压送式,发动机机油用油泵加压 后,经散热器和机油滤清器,输送到各摩擦部位进行润滑。
机油更换周期为1000km,每行驶100km应检测机油量,如果发现机量不 足,应及时补充,以免损伤曲轴和凸轮轴等承载零部件。

润滑系统.ppt

润滑系统.ppt
内转子:曲轴与链条带动, 外转子:内转子驱动,同时外转子的转子数目多余内转子数目一个。 进油腔、出油腔、限压阀。 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驱动内转子运动,从而带动外转子转动,内外转动
形成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但每个工作容积都是在最小时在进油腔后方 相通,而到进油腔时容积变大,吸进机油,转到靠近出油腔时,容积变 小时,机油被泵出进入油道。 机油的损伤: 由于机油泵所处的环境好,一般不易损坏,但长期使用中,会导致内部齿轮的磨损 (集滤器堵死)机油泵的泵油压力下降,机油压力偏低。 (应更换机油泵总成)
三、润滑方式:
a、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强制给机油加压,并通过油道进各运动副件。(如:曲轴 主轴颈,莲杆轴颈,凸轮轴轴颈)
b、飞溅润滑:通过转动的部件将机油甩入到两运动副(如:活塞与气缸壁,活塞销、 凸轮、挺柱。)
c、定期润滑:定期加注润滑脂(各轴承)
四、润滑系统的组成
第五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1、润滑供给装置:油底壳、机油、机油泵、油道 作用:是将一定压力的机油通过油道进入各运动副。
d、机油格的安装: 1、拆装都要用到专用工具,即机油格扳手。 2、将与机油格相结合的面清理干净。 3、在机油格的密封圈上打上机油。(试情况分析是否向机油格内加机油) 4、注意机油格的扭力。 5、将机油格结合面残余机油擦干净,便于捡漏。 6、启动发动机捡漏。
第五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五、机油散热器
为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时,影响机油的粘度,导致润滑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要 求,因些而装了机油散热器,一般有风冷和水冷两种装置
导致进油腔,两齿轮相互脱开,容积变大,吸进机油,而出油腔,两齿轮 相互啮合容积变小压力升高,机油被泵出到缸体油道。 注:(限压阀的理解):位于机油泵的出口,用来调节机油压力,防止机油压力 过高,结构为钢球、弹簧、机油压力过高时限压阀参与工作。

润滑系统-教材

润滑系统-教材

课题五润滑系统目的要求:1.熟悉润滑的作用、分类。

2.掌握动压液体润滑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3.掌握气缸润滑对气缸油、注油定时和注油率的选择。

4.掌握润滑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5.熟悉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

重点难点:1.气缸润滑。

2.干式、湿式润滑循环系统路线。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课外思考题:1.润滑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动压液体润滑?2.动压液体润滑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3.注油率大小对柴油机工作有哪些影响?4.试分析气缸注油点的位置和时间。

5.润滑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湿式润滑循环系统路线。

课题五润滑系统第一节润滑的的基本原理一、润滑的作用(1)减磨作用:在相互运动表面保持一层油膜以减小摩擦,这是润滑的主要作用。

(2)冷却作用:带走两运动表面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以及外界传来的热量,保证工作表面的适当温度。

(3)清洁作用:冲洗运动表面的污物和金属磨粒以保持工作表面清洁。

(4)密封作用:产生的油膜同时可起到密封作用。

如活塞与缸套间的油膜除起到润滑作用外,还有助于密封燃烧室空间。

(5)防腐作用:形成的油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使空气不能与金属表面接触,防止金属锈蚀。

(6)减轻噪音作用:形成的油膜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两表面直接接触,减轻振动与噪音。

(7)传递动力作用:如推力轴承中推力环与推力块之间的动力油压。

二、润滑分类1.边界润滑两运动表面被一种具有分层结构和润滑性能的薄膜所分开,这层薄膜厚度通常在0.1µm 以下,称边界膜。

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薄膜的性质,其摩擦系数只取决于摩擦表面的性质和边界膜的结构形式,而与滑油的粘度无关。

2.液体润滑两运动表面被一层一定厚度(通常为1.5μm~2μm以上)的滑油液膜完全隔开,由液膜的压力平衡外载荷。

此时两运动表面不直接接触,摩擦只发生在液膜界内的滑油膜内,使表面间的干摩擦变成液体摩擦。

其润滑性能完全取决于液膜流体的粘度,而与两表面的材料无关,摩擦阻力低、磨损少,可显著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润滑系ppt课件

