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杰--回归教育常识读后感
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回归教育常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类书籍,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系统而准确地阐述了当代教育方面的重要理念,提出了对教育全面发展的完美构想。
这本书所传达出的思想很深刻,侧重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以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以及人性化的教学。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了解,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素质外,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回归教育常识》是一本受欢迎的教育类书籍,它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现代教育理论,值得深思学习。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大全五篇)第一篇:《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近期拜读了关于教育的一篇文章《让教育回归常识》,回思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历程,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我们的传统文化常常要求并鼓励所有人向着“成功”和“成才”的方向努力。
每一位家长也热切期望孩子能出人头地。
在此影响下,学校教育更是不遗余力的向学生灌输这种观念。
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往往对学生抱着过高的期待,恨不得人人成才,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证明教育的成功。
诚如文中所言:“这种做法就符合教育的规律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连鼓励学生去做个平民的勇气都没有了?”当我们抱着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投入到复杂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去,用过高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时,是否真正关注过生命的本来面目,是否留给孩子的童年一片灿烂多彩的阳光?文中所提到的一个事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
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 500公里行程。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
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仔细分析和思考这个事件,不免对印度政府的行为赞叹。
这个5岁的孩子或许真的是天赋禀异,但是政府宁可不要一个可以引起世界瞩目的“神童”,也要保证小辛格作为一个普通的5岁孩子身体健康和情绪轻松。
印度官方的这个理念真可谓是让生命绽放了最自然的光彩。
掩卷沉思,同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首先孩子的家长和亲朋一定会因为家有神童而沾沾自喜,社会和学校也一定会对这个孩子赞誉有加,甚至将他定位为成功的典范而作为教育其他孩子的榜样,可以想象,其他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会遭受多么沉重的压力?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变得急功近利,让本该美丽的童年蒙上了沉重的阴霾。
《回归真教育》之读后感
《回归真教育》之读后感这个假期如同往年一样,学校在放假时发了一本书。
拿到手里以后,发现是《回归真教育》。
整个书拿在手里,感觉清新淡雅,书本封面一个大大的“真”字,旁边三排短句,回归,回归,回归……整个给人感觉是一本在倡导教育回归真质朴的一本书。
放假在家慢慢的读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讲的“教育”和现在大多数学校所执行的“教育”真的很不同。
记得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天天有做不完的试题,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还有唠叨个不停的父母。
从早晨起床读书到晚上做完作业,所有的事情,不需要个性,不需要特长,不需要喜欢,不需要创新,所有学到的知识都是各科老师对各种试题的应对与解答,各种知识点的反复强调与记忆……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考上的大学。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学生的那些年太苦了。
在这种教育机制下,很难找到“真实的自己”。
一直到考试大学面临人生最重要的选择的时候,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但是现在,自己已经当了老师,是否还要继续让自己的学生这样。
不。
教育首先,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在平等的条件下,需要沟通。
老师了解学生的喜好,特长,性情。
学生也应该了解老师喜好,特长,性情。
相互的了解,相互理解,有教有学。
总说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其实都应该是相互的。
教与学之间,不应该存在一味的忍让或是一味的服从。
幸好,我在教中专,我有这个机会去尝试。
我愿意去尝试。
让学生有自由,有选择的学习感兴趣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不需要每个人样样精通,只需要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加油努力。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有各种各样的“苗儿”,我们的教育不是把所有的“苗儿”都拔的一样高,让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下,自由的茁壮成长。
“真教育”让学校成为真正的学校,不再是应试教育的加工厂。
顺应学生的成长,真实而自然的教育,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读后感读毕唐书写的《教育必须回归常识》感触很深,其中有几段话颇有同感。
人就怕不动心,不动情,一动情很多事就好办了。
作文写不好,不仅是表达方法的问题,更是思想感情的问题,对任何事都不关心,当然写不出好文章。
一个老师,教学好坏,也不仅是教学法的问题,主要还是精神状态的问题。
同样一节课,你照着教学录像去上,也上不到特级教师那个水平;同样一个人,上同样一节课,也会时好时坏。
不解决“情”,只谈“法”,就没有动力。
老师如此,学生更如此。
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如果缺乏感知能力,不能感知美,感知美好的人和事,对有些事情没有感动、没有激情,那就写不出什么打动人的东西,上不出真正打动学生的好课。
即使你强制他们写,强制他们如何去上课,那只能是应付。
当然,这种能力和意识需要引导、需要激发。
很多人,包括我们的有些老师和年轻的中学生们好像都变得世故了,觉得好像已经看破这个功利的世界,已经看透了自私的人性。
于是,看什么都觉得不过如此,看什么都变得麻木不仁。
我想起了以前高中政治课本上批判的唯心主义思想,其中有句话叫做:仁者心动。
其实,这句话内涵深刻,只有心动的人才能成为仁者,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的教育因为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因为教师的急功近利,已经让学生却少了心动的意识,本来可以打动他的东西已经熟视无睹。
