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1章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由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污染加重
人口拥挤
交通拥堵
住房压力
留守儿童
• 3、人口迁移的影响 • 对迁入地: • 利:人才流入 • 提供廉价劳动力 • 促进经济发展 • 弊: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 (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 对迁出地: • 利:人口密度减小 •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小 • 弊:人才、劳动力流失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9、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 10、小K从江门蓬江区搬家到江海区
合作探究:3min 探究点一 2、 —— G1、G2 探究点一 3、 —— G3、G4
探究点一 4、 —— G5、G6
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G7、G8
要求:口头回答
3、国际人口迁移
探究点一:2
19世纪以前,新大陆发现后,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路线特点?
旧大陆到新大陆; 资本主义发展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到未开 发国;集团性、 (亚欧非)(美、大洋洲)殖民主义扩张 大批量
• 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 出发装载盐、布匹、 朗姆酒等,在非洲换 成奴隶沿着所谓的" 中央航路"通过大西 洋,在美洲换成糖、 烟草和稻米等返航。 在欧洲西部、非洲的 几内亚湾附近、美洲 西印度群岛之间,航 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 ,由于被贩运的是黑 色人种,故又称“黑 三角贸易”。历时 400年之久。
联系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 的两种基本形式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因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 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A A2 A1 C C1
B B1
D
C2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国内人口迁移: A1 → B1 国际人口迁移: C2 → D
C1 → A2
不属于人口迁移: A1→A2、C1→C2
[学以致用]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3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B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2.属于国内由乡村到城市迁移 的有 ( A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 分别是 ( C ) A.澳大利亚、中国 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 D.美国、澳大利
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
C C1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1年以上)
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
外出购物、旅游、出差
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有两 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 动等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4—6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 示 (C)
人口迁出甲地
人口迁入乙地
A.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美 D.从欧洲迁往非洲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活学巧用]
1.读我国某城市 2014 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
表,完成(1)~(2)题。
人口
男性 人口/万
女性 人口/万
0~14 岁
15~29 岁
30~44 岁
45~59 岁
≥60岁
5.14 25.14 14.68 4.94
1.76
3.84 37.10 11.63 4.01
1.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C.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在客观上开发了 新大陆、传播了 工业文明,也改 变了人种的空间 分布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 亚、北非石油输出国石油 资源的开发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 均的状况,促进迁入国的 经济发展,缓和迁出国的 人口压力,但也造成迁出 国的人才流失
二、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时期
古代
影响 因素
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 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人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
思考探究: (1)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 (2)除了“走西口”,我国近代还有哪些人口迁移? 提示:(1)国内人口迁移。 (2)“闯关东”、“下南洋”等。
[自主学习]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 变。 2.分类国 国际内人人口口迁迁移移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考点突破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难点:正确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知识脉络图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迁移概念基本形式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二战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气候、土壤、水、矿产等自然灾害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国内人口迁移美国中国改善物质条件就业增加收入经济发展、交通、通信等大多为被迫性迁移大多为自发性迁移四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二、知识点拨(一)人口的迁移1. 基本概念a.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
b.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c. 人口迁移: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注意:对人口迁移的理解从人口迁移的定义可以看出,判断人口迁移有三个标准: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这是人口迁移的首要条件。
(2)居住地变更: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我国多以户口是否发生变迁作为判断某种人口移动现象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
(3)时间限度: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能构成人口迁移。
虽然迁移的时间间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住所间的流动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
随堂练习: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五·一”节到美国旅游B. 上海人到北京出差C. 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D. 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思路导航: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首先表现在空间位置的变化,但是,并不是说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就一定是人口迁移。
人教高一必修2教材梳理_第一章第二节_人口的空间变化_word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人口迁移概念中包含三个含义: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即人口迁移必须发生居住地的改变且改变须持续较长时间。
误区警示 旅游、探亲、出差、游牧民的迁徙等,因持续时间较短,不属于人口迁移;外出购物、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因未涉及居住地的改变,也不属于人口迁移;而大学生外出求学、留学生出国留学,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2.人口迁移的分类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原因及意义,如表1-7所示。
图1-15要点提示 世界范围内劳动力资源供求关系在地区上的不平衡是二战后国际短期流动人口增多的主要原因。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国内人口增长缓慢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临时输入劳动力,而不愿增加外来移民;不少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存在国内就业困难的压力,于是向外输出劳动力。
目前世界上短期的流动人口估计有三四千万。
(2)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不同时期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方向和原因,如表1-8所示。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东部人口稠密地区迁往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净迁出地区有辽、鲁、沪、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入和迁出持平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较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流量增大、流向变化、频率加快、自发为主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移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1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
【课标解读】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教材P9活动点拨:1.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回答。
2.(1)这种说法不正确。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一国的净迁入人口数与该国总人口数相比仍然很少。
例如,德国现有人口约8200万,外国移民730万,仅占8.9%,所以德国人口的增减主要取决于本国人口。
(2)这种说法正确。
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所以,人口的自由迁移是实现人力资源空间重新配置的前提重要条件。
(3)这种说法不正确。
对迁入地需要的人口迁入可以增加迁入者的收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果迁入的人口过多,超过了迁入地的需求,不仅不会增加迁入者的收入,反而会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阻碍迁入地经济的发展。
