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分析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得出《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清朝虽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仍然创造了大量先进的/辉煌的文学作品,从而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大致内容、写作特点和价值影响;昆曲的特点和代表作;京剧的形成过程等。
难点:初一学生读过四大名著的不多,对昆曲和京剧感兴趣的更少,这会对他们的艺术鉴赏带来一定影响。
三、教学过程合作探究,学习新课带领大家走进清朝前期的文艺展馆,一起领略这一时期多彩斑斓的文艺画卷。
展馆一:文学馆1.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主流文学形式,和学生一起回忆。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额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部著作呢?2.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3.教师在以上学生发言基础上,进一步详细介绍曹雪芹人生经历及《红楼梦》成书过程。
让学生掌握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高鹗续写。
4.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对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出《红楼梦》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
5.由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让学生思考其社会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地位和影响。
6.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她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成为了关于中国的世界性学问。
当然,中还有很多谜题和惊喜等着大家去探究和发现。
(过渡)明清时期除了小说成就突出之外,戏曲艺术也大放异彩,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是什么呢?展馆二:戏曲馆1.昆曲馆(1)播放昆曲《牡丹亭》片段,让学生体会一下昆曲的特点。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会宁中学文静一、教材分析:《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的最后一课。
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本课以《红楼梦》为例,介绍了我国古典小说在该时期的发展情况。
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戏剧也发展到繁荣阶段,本课通过介绍昆曲和京剧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总之,不管是《红楼梦》在内的四大名著还是这一时期的戏曲艺术,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而且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明清社会及其时代特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基本没有《红楼梦》原著的阅读基础,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
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等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另外,由于地域和时代的限制,可能学生对昆曲和京剧并不了解,教师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加以理解,进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掌握清朝昆曲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的艺术价值。
3、知道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4、通过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更好的认识清代社会。
四、教学重难点:《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及成就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过程:“林黛玉进贾府”影视片段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剧中人物是谁?出自哪部著作呢?(学生回答《红楼梦》,借此引出本课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红楼梦》通过刚才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你都发现了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学生发言后PPT补充总结出《红楼梦》的作者、成书时间,成书过程,主要内容等)教师在以上学生发言基础上,进一步详细介绍曹雪芹人生经历及《红楼梦》成书过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本课主要内容有: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知识,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的简单故事。
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昆曲和京剧等表演艺术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难点: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昆曲和京剧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名著封面、插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这是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折射出《红楼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无法取代的。
正如专家所评论,《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都达到顶峰的不朽名著。
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够完全参透其中的奥妙。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二、探究新知(一)《红楼梦》1.展示材料:材料一下图为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材料二《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
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
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
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筍,然漶漫不可收拾。
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
——程甲本《红楼梦》卷首,《红楼梦序》(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1)《红楼梦》是一本讲述什么的小说?它为什么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呢?(2)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和《红楼梦》的影响。
提示:(1)《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显示出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以及必然灭亡的命运。
原因:《红楼梦》中,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体现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宗教、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红楼梦》是我们认识封建社会的一本教科书。
(2)特点: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而生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教案设计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一、课程标准以红楼梦与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与特色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清朝文学艺术中的代表:《红楼梦》与京剧。
基础知识简单,难点在于理解《红楼梦》与京剧的成就,从而体会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取得的成就。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基础知识由学生自主完成;问题分析能力有待提升,需要老师搭台阶进行引导。
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四大小说有一定了解。
新课可以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上予以构建。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红楼梦》的作者、问世时间、主要内容;理解《红楼梦》的价值。
掌握清朝前期戏曲的主要种类、昆曲的发展历程与代表作品、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
掌握京剧发展历程、广泛流传的原因。
理解京剧的价值所在。
培养学生自学与阅读能力与简单的分析概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掌握《红楼梦》与戏曲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理解《红楼梦》与京剧的价值。
通过表格、知识卡片等方法使知识条理化;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观赏使课堂形象化。
通过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巩固课堂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红楼梦》与戏曲价值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认可。
五、设计理念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师为主导,起好引导、铺台阶、升华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要良性互动,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态,学生能自我意识学习状况。
六、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通过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中国文化有关内容引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初步意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新课一、《红楼梦》环节1:学生自学课文107页完成《红楼梦》基础知识卡片。
掌握《红楼梦》的初名为《石头记》;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红楼梦》问世时间是乾隆晚年;《红楼梦》主要内容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以及四大家族的兴衰,暗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任务】【教学流程】七年级历史下新版归类复习一、科举制度1、诞生:a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2、完善:a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
3、发展: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
B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加强皇权。
C清朝: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束缚。
4、废除:清朝废除科举制度。
