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仪的使用

合集下载

核磁共振仪器操作说明书

核磁共振仪器操作说明书

核磁共振仪器操作说明书一、引言核磁共振仪器是一种高精度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操作核磁共振仪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器材准备1. 核磁共振仪器主机2. 氦气罐3. 液氮容器4. 样品管5. 数据处理软件三、仪器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核磁共振仪器之前,确保所有所需器材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氦气罐和液氮容器的气压和液位是否符合要求。

2. 启动仪器按照仪器启动流程,确保主机通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启动过程中,注意检查各个仪器部件是否显示正常,如液晶屏和指示灯等。

3.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制备。

确保样品纯净,并根据操作要求将样品注入样品管中。

4. 样品加载小心地将装有样品的样品管放置到样品腔中,并关闭腔门。

注意确保样品管正确安装,避免产生任何泄漏。

5. 调谐过程通过调节仪器参数,使得核磁共振信号得以最大化。

根据仪器操作面板上的指导,进行调谐过程并进行优化,以获得更准确的信号。

6. 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

可调节谱宽、重复时间、扫描次数等参数,以获得所需的仪器输出。

7. 开始扫描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点击仪器操作面板上的“开始”按钮,启动扫描过程。

在扫描过程中,谨慎处理样品管,避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8. 数据处理扫描结束后,将得到的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处理。

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傅里叶变换等。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和护目镜等。

2. 严禁个人未经许可进行仪器调试和维护。

3. 液氮和氦气具有低温特性,请谨慎操作,避免受到伤害。

4. 使用时,保持操作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对仪器和样品产生污染。

5. 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电源并做好相关的清洁工作。

6.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五、故障排除在操作核磁共振仪器过程中,遇到故障时,请参考以下排除方法: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确保主机通电。

核磁共振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核磁共振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核磁共振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核磁共振谱仪(NMR)是一种高水平,高技术的科学研究仪器,用于在不破坏物质结构的情况下研究物质分子的结构,动力学和反应。

NMR技术不仅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同时也在医学和物理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NMR的使用需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有严格的保养规程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仪器的长期性能。

安全操作规程1. 仪器环境NMR应当安装在电气线路稳定,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内,不应在潮湿,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环境下使用。

仪器应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不得移动。

钢化玻璃材质的样品盘应放置在底座上,并要在使用前检查样品盘是否干燥、清洁。

样品盘不得重叠使用或者放置异常大的样品。

2. 个人安全使用NMR时,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实验室制服、手套和眼镜等,为了防止轻微的挥发性物质对使用人员的潜在危害, NMR房间应配备插气管,确保NMR房间空气的流通而不阻塞或者受限。

3. 样品准备样品在进入NMR前,样品应规范准备,样品必须是干燥的且不含水,以避免坍塌或者翘曲状况的发生。

4. 操作过程在NMR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仪器的安全状态,特别是在始动、运行、暂停和结束时,要与多方位进行检查。

在NMR操作前,需要了解樣品的毒性和挥发性程度等安全信息以及进行相应注意和选择操作的安全机制。

5. 停止操作NMR停到使用以后,应及时关闭NMR的电源,断电器的开关应保持在关闭状态,这样可避免仪器损坏或泄漏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保养规程1. 日常维护日常维护是维持NMR仪器稳定状态的关键,包括定期对电源,电缆和机箱清洁、检查仪器温度和空气的湿度以及液氦和液氮的经常进行补充等等。

2. 保养周期NMR仪器需要进行定期保养,具体时间间隔根据使用频率而定,可以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来规划保养计划,此外,还可以将保养的时间间隔锁定到NMR常规维护的日程中,以确保NMR仪器的长期性能和稳定性。

3. 系统升级对于长时间使用和需要大量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是NMR的必要选择,包括修复bug、现有功能的改进,以及更好的数据采集和解析等等。

医用核磁共振仪操作规程

医用核磁共振仪操作规程

医用核磁共振仪操作规程概述:医用核磁共振(NMR)仪器是一种常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先进设备,它通过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

本操作规程旨在明确医用核磁共振仪的正确操作步骤,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影像的准确性。

一、操作前准备1. 确保医用核磁共振仪已经安装并连接到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设备周围的环境,确保操作区域无杂物并保持整洁。

3. 按照相关规定穿戴工作服,并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4. 清洁双手,并使用细菌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操作步骤1. 进入操作室时,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

这些设备可能对核磁共振仪造成干扰。

2. 确保患者明白核磁共振检查的流程,并获取其同意。

3. 引导患者脱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等。

告知患者核磁共振仪对金属物品敏感。

4. 将患者安置在操作台上,确保其舒适并固定好身体位置,以防止移动或晃动。

5. 根据要获取的图像类型,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设置扫描参数,并预览图像以确保其质量。

