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分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2)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具体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退位减法的理解。

2. 学生对十几减9计算规律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算卡片。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计算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进而引入十几减9的学习。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学生通过计算卡片,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更快地计算十几减9,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教师总结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强调注意事项,并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1. 板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2)2. 板书内容: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注意事项、练习题。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十几减9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口头作业:学生向家长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规律。

同时,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63页,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我们要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理解其中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每位同学准备一本数学书,一支笔,一张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有32个苹果,我吃掉了7个,还剩下多少个?2. 例题讲解:我们来看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例子,比如58减去7。

我们从个位开始减,8减去7等于1,然后十位上的5不够减,我们需要从百位借1,百位上的数减1变成4,十位上的数加10变成15,然后再减去7,得到8。

所以58减去7等于51。

3. 随堂练习:同学们试着用这个方法计算32减去7,45减去8。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我会写上58减去7的步骤,以及得到的答案51。

七、作业设计1. 25减去82. 43减去63. 67减去2答案:1. 25减去8等于172. 43减去6等于373. 67减去2等于6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复习今天的内容,通过不断的练习,熟练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运算规则,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项基本的运算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我们需要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在两位数减去一位数时,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需要从百位借1。

这个过程是退位减法的核心,也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同学们反复体验这个过程,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自主交流汇报。




解决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5课时
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第五课时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第五课时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第五课时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的第五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如何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含义;2. 学会使用基本的数学运算来解决这类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含义,学会使用基本的数学运算来解决这类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适当的数学运算来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学具:铅笔、练习本、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情景,比如:"小明买了一些水果,吃掉了3个苹果,还剩下2个苹果,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类似的例题,并引导学生一起解决。

比如:"小明有10个橘子,他吃掉了5个橘子,还剩下多少个橘子?"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

比如:"小红有8个糖果,她吃掉了2个糖果,还剩下多少个糖果?"4. 板书设计:我会将例题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包括问题的描述、转化成数学问题、运用加减法解决的过程。

5. 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一些类似的作业题,让他们回家后独立完成。

比如:"小华有12个玩具,他借给了小明3个玩具,还剩下多少个玩具?"六、作业设计a. 小明有5个篮球,他借给了小红2个篮球,还剩下多少个篮球?b. 小华有8个书籍,他卖掉了3本书籍,还剩下多少本书籍?2. 解答:a. 小明原来有5个篮球,借给了小红2个篮球,所以还剩下52=3个篮球。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22.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走近人物。

1.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朋友。

板书课题:20司马光(学习生字“司”)2.介绍司马光。

(我国古代有名的历史学家。

)你知道这位小朋友姓什么吗?(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二、初读感知人物。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小组汇报。

2.请每组()号同学朗读生字词。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1.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通课文开始。

下面就让我们根据“活动二”的要求进行学习吧!及时总结概括:砸缸救人(板书)三、看图观察人物。

1. 读了课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图。

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2. 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3. 你觉得课文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四、教学生字。

1. 自由记忆字形。

2. 指导书写。

(1)指导分析字形。

(2)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候、孩、找。

(4)指导描红。

看老师范写,跟老师书空。

(5)描红课后生字。

【检测反馈】写《习字册》板书:22.司马光砸缸救人22.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一个小朋友,他叫(司马光)。

