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总复习资料]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向解读】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7.俄国农奴制改革。
8.明治维新。
9.戊戌变法。
【命题热点突破一】古代中外重大改革1.梭伦改革(1)背景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②雅典的民族危机加剧。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内容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④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特点①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②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社会矛盾未从根本上解决。
2.商鞅变法(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②秦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落后。
③商鞅来到秦国,辅佐秦孝公进行变法。
(2)内容①经济: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在基层实行什伍连坐告奸制,严密控制人民;轻罪重刑。
③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实行什伍组织,建立严密户籍制度。
④文化:焚烧诗书,实行文化专制。
(3)影响①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②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②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③冯太后学习汉族文化的推动作用。
(2)措施①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
②设立三长制。
③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④迁都洛阳。
⑤推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3)作用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练习卷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卷共6个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0分,时间60分钟。
1.(2020·某某某某调研)材料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毗邻的赵国又发生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
当时实力稍逊的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重大威胁。
面对这种不利的战略态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胡服令”,将传统的大袖长袍改为胡人的小袖短褂,腰系皮带,下身长裤皮靴;同时模仿“三胡”骑兵的装备和训练方法,组建骑兵部队,取代春秋以来惯用的丰兵和步兵。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商鞅变法类似于“对内改革”,而“胡服骑射”则类似于“对外开放”。
因此“胡服骑射”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
——摘编自扬波《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现代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并指出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有何不足之处。
(9分)2.(2020·某某某某质检)材料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注: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调整赋税政策。
汉代赋税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
口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
算赋是其中的一种,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开始征收,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
汉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五税一,即从农民的土地收获中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税之半”。
同时算赋减至四十钱。
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租税之半”。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一)1. (2022年江苏高考24题A)(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p 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4分)答案:⑴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
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⑵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考查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p 提炼归纳概括能力。
第(1)问体现汉与鲜卑之间存在矛盾;第二问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第(2)、(3)问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p 和概括,体会改革的艰难和改革起到的效果。
涉及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2. (2022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
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2019最新】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
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诚、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李约瑟的观点。
第(2)问,首先点明李约瑟的观点是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结合材料中“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得出教育规模扩大,根据材料中“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得出政府重视科研,“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得出抗日战争时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高考题汇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07,宁夏)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上述变化发生于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2.(2007,广东)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 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3.(2000,北京春季)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4.(2005,天津)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5.(2007,上海)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6.(2003,全国)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一直延续到北宋7.(2005,上海)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
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8.(2006,上海)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
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9.(2004,上海)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A.统治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10.(2000,上海)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A.王莽改制 B.周世宗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11.(2001,全国)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12.(2004,春季)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知识梳理.doc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背景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
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内容措施内容影响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其他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结果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
高考历史专题学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RM历史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4)社会习俗:“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兄弟共居, 推行“分异”令。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户 的剥削,增加了政府 收入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RM历史
经 济 上
改
募役(免役 )法
纳钱代役
增加了政府收入 ,扩大了生产
变 农田水利 鼓励兴修 促进了农业生产
富
积法
水利工程 发展
国 之 法
贫 局 面
方田均税 法
清丈土收 限制了隐田漏税
取赋税地 行为,增加了政
,
府收入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RM历史
——《商君书·赏刑》
返回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RM历史
材料二 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 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 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 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 国削。
——《商君书·说民》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的法治思想,并以此说 明商鞅法治的意图。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法 治思想的看法。
高三一轮总复习·RM历史
固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
基
·
知
识
整 合
提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
考
能
[考纲要求]
高考总复习历史 单元综合提能17 选修部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8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5.涉及移风易俗的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 革、日本的明治维新。
6.涉及土地制度的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 革、王安石变法、1861 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埃及的穆罕默德·阿 里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
第9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2.1861 年改革,俄国废除封建的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 义的发展。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目的是应对西方殖民国家 的侵略及伴随而来的工业文明的挑战,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日 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态,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的戊戌变 法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7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三、将中外历史上同类的改革进行知识归纳,形成规律性的 认识
1.封建化的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2.反特权的改革:古代希腊的梭伦改革和近代欧洲的宗教 改革。 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 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 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 4.具有近代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和中国的洋务运动。
第6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二、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促进社会转型的改革:此类改革多侧重于从政治秩序、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入手进行改革,属此类型的有商鞅变法等。 2.拯救危局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把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作为 改革的重点,属此类型的有王安石变法、梭伦改革等。 3.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改革:此类改革多 是以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接受先进文化为主体,属此类改 革的有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高考历史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45张PPT)
(3)外患:英、法对埃 (4)军事:克里米亚战 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和日本的 展,民族资产阶级 及的争夺 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 落后。(5)倒幕运动兴起 力量壮大
