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经营策略谋变 或砍掉家电自营

合集下载

跨境电商背景下亚马逊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原因分析

跨境电商背景下亚马逊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原因分析

跨境电商背景下亚马逊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原因分析作者:隋婧韩家祎王裕强李焕玉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24期在跨境电商背景下通过研究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找出近几年来部分外企在中国的发展艰难的普遍原因,最后通过分析找出使外企在中国“存活”的更好的措施。

结合近几年亚马逊与中国本土电商企业的对比发现,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主要内部原因是亚马逊中国本身的缺点;而外部原因包括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家政策影响和市场格局变化,其中市场格局变化包括中国市场的压力及其它市场的吸引。

一、引言在美国,亚马逊就是网购的代名词。

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开始了在中国市场上的“征战”之路。

但就如同雅虎、谷歌一样,这条征战之路充满了艰辛。

虽然亚马逊中国一直在坚持,却在2019年4月17日官方宣布“亚马逊将在2019年 7月18日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并且将于本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仅保留 kindle电子书和跨境贸易两款业务。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从内外部分析具体原因。

二、外部原因(一)、政策影响中国2016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其中从第二十六条、七十一到七十三条都提到了跨境电商。

在政策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的基础上,广大中国本土跨境电商平台迎来了春天。

而且随着中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中层阶级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个人选择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购买海外商品的消费习惯日趋大众化。

(二)、市场对亚马逊的影响1. 中国市场对亚马逊的影响早已有跡可寻根据艾瑞咨询公司对比分析2016年中美两国的B2C交易额来看,美国为3940亿美元,而中国为3780亿美元,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本土电商巨头在中国市场占有份额当年达到56.8%,京东达到24.7%而亚马逊中国只占0.8%。

同年网上零售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市场占有率高达47%,京东占20%,亚马逊中国只有1%。

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差异显示出亚马逊中国在2016年的中国市场已经陷入困境,其核心业务品类图书也亏损近50%。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近日,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将关闭中国电商业务,转而专注于跨境电商和云计算领域。

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人们纷纷讨论这是否意味着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失败,还是一个战略上的调整。

无论怎样,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与之前的预期大相径庭,这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亚马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

一、亚马逊的中国历程亚马逊于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电商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亚马逊希望通过其丰富的产品选择、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信誉来吸引中国消费者。

不同于其他国际电商企业,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功。

一方面,中国的电商市场已经有了阿里巴巴和京东这样的巨头,它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电商交易额;中国电商市场的特点是快速变化,这也给亚马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尽管亚马逊在中国市场逐渐发展了一些忠实粉丝,但其市场份额始终较小,并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与此亚马逊不断调整业务策略,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找到突破口。

亚马逊曾试图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但这一举措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

最终,亚马逊选择了撤离中国市场,专注于跨境电商和云计算领域。

二、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失败是市场竞争激烈所导致的,还是其自身的问题?这是众多观察者关心的问题。

有人认为,亚马逊在中国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在价格竞争、供应链等方面的不足。

亚马逊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也不如阿里巴巴和京东等本土电商企业。

相比之下,亚马逊的跨境电商和云计算业务在中国表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这也使得亚马逊更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这些领域。

也有人认为,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失败并不全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所导致的。

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政策环境和商业模式也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于国际企业而言都是挑战。

亚马逊撤离中国市场更多是一个战略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专注于更有潜力的领域,而不是因为在中国市场的失败。

亚马逊中国的SWOT分析

亚马逊中国的SWOT分析

亚马逊中国的SWOT分析作者:张鹿李伟玉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24期作为全球电商行业巨头的亚马逊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市场份额却一直在走下坡路,本文基于亚马逊中国的发展现状,结合SWOT分析方法,通过对亚马逊在华战略的分析,深入探究亚马逊是如何从辉煌走到没落,思考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国外电商平台如今难以在中国市场中立足的原因,为在华跨境电商平台提供启示。

一、亚马逊中国的发展现状2019年3月,亚马逊官方发布了将于今年7月18日起将主营业务电商退出中国的消息,未来将在中国专注kindle和跨境电商两项业务。

毫无疑问,亚马逊在华的战略调整已经提上日程,这就意味着亚马逊基本要退出中国市场了。

2004年的亚马逊作为世界电商五大巨头之一,大手笔高调收购卓越网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潛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然而,在经历了15个年头的电商风雨之后,亚马逊终究在电商市场格局变化中因为“水土不服”没能融入中国主流电商市场,最后不得不在中国市场黯然退场。

二、亚马逊中国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先动优势:亚马逊作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体现了行业领导者的预见性,2004年,亚马逊进入中国时,中国的电商市场才刚刚起步,亚马逊收购了位于行业第二的卓越网并更名为“亚马逊卓越”,从此成功占据了中国电商板块一角。

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拥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同时亚马逊又不惜花费巨资,对全球供应链和跨境物流系统的完善,为入驻平台的商家提供物流优势。