板书:司马光我们还和课文中的许多字宝宝交了朋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二、朗读感悟人物(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体会水缸的“大”和水的“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陈明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陈明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陈明江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一年级(7)班导学案(数学)课题认识图形(二)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3月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页至第3页做一做1、2.学习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难点: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教具学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学具:纸、小刀、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出示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图形看一看这些图形的特征自主探究1、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发现了什么?每组由一名同学说说2、画一画你知道这些图形留在纸上是什么样子吗?交流展示1、下面图形的名称2、试着说出下面图形的特征特征:()条边相对着的两条边()特征:()条边每条边都()特征:()条边特征:指名让学生说说各图形的特征学习过程达标测评画出今天学的图形并写上名称让学生比较谁画得好总特征:结评价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老师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拓展提升在实验探究中初步感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课外拼一拼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认识图形(二)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3月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页拼一拼做一做学习目标1、通过拼一拼摆一摆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感受图形美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孩子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出学过的或没学过的图形;难点:说一说这些图形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的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纸片各5张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让学生拿出已准备的纸片回顾其特征教师出示一只小船让学生观察小船由哪些图形组成?自主探究你们喜欢这只小船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小船?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小船要用哪些东西?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交流展示1、做小船的船身要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两个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征?2、利用手中的纸片自己做一只小船发现了哪些图形?3、同桌两人合作说说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4、试一试用手中的纸片还能拼出什么图形?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学习过程达标测评1、拿出准备好的纸片拼图形同桌说说拼出什么图形用了几个什么图形2、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说说拼出的图形是什么样的总结评价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拼图小专家\让学生谈谈成功的喜悦拓展提升观察家中物体的面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出的说给家长听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3月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0页\十几减9\学习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2、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能比较熟悉地计算十几减9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同学们我们刚过完\正月十五\小精灵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活动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小精灵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多媒体出示主题自主探究1、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15-9=?2、实物操作(用圆片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1、先让大家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9个?2、小组选一名学生汇报:你是怎样算的?3、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1+5=6方法二:15-5=1010-4=6方法三:9+()=159+(6)=156、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师巡视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找出计算方法交流展示4、让学生算一算:14-912-913-916-917-9让学生用方法来计算(先用摆图片的方法再计算)指名学生回答并要求说出算法指名让学生说说用哪种方法学习过程达标测评1、\做一做\、2、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方法2、练习二1、2、题师巡视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总结评价1、本节课我学习了什么?2、你是怎样学到的?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板书:十几减9拓展提升用十几减9的方法试着计算十几减8、7、6让学生试着谈想法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让班上同学一对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8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3月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2及做一做学习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悉地计算十几减8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能比较熟练计算十几减8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同学们看(主题图)熊猫在这儿卖风车一共有12个风车小朋友们买走了8个还剩几个?\哪位同学能帮熊猫算算吗?先说怎样式?板书说想法自主探究1、请同学们先思考再以小组讨论:12个怎样减去8个?2、实物演示摆圆片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2-2=1010-6=4方法二:10-8=22+2=4方法三:8+()=128+(4)=125、问学生:这些算法你们觉得哪一种最容易?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交流展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书上第13页做一做1、2、3题做完后小组内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学习过程达标测评总结刚才的经验计算练习三1、2、3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怎样想的?用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展示学习成果指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总结评价1、这节课我学习了什么?2、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拓展提升用破十法解题熟练掌握8+()=10多进行十几减8的口算练习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7、6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3月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3做一做学习目标2、在观察、操作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实现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重点难点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同时感觉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教具学具准备主题情景图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1、新课引入:出示主题图河里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条;河里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条提问:仔细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出示主题图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13-7=6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一:6+7=1313-6=7方法二:10-6=44+3=7方法三:13-3=1010-3=7从13开始往前数2、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容易?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交流展示11-612-714-615-71、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能用喜欢的什么方法算吗?2、同桌交流展示自己的计算成果学习过程达标测评做一做1、2、3做后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做?谈谈计算的过程分享成功的喜悦总结评价1、我们学习了什么?2、知道怎样计算十几减6、7吗?13-6=713-7=6拓展提升逐渐熟悉用想加算减的方法7+()=106+()=10能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十几减5432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3月学习内容教材第17页例4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1.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掌握\破十法\教具学具准备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1.口算复习引入:12-9=14-8=13-7=11-6=探究1.自主计算同桌交流:12-5=12-4=12-3=11-2=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你是怎么计算的?能说一说吗?让学生自己发现十几减5432也可以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来计算交流展示1.用\破十法\怎么计算?2.用\想加算减\怎么计算?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学习过程达标测评教材第17页\做一做\总结评价十几减几可以用\破十法\或者\想加算减\计算拓展提升教材第17页思考题启发、引导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学数学、用数学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3月学习内容教材第20页例5学习目标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使学生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能从已知的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1.课件出示主题图2.谈话引入以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为切入点自主探究课件动态出示主题图: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问题是什么?3.怎样解决?4.图中信息全都用上了吗?如果学生能自己发现有一条信息没用上是最佳的结果否则就要适当引导交流展示已知条件:1.有16人来踢球2.现在来了9人3.我们队踢进了4个导案新课引入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学生观察情景图引入直观自主探究1.你发现了什么?有哪些信息?2.让你把他们分成两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呢?3.小组交流分法看怎样分较合理4.教师巡视学生的分法可能多种多样有些可能不太合理应适当引导交流展示1.学生汇报分组情况2.说出分类标准:按大人和孩子分、按男女分等3.课件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认识对统计表有直观认识即可学习过程达标测评教材第28页\做一做\先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教师组织集体交流完成28页统计表操作强化总结评价分类的结果可以制成统计图也可以制成统计表要看实际需要拓展提升教材31页第5题放手让学生完成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课题数数教师班级一(7)时间导学案(数学)2103年4月学习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学习目标1、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1、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2、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课件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一、猜一猜(展示100颗星星)大约有多少颗?提示:有100颗星星二、出示白羊图大约有多少只?1、学生数完后汇报是怎样数的?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003、小组合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4、十个十个地摆又好看又好数5、五十九后面的数是谁?六十九呢?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交流展示1、有100是怎样看出来的?2、10个十是100培养学生数感学习过程达标测评教材第35页做一做总结评价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总结知识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拓展提升1、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2、找出数学教材的第23、第36、第50、第79、第87、第100页3、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100页有多厚启发、引导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数的组成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4月学习内容教材第35页例2学习目标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复习引入1、全体从1数到1002、从27一个一个地数到38究1、出示3捆又5根小棒2、这里有多少根小棒?(35根)3、3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4、3个十和5个一又组成多少?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交流展示1、由左边的学生说数右边的学生摆数看看摆对没有2、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3、同桌一人说数另一人说数的组成培养学生数感学习过程达标测评4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69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总结评价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总结知识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拓展提升1、100里面有()个十有()个一2、50里有()个一3、练习八第4题启发、引导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读数写数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4月学习内容教材第36页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进一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读数与写数的方法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教具学具准备1、计数器、小棒、数位表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复习1、学生用小棒快速数出72、89、100.2、汇报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自主探究1、出示主题图学生分组快速数出黄色、蓝色、红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颗2、以小组为单位在计数器上拨出40、27、33.再用小棒摆出来在画有计数器的卡片上写出和读出这些数循序渐进加以引导交流展示1、小组讨论写书和读书的区别2、分组快速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纽扣3、小组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并用小棒摆一摆在写出和读出来4、想: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起?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位?不要怕学生说错或说得不好不下水谁能学会游泳?学习过程达标测评1、教材第37页做一做总结评价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理清学生思绪强化理解拓展提升33里两个3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十位上的3比个位上的3多多少?昭阳区第四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数学)课题数的顺序教师班级一(7)班时间2022年4月学习内容教材第41页学习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3、进一步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重点难点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2、探索100以内书目表的排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算器、百树图学习过程学案导案新课引入谈话导入:你知道了100以内的哪些数?出示例4书目表。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导学案】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导学案】