学生不再相信真心真情,他们对老师的关心视为别有用心,把老师的爱视若无物。
老师在一次次失望中变得不再那么耐心,那么充满热情。
呼唤真心,呼唤真情,从我做起!否则,我们的教育会变得更加艰难,我们的努力会事倍功半!负担轻重不在于上多少节课,而在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不愿学习,再少的课都是负担。
有些教育的做法似乎很简单,但却可以“点石成金”,如果对教育缺乏境界,你就永远想不出这样的方法。
这两段话其实是有联系的,主动了,主动去做而不是被动应付,做事情才能达到一定境界,学习和教育都是如此。
而主动依赖于兴趣、乐趣。
那些科学家那么痴迷、废寝忘食去研究、为科学献身,如果不是兴趣和乐趣,那就很难持久,没有人非要他们这样去做,他么是心甘情愿的。
教育需要回归常识-晓庄学院学习心得
教育需要回归常识-晓庄学院学习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需要回归常识——晓庄学院学习心得6月5日,我们一行49名怀揣一颗对学校教育寻根、求真之心,来到了素有六朝古都之誉的南京,来到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被誉为全国师范教育发祥地的南京晓庄学院求知、求学。
近10天的培训学习、交流考察以及深入学校和课堂的体验,无论是在个人修为的积淀,还是管理能力的提升、教育深度思考等方面,均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想重点谈谈晓庄之行带给我对教育的思考。
为什么呢,以我拙见,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认识和定位是我们教育人,不管你是教书的,还是搞学校管理的,首先应该搞清楚的东西。
它是一个关乎方向的问题,方向对了,我们才不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迷失自我,南辕北辙;方向对了,才能避免在“欲望”、“功利”的面前,渐行渐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方向对了,不管你有多慢,终有到达胜利彼岸的一天。
因此,工作中,我们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懂得抬头看路。
一、“名称”的花样不管怎样翻新,都永远无法掩盖“真”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们的教育改革从1985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算起,如今已走过了而立之年。
细细回想起来,30年来,我们的教育改革都做了些什么?xxxx年4月20日,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在接受记者蒋保信访谈时,曾这样讲到:“我们所谓的教育改革,可以说只是课程体系或内容的调整而已——增加或删掉一些课,或者在一门课里增加或去掉什么内容。
这种改革当然是需要的,但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只是停留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是失去灵魂的改革。
”这种失去灵魂的改革,不外乎多了一些“翻新”名词和一些所谓的“新”理念,催生了一大堆“教育家”和“名校”。
唯一不变的,唯“分数”论的问题仍是“山还是那座山”,“钱氏三问”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教师们在缺乏任何统一的教育思想的情况下强化着自身的努力;论教育的新书层出不穷;教学技巧持续扩充,…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正在瓦解而变成无休止的教学法实验,…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暑期的时候学校给每位发了本书,以便对老师们有所提高,我拿到了一本《回归真教育》,封面上一个大大的“真”字吸引了我。
何为真教育?这是看到这个书名最大的疑问。
看到书中篇篇的教育随笔,文章中作者对各种教育现象的感悟真的是真知灼见、感悟颇深,这才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做梁好的作者,一个挺年轻的教育工作者。
“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
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块地都适合同一粒种子,即使种子颗粒再饱满,胚芽再茁壮,也并不见得在每一块土地上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理,学生个性不一,智力不一,因而,他们对于教育的感受力、接受力、感悟力也是迥然不同的。
我们绝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他们,而要允许他们的差距,允许他们的不同。
”书中的第一部分给我们展示了14篇短小精悍的教育随笔,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每棵小树都有存在的价值,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一个也不能少,每一棵小草都有露珠滋润。
在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很多富有哲理、充满着人性温暖的言语。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让班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书中的第二部分:个个争第一,让教育走向何处。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而唯一的,他们的发展注定不可能整齐划一,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孩子的成长,为孩子贴上看似平等的标签,其实却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公。
教育应当最大可能地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在我们教育者的眼中,“第一”的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所谓的分数,这点至关重要!如不然,教育必将误入歧途。
对此,这所“名校”是否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而我们也应当理性的对待学生的成绩。
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只唯专业的良知,教师要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精神。
也只有具有这种专业的自主的意识,教师才能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职业的尊严,收获到教育的幸福。
书中的第三部分作者给我们老师指出了老师们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自己提高的各种方法,很实际、很贴近我们的实际收获良多。
让教育回归常识
让教育回归常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有感兴国江背华坪小学陈梅芳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
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 10天时间跑完500公里行程。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
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要孩子,不要神童”,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呼唤!我感动于这件事,是因为他们切中了教育的肯綮:要把孩子当成孩子,而不是看那些附加在他们身上的东西,甚至把附加的东西等于了孩子本身。
近三万字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有一句话如此耀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这是常识。
