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异构想”之我所见
中学英语教学中相异构想的成因与纠正
些 自 然 现 象 的 想 法 , 些 想 法 是 学 生 在 认 识 周 围 这 世 界 、 解 日常 现 象 的过 程 中 自觉 形 成 的 。 由于 理
收 稿 日期 :0 0 1- 5 2 1 — 2 1
作者简介 : 仇正达 ,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江苏张家港 ,160 副校 长。 250 )
相 异 构 想 在 英 语 初 学 者 身 上 表 现 得 尤 为 明
1 ; 一
j
j
确 地 通 过 具体 表 象 形 成 抽 象 观 念 , 自然 也 无 法 摆
脱 局部事 实 的片面 性 , 法把 握事 物 的本质 。 无 3隐 蔽 性 当 中学 生 埘 某 ~ . 一现 象 形 成 初 始 观 念 时 , | 他 们 思 维 能 力 的 限 制 , 处 于 一 种 模 H于 常 糊 状 态 , 能 朦 胧 地 “ 会 ”, 不 能 明 晰 地 吉‘ 只 意 还 传
课
程
哑
OA 与 a
教
学
依 据 学 生 的 “ 在 发 展 水 平 ” 教 , 而 使 教 学 引 潜 而 从
一
、
相 异 构 想 的 定 义
导 学 生 全 面 而 超 前 地 发 展 。 而 相 异 构 想 是 _一 错 - 种
上 世 纪 7 年 代 ,西 方 一 些 课 程 和 教 学 专 家 0
构 想 一 何 以下 特 : 般
对 正确 的概念 不 愿 意接 受 。( ) 4 汉语 思 维 定势 影
响 正 确 的 英 语 表 达 , 这 也 是 相 异 构 想 中 “ 固 顽
I
}
性 ” 具 体 体 现 。 ( 自幼 以来 在 家 庭 生 活 中受 的 5)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相异构想及应对
郡王( 允礼 ) 是 被 雍 正 毒 死 的 。此 时 , 学 生 的大 脑 中就 形 成 了 相异 构 想 。 ( 二) 相 异 构 想 对 学 生 的 影 响
想也 具 有 趋 同性 。 学 生 们 经 常 会 将 两 个 不
相异 构想是学生 凭借 主观直觉 产生
的一 种 观 点 ,会 影 响学 生 对 历 史 的 判 断 。 例如 , 提到 “ 淞沪会 战” , 学 生 很 容 易 联 想 到 中 国共 产 党 的八 年 抗 战 , 进而认 为“ 淞 沪会战” 是 中 国共 产 党 与 日本 侵 略 者 之 间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相 异 构 想 及 应 对
口 浙 江 省安 吉县 昌硕 高级 中 学 陈 林
【 关键词 】 高中历史 相异构想 利用
与转 化
学 生 将 正 确 的 知识 与错 误 的观 点 相 混 淆 。 例如 , 2 0 1 2 年, 很 多 电 视 台相 继 播 出
情 节 当 成 真实 的历 史 , 误 以 为历 史 上 的果
在 高 中历 史 教 学 中 , 相异构想是学生 普 遍 存 在 的顽 固性 错 误 , 对 相 异 构 想 的调 查、 分析、 解 决 应 当 成 为 每 一 位 历 史 教 师 所 重 视 的 问题 。只 有 采 取 正 确 的措 施 , 才
由于还没有具体地学习相关知识 , 有 的学 生凭借 “ 文艺” 一词来理解 问题 , 选择 D答案 , 而有 的学 生则 凭借 “ 复兴 ” 一词来 理解问题 , 选择 A答案。 第二 , 相异构想具有趋 同性 。虽然学 生们 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 但是他们都处
于 同一 个 学 习 阶 段 , 对 历 史 知 识 的 了解 也 基 本 处 于 同一 个 水 平 , 所 以他 们 的相 异 构
基于“相异构想”的课堂教学法初探——从哈佛公开课说起
即使 考 试 时 得 了 高 分 , 也 不 知 如 何 运 用 知 识、 如何解决 生活 中 的问题 。具体 表现 在如
下 几点 :
继而要 他 们做 出决 定 : “ 该 如 何 做 是 好? ” 而
“ 该如何 做 是 好? ” 也恰是《 公正 》 的副 标题 。
虽然是大剧场 里讲 座式 的课 堂 , 但 学 生参 与 的互动性的讨论却很 多 。他鼓励 学生站 出来 为 自己的观点 辩 护 , 这 通 常激发 生 动而 幽默
关键词 : 相异构想 课 堂教学 哈佛公 开课
霸
哈佛大学近年来将部分 课程 录成视频放 在网上对全球开放 , 目前最 受欢迎 的是《 公 正 ( J u s t i c e ) 》 这 门课 , 共1 2节。迈 克尔 ・ 桑德 尔
一
、
哈佛公开课“ 公 开” 了什么
迈克尔 ・ 桑德尔教授并 没有从冗 杂 的道
尔教授 自然 地将后果 主义与绝对 主义两个 概
念引 出, 然后延伸到功利 主义、 怀 疑论等等 。
我们从视 频 中可 以看到 , 桑德 尔 教授 在
画什么都会 留下 印迹 , 简 单 理解成 “ 我讲 了 ,
你一定会 , 一定懂 ” 。教 师 的 口头禅 “ 我都讲 三次 了 , 你还不懂 ” , “ 我讲 过 了, 你们 居然 还
做不 出来” … …即是 最好 的 印证 。许 多学 生 只会 机械地模仿 、 复制, 思 维没 有得 到培 养 ,
教学 中总是通过这样一些假设 或真 实案例 的 描述 , 营造附上 了若 干条件 的虚拟情 境 , 使每
个学生都成为 当事人 , 直面冲突并做 出选择 。 他置学生 于伦 理 的两 难 困境 中 , 然 后让 他们 深入地思考 , 尽可能呈露 出 自己的本真想法 ,
小学数学教学中相异构想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相异构想初探作者:杨淑娟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1年第07期“相异构想”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由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偏离科学现象与本质的感性认识,或偏离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样他们对同一事物就形成了不同的感性认知。
正确的感性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对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片面的、错误的相异构想会使学生的学习形成负迁移,阻碍学生接受正确的概念,造成认识上的歪曲。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相异构想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相异构想对数学教学影响的点滴体会。
