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上交
风向和风速教案
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标题:风向和风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3. 分析和解释风向和风速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白板、黑板、投影仪等。
2. 教学材料:教科书、图片、实验器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注意到风是如何吹动树叶、带走气球或使风车转动的?-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描述风的方向和强度?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风向和风速的定义和概念。
- 解释风向是指风来自的方向,通常用罗盘方位表示。
- 解释风速是指风的强度,通常用米/秒或千米/小时表示。
- 强调风向和风速是天气和气候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3. 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以测量风向和风速。
- 准备一个风速计和一个风向标,让学生观察并记录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 引导学生使用风速计测量风速,并使用风向标确定风向。
- 让学生观察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4. 拓展应用(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风向和风速对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 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课堂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进一步加深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
2. 完成一个小组项目:调查当地的风向和风速,并制作一份简单的报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演示和拓展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能够测量和分析它们的变化。
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风向和风速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风向和风速的应用价值。
一年级科学上册《风向与风速》教案及教学实录
一年级科学上册《风向与风速》教案及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风的速度。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向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风速的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 观察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难点:观察和判断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风向标、风速计、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个风向标,一个风速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天气现象,引出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示例说明。
3. 观察: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尝试判断风向和风速。
4. 实验:学生使用风向标和风速计进行实验,观察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向和风速的特点,强化记忆。
6. 作业:学生画出今天的风向和风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风向和风速的判断准确性、描述清晰度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气象学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气象观察活动,长期记录风向和风速数据,培养学生的持续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气象新闻,了解气象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风向和风速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观察和实验操作中的困难所在。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难点:风向的判断,风速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风向和风速。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风向和风速。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袋、风速计、计时器、绳子、红旗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风向袋和风速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天气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风向袋和风速计,讲解其使用方法,并演示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在实验中。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测量了风向和风速,那么如何判断风向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风向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测量风速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2019年(秋)四年级科学上册 1.4《风向和风速》教案 (新版)教科版
2019年(秋)四年级科学上册 1.4《风向和风速》教案(新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风向和风速》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风有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也已经初步感知风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风,了解风向、风速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习借助简单仪器进行风向和风速的观测与记录。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天气观测中云和雨、气温和温度。
会制作简单的天气日历。
风作为天气要素之一,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有感知,也已经对风有一定的认识,但风的观测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因为风无法看到,只能借助其他事物或工具来测量和感受风的风向和风速。
二、教学目标设计1.了解风的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知道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知道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知道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知道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工具,了解风力等级和相对应的特征描述。
3.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观测和记录一天中某地某时的风向。
4.能通过观测物体来描述风速等级并完成风的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风(风向和风速)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判断风向和描述风速。
2.教学难点:测量风向并感知风速。
板书内容附送:2019年(秋)四年级科学上册 2.1《动物的特征》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观察动物的特征2、学会从动物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食性去观察了解动物3、能较好地描述与传达事物的特征,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教学重点:学会从动物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食性去观察了解动物教学难点:能较好地能描述与传达事物的特征,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教学准备:动物的图片、动物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哪些动物呢?刚才同学们举例说了许多可爱的动物,并且提到了许多动物的特征,那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了解“动物的特征”。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属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中的“天气”单元,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本课内容就是对四种基本特征之一的风进行研究。
学生在此之前,刚刚学习了并能够做简单的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就需要学生描述风向和风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知识并能记录天气情况。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他们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观察的意识、探究的能力,记录的习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与情感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制简易风向标方法,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自制风向标、小风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关于风的谜语,让学生猜测谜底,引出这节课的主题“风”。