“海外购”和“全球开店”业务一度成为亚马逊在中国继续“飞轮效应”的两大引擎。

(二)劣势分析亚马逊缺乏融入中国基因的意识,营销模式:用户体验不足,需要更多市场定制。

收购卓越网后的三年里,亚马逊对卓越网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版,版面风格和业务逻辑完全效仿亚马逊在全球的统一模式,比之热闹红火的淘宝、京东,显得异常的“美国化”。

亚马逊延续在全球不给电商业务打广告的传统,指望靠低价、靠服务、靠口口相传来获得新用户。

亚马逊的营销策略缺点

亚马逊的营销策略缺点

亚马逊的营销策略缺点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其营销策略在许多方面非常成功。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可能会对其业务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亚马逊的虚假评论问题一直是备受诟病的。

为了增加产品的销量和评分,一些商家可能会雇佣刷评论的人来提供虚假的好评。

这使得消费者很难分辨哪些评论是真实的,从而导致购买决策的困惑和不信任感。

虚假评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那些推出高质量产品但没有得到公正评价的商家。

其次,亚马逊的搜索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的产品往往是销量高的产品或广告投放量大的产品,而非一定是最优质的产品。

这可能导致一些优质但相对不知名的产品被忽视,使消费者难以发现更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这也给了一些商家趁虚而入的机会,通过广告和促销策略来提高产品的曝光度,而不是通过产品本身的优势。

此外,亚马逊的品牌保护机制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可能会面临被山寨和侵权的风险,在亚马逊平台上出现类似但质量较差的产品。

这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也可能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和购买风险。

亚马逊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品牌保护的措施,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真正的品牌产品。

最后,亚马逊的退款和售后服务体验也不是完美的。

虽然亚马逊在退货和售后方面提供了相对方便的流程和政策,但一些消费者仍然遇到了退款困难、客服响应不及时等问题。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不满意的体验,可能影响他们对亚马逊的信任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亚马逊作为一家领先的电商平台,拥有出色的营销策略。

然而,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虚假评论问题、搜索算法不完善、品牌保护不力以及退款售后服务体验不佳等。

亚马逊需要积极应对这些问题,保持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信任度的提升。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亚马逊(Amazon)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巨头,自1995年创立以来,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然而,在中国,亚马逊面临着许多挑战和竞争对手,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

本文将对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

1. 优势1.1 全球资源和品牌知名度: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拥有庞大的全球资源和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这使得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1.2 大规模和供应链优势:亚马逊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仓储网络,能够通过规模化的运营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快速和可靠的服务。

1.3 数据驱动的决策:亚马逊通过其先进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物行为,从而进行精准的商品定位和营销策略。

2. 劣势2.1 本土化挑战:中国市场具有独特的文化、语言和消费习惯,这给亚马逊带来了本土化的挑战。

亚马逊需要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与本土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2.2 品牌认知度:相较于本土电商巨头,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

这可能对其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和用户获取造成一定的限制。

2.3 高物流成本和长途运输时间:跨境电商的特点决定了商品需要通过国际物流运输,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和较长的运输时间。

这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用户体验。

3. 机会3.1 中国消费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加速,消费者对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亚马逊可以通过引入高品质的进口商品来满足这一需求。

3.2 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鼓励跨境电商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提供支持和便利。

这为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3.3 品牌和渠道合作:亚马逊可以通过与本土品牌和渠道合作,利用其优势共赢。

与知名品牌合作可以提高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而与本土渠道合作可以提高其覆盖面和用户获取渠道。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近日,亚马逊宣布将关闭其在中国的电商业务。

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公司之一,亚马逊的撤离举措让人不禁思考:是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亚马逊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在寻求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立足。

在激烈的竞争中,亚马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功。

中国市场上的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都在本土市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相比之下,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一直不及这些本土竞争对手,因此其撤离决定也不难理解。

亚马逊撤离中国市场并不意味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失败。

相反,这更像是一种战略调整。

亚马逊在退出中国电商市场后仍将继续经营亚马逊AWS(亚马逊云服务)和跨境电商业务。

亚马逊CEO Jeff Bezos也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将专注于服务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客户,包括跨境贸易、云计算以及物流等业务。

现代商业竞争无处不在,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

一家企业要在这样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成功,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和业务模式。

而亚马逊的撤离行动正是其在中国市场上调整战略的一部分。

亚马逊撤离中国市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

中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管理政策一直较为严格,这给了本土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而且,中国电商市场的监管环境也愈发严格,亚马逊可能觉得自己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更多的份额和发展空间。

事实上,在中国电商市场中,许多外资企业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近期,Uber和eBay 等企业都纷纷退出了中国市场。

这一情况也让外资企业开始反思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撇开亚马逊的撤离计划,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

阿里巴巴和京东等本土电商巨头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其他类似公司则很难分得一杯羹。

中国消费市场需求庞大,但同时市场的饱和度也在逐步加剧。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外资企业要在这里立足并非易事。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上也一直在迅速发展。

下面是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1.全球知名品牌: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享受着全球用户的高度认可。

它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对于亚马逊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优势。

