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优秀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一、课程主题及相关知识点主题: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1. 太阳的特点、位置及影响;2. 地球的特点、结构、运动及影响;3. 月球的特点、结构、运动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2. 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1.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说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结构和运动;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部分特征。
情感目标:1. 积极探究科学问题,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2. 从学习中体会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2. 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2. 能够详细阐述太阳、地球和月球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2. 图片展示法3. 观察实验法五、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看某些图片和视频片段,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描绘它们的样子和大小。
活动二:学习(30分钟)1. 太阳(1) 太阳的特点以图片展示法为主,通过给学生看相关图片,讲述和介绍太阳的特点,如大小、形状、颜色、温度、光芒等等,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情况。
(2) 太阳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方位,通过讲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移动轨迹,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 太阳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如太阳能的利用、日食、皮肤癌的发生、人类睡眠的调节等等。
2. 地球(1) 地球的特点以图片展示法为主,通过给学生看相关图片,讲述和介绍地球的特点,如大小、形状、结构、自转、公转等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2) 地球的运动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日、年、季节变化和地球各地气候的差异。
三年级太阳地球和月亮科学教案
三年级太阳地球和月亮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亮
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基本特征和位置关系。
2. 理解太阳对地球和月亮的影响。
3. 掌握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基本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形象。
2. 小组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如纸板、彩纸、颜料等。
3. 课堂练习和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步骤:
引入:
1. 展示一张太阳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太阳的特征和它对地球的重要性。
探究:
2. 介绍地球的形象,并询问学生对地球的了解。
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特征和它与太阳的关系。
3. 展示月亮的图片,并鼓励学生分享对月亮的观察和了解。
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和地球的关系。
实践:
4.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用纸板和彩纸制作太阳、地球和月亮的模型。
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了解设计模型。
5. 学生完成模型后,组织展示和讨论。
让他们互相观察和解释彼此的模型,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
总结:
6. 回顾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强调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更深入的探究。
拓展:
7.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他们观察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鼓励他们与家人一起观察和讨论。
评估:
8.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中的观察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1.了解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形成原理。
2.掌握观察和记录影子的方法。
3.通过实验,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1.了解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形成原理。
2.通过实验,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手电筒、不同形状的物体、白纸、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在阳光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物体的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可以怎样观察和记录影子呢?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了解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形成原理。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的形状和位置,并解释影子形成的原理:当物体挡住阳光时,阳光无法照射到物体的背面,形成了物体的影子。
2.掌握观察和记录影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和记录影子的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物体的影子,包括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
3.通过实验,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手电筒和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白纸上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什么因素的改变而改变?3)学生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
1)教师提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实验,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什么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总结。
2.应用影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到影子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呢?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回家后观察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并思考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板书设计】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月相变化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所致,月球的不同位置和角度造成了不同的月相。
一个月中的月相变化可以分为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约7天。
【核心素养目标】3-1《月亮、地球和太阳》教案
大象版六年级3.1《月亮、地球和太阳》教学设计教材第一局部是引入活动。
《尚书》的记载描述了日食发生的过程以及古人对日食出现 原因的推测。
第二局部是猜测假设。
先提供真实的日食图片或视频资料,指引学生进行观察。
然后引导学生描述日食发生的过程,说明这个“怪物”是从哪个方向,怎样一点点“吃掉”太 阳的,是怎样“吐”出来的,这个“怪物”是“谁”呢?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日食的成因作 出假设。
第三局部为事实证据。
根据自己的假设开展日食模拟实验,并观察模拟实验现象与 真实的现象是否一致。
第四局部是处理信息,是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环节。
处理信息前需 要收集信息。
通过模拟实验,各组已获得了相应结果。
第五局部是迁移应用。
完成了对日食 的模拟分析,学生可用相同的思路去思考产生月食现象的原因,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巩固所 学内容。
科学观念: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周期性运动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 的视野。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模拟实验方案,并借助统计图表对到的证据进行信息处理。
探究实践:能够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能在小组提供中收集汇总实验结 果,通过比照分析,概括出日食发生的原因。