6. 在进行扫描之前,使用合适的身体标记工具标记出要扫描的部位,以确保医生可以准确判断图像。

7. 将患者身体放置在核磁共振仪的扫描区域中,并确保其头部位于正确的位置。

8. 操作人员离开扫描区域,通过幕墙或对讲机与患者进行沟通。

确保患者在整个扫描过程中感到安全和放松。

9. 启动核磁共振扫描程序,确保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记录相关数据。

10. 在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变化,如不适、呼吸困难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1. 扫描完成后,通过幕墙或对讲机告知患者可以离开扫描区域,并提醒其慢慢起身以避免头晕或眩晕症状。

12. 检查所得图像,确保其满足质量要求,如需要重新扫描,则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再次扫描。

三、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要具有相关的医学背景知识,并通过培训获得核磁共振仪的操作资格。

2.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警觉,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况和仪器的运行状态。

医学核磁共振成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医学核磁共振成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图像质量不佳
可能原因包括扫描参数设置不当 、患者移动等。解决方法包括调 整扫描参数、重新定位并固定患
者等。
Hale Waihona Puke 仪器故障如遇仪器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 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患者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 适,如幽闭恐惧症、过敏反应等。 应立即停止检查并采取相应救治措 施。
监控与调整
在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和仪器运行情况。如有 异常,立即停止扫描并采取相应措施。根据需要,适时调 整扫描参数以获得更佳图像质量。
定位与扫描
根据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线圈和扫描序列。调整患者位 置,确保扫描区域对准线圈中心。设置扫描参数,启动扫 描程序。
图像后处理
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如重建、增强、测量等 ,以满足诊断需求。
信号处理流程
接收到的核磁共振信号首先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信号。然后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 数字信号。接着进行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最后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生成可供医生诊断的 图像。
医学核磁共振成像仪器种类
02
与特点
常见医学核磁共振成像仪器类型
01 闭合式核磁共振成像仪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检查目的,选择适合的医学核磁共振成像仪器类型。例如,对于需 要高分辨率成像的患者,应选择闭合式核磁共振成像仪。
考虑患者因素
在选择医学核磁共振成像仪器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 ,对于无法耐受长时间检查的患者,应选择成像速度较快的便携式核磁共振成像仪。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02 了解患者情况
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过敏史等 相关情况,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

磁共振操作规程

磁共振操作规程

磁共振操作规程
《磁共振操作规程》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产生身体内部详细的图像。

因为涉及到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所以在进行MRI检查时需要遵循磁共振操作规程。

首先,进行MRI检查前,患者需要填写相关的问卷,并且移除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例如首饰、手表、钥匙、带有金属的衣物等。

因为磁共振设备会产生强磁场,任何金属物品都可能对检查造成干扰甚至危险。

另外,医务人员也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有任何内部植入的金属或电子设备,例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瓣膜等。

这些设备在磁共振设备中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损坏。

在进入磁共振室之前,医务人员会告知患者一些操作规程,例如需要保持静止、不要移动等。

因为MRI检查需要患者保持静止,以确保图像质量。

当患者进入磁共振设备后,医务人员会将他们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并给予头枕、腰枕等支撑物。

确保患者舒适,并且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呼吸深而均匀,并且密切听从医务人员的指示。

通常,MRI检查会持续20分钟到1小时
不等,根据检查部位和需要采集的图像数量而定。

综上所述,磁共振操作规程对于确保MRI检查的安全和有效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指示,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和检查,以确保MRI检查的顺利进行。

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以下简称MRI)是一种现代医疗设备,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MRI技术不仅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助于一些科学研究和工业探测领域。

为确保MRI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制定了本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MRI操作之前,必须确保以下事项已得到妥善处理:•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性能验证;•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要时需进行处理或移除;•保证操作者和患者不携带任何金属物品,如纽扣、钥匙、手机等;•对于患有心脏起搏器、内部听力助听器或其他电子植入物的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

2.2 操作环境MRI设备应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并距离高磁场干扰源(如电源线、大型电机等)一定距离。

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设备周围的环境无尘、无湿,并保持通风良好;•保证操作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有必要时,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铺、安全带等保障。

2.3 操作流程在操作MRI设备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将患者放置在设备中,并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并输入设备;3.确保操作者站在远离设备的位置,并使用遥控器或计算机进行控制;4.在扫描过程中,操作者应全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5.扫描结束后,关闭设备并记录相关数据。

2.4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MRI设备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严禁将金属物品(如手表、眼镜、首饰等)带入设备;•禁止在核磁共振室内吸烟、喝食物或饮料;•禁止随意触摸设备和连接线,以免发生电击事故;•严禁私自调整设备参数,必要时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在发生设备异常、患者异常反应等情况下,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求助专业人员。

3. 保养规程为确保MRI设备的长期正常运行,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核磁共振仪使用指南

核磁共振仪使用指南

核磁共振仪使用指南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利用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探测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

核磁共振仪是进行核磁共振实验的关键设备,它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核磁共振仪的使用指南,以帮助您正确操作该设备。

一、设备准备在使用核磁共振仪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设备准备工作。

请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液氮和液氦的供应是否充足,核磁共振仪的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同时,还需要确保核磁共振仪所使用的相关软件和电脑配置无任何问题。

二、样品准备核磁共振实验需要样品的支持。

在进行实验前,请先准备好所需的样品。

样品的浓度和纯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请注意选择纯度高、浓度适宜的样品,并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杂质的样品。