2.丰富的商品资源:亚马逊拥有丰富的商品资源,可以提供广泛的产品选择给中国消费者。

这为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先进的技术支持:亚马逊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其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和支持系统,确保了顺畅、高效的交易体验。

这为亚马逊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上带来了竞争优势。

劣势:2.文化差异:中国的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亚马逊需要考虑如何适应中国市场的文化特点,同时提供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这可能是一个挑战。

3.物流和配送:中国的物流和配送体系相对落后,物流成本高、速度慢,这对于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机会:1.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为亚马逊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2.新兴的消费趋势: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和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增加,跨境电商正在迅速崛起。

亚马逊可以利用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外国产品的需求,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3.政府支持: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跨境贸易发展。

这为亚马逊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

威胁:2.知识产权问题:中国一直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可能导致亚马逊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上面临假冒产品和侵权问题,影响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3.价格和成本压力:亚马逊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上需要面对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特点,同时还需要承担高昂的物流和运营成本。

亚马逊中国还在运营吗

亚马逊中国还在运营吗

亚马逊中国还在运营吗亚马逊是全球较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拥有多个站点,国内不少朋友都在亚马逊平台开店赚钱。

不过,这些年,亚马逊在中国的运营很不利,不知道现在亚马逊中国是否还在运营呢?一、亚马逊中国还在运营吗?不在运营了2022年7月18日,亚马逊停止向亚马逊中国网站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

也就是说,亚马逊中国网站商家入驻的渠道关闭了。

亚马逊来中国,这就好比中了玄冥神掌的张无忌——阿里、京东下手可能比玄冥二老还要黑,要不是亚马逊自身根基深厚,亚马逊中国站早就over了。

对于这点,xx互联扫地僧认为: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的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在情理之中,而且就当前的情势来说,这天来得还有些晚。

犹记得当时阿里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公司,扬言要掀翻业内巨擘的ebay。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以为马老师在吹牛,没想到几年后,ebay真的卷铺盖退出了中国市场。

当然,同样的经历还曾发生在谷歌身上。

他们的离开不能说是因为他们不好,而是因为中国市场让他们水土不服。

因此,对于想找亚马逊代运营的客户,xx互联扫地僧通常是建议有外贸经验的贸易商或者工厂,他们有适合海外市场的产品。

作为亚马逊官方的合作机构,xx互联从来不向客户推荐亚马逊中国站,即便客户有意向做中国站,也会尽力劝阻。

二、亚马逊跨境电商可靠吗?亚马逊的跨境电商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多方面受阻。

大多数人仍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家工作,导致全球网购需求巨大,活跃消费者数量众多。

同时,国家也对跨境电商给予大力支持,各种相关政策的实施,让跨境电商更好的进入人们的视野,让新兴的跨境电商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焕发出更多的经济活力。

与传统的全球贸易形式相比,亚马逊的跨境电子商务打破了许多束缚,更符合人们的整体需求和利益。

据了解,亚马逊中国在中国没有竞争力,因为中国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跨家电业务平台,所以亚马逊中国已经退出了。

不过从整个环境来看,亚马逊的跨境电商平台还是很靠谱的。

亚马逊中国营销策略分析

亚马逊中国营销策略分析

亚马逊中国营销策略分析
亚马逊中国的营销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电商平台战略:亚马逊中国作为一个在线零售平台,通过打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类别,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

亚马逊中国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个性化推荐产品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以此吸引更多的用户。

2. 价格策略:亚马逊中国通过采购渠道和供应链管理,以及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不需要中间商的利润,从而能够提供更加竞争力的价格。

此外,亚马逊中国还会定期推出促销活动和特价商品,以吸引用户购买。

3. 品牌推广策略:亚马逊中国在品牌推广方面,通过广告投放、媒体合作、以及线下推广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亚马逊中国也会与一些知名品牌合作,推出独家产品和限量版商品,增加品牌的吸引力。

4. 用户体验策略:亚马逊中国致力于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通过快速的物流配送、便利的支付方式和售后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亚马逊中国也鼓励用户进行产品评价和分享,以增加购物的信任感和乐趣。

5. 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策略:亚马逊中国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提供有关产品的信息、优惠活动和购物建议。

此外,亚马逊中国也推出了原创内容平台,如“潘小妮”、“菜鸟窝”等,通过内容营销形式吸引
用户关注并购买。

总体来说,亚马逊中国的营销策略围绕用户体验、品牌推广和价格竞争展开,通过多渠道的推广和优质的服务,吸引用户并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摘要】亚马逊电商近日宣布撤离中国市场,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

本文通过分析亚马逊在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历程、竞争优势与劣势,探讨了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的讨论。

结合亚马逊撤离中国对中国电商市场的影响和对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的意义进行了评析。

总结了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背后的经验教训,并展望了未来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走向。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对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做出更为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亚马逊, 电商, 中国, 撤离, 市场失败, 战略调整, 竞争优势, 劣势, 影响, 经验教训, 未来发展走向1. 引言1.1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的背景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14年亚马逊中国启动了全球购项目,通过跨境电商向中国消费者销售商品。