教师提问:1.见过风吗?2.怎么知道风的存在?多媒体展示风吹动树枝摇摆、头发飞舞、红红旗飘东的图片,让学生感知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
多媒体展示一段天气预报,让学生找出描述风的关键词(东北风6级,阵风7-8级),引导学生了解风的两个要素:风向和风速。
引出课题,并板书:风向与风速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1.认识风向和风向标学生阅读课文P9页,边默读边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风向?风向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给学生3分钟时间。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风向和风速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风向和风速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风的概念和特征,知道风的产生、方向及变化等基本知识;2.学生能够了解风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知道不同风力等级的表示方法;3.学生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对风向和风速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风的产生、方向和变化;2.风速的概念、测量和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区分和理解;2.风速的测量和表示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风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小时候听到过的关于风的故事或传说。
2. 搜集资料(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搜集关于风的知识、图表等资料,并让每组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汇报中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观察(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实验观察,探究风的特征和变化。
教师可以分发实验指导书,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结果。
实验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在实验室或户外选择一个安全的地点;•制作风向风速仪,将其放置在平面上;•观察风向风速仪的指示,记录下来;•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风的特征和变化。
4. 讲解风速(10分钟)教师对风速的概念、测量和表示方法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演示器材,并请学生根据不同的风力等级来分类显示。
5. 群体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每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设计并进行一项风速测量活动。
在活动完成后,每组进行简单报告,并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常用的风速测量仪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6. 拓展任务(5分钟)教师提供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风力、风速及风向方面的信息或文章,并在下次课交流分享。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特征和测量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群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风的认识。
最后,提供拓展任务,让学生继续探究相关知识和内容。
风速和风向教案
风速和风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风速和风向的基本概念,并能通过观察和测量准确地测量风向和风速。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认识到风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风速和风向的基本概念,测量风速和风向的方法与工具。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测量风速和风向,以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观察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投影仪、教学PPT、天气预报或实时天气状况。
2. 教学材料:风速和风向测量仪器、指南针、测量纸、小组合作活动指南。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不同地方的风速和风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风的看法和经验,引出风速和风向的概念。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使用教学PPT向学生详细介绍风速和风向的定义和概念,并解释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风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Step 3:测量风向(15分钟)1. 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指示功能,解释如何通过指南针准确测量风向。
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指南针测量教室或校园中的风向。
2. 学生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校园不同地方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下风向的变化,并汇总成报告。
Step 4:测量风速(20分钟)1. 介绍风速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如风速计或风筝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式。
2. 学生合作活动:在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风速测量工具进行实验,测量风速并记录结果。
学生可以讨论和比较测量结果的差异。
Step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请学生回顾整个实验的过程,总结风速和风向的测量方法与规律。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报告。
五、课堂延伸:1. 带领学生上网搜索和了解更多有关风速和风向的知识或实时天气状况,并与本地进行对比分析。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实验和观察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向和风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课件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天气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天气中有哪些元素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天气元素——风向和风速。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同时,教师解释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风向和风速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成果,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向和风速。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科学《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1)概念: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风速是指风的强弱;
(2)原理:风速的变化受到气压、地形以及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而风向受到地球自转,大气层温度差等因素的影响。
2.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1)观测方法:风向和风速的观测和记录,可以使用风角仪、风向标等工具或者使用罗盘、双桨等来观测;
(2)记录方法:观测结果可以使用数据表法、海图方法、三维坐标法等方式进行记录,并用圆形图表进行可视化表示。
3、风向和风速的利弊
(1)利弊: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可以大大改善环境;但也会带来降雨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影响。
4、风向和风速的应用
(1)应用: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有助于人们了解气象现象,可以预报天气,可以用来观测风向和风速信息,方便军事决策和经济发展;电力、农业、水产等也受到风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了解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
(3)熟悉风向和风速的利弊;
(4)懂得风向和风速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天气和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风速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2.让学生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勇于实验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风速计,准确测量风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风速计和实验材料。
3.准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图标,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5分钟)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同时,展示风速计的图片,介绍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风速计测量风速。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风速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风速,并填写实验报告。
