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苏教版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知识,本节课则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方程的概念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将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方程的基本知识。
3.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并解出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列方程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列方程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3.4节——列方程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
这一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我们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具则包括练习本、彩笔等。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分析问题,让他们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例如,我们可以先设这块披萨的总量为$x$,那么小明吃的部分就是$\frac{1}{4}x$,小红吃的部分就是$\frac{1}{3}x$。
那么剩下的部分就是$x \frac{1}{4}x \frac{1}{3}x$。
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们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问题和解答过程清晰地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解题的步骤。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列方程的方式来解决。
例如:“如果有24个苹果,小明吃了其中的$\frac{3}{4}$,小红吃了其中的$\frac{1}{6}$,那么剩下的苹果还有多少?”答案是:剩下的苹果有9个。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看哪些地方讲解得不够清楚,哪些地方学生们掌握得不够好,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改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含义和构成;2.能够列出描述实际问题的方程;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构成;2.实际问题的转化。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方程的构成教师首先讲解方程的含义和构成。
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组成的式子,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例如:x+3=7这是一个代数式,左边的式子是x+3,右边的式子是7,它们以一个等号相连。
2. 实际问题的转化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图书馆里有300本书,其中有英文书100本,中文书比英文书多50本,求这个图书馆里有多少本中文书?”这句话可以用代数语言来表示为:设中文书的数量为x本,那么有:x+100=300,x=200。
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这个图书馆里有200本中文书。
3. 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张长方形纸片,它的长是7cm,上面有一条线,离长边的左端4cm,离顶部2cm,求这条线的长度。
”这句话可以用代数语言来表示为:设线的长度为x厘米,那么有:$\\frac{4}{7}x^2+2^2=x^2$,解得x=8。
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这条线的长度是8cm。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出一些类似于上面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来判断教学效果。
五、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构成,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苏教版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等能力。
【重难点】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例题5的图,小瓶标注600ml,大瓶标注?ml1.谈话:这两瓶果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追问: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能求出一大瓶果汁有多少毫升吗?为什么?提出要求:如果让你补充一个条件表示这两瓶果汁数量关系,你打算怎么样补充条件?学生可能补充:大瓶的果汁比小瓶多300毫升,大瓶是小瓶的3/2等等,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并出示:小瓶里果汁是大瓶的2/32.引导:根据老师补充的这个条件,你能求“一大瓶果汁有多少ML吗?二、探究1.教学例题5提问:小瓶里的果汁是大瓶的2/3,这个条件中的2/3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提问: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单位1的2/3是哪个数量?提出要求:你能根据上面的讨论,找出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的关系吗?先请学生互相说,再请全班说。
板书:大瓶果汁量×2/3=小瓶果汁的量启发:现在你准备如何来进行解决?在学生回答:可以列方程后,追问:可以怎么样列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设:一大瓶果汁有x毫升。
2/3X=600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解方程,并指名板演启发:x=900是不是正确的解呢?你会进行检验吗?让学生进行检验,并交流检验的方法2.教学试一试学生读题后,提问:你能根据题目意思说出两个分数之间的含意吗?在讨论中明确:1/2表示已经喝的是一盒的1/2;而2/5L表示已喝的牛奶升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1)》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方程的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方程来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方程的解法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如何列出合适的方程来解决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列出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列出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新课:“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其中的13,还剩下23,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块巧克力?”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甲、乙两个仓库共存苹果5000千克,甲仓库存苹果的25是乙仓库存苹果的34,请问甲、乙两个仓库各存苹果多少千克?”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4课时 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4课时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4课时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属于苏教版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程解答整数问题的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抽象出用方程解答分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用方程解答整数问题已经掌握了方法。
但是,对于分数问题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用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抽象,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采用讲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数量关系。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例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例: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小明比小红多1/12,问小明和小红各有多少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多个实际问题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尝试用方程解答。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巩固基础知识的部分,也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部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在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正确列出方程,以及如何求解方程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列出方程,并求解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讲解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出方程并求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和方法。
教师选取不同组的解题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案等步骤,从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已经学习过用方程解决整数实际问题,对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步骤有一定的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用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2.使学生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案等步骤。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以及如何检验答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自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实际问题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分数相等的蛋糕,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分数实际问题,如:“甲、乙两人在比赛中,甲跑了全程的35,乙跑了全程的25,两人同时起跑,谁先到达终点?”