可现实中,我们往往讲了许多大道理,却唯独少了对常识的敬畏。
现在的教育,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对教育常识的执守,是对常识所蕴含的精神、规律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守望。
只是,我们太习惯于在平凡中去搜索孩子的天分,却忘了把孩子当孩子。
看吴非老师的书,最能引起共鸣的就是关于“常识”的概念。
“尊重常识”虽是吴非《致青年教师》一书第四辑的标题,其实,尊重常识、回归常识、坚守常识是《致青年教师》全书,也是吴非这位着名教育实践家一以贯之的重要指导思想。
他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以分为本”的危害他比谁都看得清楚。
他在书里告诉我们:有位学生很勤奋,立志要考名校,他经常为考试成绩发愁;不管考得如何,他在宿舍里总是唉声叹气。
——如果考了99分,他会为丢的那一分叹气;如果考了满分,他会因为不是唯一的满分者而叹气;如果他是唯一的满分,他又会为第二名的分数和他比较接近而叹气……他永远不满足,一些教师称赞他“进取心很强”。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代教育现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和建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应该回归常识。
作者指出,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奖项。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应该重视的方向。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教育应该给予每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
作者提到,“高塔模式”即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只有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提供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充满变化的社会中立足。
最后,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培养。
作者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鼓励,才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通过阅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一书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启发性很强的教育类书籍。
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出发,深入剖析了现实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作者在书中指出了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他认为,现行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应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特别是在高考制度下,很多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将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需求。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很大。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时成为了束缚学生发展的桎梏。
其次,作者对如何让教育回归常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
他主张让教育回归生活,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此外,他还提出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认为教师应具备高素质、有爱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作者提出了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议,主张取消单一的考试评价,并引入综合评价的方法,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培养人才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技术,以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同时,教师应该有爱心和耐心,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我认为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教育常识的回归,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观点和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应该回归常识的必要性。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国家强盛的根本,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举足轻重的任务。
然而,当前的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不少问题。
教育过度会试,强调升学率而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生活脱节等。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让教育回归常识》一书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主张教育应该回归常识,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应试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书中提出了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为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教育普遍存在竞争激烈、学生压力大的问题。
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断追求升学的目标,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书中提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观念,强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再者,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格品质、良好习惯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缺乏全面发展的能力,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书中提出了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读完《让教育回归常识》,我深深地意识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常识的回归和对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第一篇:【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张新艳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