润滑系ppt课件

润滑油冷却器
润滑油冷却器是润滑系中的散热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保
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润滑油冷却器一般由壳体、散热片、风 扇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散热片将 润滑油的热量传递给空气,再利用风扇
将热量排出。
为了保证润滑油冷却器的正常工作,需 要定期检查散热片是否清洁、风扇是否 运转正常,以及润滑油的温度是否过高
02 润滑系部件详解
润滑油泵
润滑油泵是润滑系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发动机内部各个需要润滑的部 位输送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泵一般由泵体、转子、叶片、密封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子旋转时 产生的离心力,将润滑油吸入并加压后输送到各个润滑点。
为了保证润滑油泵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检查其密封件是否完好、润滑油是否清洁 ,以及润滑油泵的安装是否正确。
调整
根据检查结果,对润滑系进行调整, 如调整机油泵的供油量、调整机油压 力等,以保证润滑系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
04 润滑系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润滑油压力过低或过高
总结词
润滑油压力异常
详细描述
润滑油压力过低或过高可能导致发动机部件磨损 或润滑不良,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
排除方法
检查润滑油泵、滤清器、油道等是否正常,更换 损坏的部件,调整润滑油压力至正常范围。

案例二:某重型机械润滑系维护保养经验分享
01
02
03
保养经验
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油 道,检查油封和滤清器是 否完好。
保养效果
有效降低重型机械的磨损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经验总结
严格按照润滑系维护保养 规程进行保养,确保油品 质量和油路畅通。
案例三
润滑油选择

第六章_润滑系统

第六章_润滑系统
废气内有水蒸气和SO2。 水蒸气凝结在机油中形成泡沫,破坏了机油的 供给及润滑性能,这种现 象在冬季尤为严重。 SO2遇水生成H2SO3,而H2SO3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H2SO4。这些酸性 物质出现在润滑系中对零件会起腐蚀作用。 另外,由于混合气与废气进入曲轴箱内,会使曲轴箱内压力增加,机油易 渗漏。 因此,为延长机油的使用期限,减少摩擦副零件的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 机漏油,必须使发动机曲轴箱保持通风,将混合气和废气从曲轴箱内抽出。
当间隙过大时,机油泄漏严重,机油压力降低,油量减 少,甚至使油泵不能供油;间隙过小时,使齿轮与泵体接触, 产生严重磨损。因此。对上述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都有严格的 要求。泵盖与泵体间装有很薄的密封垫,既可以防止漏油,又 可用来调整泵盖与主、从动齿轮间的间隙。
齿轮式机油泵
主动齿轮 进油腔
从动齿轮
出油腔 壳体
适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夏季使用,磨 损教严重的汽油机尤为合适
HC—8
柴油机机油 HC—11
8.0—9.0 10.5—11.5
适于南方各省冬季使用;西北、东 北、青藏等严寒地区冬季使用低凝 点稠化机油
装巴氏合金轴承的柴油机全年可用
GB11122 —89 GB1123— 89
HC—14 13.5—14.5 全国夏季、长江以南地区全年可用
二、润滑系统的油路
1、4125A柴油机的润滑系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通过集滤器,油管将机油从油底壳吸入,增压后沿 油道送入滤清器,并在这里分成两路,约1/3的机油流向离心式细滤器,经滤 清后直接流回有底壳。约2/3的机油流入粗滤器,过滤后至转换开关,当机油 温度高(夏季)需要散热时,转换开关处于图示位置,机油经散热器散热后进 入主油道。当机油温度低(冬季)不需要散热时,改变转换开关的位置,机油 便不经过散热器而直接流入主油道。

发动机润滑系统(一)ppt课件

发动机润滑系统(一)ppt课件
2.推广方式: 微信内以“微信名片”的形式 发送至好友,好友添加后 微信会自动统计累计亲的加人数据, 包括“人数”“奖励金额” 微信内回复“统计”即可查看数据 微信内回复“提现”即可申请提现 表中赠送内容可累计后一起兑换, 微信内回复“人工客服”, 告知想要兑换的内容“序号”即可。27
13
自润滑
特点: 用自润滑轴承代替 普通轴承,如尼龙、 二硫化钼等 。
14
润滑系统组成及主要部件
15
润滑系统组成
①润滑油储存装置:油底壳 ②润滑油升压装置:机油泵 ③润滑油冷却装置:机油散热器 ④安全和限压装置:限压阀、旁通阀 ⑤润滑油滤清装置: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 ⑥润滑系工作检查装置: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机油尺
16
机油泵
作用: 提高机油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 内不断循环。 分类: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外啮合式机油泵 和内啮合式机油泵两种。
17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压油腔 吸油腔
主动齿轮由凸轮轴或曲轴驱动旋转, 在吸油腔内,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逐渐脱 离啮合,吸油腔容积增大,机油被吸入吸 油腔,并由齿轮与泵壳的齿隙带入压油腔, 在压油腔内,主动和从动齿轮逐渐进入啮 合,压油腔容积减小,机油被排向润滑油 道。。
冷却
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还 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起冷却作用。
液压
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 液压挺住,起液压作用。
防锈
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 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 蚀生锈。
缓冲
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 吸收冲击并减少振动,起减 振缓冲作用。
清洗
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 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 其他异物。
液压
润滑
密封
润滑系统

