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解读 清学开山 顾炎武

合集下载

论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历史影响

论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历史影响

论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历史影响顾炎武,字朴園,号稼轩,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

清代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学者,文化名人,被誉为“闽学宗师”、“海东大儒”,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状元、教育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思想文化领袖。

他的著作具有启蒙性和领导性,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和文化的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于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历史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话题。

要全面深入地展开讨论,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从顾炎武的生平、思想体系、主要著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顾炎武对中国历史、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顾炎武的生平顾炎武生于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卒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享年107岁。

他自幼聪慧过人,十岁即通《易》、《书》,十二岁就中进士,被封为庶吉士。

后来,他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教育改革和思想体系的建构,成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顾炎武的一生经历了明朝末年的乱世和清朝的建立,他对国家政局和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他的思想和行为一度遭到朝廷的打压和排斥,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而努力奋斗,最终在晚年得以重见天日。

二、顾炎武的思想体系顾炎武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历史观念、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历史和政治的思考和建议。

他主张历史学应当是一门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事件和人物,而非以偏见和成见来对待。

他的政治思想则主张“仁政”、“治国有常”,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治国理政方略和政策体系,被誉为“文治主义”的代表人物。

顾炎武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改革理念和方案,主张以“格物致知”为目标,注重实践和经验教育,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先驱者之一。

三、顾炎武的主要著作顾炎武是清代孔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学术著作颇丰,主要有《日知录》、《日知录续编》、《阳明学实录》、《江西通志稿》等,其中以《日知录》最为著名,被誉为“闽学宗师之作”。

“清学开山之祖”如何炼成 顾炎武:反清志士无国可忠

“清学开山之祖”如何炼成  顾炎武:反清志士无国可忠

“清学开山之祖”如何炼成顾炎武:反清志士无国可忠-历史论文“清学开山之祖”如何炼成顾炎武:反清志士无国可忠本刊记者杨津涛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开篇是黄宗羲、顾炎武和吕留良三人聚会,共同观赏查标的一幅新画,“只见大江浩浩东流,两岸峰峦无数,点缀着奇树怪石,只是画中云气弥漫,山川虽美,却令人一见之下,胸臆间顿生郁积之气。

”顾炎武说道:“如此江山,沦于夷狄。

我辈忍气吞声。

偷生其间,实令人悲愤填膺。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他在明亡后坚持抗清,将学术与行动融为一体。

从屡试不第到投身抗清顾炎武本名继坤,后改名绛,字忠清,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苏州府昆山县人。

顾家自六朝以来就是江南世族,到明朝时虽已衰落,但族人“皆通经学古”。

顾炎武生父顾同应,生母何氏,后过继给叔叔顾同吉,嗣母王氏。

顾炎武从6岁起读《大学》,9岁读《周易》,11岁读《资治通鉴》,为其一生治学打下了基础。

但他小时候却不是一个“好学生”。

他的科举第一步童子试成绩不错,到考秀才的院试时,就只是昆山县的第22名了。

顾炎武的课余时间用在了社团活动上,他17岁加入鼎鼎大名的复社,与各地名士交游。

顾炎武最好的朋友归庄是散文家归有光的曾孙,两人都很有个性,在一起时常做出一些超出世俗礼法的事情,被人们合称为“归奇顾怪”。

顾炎武屡试不第,在崇祯十二年( 1639年)甚至是通过补考性质的“录科”,才取得乡试资格。

这次名落孙山后,27岁的顾炎武看到“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开始与崇尚清谈的传统文人决裂,以一己之力“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参考图书一千余部,花了二十余年,编著了《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这两书原本为一部,后来拆开,前者为“舆地之记”,记录各地的政制沿革、山川物产;后者是“利病之书”,分析要塞、边疆的军事部署,重点在兵防、赋税和水利。

仅仅五年后,即使顾炎武再想参加科举,也没有机会了。

如何读懂顾炎武?

如何读懂顾炎武?