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激烈,领先的本土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在市场份额和用户忠诚度上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消费者更青睐本土品牌和产品,对于外国品牌的认可度并不高。

2018年,亚马逊宣布停止运营在中国的在线零售业务,将其重心转向跨境电商和云计算等领域。

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也是出于对市场形势的认知和调整。

中国电商市场发展迅猛,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国内本土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也日益增强,这些因素促使亚马逊做出了撤离中国电商市场的决策。

此举也被认为是亚马逊在中国电商市场失败的一个体现,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的讨论。

1.2 撤离中国的原因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亚马逊在中国的电商市场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在中国,亚马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和京东等本土电商巨头,这些公司在本土市场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亚马逊难以获得与本土公司一样的市场份额,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受限。

中国的电商市场竞争激烈,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很高。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1. 引言1.1 亚马逊电商即将退出中国市场亚马逊电商即将退出中国市场,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猜测。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亚马逊在中国市场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导致其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亚马逊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和解读。

亚马逊电商的退出是否真的是市场的失败,还是一种战略调整,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状况,探讨其退出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亚马逊电商在中国市场的命运,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教训。

2. 正文2.1 亚马逊在中国市场遇到的挑战1.强有力的本土竞争对手: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本土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在本土具有牢固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对亚马逊构成了强大竞争压力。

这些本土电商平台拥有深厚的用户基础和了解中国消费者的能力,给亚马逊带来了巨大挑战。

2.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商品定价、营销策略以及产品选择等方面未能充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

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品牌认知、售后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需求,亚马逊未能完全符合这些需求,导致其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3.监管政策和法律环境:中国政府对于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监管日益严格,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复杂。

亚马逊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法律法规的限制和监管挑战,这给其业务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障碍。

4.物流和配送效率: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物流和配送效率不高,无法与本土电商企业相媲美。

中国消费者对于快速配送和高效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亚马逊未能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2.2 亚马逊电商退出中国的原因1.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本土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占据主导地位,亚马逊在中国市场难以与本土企业竞争。

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为何不采用“全托管”模式

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为何不采用“全托管”模式

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为何不采用“全托管”模式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Amazon Global Selling China)是亚马逊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一项电商服务,允许中国卖家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其他地区。

与其他地区亚马逊平台相比,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并没有采用“全托管”模式,而是提供了“半托管”服务,让卖家自行管理和运营店铺。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的发展和竞争力。

首先,为什么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没有采用“全托管”模式呢?一方面,中国的电商市场竞争激烈,大量的卖家涌入,这使得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定位变得更为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全托管”模式可能需要更多的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源投入,而且需要面对来自其他电商平台的强大竞争。

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商生态系统非常庞大复杂,包括各类运营服务、物流配送、支付体系等。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则,采用“全托管”模式可能需要在各个方面调整和适应,从而增加了运营难度。

但是,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的“半托管”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卖家需要自己负责产品的仓储和物流配送。

这对于一些小型卖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管理成本。

其次,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虽然为卖家提供了一些市场推广和销售工具,但相比其他电商平台仍然相对有限。

这可能使得卖家在推广和销售方面受限,难以实现更好的业绩。

再次,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的“半托管”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卖家可能不了解国际市场和销售规则,很难有效地推广和销售产品,影响了整体的销售效果。

面对以上问题,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可以考虑采用更加灵活的模式,同时加强卖家的支持和培训。

首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卖家提供不同层次的托管服务,满足各类卖家的需求。

对于小型卖家,可以提供更多仓储和物流配送的支持,减轻他们的经营负担。

对于中型和大型卖家,可以提供更多市场推广和销售工具的支持,帮助他们提升产品曝光率和销售效果。

其次,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训和信息共享平台,帮助卖家了解国际市场和销售规则。

亚马逊中国的SWOT分析

亚马逊中国的SWOT分析

亚马逊中国的SWOT分析亚马逊是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作为亚马逊在全球扩张的一部分,亚马逊中国在中国的市场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亚马逊中国来说,进行SWOT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以便深入了解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以下是对亚马逊中国SWOT分析的全面评述:优势:1. 全球品牌知名度: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这有助于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并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亚马逊中国提供了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图书、电子产品、服装、家电、食品等。

消费者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这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

3. 强大的物流网络:亚马逊中国在物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立了先进的物流网络,包括仓储和配送系统。

这使得亚马逊能够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快速交付的需求。

4. 客户体验和售后服务:亚马逊中国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和售后服务。

他们的网站界面友好,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购物。

而且,亚马逊努力保持很高的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退货退款政策和迅速的客户支持解决问题。

劣势:1. 强大的本土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亚马逊面临来自本土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例如阿里巴巴和京东。

这些本土公司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并能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2. 法律和监管环境:中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对于外国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

亚马逊中国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包括电子商务相关的规定和税收政策,这可能会给其业务造成不确定性和额外成本。