《汽车润滑系统》课件

《汽车润滑系统》课件

全合成油
02
人工合成,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和氧化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半合成油
03
结合矿物油和全合成油的特点,性能适中,价格适中。
如何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根据汽车制造商的建 议选择润滑油。
根据发动机类型选择 润滑油,如自然吸气 、涡轮增压等。
根据汽车的使用情况 选择润滑油,如行驶 里程、驾驶习惯、行 驶环境等。
清洗剂使用
使用专用的润滑系统清洗剂,按照清洗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清洗周期
建议每行驶20000公里进行一次润滑系统清洗保养。
注意事项
清洗过程中要确保发动机冷却,避免高温对清洗剂和发动机造成损 害。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1 2 3
油压异常
如果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可能是润滑系统故障 。检查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机油道是否正常。
舒适性,为乘客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未来汽车润滑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未来汽车润滑系统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 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汽车润滑系统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润滑油和智能化润滑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广泛 ,进一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减排性能。同 时,未来汽车润滑系统还将注重可持续发展,积极采用可 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为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油道
连接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使 润滑油能够顺利到达。
油底壳
储存润滑油。
机油滤清器
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和金属 颗粒,保持润滑油的清洁。
冷却器
将润滑油冷却后送回油底壳。
润滑油的作用与分类

《润滑系统》课件

《润滑系统》课件

污染物控制
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和杂质进入 润滑系统,保持系统的清洁。
润滑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措施
使用高品质润滑剂
选择适合机械设备的高品质润 滑剂,提高润滑效果。
提高润滑剂供给精度
采用先进的润滑系统控技术, 提高润滑剂的供给精度。
加强润滑剂监测
利用传感器等技术监测润滑剂 的使用状况,及时调整润滑计 划。
《润滑系统》PPT课件
探索润滑系统:从定义和作用,到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故障解决方法、维 护保养,以及优化改进措施,本课件详细介绍润滑系统的全部内容。
润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润滑系统是指用于降低摩擦和磨损、减少能源损失、保护机械设备的关键系 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润滑剂
润滑剂是润滑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可以 是液态、固态或气态。
润滑系统的传动部分
润滑系统的传动部分包括润滑油泵、润滑管路 等组件,确保润滑剂的输送。
润滑油
润滑油是常用的润滑剂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 各种机械设备中。
润滑系统的控制部分
润滑系统的控制部分负责监控和调节润滑剂的 供给量,确保润滑效果。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 润滑剂形成润滑膜,减少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 • 润滑剂减少磨损、摩擦、噪音和能源损失。 • 润滑剂冷却热源,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 润滑剂减少污染物和杂质的侵入,延长机械设备寿命。
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
1
喷雾润滑系统
2
利用喷嘴将润滑剂以雾状形式喷洒到机
械设备的摩擦表面。
3
循环润滑系统
通过泵将润滑剂循环供给到机械设备的 摩擦表面。
油气润滑系统
通过将润滑剂加压成气态,然后通过气 体管道输送到机械设备。

《发动机润滑系统》课件讲义

《发动机润滑系统》课件讲义

组成
组成
油底壳 集滤器、机油泵、油管和油道 粗滤器、细滤器 旁通阀、安全阀
需润滑的部位:
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 凸轮轴:轴颈、凸轮工作面、偏心轮工
作面、螺旋齿轮 正时齿轮 活塞销-活塞、活塞-缸壁 摇臂轴-支座 挺柱-座孔 机油泵传动轴-座孔 (空气压缩机*)
(注:有下划线的部位常用压力润滑。)
油路
主要在缸体和缸盖中加工出孔道作为油道
机油控 制阀
发动机前端 盖内的机油
过滤器
气缸盖
凸轮轴
可变配气定 时机构
节流孔
传动链张紧器
喷油嘴
机体主油道
主轴承
机油滤清器
平衡轴
机油压力表
机油冷却器
机油泵
活塞 连杆轴承
集滤器
油底壳
例1:轿车润滑系油路
警报指 示灯
油压传 感器
旁通阀
限压阀
例2:货车润滑系油路
优异的氧化安定性:
高温下与氧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氧化变质机油润滑性能下降,腐蚀零件 添加氧化抑制剂:具有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
பைடு நூலகம் 良好的防腐性
机油不可避免被氧化生成有机酸,将腐蚀金属零件 添加防腐剂,缓解对金属零件的腐蚀
较低的起泡性
机油快速循环和飞溅,产生泡沫 泡沫造成摩擦表面供油不足 添加泡沫抑制剂,减少机油中泡沫
非冬季用机油:
SAE20、SAE30、SAE40和SAE50
号数越大机油黏度越大,适用于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上述牌号的机油只有单一的黏度等级,称为单级机油。需
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随时更换机油 目前使用的机油大多数具有多黏度等级,称为多级机油,
即同时具有含W的冬季用机油黏度等级和非冬季用机油黏 度等级,两黏度级号之差至少等于15,其牌号有SAE5W /20、SAE10W/30、SAE15W/40、SAE20W/40等。