如何读懂顾炎武?如何读懂顾炎武?(附照片)有惩于明末士风的浇漓,亭林毕生坚持不讲学,不设书院,不收门生。

焚香跪拜,三呼恩主,乃至群相攀援,党同伐异,此类江湖习气,有道如亭林者向所不齿。

王家范亭林之学以儒学经典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和理想政治为本,检讨历代种种制度、人事方面的利弊得失,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开出救世济民、正心淳俗、除害祛邪的药方。

三百多年过去了,到现在,后生小子检读顾炎武的书已经不难,但欲深窥先生文字寓意,读懂先生的心思,窃仍以为非属易事。

返观历来前贤对亭林先生的理解与认识,约略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记得昆山开纪念会,有领导谨慎地询问与会学者:称顾炎武为“清学第一人”,根据充足否?其时我叨陪末座,自知于经学史未曾入门,不敢吱声。

印象之中,梁启超似乎说过顾氏为“清学开山祖师”,近年则有“清代经学第一人”、“清代朴学第一人”等种种提法。

我想,亭林先生自己是决不会在乎别人如何排座次的。

凡是亲见过亭林先生的,都说他“耿介绝俗,不与人苟同”。

全祖望在《神道表》里更是率言“先生虽世籍江南,顾其姿禀,颇不类吴会人,以是不为乡里所喜,而先生亦甚厌群屐浮华之习,尝言古之疑众者行伪而坚,今之疑众者行伪而脃,了不足恃”。

如是观之,先生既看不起当时“行伪而脃”的这类江浙文人,当然也不会在乎怎么看待自己。

但若以此而推论先生狂傲得莫名所以,自负天下无敌手,则又大谬不然。

试读先生《广师》一文,自言“炎武自揣鄙劣,不足以当过情之誉”,接着一口气历数相识的十位学者,云“吾不如”其如何如何,对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了然于胸,丝毫不走眼神。

但对自己平生著述,自信有传世待后的价值,“若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则有不尽于是刻者,须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其无以是刻之陋而弃之则幸甚!”(《初刻日知录自序》)有种种根据可以推定先生颇怀疑世俗能否真正理解自己的著述,除了前“序”结尾有含蓄的流露外,也曾与友人信中写道:“吾辈学术,世人多所不达,一二稍知文字者,则又自媿其不如。

清代古韵学开山鼻祖顾炎武流传千古的名句

清代古韵学开山鼻祖顾炎武流传千古的名句

清代古韵学开山鼻祖顾炎武流传千古的名句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

【出处】《日知录·卷三》【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古人求没世之名,乡人求当世之名。

【出处】《日知录·卷七》【译文】古人追求永久的名声,现在的人追求当代的名声。

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

【出处】《日知录·卷九》【译文】英明的君主求贤才时很辛苦,但用人时就很轻松了。

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出处】《日知录·卷十三》【译文】士大夫们的无耻,其实就等于国家的耻辱。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出处】《日知录·卷十三》【译文】保卫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出处】《日知录·卷十六》【译文】八股文的危害等于焚书一样可怕。

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

【出处】《日知录·卷十六》【译文】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设定一个格式然后按照格式写文章,这样的文章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

【出处】《日知录·卷十九》【译文】文章因为少而繁荣,因为多而衰落。

水为地险,酒为人险。

【出处】《日知录·卷二十八》【译文】水可以导致地势险要,酒可以使人陷于危险。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出处】《亭林文集·卷三·病起与蓟门当事书》【译文】把苦难的老百姓拯救出来,为子孙后代开创太平盛世,这是我们的责任。

志士仁人以国家太平为己任,直到死为止。

祖生多意气,击揖正中流。

【出处】《京口即事》【译文】祖遨意气风发,誓复中原,渡江北伐,一举成功。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出处】《精卫》【译文】我(精卫)宁愿填平东海,即使身体沉人海底,此心也不更改,只要大海没有填平的日子,我的填海之心就不会断绝。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的诗有哪些?名言有哪些?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的诗有哪些?名言有哪些?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的诗有哪些?名言有哪些?本文导读:顾炎武是明末清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史地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三大儒”,还对于国家典制、天文仪象、河漕、郡邑掌故、音韵训诂之学,兵农及经史百家都有一定的研究。

晚年为当时的清初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从而成为清代的一代宗师。

他的作品记录了明朝时期走向灭亡和清朝时期渐渐走向富强的过程。

顾炎武画像《顾炎武全集》是2012年2月14日第一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总共7300页,此书收录了顾炎武现存可证实的全部著述。

样样精选顾炎武的底本,其中就有《天下郡国利病书》重要代表著作,但整理难度比较大,所以列为次要整理。

《顾炎武全集》主要包括九种经部,五部子部,十七部史部,集部三种等共三十四种,约1200万字。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排版、校勘、标点,而且还以繁体排印出版,本书以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反映来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及成就,涉及广泛的历史、社会、文化内容。

