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I)卷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质共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21、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A、计算B、实验C、测量D、推理
22、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3、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闻气体的气味B.观察气体的颜色
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5、“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
6、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B C D
7、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不易溶于水C、能液化D、能支持燃烧
8、“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26、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和内焰三个部分,加热时应把
受热物体放在的部分
27、请选择序号填空,(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
铁能生锈;氧气不易溶于水;炸药爆炸;氧气经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2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百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
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月考卷·化学(一)(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人教版第一、二单元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不正确的是A. 滴瓶B. 漏斗C. 烧杯D. 酒精灯2.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 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B. 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 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4.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下列民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蒸糯米B. 打铜鼓C. 抛绣球D. 织布匹5.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 氦气用于充灌气球B. 木炭用作燃料C.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中冷冻麻醉D.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加入粉末药品B. 取少量氯化钠C. 上下振荡试管D. 熄灭酒精灯7.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因为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故可用作保护气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 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D.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8. 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
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氮气B. PM 10C. 氦气D. 二氧化碳9. 古人用硫磺涂在松木片顶端制得“发烛”。
“发烛”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 氮气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水蒸气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铁丝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和水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11.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的在A. 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成分B. 将切割下的蜡烛,投入装有水的烧杯中,以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C. 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以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D. 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焰的温度12. 在化工生产、科学实验和生命活动中,催化剂都可大显身手。
陕西省衡山县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试卷类型:A(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下列探月工程的相关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研发太空新材料B.遥控月球车C.获取月球三维影像D.确定飞船返回的轨道2.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黄豆酿酱油B.水果榨果汁C.豆腐发酵制臭豆腐D.鲜奶制酸奶4.2019年“世界环境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应对空气污染。
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A.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出行B.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火力发电厂进行控尘处理D.田间焚烧秸秆,净化环境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B.氢气填充气球C.汽油做燃料D.用铁制作炊具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洁净的空气C.五氧化二磷D.澄清石灰水7.下列物质中,目前没有计人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臭氧8.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气体气味C.盖灭酒精灯D.固体药品的取用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在空气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很小,但它们是很重要的气体C.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D.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也能保持洁净11.在“人体吸人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13.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和“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B.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人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人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直立,后把盛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15.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38分)16.(5分)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和氖气这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9年级上册化学月考试卷(1-2单元)含答案
2023秋九年级学情诊断化学试题(1-2单元)(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班级:姓名:总分:第I卷(选择题共2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鞭炮B.矿石粉碎C.植物光合作用D.酒精燃烧2、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H2B.读出液体体积C.铁丝在O2中燃烧D.吸取液体药品4、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木炭+氧气二氧化碳B.铝+氧气氧化铝C.石蜡+氧气水+ 二氧化碳D.氧化汞汞+ 氧气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液氧B.冰水混合物矿泉水C.汽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 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 B.9.8g C.10.8g D.10.2g选择题答题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填空题(本答题包括6小题,共32分)8.(4分)氯气具有以下性质:①在常温下是黄绿色的气体;②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是3.14g/cm3;③能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④有刺激性气味;⑤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大多数的金属直接发生化合反应。
在①~⑤中,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氯气化学性质的_____________ 9、(4分)从①氮气、②氧气、③氖气、④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填空:(填序号(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17.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汤姆逊C.普利斯特里D.舍勒18.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作“惰性气体”.是因为()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19.下列有关氮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常温不与氧气反应 B.无色无味C.氮气可溶于水 D.氮气不活泼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21.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烟B.汽车排气产生的烟雾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D.燃放鞭炮产生的烟雾22.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2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硫粉25.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2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米酒的酿造C.铁在氧气中燃烧D.饭菜变馊2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2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29.下列反应既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A.水氢气+氧气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物质跟氧化合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某反应是氧化反应,则一定不是化合反应32.下列氧气用途中,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的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⑤ B.①②③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3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集气瓶C.导管 D.药匙3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因为()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35.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工业制取氧气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原料不同 B.制取产物完全不同C.都是化学反应 D.都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36.验满氧气时的操作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3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化镁B.氧气 C.红磷 D.液态空气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0分)38.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39.判定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用“A”表示),哪些是化学变化(用“B”表示).(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蔗糖溶解;(3)瓷碗破碎;(4)钢铁生锈;(5)菠萝榨汁;(6)冰雪消融;(7)面包变质;(8)电灯发光.40.(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我们要对一支蜡烛在、和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2)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温度最低,应用部分加热.4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1)食醋、加碘盐、酱油、蔗糖(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1);(2);(3).42.