《润滑系统》PPT课件PPT精品文档38页

《润滑系统》PPT课件PPT精品文档38页

1. 概述---发动机润滑部位
(1) 曲柄连杆机构 (2) 配气机构 (3) 正时齿轮室
润滑部位
1. 概述---组成
机油泵---建立足够压力; 油底壳---贮存一定数量机油; 油道和油管---完成油路循环; 限压阀---控制油压; 机油滤清器---保证输送到各运动零件表面润滑油的清洁; 机油散热器---保证适宜的温度 机油压力表、油温表---测量、显示
1. 概述
1)功用 2)润滑方式 3)润滑油 4)要求 5)发动机润滑部位 6)组成
压力润滑主要用于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的摩擦面, 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配气机构摇臂轴 等处。
飞溅润滑主要适用于外露表面、负荷较小的摩擦表面, 如气缸壁、活塞销、凸轮、挺柱、偏心轮、连杆小头 等。
1. 概述---润滑油
浮子式集滤器
分流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3) 机油散热器、 冷却器
降低机油温度,保 持润滑油一定的粘 度。
4) 阀门
(1) 限压阀 限压阀用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 清器、机油散热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这 些部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 防止主油道断油。
2. 润滑油路
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经机油集滤器从油底壳中吸取 机油,这样可以防止大的机械杂质进到机油泵内。机油 泵使机油产生一定的压力而输出。从机油泵输出的机油 进入机油滤清器, 滤去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后流入气缸体 主油道。缸体主油道的机油分二路,一路通过五条并联 的横向油道分别流向曲轴各主轴颈,再通过主轴中的斜 油道流向连杆轴颈,润滑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另一路从 气缸盖上的重油道去润滑顶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
2) 强制通风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 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 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 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9《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

9《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

9《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润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 学习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润滑系统概述1.1 润滑系统的作用1.2 润滑系统的分类1.3 润滑系统的符号及表示方法第二章:润滑系统的组成2.1 润滑油泵2.2 润滑油道2.3 润滑油滤清器2.4 润滑油喷嘴2.5 润滑油冷却器第三章: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3.1 润滑油泵的工作原理3.2 润滑油道的输送原理3.3 润滑油滤清器的过滤原理3.4 润滑油喷嘴的喷射原理3.5 润滑油冷却器的冷却原理第四章:润滑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1 润滑系统的检查与更换4.2 润滑油泵的检修4.3 润滑油道的检修4.4 润滑油滤清器的更换4.5 润滑油喷嘴的检修4.6 润滑油冷却器的检修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5.1 润滑系统故障案例分析5.2 润滑系统的实践操作步骤5.3 润滑系统的操作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 利用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和演示;3. 进行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4. 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进行互动式教学。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润滑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练习题:测试学生对润滑系统组成和维护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 润滑系统的模型或实物;3. 润滑系统的操作工具和设备。

9《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教学内容(续):第六章:润滑油的选择与使用6.1 润滑油的分类与特性6.2 润滑油的选择原则6.3 润滑油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七章: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7.1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分析7.2 润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7.3 润滑系统维修步骤与技巧第八章:润滑系统的性能测试与检测8.1 润滑系统性能测试方法8.2 润滑系统性能检测设备8.3 润滑系统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与处理第九章:润滑系统的节能与环保9.1 润滑系统节能技术9.2 润滑系统环保要求9.3 润滑系统节能与环保的意义和措施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续)10.1 润滑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续)10.2 润滑系统的实践操作步骤(续)10.3 润滑系统的操作注意事项(续)教学方法(续):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润滑油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 利用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和演示;3. 进行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4. 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进行互动式教学。