态度责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周期性运动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的 视野。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模拟实验方案,并借助统计图表对到的证据进行信息处理。
教学过程课题月亮、地球和太阳 单元 学科 科学年级 教材 分析学习 目标重点 难点讲授新课4、日食的形成真的是天狗吃掉的吗?天狗是指什么?一、猜测假设1、月亮、地球和太阳,它们之间是怎样运动的?月亮引入实验探究2、月亮、地球和太阳,它们的体积有多大?明确: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
如果说地球是一个篮球,那么月球那么是一个乒乓球。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优秀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优秀教案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认识;激发网上阅读、讨论、想象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的态度与能力;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准备:月球探秘网页。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
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
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学生质疑)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好吗?(二)、分组自学,自主探究。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
网址:百度网站中的月球探秘。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课文重点知识:(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有高山、平原,还有许多环形山。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哪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自然环境)。
【配套K12】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备教学内容:白天与黑夜昼夜的生物四季更替弯弯的月亮登上月球教学目标: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能利用表格整理观察记录;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观察昼夜长短的记录,对昼夜长短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教学准备: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
观察植物开花情况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观察记录夜行性动物的活动规律。
教学课时:6课时1、白天与黑夜教学目标:能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做出假设;通过模拟实验得出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
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
喜欢大胆猜想,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活动准备:分组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
活动过程:活动一:导入,了解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
谈话导入: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昼夜交替变化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
介绍历史上人们对这个现象的认识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关于这个问题,过去人们也非常想知道。
历史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介绍“地心说”和“日心说”。
老师总结:昼夜的变化是地球、太阳的位置相互变化的结果,但是历史上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通过好多天文学家的努力,证实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地球、月亮等天体的中心,实际上地球本身自己也在运动。
活动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但是昼夜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先来共同研究几个问题。
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它什么时候从哪方升起,何时又落向何方?分析这个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可以借助桌上的地球仪研究一下。
《太阳、_月球和地球导学案》
《太阳、_月球和地球》导学案《太阳、月球和地球》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观点及特点;2. 掌握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干系;3. 理解日食、月蚀和四季变化的原理;4. 能够诠释为什么地球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星球。
二、导学内容:1.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观点;2. 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干系;3. 日食、月蚀和四季变化的原理;4. 地球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星球的原因。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外观和特点;2. 进修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观点,包括它们的大小、质量、距离等;3. 介绍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干系,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等;4. 分析日食、月蚀和四季变化的原理,让学生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5. 探讨地球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星球的原因,包括适宜的气候、水资源等因素。
四、导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形态;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干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于日食、月蚀和四季变化的理解,增进思维碰撞。
五、导学评判: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进修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水平;2. 理解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3. 表现评判: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判和指导,增进学生的进修效果。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2. 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知识;3. 思考地球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星球的原因,写一篇小结。
七、拓展延伸:1. 观察夜空中的星星,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2. 钻研其他行星和卫星的特点,比较它们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异同;3. 参与相关实验,深入探究太阳系的奥秘。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 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1. 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 能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1. 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 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十分美妙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
难点: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呈现资料的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图书资料、计算机、彩色笔、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准备:示范海报、海报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本课主要任务是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有查找资料,制作海报,分享交流海报等环节,建议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课任务。
课时1为聚焦环节,介绍方法,海报初始设计。
课时2为制作海报,交流分享及研讨。
第1课时一、聚焦1. 谈话1:我们已经对太阳、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
想一想,如果选择一种颜色分别表示太阳和月球,你会选择什么呢?2. 画一画:学生画下自己对太阳和月球的印象,并且注明原因。
