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础 理论 研 讨
高 校贫 困生资 助 【 存在 的 问 题及 对 策 研 究 l 】
河 南科技 学院教 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 贫困生现 象日益突 出, 高校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长期 以来 , 国家、 社会 、 高 校对贫 困生给与 了大力的关心、 支持和帮助 , 在很 大程度上缓解 了高校 贫困生的经济 困难。但 是受思想观念 、 管理体制、 经济水平等 诸 多因素的影响 , 当前 高校在 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 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 这严 重影响 了国家贫 困生资助政 策的贯彻落 实。为了切 实 解决当前贫 困生资助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 , 我们要勇于改革现行政策存在的一些弊端, 真正把 贫困生资助工作 的各项政策落实到 实处。 [ 关键 词 ] 高校 贫 困生 问题 对策
一
、
高校 贫 困生 及 资 助 体 系
“ 困” 贫 从经济学 角度来讲, 是指主体缺 少货币收入而造成 支 出匮 乏, 并影响主体身心健康及社会活动的状况 。贫 困大学生是跟普通大学 生相 对而言的, 不是一个严 格的定义词, 严格意义上应该称 为来 自贫困 家庭 的大学生。一般 意义上来讲 , 高校贫 困生是指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 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 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 困难 的学生 。我们通常 把家庭人均收入较少, 有一定数额债务, 只能缴纳部分学杂 费, 本生活 綦 费接近于当地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的学生定为“ 贫网生 ”丽把家庭经济 , 收入没有任何来源, 基本上靠借债上学, 无力缴纳学杂费, 在校生活水平 明显低 于当地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称为“ 特园生” 。据教育部调 查统计 , 目前普通高校 中经济 困难学生 占在校生总数 的 1— 0 其 中 5 3 %, 经济特别 困难学生所 占的比例 为 8 1%。解决好 高校中经济 困难学生 -5 的问题 , 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 实践 “ 是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的本质要 求, 是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的具体体 现, 不仅直接关 系到我 国高等 教 育事业的持续 、 健康发展 , 而且也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 。 20 0 7年 ,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 、 等职业学校和中 《 高 等 职业 学校家 庭经济 困难学生 资助政策 体系 的意见》 国发 [0 7 1 ( 2 0 ]3 号) 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 , 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 国家奖学金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助学金 、 国家助学贷款 、 师范生免费教育 、 勤工助 学、 学费减 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1. 资金不足首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的资助金额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很多贫困生在面临学费、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压力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2. 资助标准不尽公平其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资助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目前的资助标准往往只考虑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因素如地区差异、家庭人口数量等,导致一些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资助。
3. 资助工作信息透明度不高此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信息透明度比较低。
很多学生不清楚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导致他们无法及时并准确地获得资助。
同时,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公开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申请资助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4. 建档立卡制度执行不彻底最后,建档立卡制度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执行存在问题。
一些学生应该符合贫困生资助的条件却没有及时建档或核定,导致他们无法享受相关的资助政策。
对策提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1. 增加资助经费的投入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和学校应该增加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经费投入。
这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公益募捐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学校也可以寻找更多的合作机构和企业来提供资助,扩大资助覆盖面。
2. 健全资助标准,提高公平性在制定资助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以外的因素,如地区差异、家庭人口数量等。
可以建立一套多维度的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需求,确保最有需要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资助支持。
3. 提高资助工作的信息透明度为了提高资助工作的信息透明度,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向学生和教职工全面介绍资助政策的内容和申请流程。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促进公平公正。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助金额不足、分配不公、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资助工作的效果和公平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对策来解决。
资助金额不足是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当前高校学费和生活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原有的资助金额已经无法满足贫困生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贫困生资助的经费投入来解决。
高校可以通过调整预算,增加对贫困生资助的投入。
可以向社会企业及爱心人士募集资金,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金额。
可以加强贫困生的助学贷款政策,让贫困生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用问题。