第十四讲 润滑系统

第十四讲 润滑系统

楔形油膜的形成
2、液体润滑
此油楔的形成与其产生的压力主要与以 下因素有关: ①摩擦表面的运动状态 ②滑油粘度 ③轴承负荷 ④轴承间隙 ⑤表面加工粗糙度
2、液体润滑
⑵液体静压润滑 液体静压润滑是从外部向摩擦表面供给 有一定压力的滑油,借助滑油的静压力产生 油膜以平衡外载荷。让一个或几个进油孔通 至压力区中一定形状的油槽中,用滑油的静 压力形成油膜把轴颈浮起来。
2、飞溅润滑
这种方法是利用曲轴,连杆大端等零 件在高速旋转时的飞溅作用,把连杆大端 两侧溢出、刮油环刮落和冷却活塞后掉下 来的滑油溅到某些摩擦部位。 飞溅润滑不需要油泵,但对机件的润 滑不能控制,润滑效果较差,耗油量大, 滑油容易氧化与变质。
3、压力润滑
这种方法是利用润滑油泵把滑油强压 循环输送到柴油机所需的润滑部位。 压力润滑的优点是:能保证滑油连续 循环供应,使摩擦件的工作安全可靠,并 有强烈的清洗作用,可通过润滑系统的压 力表和温度计掌握控制润滑情况,便于实 现自动控制,可使用粘度较低的滑油,使 用期长,耗量少。
2、液体润滑
两运动表面上被一层一定厚度(通常 为1.5μm~2μm以上)的油膜完全隔开,由 液膜的压力平衡外载荷,此时两运动表面不 直接接触,摩擦只发生在液膜内部,使干摩 擦变成液体摩擦。
2、液体润滑
液体润滑可分为液体动压润滑与液体静 压润滑两类。 ⑴液体动压润滑 动压润滑由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相对 运动,借助液体的动力学作用来实现。
2.干曲轴箱式润滑系统
这种型式的润滑系统设有专门的滑 油箱储存滑油,由油底壳或机座收集的 滑油经循环油泵不断地抽出(或依靠重 力)送至滑油箱;再由压力油泵把滑油 箱中的滑油送到各摩擦表面。
6160A柴油机润滑系统简图

《汽车发动机》第五章_润滑系统课件

《汽车发动机》第五章_润滑系统课件

检查机油压力
1)通过驾驶室仪表板上的机油压力表读数。 2)通过仪表盘上的机油压力报警灯判断机 油压力。 3)在机油压力传感器位置拧上油压表检测 机油压力。

疏通油道
当发现油道堵塞或发动机大修前进行。 用铁丝缠上布条粘汽油清洗,用压缩空 气吹净。

二、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润滑系的常见 故障:机油压力过低、过 高、机油消耗异常、机油变质。

3.故障诊断方法 机油变质故障诊断主要是分析清楚机 油变质的原因。机油变质可通过手捻、 鼻嗅和眼观的人工经验法检验。如机油 发黑、变稠一般有机油氧化造成;如机 油发白则证明机油中有水;如机油变稀 则为汽油或柴油稀释引起。
(四)机油消耗过多

1.故障现象: 机油消耗量超过规定值、排气管冒蓝烟,气缸内积碳 增多。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1)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的间隙过大或活塞环与 环槽的侧隙过大,检修或更换活塞、活塞环和气缸。 (2)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过大或气门密封圈失效, 检修或更换气门,更换气门导管或气门密封圈。 (3)发动机各部件密封表面漏油,检查发动机各部 件中可能漏油表面。 (4)曲轴箱通风不良,检修曲轴箱通风装置。 (5)大修后扭曲环或锥面环是否装反,重新安装活 塞环。
机油压力过低
机油压力突然降低 原因:机油严重泄漏或机油泵损坏所致。 应立即使发动机熄火,以免造成严重机械事故。

机油压力过高

现象: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长时间高于正常标准。 原因分析 – 给主油道供油过多或传感器后油路不畅。可能的原 因有:限压阀故障、传感器之后的油道堵塞、轴承 间隙过小、机油粘度过大、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力 传感器损坏等。 – 新装配的发动机,若出现机油压力过高,应重点检 查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的配合间隙。 – 如果点火开关打开但不起动发动机时,机油压力表 指针不回位,应重点检查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 感器。

第七章 润滑系统(共10张PPT)

第七章 润滑系统(共10张PPT)
第七章 润滑系统
功用: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等。 第一节 组成及润滑剂的选择
一、组成 二、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以一定的压力把润滑油供入摩擦表面。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
表面。 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
第二节 润滑系的油路
以上海桑塔纳轿车为例(9-2):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一、机油泵
1、齿轮式机油泵(9-5、9-4 、9-6 ) 2、转子式机油泵( 9-8.9 ) 二、机油滤清器(9-10) 三、机油集滤器(9-11) 四、机油冷却器(9-12)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2、转子式机油泵( 9-8. 三、机油集滤器(9-11) 2、转子式机油泵( 9-8. 二、机油滤清器(9-10)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 二、机油滤清器(9-10) 第二节 润滑系的油路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功用: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等。 功用: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等。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 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
四、机油冷却器(9-12)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 2、转子式机油泵( 9-8. 三、机油集滤器(9-11) 第一节 组成及润滑剂的选择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二、机油滤清器(9-10) 第二节 润滑系的油路 2、转子式机油泵( 9-8.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二、机油滤清器(9-10)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 功用: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等。

第五章润滑系统.