三、基本操作流程1. 打开核磁共振仪的主电源开关,待仪器自检完成后,将电脑开启并登录相关软件。

2. 在软件界面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式,并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如扫描时间、扫描次数等。

3. 准备好样品,将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样品探头内,确保样品完全填充样品盒。

4. 调整样品在探头中的位置,保证样品与磁场方向垂直。

尽量避免样品接触到盒子的边缘,以减少谱线展宽。

5. 确保样品安装完毕后,关闭样品探头,将其插入核磁共振仪中,并轻轻转动直到卡住。

6. 在软件界面上点击“启动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和峰的位置,以及是否出现异常现象。

7. 实验结束后,及时保存实验数据,并将样品从核磁共振仪中取出。

四、注意事项1. 确保样品和探头的干燥和清洁。

水分和杂质的存在会影响谱线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 在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中,应严格保持静谧,避免外部干扰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 禁止使用磁性物质靠近核磁共振仪,以防止对磁场的扰动。

4. 实验后应及时关闭核磁共振仪,并将样品探头清洗干净,以免样品残留物污染下一次实验。

简答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答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答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核磁共振设备是一种高级科学仪器,用于观测和分析样品的结构及性质。

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可以得到样品中不同核的信号,从而揭示样品内部的结构和组成。

然而,使用核磁共振设备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设备的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要求,以帮助使用者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有效获取。

通过对核磁共振技术的深入了解,我们将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工具来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要求。

在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核磁共振设备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核磁共振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列举并解释使用核磁共振设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提出对使用要求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在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强调核磁共振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的重要性,重申使用要求的必要性,并留言鼓励读者在使用核磁共振设备时务必严格遵守规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要求,以帮助使用者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对核磁共振设备的简要介绍、详细列举使用注意事项和要求,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如何正确操作核磁共振设备,避免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或问题。

同时,强调了使用要求的重要性,提醒使用者在操作设备时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实验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核磁共振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为实验室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核磁共振设备简介:核磁共振设备是一种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和技术,可以对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向人体施加一个强磁场和一系列的无线电波,来激发人体内原子核的共振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生成影像,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核磁共振仪校准操作说明书

核磁共振仪校准操作说明书

核磁共振仪校准操作说明书操作说明书一、概述核磁共振仪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设备,用于观察和分析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为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操作。

本操作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核磁共振仪的校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校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 确保核磁共振仪已处于关闭状态。

(2) 检查仪器连接,确保所有电源线、信号线和传感器的连接牢固可靠。

2. 校准仪器(1) 打开核磁共振仪电源,并等待仪器启动完成。

(2) 按照仪器厂商提供的校准程序,进入校准模式。

(3) 按照仪器厂商提供的校准步骤,逐步进行各项校准操作,包括磁场校准、频率校准等。

(4) 根据校准程序提示,调整仪器参数,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5) 校准完成后,保存校准结果,并退出校准模式。

3. 测试结果验证(1) 校准完成后,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使用已知标准样本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3) 比对测试结果与标准样本的差异,验证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4. 校准记录与维护(1) 将每次校准的详细记录保存,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结果等信息。

(2) 定期维护核磁共振仪,清洁仪器表面和传感器,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修。

(3) 如果发现仪器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厂商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三、注意事项1. 校准操作应由有相关技术资质的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在进行校准操作时,需保持操作环境安静、干燥,并远离电磁干扰源。

3. 严格按照仪器厂商提供的校准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

4. 在校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指标不符合要求,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与厂商或专业人员进行联系。

5. 定期对已经校准的核磁共振仪进行性能检测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总结本操作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核磁共振仪的校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使用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校准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核磁共振仪的正常工作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在校准操作中务必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求。

核磁共振仪使用指南

核磁共振仪使用指南

核磁共振仪使用指南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化学等领域。

本文为您提供核磁共振仪的使用指南,介绍核磁共振仪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您正确、高效地使用核磁共振仪。

一、核磁共振仪基本原理核磁共振仪通过测定样品中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场作用下的能级差异,获取样品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信息。

核磁共振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磁体系统、射频系统、探头系统、控制系统等。

1. 磁体系统:核磁共振仪的核心部分是磁体系统,它产生一个强大的恒定磁场,通常使用超导磁体。

在使用核磁共振仪时,要确保磁体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磁场泄漏和磁场变化。

2. 射频系统:射频系统用于产生与样品频率匹配的射频场,激发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

在使用核磁共振仪时,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射频参数,如频率、功率等。

3. 探头系统:探头是核磁共振仪中与样品直接接触的部分,它包含送射和接收线圈。

探头的设计和选择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要根据样品性质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4. 控制系统:核磁共振仪的控制系统负责核磁共振实验的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

在使用核磁共振仪时,要熟悉并掌握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核磁共振仪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选择合适的样品,并准备好样品溶液。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污染或改变样品性质的因素。

2. 样品装填:将样品溶液置于核磁共振仪的样品管中,并尽量保持样品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

3. 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和样品性质,在核磁共振仪的控制系统中进行参数设置,如射频频率、扫描时间等。