让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尝试解方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分数实际问题,按照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的步骤进行操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主题: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概述1.1 引入说课的主题1.2 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进行阐述1.3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意义二、教学内容分析2.1 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大纲2.2 教材内容分析2.3 本课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分析2.4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通联的探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3.1 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理念3.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具体选择和运用3.3 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4 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探讨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教学过程整体设计4.2 具体教学步骤设计4.3 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方法4.4 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测和应对五、教学反思5.1 教学实施的教师角色定位和认识5.2 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总结5.3 学生学习状况的观察和改进措施5.4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展望六、结束语6.1 总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6.2 强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重要性6.3 对教师的激励和鼓励七、教学反思附录7.1 教学反思相关资料的附录7.2 其他教学相关的辅助材料的附录7.3 学生教学效果反馈及教师改进的记录以上为整篇说课稿的大致结构,详细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具体编写。
感谢您的阅读。
六、结束语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解释数学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勇于探索,从而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发展。
我们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活动设计和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涉及到分数的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方程解决涉及到分数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方程的运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鼓励学生自主列出方程。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方法,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解决涉及到分数的实际问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如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方程知识。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红有3/4千克苹果,请问两人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用方程解决。
例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2/5的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请问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方程的解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根据对学生前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但对于分数方程的解决,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方程的解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方程的概念,掌握解决分数方程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方程的概念,掌握解决分数方程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方程的解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的分数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方程的解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等,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方程的解法。
3.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作用,掌握列方程、求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能够理解方程的含义,并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方程。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3元,他花了24元,问他买了多少斤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如“小华做了一些作业,每题1分,他得了9分,问他做了多少题?”引导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如“小王卖了一些香蕉,每斤2元,他卖了16元,问他卖了多少斤香蕉?”学生通过讨论,列出方程,求解。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方程,如何列方程。
2.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3.能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列方程。
2.如何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本节课主要介绍如何列方程及如何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和如何列方程。
首先通过例题来讲解如何列方程,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最后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尝试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1. 列方程的方法例1一个班有35个学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问这个班有多少男生和女生?分析:设男生有3x个,女生有2x个,总人数为35,可以得到如下方程:3x + 2x = 35解方程得到x = 7,代入可得男生有21人,女生有14人。
例2强壮的小华每小时能划6千米,比小明多划2千米,要划100千米,问小明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划船?分析:设小明每小时能划x千米,小明需要t小时才能完成划船,可以得到如下方程:6t - (6 - 2)t = 100解方程得到t = 20 / 7,代入可得小明需要约2.857个小时才能完成划船。
2. 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3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飞行,将在飞行途中的某个地点与一架以每小时500千米的速度飞行的另一架飞机相遇。
如果这两架飞机相距3000千米,问相遇时它们分别已经飞行了多长时间?分析:设两架飞机相遇时,一架已经飞行t小时,则另一架已经飞行t - 3小时,可以得到如下方程:700t + 500(t - 3) = 3000解方程得到t = 6,代入可得一架飞机已经飞行了6小时,另一架已经飞行了3小时。
例4一辆小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的距离是180千米,求小汽车到达B城需要多长时间?分析:小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80千米,可以得到如下方程:60t = 180解方程得到t = 3,代入可得到达B城需要3小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目标:1.了解何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2.能够识别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的过程及方法。
3.能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教学重难点:1. 程序性知识:如何通过实际问题列方程求解。
2. 概念性知识:掌握方程、未知数等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视频等相关的资料。
2. 学校计算机房、数据采集设备、幻灯片显示器、多媒体素材等教学设备。
3. PPT 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唤起疑问+情境引导+小组合作一、导入1.通过图片或文字等激发学生了解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
2.播放短视频,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场景。
3.提出问题:如何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的形式进行求解?二、学习方法1.采用PPT进入学习状态,专注于本课的重点内容,启发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提出疑问。
2.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场景式小组学习和思考讨论。
三、教学内容部分教学内容1:方程和未知数的概念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习方程和未知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概念讲解,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方程和未知数的含义,并建立好初步的概念框架。
教学内容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教师需给出相应的范例,让学生在范例中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结合课堂反馈,逐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得出方程式。
四、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堂中,老师可设定具体场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场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1.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组分析,每组给出解决方案和方法,老师进行引导和确定正确结果。
2.完成小型项目,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
例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调查周围居民的日常用水量,并统计数据,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模拟实验。
五、课堂问答及反馈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老师及时及时引导和回答疑问。
2. 通过小组合作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4 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4 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掌握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3.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掌握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幽默有趣的问答方式,让学生回忆起分数除法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 学习新知识1.向学生提供关于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猜测答案。