分配不公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
目前,在高校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或者是某些民族学生给予更多的资助,而忽视了其他同样处于贫困境地的学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公正的评估机制来确定贫困生资助的额度和对象。
评估可以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特长和社会评价等因素,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进行。
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贫困学生的信息录入根据系统的计算结果进行资助金额的分配,确保分配的公平性。
管理不规范也是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
由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到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调合作,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资助工作。
这个机构可以由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资助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管理资助经费的使用等。
可以积极培训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怀和帮助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
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除了提供经济资助外,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等。
浅析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大学生资助工作在高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资助政策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未能得到及时帮助。
申请流程繁琐复杂,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
审核制度不够严谨,导致资助资金分配不够精准和公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加强政策完善,简化申请流程,强化审核制度,优化资助资金分配,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资助帮助。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对策,政策完善,申请流程,审核制度,资金分配,加强,简化,强化,优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数据显示,我国仍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资助工作的问题亟待解决。
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其中包括资助政策不够完善、申请流程复杂、审核制度不够严谨、资助资金分配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资助工作的效果和公平性,亟需加强改革和完善。
本文旨在对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完。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对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可以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改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研究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高校对学生的关爱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问题分析在高校中存在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要通过认定贫困生身份来享受相关的帮扶政策和资助措施。
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以下问题:1.认定标准不清晰:不同高校对贫困生认定标准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认定结果不一致,给学生带来不公平的对待。
2.认定程序繁琐:贫困生认定需要学生提交大量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填写各种表格,而这些程序繁琐且复杂,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和困扰。
3.信息不对称:一些学生并不了解贫困生认定的政策和程序,无法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也无法发现自己有可能享受的帮扶措施和资助项目。
4.评判主体不客观:一些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由学校自行负责,评判主体不独立客观,容易出现人情主义和不公平的现象。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好的帮助和资助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制定统一的认定标准:教育部门应制定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明确家庭经济情况的评判指标和认定标准,提高认定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简化认定程序:简化贫困生认定的申请和评审程序,减少学生的填表和材料准备工作量,例如可以采用线上申请和审核方式,提高办理效率。
3.加强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贫困生认定政策和程序的宣传,向学生普及相关的政策和权益,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的信息。
4.建立独立的评审机构:高校可以建立独立的贫困生评审机构,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承担认定工作,提高评判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人情主义和不公平的现象。
5.建立评估和跟踪机制:建立贫困生资助的评估和跟踪机制,定期对认定的贫困生进行追踪调查,确保帮扶政策和资助措施的有效落实,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6.加强帮扶和资助力度:提供更为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资助项目,例如设立专项奖学金、减免学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鼓励其完成学业。
三、总结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和改革,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承担子女的高等教育费用。
然而,仍有一部分家庭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些学生被称为贫困生。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高校开展了贫困生资助工作。
然而,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助标准不够明确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标准不够明确,导致资助对象的确定存在困难。