4. 数据采集:启动核磁共振仪,开始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处理:使用核磁共振仪的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核磁共振谱仪的操作步骤与信号处理方法

核磁共振谱仪的操作步骤与信号处理方法

核磁共振谱仪的操作步骤与信号处理方法核磁共振谱仪是现代化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

它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测定化学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在有机合成、药物研发、化学品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谱仪的操作步骤与信号处理方法。

核磁共振谱仪的操作步骤一般包括样品制备、样品装填、谱图采集和分析等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是样品制备。

核磁共振谱仪所测定的样品通常是溶液态,因此首先需要将固体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溶剂的选择要符合谱图分析的要求,通常选用无水乙醇、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

然后将样品溶液转移到核磁共振管中,保证样品的浓度适中,以获得较好的谱图质量。

接下来是样品装填。

核磁共振管是一根长而细的玻璃管,能够容纳样品溶液。

在装填样品之前,需要先清洁核磁共振管,在氮气或空气中进行彻底干燥,以避免杂质的影响。

然后将样品溶液用吸管装入核磁共振管中,确保样品密封完好,以避免氧气和湿气的进入。

接下来是谱图采集。

在进行核磁共振谱测量之前,需要先设置核磁共振谱仪的参数。

包括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谱仪频率、选择合适的脉冲序列等。

然后,将核磁共振管放入核磁共振谱仪中,并进行标定。

标定步骤主要包括标定化学位移参考物质和调整剧烈强度等。

最后,通过控制谱仪的电子学部分,收集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磁共振谱图。

最后是信号处理。

核磁共振信号处理是核磁共振谱仪操作的最后一步,用于提取和解析核磁共振谱图中所包含的信息。

主要包括线宽调整、积分、拟合等处理方法。

线宽调整是将谱图中的峰变窄,以提高分辨率。

积分是对谱图中的峰进行面积计算,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拟合是通过曲线拟合方法,将谱图中的峰与特定的化学结构联系起来,帮助确定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核磁共振谱仪的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

不同的样品和实验目的可能需要不同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

此外,还需要注意核磁共振谱仪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通过学习核磁共振谱仪的操作步骤与信号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仪器来进行化学分析与研究。

核磁共振仪自助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仪自助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仪自助操作流程1.开始试验:登记操作人员名字、单位、实验内容及开始时间。

2.准备样品:将核磁管用纸巾擦干净,放入转子,用量杯确定好高度(请均匀用力)。

3.放置样品:在自动进样器界面点击“Add”,然后“Go to position”,选中需要放置的位置编号,带自动进样器转至正确位置,然后小心放入核磁管和转子,使核磁管白色标签位置和箭头方向平行,点击“Back”。

4.提交试验:在工作电脑登录帐户,选中相应位置编号,点击“Add”,输入实验名称、编号,修改溶剂及实验类型﹑参数(如果有需要),点击“Submit”(第一次提交实验需要先点击“Start”)提交实验。

5.取出样品:测试完成后,在自动进样器界面点击“Remove”,然后“Go to position”,选择核磁管所在的编号,带自动进样器转至正确位置后拿出核磁管,点击“Back”结束操作。

记得将转子放回正确位置。

6.数据处理:务必使用数据处理电脑,在“我的电脑”中打开共享文件夹“D:/data”,找到数据,并复制到本地硬盘“D:/data”目录下,使用topspin2.2处理、打印,或者使用e-mail发送。

7.结束实验:将账号退出登录,取走核磁管,锁上实验室并送回钥匙。

说明及注意事项: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先经过培训获得许可,未经允许,严禁操作仪器。

2.严禁使用带有破损、裂纹或变形的核磁管,不允许使用过粗或过细的核磁管实验。

清洗核磁管时不要使用超声波,烘干温度不要超过60o C。

3.核磁管放入转子时且不可用力过大,以防止折断。

4.请爱护量杯和转子,严禁私自调整量杯高度,转子使用后必须放回原位。

5.核磁管不能粘贴标签纸,放入样品时请务必使核磁管白色标签位置和箭头方向平行,否则自动进样器会提示错误。

6.自动进样器指示灯显示绿、蓝、白色均为正常状态,红色则表示错误,请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并马上联系负责人。

7.未经允许不得使用手动进样,严禁输入任何命令。

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流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是一种应用于化学、物理和生物领域的重要实验技术。

核磁共振仪作为核磁共振技术的核心设备,使用前需要了解其基本操作流程。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一、样品装载1. 打开核磁共振仪的仪器盖,确保内部干净整洁。

2. 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样品管,通常是由玻璃或聚合物制成的小型管状容器。

3. 将样品小心地注入样品管中,确保无气泡存在。

4. 将样品管插入样品槽中,确保样品处于正确的位置。

5. 关闭仪器盖,确保仪器内部密封。

二、仪器预热1. 打开核磁共振仪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完成后,选择预热程序。

2. 根据核磁共振仪厂商提供的操作手册,设置适当的预热温度和时间。

3. 等待预热程序完成,确保核磁共振仪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三、参数设置1. 打开核磁共振仪的控制面板,在菜单中选择合适的实验程序。