地位急剧下降,加剧 外因: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侵 (3)思想:维新思想 了社会危机 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 进一步传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俄国 1861 年改革 (1)经济:引进西方 技术,建立近代工 厂,保护民族工业 内 容 (2)政治:加强中央 集权,改革行政制 度 (3)军事:改革军事 制度,创办军校, 大力发展海军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打破了贵族对政权 使秦国实现 促进了北魏经济的 增 加 了 政 府 财 政 收 的垄断,奠定了城 了富国强兵 恢复和繁荣;加速 入,提高了军队战斗 影 邦 民 主 政 治 的 基 和社会的转 了北魏政权的封建 力,一定程度上改变 响 础。但贵族和平民 型,并为秦 化;促进了民族融 了北宋“积贫积弱” 的矛盾没有获得根 统一六国奠 合;为国家的统一 的局面。但农民的处 本解决 定了基础 奠定了基础 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日本明治维新 (1)政治:废藩置县;
中国戊戌变法
(1)政治: 农奴在法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1)政治:挽救 律上成为自由人, 实行四民平等 民族危机;实
地 主 不 得 买 卖 或 (2)经济:进行土地改 行君主立宪制 干涉其生活 革;“殖产兴业” (2)经济:发展
(2)经济: 农民在获 (3)文化:倡导文明开 资本主义工商 得 人 身 解 放 时 得 化;建立近代教育体 业 到一块份地,但需 制 要赎买 (3)思想文化:
(2)政治:整顿吏治, 法、市易法 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 (2)军事:实行保甲 核制度 (3)迁都洛阳 法、保马法、将兵 法,设军器监
[配套k12学习]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后限时集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历以名。
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
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材料二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国为善,奸必多。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之法”的动力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是如何贯彻这一理念的。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历以名”得出秦国民风民俗的现实需要;根据材料一“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得出秦国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越;根据材料一“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得出秦孝公的强烈愿望。
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得出弱民,即将国家与人民对立。
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中有关“弱民”措施加以说明即可。
【答案】(1)动力:秦国民风民俗的现实需要;秦国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越;秦孝公的强烈愿望。
(2)理念:弱民,即将国家与人民对立。
贯彻:实行文化专制,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实行连坐法,加重对民众违法的处罚力度;重农抑商,对商业征收重税,并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等。
2.(2017·广东七校高三联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高考历史选修部分提分攻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江苏卷
北京卷
海南卷
考查内容
设问方式
考查内容
设问方式
考查内容
设问方式
2019年
王安石变法
(1)对王安石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内容、效果
(3)原因
(1)俄国农奴制改革(选择)
(2)北魏孝文帝改革(非选择)
(1)内容
(2)目的、过程与效果
议政王大臣会议
(1)作用
(2)原因
2018年
戊戌变法
(1)背景
2015年
明治维新
(1)特征
(2)变化、原因
(3)实质
明治维新(选择)
内容
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
(1)原因和内容
(2)影响
1.(2019北京卷,21,4分)图8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图8“如此自由”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解析】(1)根据“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得出其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根据“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等信息,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内容,强调“德治”。
原因:前期:根据所学可知“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根据材料“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并结合明治维新改革的相关内容,从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等方面概括。
配套K12海南省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古代中国的改革1.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3)内容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3)影响和评价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1)时间:1069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3)内容①理财之法: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②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等。
(4)影响和评价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3)影响①积极影响: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②“黑船事件”后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可知其功能为征发民力;“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可知其功能为控制人民;“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可知其功能为征收赋税。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
(任答三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
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
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可知,出现了乡里制——保甲制、乡官制——职役制的趋势;根据材料“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可知,出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乡村自治越来越弱的趋势;第二小问,可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来答,皇权逐渐加强、中央逐渐集权。
答案(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
(答对两点即可)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
3. “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概念,它对于研究北朝隋唐社会政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系统之阶级,故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其间更不容别一统治阶级之存在。
”“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政策外,必应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固团体。
此种文化本位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重,要言之,既阳傅周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材料二武则天破坏集团的工作首推科举制,大倡文辞之科破格用人,而文辞之科的进士科地位远胜明经科,这与关陇集团推崇的华夏正统经学治国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
她开设武举科,也对军功贵族世袭在观念及实践上给予巨大冲击。
武则天还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下以长安为信仰中心的格局。
她还以婚姻为纽带,缔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以武氏寒族介入关陇集团,在文化层面把已经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进一步拖下来,原来的胡汉精英集团堕落的速度加快了。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1)据材料一概括“关中本位政策”的特征。
(2)材料二中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的措施有何特点?其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首推科举制”、“开设武举科”、“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以婚姻为纽带”等措施可得出通过国家制度的改革进行打击,多种措施并用,重在从精神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打击;第二小问,从打破关陇集团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征:关陇区域是“关中本位政策”生成的空间;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垄断把持政权;围绕整军务农富国强兵实施的均田制、府兵制等政策成为“关中本位政策”实行的物质基础;融合胡汉民族精神。
(2)特点:通过国家制度的改革进行打击;多种措施并用,重在从精神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打击。
影响:加速了关陇集团和魏晋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给胡汉中下层民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促进了胡汉融合。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材料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一。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①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当时称为学堂)。
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
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5 000多所。
在校学生超过160万人。
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
”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诚、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
③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
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幼儿园、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大学)。
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
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第(2)问,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历史作用,从推动教育的转型、以及教育的近代化方面分析。
答案(1)同:都以儒家纲常礼教(或忠君尊孔思想)为办学根本原则。
异:旧式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儒家的文化知识传授,忽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新政教育改革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
旧式教育培养的人才只突出德育、智育,新政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旧式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封建官僚(或读书做官),新政教育改革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实用人才。
(2)作用:推动我国教育从传统的封建教育向近代资本主义新式教育转变,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对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也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
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
“抗战是长期的,各种人才都不可缺少,而战后的建国事业,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教育不能中断,是中国可以薪火相传的根本”,这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基本判断。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
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
在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国民政府也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
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
时任驻华参赞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这七年间的科学进步与贡献,比起过去30年来,在质在量皆有增无减。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1)根据材料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李约瑟的观点。
第(2)问,首先点明李约瑟的观点是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
结合材料中“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得出教育规模扩大,根据材料中“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得出政府重视科研,“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得出抗日战争时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