二、国家统一1、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1276年元灭南宋,完成统一。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明清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时代特点:a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C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文学艺术:1、唐诗:李白(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2、宋词:a豪放派:苏轼(豪迈飘逸)辛弃疾(豪放诗风,报国情怀)b婉约派: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3、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4、明清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五、西藏问题1、唐朝:a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
B 唐中宗时,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蕃“合同为一家”。
C唐穆宗时,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
2、元朝:设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
3、清朝:a顺治册封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B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形成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C1727年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D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西藏行政体制和法规。
六、台湾问题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包括诗词、戏曲、绘画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掌握其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以代表作品为例,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如播放清朝前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如诗词、戏曲、绘画等。
同时,简要介绍各位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春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春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涵盖了小说、戏剧、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但针对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及其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以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认识其特点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春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
3.教学资源: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如小说、戏剧、绘画、书法等,使学生对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爱你之心就似飞曹雪芹常常借酒浇愁,
她借助贾母晚年在生活上
活动。
》。
祖(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课堂小结】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文学名著,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一时期,戏剧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最著名的是昆曲和京剧。
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走向衰落。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的“国粹”。
【板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单 位
指导教师
单 位
课程内容
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有条件的地方,欣赏戏剧、曲艺表演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
2.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林黛玉)
(4)学生猜测。
(5)学生讨论
(6)小组讨论
(受宠、地位高、放诞无礼等)
板书:
1.艺术性高
提醒学生所用照片均为经典的87版《红楼梦》中角色
(3)《红楼梦》的思想价值——思想性强
(过渡)(1)从王熙凤的出场掀起了一波高潮,但是她也是为了衬托一位更重要的人物——贾宝玉
片段一:
(2)请学生讲述在“你心目中的贾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2)点明文学艺术性高这一特点,结合文章片段具体分析。
片段一:曹雪芹自述文章构架之难度大。
(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等)
辅助材料:四大家族关系图。
教师总结:曹雪芹用精练而生动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
片段二:
列出书中一位重要人物的描写,请学生猜测是哪一主角?
(3)陈炎主编王小舒著:《大美中国清代卷晚霞明处暮云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9月版
(4)白先勇 著:《细说红楼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版
(5)央视87版《红楼梦》电视剧
(6)江宁织造博物馆
(7)曹雪芹纪念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含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兴衰。
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频——《唱脸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著名的京戏歌,在歌曲中引入京曲调,唱出了中国人对国粹艺术京剧的赞美之情和拥有这门传统艺术的骄傲和自豪感。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你知道京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又为何会产生京剧这一新的戏曲形式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教师介绍《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提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
提示: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提示: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读教材,教师简要地介绍《红楼梦》的内容。
提示: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5.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的影响。
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6.多媒体播放音频——《葬花吟》目标导学二:昆曲和京剧1.图片展示昆曲脸谱2.提出问题:戏曲兴起的历史概况。
提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表格式)
2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目标导学二:昆曲与京剧艺术1.阅读教材,请列举昆曲在清朝时期的代表作及相关人物。
教师提示: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2.相关史料:《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
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剧时,多流泪感叹。
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两部剧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
小组讨论:请简介孔尚任、汤显祖。
3.出示京剧角色图片,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京剧诞生的背景及形成时间?教师提示:1790年,四大徽班借乾隆帝80岁寿辰之机先后进京献艺。
明朝中后期,各种地方戏曲都到北京来上演,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称为京剧。
(2)请分析京剧发展的原因。
教师提示:得到皇室的扶持……(3)你知道京剧脸谱有哪些颜色?这些不同的颜色分别有何寓意?4.知识拓展:大型典籍的编纂清朝前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搜求、整理典籍和编纂图书的活动。
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编纂了许多大型的书籍,涉及的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在规模上超越前代。
康熙时期编纂的《康熙字典》,是一部大型的工具书,共收字47000多个;《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万卷,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主要学问。
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最为浩繁,总计近8万卷,约有7.7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堪称前所未有的巨大文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掌握京剧在什么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清文化是清政治、经济的反映,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清朝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骄傲。
它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和文化素质,我们应努力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
●重点难点重点:《红楼梦》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清代戏剧的发展。
难点:多方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清代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
《红楼梦》是一部大书。
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
古今中外对《红楼梦》有这么高的评价,同学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吧![学案引导自主学习]学生读课文,完成学生用书自主学习。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一、《红楼梦》过渡讲解:在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超过以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在此基础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化也日趋成熟和繁荣。
这种成熟和繁荣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长篇白话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四大名著是这一时期小说最高成就的体现,其中《红楼梦》更是把古典小说的成就推上了高峰。
在明朝历史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三部,今天重点学习第四部《红楼梦》请同学阅读教材《红楼梦》部分,思考问题:1、《红楼梦》作者是谁?原名是什么?后来谁又续写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什么时候面世?2、《红楼梦》讲述了什么事件?反映了什么现象?揭示了什么命运?歌颂什么?批判了什么?3、《红楼梦》有什么艺术性?经过学生探究活动,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教师归纳:1.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七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新人教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