机会:1. 广阔的市场潜力: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

亚马逊中国有机会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2. 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亚马逊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亚马逊可以利用其全球经验和资源来进一步扩大其在线销售业务。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亚马逊(Amazon)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商巨头,在中国的跨境电商领域也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和法规政策的变化,亚马逊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在本文中,将对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SWOT 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1. 全球知名品牌: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和消费者进入中国市场。

2. 巨大的产品种类和库存:亚马逊供应了丰富多样的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庞大的库存,确保了产品的及时供应。

3. 先进的物流和配送网络:亚马逊在物流和配送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通过建立全球化的物流网络,能够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全球商品配送。

4. 客户体验和个性化推荐:亚马逊通过分析用户购买行为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购物体验,提高用户的购买满意度,促进用户回购率的提升。

二、劣势(Weaknesses)1. 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中国的电商市场竞争程度较高,亚马逊面临来自本土电商巨头和其他国际电商平台的竞争。

在面对本土竞争对手时,亚马逊可能面临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的挑战。

2. 高额运营成本: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包括物流、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出。

与本土电商企业相比,亚马逊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压力。

3. 本土化和政策限制: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程度相对较低,与本土企业相比,亚马逊需要适应中国的法规政策、文化习惯等因素。

同时,中国政府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的监管政策也可能对亚马逊的发展带来限制和挑战。

三、机会(Opportunities)1. 中国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的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国际品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亚马逊可以抓住这一机会,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亚马逊中国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分析

亚马逊中国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分析

亚马逊中国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分析一、亚马逊中国简介亚马逊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

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亚马逊是在1995年7月16日由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成立的,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籍销售业务,现在则扩及了范围相当广的其他产品,包括了DVD、音乐光碟、电脑、软件、电视游戏、电子产品、衣服、家具等等。

亚马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在中国的网站。

亚马逊中国,原名卓越亚马逊,是一家B2C电子商务网站,前身为卓越网,卓越网,成立于2000年5月,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袖,卓越亚马逊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书籍、音乐、音像、软件、数码3C、家电、玩具、家居、个人护理、化妆美容、钟表、珠宝首饰、鞋靴、箱包、体育健康用品、食品、母婴产品及办公用品等27大类、超过150万类的产品以供选择,提供免运费的服务,并致力为中国网民提供“天天低价、正品保证”卓越体验。

2004年8月19日亚马逊公司宣布以7500万美元收购雷军和陈年创办的卓越网,将卓越网收归为亚马逊中国全资子公司,使亚马逊全球领先的网上零售专长与卓越网深厚的中国市场经验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客户体验,并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成长。

2007年将其中国子公司改名为卓越亚马逊。

2011年10月27日亚马逊正式宣布将他在中国的子公司“卓越亚马逊”改名为“亚马逊中国”,并宣布启动短域名。

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强调:这次改名表明亚马逊对中国的长期看好。

1.1、亚马逊中国的主要发展阶段2004年,被亚马逊收购2006年2006年第2届消费者最喜爱的网站100强第100名2006年B2C网站最佳用户体验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贡献奖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单位2006年大学生最满意的诚信雇主2007年国内首家获得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际认证“A等级”评价2007年第3届消费者最喜爱的网站1000强2007年B2C产业“杰出贡献奖”2007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和最佳参与奖2008年2008北京市电子商务诚信十佳企业王汉华荣获“电子商务十年百人”称号“商业网站百强”2007-2008中国最佳客户服务奖2008年度最佳网上书店“十大出版业网站”2009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排名第1485位英国金融时报最新一期“全球企业1000强”榜排名第1126位BRANDZ2009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千强排行榜排名第1026位Interbrand2009年度全球最佳品牌千强排行榜排名第1043位《商业周刊》2009全球最佳企业40强排名第1017位《商业周刊》2009全球百强IT公司连续三年名列榜首2009-2010 “中国网购全行业评选”榜首和最佳配送服务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09-2010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年度成功企业(赛迪顾问)10月--卓越亚马逊再次推出免运费活动,凡是期间去卓越亚马逊购物者,均免去运费。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

亚马逊电商撤离中国:市场失败还是战略调整亚马逊(Amazon)最近宣布将撤离中国市场,由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一决定启发了一些问题,例如:这是否意味着亚马逊在中国市场战略上的失败?或者它只是一个战略调整?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

事实上,亚马逊曾经是中国电商市场上的领导者之一。

2004年,亚马逊在中国推出了在线书店,并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由于在电商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以及对本地公司的挑战,亚马逊逐渐失去了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

从财务角度来看,亚马逊的表现并不佳。

自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亚马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在2018年,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不到1%,而在同期,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占据了将近60%的市场份额。

显然,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不如预期,而且未来也难以实现盈利。

对于亚马逊来说,退出中国市场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增长。

亚马逊在这个市场上的退缩将缩小它的全球业务规模,并可能对公司的声誉造成损害。

然而,在面对已经巩固了市场地位的中国本土公司时,继续在中国市场上推销亚马逊的业务变得越来越困难。

此外,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也可能是一种战略调整。

过去几年里,亚马逊着重于推广与亚洲生产商的合作关系,以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

例如,它与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Midea)、小米(Xiaomi)和华为(Huwawei)等厂商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平台。