2.阐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示进行说明。
3.教师讲解所学知识,并让学生跟随练习,从简单的例子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4.教师给出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巩固1.针对刚刚讲解的问题,进行答案验证和讲解。
2.让学生分组,通过课堂小组竞赛来进行复习和巩固。
4.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分数除法的练习题。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及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方法熟练:学生能够运用刚刚所学的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并能进行口算。
3.应用情况:学生能够将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也要随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丨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第六章第三节“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展开。
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答案。
具体内容包括:1.理解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2.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3.掌握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找出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2.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
3.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实际问题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导入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30元,他给了店员50元,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钱?”2.新课讲解:在讲解新课时,我会以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我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
3.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求解,从而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4.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图示。
2.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
3.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请列出五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4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部分。
这部分内容包括: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3. 练习:我给出了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及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过程和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实际问题解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可以拓展延伸一些相关知识,例如解方程的其他方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开场。
这个问题不仅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 - 苏教
版
教学目标
•掌握分数的概念及其分数的表示方法;
•理解分数的大小和比较方法;
•学习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问题;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分数的概念
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分数知识,复习分数概念;
2.通过绘制图形,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含义;
3.给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性认识和理解分数。
第二步:分数的运算和比较
1.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分数的加减乘除;
2.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掌握分数的大小和比较方法;
3.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化简方法。
第三步:列方程解答简单问题
1.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如何列方程解答简单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取问题的数学元素;
3.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数的运算和比较;
•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问题。
教学评价和作业布置
1.在课堂上通过板书、口头解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布置学生完成相关分数计算、比较以及列方程解答简单问题的作业;
3.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实际生活中关于分数的运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例练习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教授分数的概念、运算和比较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列方程解答简单问题的方法。
在下节课中,应该适当增加教学程度,让学生学会通过列方程解答更加复杂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分数与分数的加、减”,具体包括分数概念、分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大小应用、简单分数的加减法等方面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利用列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比较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4.学会利用列方程方法解决分数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比较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学会利用列方程方法解决分数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
2.讲解用的黑板、粉笔等工具。
3.多组白板、白板笔等学生使用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思维热身利用PPT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进行短时间观看,之后收起图片,让学生复述看到的内容。
接着提问:“这组图片中,哪一个更大?”借此引出本课的核心内容:分数的大小比较。
2. 集体讨论通过PPT呈现多组分数大小比较,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感性认识比较大小,之后由学生针对每个比较进行讨论,最后对比较结果达成共识。
在讨论中,重点强调分数的分子、分母对分数大小的影响,及整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3. 特殊比较将部分比较特殊的分数提供给学生进行讨论,特别是类似2/3和1/2、3/4和2/3这些看似难以比较的分数。
重点讲解比较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概念之后,我们开始讲解如何利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PPT展示关于分数的简单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列方程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计算式子的形式,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实际应用。
5. 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及操作,列出关于分数的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等能力。
【重难点】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例题5的图,小瓶标注600ml,大瓶标注?ml
1.谈话:这两瓶果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能求出一大瓶果汁有多少毫升吗?为什么?
提出要求:如果让你补充一个条件表示这两瓶果汁数量关系,你打算怎么样补充条件?
学生可能补充:大瓶的果汁比小瓶多300毫升,大瓶是小瓶的3/2等等,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并出示:小瓶里果汁是大瓶的2/3
2.引导:根据老师补充的这个条件,你能求“一大瓶果汁有多少ML吗?
二、探究
1.教学例题5
提问:小瓶里的果汁是大瓶的2/3,这个条件中的2/3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提问: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单位1的2/3是哪个数量?
提出要求:你能根据上面的讨论,找出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的关系吗?
先请学生互相说,再请全班说。
板书:大瓶果汁量×2/3=小瓶果汁的量
启发:现在你准备如何来进行解决?
在学生回答:可以列方程后,追问:可以怎么样列方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设:一大瓶果汁有x毫升。
2/3X=600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解方程,并指名板演
启发:x=900是不是正确的解呢?你会进行检验吗?
让学生进行检验,并交流检验的方法
2.教学试一试
学生读题后,提问:你能根据题目意思说出两个分数之间的含意吗?在讨论中明确:1/2表示已经喝的是一盒的1/2;而2/5L表示已喝的牛奶升数。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启发:根据对题意的理解,你能先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吗,再解答吗?
学生解答以后,再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三、练习(要求:先写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
1.练一练
要求学生独立的做,提问:你是怎么样想的?
2.练习十二的第1题
先让学生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成,再解答。
学生完成以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
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3.做练习十二的2、3、4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先让学生独立的解答,再根据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