第五章润滑系统.

由于工作条件不同,增压器需使用汽轮机油润 滑。其润滑系统通常有两种方式:自身封闭 • 式润滑(自供油润滑,用于滚动轴承,不得另设润 滑系统);重力—强制混合循环润滑系统, 如图所示。在此润滑系统中,设高置式重力透平 油柜,由重力柜向增压器供油,重力油柜上装设 低油位警报器和溢油管,当供油中断时,此重力 油柜保证向增压器短时供油并发出警报。 • 在某些老式船加上,有时增压器润滑系统与柴 油机曲轴箱共用一个曲轴箱油润滑系统。
• 6135型柴油机滑油冷却器

目前,船用柴油机上使用的滑油冷却器 和淡水冷却器多采用管壳式热交换器。在 这些冷却器中,一般是冷却液在管内流动 而被冷却的流体在管外壳内流动。根据两 种液体流动的方向可将其分为四种换热方 式.(a)顺流式,两种液体作平行且同方向 流动换热;(b)为逆流式,两种液体作平行 但反方向流动;(c)为叉流式,两种液体沿 相互垂直的方向流动;(d)为混合流式(又称 杂流式),是上述三种流动方式的组合。
• (2)干油底壳式润滑系统 以滑油循环柜为中心的曲轴箱油强制润 滑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干式润滑系统。 • 干式润滑系统的特点是滑油单独存放 在柴油机外部的油柜内,曲轴箱的油 底壳只是用来收集由各润滑部位流回 的滑油,然后利用重力或滑油泵送入 油柜,再借助滑油泵将滑油送入各摩 擦部位。因此,常设有两台滑油泵,
• 旁通阀在粗滤器阻塞而滑油压力增高 时自行开启,使滑油不经粗滤器两旁 通到冷却器,由此可以避免因粗滤器 堵塞而造成柴油机中断滑油的危险。 • 精滤器与粗滤器并联的优点是:始终 有部分滑油经过精滤而保持洁净,而 使润滑系统的阻力增加不多;当粗滤 器堵塞时,一部分滑油仍受到过滤, 可保证柴油机继续工作。
• 柴油机的滑油循环系统通常由气缸注油润
滑、曲轴箱油强制润滑和曲轴箱油分油净 化等系统组成。 • 曲轴箱油强制润滑和曲轴箱油分油净化系 统的主要组成设备有: • 1. 滑油泵 • 滑油泵常设有两台,其中一台备用。为 保证滑油压力稳定和流动均匀,常采用螺 杆式油泵。在泵的吸人端管上一般装有真 空表,真空度不超过33.3kPa/(250 mmHg)。 泵的排出管上装有安全阀和调节压力、流 量的旁通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压式注油方式中,柱塞泵出口的油进入各注油接头处的蓄压器内,在该压力与气缸内 压力差作用下自动注入气缸。注油接头穿过气缸冷却水空间安装在气缸套各个注油孔内。
补充的所示图例:B&W 型柴油机所使用的“随转速调节”HJ 型气缸注油器。 这种注油器每缸设置一个,由多个柱塞式油泵单元组成。柱塞 12 由凸轮轴上的凸轮 4 驱 动,凸轮轴 2 由驱动轴 1 经齿轮带动。驱动轴的转速为柴油机转速的 1/2。气缸油流动路线为 吸入阀 14、15→排出阀 17、18→观察管 19→止回阀 22→出油管至注油接头。由观察管内钢珠 20 的浮动情况可判断各泵的注油量。油泵的单调可用调节螺钉 21 进行。总调由外部转动偏心 轴 24 实现。排出阀 17、18 之间的螺钉可用于排出工作腔内的空气。
(2)滑油粘度:粘度过大,则难以涂布。
(3)轴承负荷:负荷越高,易进入接触表面使轴颈浮起;间隙过大,滑油易从轴
1
承两端逸出。所以轴承间隙必须适当。此外,轴承的油槽位置也影响油槽压力。 (5)表面加工粗糙度。 2)液体静压润滑 静压润滑从外部向摩擦表面供给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借助于液体的静压力产生油膜以平衡
分、高残炭值和沥青值引起的。
气缸润滑的作用:
(1)减少摩擦损失和防止气缸套及活塞的过度磨损;
(2)带走燃烧残留物和金属磨粒等杂质;
(3)帮助密封燃烧室空间;
(4)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可防止燃气与金属接触,以免产生腐蚀;
(5)减轻噪音。
二、气缸润滑的方式
1.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靠从连杆大端甩出并飞溅到气缸壁上的