2.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关的参数,例如扫描次数、采样频率和脉冲强度等。

3. 通过核磁共振仪的控制面板,选择所需的核磁共振方式,如质子核磁共振(1H-NMR)或碳核磁共振(13C-NMR)等。

四、开始实验1. 确保核磁共振仪处于稳定状态后,将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中。

2. 在控制面板中选择“开始实验”或类似的选项,启动核磁共振实验。

3. 等待实验运行完成,观察核磁共振曲线的生成。

4. 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束1. 实验完成后,关闭核磁共振仪的电源开关。

2. 将样品从样品槽中取出,注意避免破坏样品管。

3. 清洁样品槽和样品管,确保下次实验前的干净和可靠性。

4. 确保核磁共振仪处于关闭状态。

注意事项:1. 在操作核磁共振仪时,需要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2. 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按照实验室指导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

3. 在操作核磁共振仪时,避免在样品中加入带有磁性物质的物质。

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步骤详解

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步骤详解

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步骤详解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的物理现象的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核磁共振仪是进行核磁共振实验的仪器,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核磁共振仪的操作步骤。

1. 准备样品和溶剂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样品和溶剂。

样品如果是固体,则需要将其溶解于溶剂中,使其变为液体样品。

溶剂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

常用的溶剂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

确保样品的质量纯度和浓度足够高,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 放入样品管将准备好的样品倒入样品管中,样品管通常是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

在倒样品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空气带入样品中,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此外,还要确保样品管的密封性良好,以免溶剂挥发或样品泄漏。

3. 调节核磁共振仪的参数核磁共振仪具有多个参数需要调节,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参数包括磁场强度、扫描参数和脉冲序列等。

在调节磁场强度时,需要使用磁场控制系统来控制磁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而在调节扫描参数和脉冲序列时,则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来确定,以获得清晰且可靠的核磁共振信号。

4. 开始实验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了。

首先,将样品管放入核磁共振仪的样品槽中,并确保样品与射频线圈的耦合良好。

然后,通过控制核磁共振仪的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实验模式和参数,启动实验。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完成后,得到的核磁共振信号将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在核磁共振仪的操作界面上。

这时,我们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关样品的信息。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傅立叶变换、曲线拟合等。

通过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确定样品的化学结构、化学位移、耦合常数等。

6. 清洁和维护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核磁共振仪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清洁时,应使用专用的溶剂和工具,避免对核磁共振仪造成损害。

维护时,需要检查核磁共振仪的各个部件和系统是否正常,并及时更换或修理受损的部件。

核磁共振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核磁共振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核磁共振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1. 引言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核磁共振仪器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设备,确保仪器的高效运行和准确测量。

2. 仪器概述核磁共振仪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机、控制系统、探头和计算机系统。

主机是整个仪器的核心部分,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参数设定和数据采集,探头是用于样品放置和信号接收,计算机系统则用于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仪器设置在使用核磁共振仪器前,请确保以下设置正确:a) 电源接通:将主机插头插入稳定的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电压与仪器额定电压相符。

b) 仪器接地:仪器应连接到可靠的接地线,以确保安全操作。

c) 温度控制:环境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避免影响仪器性能和测量稳定性。

d)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相应溶剂中,并尽量减少气泡的存在。

4. 样品安装与调整a) 样品容器选择: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样品管或样品杯。

b) 样品放置:将样品放置于探头中,并确保样品与探头的接触良好。

c) 信号采集调整:使用相关仪器进行信号采集和调整,确保信号质量良好且稳定。

5. 参数设定在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些参数,包括:a) 核素选择:根据待测样品的核素情况选择相应的核磁共振仪器参数。

b) 抽样速度:根据样品性质和测量要求设定抽样速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c) 磁场强度:根据实验需要设置磁场强度,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

d) 温度控制:根据待测样品的温度要求设置温度控制系统,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6. 仪器操作a) 开机与关机:按照仪器厂家提供的操作步骤进行仪器的开机与关机,遵循正确的操作顺序。

b) 测量准备:进行测量前,请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并做好相应的样品标记与记录。

c) 数据采集:在进行数据采集前,确保控制系统参数设定正确,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核磁共振颈动脉操作方法

核磁共振颈动脉操作方法

核磁共振颈动脉操作方法
核磁共振(NMR)颈动脉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掉金属物品,如首饰、扣子等,并穿上提供的医用服装。

患者需要躺在核磁共振扫描床上,头固定在头枕中。

2. 定位扫描:医生会使用核磁共振扫描仪器对头颈部进行定位扫描,以确保正确扫描颈动脉的位置。

3. 静脉注射对比剂(如需要):如果需要增强图像对比度,医生可能会在手臂上静脉注射一种叫做对比剂的物质。

这种对比剂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地观察血流情况。

4. 进行核磁共振扫描:一旦准备好了,患者会进入核磁共振扫描仪器的磁场中。

在扫描过程中,磁共振仪会发出一系列声音,但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伤害。

5. 扫描结果评估:完成扫描后,医生会评估图像并解释结果。

他们会注意观察颈动脉的血流情况、动脉壁的结构和任何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核磁共振颈动脉扫描一般需要在医院或诊所进行,由专业医生和技术人员操作仪器。