一些学校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视为贫困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一来,一些本来不需要资助的学生也获得了资助,而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却因为标准不够明确而被忽略。
对策一:制定明确的资助标准高校应该制定明确的贫困生资助标准,将资助对象的确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的就业情况等因素来确定资助对象。
同时,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资助申请和审核机制,确保资助对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问题二:资助形式单一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形式单一,主要是通过发放生活费、减免学费等方式来帮助贫困生。
然而,这种资助形式不能满足贫困生的多样化需求,也不能真正解决贫困生的问题。
对策二:多元化的资助形式高校应该探索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形式,如提供兼职工作机会、提供学习用品、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
这些资助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贫困生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问题三:资助管理不规范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不规范,存在着资助对象的重复、资助金额的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财政资金,也影响了贫困生的利益。
对策三:加强资助管理高校应该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建立健全的资助管理制度。
可以通过建立资助档案、定期审核资助对象等方式来确保资助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监管,确保资助资金的合理使用。
总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明确的资助标准、多元化的资助形式和规范的资助管理,可以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作者:黄小丽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第03期一、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1.社会因素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据有关数据显示,高校贫困生62.5%来自农村,20.5%来自老少边穷地区。
这是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改革开放的程度和优惠政策等原因,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还相当落后,收入水平低。
这些低收入家庭除了要承担高额的学费,其他日常消费开支也在日益的增长,根本无力承担,这就导致了部分高校学生生活上的贫困。
2.制度改革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财政压力以及免费高等教育的缺陷等原因,从1996年起,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实行收费制度。
特别是近几年,教育部宣布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校收费就越来越多。
从2002年的学费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来看,学费水平已经超过了农民居民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的4倍,是高收入组人均收入纯收入的71.65%。
而对城市居民来说,学费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中上收入组的47.62%,是低收入组的115.75%[1]。
因此,从当前的学费水平来看,一般的家庭和贫困家庭都难以承担高校收费的压力。
再加上助学工作相对滞后,这就直接导致了贫困生比例的逐年增加。
3.家庭贫困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直接原因由于我国大学生上学的经费大都来自于家庭,所以家庭贫困是使得贫困生问题凸显的直接原因。
这主要包括农民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部分多子女家庭、单亲及父母双亡的家庭等。
这些家庭的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或不稳定,贫困的程度可想而知,若是家里再供养一到两个大学生,生活就更是苦不堪言了。
因此,这些家庭就成为高校贫困生,尤其是特困生的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贫困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
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务。
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却难以负担这个额外的支出,成为了高校贫困生。
为了帮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实行了贫困生认定制度,并提供相应的资助政策。
在实际操作中,贫困生认定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以确保资助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一、问题存在1.认定标准不明确在高校贫困生认定中,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导致不同学校、不同部门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的学校认定标准过低,导致一些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也能够获得贫困生资助;而有的学校则认定标准过高,导致一些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获得资助。
这种差异化的认定标准会导致资助政策的不公平性,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2.认定程序繁琐高校贫困生认定需要学生家庭出具一系列的证明材料,包括家庭收入证明、财产证明、申请书等,认定程序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差、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家庭来说,提供这些材料会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一些学生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提供完整的证明材料,也难以顺利通过贫困生认定程序。
3.认定程序不透明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认定程序并不了解,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认定过程不透明,容易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错失申请的时机或者获得不应有的资助。
这种不透明性也容易导致一些以假乱真的现象出现,影响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
二、对策研究1.建立统一的认定标准高校应建立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确保所有学校、所有部门在认定贫困生时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这就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认定标准进行统一规定,明确家庭经济困难的界定和认定条件,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公平公正。