3. 谈话2:你可能会选择一种或者两种颜色表示太阳和月球,那么地球呢?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有水、土壤、岩石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那我们又该选择哪些颜色来做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呢?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用红色表示太阳,用灰色表示月球,还有学生画出日珥和环形山,说明本单元的学习加深了他们对太阳和月球的理解。
聚焦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太阳和月球的主题颜色,然后类比太阳和月球,追问学生哪些色彩可以用来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
学生一般容易想到蓝色,因为地球绝大部分是水。
但是教材提示学生,地球上还有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植物,那么地球的色彩就不只有蓝色,还可以有其他颜色。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和月球》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
太阳和月球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1.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意识到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激发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重点
知道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其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难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学生交流。
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请同学们针对这些工具,相互补充自己知道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补充材料。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交流讨论。
学生讨论。
交流月球信息时,同学们可以轮流发言,为了保证资料的科学性和可考查性,需要发言者说明信息的来源。整理信息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记录: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学生回顾所学并总结。
第一步: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了解其中的知识,并分析“月球卡”的制作方法。
第二步:交流课前自己收集的有关月球的信 Nhomakorabea,并进行分类整理。
第三步:自己收集有关月球的科学费料,制作一个“月球卡”,展示给大家,以供别人参考。
第四步: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质量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3课《太阳和月球》教案第2课时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科学教育网站、在线科普平台等,寻找与太阳和月球相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或同行进行交流,解答自己的疑问,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平。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变化: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观测太阳和月球的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观察分析。
研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学生可以调查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气候、生物等方面的影响,并撰写调查报告。
制作太阳和月球模型: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太阳和月球的模型,以加深对它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4.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注重课堂纪律和注意力管理,采取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黑板、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实验器材(如望远镜、月球模型等)。
作业1: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观察分析。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观测太阳和月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加深对太阳和月球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作业2:调查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影响相关的话题进行调查,如太阳黑子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月球引力对海洋潮汐的影响等。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专家或进行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太阳和月球解决实际问题。
月球、地球和太阳教案及反思
3.1《月球、地球和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科学思维:能够使用统计表对搜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实践: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日食、月食的成因。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日食、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三球仪、太阳图片、月球模型(乒乓球中间穿铁丝代替)。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讲述:据《尚书》记载,夏朝时,一天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把太阳吞掉。
这就是最早关于日食的记载。
后来民间把这一现象叫做“天狗食日”。
现在我们叫做日食。
2.猜想假设。
观察书本第31面上图,观察日食发生过程,对日食的成因作出猜想假设。
生:太阳被一个圆形的物体挡住了,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圆球。
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谁可能挡住太阳呢?看大小可能是月球。
生:我发现太阳的西边先被遮住的。
3.绘图:刚才同学们猜测,可能是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光被月球给挡住了,那么下面请一个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一下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关系。
4.挑选一名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一下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关系。
二、事实证据: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1.谈话:我们的猜想合理吗?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日食的发生过程。
2.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
3.学生汇报设计方案。
生:将太阳图片贴在黑板上代表太阳,用乒乓球代表月球,用人的脑袋代表地球。
教师提示:在观察日食的发生过程时,同学们发现日食时太阳的西边先被遮住的,这说明月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
板书:教师在板板上画出月球的运动方向。
4.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结果汇总表”。
三、处理信息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教师在黑板上用示意图的形式汇总学生的实验结果。
3.学生观察和对比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
《月亮和太阳》科学启蒙教案
《月亮和太阳》科学启蒙教案一、教学背景与目标本篇科学启蒙教案的目标为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理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天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二、知识内容与教学方法1、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性质,例如:-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地球上仅有的一颗卫星。
-太阳是太阳系中心的一颗恒星,它不仅为地球带来光线和热量,还负责地球的运动。
-太阳和月亮可以同时在天上出现,太阳在白天出现,月亮在晚上和夜间出现。
2、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通过演示和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例如:-月亮的引力对地球产生影响,导致潮汐的起落。
通过模拟潮汐,让学生了解月球对地球潮汐的影响。
-太阳的热量和光线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导致了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生长和地球上的水循环等。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更多太阳的影响。