汤勇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
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阅读和写作,而且每年出版一本著作,在教育系统有较高的知名度。
《回归教育常识》是他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书中的大多数文章反映了他过去一年对“教育常识”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教育要回归常识,这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该如何去做,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孩子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创设适合于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自主成长。
在孩子从幼儿到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游戏、玩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了解、探究世界最为重要的方式。
在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看来,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童年的快乐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科研事业。
达尔文小的时候整天掏蚂蚁窝、捉蝴蝶、摸鱼虾、研究臭虫,就是不愿意学习。
他的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
”但他的父亲有一点好,没有严厉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也给这个世界养育了一个伟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个名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实现了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被人们称之为神童。
5岁那年,辛格计划用10天的时间跑完500公里的行程,但就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被警方叫停了。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感悟教育真谛回归教育原点
感悟教育真谛回归教育原点
徐杰
【期刊名称】《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1页(P80)
【作者】徐杰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选择的张力与教育真谛的回归——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J], 盛兰芳
2.回归教育原点看教育——教育“脱轨现象”批判(上) [J], 吕渭源
3.回归教育原点看教育——教育“脱轨现象”批判(下) [J], 吕渭源
4.领略大师风采感悟教育真谛——读《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启示 [J], 葛鑫浩;苏鹏举
5.领略大师风采感悟教育真谛——读《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启示 [J], 葛鑫浩;苏鹏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
《回归真教育》这本书,从书名感觉它一定是最真实、最根底、最贴近生活实际的好书。
《回归真教育》总共五辑。
第一辑,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收录了梁老师的十四篇教育随笔。
这些随笔,似乎应该与梁老师近十年的特殊教育经历有关,记录的是他对那些微弱的、容易受伤的孩子的一种悲悯情怀。
悲悯,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份情感,这种普遍关注人性的人道主义情怀,也应该是教师职业的本能,但是我们不得不成认,这种情怀已经在功利教育的挤压下,一点点地离开了我们。
梁老师正是在那些微缺乏道的小事中,一点点地感悟到了今天的教育缺少的这份情感,并在有意无意中告诉我们:悲天悯人其实是师爱的根源,一个对学生没有悲悯情怀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爱。
第二辑,“个个争第一〞让教育走向何处,总共21篇随笔。
这些随笔,更多地注入了梁老师对教育的深入思考:从一所课改名校的宣传口号,他感受到了当今教育的拥挤与倾轧,冷静地告诫我们“真正的教育应该追求‘学生第一’,而非让学生追求‘第一’,在教育者的眼里,‘第一’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所谓的分数〞;从工作群的一次交流,他发出了“教育之累何时不再有〞的感慨;从一次监考,他发出了“学习到底为了什么〞的质疑;从到一所学校参观,他发出了“别让统一抹杀了学生个性〞的谏言;从观看一档电视节目,他断言“起跑决定不了胜负〞……他是一个思考着的老师,身边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会引发他对教育的思考。
这份思考,让他站在高处审视教育,并不断触摸教育的真实。
第三辑,打破关住自己的门,21篇关于教师成长的随笔。
很多时候,我总是感觉与梁老师的倾心相交似乎是源于共同的经历。
他和我一样,都是在最贫瘠的村办中小学开始的起始教育,也和我一样有很长一段的农村教育经历,我们成长的土壤一样没有营养。
同样的草根生长模式,让我们都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天然的敬畏和感受。
只不过,他对教育的理解要比我灵敏的多,从他文章中的那些贴切的故事来看,他应该有着极其深厚的阅读。
回归真教育读书感悟体会
回归真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回归真教育)第—辑(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收录了梁老师的十四篇教育随笔。
这些随笔,似乎应该与梁老师近十年的特别教育经历有关,记录的是他对那些微弱的、简单受伤的孩子的一种悲悯情怀。
悲悯,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份感情,这种普遍关注人性的人道主义情怀,也应该是教师职业的本能,但是我们不得不成认,这种情怀已经在功利教育的挤压下,一点点地离开了我们。
梁老师正是在那些微缺乏道的小事中,一点点地感想到了今天的教育缺少的这份感情,并在有意无意中告诉我们:悲天悯人其实是师爱的根源,一个对学生没有悲悯情怀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爱。
画面切换到我们以往的课堂,寥寥无几的几个优秀生的侃侃而谈,越来越多的后进生的低头不语,甚或恹恹欲睡……所以我们的课堂不高效不是优秀生不积极而是后进生不参与,后进生就好比我们课堂教学中那块“最短的木板〞,是困扰我们课堂教学的“顽疾〞,是他们的不参与导致了课堂气氛的不活泼,是他们的无动于衷导致班级成绩有一个长长的大尾巴。
其实,有个道理很简单: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没有足够多的学生参与的课堂即时再流畅也谈不上“高效〞。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习是个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方法,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我们在拘泥于成绩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些后进生,这些班级的尾巴我们恰恰是班级成绩的短板,要想完成高效课堂,提高成绩,就必须把这些短板补齐。
那么,让后进生主动参与便成了课改不容无视的突破口。