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认定标准进行灵活调整,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支持。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贫困生认定不准确。
部分高校对贫困生认定标准过于严格,过多的材料要求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无法申请到资助。
2. 资助金额不足。
部分高校资助金额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 资助形式单一。
部分高校只提供生活费资助,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4. 资助流程繁琐。
申请贫困生资助需要填写大量的资料和表格,流程繁琐,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对策
1. 改进贫困生认定标准。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减少申请材料和流程,让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能够获得资助。
2. 增加资助金额。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增加资助金额,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3. 多样化资助形式。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助形式,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实习机会等。
4. 简化资助流程。
高校应当简化资助流程,减少申请材料和表格,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申请到资助。
总之,高校应当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加完善的资助政策和服务,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主要有:
一是贫困生的定位困难,由于贫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及收入水平等许多因素,很难准确确定贫困生的身份,以及贫困程度的辨识。
二是贫困生的资助工作难以有效实施,贫困生的发放资助金额实际有限,政府资助政策常常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求,而且很多贫困生往往因为离校原因而无法及时获得资助。
三是贫困生支持工作难以有效推行,由于贫困生的资源有限,很难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影响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对策思考:
一是加强公共资源配置,政府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贫困生身上,充分展示政府对贫困生的关怀,及时发放资助,从而提高贫困生的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贫困生认定工作,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体系,
以便准确把握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更好地针对贫困生实施帮扶政策。
三是细化贫困生资助项目,根据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具体需求,细化贫困生资助项目,提供更多的资助。
四是加强对贫困生的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就业咨询等生活支持,以促进贫困生的发展。
论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虽 然 早 已形 成 了 以 国家 助 学 贷 款 为 主体 的 “ ” 奖 “ ” 勤 ”“ ” 减 ” 结 合 的 贫 困生 资 助 体 系 . 贷 “ 补 “ 相 从
20 0 7年 下半 年起 国家 资助 贫 困生 的力 度 也 明显 加 强 。 但体 系本 身及 其 在实 施过 程 中确实 明显存 在 一些 较严 重 问题 。可 以说 , 主要 因为这 些 问题 。 才致 使 国家对 贫
一
最 低平 均生 活线 的都 是贫 困生 。但 这在 高校 具体 操作 起 来 , 常 困难 。 以至 高校 在 认 定 贫 困生 过程 中经 常 非 出现 以下情 况 : 是简 单 了事 , 一 把学 生家 庭所 在地 或 家 长 单位 开具 的家庭 贫 困证 明作 为认定 贫 困生 的唯一 依 据, 只要 开具 了证 明 , 是 贫 困 生 , 不会 考 虑 学 生 在 就 而 校 的实 际生活 状况及 日常消 费 ; 一是程 序 极其 繁琐 , 如 贫 困生 申请 资助 , 要 贫 困证 明、 生 个 人 申请 、 实 需 学 核 贫 困生身 份 、 定贫 困生 等 级 、 立 贫 困生 档 案 、 批 确 建 报 补助 指标及 金 额 、 示 资助结 果等 诸 多环 节 , 公 而办理 国 家助 学贷 款 的手续更 加 繁琐 。结果 是 大多数 的贫 困生 往往 被这 么多 的程 序 弄得 心 焦 , 时把 涉 及 许 多 个 人 同 隐私 的 内容 广 而告之 , 易 引起 贫 困生 心 理 上 的抵 触 极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8期
继 续教 育 研 究
j X ioy a u i Uj uy nj a i
学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学校资助工作在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学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资助政策不完善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标准不统一。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制定的资助政策标准差异较大,导致部分贫困生无法获得应有的资助;其次是申请流程繁琐。
贫困生需要填写大量表格或提交相关材料,手续繁重,容易失去申请机会;再次是评审机制不公。
有些学校评选奖励对象时缺乏客观公正性,易受人情因素影响,导致优秀贫困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2. 资金来源不稳定学校资助靠奖学金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两个渠道。
然而,在现实中,这些渠道并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求。
学校义务教育经费有限,无法满足高中、大学等不同层次和阶段的贫困生资助要求;而奖学金往往依赖于个别捐助者或外部来投入,并不能持续。
3. 资助工作评估缺失许多学校在执行资助政策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一些学校对申请人的真实情况了解不深,存在审核失实问题;一些资助项目执行效果难以量化,缺少科学可行的评估方法。
二、对策提出1. 完善政策制度建设为解决资助政策标准不统一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强协调,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
同时,规范申请流程,简化手续,并通过线上平台等方式提供便利的申请渠道。
此外,在评审机制上加强公正性,确保奖励对象选取更为客观公正。
2. 多元化资金来源推进多方合作是改善资金来源不稳定问题的重要途径。
除了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外,可以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引入社会捐助,发起公益活动筹集资金。
此外,可以推进教育产业化,开展有偿服务,将收入用于学校资助。
3. 加强管理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资助工作信息系统,对申请人进行全面了解并确保真实性。
加强对资助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建立科学可行、定期生效的评估机制。