此外,亚马逊也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和物流网络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种战略调整相对于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规模或市场份额并不显著,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努力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因素综合而成。

从公司财务表现来看,亚马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不能实现在中国市场上的盈利。

亚马逊中国黯然离场

亚马逊中国黯然离场

亚马逊中国黯然离场作者:文晶来源:《财经天下周刊》2019年第08期4月18日消息,针对近日亚马逊退出中国的相关消息,亚马逊中国回应称,亚马逊始终对中国市场有着长期承诺。

“在现有的良好业务基础之上,我们将继续投入并大力推动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Kindle和亚马逊云计算等各项业务在中国的稳健发展。

”亚马逊中国表示,自2014年以来,亚马逊中国就持续聚焦并发力跨境网购,打造了以“亚马逊海外购”和“Prime会员服务”为核心的独特跨境业务模式,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买高品质海外正品的需求,也建立了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网购行业的差异化优势。

为了深化这一战略转型,公司将持续利用亚马逊全球资源,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以集中资源推动海外购业务的快速发展。

自2004年从雷军手中以7500万美元买下卓越网借道进入中国市场至今,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缩水。

2008年有研究机构称亚马逊在中国电商市场占有15.4%的份额,2014年掉至2.1%。

2016年亚马逊在中國仅剩1.3%市场。

甚至由于效益太差,亚马逊中国2017年干脆取消了年会。

中国也曾是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心头爱”,为了做好中国业务, 2007年左右他还两度到访中国。

亚马逊曾想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也努力了15年,最终和其他美国互联网巨头一样还是失败了。

大好河山是阿里巴巴和京东等本土互联网巨头的天下。

在亚马逊的财报中,也能看到一些变化。

2013年以前,偶尔还会提几句中国业务的发展情况。

而2013年以后,亚马逊财报对中国业务只字未提,取而代之的是印度。

2014年和2016年亚马逊分别投入20亿美元和30亿美元到印度,最终让印度成为亚马逊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分析亚马逊在中国的大败局,有一点绕不开,就是和其他美国互联网公司一样,他们在中国的本土化不够彻底。

2006年10月1日,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亚马逊对卓越网进行大刀阔斧改版,版面风格完全效仿亚马逊,采取全球统一的模式,目的是节约成本。

亚马逊Q3_营收净利双增面_但仍临多方“围剿”

亚马逊Q3_营收净利双增面_但仍临多方“围剿”

亚马逊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亚马逊营收14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99亿美元,同比暴涨241%。

营收和盈利均超预期,云业务收入同比提速,但不如竞争对手微软和谷歌。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电商快评给予以下解读。

营收净利双增盈利是2022年3倍从营收方面看,该公司北美和国际业务的利润率有所改善,齐创两年多以来最高,令整体混合利润率增至2021年中旬以来的新高水平。

其中,北美分部三季度营收为43亿美元,2022年同期营业亏损为4亿美元。

三季度国际分部的营业亏损由2022年同期的25亿美元亏损收窄至1亿美元亏损。

在利润上,三季度盈利增长较快的原因之一是该季度亚马逊对电动汽车Rivian Automotive普通股投资的税前估值盈利达12亿美元。

2022年一整年至2023年一季度,亚马逊对Rivian的投资都处于亏损中。

亚马逊2022年净亏损为27亿美元,对Rivian Automotive普通股投资的税前估值亏损达127亿美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亚马逊业绩爆增是顺理成章的,亚马逊第三季度的净销售额和利润都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增长了13%,这表明在经历了通胀飙升和利率上升的2022年之后,该公司业务正重新开始加速。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与剑表示,作为亚马逊核心业务的电商销售营收继续恢复,同比增长6%,至572.67亿美元,这是得益于第三季度包括了亚马逊于2023年7月举行的促销活动Prime Day,亚马逊将之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促销活动。

另外,公司三季度广告服务营收达到120.60亿美元,同比增长25%;订阅服务营收为10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3%,依旧显示了亚马逊电商平台强劲的品牌实力和竞争力。

成本削减见成效云业务加速仍不敌对手王与剑表示,自2022年至2023年年初,全球经济变化给亚马逊带来巨大压力,迫使亚马逊削减多年来人员过剩、产出效率不好的业务,断臂求生,2022年裁员达10万人,2023年初裁员1.8万人,随着公司裁员的推进,削减人员招聘,降低资本开支,亚马逊2023年Q3营收143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241%,显示公司断背求生策略取得成效,极大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迎来公司健康良性发展。

亚马逊的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分析

亚马逊的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分析

亚马逊的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分析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规模和影响力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作为一个充满了创新和竞争的行业,亚马逊在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方面有着自己独特而成功的经验。

本文将对亚马逊的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一、亚马逊的市场战略亚马逊的市场战略可以概括为“低价策略”+“客户至上”。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降低成本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亚马逊利用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从而降低了成本,推出了更加平价的产品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客户。