比较大小(1)法。

6.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方法四比较两个数十位上的数,42十位上的数是4,37十位上的数是3,4大于3,所以42大于37。

3.讨论对比,明确:方法四更简便。

4.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这两个数。

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

5.交流比较结果及比较方法。

23和25十位上的数相同,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

因为23个位上的数是3,25个位上的数是5,3小于5,所以23小于25。

6.回顾比较的过程,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1.完成教材第42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2页第2题。

1.先根据计数器写数,再结合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后交流比较结果。

2.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

(5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比较大小(1)42>37十位上不同的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3<25十位上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当学生一一呈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讨论,帮助学生解决模糊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透彻。

教师点评和总结:比较大小(2)有几个这样的10个(标准)。

4.观察比较,认识“多一些”和“多得多”。

(1)蓝球和红球分别与黄球比一比。

(2)怎样描述比较的结果?(3)出示“多一些”和“多得多”,选择合适的一个词描述相应的比较结果。

5.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少一些”和“少得多”。

6.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并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高陂中心小学彭国英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材2-7页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认识平面图形学习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复习出示长方体,请学生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再认识长方形。

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再认识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合作探究1、每人拿出长方形、正方形纸(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师生共同操作。

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

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自己动手折一折。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四、学以致用——学做小风车(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3)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书中风车图。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图形的拼组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导学案】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导学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解决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的教学,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工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十几减9(1)1课时(2)十几减9(2)1课时(3)练习课1课时(4)十几减8 1课时(5)十几减7、6 1课时(6)练习课1课时(7)十几减5、4、3、2 1课时(8)练习课1课时(9)解决问题(1)1课时(10)解决问题(2)1课时(11)练习课1课时(12)整理和复习1课时(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1)提高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为正确、熟练应用“想加算减”做准备;(2)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4)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1课时十几减9(1)办?(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探究一下,可以用小棒或圆片代替气球摆一摆。

3.听取各组的探究结果,并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板书。

4.组织学生评价,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

5.组织学生再次动手操作,重点体验“破十法”。

(1)请刚才用“破十法”计算的同学再演示一遍,让全班同学观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认识人民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兴趣。

(5分钟)2.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复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角9分9角8元1元1角30元30分7元70分40分4角2.填空。