二、教材P11活动点拨:1.主要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去考虑:如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温和、国土面积广、自然资源丰富等;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政治、文化因素中的文化教育发展、医疗事业进步、社会稳定等。
2.第一次:战争影响;第二次:城市化发展;第三次: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第四次:气候、环境污染等。
3.主要原因:阳光充足、气候适宜;资源(石油)的开发;老工业区环境问题突出等。
一、选择题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故事。
回答1~2题。
1.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B)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流动解析:闯关东是山东人、河北人迁移到东北地区的一种现象,迁移范围在一国之内,所以该现象属国内人口迁移。
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A. 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解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迁出地都有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优质课件(共30张PPT)
4.社会文化因素
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
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 起着重要作用。
4.社会文化因素
③宗教信仰、 种族和民族差异
2002年赴 NBA打球
个
人
1935—1939
对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
生 活
院获硕士学位。 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36—1939
职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 院获博士学位。
叙
②战争
利 亚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
难 民
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
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3.政治因素
③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
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里约热内卢
4.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
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 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 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_ _
0
+_
__ _ + _+
_ +
++
0_
+ +
+ +
_0
+代表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代表一个地区排斥人口 的因素。0代表无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 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 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 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
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②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的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除障碍; ④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21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考点突破
2 图表精析
3 课堂达标
4 复习练案
考点突破
知识梳理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及影响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口居的住__地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点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为:从内地迁往沿海 ;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
民工潮”。
核心研析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体
现在对迁出地、迁入地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上。
影响 有利
19世纪前
“二战”后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以_集__团__性___、大批 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 少,__短__期__流__动___人口增多
方向
欧洲向__美__洲____、 大洋洲迁移
迁入地:欧洲,北美,西亚、北非产油国 迁出地: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2)国内人口迁移 ①古代:受脆农弱业的________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知识梳理
考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_自__然__灾__害___有时也
会引发人口的迁移。 (2)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中__经__济__发__展__、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
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_变__革_______、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给迁入国的政治、经 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许 多问题
〔针对训练1〕
D
(2)关于我国人C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1)题,目前我国人口主要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工业、服务业 发展,吸引农村人口迁入,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造 成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第(2)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区 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农村人口流 入城市增加了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人口流动的主要因 素是经济因素,并非生态环境。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以提高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比重,使大城 市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小城镇城市化水平反而可能降低。
2.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
注意以下原则: ①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 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②重具体: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 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 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 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 机会
战乱、种族冲突、政 治迫害
特 迁移的方 点向
由发展中国家 流向发达国家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 国家,由人口稠密国家 流向人口稀疏国家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 难民提供避难需要的 国家
产生的影 响
发展中国家在 人才和经济上 蒙受双重损失
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 力,赚取外汇
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② 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 ,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特别提醒:世界人口迁移
迁移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外国廉价劳动力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迁移的原 因
寻找更好的学 习、工作和生 活条件
2.综合分析
经济因素
(1)__________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主成要为________因素。
点拨: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教育和医疗
等方面落后,另一方面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较好的教育和医
疗条件,因此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迁入地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 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迁出地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 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影响
不利
社会 经济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 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 的压力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 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
(2)“民工流”的特点 ①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 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大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 、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工矿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 ③流动不稳定;
④文化素质偏低。
核心研析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现为“两个变化”“四个因素” 1.“两个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环境支撑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四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 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图:
特别提醒:1.民工流 (1)“民工流”产生的原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②城乡或地区之间出现巨大的收入差距; ③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国家的优惠政策。
10 11 12 全年
〔针对训练2〕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
月份 月均温/℃ 降水量/mm
月份
月均温/℃ 降水量/mm
1
2
3
4
5
6
7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