4
在低负荷运转时注油量过大的弊病,因而新机型多采用,如 Sulzer RTA 型机注油方式。 气缸注油润滑有脉动式和蓄压式两种。 在脉动式注油方式中,注油器中柱塞泵的柱塞在加压行程中向气缸注油器接头压送滑油。
为了保证活塞上行通过注油点时能定时供油,柱塞与活塞的运动是相对应的。而实际上,滑油 只有当气缸内压力低于注油器出口管内压力时,注油接头处的止回阀才开启向气缸内注油。
滑油来润滑,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润滑装置。气缸滑油
与曲轴箱滑油属同一油品且循环使用,在活塞裙部需
装设刮油环以便把飞溅到缸壁上的多余滑油刮回曲轴
箱。此种润滑方式仅适用于中、小型筒形活塞式柴油
机。
1. 气缸注油润滑
气缸注油润滑使用专用的润滑系统及设备(气缸
注油器、注油接头),把专用气缸油经缸壁上的注油孔
(一般均布 8~12 个)喷注到气缸壁表面进行润滑;
1.湿曲轴箱式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没有专门的润滑油箱,油底壳起着循环油柜的作用。润滑油泵直接从油底壳中把 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经过润滑后的滑油全部流回油底壳中。这类润滑系统比较简单,但润 滑油与漏到曲轴箱中的燃气接触机会增多,容易使滑油变质;在强化柴油机中,油底壳中的润 滑油会形成很多泡沫,滑油泵吸入泡沫就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和工作的可靠性;在船舶摇摆较 大时,滑油泵有时吸不上油,影响到润滑油供给的连续性。另外,清洗和检查油底壳很不方便。 因此,这种润滑系统在小型柴油机用得比较普通。 例:图 5-4 为 135 系列柴油机的湿式油底壳润滑系统。滑油的流动路线如下: 滑油泵 5 从油底壳 1 经粗滤网 2 和吸入管将滑油吸入,再压送到滑油滤器底座,在此分为 两路:一路滑油进入离心式精滤器 6 滤清杂质后流回油底壳;另一路则经金属刮片式或绕线式 粗滤器 9、滑油冷却器 10 后进入柴油机。 进入柴油机的滑油分三路:第一路滑油进入曲轴内油道去润滑连杆大端轴承,然后从轴承 两侧流出,借离心力飞溅至缸套与活塞配合面。刮油环从缸壁刮下的滑油又滴入连杆小端两油 孔内,以润滑连杆小端轴承和活塞销轴承。主轴承 19 则靠油雾和飞溅润滑。 第二路滑油去润滑气阀配气机构。进入凸轮轴内油道的滑油润滑凸轮轴承后,再经缸盖内 工作面,工作过的润滑油流回至油底壳。油道和缸头滑油管去润滑摇臂轴承和气阀导管。从缸 头泄回的滑油再润滑气阀顶杆挺柱和凸轮工作面,工作过的润滑油流回至油底壳。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Ppt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见讲稿
作业
课后小结
6
5.3 润滑系统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润滑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柴油机各运动部件输送足量的、温度适宜的清洁滑油,保证运 动件间的液体摩擦,减少零件的磨损和摩擦功的消耗.润滑系统对柴油机的可靠工作和延长使 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在某些机型中还用来冷却活塞和用来操纵某些 机件。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2012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编号 1
机电工程 系 汽车
教研室 任课老师 邓林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章节
第十八章 车桥
授课班级
汽车 1101
学时数
授课日期
2
课题
课型
润滑系统概述
理论课
教学目的及要
了解的作用掌握润滑系统的润滑线路