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测量风速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使用风速计,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风速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进行讨论。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与风速》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与风速》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向与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风向的测量、风速的测量和风的利用等三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自然现象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上,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2.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风向和风速的实验器材:风速计、风向标、气球等;2.PPT课件;3.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各种风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风速计和风向标,测量风向和风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总结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风在生产、交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当地一天的风向和风速变化。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引言:风向与风速是气象学中重要的概念,在地理、环境科学等学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生通过学习风向与风速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运动的原理以及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本文旨在设计一节关于风向与风速的教学课程,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概念。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风向与风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测量风向与风速的工具和方法。
3. 学会分析和解读气象图中的风向与风速信息。
4. 了解风向与风速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风向的概念和定义。
2. 风向的测量方法和常用工具。
3. 风速的概念和定义。
4. 风速的测量方法和常用工具。
5. 风向与风速的关系。
6. 风向与风速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展示风向仪和风速计的实物,向学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使用风向仪和风速计进行测量,观察测得的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与风向和风速有关的问题,并向全班进行汇报和分享。
4. 观察法:通过观察真实的气象图和天气预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读其中的风向和风速信息。
四、教学活动:1. 演示风向仪和风速计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测得的数据。
2. 设计小组实验活动,让学生利用风向仪和风速计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小组讨论活动,提出与风向和风速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并进行汇报。
4. 观察和分析真实的气象图和天气预报,让学生学会读取其中的风向和风速信息,并讨论其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是否能按照实验要求正确使用风向仪和风速计,收集、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
2. 讨论和汇报评估: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积极程度,评估学生对风向和风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了解风向和风速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了解风向和风速2了解风向和风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感受到风的存在。
那么,你知道风是由什么产生的吗?风又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风向和风速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风?风,是由地球上的温度差异所引起的气体运动,其方向和速度随温度、压力、地形等因素而不同。
风的形成是因为太阳不断地向地球输送热量,而地球受到的热量不均,地球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压也就不同。
为气体的热膨胀和冷缩性质,所以会引起气体流动,即形成风。
二、风有什么特点?风有两个重要的特点:风向和风速。
风向是风的运动方向,用“东、南、西、北”等表示。
通过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地区的风向分布。
风速是风的运动速度,通常用“米/秒”或“公里/小时”表示。
风速大小与气压差的大小有关,气压差越大,风速也就越大。
另外,风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比如风向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风力可造成破坏等。
三、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在气象站或船上等的地方,通常会使用测风仪或风速仪来测量风的方向和速度。
测风仪有风向标和风袋两种,风向标是一个具有各种方向指示标志的圆盘,可以通过观察指针的指向来判断风向。
而风袋则是一只充气的气囊,它通过其膨胀程度的变化来反映风的大小和方向。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设备,通常采用的是热线风速仪或旋转叶风速仪。
热线风速仪是利用电热丝所受风速的冷却变化,来测量风速的仪器。
旋转叶风速仪则是利用风力使叶轮转动,转速可以转化为风速。
四、风的应用风除了是大自然的常态之一,还有许多应用。
比如:1.风力发电: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
2.风铃:利用风力使铃铛转动发出声响。
3.风筝:利用风力使风筝飞上天空。
4.滑翔:利用风力使滑翔者在天空中滑翔。
5.航海:利用风力掌握船舶的方向和速度。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于风的产生、特点以及测量方法等相关知识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风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对风的了解,我们能更好地去利用它并安全地与之相处。
风向和风速教案
风向和风速教案风向和风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能使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测量风向和风速。
3.学会分析和解释不同风向和风速对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不同风向和风速对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投影仪。
2.风向标和风力计。
3.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如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有风向标和风力计的图片,向学生解释“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向学生详细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包括使用风向标测量风向和使用风力计测量风速。
并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使用这些仪器。
3.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风向标和一个风力计。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室外的场所,测量当天的风向和风速。
学生需要记录测量结果,并互相比较结果。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已学知识,解释不同风向和风速对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延伸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风向和风速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例如,“为什么在某些地方经常有风?”、“为什么海边的风口比其他地方的风大?”等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以及其中的应用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测量风向和风速,并将测量结果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对不同风向和风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延伸拓展,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
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风向及风速》教学设计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属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中的“天气”单元,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本课内容就是对四种基本特征之一的风进行研究。