一、相异构想形成的原因1.经验的局限性经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的反映。
小学生由于生活方式普遍较为简单,生活经验就相对较少。
特别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片面性。
由此,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就存在一定的相异构想。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锥的认识”前,他们会认为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三角形,这种相异构想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圆锥的后继知识。
因此,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动手用纸做一个圆锥,然后再沿着圆锥的母线剪开。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圆锥的侧面展开是扇形。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不仅解决了相异构想对他们学习后继知识带来的障碍,而且还从中领悟到了学习的好方法——多动手试试。
2.认识的肤浅性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实践活动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和狭隘。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充分调用自己头脑中这种狭隘的、零散的认识去理解新知识。
这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对新知识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因认识的肤浅而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层面上,它们很难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从而也就阻碍了学生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相异构想”对学习生物的干扰及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 2 3
一
文献标识码 : A
、
“ 相 异构想 ” 的提 出
研 究表 明, 学 生在正式 学习科学 知识 以前 , 通 过对 日 常 生
活 中一 些现象 的观察和 体验 , 已经形成 了一些 非科学 的概 念 。
正理 解科 学概念 的实质 。学 生的理解 常常与 大量 的直 觉经验 和信 念联 系在一起 ,根植于 一个与科 学理论 不相容 的概念 体
区 图” , 在 地 图上 , 小 红 点代表 同姓封 国 , 小 圆圈代 表 异姓 封
又如, 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 l 0 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 文艺》 “ 艺术” 时, 首先, 播放音频《 编钟乐团演奏——屈原 问 渡》 , 请 同学们猜想一下这首古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 的? 然后, 展示《 随县 出土的全套编钟》 图片, 组织学生 阅读课本 第4 7 页关于“ 编钟” 的插图, 并告诉他们 刚才演奏的古乐 曲 乐器是战国的编钟。 为了使演奏时的音色优美、 旋律和谐动
听、 表 现力 更强 , 人 们常 常把 很多形 状相 同、 大 小不一 的钟 组
国。 重要的封 国燕、 齐、 鲁、 卫、 晋、 宋、 楚、 吴等都在地图上有 标示, 并且对这些分封诸侯的身份进行了分类说明。 通过对 分封示意图的分析, 将本课历史史实浓缩于该示意 图中, 一
个 图涵 盖 了一 课精 髓 ,一个 图解 决 为什 么 要分 封 , 明 白了分封 诸 侯 保 证 了王室 、 贵 族 统 治权力 的顺利 进行 , 有利 于社 会秩 序 的 稳定, 学 生的 历史 素养 不 断得 到提 升 。
接触考古知识、 神话传说、 古史资料 、 历史地 图、 文物插图等
各 类与 历史 有关 的知 识 , 扩大 学生 的视野 , 激 发 学生 的兴趣 , 使 他 们 重视 历 史课 的学 习 。
“前概念”及“相异构想”教学问题概述
“前概念”及“相异构想”教学问题概述【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前概念和相异构想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有的观念和认知,而相异构想则是与前概念相对立或不同的观念。
在教学中,这两种概念经常会给教师带来挑战,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新知识。
教师需要评估学生对前概念和相异构想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如如何引导学生改变错误的前概念和面对学生的相异构想。
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前概念和相异构想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进步。
【关键词】前概念、相异构想、教学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挑战、总结1. 引言1.1 前言在教育教学领域,许多教师都会遇到一些教学问题,其中包括“前概念”及“相异构想”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了解并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前概念”及“相异构想”两个概念展开讨论。