(1)(10)张1元可以换1张10元。

(2)1张1元可以换(2)张5角钱。

(3)1元=(10)角=(100)分(4)6元6角=(66)角(5)25角=(2)元(5)角(6)9角=(90)分(7)2元=(20)角(8)50角=(5)元3.计算。

5分+5分=(1)角4元+5元=(9)元4元2角+7角=(4)元(9)角8元6角-5角=(8)元(1)角4.小明给希望工程捐了10元,还剩7元2角,二、引整理复习,使知识系统化。

(2 4分钟)1.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

2.由认人民币,我们想到了人民币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是怎样的?3.换一换。

(课件出示)(1)换一换。

7元=角50角=元7元6角=角16角=元角30角=分23分=角分(2)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①(课件出示一张面值是100元的人民币)你能换成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吗?可以换多少张50元?或换多少张20元?或换多少张10元?②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怎样换?4.算一算。

(1)课件展示多种商品及格。

(2)课件分别出示问题:①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支圆珠笔共需多少钱?②拿1元钱买一把直尺,应找回多少钱?③一个文具盒比一块橡皮贵多少钱?1.学生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回答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1)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①小组合作,尝试换一换,全班交流。

②学生思考合作答题。

4.(1)看题目,获取息。

(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独立思考后解答,全班订正。

【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跳绳;3个同学在踢球;有4个垃圾筒;校外有5栋房子;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女生;10个男生等)
学法
指导
练习感悟法
精设
导读
提纲
一、导入:
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
数一数(板书课题)
教师个性设计
及问题反馈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一、新课学习
1.出示情境图
在这幅图上也有很多的上下位置关系,你发现了吗?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引导观察最上面桥上的汽车,说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引导得出:比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也不同。
2、主题图教学,初步感知“前、后”。
3.联系实际。
(1)你的座位也有前、后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及问题反馈






二、自主学习: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同桌合作,像图片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准备好的学习用品。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一年级1,2,3,4,5,6数学导学案

一年级1,2,3,4,5,6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导学内容:位置——上下学习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

2、能按上、下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感受物体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有所体验。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认识物体之间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会物体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导学流程:一、自学提纲1、观察课本第一页主题图,然后和同桌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了些什么?把你看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一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下。

3、明确三种物体的位置关系。

(汽车、火车、轮船)——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桥上有————在跑桥上还有————正在行驶桥下还有————4、用学具摆一摆,同桌相互用上、下说一说摆的结果。

5、观察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在我们的教室上面有几层?二、展示互动1、把你看到的和全班同学说一说。

2、请你再选择另外两个物体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小组内或全班说。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三、效果检测AHA12GAGGAGAGGAFFFFAFAF1、完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2、根据参观的教学楼填空。

(1)()年级教室在教学楼的最上层。

(2)()年级教室在教学楼的最下层。

3、猜一猜。

小红住在小刚的楼上。

小刚住在小强的楼上。

AHA12GAGGAGAGGAFFFFAFAF第二课时:前、后导学内容:位置——前后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从具体情景中正确确定前、后。

2、初步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

学习重难点:1、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从具体情景中正确确定前、后。

2、初步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导学流程:一、自学提纲1、观察:观察我们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2、我们教室的前面、后面都有些什么?AHA12GAGGAGAGGAFFFFAFAF3、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4、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5、根据他们三人的位置,说一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地最后面?6、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前、后的位置关系吗?二、展示互动摆1、把你看到的和全班同学说一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导学案、1-2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导学案、1-2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共2课时)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4、根据分类情况总结这些面的特征。

一、自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2-3页二、自学过程1、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等实物的面画下来。

2、根据它们的面的形状进行分类,并总结这些面的特征。

长长方方的,边都是直直的,4个角都是直直的。

四四方方的,边都是直直的,4个角都是直直的。

边是直直的,两条是倾斜的,4个角对角相等。

有3条直直的边,3个角。

由1条曲线围成的,圆圆的。

1、数一数。

问题:(1)请说出它们的名字。

(2)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2、人教版教材第3页做一做随堂检测:参考答案:2、(1)4 1 3 3 (2)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3)3 同样多3、(1)1 (2)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共2课时)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及七巧板一、自学过程(一)利用相同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1、用2个同样的平面图形拼组①用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

②用2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能拼成正方形。

③用2个同样的正方形可拼成长方形。

④用2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

2、用多个同样的平面图形拼一拼。

(二)神奇的七巧板1、认识七巧板“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由7块板组成,包括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