所以,课改可能就是为后进生想个问题那么简单,可能就是为最底层的学生做件事那么单纯,可能就是把学习放在全部学生身上让他们参与,让他们体验,让他们获得成功那么诚恳。
“……绿光在哪里?触电般不可思议像一个奇迹,划过我的生命里,不同于任何意义,你就是绿光,如此的唯—……〞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生命的唯—,他们都如精灵般,期待幸运,期待奇异的际遇。
可是我们呢?为师者可曾耐心等待着他们制造奇迹?正如梁好老师所说,在孩子这片独特的土地上,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我们不要急,渐渐来,寻觅合适他们的种子。
回归常识教育读书笔记
回归常识教育读书笔记安全,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孩子能够平平安安,是无数大人共同的心愿;然而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班今天开了个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观看了安全教育片,对我有很大启发。
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其中关于火灾的部分。
俗话说得好:“水火无情。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器、煤气等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越来越多;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火灾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
片中虽然有一些火灾时人们成功逃生的事例,但是百闻不如一见。
正好,前不久,我们学校一组团里一个宿舍就发生了一次失火,这次失火使我对火灾的认识,有平面变得立体化了。
据说就是学生不规范使用电吹风引起的,因为没有电,然后没有拔掉电吹风。
事后,我们了解到:原来是有的业主把烟头扔进了垃圾桶,而有个别没灭的烟头点燃了垃圾,当时正值正月十五,垃圾又特别多,很快,整个垃圾桶连同垃圾一起被烧的所剩无几。
这件事虽没有对人形成威胁,但我们也要重视,要时时刻刻、方方面面注意,因为危险无处不在。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学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确保学校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阐明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必要性。
力求总结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从而确保学校消防安全的高度稳定,保障学校教书育人的平安和谐氛围。
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有关安全知识,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从开学到现在,学校频繁检查卫生,对纪律严格要求,大家仿佛又回到了紧张充实的高中生活。
现在本科评估已经告一段落,对于以后的生活大家有如何打算,是继续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还是觉得本科评估像一阵风,吹过了就过了,不会留下一丝痕迹呢?就本科评估后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个话题,强中强要求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讨论后发言。
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回归教育常识》读书心得寒假期间应学校要求读了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
全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
刚开始阅读时,觉得虽然书名和自己的日常工作很贴近,但是很多文章都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读起来并不是那么生动有趣。
都说付出总会有收获,读着读着,自己也逐渐地跟着作者的思路思考起来。
作者的视野很广,关注的问题很多,但是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科学的思维、没有深入的体验,他是写不出这么多文字的,光凭这一点很多教师应该感到汗颜,包括我自己。
想到自己平时写一两篇论文就感到非常不容易了,有时候有想写的冲动,但是限于阅读量不足、水平不高,难以下笔行文,因此很多东西是一再拖延推迟,好像患了严重的拖延症。
作者不是一般的老师,他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局局长、党委书记,还兼任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顾问等职务,之前已经出版了《管理心智》《修炼校长力》《我的教育心旅》等著作。
曾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还能著书立说,并且著作等身,实属不易。
让教育成为教育应该是教师的基本理念。
汤勇指出:“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是人学,是人的教育。
教育应该遵循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应该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最重要的常识。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考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
孩子在他的校园里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是他们的校园生活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而应是丰富多彩的。
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让孩子拥有分数,而且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毅力、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2023年《回归》读后感
2023年《回归》读后感2023年《回归》读后感1在读完《回归真教育》一书后,深为梁好老师充满热爱的教育情结、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充满创新的教育管理、充满自由的教育环境、充满无畏的`教育胆识所折服。
其中在“个个争第一”让教育走向何处这一辑中,有一篇随便令我印象深刻:梁好老师一次监考俄语看到学生考试的情景而发出的深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时候,学生是不能左右自己的学习行为的,甚至作为教育者也不能左右,但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却应当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目的,让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
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都让梁好老师去认真思考,这份思考,让他站在高处审视教育,并不断触摸教育的真实。
读了“真教育”后,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了。
在英语教学中我要不断的学习探索,让教学返璞归真,找回教育的根基。
英语教学要回归“真”,必须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尝试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了解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去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