我们将探讨“前概念教学问题概述”,介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前概念”问题。
然后,我们将分析“相异构想教学问题概述”,探讨学生在理解新概念时可能遇到的“相异构想”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教学问题,我们将探讨“前概念与相异构想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
我们还将关注“前概念与相异构想教学效果评估”,评估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我们还将探讨“前概念与相异构想的教学挑战”,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前概念”及“相异构想”方面的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2. 正文2.1 前概念教学问题概述前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经具有的观念、概念或信念。
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相异构想”及转变策略
相 及转换 策略 确的数学概念形成的“ 胚胎”而从一定意义上说, . 数 1 函数概念学 习中 的“ 异构想”
第 4题 甲烷 和乙炔 的混合 气体 80 , 2m 0 L与
氧气 ( 过量 ) 混合 , 燃烧 后 , 却到原 来状况 ( 完全 冷 常
温、 常压下) 测得气 体体积为 10 , , 30L 阀原 混合气体 中有 甲烷多少 升? ( 答案 : 0L 6 ) 0 笔者用这 个问卷调查 了一所普 通 中学 的近 2 0 0
) ( . 答案 : ) D
() B F变小 , 变小 J 7 v ( F变小 , D) J 7 v不变.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 育部. 1 普通 高 中 学课 程标 数 准( 实验 ) M]人 民教 育 出 社 , 0 [ . 版 2 3 0
[ ] M.Dae Pann nert u iu m: h 2 r , ] lgIt a d C r cl T e k n g e r u
学教育的过程 旨在最 大 限度地 、 卓有成 效地 将学 生 头脑中的“ 相异构 想” 转变 为科学 概念. 种概念 转 这 变是新旧经验或 数学 知识 相互作 用 的集 中体 现 , 是 新经验或新 数学 知 识对 已有 经 验 或数 学 知识 的 改 造 , 是通 过 学 习者 的 交 流 、 察 、 作 、 考 及 应 它 观 操 思 用, 进而引发解决 认 知 冲突 的过 程 , 进一 步地讲 , 它
量浓度 . ( 答案 :. 3m LL 3 3 o/ )
耗铜量( d o r )
[ 】 王邦龙 , 4 王正平 , 赵
丰. 加强 学科渗透 培养创
( 收稿 日期 : 0 0 0 2 7— 4—1 ) 0
突破相异构想在物理教学中作用[论文]
突破相异构想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相异构想是科学概念获得的主要障碍之一,转变相异构想是概念教学的关键。
本文阐述了如何突破学生的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相异构想教学策略物理教学“相异构想”又称“先入想法”,也称“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的直接看法。
正确的感性认识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的掌握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片面的、错误的“相异构想”,由于“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化,妨碍学生接受正确的概念,阻碍了他们更合理有效的思路,增加了知识迁移的困难,造成认识的偏差。
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经常会对学生说:“这道题刚刚讲过,你怎么又做错了?”这就是学生的“相异构想”在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来突破学生的“相异构想”,来提高教学效率呢一、概念图法,明确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
概念图的绘制步骤一般是:①介绍概念内涵,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概念,且熟悉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②在变化的情境中识别和判断相应的概念;③用图表这一形式把概念的层次关系和相互联系表现出来,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用图解形式表示,更能表现他两者之间的异同。
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即使是针对同一内容而制作的概念图也会有较大差异,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同恰好在这种认识差异上体现了出来。
运用概念图复习教学是一个好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复习“物体的内能”一节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绘制概念图。
此图能构造出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有利于其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二、建构模型,抽象内容具体化许多物理现象和规律由于种种原因是无法用实验来验证的,因而理想化模型被广泛地运用于物理学研究中,如力学中:质点、刚体、单摆、弹簧振子、直线、光滑面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关注学生“相异构想” 提高习题课效率
来。因此 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经过精选 ,