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经验交流和借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在这个过程中,仍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临着接受高校教育的困境。
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而相应的救助措施也逐渐得到强化。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
首先,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家庭贫困是影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许多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使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交通费等教育成本成为难以承受的重负。
另一方面,贫困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往往无法和其他同学相同,这也使得他们无法获得奖学金和其他教育资助机会。
其次,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的对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要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高校也要加大贫困学生的奖学金比例,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参加高等教育,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
另外,高校也要加强学生的自助工作,鼓励学生通过教学、科研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此外,社会力量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力量可以通过定向捐资、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者协会等形式,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同时,社会也需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和照顾,以缓解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
总的来说,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政府、高校、学生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
只有通过合作和努力,才能够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资助,为其创造更加公平和有利的教育环境。
国家助学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国家助学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一、问题1.贫困证明泛滥,学生诚信缺失。
在评定国家助学金过程中,学生故意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贫困证明。
这种现象源于社会上的诚信和法治制度不健全,影响了校园的公平和学生的价值观。
2.评审过程不透明,辅导员监管问题。
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发放程序多、任务重、涉及面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对辅导员的监管,可能存在腐败行为。
二、原因1.社会诚信和法治制度不健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了校园的公平和学生的价值观,使得部分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贫困证明。
2.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审过程中,对辅导员的监管不足,可能导致腐败行为的出现。
3.学生价值观的扭曲:部分学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故意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以获取贫困证明和资助。
三、对策1.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评定指标体系和规范评定程序:制定详细的评定标准和程序,确保贫困生的认定公正、公平、公开。
同时,加强对学生家庭情况的核实,防止虚假贫困证明的出现。
2.加强过程监督,建立动态档案,完善资助体系:在评审过程中加大对辅导员的监管力度,确保评审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建立动态档案,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更新,确保资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建立诚信体系,加强法治德治,加快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培养: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同时,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建立诚信档案,对失信行为进行记录和惩戒,形成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4.完善辅导员考核机制:将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发放纳入辅导员考核范围,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辅导员进行批评和整改。
这样可以提高辅导员对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的重视程度,促进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诚信讲座、案例分析等,让学生了解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发放标准和程序,明确诚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中国一直致力于改善高校贫困生的生存和学习条件,但贫困学生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许多个案表明,贫困生资助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以使贫困学生真正受益。
本文就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问题(一)信息不透明。
在高校仅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的有关招生和资助政策,往往并不真实准确,缺乏必要的相关信息以及解释。
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进行申请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或如何填写申请表格,而相关部门也没有尽到及时、全面提供信息的义务。
(二)资金分配与使用的不透明。
高校应当将资金 parity的用于资助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资金很可能被用于其他用途,如举办校庆、修建校园景观等,这也使得很多贫困生没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应有的资助。
(三)标准不统一。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标准因高校而异,但绝大部分学校的资助标准都明显偏低,即使贫困生得到了资助,其所得款项也难以满足实际生活需要。
(四)申请硬件环境不完备。
高校贫困生申请资助的硬件设施不完备,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交的资料众多,但高校资助办公室往往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甚至还存在审核流程繁琐、时限不足等问题。
(五)资助过程中缺乏社会关注。