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红楼梦》1.概况: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的《》。
2.简介:《红楼梦》以贵族青年与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1.昆曲:明朝万历末年,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清朝前期,洪昇的《》、孔尚任的《》这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2.京剧:1790年,来自南方的先后到北京献艺。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以后就被称为“”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明清时期戏曲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有了一定的成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黛玉葬花材料二“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选自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材料三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选自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的绘画内容应该是出自哪一部文学作品?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重点塑造了哪些人物反抗传统礼教、要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这两部政治历史剧”指的是哪两部剧?(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皮黄戏”在哪一剧种不断吸收其他地方戏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何时形成的?(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的原因是什么?三、课堂练习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进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要紧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明白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活着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白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阻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进展。
通过度组讨论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式,培育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绩。
教学难点其一,七年级的学生大体没有《红楼梦》原著,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一一地作详尽介绍。
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取得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气氛烈火的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切忌弄成单纯的故事会)。
其二,由于地域的限制,可能学生对昆曲和京剧并非了解,教师可联系已学知识,点到即可。
【方式方式】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式【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曹雪芹像、《红楼梦》插曲及昆曲、京剧选段等。
【教学进程】一、温习二、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片头曲的片断。
提问:这部电视剧是依照哪部小说改编的?它的作者是谁?创作于哪一朝代?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由此此导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一)《红楼梦》教师在组织有关《红楼梦》的教学时,可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形,设置“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红楼梦》问世后,什么缘故几经统治者的封禁?”“《红楼梦》什么缘故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所谓的‘'红学’说明了什么?”等不同层次和角度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发表观点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1.教学时,可设计以下表格帮忙学生理清关于《红楼梦》的基础知识:书名《红楼梦》、《石头记》等作者曹雪芹(定稿前80回);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排印时期乾隆晚期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内容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_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修订人(一)章节题目: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二)课程目标1、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2、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朝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学习难点: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三)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约2分钟)播放《红楼梦》电视剧某个片段,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课前准备好的《红楼梦》原著里1-2个片段。
老师:《红楼梦》以贾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记载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
那么,它揭露了哪些社会问题?学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奢靡与丑陋......老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红楼梦》的历史价值......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约8分钟)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
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梳理”。
遇到障碍作好标记。
教师提出基础问题检查反馈。
Ⅲ. 小组合作学习(约13分钟)1、《红楼梦》塑造了哪些典型的艺术形象?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角色有哪些?为什么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约12分钟)一、《红楼梦》介绍《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
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提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红楼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播放微课《国粹京剧》剧种主要特色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地位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题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
能列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巅峰的代表。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
方法
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
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教学
难点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学习目标
媒体
类型教学作
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
间
媒体来源
《红楼梦》
剧照)
知识目标图片 B C 导入新课2分钟下载讲解
过程与方
法
图片 F F 建立表象6分钟下载《牡丹亭》
过程与方
法
图片 B E 帮助理解2分钟下载理解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材料H I 升华感情3分钟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红楼梦》,中国
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
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
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后
40回作者尚有争议,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红楼梦
1.(多媒体出示87版《红楼梦》中的人物,提出问题:说出《红
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红楼梦》中
的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
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多媒体出示《红楼梦》书影和相关的影视剧画面,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
示87版《红楼
梦》剧照,指
出《红楼梦》
为中国古典四
大名著之首,
从而激发学生
学习本课内
容。
课堂上让
学生谈谈自己
读《红楼梦》
的感受,培养
学生热爱中国
古典文学的情
趣。
通过学习
本课内容,分
析昆曲和京剧
的形成和兴
衰。
《红楼梦》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多媒体出示问题:《红楼梦》的创作特点)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多媒体出示问题:《红楼梦》的内容)读教材,教师简要的介绍《红楼梦》的内容
提示: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5.(多媒体出示问题:说出《红楼梦》中的影响)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中的影响
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目标导学二昆曲和京剧
(一)昆曲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昆曲脸谱图片)
……
2.提出问题:昆曲兴起的历史概况?
教师指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3.(多媒体出示问题:说出昆曲的代表作)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昆曲的代表作
提示: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4.(多媒体出示问题:说出昆曲的特点)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
提示: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二)京剧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瓦特与蒸汽机图片)
材料:《唱脸谱》简介编辑
作词:阎肃
作曲:姚明
体裁:戏歌京戏歌
2.(多媒体出示问题:京剧兴起的背景)读教材,简短的介绍京剧兴起的背景
(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
3.(多媒体出示问题:简短的介绍京剧兴起的过程)读教材,简短的介绍京剧兴起的过程
答案提示: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京剧诞生。
三、课堂总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戏剧也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分层:
必做题:《同步导练》第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