复旦大学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和研究方面都有新的认识,浙江大学的古籍所束景南教授也评价全书解决了“汉学与宋学之争”、“顾氏是否崇信朱子理学”、“顾氏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学术争论。

顾炎武的名言顾炎武在明末清初是一个为所有人都非常仰慕的杰出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思想家、史地学家,晚年开启了清代朴学风气,主要以行己有耻为主,博学文章,合学与行、治学讲究经世。

而顾炎武的31条语录在当时也是非常震惊人心的肺腑之言,他与王夫之、黄宗羲3人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画像像《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廉耻》“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等等。

顾炎武知识点总结

顾炎武知识点总结

顾炎武知识点总结一、顾炎武的生平顾炎武的生平颇为传奇,他在明末清初之际,见证了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建立。

他曾环游南北,结交名士,广交朋友,深受当时诸多士大夫的赞誉。

在政治上,他曾出任湖广提学,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努力奋斗。

在文学上,他也作为一位文学家、思想家,对当时的文学和思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顾炎武的思想顾炎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在政治、社会、伦理、教育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他反对儒学正统,提出“尚书精神”、“天人合一”、“诚意诚行”,主张“政之本在民,政无常立,但民常立”。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对于明末清初的中国社会变革和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尚书精神顾炎武提出尚书精神,主张从《尚书》中获取真理、道德规范和政治准则,认为“书本易知,而其大教不易”。

他认为尚书是中国古代经典的精华,是儒家文化的源泉之一。

他通过研究和解读尚书,提炼出尚书精神的核心观念,强调修身、治国、安民、利世的价值取向,主张“仁”、“义”、“礼”、“智”;提出“上庸颂”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是中国古代儒学的一种自我反省和道德塑造。

2. 天人合一顾炎武主张天人合一,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连绵不断的整体,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

他认为“阴阳调和、五常充盛”是天地万物生长发育、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

他提出道德行为应该与天地万物的发展和变化相适应,主张“仁者以治之,曲直容而宽纵之”,强调政治家和君子应该顺应天地万物发展的规律,布置政治制度、处理政治事务,推行政治政策。

3. 诚意诚行顾炎武主张诚意诚行,他认为人应该以诚意诚行对待天地、对待社会、对待国家、对待人民,应该积极努力、真诚坦率、单纯朴素地履行道义、守信用、取得社会信任和人民拥护。

他主张“天下公平,方乃无忧,故君子、诚则固”;主张“作者造物之人民,宁使其老弱、清富各有所长,逡巡箕踞款诚其区”,提出颇具现实意义的政治指导思想。

中国历史故事-顾炎武的思想 顾炎武为什么反对清朝统治?

中国历史故事-顾炎武的思想 顾炎武为什么反对清朝统治?

中国历史故事-顾炎武的思想顾炎武为什么反对清朝统治?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明朝程朱理学进行批判,在程朱理学衰退之时,开启了清朝思想界的新出路。

就顾炎武个人的思想而言,最重要的在于两点: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二、对君权至高无上的质疑。

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顾炎武不是第一个人,同样也不是最后一个人。

不过因为顾炎武当初所处的时代比较特别,明末清初,明朝灭亡,清朝入关,满族统治汉人。

所以顾炎武对理学的批判,还将明朝的灭亡联系起来。

他认为明朝的灭亡,与明朝理学空谈主义,导致误国有脱不开的关系。

他对此深恶痛绝,强烈谴责“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赞同“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心即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授天下本旨远矣。

”的言论。

相比较理学的空想主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主张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他的主张最终获得了成功,有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之称的顾炎武,最后凭借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功,最终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

二、对君权至高无上的质疑“善为国者,藏之于民”,这是顾炎武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

这句话已经可以看出,顾炎武已经开始质疑君权,强调了百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明确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与黄宗羲等人以明朝遗民自称,特别是顾炎武长期以来都在开展反清活动。

顾炎武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早在他幼年之时就已经长成。

顾炎武幼时被过继给早逝无子的伯父,后来跟随寡母王氏生活。

王氏辛辛苦苦将其抚养长大,自幼就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人为例教导,培养了顾炎武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清军入关之后,顾炎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

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

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及其思想简介顾炎武(1613~1682 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

他出身名门,少年时读书勤奋,十四岁考中秀才。

青年时时常议论朝纲,主张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

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树,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图》、《金石文字记》、《音学五书》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代表作《日知录》较为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观点。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以经世致用为其鲜明旨趣,并以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极为有益的影响。