要能够对所学 知识起 到巩固强化 、反馈 的作 用 ,保证让学 生有 足够的时 间去思 考, 从而能生成各 自的“ 相异构想” 。 第二步 : 暴露“ 相异构想”
1用 民主 的态 度 鼓 励 学生 暴 露 “ 异 . 相 构想 ” 。
小组 内解决不 了的 问题可 以提交班 级讨论。如有其他组的学生能帮助解决 , 那 么仍然可放手 让学生 自主解决 。碰到 全 班都解 决不 了的问题再 由老 师介入 , 帮助解决。但是提问是有讲究的, 在提 出 问题 的同时该组学 生必 须把他们 已有的 讨 论 暴露 出来。 比 如 : tik K b s I hn o e i
圈 圈点点 、 删补 补外 , 应注 重 评语 删 还 的 评 价 , 给 予 学 生 更 具 体 的 建 议 和 指
权威 , 代替 了传统课型 中的老 师角色 , 只
顾 灌输给学 困生 , 而学 困生也很 “ 信任 ” 他 的“ 老师 ” 只顾 接受 , 管对错 , 别 , 不 更
说 发 表 自己 的观 点 了 。因此 , 业 水 平 把学
关键 词 : 异 构 想 相 习题 课 效 率 习题 课 是 英 语 教 学 中 的一 种 重 要 课
的积极性 , 强化 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 感。 但 分组时要注意 的是 ,组 内各成 员 之间的水平不宜相差太 多。传 统课 堂的
小组都是学优生搭配学 困生 ,以为这样
可 以给 学困生提供 帮助 ,但是在这样 的
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 而传 统 的 习题课 存在 着 许 多 弊
端 。老 师不 顾 学 生 的 已 有 经 验 和 实 际 不
哪里 通过这 些措施 , 学生做作 业 时必
相异构想简介
相异构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
但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知识,这类知识往往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我们称这类知识为相异构想。
相异构想的特点:一、隐蔽性。
学生的相异构想往往不易表现出来,当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不能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依据。
二、顽固性。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结束后仍固执的坚持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是相异构想与科学概念在头脑中并存。
三、学生的相异构想超越了年龄、性别和文化界限。
即使是智商很高、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会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四、相异构想通常与以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类似。
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一、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比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许多学生认为不管是什么反应,只要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浓度相等,反应就达到平衡,这是因为学生对平衡的日常理解就是“一样多”,因此造成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存在问题。
二、教学材料。
研究表明课本上的一些图片是学生相异构想产生的潜在来源,比如为了方便学生对有机物的理解,课本上采用了球棍模型,但是这无意中会给学生造成分子中分原子是依靠类似于“球棍”的东西联结着的相异构想。
三、教师本身。
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表述“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或者在黑板上画示意图时不自觉的就画成了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那么这就会容易造成学生相异构想的产生。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的相异构想和教师及科学家的相异构想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知识程度不同而已。
如何有效的利用相异构想的研究成果?一、转变教师观念,重视相异构想。
教师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异构想,否则教学是无效的。
二、利用相异构想来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由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谁重——浅谈相异构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利用变式练习,不断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对概念进行辨别,去除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留下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比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原始意义产生于“等分分割----份数合成”,它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可以设计“三不改三改”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充分感受,悟出分数的意义:
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有学生把除法的除数也进行了分配,这也是一种相异构想。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检验自己这样的方法对不对,最直接的就是按计算法则再算一遍,比较两次的答案是否一致。通过验证,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猜想错了。再把乘法和除法结合具体情境去对比分析,学生不但能知道自己错哪里了,而且明白为什么乘法可以用分配律,除法的除数为什么不能用分配律。
1.练习的设计要灵活
练习的设计除了要练到关键点上,还要灵活多变、出其不意。
比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给学生一组不对应的底和高,看多少学生也用公式去套算。在学习了乘法之后插进用减法计算解决的,在学习了体积单位的换算后,混进几题面积换算题试试,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混一题乘法结合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谁重——浅谈相异构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摘要]学生在接触系统的学校学习之前,通过生活观察和体验已经形成了一些概念、经验或思维方式。这些非正式概念、经验或思维方式在正式学习时会同新知识混淆、冲突。我们把这类起负面作用的概念称为“相异构想”。笔者认为,可以从“探底相异构想,开展精准教学;灵活设计练习,抓住概念本质;培养论证习惯,摈除相异构想”这三方面来突破相异构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相异构想精准教学
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有一道判断题:“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很多学生认为它对。为什么这样经不起推敲的一道题目,会有这么多人误判呢?其实类似的情况有很多:
“相异构想”对学习生物干扰及应对策略论文
“相异构想”对学习生物的干扰及应对策略摘要“相异构想”是学生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错误思维,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影响了学生对新概念的掌握,造成学习困难。
本文根据“相异构想”的来源和高中生学习的认知特点,提出了探测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和建构生物新概念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相异构想概念转变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37-03一、“相异构想”的提出研究表明,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知识以前,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已经形成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
这些非科学的概念称为前科学概念(前概念),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错误思维称之为“相异构想(alternative frameworks)”。
“相异构想”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可能会不同,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记住了科学概念的定义,但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实质。
学生的理解常常与大量的直觉经验和信念联系在一起,根植于一个与科学理论不相容的概念体系中,而且常常对它们深信不疑。
因此,生物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有意识、有策略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正确的认识与感知新信息,把握实质,促使学生的旧观念向新观念转变,进行有效教学。
二、“相异构想”的来源及对学习的干扰1.日常感觉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感知而形成了一些知识经验。
由于实践认知的局限性,学生的认识有的是表面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有的则是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这是形成“相异构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例如,把植物学上的花冠部分叫做花,把马铃薯和藕当做根,把蝙蝠划为鸟类,把鲸鱼归为鱼类,认为糖类都是甜的,细菌都是有害的。
2.习惯称呼的曲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习惯的概括或称呼,往往有很多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
高中物理学生相异构想的探讨
生相 异构想 的探讨 文/ 林松 锦 件, 当遇到类似 的 、 而条件发生变化 的物理过 程时 , 还 是牛 搬硬套原来 的定 律进行 推理 , 往往会产 生相 异构想。例如 : 飞机在 高空水平匀速飞行 , 每隔 1 s 释放一个重球 , 先后共释 放 5个 , 不计 空气 阻力 , 则这 5 个 球在落地前 将如何 排列 , 由于每个重球落 下后都做 平抛运动 ,部 分学生便认 为这 5 个球必定处在 同一抛物线上。 二、 高中物理 学生相异构想的解 决策略 相异构想是 学生经过长期 观察 和感知 , 逐步强化 、 定势 而形成 的 , 一旦形成很难在有 限的时间内将 它消除 , 在 学习 过程中将支 配学 生的学习行 为 , 极大降低学生 的学习效率 , 因此 , 能否采用科学 、 有效 的策 略克服学生的相异构想是提 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 1 . 通 过 物 理 实验 , 再 现 物理 过 程 物理来源 于实践 ,一切物理规 律都 必须经得起实践 的 检验 。