在操作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任何可能会影响扫描的情况,
如是否怀孕、有金属植入物等。

另外,这种扫描方法免疫辐射,因此相对安全。

核磁 操作规程

核磁 操作规程

核磁操作规程
《核磁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打开核磁设备电源,并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2. 确保核磁设备的冷却系统正常运行,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3. 检查核磁设备的氮气和氦气供应,确保充足。

二、样品准备
1. 准备好待检测的样品,并将其放置在核磁共振管内。

2. 确保样品中不含有任何对核磁设备造成损害的金属或其他材料。

三、设置参数
1.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需求,设置核磁仪的参数,包括扫描范围、扫描时间、脉冲序列等。

2. 确保所有参数设置正确,并将其保存至设备中以备后续使用。

四、进行扫描
1. 启动核磁扫描程序,开始进行样品的核磁共振扫描。

2. 在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扫描过程稳定进行。

五、数据处理
1. 完成扫描后,将得到的核磁共振数据保存至计算机中。

2. 根据实验目的,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结果报告。

六、清理维护
1. 扫描结束后,关闭核磁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2. 定期对核磁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七、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核磁设备时,注意防止样品泄漏或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2. 遵守核磁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时,严格遵守上述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样品得到准确的核磁共振数据,同时保障实验安全进行。

300M核磁共振仪操作

300M核磁共振仪操作

300M核磁共振仪操作(1D谱)1、装样1、用抹布沿一个方向擦核磁管;用手拿着核磁管上侧,另一手捏着转子(勿捏着两白点处),垂直转入,使黑线为于液体一半处。

2、点击Acqi——eject;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核磁管上方,中指、无名指夹住转子下方将核磁管插入使之浮在其中;点击insert,听到“嗒”、“嗒”两声的声音;点击close。

二、匀场1、输入j9。

2、点击Setup Exp后,在点击Find Z0,等听到“嘀”的一声。

3、点击Aqci,点击lock——on;观察lockl evel的数值,使之不低于30(可通过调整lock power和lock gain)。

4、输入gm;点击Autoshim On Z进行自动匀场;当rms error<1时完成自动匀场。

(如十次还不能完成,输入su再次重新匀场)5、点击Acqi,点击Spin on,达到20转后,观察lock level,是在60——80之间(可通过调整lock power和lock gain)(如果平台变为直线,输入su),然后lock关掉窗口。

三、1HNMR1、输入j1;2、点击Set up,选择Solvent和Basic 1D,Experiment:Proton 1D。

3、输入参数:lb=0 fn=np nt=8。

4、当转子转速达到20Hz时,输ga。

5、处理:输入wft aph dc点击pscale;选择合适的峰区(box/ ),用红线扩开(点击extant);找到溶剂峰,用红线置于其上,输入nl,点击Ref输入位移值;点击part integral,输入cz,点击Resets,进行细积分,点full integral,再点no integral;把红线至于某一积分段上,输入nl,点击Ref,输入积分值;输入vp=12 dpir ,看一比是否合适,不合适再设积分值;点Th,调整黄线高度,确定ppm最低见出限,再点Th使黄线消失;输入dpf,看位移;输入ds,显示处理后的图谱。

核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操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使用教程

核磁共振技术使用教程

核磁共振技术使用教程引言:核磁共振技术(NMR)是一种常用于研究物质结构和属性的非侵入性手段。

它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样品制备、参数设置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一、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技术是基于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行为而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利用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来获得信息,通过对原子核的共振吸收现象进行观测和分析。

原子核的共振吸收是指当外加磁场频率与原子核的共振频率匹配时,原子核吸收外加磁场的能量。

二、样品制备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制备。

首先,选取适当的溶剂来溶解待测物质。

常用的溶剂有二氯甲烷、乙醚、二甲基甲酰胺等。

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通常在0.1~0.5mol/L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样品中还应添加内标物质,以便在实验过程中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内标物质通常选择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物质。

三、参数设置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仪器进行参数设置。

常见的参数设置包括磁场强度、扫描时间、脉冲序列等。

磁场强度是核磁共振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不同实验目的需要不同强度的磁场。

一般来说,高磁场可以提高峰宽的分辨率,但也会增加实验的时间和成本,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实验情况进行选择。

扫描时间是指在核磁共振实验中,仪器对样品进行信号采集的时间。

扫描时间过长会使实验周期增加,扫描时间过短则可能会导致信号弱小。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调整。

脉冲序列是核磁共振实验中信号的产生和采集过程。

常用的脉冲序列有连续波(CW)脉冲、脉冲梯度回波(Pulse Gradient Echo,PGE)脉冲等。

不同样品和实验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

四、实验操作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实验操作:1. 样品注入: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到核磁共振仪器中,确保样品完全填充到探头(Probe)中。