学生在此之前,刚刚学习了温度和气温,并且能够做简单的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就需要学生描述风向和风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知识并能记录天气情况。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他们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观察的意识、探究的能力,记录的习惯,为本节课的任务(成立气象小组)做了知识与情感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自制简易风向标。
用专业的测风仪和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并坚持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专业的测风仪和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坚持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张风向图、自制风向标、多媒体课件、指南针、电风扇、红色布条、为每组准备一个风杯式风速仪。
学生准备:1根粗吸管、1根细吸管、1个盒子(用来存放实验器材,盒盖上帖好一张白纸)、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1张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的硬纸片。
【教学环境】小风天气(扬起尘土和制片,树枝摇动)、教室、操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和学法】本课教学以实验验证法为主,通过让学生制作风向标的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1. 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知识资料、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记录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的表示方法(如北风、南风等),风速的表示方法(如风力等级)。
3. 课堂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实验,如使用风向袋、风速计等器材。
4. 数据分析: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关系。
5. 总结提升:讲解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如对交通运输、气候影响等。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结果。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风向和风力的关系。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提问、实验等。
2. 学生作业:检查实验报告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科学态度、合作交流等。
八、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向和风速。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地形、季节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九、教学资源:1. 风向和风速的科普资料。
2. 实验器材:风向袋、风速计等。
十、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的表示方法(如北风、南风等),风速的表示方法(如风力等级)。
3. 课堂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实验,如使用风向袋、风速计等器材。
《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可以感知到风,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自制风向标和小风旗,并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能用适当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能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用适当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制作风向标和小风旗的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平时看到过风?听到过风吗?能用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4.认识风向,并制作和使用风向标
(1)画出风向图并介绍风向图: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从八个方向来描述风向。
(2)练习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结论: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测量风向。
首先介绍并自行制作风向标;其次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接着把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最后讨论:还能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5、测量风速和风速等级
(1)风速也能进行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知道"蒲福风力等级〃表。
(3)分组制作小风旗,并研究其使用方法。
6、实地操作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将测量结果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风向和风速》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风向与风速教学目标1.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2.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风向标、自制小风旗、电吹风等。
学生:小纸片、风力等级歌谣。
教学过程风向标1、除了自然界的景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风向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装置。
2、出示自制的风向标,这个装置叫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工具。
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3、开始游戏:老师从不同的方向用电吹风朝着风向标吹风,让学生说出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风。
从而明白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
(通过这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风向标的指示作用,从而加深对风向的理解。
)4、质疑讨论,研究测量要点: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了方向标,那我们能在教室里测风向吗?为什么?我们在测风向时,该注意些什么?(到比较空旷的地方及要确定方向)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
四年级科学上册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科版 (2)
《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风向和风向标.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学生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第二部分:风速和风速等级与怎样描述风速.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学生可以通过自制小风旗来观测风速.学情分析本课针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他们已经注意到天气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对他们来说确定风向和风速是困难的事,教科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需要指导学生明确.另外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构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同时,学生是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评价任务1.学生能否制作并使用风向标判断风的方向.2.学生能否利用小红旗判断风力等级.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1张大图画纸、1张风向图.各小组或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你能通过风吹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①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②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③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④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实地观察1.测量风向和风速.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三、课外活动1.连续几天观测风向和风速.2.收看、收听每天的天气预报.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但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需要指导学生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本节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因此,一开始主要是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对风的认识,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事物可以帮助判断风.接下来认识风向,本以为这样简单的问题靠生活常识就能解决了,而实际上在这儿用的时间很多,但仍然有学生不清楚,学生还自制了风向标和小风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制作的成品也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八小学杨梅林【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属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中的“天气”单元,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本课内容就是对四种基本特征之一的风进行研究。