3、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天文知识使用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积极探索天文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天空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化,或者自己动手制作星座等。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重点难点:1、学生可能对天文知识缺乏兴趣。
2、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解决方案:1、使用生动的图片、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深入了解天文知识。
2、通过引导和讨论,让学生掌握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月亮和太阳》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理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天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课程内容:一、月亮和太阳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1、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地球上仅有的一颗卫星。
2、太阳是太阳系中心的一颗恒星,它不仅为地球带来光线和热量,还负责地球的运动。
3、太阳和月亮可以同时在天上出现,太阳在白天出现,月亮在晚上和夜间出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
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
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
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
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
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大班科学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
大班科学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以下是一篇大班科学《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课题:大班科学《太阳地球和月亮》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
2. 培养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的特点及关系。
难点:如何让幼儿形象地理解天体运动的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晚上的时候有没有抬头看过天空呀?天空中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呢?”(引导幼儿回答出月亮)“那白天呢,天空中有什么很亮很亮的东西呀?”(太阳)二、探究活动1. 认识太阳教师:“太阳是个大火球,它非常非常热,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谁能说说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呀?”(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展示太阳的图片,讲解太阳的特征,如大大的、亮亮的、很热等。
教师:“那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如提供光和热、帮助植物生长等)2. 认识地球教师:“我们生活在哪里呀?”(地球)教师展示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在地球上生活。
地球很大很大,有陆地和海洋。
”教师简单介绍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现象,如四季变化等。
3. 认识月亮教师:“晚上我们看到的那个会变形状的就是月亮。
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时候是弯弯的。
谁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变形状呀?”(引导幼儿思考)教师讲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三、模拟实验教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亮,让幼儿分组进行模拟实验。
让一个幼儿拿着太阳球不动,另一个幼儿拿着地球球绕着太阳球慢慢转动,第三个幼儿拿着月亮球绕着地球球转动。
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运动关系。
教师:“小朋友们,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教材分析:《太阳地球和月亮》是大班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备课教学内容:1、白天与黑夜2、昼夜的生物3、四季更替4、弯弯的月亮5、登上月球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能利用表格整理观察记录;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观察昼夜长短的记录,对昼夜长短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教学准备:1、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
2、观察植物开花情况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观察记录夜行性动物的活动规律。
教学课时:6课时21、白天与黑夜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做出假设;通过模拟实验得出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
2、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
3、喜欢大胆猜想,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活动准备:分组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
活动过程:(一)活动一:导入,了解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
1、谈话导入:2、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昼夜交替变化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
3、介绍历史上人们对这个现象的认识过程。
(1)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关于这个问题,过去人们也非常想知道。
历史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介绍“地心说”和“日心说”。
(2)老师总结:昼夜的变化是地球、太阳的位置相互变化的结果,但是历史上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通过好多天文学家的努力,证实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地球、月亮等天体的中心,实际上地球本身自己也在运动。
(二)活动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1、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但是昼夜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先来共同研究几个问题。
(1)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它什么时候从哪方升起,何时又落向何方?分析这个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可以借助桌上的地球仪研究一下。
《月球、地球和太阳》教学设计
师:非常好,大家已经大致总结出日食发生时的规律了。一个圆形的物体从右往左慢慢地遮挡太阳,又慢慢地离开。这个圆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月球。
师:月球与太阳的体积相差很大月球为什么能遮挡住太阳?
生:月球虽然小,但离地球近,太阳虽然很大,但却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
师:你们可以画一个示意图,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地球上画出月球的投影。
(学生补充板书)
师:只有处于阴影这个区域的人们才会观察到日食现象。其他区域都处于正常的白天或者黑夜。
师:正因为月球、地球和太阳这三者之间有着大小、位置和相对运动关系,才会出现奇妙的日食现象。
五、迁移应用。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日食的成因,谁能用相同的方法分析出月食的成因?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
由于该课是网络授课,缺少了学生亲自动手模拟的环节,对信息的收集以及验证影响较大,如果学生在课前能准备一些器材当场模拟,效果估计能更好些。
生:日食。
师:你为什么判断是日食?
生:因为是中午的时候太阳光线减弱甚至消失,所以是日食。
师: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是被怪物“吃”掉了吗?
生汇报
二、猜想假设。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视频,感受日食的发生过程。
(播放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日食视频)
师:这是不同年代出现的日食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和日食一样,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线上。月球转到了地球的后面,被地球挡住了。
2:要在满月的时候才有月食。
师:为什么在满月的时候才会有月食呢?