晚明以来,阳明心学以至整个宋明理学已日趋衰颓,思想学术界出现了对理学批判的实学高潮。

顾炎武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

顾炎武把古韵分为十部,其中有四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

其余几部也都初具规模。

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是在顾氏分部的基础上加细加详。

顾炎武在音韵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用离析“唐韵”的方法研究古韵。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萌发了对君权的大胆怀疑。

他在《日知录》的“君”条中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进而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即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顾炎武与读书

顾炎武与读书

顾炎武与读书作者:邵火焰来源:《前线》2014年第04期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学问渊博,被后世称为“清朝开国儒师”、“ 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有如此成就,与他从小勤奋好学、热爱读书是分不开的。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读书的重视。

6岁刚入私塾的顾炎武,识字不多,读书的方式是“听”。

顾炎武的祖父蠡源公读书喜欢大声地吟诵,顾炎武就在旁边“听”。

有一次,祖父问他:“你听得懂吗?”顾炎武回答:“听不懂,但感觉很好玩。

”随着年龄的增长,顾炎武开始自己捧着书本阅读了。

11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读过《史记》《诗经》和《太平广记》等书籍。

但少年时期的顾炎武,读书没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时拿起一本书只是翻翻目录和纲目,浅尝辄止。

有一次,祖父看到顾炎武在读《资治通鉴》,就想考考他。

祖父问顾炎武《资治通鉴》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什么?顾炎武由于没有深入阅读与思考,嗫嚅了半天也回答不上来。

祖父郑重地告诫顾炎武,年轻人读书千万不能浅尝辄止,为图省事而只浏览纲目。

这种读书态度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是不足取的。

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对待它。

祖父的话深深触动了顾炎武。

他从中领悟到读书不是少儿的游戏,只是勤奋还不够,还要严格一点。

于是他开始反省自己,并逐步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顾炎武将其称为“自督读书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必须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这样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然后,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写下心得体会;最后,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在温习读过的书籍时,他给自己立下规定,每天要温习200页。

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顾炎武就是用自创的“自督读书法”遍览了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了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等方面的材料。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国学大师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国学大师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国学大师顾炎武(1613年-1682年),字梦莹,号梦圃,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与国学大师。

他的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政治哲学、经济学等方面,更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

本文将从顾炎武的思想观点、学术成就以及对国学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顾炎武的思想观点顾炎武的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日知录》一书中,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

顾炎武在书中提出了“物尽其用”、“包罗万象”等观点,对于人性、社会伦理等问题也有独到见解。

首先,顾炎武提出了“物尽其用”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社会中的每一物质、精神、知识都应该得以合理利用。

他主张通过探索、实践、开发人类所能掌握的一切资源,以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顾炎武倡导“包罗万象”的见解,他认为人类应该广泛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

他提倡人们要善于学习,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应该涉猎其他领域的内容,使自身的知识面更加广博。

另外,顾炎武对于人性、社会伦理等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性本善,并主张“务实”、“节俭”、“勤奋”等美德。

他主张人们应该具备实际行动,注重社会责任与道德伦理,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顾炎武的学术成就顾炎武是中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哲学、经济学等领域。

首先,在政治哲学方面,顾炎武提出了“两安”思想,即“两安于人、治理安于物”。

他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以人民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为目标,并强调君主应把握正确的统治方法与原则,使人民得到真正的福祉。

其次,在经济学方面,顾炎武关注社会公平和个体生活质量的问题。

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他的“王道经济”思想强调要均衡发展、适度调控,以实现社会的全面繁荣。

此外,顾炎武还涉及文化史、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

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以及文献整理的工作,对后世的国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三、顾炎武对国学的贡献顾炎武是中国古代国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国学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顾炎武人物简介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顾炎武人物简介
注重经世致用
•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 • 现代地理学家应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顾炎武地理学的实践精神对现代人的启示
勤奋好学
• 顾炎武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地理研究打下扎实 的基础 • 现代人应学习顾炎武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 学术水平
顾炎武的地理著作与成就
《天下郡国利病书》
• 是一部关于中国地理的著作,记载了各地的历史、地理、 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资料 • 为后世了解明末清初的中国地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肇域志》
• 是一部关于中国地理的著作,详细记载了各地的地理沿 革、疆域、山川、名胜等方面的内容 • 对后世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丰富的地理实践成果
• 顾炎武一生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撰写了《天下郡国利病 书》和《肇域志》等地理著作 • 为后世了解明末清初的中国地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05 顾炎武地理学的现代价值与启示
顾炎武地理学对现代地理学的启示
重视实地考察
• 顾炎武的实地考察为现代地理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现代地理学家应继续发扬实地考察的精神,为地理研究提供依据
责任担当
• 顾炎武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为国家的治理提供理论支 持和实践指导 • 现代人应具有责任担当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 自己的力量
பைடு நூலகம்
顾炎武地理学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历史价值
• 顾炎武的地理著作和研究方法为后世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为后世了解明末清初的中国地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现实意义
DOCS SMART CREATE
顾炎武:中国古代地理学家的杰出代 表
CREATE TOGETHER