其次,亚马逊凭借强大的客户服务系统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实现了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

他们致力于提高客户的购物体验和商品质量,不断地创新和扩充产品和服务线,通过个性化营销和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和品牌口碑的塑造。

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1.在线销售模式亚马逊的核心业务是在线销售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不断拓展业务范畴。

通过建立海量的供应链体系和严谨的质量检测标准,亚马逊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吸引并留住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2.第三方平台模式亚马逊的第三方平台模式允许个体和商户在亚马逊网站上自由开店,以自己的名义出售商品。

作为一个开放的电商平台,亚马逊会对平台上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评估,以确保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商品质量。

3.会员服务模式亚马逊的会员服务模式是一种网络服务业务,是其稳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亚马逊的会员服务允许用户享受更快速、便利、多样化的收货和退换货服务、无限制的视频和音乐内容、特价优惠折扣,以及免费的电子书借阅等服务。

4.零售及物流模式亚马逊拥有庞大的零售业务,涉及到商品的采购、存放和销售等环节,并以自有的物流网络、仓储、运输系统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商品运输和配送。

结语:亚马逊在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方面有着自己独特而成功的经验,其低价、高效和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不断推动着其在全球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业务扩展。

亚马逊市场规划方案 (3)

亚马逊市场规划方案 (3)

亚马逊市场规划方案背景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商之一,目前在全球拥有300多个配送中心、100多个在线零售网站和数以百万计的客户。

亚马逊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已经成长为了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电商之一。

在中国市场,亚马逊与其他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竞争激烈。

因此,亚马逊需要一个更加全面的市场规划方案来应对市场竞争。

目标为了实现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目标:1.增加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2.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3.优化产品价格和品质4.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5.扩大目标客户群体6.降低营销成本策略为了实现以上提出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增加市场份额亚马逊可以通过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来增加市场份额。

其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增加中国市场的配送中心和库存储备,以确保商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加强长尾商品的销售,增加页面的曝光度和点击率•扩大亚马逊自营业务的规模,提高网站的信誉和权威度2.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亚马逊可以通过营销和自身品质的提升来打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行一系列品牌广告宣传活动,增加品牌曝光度•优化网站的用户体验和功能,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美誉度•提高作为平台的服务水平,加强政策及售后服务,提高用户信任度3. 优化产品价格和品质在价格和品质方面,亚马逊可以执行以下策略:•确定更合理的价格策略,比如定期选出全场实力品牌,价格给出相对较优惠的福利•优选经济实惠品牌,增加这类商品的曝光率和销售量•加强对买家上传的商品的审核力度,保证其质量的可靠性•加大对售后质量的关注,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准4.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营造高品质的购物体验,确保用户爽心、安心•为忠实购物者提供更多优惠及会员权益•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例如提供在线售后咨询的服务渠道等•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平台及社区互动5. 扩大目标客户群体为了扩大目标客户群体,亚马逊可以:•采用多样性营销策略,通过社交媒体、电视广告等推广渠道吸引不同层次人群的人流•拓宽产业领域,识别有潜力的竞品或相关领域,拓展需求范围并加强服务质效•扩大合作伙伴网络,寻找大型商家入驻,充实商品库存6. 降低营销成本在达成以上五个目标的同时,亚马逊还需要降低营销成本:•加强自有营销技能培训•对不同阶段引入合适的品牌活动和事件进行推广•加强数据分析与科技开发的同步协调•通过定向广告可视化营销工具来优化投放及流量分配情况结论以上是针对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规划方案,我们将采取多种策略推动品牌的增长、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保证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品质的前提下,建立更为合理有序的市场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马逊中国经营策略谋变或砍掉家电自营
作者: 亿邦动力网来源: 亿邦动力网2014-06-25 08:11:12
【亿邦动力网讯】6月25日消息,亿邦动力网从多方业界人士处获悉,亚马逊中国有意在近期放弃家电类目自营,逐步走向开放模式。

大件物流不专业被迫放弃?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中国已明确取消大家电自营。

而此前,亚马逊中国已经停止了部分白电的自营业务,关闭黑电自营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亿邦动力网随后通过亚马逊中国搜索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白电商品,多数以商家入驻开店的形式售卖。

“亚马逊物流基本解决不了自营家电的痛点。

”某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电商负责人称,虽然亚马逊中国的物流优势突出,但与家电类目的配送能力并不匹配。

运费成本高、破损率高、配送范围小、售后服务跟不上,这几乎是家电品牌对亚马逊自有物流的共同认知。

“亚马逊物流很挑剔,特殊尺寸、稍大点的件就无法配送。

”据上述商家介绍,目前,亚马逊在家电的配送过程中,亚马逊非专业、非大件物流配送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家电品类。

特别是对于送货上门、安装、售后维修等业务,在商家看来,亚马逊的服务还不够完善,“亚马逊大件商品物流只局限于配送,通常还要品牌商自行解决安装。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送装配一站式
物流服务体系目前在国内电商行业中普遍不成熟,仅有海尔日日顺等少数几家具备。