高校资助贫困生的活动一旦结束,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度也往往急剧减少。
长远来看,这种习惯会导致社会对贫困生的关心越来越少,也会使一些外界人士缺乏认识和理解,并对贫困学生心生偏见。
二、解决对策(一)信息透明。
为确保高质量的资助,高校必须营造信息共享制度,向贫困生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
就此来说,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公开信箱、发放传单等形式来加强对各方信息的传递和普及。
(二)资金透明。
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资助工作的监管,确保各高校的资金安排严格遵循资助政策。
当然,高校本身也应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并建立透明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助资金得以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避免滥用和挥霍的现象。
(三)标准统一。
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标准,政府应该明确规定,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实施,但必须确保基本政策得以落实,同时要使各学校相互参考、借鉴,逐步形成合理的、统一的资助标准。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近年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存在问题主要包括资金支持不足、政策制度不健全、资助对象选择不当以及缺乏长期跟踪服务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对策,提出解决方案,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为贫困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资金支持不足。
目前,高校的经济资助往往只能覆盖一部分贫困生,而且经常面临预算不足的情况。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加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投入。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资助、加强社会捐助、拓宽助学贷款渠道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政策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相对分散,执行情况不够标准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入手,制定统一的资助标准、规范资助程序和管理方式,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贫困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资助。
缺乏长期跟踪服务也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
目前,虽然高校对贫困生提供了一定的资助,但却缺乏长期跟踪服务,导致一些贫困生在学业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贫困生的长期帮扶工作,建立健全的跟踪服务体系,为贫困生提供更为持续的帮助和支持。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
在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完善,为贫困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发展很快,各种形式的资助项目不断涌现,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1. 资助项目过多、重复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各种形式的资助项目不断增加,但是很多项目却存在重复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资金和人力资源,也影响了申请资助的学生的选择。
2. 资助对象没有系统筛选很多高校的资助对象主要选取的是贫困学生,但是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筛选和评估,导致一些不需要资助的学生也获得了资助,浪费了资助资源。
3. 资助申请难度大一些高校的资助申请难度过大,需要填写大量的申请表格和提供各种证明材料,而且往往需满足较高的平均分和奖学金荣誉等条件,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不能获得资助。
4. 资助管理粗放在资助管理方面,很多高校采用比较粗放的方式进行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制度,从而容易出现资产浪费、资助核查不严等情况。
5. 资金监管不到位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一些相关制度的不规范或者管理的不到位,往往存在资金分配不公、贪污等现象,导致资助工作的公信力受到破坏。
二、高校资助工作的对策与建议1. 优化资助项目结构高校应该逐步优化资助项目结构,避免出现重复资助的情况,把有限的资助资源更聚焦地,用于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困难,从而更好地发挥资助的作用。
2. 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在资助对象的选择上,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对申请人进行筛选和评估,避免出现过多的资助对象或者资助对象不到位的现象。
3. 改善申请流程优化简化资助申请流程,提高申请人提交申请的入口,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提高资助的申请效率。
4. 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应该加强资助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资助的流程开始进行规范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这样可以避免资助的浪费和文件的烦琐。
5. 健全资金监管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资金监控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作,保证高校提供的资助项目能够得到合理、公正、透明的使用,降低资金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前 言 ຫໍສະໝຸດ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6 2 7 9 2 0 1 — 1 — 1 1 7 — 8 4( O 8)2 0 9 0 312 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认定指标体 系 ._ .
自 19 9 9年以来 , 随着 我国高校教育招生扩招 、 缴费上学制度的 实行 , 高等教育朝着 大众化方向迈进 , 校中大量贫 困生 的出现 已 高 成为一个不争的事 实 , 高校 贫困生 问题 随之 凸显 。贫 困生能否上得 起大学成 了摆 在人们 面前 的切实 的问题 。 这种现象引起 了党 中央 国 务院的高度重视 , 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 助力 度 , 不 不断完善 贫困生
平、 学生德育综合评定) 。 等 32 树 立正确 的资助观念 .
的资助体 系。但 随着 资助对象 的增加 和资助力度 的加大 , 伴随而来 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 容忽视 ,否则将极大地 影响到资助体 系的实
施 , 至有可 能影响到 资助 目标 的实现 。本文就这一方面进行了初 甚 步探讨 。 2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贫困生资格认定缺 乏合理机 制 .