在Ⅰ栏中各项实验后面的括号中填Ⅱ栏中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序号.(Ⅰ)(Ⅱ)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a.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b.发出白光③磷在氧气中燃烧 c.发出淡蓝色火焰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发出蓝紫色火焰⑤硫在空气中燃烧 e.出现浓厚的白烟.43.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②.44.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水→氢气+氧气;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4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应盛放的药品是.(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46.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①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E:F: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剂.47.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也可采用排水集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有一集气瓶,要想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简便的测量方法(可以选择必要的器材):.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化学的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B、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消除污染的说明;C、化学能生成新物质;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解答】解:A、原子分子论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说法错误;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说法正确;C、化学能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也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故说法错误;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故原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镁条变短、发光、放热等现象可以帮助理解变化过程,但是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生成白色固体即有新物质生成能够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指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等.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蔬菜腐烂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D、菜刀生锈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10g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假设、实验、设计方案、做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A、“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假设,故选项错误.B、“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故选项正确.C、“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设计方案,故选项错误.D、“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蜡烛的实验过程分析石蜡的性质,因此通过回顾实验操作及现象即可解答.【解答】解:A、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故说法正确;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说法错误;C、石蜡浮在水面上,而没有溶于水,说明石蜡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可得出石蜡有可燃性,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B、二氧化碳不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C、水蒸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D、石蜡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解答】解:A、石蜡受热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燃烧中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燃烧最充分的部分,对此题来说就是与氧接触面最大的地方.【解答】解: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所以火柴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碳化而变黑.故选:B.【点评】本题从蜡烛的燃烧来考查其化学性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取用较大颗粒的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粉是粉末状,取用时要用药匙,故A错误;B、石灰石是块状药品,取用时要用镊子,故B正确;C、水是液体,取用时直接倒或用滴管,故C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是气体,取用时用集气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是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玻璃仪器一般用水清洗,若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加热液体时所用到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解: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加热仪器﹣﹣酒精灯;故选B.【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试管可直接加热.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试管的用途考虑;B、根据天平的作用做题;C、根据量筒的用途来考虑;D、根据玻璃棒的用途来回答.【解答】解: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由于试管所盛液体量较少,所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A正确;B、托盘天平就是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故B正确;C、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D、玻璃棒的作用有溶解或蒸发时搅拌,过滤和转移液体时引流,故D正确.故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进行加热;【解答】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容积为30 mL的试管,加热时内盛液体不能超过10 mL,故操作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而不是不超过1~2 mL,故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故操作错误;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都是能直接进行加热的仪器;故操作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从实验中有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或有毒的,所以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去分析;。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 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__________,X=__________.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C 7 N 8O 9 F 10Ne 11 Na 12 Mg 13Al 14 Si 15 P 16S 17 Cl 18Ar(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__________;(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_;(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指出装置中的一点不足__________,这样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爆竹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水浇铸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体积分数,只要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可轻松解答.【解答】解: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含量可知空气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94% 0.03% 0.03%特点相对固定可变成分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需要学生能够记住即可,同时还要了解空气成分的多样性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取用药品及实验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即可,其中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正确;B、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C、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故C操作正确;D、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故D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分析】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解答】解: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故A不正确;B、经过食堂附近能闻到饭菜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到了我的鼻子中,故B正确;C、由于构成酒精和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混合后的体积将小于总体积,故C正确;D、由于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即构成他们的分子种类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所以D也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并根据概念进行分析解题,学以致用.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而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水分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进一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理解概念、理论、定律等.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考点】绿色化学.【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垃圾采用露天焚烧的产物来回答;B、根据现在使用的材料回答;C、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来回答;D、根据太阳能特点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故A错误;B、现在人们使用的物质大多数是合成材料,禁止使用合成材料是绝对不可能的,故B错误;C、绿色食品是指无毒、无公害的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与倡导的理念没有任何关系,故C错误;D、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没有任何污染,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是符合该理念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垃圾焚烧的坏处,了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物质的材料,熟悉新能源有哪些.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我们可以利用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所给微粒是原子还是阳离子或阴离子.【解答】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因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所以微粒带负电.其中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阳离子.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选:A.【点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所以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④.【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碳、液态氧、水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①;④.【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由题意反应物为高锰酸钾,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6,X=1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易得2个电子,说明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据此解答.