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

2、七巧板的拼组问题1:用一套七巧板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用2块板用3块板问题2:你还能用七巧板拼成其他好玩的图案吗?1、人教版教材第3页做一做2、人教版教材第7页思考题我们运用同样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形,还可以运用一套七巧板拼出美丽的图案。

温馨提示:同学们,学了这么多,你是不是累了?请你稍适休息,继续完成课本第5-7页练习一。

相信你一定能行!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填一填。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上下、前后、左右》导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上下、前后、左右》导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上下、前后、左右》导学案,教案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上下、前后、左右》导学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那么,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

〔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刚,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学生交流。

〔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

〕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3.左、右。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人民币。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兑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不同面额之间如何进行兑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些人民币的图片,以及一些兑换的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孩子们熟悉的购物场景引入,让孩子们思考,购物时我们是如何支付的?引入人民币的概念。

2. 讲解:我会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孩子们认识它们,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兑换题目,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巩固他们对于人民币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100元 50元 20元 10元 5元 1元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出家里的零钱,尝试进行兑换练习。

2. 请孩子们画出他们喜欢的东西,并计算需要多少人民币才能买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人民币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使用人民币,加深对人民币的理解。

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我会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孩子们去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购物场景。

这是因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人民币,通过他们熟悉的情景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图片和一些兑换题目。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人民币,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人民币的理解。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年级一年级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2-3页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1.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积累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经验,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四、总结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环节四、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信息窗 1《厘米的认识》(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信息窗 1《厘米的认识》(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信息窗 1《厘米的认识》(导学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厘米的概念及其符号“cm”。

2.能够正确使用厘米尺度量长度。

3.能够将长度以厘米为单位在数轴上表示。

二、思考问题1.长度是什么?它有哪些单位?2.厘米是什么?厘米的符号是什么?3.我们平时使用厘米尺寸量什么?4.如果要在数轴上表示长度,应该怎么做?三、概念讲解1. 长度和单位我们说一根铅笔很长或很短,是因为它和另一根铅笔、一本书或其他物品比较。

这时,我们就用“长度”这个词来表示不同物品之间的大小关系。

度量长度时,为了方便比较,我们需要给长度规定一个共同的度量单位。

在我们生活中,度量长度的单位有很多,例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其中,厘米是常用的度量长度的单位之一。

2. 厘米的概念厘米是“centimeter”的缩写,是国际制单位制长度单位的一种。

1厘米等于1/100米,通常用符号“cm”表示。

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来度量小距离,例如书的长度、纸张大小等。

3. 使用厘米尺寸量长度使用厘米尺是一种常见的度量长度的方法。

应用厘米尺尺寸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厘米尺测量时,需要让被测量的物体和厘米尺接触。

2.厘米尺应贴紧物体表面,不能上下左右晃动,否则测量结果就会不准确。

3.用眼睛正视物体和厘米尺,不要斜视或者仰视。

4. 将长度以厘米为单位在数轴上表示数轴是用一条直线表示半无限延伸的数集的一种图形化方法。

在数轴上,我们可以轻松表示各种数值,包括长度。

要将长度以厘米为单位在数轴上表示,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原则:1.数轴上的单位长度应该是相等的,例如1厘米。

2.数轴应该画得足够长,能够显示需要表示的长度范围。

3.数轴要标出零点以及正负方向。

四、练习题1.用厘米尺度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多少?2.明明的身高是130厘米,将其在数轴上表示。

3.达丽的房间长度是3.5米,用厘米为单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课导学案
吗?可以换多少张50元?或换多
少张20元?或换多少张10元?②
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怎样换?
4.算一算。

(1)课件展示多种商品及价
格。

(2)课件分别出示问题:
①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支圆珠笔
共需多少钱?
②拿1元钱买一把直尺,应找
回多少钱?
③一个文具盒比一块橡皮贵多少
钱?
完成教材第96页第9、10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1)你们能把这么多不同形状混在
一起的图形按颜色和形状分一分
吗?
(2)全班交流分法。

5.复习按照自选标准分类。

(1)课件出示第94页第3题的第
(3)小题。

提问:你想按照什么标
准把这些图形分为两类?小组合作
讨论分类方法。

(2)小组汇报。

(3)课件出示表格。

1.完成教材第94页第2题。

2.完成教材第97页第14题。

3.完成教材第98页第15题。

1.通过今天的复习,同学们有哪些
收获?
2.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自己小卧室里
的物品按照自己的标准分成两类,
明天到校后告诉同学们,大家比一
比看谁分得好。

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主备人: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