中国历史故事-顾炎武是谁?顾炎武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顾炎武是谁?顾炎武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顾炎武是谁?顾炎武是怎么死的?顾炎武是著名的儒学名家,与黄宗羲、王夫之二人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的许多思想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认为他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

虽然顾炎武本人是反对清朝统治的,但是思想是无国界的。

所以他的思想在清朝之时受人推崇,成为“清学开山”始祖,也是说的过去的。

人物档案姓名:顾炎武别名:顾绛字:忠清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明末清初出生地:江苏昆山千灯镇出生时间:公元1613年去世时间:公元1682年信仰:儒学职业: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学家其他作品:《日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主要成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明万历四十一年,顾炎武在昆山千灯镇顾家出生。

顾家是江东望族,世代书香世家,父亲顾同应,曾祖顾章志,著名的三徐,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则是顾炎武的外甥。

顾炎武原本是顾同应的儿子,后来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

王氏是一位有大毅力,大眼界的女人,她“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将顾炎武抚养长大成人。

在顾炎武人生中最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候,这位母亲将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的忠义气节教导给顾炎武,期望他能继承这份气节。

顾炎武生性聪颖,读书进步神速,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取得诸生资格。

虽然聪慧,但是性格特立耿介,对于限制颇多的八股文更是深恶痛绝,在这方面成就并不高。

所以后来他多次参加考试,都屡试不中。

在这期间,他已经有了“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的想法。

二十七岁之后,顾炎武断然放弃科举之路。

崇祯十六年,顾炎武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山海关破,清军攻入中原之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

当时顾炎武将复国的期望放在弘光小朝廷中,但是不等他走马上任,弘光小朝廷就已经被清军覆灭。

当时江南多有抗清义士,自主组织起来,与清军抗争。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顾炎武此人?顾炎武的诗词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顾炎武此人?顾炎武的诗词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顾炎武此人?顾炎武的诗词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首先顾炎武是也一位儒学大家,是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

他在儒学方面成就非常高,反对明朝的阴阳心学、层主理学,倡导经世致用,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

清朝康熙年间,曾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

顾炎武曾多次受邀,但是都被他严词拒绝。

能够被邀请在列,就已经能够说明顾炎武本人在儒学方面的成就了。

多次受邀,足以证明顾炎武是当时儒学成就最高的那一列人的一个。

顾炎武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只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顾炎武对人民在国家统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学中学历史的时候,常常将西方的民主主义与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联系起来学习,在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当时,顾炎武能提出早起期民主启蒙思想,绝对算的上是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

顾炎武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他博采众长,是天才型的人物。

除了思想之外,他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

顾炎武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人,他是忠诚的,他的忠诚不是简单的对明朝统治者,而是对中华民族。

顾炎武曾经提出过这样一种说法,他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叫亡明国,但是满清骑兵入主中原,则叫亡天下。

对于李自成攻破北京,顾炎武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反抗情绪,但是当清军入主中原的消息传来之后,顾炎武却坚决抵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在当时说出的,号召汉族人民团结起来,抵抗外族侵略。

从他参加弘光小朝廷,亦或者是自己与江南起义军联系,投笔从戎,还是后来与友结社,甚至到最后为了反抗去清朝统治,走遍中国神州大地,与各地抗清义士结合,都表明了他的个人立场。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书法,真是逸品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书法,真是逸品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书法,真是逸品
顾炎武画像
顾炎武(1613年—1682年),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在书法上,顾炎武是董其昌的入室学生,走董派路线。

其书法融合了碑帖,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拙巧无痕。

观其书作,惊叹字如其人,凛然有一股宽博坚定的浩然正气。

《清史稿》将顾炎武的书法作品与陈洪绶、金农、邓石如等大书法家并列为逸品。

顾炎武书法立轴
顾炎武《与潘次耕手札》
顾炎武《楷书七言诗扇》
顾炎武《行书王維诗》立轴
行书条幅
顾炎武行书《周公测景台》
《行书手札》
楹联作品
顾炎武《恭祝子翁诗扇》。