教学重点
润滑系统内部线路
教学难点
机油泵的工作于构造
3
近代的气缸油都是选用优质的矿物润滑油作为基础油,再加入各种效能的添加剂制成的。 在各种添加剂中碱性添加剂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劣质燃油能否使用,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添加剂的效能。
2.气缸油、注油定时和注油率的选择 1)气缸油的选择 选择气缸油时,一般应根据所使用燃油的硫分来选择气缸油的总碱值。根据使用经验,使 用高硫分(S>2.5%)的燃油,气缸油的 TBN 应为 65~70;S<2.5%者,TBN 约为 40;使用 船用柴油时,TBN 约为 10~14。 2)气缸注油孔的数量与位置 气缸注油孔的数量与油孔两侧人字形布油槽的形状对注油润滑有很大影响。在正常情况下 气缸注油孔(1~10 个)沿缸套圆周均匀分布。如油孔数太多易引起各注油孔注油不稳定。 气缸注油孔的位置因机型而异。通常,近代大型柴油机注油孔多在缸套中上部(高位注油 孔),而四冲程柴油机的注油孔多分布在缸套下部。 3)注油定时选择 通常认为,注油定时应选择在活塞上行使注油点位于第一、二道活塞环之间时向缸内注 油。但实践证明,现有的注油设备难以做到准确地定时向气缸注油。实验研究表明,只有在缸 内压力低于注油管中的油压时,气缸油才会注入缸内。在短活塞柴油机曲轴回转一转中,这种 机会一般有两次:一次是活塞上行到上止点附近,活塞的下边缘打开注油孔;另一次是活塞在 下止点附近,缸内正在扫气时。而对长活塞柴油机曲轴一转中,这种机会只有一次,即当气缸 内正在扫气时。注油次数随机型而异,通常约 2~4 个活塞行程注油一次。 4)注油率的选择 气缸油的注油率应当适宜。注油率太大,不但浪费而且会使活塞顶面、环带区、气口和 排气阀处的沉积物增多,引起活塞环和排气阀粘着,使气流通道部分堵塞。同时多余的气缸油 还会沉积在活塞下部空间、扫气箱和定压排气管中,导致扫气箱着火;注油率太少,则难以形 成完整的油膜,而使活塞环与缸套磨损加剧和漏气增多,漏泄的燃气又会破坏缸壁上的油膜导 致发生咬缸事故。因而存在一个最佳注油率。直流扫气柴油机的气缸油分布特性与弯流扫气者 不同(由气体的流动形式和活塞裙长度不同引起),因而弯流扫气柴油机的最佳注油率一般较 直流者为大。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的趋势注油率过大,这主要是由管理者的主观因素造成的。 不同类型的柴油机的注油率在不同工况下各不相同,最适宜的注油率应该根据推荐的注油率并 综合考虑活塞环的状态、缸套磨损率的大小以及柴油机部件的拆检周期来确定。 3.气缸注油设备 气缸注油的主要设备是注油器和注油接头。 气缸注油器由多个柱塞式油泵单元组成,其驱动方式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由凸 轮轴或其它运动部件带动,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广泛。液压式使用较少。 注油器注油量的调节方式有“随转速调节”(等速率调节)与“随负荷调节”两种。前者 注油量与柴油机转速成正比,后者注油量随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由于后者可改善随转速调节
二、润滑分类
1.边界润滑
两运动表面被一种具有分层结构和润滑性能的薄膜所分开,这层薄膜厚度通常在 0.1µm
以下,称边界膜。在边界润滑中其界面的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薄膜的性质,其摩擦系数只取决
于摩擦表面的性质和边界膜的结构形式,而与滑油的粘度无关。
2.液体润滑
两运动表面被一层一定厚度(通常为 1.5μm~2μm 以上)的滑油液膜完全隔开,由液膜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Ppt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见讲稿
作业
课后小结
5.1 润滑的的基本原理
一、润滑的作用
(1)减磨作用:在相互运动表面保持一层油膜以减小摩擦,这是润滑的主要作用。
(2)冷却作用:带走两运动表面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以及外界传来的热量,保证工作表
面的适当温度。
(3)清洁作用:冲洗运动表面的污物和金属磨粒以保持工作表面清洁。
的压力平衡外载荷。此时两运动表面不直接接触,摩擦只发生在液膜界内的滑油膜内,使表面
间的干摩擦变成液体摩擦。其润滑性能完全取决于液膜流体的粘度,而与两表面的材料无关,
摩擦阻力低、磨损少,可显著延长零件使用寿命。这是一种理想的润滑状态。
1) 液体动压润滑
动压润滑由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相对运动,借助液体的动力学作用,形成楔形液膜产生
第二节 气缸润滑
2
一、气缸润滑的工作条件及作用
气缸润滑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高的工作温度。通常,气缸套上部表面温度约为 180℃~
220℃,缸套下部表面温度约为 90℃~120℃,活塞环槽表面温度根据测量点位置和活塞顶的
设计约在 100℃~200℃之间。高温会降低滑油粘度,加快滑油氧化变质速度,并使缸壁上的
5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2012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编号 1
机电工程 系 汽车
教研室 任课老师 邓林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章节
第十八章 车桥
授课班级
汽车 1101
学时数
授课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