2. 校准:对仪器进行校准,使得参考信号与标定值相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量氢谱1.样品的准备被测物质应为纯净物,并且能够完全溶解在所选氘代溶剂中,浓度大于10%,体积为0.5mL,用注射器加入到干净、无裂痕的标准核磁管中,待测。

2.Varian3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的操作程序(1)打开数据转换器、工作站电源,使其处于稳定状态。

启动空气压缩机,打开过滤器,保证有一定压力的干净、干燥气体进入磁体,其目的在于产生空气浮力以保证样品管处于悬浮状态,同时能够使样品管匀速旋转。

(2)调谐,其目的在于调整磁场使之与所测的原子核频率匹配。

(3)设定实验参数。

实验参数包括实验类型(氢谱、碳谱等)、溶剂种类、扫场次数、谱宽等。

将样品管插入转子中,符合量规的测量长度;打开气路,将转子置于气路中;关闭气路,转子携带样品管沉入磁体中,此时样品管已进入到探头的检测区域。

根据需要使样品管处于旋转(20Hz)或静止状态。

(4)调节探头的发射功率、接受功率、相位等参数,以溶剂中的氘原子的核磁信号锁定磁场,称为“锁场”。

(5)调节z方向的参数,使锁定的磁场范围强度均匀,称为“匀场”。

(6)启动采集数据程序,进入实验的测试过程。

(7)数据处理,包括相位校正、基线直流校正,得到谱图,然后根据溶剂的峰位给定标尺,给定积分值,确定氢的个数,标峰位,打印谱图。

(8)弹出转子,取下样品管,退出实验程序,关闭空气压缩机。

洗净核磁管。

数据处理根据谱图提供的化学位移,分裂峰的个数,积分值及耦合常数,解析样品的结构。

核磁共振谱仪的一般操作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05 21:54:45 / 个人分类:核磁共振查看( 616 ) / 评论( 7 ) / 评分( 3 / 0 )文章来源文章来源:转载核磁共振谱仪的一般操作主要包括:放置样品、锁场、匀场、探头调谐、设置参数、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放置样品首先要有足够的样品量,一般300兆核磁测氢谱需2-10mg,500兆核磁测氢谱需0.5m g以上,碳谱需要的样品量更大。

选择适当氘代试剂的溶解,使样品完全溶解。

如果用5m m的样品管,氘代试剂的量要使液面高度在3cm以上。

然后样品管插入转子后放入量尺量深到底;若溶液高度不能盖满量尺的黑色标线,可稍提样品管,使溶液中间位置与量尺中间刻度一致。

将带有转子的样品管小心放入充满气流的磁铁入口,"down" 下。

样品的旋转可以消除磁场在XY方向的不均匀度,提高分辨率。

2.锁场按锁场钮,使锁场单元工作,锁住磁场。

锁场的目的使为了使磁场稳定。

3.调节匀场在操作键盘上标有X、Y、Z、XY、X2-Y2和Z3等字母,表示一阶、二阶、三阶的不同方向磁场的均匀度。

调节匀场时,一般先调节Z1、Z2、Z3和Z4,然后调节X、Y方向。

匀场的目的是找到各方向之间配合的最佳位置。

另外,各高阶按钮在仪器验收时已经调好,平时不要随便调试,否则一旦调乱,很难找到最佳配合。

4.探头调谐为了获得最高的灵敏度,要进行探头调谐。

通过反复的调谐和匹配,使接收到的功率最大,反射的功率最小。

5.设置参数(1)测试参数文件一般仪器出厂时,已经设置好一些常用测试方法的参数,只要调用文件就可以利用这些参数测试。

(2)观察核就是你所要测试那种原子核的谱。

(3)照射核有时在观察通道测试时,需要去耦,选择去耦照射的原子核。

(4)共振频率磁场强度一定,不同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不同。

(5)数据点用多少个二进制点表示图谱的曲线。

(6)谱宽所观察谱的频带宽。

(7)脉冲宽带照射脉冲持续的时间,一般为微秒。

照射脉冲持续时间越长,磁化矢量的的倾角越大,得到的信号越大,但等待驰豫时间延长。

一般用45-60度脉冲驰豫时间较短,在单位时间内累加次数增多,信号增长较快。

(8)照射功率照射脉冲强度。

(9)接收增益指接收信号放大倍数。

信号放大提高了灵敏度,但是放大倍数过大产生过饱和使信号变形,不同浓度的样品要设置相应的接收增益。

(10)累加次数设置总累加次数。

如果使用的探头不是梯度场的,累加次数应为4的整数倍,否则有可能产生干扰峰。

6.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输入采集命令及可开始采样。

采样结果为FID信号,即时域谱;傅立叶变换,将时域谱变成频域谱。

然后进行相位纠正使峰型对称,基线校正使基线平滑,域值线以上的峰标出化学位移,予以积分(注意区分溶剂峰及杂质峰)。

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较早,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是核磁共振氢谱的研究和应用。