顾炎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顾炎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顾炎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爱国名言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梁启超说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句话其实是从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有责,与有责焉耳矣”精练而来的呢?这种关怀民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不仅影响了顾氏后裔,更砥砺了无数国人。

顾炎武(1613-1682),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

本名绛,字忠清,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其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是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其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极为有益的影响,被称作“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的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日知录》等著作以及给外甥们的家信中。

他的三个外甥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皆荣列鼎甲、同朝为官。

作为徐氏三兄弟的舅舅,顾炎武虽游历在外,很少有机会与他们见面,但多年来书信不断,一再勉励他们要做清官、做好官。

他把“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强调“学”与“行”的统一,将为学和做人共同作为立身之道。

爱国篇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摘自《日知录· 正始》【译文】保护天下这件事,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摘自《亭林文集· 病起于蓟门当事书》【译文】今天,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子孙万代开创太平基业,是我们的责任。

不忘百姓,敢自托于鲁儒;维此哲人,庶兴哀于周雅。

——《亭林诗文集· 答徐甥公肃书》【译文】心中不忘天下百姓,才称得上是儒家学者;唯有这样的贤人,才能把传统文化从颓废中振兴起来。

顾炎武 松柏之质,独超千古

顾炎武 松柏之质,独超千古

92文 孙聚成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顾炎武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史书用“手不释卷”来形容他。

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身边,骑马的时候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

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勤奋刻苦,让顾炎武的知识达到了博学厚集的程度。

顾炎武曾经客居北京,一天,在朝廷做官的王士祯前往拜访,对顾炎武说:“先生博学强记,请您背诵一下古乐府《蛱蝶行》好吗?”顾炎武当即背诵出来了,一字不遗,同座皆惊。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读书完美了他的人格,作为明朝遗民,一介布衣,顾炎武始终保持了文人的气节,始终以“不入仕”、和清政府保持不合作来作为个人的道德底线,并以此激励同道或被同道激励。

作为著作等身的大儒,在著天下作中传承知识,顾炎武完成了自己的学术和思想建构。

顾炎武阅历深广,学问渊博,著述宏富,今可考见者已有 50 余种,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

在这些著作中,顾炎武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对顾炎武 松柏之质,独超千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自古至今众多知识分子所向往的一种境界。

著天下作,立天下言,更是古往今来大儒名流毕生为之追求的目标。

顾炎武是这种上下求索的代表与典范,他的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让多少后来者受到激励,也鞭策了无数普通人在危难时刻为国担当。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

顾炎武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的人生,是行走的人生,在行万里路中观察社会,顾炎武的世界虽然平凡但也有别样精彩。

走进顾炎武

走进顾炎武

走进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话,震撼天地,气冲斗牛;一句话,影响了一代代仁人志士。

他便是一代“儒师”,“清学开山”的始祖,著名的经学、史地、音韵学家——顾炎武。

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一生为了反清而奔波。

“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

”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画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兵力、财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此外,顾炎武还倡导“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治学方法。

他身体力行,潜心研究,考辨精深,撰写出《日知录》、《音学五书》等极有学术价值的名著。

在《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里,他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大胆地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一生奉行这句话。

于是乎,他对晚明王学末流的泛滥深恶痛绝,认为其罪“深于桀纣”。

他进而揭露心学“内释外儒”之本质,指斥其违背孔孟之道。

他十分赞同宋元著名学者黄震批评:“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心即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授天下本旨远矣。

”既然陆王心学是佛教禅学,背离了儒学宗旨,自当摒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华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

而在顾炎武的一生中,也确实是以“天下为己任”而奔波于大江南北,即令他在病中,还在呼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解读清学开山顾炎武清学开山顾炎武(1613—1682)作者:邱进之顾炎武是明末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起初名绛,后来改名继绅,以后仍名绛,字忠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占领南京后,才改名为炎武(一作炎午),字宁人,而学者都尊称他为亭林先生;曾经自署圭年,又因为一度侨居南京钟山下,所以有时自号蒋山佣。

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613年7月15日),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1682年2月15日)在山西曲沃因病去世,按过去的习惯计算,享年70岁。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开一代之风的著名学者,同时又是伟大的民族志士。