【解答】解: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其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其原子中的电子总数为16,故核内的质子数为16,故填:6,16.【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和离子;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首先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图片所给图片的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获得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浓氨水里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上,故由近及远变色.故答案为:①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②不断运动.【点评】本题以图片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11 Na 12 Mg 13Al 14(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Na(填元素符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1)16.00;(2)N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AC;(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ABD;(3)表示阴离子的有B;表示阳离子的有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A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D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答案为:(1)AC;(2)ABD;(3)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6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89.故答案为:63;89;6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同一主族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同一周期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由同一主族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1)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东康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 、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 、氧气、氮气等均匀地混合2、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无色气体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混合物B 、澄清石灰水C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D 、清澈的河水4、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右图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 、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6C 、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5、下列对生活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可燃烧,氧气可助燃 —— 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B 、“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冬天将室外的小气球拿到室内,小气球变大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间隔变大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6 Fe 铁 55.85Ⅰ Ⅱ7、某学生在称量5.5g 的药品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这时她应该( )A 、添加药品B 、增加砝码C 、减少药品D 、调节天平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插入集气瓶口,后开始加热C 、收集氧气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后盖上玻璃片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9、实验室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 、食盐和白糖(尝味道)B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闻气味)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二氧化锰)D 、氮气和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10、下列科学实验合理的是( )A 、探究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只须在两种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可探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C 、蜡烛熄灭时,烛芯上有白烟飘散,可用点燃法探究白烟的成分D 、探究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1、(4分)2015年柴静拍摄的关于雾霾深度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经播出,引起了广大社会人士对我们周围空气质量的关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生活、生产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B.烧制陶瓷C.磨米成粉D.煤气燃烧2.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N 2B.O 2C.CO 2D.稀有气体3.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表示A.氢气B.氢原子C.氧气D.氧原子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5.“航天点亮梦想”。
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原子大小D.分子间隔6.下列实验操作未遵守实验室安全的是A.实验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加热试管前,先预热,再集中加热C.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D.用剩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植树造林,美化环境B.焚烧垃圾,就地处理C.公交出行,绿色环保D.人走电断,安全节约8.下列空气和氧气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B.工业上利用空气各成分沸点不同制取氧气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9.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装置几分钟后,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更环保C.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下方的棉花团会先变色D.用图2的装置可以得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结论10.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增大的压强大于气体消耗减少的压强C.t 1 -t 2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大量被消耗D.t 3之后压强增大,此时进行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1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原因,用正确的字母序号填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或原子间间隔发生变化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很小(1)金秋九月,丹桂飘香_______。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安庆四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安庆四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物理、化学共120分钟完卷)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
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 石器B. 铁器C. 青铜器D. 玻璃器具【答案】A【解析】【详解】A.木器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B.铁器的制作过程中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C.青铜器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塑料器具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B. 用铜制作导线C. 用氧气急救病人D. 用酒精作燃料【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化学性质;B.用铜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C.用氧气急救病人,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D.用酒精作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
3.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
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
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D【解析】【详解】A.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选项A错;B.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测与假设,选项B错;C.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方案,选项C错;D.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得出结论;选项D正确;故选:D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读取液体体积B. 称量药品C. 熄灭酒精灯D. 加热液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错误。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某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某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贵州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十四五“期间被赋予建设新型综能源基地的重要战略地位,下列对空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C.为了保护空气质量,提倡市民少开私家车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2.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其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加入固体粉末C.检查装置气密性D.熄灭酒精灯5.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蜡烛燃烧B.氧化汞受热分解C.糖和水混合形成糖水D.红磷燃烧6.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C.煤作燃料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7.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败B.汽油燃烧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D.醋的酿制8.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CO和CO 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D.1克水中约含1.67×10 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B.实验室鉴别食盐水和纯净水的方法是尝味道C.分别高温灼烧葡萄糖和面粉都会生成炭黑,说明它们都含有相同的物质D.石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蜡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工业上利用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有新物质产生,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用图像表示,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13.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仁寿县飞泉初中学期第一次月考