针对学生的相异 构想 , 教师首先应该考虑能否用实验 的方法解决 ,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比如 , 学生误 以为打点计‘ 时器是测量距离 的仪器 , 不如让学生通过实验 , 用打点计 时 器 打 出一 条 纸 带 , 然 后 向学 生 提 问 , 能否直接确定纸带上特 定两点 间的距离 , 答案 显然是不能 , 接着 再 问: 能 否 直 接 确 定纸带上特定两点 问的时 间间 隔, 答案显然是能 , 从而有效 克服学生 的错误 观点 ,再如 ,学生认 为坚硬 的物体不会形 变, 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 , 将 坚硬物体的微小形变放 大, 这将有效纠正学生的相异构想 。 2 . 理 清概 念 之 间的 关 系 , 建 构 知 识 网 络 物 理 学 中的 各 个 概 念 与 规 律 之 间 总是 相 互 联 系 的 , 每 个概念 与规律都 不能脱离其 它的概念 与规 律而 独立存在 , 教师可 以采取概念问 的对 比来克服学生 对某 一概念的相异 构想 。比如学生对 加速度概念 曲解为速度 的变化量 , 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将速度 、 速度变化 量 、 加速度 三个 物理量 同时进 行对 比, 理 清他们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构 建出完整的概念体 系. 从 而更 深 刻 的 掌 握加 速 度 的概 念 内 涵 。 3 . 7 I 发认知冲突 , 在 冲突 中克服 相异 构 想 中 国有句俗话 : 解铃还须 系铃 人 ; 依据学 生的相异构想 进行逻辑推理 ,利用相异构想 自身 的矛盾推 导出与事实相 违 背 的 结论 , 这 也 是 克服 相 异 构 想 的有 效 策 略 之一 。伽 利 略 当年就是采用此方法来克服人们认为重 的物体 比轻的物体 下落的快 的相异构想的 , “ 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 为 8 , 小石 头 的下落速度为 4 , 当我们把两块石 头捆在一起 时 , 大石 头 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 ,结 果整个 系统 的下落速 度应 该小 于8 ; 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 , 总的重 量比大石 头还要重 , 因此 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 比 8还大。” 这样 , 利用人们原 有的 相异构想—— 重物 比轻 物落得快 , 推导 出互相矛盾 的结论 , 引发人们 的认知 冲突 , 从而克服原有的相 异构想 。 【 参考文献 】 【 1 1 维 果 斯 基 著, 余 震球译. 维果斯 基教 育论著 选【 MI . 北 京: 人 民教 育 出版社 , 1 9 9 4 , 5 . [ 2 】 普通 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 书物理 1必修 + 人 民教育
物理概念教学中“相异构想”的研究
物理 与工 程
Vo. 0 No 1 2 1 12 . 0 0
并导 致 对物 理现 象缺 乏必 要 的全 面分 析.
23 学 生 主 观 认 知 结 构 方 面 的 原 因 .
和 推 理 学 生 所 积 累 的 日常 生 活 经 验 都 是 在 特 定 条 件
方式 , 结果新 的与 旧 的混 杂在 一起 , 生 出各 种各 派
样 的偏 离 了科 学 概 念 的想 法 , 学 理 论 上 称 为 “ 教 相 异 构 想 ” 也 有 的 国 家 把 学 生 头 脑 中 这 些 看 法 及 观 . 点 称 为 “ rc n e t n ” 译 成 中 文 是 “ 概 念 ” P eo cpi s , o 前 、
下所 产生 的 , 他 们 遇 到 直 接 感 知不 到或 不 易感 当 知 到 的 物 理 现 象 时 , 常 通 过 回 忆 , 想 到 以 前 某 常 联 些 类 似 的 感 知 经 验 以 进 行 比 较 和 推 理 , 种 比 较 这 和 推 理 , 学 生 看 来 可 能 会 认 为 是 知 识 的 灵 活 运 在 用 , 不 知 这 种 不 考 虑 应 用 条 件 和 范 围 的 类 比 和 却
2 物 理 “ 异 构 想 ” 形 成 原 因 相 的
实 际 问题 . 此 , 因 掌握 和 理 解 基 本 概 念 是 学 好 物
理 、 进 自然 知 识 殿 堂 的起 点 , 是 物 理 教 学 的 重 迈 也 要 内 容 和 目标 . 是 , 查 研 究 和 教 学 实 践 表 明 , 可 调 学 生 在 深 刻 理 解 物 理 概 念 时 存 在 着 一 个 重 要 的 思 维障碍 , 学生 在接触 到新 知识 时 , 是 试 图用 旧 即 总
对“相异构想”的认识
谈对“相异构想”的认识我平时在教学语文时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有时候我在上课时,有时自己觉得问得很严谨的问题,但是学生就是答非所问,思维十分跳跃,答案五花八门;有一些知识点,我在课堂内外反复强调了,但是有的学生就是屡教不改,就如我们班一个姓马的学生,“的、地、得”不分,说了十几遍,照错不误,令人相当头疼,以往碰到这样的情况,我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的想法——这个小孩太笨了。
直到我接触“相异构想”这个概念后,我才渐渐开始理解我的学生。
什么是“相异构想”?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通过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早先获得的体验与感受进行研究,将学生在学习正规课程之前形成的或正确或偏面的认知称为“前概念”,而把学生在早期学习中建立的“前概念”的特有的错误思维称之为“相异构想”。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因为他们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对一些事物已经有一些非科学的概念、经验和特有的思维方式。
正确的感性认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错误的认知则会阻碍学生接受正确的概念,造成认识上的歪曲。