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课堂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他们身边,是拿来用的,是用来交际的,而绝不是仅仅是通过背背记记去应付考试的。
因此语言的学习必须回归生活的本源,英语教学必须追求“生活化”。
英语教学回归“真”,就是要用生活化的语言组织教学。
这样能够使学生减少对英语的陌生感,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畏惧心理,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更具亲和力。
正因为教材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编写的,所以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抓住这一点,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方式,才能通过语言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另外在学生主动愿意说的时候,我们不必过多地去纠正他们的发音,语法错误,要注意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才更有利于持久保持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的英语,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读回归真教育有感优秀范文
读回归真教育有感优秀范文暑期,我看了《回归真教育》这本书,其中第一辑里有一篇文章——一个也不能少。
它讲述了作者女儿在幼儿园不被教师重视,没有被选上去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次教学观摩活动,孩子很失落,及孩子在幼儿园做一些家长认为微乎其微的小事的时候那种兴奋的心情,阐述了教师不能放弃任何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的观点。
有教师这样说过:不要用医生的眼光看学生,那只会让你看到毛病。
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放弃他对学校来说或许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对家长、对孩子自身来说他们确实唯一,是百分之百。
教师应要始终不渝地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要用“欣赏、认同”的态度去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加以引导,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彰显属于他自己的独特个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一颗公正、真诚且慎重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既不对那些出色的学生过分关注及过多溢美之词,又用爱心和耐心引导那些有问题的学困生,更不能忽略那些出于我们视觉盲点的学生,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反思我们在这些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真正能做到有教无类的有多少.问题学生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每个老师都遇到过。
很多学生被很早地下结论、很早地被鄙视、很早地被放弃,多么可怕、可怜、可恨的现实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们不要等到坐为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到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后进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就可以挖掘出埋藏在学生心里头的大金砖,也就是每次批评学生之前先列举他的优点,然后再批评他所犯的错误,使他乐于接受;第二步寻找“突破口”,根据学生的闪光点,找到学生所感兴趣的方面,在正确的引导下,和他一起探讨;第三步就是“提高”,在和后进生交朋友的基础上,帮助他提高自己,同时定期对后进生进步大的进行表扬加分,这样后进生就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激励效果非常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杰--回归教育常识读后感
——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巩义市北山口镇北山口小学许杰
教育要回归常识,这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该如何去做,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孩子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创设适合于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自主成长。
比如说,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完整地髓鞘化,因此孩子周围的环境有着特别的需求,他们善于使用比喻的、幻想的、共同感受的与魔法般的方式来接近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给孩子创设各种游戏的情景,帮助孩子来接近世界、了解周围的人和事。
而小学阶段的孩子,最渴望的就是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孩子们会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满脑子的问号去主动探索这个世界,学校要为他们获得认识这个世界的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而努力。
在孩子从幼儿到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游戏、玩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了解、探究世界最为重要的方式。
在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看来,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童年的快乐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科研事业。
达尔文小的时候整天掏蚂蚁窝、捉蝴蝶、摸鱼虾、研究臭虫,就是不愿意学习。
他的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
”但他的父亲有一点好,没有严厉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也给这
个世界养育了一个伟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个名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实现了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被人们称之为神童。
5岁那年,辛格计划用10天的时间跑完500公里的行程,但就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并警方叫停了。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因为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才会有“要孩子,不要神童”的抉择。
看看现在媒体推波助澜的各种娱乐活动,有很多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参与其中和成人一道竞技;看看某些幼儿园,竟然在园里给孩子举办集体婚礼,园长和家长都乐此不彼。