1 2 3 仁寿县飞泉初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第I 卷(共3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分)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状态发生变化B .有气体放出C .颜色发生改变D .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项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B .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变成黑色物质C .酒精易挥发----滴几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D .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油味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量的烧杯的实际质量为:A.16.7g B .16.8g C .13.3g D .17.8g4、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 ,将液体倒出一部分,仰视读数为18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 .大于12mlB .小于12mlC .等于12mlD .不能确定5、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 .连接玻璃导管与乳胶管时,直接将导管旋进乳胶管D .洗净的试管用抹布擦干后放在指定的地方7、下列各组物质可,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B .净化后的空气 受污染的空气C .冰水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 D.矿泉水 河水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可,错误的是:A .空气可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B 、按质量计算,空气可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与杂质约占1%C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10g 5g9、做硫粉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所起的作用是:A.吸收生成物质B.增加氧气的含量C.防止瓶底炸裂D.增加瓶子的质量10、物质在氧气可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木炭:发出白光B.硫粉:蓝紫色火焰C.红磷:大量黄烟D.铁丝:火星四射11、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12、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01【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01【人教版】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化学科学的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直接联系的是A.卫星转移轨道的设定B.防腐剂的开发和利用C.炼制高硬度金属材料D.保温杯新材料的研制2.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发生的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清蒸鲈鱼B.磨制豆浆C.泼水成冰D.人工降雨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用铁制作炊具B.向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氮气C.用铜制作电线D.向灯泡内充填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4.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为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加长管道,将工业废水排入深海进行处理B.将收缴的盗版影像制品集中在偏远的旷野中焚烧处理C.封山育林,禁止附近居民进山采伐和捕猎D.为了消除杂草,建议大量使用除草剂进行处理5.同学们发现买的膨化食品袋都是充满了气体,袋子鼓鼓的,小江认为充入的气体是氮气,而小和认为充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老师建议他们将袋中气体收集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水中进行验证。
那么老师的建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或猜想B.方案设计C.实验验证D.分析总结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的是A.标签被腐蚀B.量取液体偏多C.液体喷出伤人D.腐蚀橡胶帽7.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同学们对有关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8.下列的化学反应中,有一种反应的基本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个反应是A.硫+氧气−−−→加热氧化铜+水点燃二氧化硫B.氢氧化铜−−−→C.氧化汞−−−→加热汞+氧气D.石灰石−−−→高温生石灰+二氧化碳9.下列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是A.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B.经过除尘、干燥后的空气C.高原上清澈见底的洁净的湖水D.将蒸馏水降温后形成的冰水混合物10.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仪器可用作过滤操作B.仪器在实验中可直接加热C.此装置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此装置可制取、收集氧气2 .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C.多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把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3 . 2019年1月21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今年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大气污染防治。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监测项目的是A.臭氧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4 .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有明显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D.将空气进行加压液化﹣﹣分子的体积变小5 . 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①H2 ②O2③CO2 ④SO2 ⑤CH4 ()A.①②B .③④C.①⑤D.①②⑤6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白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7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D.过滤8 .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服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9 .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放入瓶中,后加热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D.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时,先将滴管伸入试剂中,后挤瘪胶头吸取试剂10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11 .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集气瓶中的水:更快的吸收白烟和反应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 B C DA.A B.B C.C D.D12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空气C.水蒸气D.碘酒13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过滤时,漏斗中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C.用托盘天平称取9.25g氯化钠D.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要先预热14 .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下列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15 . 量取8.5 mL的液体,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5 mL量筒B.10 mL量筒C.50 mL量筒D.100 mL量筒16 .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质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17 . 下列实验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18 .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B.水氢气+氧气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汞+氧气氧化汞19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D.电解水20 .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
小明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发现有黑色粉末被吸起来。
就“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二、填空题21 . 地球上的生命体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常用到氧气。
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工业上通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很多。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进行该实验时要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放一团棉花,这是为了防止加热时_____。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所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口应盖上玻璃片,_______立在桌上。
22 . 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1)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该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3)请写出该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所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3 . 甲同学量取了一定量的水(如图Ⅰ),倒出一部分水后如图Ⅱ。
已知A=10,B=9,D=6。
(1)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mL;(2)图Ⅰ中的液体体积为____mL;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3)倒出液体后如图Ⅱ,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mL。
(4)甲同学量取水的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
24 .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25 .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黑色固体B在A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常坐灯泡的填充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燃着的B放入D中很快熄灭.则:(1)四种物质的名称:A ;B ;C ;D .(2)写出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三、实验题26 .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试管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先_________,后________,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名称),起__________作用,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不同的实脸方案开展了如下探究:(1)此反应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A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待红磷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瓶内空气的__________ 体积。
(3)你认为装置B与装置A相比较的优点为__________。
(4)小军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图装置C,同学们都认为这个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5)同学们根据上述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 在药品的选择,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来完成实验,需要对C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28 .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甲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乙中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丙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4)实验丁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吸,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29 . A、B、C……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
试推断:(1)写出E、H两种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B在反应②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4、5、三、实验题1、2、四、简答题1、五、推断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