“相异构想”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受某些生活经验的误导,让学生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由于一些逆反心理的作祟,他们潜意识里地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正确的概念;也有可能是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观点和概念难以建立;亦或是老师引导不当,使学生认知产生偏差。
“相异构想”虽然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是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其中的闪光点,适时引导,还是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会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相异构想学生由于经验的不同,他们头脑中的相异构想也是多种多样的,也很隐蔽,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敢暴露真实想法,怕回答不正确,被老师骂或是被同学笑话。
老师则反感个别学生的答非所问,总觉得这是在搅乱课堂秩序,浪费教学时间。
老师没能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可能认为学生的一些构想是幼稚甚至滑稽的而加以否定,殊不知新知的生长点可能正是这些幼稚甚至滑稽的相异构想。
生物学中的“相异构想”及矫正策略
1 生 物 学相 异 构 想 的 形 成 原 因 1 1 生 活 经 验 日常生 活 中, 生 在 已有 知 识 的 基 础 . 学
芽 体 、 孑 和胚 孑 、 珠 L L 囊胚 和胚 囊 、 止 子 和 终 止密 码 子 、 终 质体 和质 粒 、 吸 、 呼 呼吸运 动 和呼 吸作 用等 。 如果 学生 对
研 究 为主 , 测查 量 表 、 如 问卷调 查 等 。到 19 9 0年前 后 对 科 学 本 质研 究 的 已渐 渐增 加 了定 性 的 研究 方 法 。如 访 谈 、 性研 究 等 , 到 当前 的“ 一 ” 合 的研究 。 质 直 质 量 结
33 课 程教 学 . ・明 示 教 学 方 法 (x l i ap0 c ) — 从 科 学 epi t p rah — c
32 研究 方 法 .
有 关科 学 本质 的研 究 ,初期 多 以定 量
他 们 混 淆 了科 学 理 论 的意 义 和作 用 , 会 影 响 教 师对 这
科 学 的理 解 进 而 重 影 响 其 教 学 。 A ur 、 ag r 、 i e g i e H get Ln r对 预 备 科 学 教 师 的 科 学 r y d
一
成相 异 构想 的一 个 重 要 来 源 。 如 , 年 级 的学 生 易把 例 低
蝙 蝠 划 为 鸟 类 , 鲸 鱼 归 为 鱼 类 , 菊 花 当作 一 朵 花 ; 把 把
由 于 看 不 到 无 花 果 的花 。 上 名 称 的误 导 . 多 学 生 加 很
些 非 科 学 的 概 念 . 些 非 科 学 的 概 念 简 称 为 “ 概 这 前
的 ; 们 普 遍认 为 呼 吸 、 跳 停 止 即为 “ 亡 ” 。 人 心 死 等 12 类 似 概 念 的 干扰 生 物 学 中有很 多 字 面相 近 、 . 含 意 相 似 或属 性 相 关 的 概念 。由于 它们 之 间对 比度 比较 小 . 性 不 够 鲜 明 , 思 维 过 程 中就 会 产 生误 导 性联 想 个 在 和 思维 分歧 化 , 出现 概 念 问本 质 属性 的混淆 , 如: 和 例 芽
相异构想-北京市古城中学
案例:迎接青春撰写人:李婕【案例描述】青春期使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时期。
升入初中以后,学生从生理到心理发生各种变化,该怎样面对这些变化,顺利度过青春期,为此,初一思想品德课在第一单元第2课开设“迎接青春”这一内容尤为重要。
但是学生只知道自己已经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青春期会有各种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恼,并不知道要做何准备,应对这一切,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会发生的一切事情。
【诊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1)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没有跟上。
(2)凭已有经验,虽然知道其他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逆反等一系列问题,但仍然没有把“青春期这一现象”和自己关联起来,引起重视,准备怎么“迎接”自己的青春期。
【策略步骤】问题解决措施(1)通过活动“我的变化”,帮助学生审视“青春期变化的自己”这一现实,搭建平台,帮助学生暴露相异构想。
活动:“我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交流活动“家长眼中孩子的变化”,(课前布置家长写一写孩子的变化)“不一样的自己”(自己感受自己的变化)对比总结进入青春期,自己的变化。
(2)通过分析案例,讨论“可爱还是美丽”活动,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得新的认知结构,悦纳自己的外部变化,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案例:张捷是个皮肤略黑、容貌一般的姑娘。
从小学起,她与班级女同学在一起,并未在意自己的长相。
到了初中,身边的女伴出落得亭亭玉立、皮肤白皙,他就越发感到自己皮肤黑是丑的,深感痛苦。
班级里个别淘气的个别男生背后戏称她为“黑姑娘”。
她听到后,越发感到伤心和痛苦,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
在这种情绪笼罩下,她整日郁郁寡欢,怪爹妈没有给自己一个美丽的容貌。
如次心境是他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内心的充满自卑感。