70年代以后,随着傅里叶变换波谱仪的诞生,13C—NMR的研究迅速开展。

由于1H—NMR 的灵敏度高,而且积累的研究资料丰富,因此在结构解析方面1H—NMR的重要性仍强于13C—NMR。

解析图谱的步骤1.先观察图谱是否符合要求;①四甲基硅烷的信号是否正常;②杂音大不大;③基线是否平;④积分曲线中没有吸收信号的地方是否平整。

如果有问题,解析时要引起注意,最好重新测试图谱。

2.区分杂质峰、溶剂峰、旋转边峰(spinning side bands)、13C卫星峰(13C satellite peaks)(1)杂质峰:杂质含量相对样品比例很小,因此杂质峰的峰面积很小,且杂质峰与样品峰之间没有简单整数比的关系,容易区别。

(2)溶剂峰:氘代试剂不可能达到100%的同位素纯度(大部分试剂的氘代率为99-99.8%),因此谱图中往往呈现相应的溶剂峰,如CDCL3中的溶剂峰的δ值约为7.27 ppm处。

(3)旋转边峰:在测试样品时,样品管在1H-NMR仪中快速旋转,当仪器调节未达到良好工作状态时,会出现旋转边带,即以强谱线为中心,呈现出一对对称的弱峰,称为旋转边峰。

(4)13C卫星峰:13C具有磁距,可以与1H偶合产生裂分,称之为13C卫星峰,但由13C的天然丰度只为1.1%,只有氢的强峰才能观察到,一般不会对氢的谱图造成干扰。

3.根据积分曲线,观察各信号的相对高度,计算样品化合物分子式中的氢原子数目。

可利用可靠的甲基信号或孤立的次甲基信号为标准计算各信号峰的质子数目。

4.先解析图中CH3O、CH3N、、CH3C=O、CH3C=C、CH3-C等孤立的甲基质子信号,然后再解析偶合的甲基质子信号。

5.解析羧基、醛基、分子内氢键等低磁场的质子信号。

6.解析芳香核上的质子信号。

7.比较滴加重水前后测定的图谱,观察有无信号峰消失的现象,了解分子结构中所连活泼氢官能团。

8.根据图谱提供信号峰数目、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解析一级类型图谱。

9.解析高级类型图谱峰信号,如黄酮类化合物B环仅4,-位取代时,呈现AA,BB,系统峰信号,二氢黄酮则呈现ABX系统峰信号。

10. 如果一维1H-NMR难以解析分子结构,可考虑测试二维核磁共振谱配合解析结构。

11. 组合可能的结构式,根据图谱的解析,组合几种可能的结构式。

12. 对推出的结构进行指认,即每个官能团上的氢在图谱中都应有相应的归属信号。

四.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解析图谱的步骤1.鉴别谱图中的非真实信号峰(1)溶剂峰:虽然碳谱不受溶剂中氢的干扰,但为兼顾氢谱的测定及磁场需要,仍常采用氘代试剂作为溶剂,氘代试剂中的碳原子均有相应的峰。

(2)杂质峰:杂质含量相对于样品少得多,其峰面积极小,与样品化合物中的碳呈现的峰不成比例。

(3)测试条件的影响:测试条件会对所测谱图有较大影响。

如脉冲倾斜角较大而脉冲间隔不够长时,往往导致季碳不出峰;扫描宽度不够大时,扫描宽度以外的谱线会折叠到图谱中来;等等,均造成解析图谱的困难。

2.不饱和度的计算根据分子式计算的不饱和度,推测图谱烯碳的情况。

3.分子对称性的分析若谱线数目等于分子式中碳原子数目,说明分子结构无对称性;若谱线数目小于分子式中碳原子数目,说明分子结构有一定的对称性。

此外,化合物中碳原子数目较多时,有些核的化学环境相似,可能δ值产生重叠现象,应予以注意。

4.碳原子δ值的分区碳原子大致可分为三个区(1)高δ值区δ>165ppm,属于羰基和叠烯区:①分子结构中,如存在叠峰,除叠烯中有高δ值信号峰外,叠烯两端碳在双键区域还应有信号峰,两种峰同时存在才说明叠烯存在;②δ>200 ppm的信号,只能属于醛、酮类化合物;③160-180ppm的信号峰,则归属于酸、酯、酸酐等类化合物的羰基。

(2)中δ值区δ90-160ppm(一般情况δ为100-150ppm)烯、芳环、除叠烯中央碳原子外的其他SP2杂化碳原子、碳氮三键碳原子都在这个区域出峰。

(3)低δ值区δ<100ppm,主要脂肪链碳原子区:①不与氧、氮、氟等杂原子相连的饱和的δ值小于55ppm;②炔碳原子δ值在70-100ppm,这是不饱和碳原子的特例。

5.碳原子级数的确定由低核磁共振或APT(attached proton test)、DEPT(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等技术可确定碳原子的级数,由此可计算化合物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数。

若此数目小于分子式中的氢原子数,二者之差值为化合物中活泼氢的原子数。

6.推导可能的结构式先推导出结构单元,并进一步组合成若干可能的结构式。

7.对碳谱的指认将核磁共振碳谱中各信号峰在推出的可能结构式上进行指认,找出各碳谱信号相应的归属,从而在被推导的可能结构式中找出最合理的结构式,即正确的结构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