34 在经济资助的同时 。 . 给予贫困生其他方面 的帮助
现在有些学校为 了尽量公 平 、 公正 的认 定贫 困生 的资格 , 采取 民主监督 的形式 , 经过 班 、 校层层审核 , 系、 最后 以文件 的形 式公布
本年度贫困生名单 。或规定 凡享受 贫困补贴的学生 , 必须 自己先提 出书面申请 , 经院( 和学校两级审批后 , 张榜 公布 , 系) 再 接受全校学
的思想。
有的学生在获得资助前后判若两人。在获得资助前学 习努力 , 生活俭朴 , 在获得资助后有了一大笔钱 , 不能够合理消费, 出现请客 吃饭 、 买高档生活用品和化妆品 、 疯狂上网等。 甚至有 的学生获得资 助后依然不缴纳学费或者利用贷款来完成学费 , 而把资助用来消费。
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中的问题与对策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帮助真正的贫困生获取资助,实现公平公正。
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信息收集不全面。
当前的贫困生认定主要依赖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和贫困生申请表,但这些材料往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一些家庭收入和资产问题可能无法准确体现,一些特殊家庭状况也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对此,高校应该加强信息收集工作,采用多种途径,比如与社区、乡镇等相关部门沟通,多方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是认定标准不合理。
当前的认定标准主要以家庭经济困难为依据,但这种单一标准容易出现误判情况。
有些家庭虽然经济较差,但在其他方面还有能力支持学生的大学生活;而有些家庭虽然经济相对宽裕,但在其他方面存在困难,如生活环境差、父母离异、独生子女等。
应该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人口状况、学生本人特殊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
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是审核程序不规范。
一些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时存在审批流程不规范、审核不严谨的情况。
在认定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申请表材料填写不完整、审核不严格的问题,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也能获得资助。
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应该建立严密的审核程序和流程,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确保认定的客观公正性和准确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进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
加强信息收集工作。
高校可以与社区、乡镇、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多途径获取学生家庭的全面信息。
可以鼓励学生主动申报特殊情况,积极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确保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
高校应该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人口状况、学生特殊情况等因素,建立多维度的认定标准,确保认定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要定期评估和调整标准,与时俱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收稿日期:2008-04-15
摘要:当前,中国高校已形成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惠及了众多的贫困生。
但是由于体系自身及社会现实的某些原因,严重影响了对贫困生的实际资助效果。
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影响贫困生自助效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中国大学生的贫困问题更加实现,备受社会广泛关注。
集国家、社会、高校之力形成的以最大限度资助高校贫困生为目的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减”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圆了许多贫困学子的求学、成才梦的同时,也因体系自身及社会现实等层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对贫困生资助的实际效果。
一、贫困生人数激增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2 000多万高校在校生中,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即特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8%-15%,而且人数在逐年激增。
另外,城市生源贫困生也在增加。
这部分学生的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家庭收入陡然下降,生活困难,而学校目前尚没意识到这些贫困生成员的存在,对他们关注不够。
显然,以物质补给(主要是金钱)为主要资助内容的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不可能解决所有在校大学生的贫困问题,能资助的只是其中有限的一部分。
进一步而言,现在高校贫困生人数的逐年递增与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资助效果已出现明显失衡。
二、目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健全、科学,值得商榷
虽然早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减”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2007年下半年起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力度也明显加强,但体系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确实明显存在一些较严重问题。
可以说,主要因为这些问题,才致使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效果不能如期显现。
(一)贫困生认定缺乏科学性。
我国对贫困生认定的通行标准是:凡是学生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平均生活线的都是贫困生。
但这在高校具体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以至高校在认定贫困生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一是简单了事,把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作为认定贫困生的唯一依据,只要开具了证明,就是贫困生,而不会考虑学生在校的实际生活状况及日常消费;一是程序极其繁琐,如贫困生申请资助,需要贫困证明、学生个人申请、核实贫困生身份、确定贫困生等级、建立贫困生档案、报批补助指标及金额、公示资助结果等诸多环节,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手续更加繁琐。
结果是大多数的贫困生往往被这么多的程序弄得心焦,同时把涉及许多个人隐私的内容广而告之,极易引起贫困生心理上的抵触和现实行为上的对抗;另一严重的是“从一而终”,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在校期间就不会轻易被脱贫,学校一般不会根据学生现实状况的变化随时更新贫困生档案,这一情况在绝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
上述做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贫困生身份的科学核定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关键。