他“耿耿孤忠”,至死不向清统治者低头,平生“足迹半天下”,一面考察山川形势,同时结识豪杰,联络同志,希望能有机会恢复明室;他一生勤奋治学,尤其重视有关国计民生、能“经世致用”的知识,治学的态度谨严而慎重,特别强调实地考察取证,所以能够“博学于文”,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清代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

一、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顾氏为江东望族,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后世几经迁徙,到南宋初年定居昆山。

顾炎武曾祖章志,嘉靖癸丑(1553)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这以后家道中落,祖父绍芳万历了丑(1577)科进士,官却只做到从六品的左赞善,到了他的父亲同应(字宾瑶),就仅仅是个未曾入佳的国子监萌生了。

炎武叔祖绍芾(字德甫,号蠡源)之子同古未娶而丰,其聘妻王氏矢志守节,因此,炎武出世之后,就过继给已去世的堂叔为嗣,由王氏抚育。

顾炎武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嗣母王氏是太学生之女,知书识字,而且意志坚强、深明大义,作为一个居孀的妇女,她别居一室,“昼则纺绩,夜观书至二更乃息”,尤其喜欢读“《史记》、《通鉴》及本朝政纪诸书”(《先妣王硕人行状》)。

炎武6岁,王氏就教他读《大学》,9岁又读《周易》。

万历四十七年(1617),顾炎武人塾学习,而家中对他的教育仍然抓得很紧。

炎武的嗣祖绍芾虽然只是个从来没有当过官的国子监生员,但却关心国家大事,熟悉朝章典故,而且性格“豪迈不群”(顾炎武《三朝纪事阙文序》),“负气伉爽,不肯少河流俗”(陈济生《启祯诗选·太学顾先生绍芾》),与天启时期政坛人物常相往来,对当时朝政腐败的情况十分了解。

有一天,他指着庭院中的草对炎武说:“尔他日得食此,幸矣!”(《纪事阙文序》)于是要炎武认真学习“古兵家《孙子》、《吴子》诸书及《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

这时顾炎武年方10岁。

第二年,绍芾又令炎武阅读《资治通鉴》。

当时的人多不读《通鉴》,而代之以朱熹编纂的《通鉴纲目》,绍芾对这种状况十分不满,他说:“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

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必不如《通鉴》也”。

(顾炎武《钞书自序》)在嗣祖的督促和用心教授下,到14岁,炎武已将《资治通鉴》全部读毕。

功课之余,王氏还经常给他讲述刘基、方孝孺、于谦等明朝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故事,以激励炎武学习前辈先贤。

顾炎武少年时代受到的这些教育,对他以后的学术成就和立身处世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启六年(1626),顾炎武入学,成为县学生员,取学名曰继绅,开始致力于习学科举文字。

在县学中,炎武与同窗归庄(字玄恭,号恒轩,明亡后更名作明,昆山人,其曾祖即有名散文大家归有光,1613—1673)结识。

两个同龄少年常在一起切磋学业、纵论国事,由于意气相投,很快就成为莫逆之交。

这个时期,朱明帝国已是大厦将倾。

当顾炎武降生之时,神宗皇帝朱诩钧已经有20多年不彻朝堂接见廷臣,以致朝政日益废弛,这种极不正常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万历末年。

熹宗朱由校即位时仅16岁,为人庸懦无能,却喜爱作木活,史称其“好亲斧锯椎凿髹漆之事,积岁不倦”(《明通鉴·天启。

年》);他宠信宦官魏忠贤,魏目不识丁,竟被任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他处理章奏。

于是大权旁落,国事无大小皆出入魏忠贤之门;内阁廷臣及四方督抚则多仰其鼻息,甚至拜忠贤为干爷,呼为“九千岁”,形成“阉党”集团。

天启五、六两年,魏氏迭兴大狱,残酷迫害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正直官吏,许多志士仁人惨死狱中,而且株连极广,朝政败坏到了极点。

加之内忧外患频仍:万历四十六年(1618),雄踞关外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正式向朝廷宣战;天启元年(1621),清兵攻陷沈阳、辽阳;山东白莲教首领徐鸿儒起事,占领郓城、巨野、邹县、滕县,并一度切断运河漕运;永宁(今四川叙永)宣抚使奢崇明叛乱,下遵义、据重庆,兵围成都百余曰:天启二年(1622),清兵在取得辽河以东70余城之后又攻占广宁(今辽宁义县),兵锋直逼宁远,山海关危在旦夕;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饥民暴动,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这年八月,嘉宗死,其弟由检即位,改元崇祯。