生:因为这个时候月球才会“躲”在地球后面。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日月星辰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运行规律,我们看见的日食、月食这样的天文现象只是它们“交互”的瞬间。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还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太阳地球和月亮教学活动计划及活动反思
太阳地球和月亮教学活动计划及活动反思篇一:《太阳地球和月亮教学活动计划及活动反思》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大的宇宙里,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关系呀?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讲讲我们的教学活动计划,还有活动结束后的那些有趣的反思!活动开始前,老师可做了好多准备呢!我们找了好多好多的图片,有太阳大大的笑脸,有地球美丽的蓝色身影,还有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后面。
还准备了一些小模型,就好像把整个宇宙都搬到了教室里。
活动一开始,老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问我们:“同学们,你们觉得太阳像不像一个超级大的火炉呀?每天都在不停地燃烧,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大家都兴奋地喊着:“像!”然后老师又说:“那地球呢,就像是一个不停旋转的大陀螺,上面住着我们所有人。
”有个同学马上举手问:“老师,那地球一直转,我们怎么不会晕呀?”哈哈,这问题可真有趣!接着,我们一起研究了月亮。
老师说:“月亮就像个会变魔术的小精灵,有时候胖得像个圆盘,有时候又瘦得像个弯弯的小船。
”这时候我就在想,月亮小精灵是不是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我们还分组做了小实验。
一组同学拿着手电筒当太阳,一个小球当地球,一个小月饼当月亮,模拟它们的转动。
哎呀,这可把大家忙坏了,一边转一边喊:“我懂啦我懂啦!”活动结束后,我可真是有好多好多的想法。
我就在想,这次活动就像一次超级有趣的冒险,让我们走进了神秘的宇宙。
难道这不比看那些枯燥的书本有意思多了?而且,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一起动手,那感觉就像大家一起在建造一个属于我们的宇宙城堡。
不过,也有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
比如说,时间好像太短啦,我们还没玩够呢!还有啊,那些模型要是再大一点,再清楚一点,是不是能让我们看得更明白呢?总的来说,这次关于太阳、地球和月亮的教学活动,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我们探索宇宙的路。
让我们对这个大大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相信,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这样好玩的活动,让我们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篇二:《太阳地球和月亮教学活动计划及活动反思》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大的世界里,太阳、地球和月亮它们三个就像是超级好朋友,一直在玩着特别神奇的游戏呢?今天我就来跟你们讲讲关于它们的有趣故事!我先来讲讲我的教学活动计划哈。
“地球的好朋友——月亮和太阳”专题探究活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好朋友——月亮和太阳”专题探究活动教学设计专题说明:“宇宙探索”主题的探究活动是分专题的探究,活动目标设定为对宇宙有初步的感知,能说出宇宙的几大星系及太阳系的几大行星。
知道月亮、地球和太阳三者的简单关系。
通过探究的实施,增强合作的意识、交流的能力。
了解宇航员升空的过程,增强宇宙探索的兴趣等。
本专题案例设计从大班幼儿熟悉的太阳、月亮入手,激发后续对宇宙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1.向幼儿介绍太空有许多星球,他们都是朋友,分别介绍我们最熟悉的太阳、月亮,了解他们和地球的关系。
2.幼儿自主动手,实施太阳聚光的实验。
3.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1.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放大镜30面,黑色纸片30张。
2.宇宙相关图片PPT演示文稿。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太阳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活动难点:知道地球、太阳、月亮之间运转的形式: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三、活动过程1.出示宇宙图演示文稿,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问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儿这样回答太阳、地球、月亮、星星等)师问2: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们之中谁是地球的好朋友呢?为什么?小结:月亮离地球最近,一直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2.介绍太阳(1)实验一:昼夜之分师问1: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你知道要多长时间?(一年)师问2: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师运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实验操作)小结: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是,自己也在自转,地球转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自主探究实验二:利用太阳光使纸燃烧,介绍同样的作用。
师问1:太阳是一个燃烧的巨大火球,温暖的阳光能使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做那些事情吗?(太阳灶;太阳船;太阳能电池可用于手表、计算机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还可用来发电……)(3)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瞧瞧太阳光的威力吧!幼儿每个人在太阳光下利用放大镜演示纸片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认识;激发网上阅读、讨论、想象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的态度与能力;
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准备:
月球探秘网页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些有关月球的知识(学生质疑)
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好
(二)、分组自学自主探究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
网址:百度网站中的月球探秘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课文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有高山、平原还有许多环形山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自然环境)
6、如果一天实现了请你想一想未来的月球将会样的
(三)、总结探究延伸课外
1、同学们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此时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
2、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3、假如我们去月球旅行应该做些准备
4、作业:课后进一步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用网页、幻灯片等形式反映出来下节课举行一个月球探秘展示评比活动教学后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