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毋庸置疑地会使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给贫困生资助工作本身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更不必说资助效果了。
(二)高校贫困生的“贫”的内容界定尚不科学,资助内容单一。
现行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关注的主要是贫困生的经济贫困,突出对部分贫困生经济生活方面的扶持,而对该类学生的心理状况、品德修养等方面及在心理健康、个人能力等方面“贫困”的其他学生的关注过少,甚至完全忽略。
事实证明,高校学生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紧张、忧郁、烦躁、孤僻等,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高校贫困生尤其是特困生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同时在道德品行上也大都有较严重问题。
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资助过程中却过多关注了贫困生的经济贫困,对上述现象尚没引起普遍的重视,而后者并不会因为前者受到相应的资助或者是贫困程度的缓解,也自然相应改观的。
更何况,在心理方面或者道德方面有明显问题的贫困生对自身、他人及社会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经济贫困对上述因素的影响。
不断被披露的高校贫困学生自杀、犯罪等事件,道德滑坡、冷漠乏爱、及时行乐、责任意识淡薄等现象就已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所以,突破传统思维,科学界定贫困生“贫”的内涵,拓宽资助领域,完善资助内容,把对贫困生经济扶贫与加强心理疏导、品行道德教育及个人能力的培养等资助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解决在校期间的温饱问题,更要兼顾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理性发展。
(三)贫困生资助的形式更需拓宽与完善。
诚如上述所论,高校贫困生的“贫”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还同样表现在心理、道德品质、个人能力等方面。
实际上,当前国家、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主要体现在对贫困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资助,最主要是经济扶贫,而对贫困生其他方面的资助却做之甚少。
目前许多高校的设立勤工俭学,或称“以工代赈”等勤工助学形式,应是资助贫困生的一理想之途,但在各高校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基金短缺、范围窄、
岗位少、稳定性差、能力型岗位极少,体力型岗位多等缺点,缺乏科学的保障机制和健全的操作体系,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勤工助学活动。
另外,相对于庞大的高校贫困生人群,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途径获得资助的毕竟是其中一部分,其他较多的人只能望梅止渴,不仅不能得到经济资助,也不能得到能力培训、锻炼,心理辅导、疏导的机会。
如此一来,非常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四)某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机制、程序等应更简化、健全,更具操作性、科学性。
现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核心内容体现的是对家境困难学生的及时、合理的帮助,在操作层面上理应简便、快捷,稳定、高效,科学、公平,以最大的方便服务于广大贫困生。
但事实上,有的资助形式程序极其繁琐,前已有所述,这会影响对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保证对贫困生资助的质量和效率。
三、高校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尚需更加完善
许多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管理的重视不够,没能将其视为学校发展的一项事业统筹对待,协调处理。
目前,虽然国内的高校大都设立了像资助管理中心之类的专门机构处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也有专门的校级领导主管此事,但通常的做法是资助管理中心按照既有的规程独立对高校的贫困生资助,重点是实物方面的直补,而只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请示,领导一般不会太多过问。
这样做表面上似乎合情合理,但其实是把资助管理中心两项主要职能——资助、管理割裂开来,重资助,轻管理,重形式,忽略根本。
国家之所以在高校设立资助管理中心的目的应该是在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把此等专项事务作为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事情来对待,适时资助,强化管理和教育,培养贫困学生自尊自强,明礼谦让,感恩负责的良好风貌,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的做法却偏离了这一指导思想。
国家、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监管机制不力。
有些高校困难补助或者勤工助学工资不能按期发放,经常拖欠,甚至国家拨发的贫困生助学金有时候都不能足额发放,有些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工资太低,劳动量到不小,起不到俭学的目的,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缺乏监管机制所致。
另外,高校也普遍缺乏对资助活动及其结果的较系统绩效评价。
要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笔者认为重点要从以下做起。
首先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高度审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在人才培养、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从切实服务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和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协调安排,使资助工作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次要更新资助理念,不仅要直接进行物质资助,更要注重能力方面的扶持,心理健康方向的合理疏导,品格的历练,在资助过程中,把经济资助、能力锻炼与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关注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变救济性资助为开
发型、扶持性资助,着眼于全面推动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全面发展而不是救一时之急。
其三,大力改革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不仅健全资助保障、扶持体系,拓宽资助途径,完善资助内容,创设丰富的资助平台,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更要切实发挥勤工俭学资助形式的积极意义,尽快拓宽勤工俭学的领域、内容和层面,努力使勤工俭学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形式(国家助学贷款除外)。
参考文献:
[1]王南征等.论高校贫困生的成才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84-85.
[2]杜舒娟等.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7,(11)89-90.
[3]薛深.高校贫困生问题加剧现象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41-44.
[4]叶华松.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1)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