特别是一些偏线物流以及四五线城市,亚马逊大家电配送的渗透力度是有限的。

“如果提升送装配覆盖能力,成本上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所以,亚马逊必须和第三方合作完成大家电的整个链条的配送。

”某家电品牌电商总经理表示。

亚马逊物流面向商家的收费标准
弱势品类需组织社会资源
不过,亿邦动力网注意到,即便是部分入驻开放平台的家电类目商家,也仍然在继续使用亚马逊的物流体系。

开放平台上的商家也可以使用亚马逊物流
“不应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亚马逊物流的服务能力,砍掉家电品类自营更多程度上是亚马逊自主的决定。

”有商家指出,亚马逊中国在家电类目的自采自销方面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竞争优势,特别是面对京东、苏宁这样在家电品类强势的电商平台,亚马逊在品牌商面前很难有更出色的议价能力。

大家电的尴尬销量,一直困扰着亚马逊中国,并将其视作鸡肋。

以刚刚结束的618大促为例,此前有自媒体人士爆料称,美的洗衣机在京东销售了1767万元,天猫790万元,苏宁80万元,国美20万元,几乎不见亚马逊踪迹。

同样,亿邦动力网从另一国内家电品牌了解到,其618期间全网销售超过2亿,但通过亚马逊完成的交易相比京东微乎其微。

“亚马逊的用户群相对独特,部分国际品牌、高端型号在亚马逊上相对受欢迎。

”某大型国际家电品牌电商负责人向亿邦动力网透露,其亚马逊上自营产品日常销量接近京东的四分之一,这种表现已经算“超出预期”。

另一方面,令品牌商比较纠结的是,亚马逊较为“死板”的各种规矩。

比如供货必须一次性备齐,供应链上出现补货或者滞销的时候,库存调配比较麻烦。

此外,家电商品开始向个性化、智能化方面转变,标品也开始向非标品延伸。

这也要求电商平台与商家、用户有更深层次的互动,更精细化的运营,而不仅仅是原先的粗放式价格竞争。

因此,相比家电,亚马逊中国更乐于将自营优势集中在3C、图书、音像和亚马逊平板电脑等小件、标准化产品上。

实际上,据亿邦动力网了解,与亚马逊中国有类似设想的也包括京东在内。

早先曾有消息流出,京东也有意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将家电、3C类目从自营转向联营。

这似乎与日前刘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继续扩大自营,并靠自营赚钱”的表述有所矛盾,但整合社会资源,让品牌商、经销商更好地接触消费者,并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则成为大势所趋。

〖〒〗〖EOF〗
家电代运营或重觅新增量
假如京东、亚马逊中国可以陆续开放家电类目,对于那些一直致力于家电代运营的企业或许是件好事。

而在亿邦动力网近期的一份调查问卷中,近60%尚未尝试电商“禁果”的传统品牌对代运营有明确的需求;22.2%的特色品类则更加需要专业的代运营商来辅助。

因此,对那些刚刚起步的家电品牌,亚马逊的开放之路或许会引导他们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目前,以开放平台模式经营家电品类的天猫上,除了海尔、海信这样有强烈自建独立平台欲望的老牌企业外,多数家电品牌都是在代运营商的协助下完成线上相关业务。

以天猫平台上最大的家电代运营商新七天为例,包括创维、康佳、亚都、爱国者、LG、在内的悉数家电品牌均尽在掌握。

去年天猫双十一期间,创维旗下互联网电商品牌酷开单日销量56272台,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过,这些品牌无论是京东还是亚马逊中国,目前仍未完全开放,自采的部分平台与品牌商直接对接。

多数情况下,代运营商只能通过不断签约新客户来获得市场增量,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又会因业务模式过重、服务品牌过于繁杂而遭致短板频出。

“如果
京东、亚马逊乐于把家电品类开放出来,这对于代运营商而言无疑是一种刺激,
在掌控现有品牌商的前提下,平添新的市场增量。

”某代运营商表示。

据悉,亚马逊中国的开放节奏中,目前只允许家电品牌在旗舰店之外开设一
家经销商和一家代理商,从而保证平台管控的合理性和平衡性。

“代理商会比厂
家更加灵活,也可能继续以代运营的合作方式开展。


专注小家电代运营业务的易积电器CEO季攀则认为,天猫仍是强势发展阵
地,将继续维持大规模增长。

“京东POP平台暂时还不是特别大的经营重心,首
先和京东自营业务部分开展合作,重心主要放在运营国际品牌和智能家电两个部
分。


不过,也有部分家电品牌代运营商担忧,开放平台的流量和信任度会低于自
营,采用第三方配送质量的不可控性,同样会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这可能会对
商家经营带来困扰。

----------关于亿邦动力网----------
亿邦动力网是电子商务新闻门户,秉承独立立场、专业精神、严谨态度,做好电子商务新闻。

订阅亿邦动力网官方微信,每日获取最新电商动态,回复关键字可获取更多电商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