眼看就要参加中考了,她愁眉苦脸,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问题:(1)如果你是她的好朋友,你该怎么帮她对待成长中的烦恼?(2)你认为对张捷来说“可爱”还是“美丽”重要?【效果检测】强化练习1.我的自画像(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怎样的一个人)2. 我是一名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学习中等,家境又不好的中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异构想”之我所见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金梅通过对相异构想的理论学习,我才明白所谓相异构想的定义。
我们老师经常会对学生说:“这道题刚刚讲过,你怎么又做错了?”这就是学生的“相异构想”在作用。
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他们通过学习、生活的各种经历,形成了一些科学的或非科学的概念、经验和一套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
围绕这些“前概念”(Preconception)建立起来的对新知识的构想就称为“相异构想”或“不同的概念框架”(Alternative Frame —work)。
它要求教师不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教;而且要依据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而教,从而使教学引导学生全面而超前地发展。
就像学生在中英文互译时,“表妹”这个词的翻译他们就把它说成是watch sister。
显然在学这个单词之前他们的头脑中就存在了他们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掌握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学习新知识前所具有的“相异构想”既对新知识接受具有负面影响,但它同时又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作为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尽量降低相异构想对英语学习带来的消极作用。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的多,对学生也有用的多。
学习了相异构想后,我认为尽可能鼓励学生暴露自己的相异构想是很重要的。
这从试卷分析课的教学可以验证这一点——试卷分析课是以学生查漏补缺为目的的,试卷分析是否到位,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是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以往我在给学生分析试卷时,往往都是把学生考试中的错题再分析一遍,反复强调一些重要的语法点,从课堂的气氛来看显得有些单调。
好像学生很被动,就像学生是观众,老师是演员。
我也一直在思考,该如何上好试卷分析课。
学了相异构想,让我明白了通过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让学生自己来说出为什么这么做的想法,教师作为一个倾听者,去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让学生领悟正确的概念。
【案例1】
在一次测试时,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some water, Kitty? Thank you.
A. Eat
B. Have
C. Wash
这道题目看似很简单,可是做错的同学有好多个,于是我问了几个做错的同学。
他们给我的答案是:汤是拿来喝的啊,喝到嘴巴里就是吃进肚子里了啊,而have是有的意思,D肯定是错的。
有一个做正确的同学说了,喝水可以用have和drink。
但不能用eat,因为eat是吃的意思,它后面一般跟水果、鱼、肉等。
很好,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对。
所以,以后做题目要仔细审题。
【案例2】
一次平时的作业中,有一道题目是用a,an填空。
由于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学到过像hour之类的词。
在我讲解的时候,我们先复习一下什么情况下用a或an。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在元音字母前用an。
当时的我愣了一下,马上回过神来,又问了一句:再想想,这样说对了吗?看到学生一脸的疑惑,我就举了an hour这个例子。
这时有的同学反应过来了,哦,是元音音标前用an。
我说,这就对了,很好。
做每一道题目我们都要考虑一下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试卷分析时,我也经常会选择那些做错题的同学来回答问题。
所以要做好课前准备,总之,发现学生的相异构想是最重要的,这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学了相异构想后,我更充分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相异构想而导致的问题,所以就会鼓励学生暴露自己的相异构想,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尽可能地追本溯源,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1、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
教师要去分析:哪些(包括知识、方法等)学生自己可能学会,哪些学生不可能自己学会?是部分,还是全部?做到备课要备学生。
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教师要设计用什么方式来检验学生哪些学会,哪些没有学会。
用什么方式来暴露学生的“闪光点”和“相异构想”。
采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困难。
特别强调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