崇祯皇帝一意中兴国运、重振祖业,初即位便着手惩处清算阉党,逼令魏忠贤自尽,并为蒙难的东林党人平反昭雪。

但其为人刚愎自用,且视东林与阁党的矛盾为“门户”、“朋党”之争,对这一点深恶痛绝;在用人行政上,则利用双方相互牵掣,以确保宸衷独断,政由己出。

然而痼疾已深,积重难返,朝政并无多大起色,内忧外患交逼的局势也日益严重。

由于身处危机四伏的时代,所以,尽管顾炎武的祖父绍茉年事已高、十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孙子取得功名,伺时仍教诲炎武“当求实学,几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三朝纪事阙文序》,下同),并要炎武用心研读邸报,以了解国家大事及朝章典故。

不过,顾炎武虽然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却“以为书生无与国家之故”,祖父也曾对他说“汝习经生言,此非所急也”,这段时期他的主要精力仍放在“征逐为名”的举业上。

崇祯三年(1630)秋,18岁的顾炎武至南京参加应天乡试,他与归庄加入复社大约就在此时。

由名士张博(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1602—1641)等人发起组织的复社主张革新朝政,彻底清除阉党余孽,入社者多达数千,是继东林而起的有政治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但成员众多,难免良莠不齐,而顾、归二人“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亭林余集·吴同初行状》),一时被称为“归奇顾怪”。

自入县学为生员后,顾炎武多次应科举,都未得一第。

崇祯十二年(1639),炎武再度赴试,依旧名落孙山。

长达14年的科举征逐,终究一事无成,而国事可以说已经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天下郡国利病书序》),炎武终于认识到“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日知录》16),认识到“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才出”(《亭林文集·生员论中》);于是退而读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全祖望《鲒囗亭集·亭林先生神道表》,下引同),着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及《肇域志》,“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

由此可见,在青年时期,顾炎武即已树立起务求实用、不为空疏之学的治学精神,这与明中叶以来风靡士林的那种“合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的恶劣习气有着天壤之别。

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顾绍芾病死,享年79岁,身为承重孙的炎武为祖父服丧三年(三年之丧,实为二十七个月)。

崇祯十六年(1643)夏,期满释服,炎武“循例入成均”,通过捐纳的方式成为国子监生,这年炎武31岁。

半年之后,明朝就灭亡了,炎武的人生历程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有人宗国泪何地洒孤忠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五月,清睿亲王多尔衮入北京;十月,清定都北京,世祖福临即帝位,改元顺治,命豫亲王多择率大军征服江南。

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字完之,河南开封人)、凤阳总督马士英(字瑶草,贵州贵阳人)等拥立福王由崧为帝,五月初,在南京建立了小朝廷,年号弘光。

京师陷落的消息传到江南,一时人心惶惶,为避战乱,顾炎武率家人东躲西藏,到年底,迁往高旧居80余里的语濂经暂住。

经昆山县令杨永言(字岑立,云南昆明人)举荐,行朝诏用炎武为兵部司务。

“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

”(《亭林诗集》一,《感事》)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画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了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顺治二年(1645)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

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

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字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

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亭林诗集》一,《千里》);惜乎残破之余,实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

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庄等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

9天后,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先妣王硕人行状》)炎武悲愤欲绝,将母亲的遗命谨记心田。

这年闰六月,明宗室唐王幸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

经大学士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荐,隆武帝遥授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由于嗣母新丧,炎武二时难以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诗集》一,《延平使至》),但他仍然积极投身入抗清复明的斗争。

当时,清松江提督与巡抚土国宝不和。

前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字卧于,复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顾咸正(字端木,昆山人)、兵部主事杨延枢(字维斗,江苏吴县人)等暗中策动吴胜兆举义反正,咸正为炎武同宗长辈,陈子龙等都与炎武往来密切,这件事炎武也是参预了的。

顺治四年(1647)夏,事情败露,“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诗集》一,《哭陈太仆》),胜兆被解往南京斩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诸人。

子龙往投炎武,炎武当时已离家出亡;于是子龙逃入顾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营救,未能奏效。

其间,炎武还往寻成正,“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诗集》一,《哭顾推官》)、催促他及时出走,而咸正不听。

结果,陈子龙乘差官不注意时投水自尽,杨延枢及顾氏父子先后遇害,受此案株连而死者40余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