这些完全违背教育常识的事情一再出现,以至于大家见怪不怪了。
不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兹说:“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儿童的时间,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需要等待孩子。
”
二、遵循教育的规律
怀特海反复强调,教育的目的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的自我发展之路。
孩子的自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全面发展。
孩子来到学习,文化课的学习只是其中的学习内容之一,还有比之更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包括道德观念的提升、社会运行规则的体认、待人处事方法的学习、好奇心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等。
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在这诸多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是自主发展。
陶西平先生所提出的“阳光法则”,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他说阳光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加选择地照耀着所有的人;二是阳光不代替你生长,但为你创造有利于生长的环境。
教育也是如此,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为每一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其能够通过这样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成长。
教育的公平,是近些年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
从机会公平、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近些年我们已经看到了政府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其效果会逐渐显现的。
在一所学校内部,同样也存在着教育公平的诸多话题。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潜质各不相同,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尊重孩子发展的需求,并为孩子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和保障。
托克维克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当文明扩展时,杰出的个体反而少了?为什么当知识变得每个人都能获得时,天才反而再难见到?”其原因可能是多维的,但一刀切的、不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方式,显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是主动发展。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信息时代知识又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样巨大的矛盾冲突要求今天的人们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必须成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者,才能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和教师都无法替代。
每个孩子都是好学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呵护他们的这种向学之心,在关键的时候帮扶他们一把,让他们拾级而上。
判断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就看学生是主动自觉地学习,还是在外界的逼迫下学习。
萧伯纳说:“我
们希望看到的是儿童追求知识,而不是知识追求儿童。
”也特别突出了主动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现在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强压式的学习,包括整堂灌输、大题量的作业和练习、频繁的考试和排名,等等,期望以这样的方式逼着孩子不敢懈怠。
但这样做恰恰违反了教育的常识。
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这句话,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仔细品味。
三、遵循家庭教育的规律
其实,上述的遵循教育规律中,已经包含了家庭教育的诸多讨论。
但我这里还是想把家庭教育中的一件事情拿出来,再做一些讨论。
这件事情就是——陪伴!
在汤勇的《回归教育常识》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件事:2015年上半年,广州发布了一项对全市12个区县的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其中,亲子间的沟通障碍,竟成为本次调查的重大发现。
为什么最亲的人之间反而出现沟通障碍?汤勇认为:一是现在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二是一些父母虽然在孩子身边,但却喜欢做甩手掌柜,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自己忙自己的事情。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文化课的学习注入了太多的热情,凡孩子点点滴滴的课余时间,都被家长利用起来,送到了各种辅导班之中,也无形中阻隔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期间,还没有计划生育这件事情,所以一个家庭中有几个孩子是很正常的。
那个时候的父母也都比较忙,但因为家中孩子多,大的孩子可以陪伴小的孩子,哥哥姐姐无形之中就承担了父母的很多责任。
因为相互之间年龄差距不大,也不存在代沟,相互
沟通起来非常顺畅,很多思想问题、情绪问题等通过兄妹之间的相互沟通就化解了。
但现在的很不相同。
很多年轻的父母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养育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陪伴。
不仅自己的家里找不到同龄人,在自己的周围也很难找到玩伴。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所谓的成长,都把他们圈了起来,或放在了各种辅导班中。
因为缺少陪伴,成长中的很多思想、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很难得到化解,持续积蓄在自己的心中,就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一位班主任老师的调查就发现,小学生自虐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令人触目惊心。
真正的家庭教育在于陪伴——陪孩子说说话,陪孩子读读书,陪孩子看看动画片,陪孩子走进大自然,陪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陪孩子慢慢长大。
要通过陪伴,涵养孩子有关爱、信任、理解、责任、尊重……等事关孩子一生成长的品格,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关键步伐。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都于童年时期缺少陪伴、缺少关爱、缺少基本的信任、最起码的沟通有关。
教育只有回归常识,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