学生在此之前,刚刚学习了温度和气温,并且能够做简单的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就需要学生描述风向和风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知识并能记录天气情况。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他们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观察的意识、探究的能力,记录的习惯,为本节课的任务(成立气象小组)做了知识与情感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自制简易风向标。
用专业的测风仪和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并坚持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专业的测风仪和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坚持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张风向图、自制风向标、多媒体课件、指南针、电风扇、红色布条、为每组准备一个风杯式风速仪。
学生准备:1根粗吸管、1根细吸管、1个盒子(用来存放实验器材,盒盖上帖好一张白纸)、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1张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的硬纸片。
【教学环境】小风天气(扬起尘土和制片,树枝摇动)、教室、操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和学法】本课教学以实验验证法为主,通过让学生制作风向标的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制作风向标以及正确使用风杯式测风仪,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坚持记录一周天气变化情况,培养他们的热爱科学和探究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将红色布条贴在电风扇的扇罩上并开启不同档位,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观察发现布条随着教师改变电风扇的档位也发生变化,从而得出主题:风。
教师提问学生:①能看到风吗?②能听到风吗?③怎样知道风的存在?④风是什么?⑤你如何描述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了解学生是怎样认识风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电风扇上红色布条,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从而调动学生对风以及其它天气变化现象研究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风向和风向标的概念师:风的方向是如何认定的呢?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风向图”,并要求学生阅读书本P9页第二、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图示以及阅读书本掌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教师出示五种动画,请学生辨别风向。
(五种动画包括不同风从不同方向吹动红旗的Flash动画)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自学概念的效果并通过动态的动画加深学生对风以及风向的理解。
动画中展示不同的风(微风、小风、大风、强风、飓风)为制作风向标以及如何描述风速做知识铺垫。
教师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但是必须先要确定南北方向。
2.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教师出示一个自制的风向标,介绍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简单装置。
然后,每组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按照书P9页的提示步骤或电子白板展示操作要点自制风向标。
规范操作要点:①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隙。
②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③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④剪一个圆形纸板,写上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8各方向,然后中间戳洞,把铅笔插入圆形纸板。
⑤确定好方向(可借助指南针),与圆形纸板上的方向一致,然后测定风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书本或者观看电子白板制作简易风向标。
锻炼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①选择有风的地方②指南针确定方位③风向标箭头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④记录风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活动:教师开启电风扇并设置不同风向,请各组用他们制作的风向标来测量风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制的风向标来测量电风扇的风向,不但能够检测学生对风向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使他们获得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中的喜悦和成就感。
通过汇报交流,学会乐于与人合作,取长补短。
3.风速和风速等级教师提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要怎样测量呢?请学生阅读书本P10页了解风速的13个等级。
向学生讲述:风速虽然能用无风、微风和大风表示,但同样是大风,又有很大的区别。
为此,气象学家用风速仪来测风速,并且确定了如下等级。
出示“蒲福风力登记”表,认识并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
了解不同等级风力的表现特征。
播放一副flash动画,请学生对照书本P10页判断风级。
教师提问:对于我们来说,蒲福风力等级表分级太细,我们只需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可。
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感官直观的感受到风速的大小呢?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然事物中其他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速的大小,从而导入下一环节:用旗子被吹动的情况来简化的划分风速等级0、1、2级。
学生活动:试着通过观察国旗估计风速。
学生思考:风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学生得出结论:风可以使帆船航行、可以发电,但也可以使人们面临危险和损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在他们的脑中形成一个简单的预设图像,接着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让他们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用生活中事物变化来描述风速,并总结出风的两面性——善良和暴虐。
学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用测风仪和学生自制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
.注意事项:1.将班内小组分配到校园不同的方位来测量风速和风向。
2.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标注在操场上。
3.如果风不固定方向,观察2分钟后,确定以指向方向时间比较长的为风向。
4.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教师下发的天气观察记录表中。
回教室,学生汇报在室外测得风向和风速的结果。
设计意图:把各小组分配到校园不同的地方测量风速和风向,并通过各小组交流讨论,让他们知道风不是一成不变的,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借助仪器来测量。
三、课堂小结请学生向全班介绍一下,他今天的收获。
再一起小结风是有方向的,并且能用相应的仪器测出方向和风速。
我们可以用箭头或文字来描述风向和风速。
四、布置任务成立气象小组,观察并记录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知识不断补充、完善天气日历。
要求每组组长认真负责,任务分工明确,组员观察细致,记录员坚持记录。
一周后评出“气象明星小组”和“气象小专家小组”并颁发奖状。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天气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另外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设计特色】1.利用Flash动画的魅力描述风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增加了他们合作的团队精神。
3.注重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4.教学内容的设计,符合科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人文文化。
5.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个人看法,同时,修正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6.教具的创意,在制作风向标的时候,学生自己在风向标的底端加了一个带有“东西南北”字样的硬纸片,便于区分方向。
7.用电风扇模拟风,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风的存在【评价设计】本节课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以及课后任务,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鼓励学生坚持记录,并设立奖项给予他们动力。
【板书设计】风向与风速风向: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风速:是以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我们的风速等级 0 无风1微风2大风【学生记录单】天气观察记录表班级()小组()记录员()说明:1、在表中相应项目中记录观察后测量的数据或天气符号,如遇休息日,可记录在作业本后,上课后填写。
2、测量时间分为早晨、中午、下午(推荐时间:7::50 11.50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