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教育实施与策略专题五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7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7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篇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落实决定精神,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根据【白银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的安排和要求,特制定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安排,协调,检查,指导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决定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王登谭任组长,郑新峰、张兰芳、李建成、王仲才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白彦革、高文国任办公室主任,中小学全体班主任均为成员。
学校要把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心理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切实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使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使教师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为他们的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各种素质全面提高,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实施方式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实施方式导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阶段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因为青春期正是孩子们身心发展较快的阶段,也是他们面临着各种内外压力的时期。
本文将讨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实施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这可以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了解学生的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二、建设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因此学校应建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团队成员应包括心理学专家、教师、辅导员等,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并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来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教师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积极、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社交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俱乐部等,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并与同学们共同参与,既能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应的课程或班会活动。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学习如何应对各种挑战。
课程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别咨询。
咨询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系统,因此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至关重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与实施策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与实施策略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给其成长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与实施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首先需要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中学生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也要考虑到他们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正式教学计划。
这样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与探索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获得相应解决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涵盖情绪管理、应对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
3.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除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应该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例如,在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中,通过相关案例、故事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
4. 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建立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机构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配备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并争取与专业心理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个别咨询、团体活动和心理课程等服务。
同时,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紧急处理机制,确保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5. 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
学校可以制定师生互动机制,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沟通。
6. 增强家校合作家庭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学校需要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讲座,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7. 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中学生应该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强调问题解决和应对策略:教授学生解 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技巧,培养他们的 心理韧性。
促进学生参与 和互动
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学生互助小组:建立学生互助小组 ,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分 享彼此的经验和情感。 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各种心理健康 活动,如讲座、工作坊和运动,以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家庭教育活动:组织家庭教育 活动,向家长传授关于中学生 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建立积极的校 园环境
建立积极的校园环境
提供支持和关怀: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关怀。 营造积极氛围:促进正向心理健康的文 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和学习活动 。
开展系统的心 理健康教育课
程
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师培训和指导:提供专业的 培训和指导,以使教师能够有 效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融入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 入各科目的课程中,使其成为 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建立专业心理 咨询服务
建立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心理咨询师: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 师,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和心理支持。 学生咨询中心:建立学生咨询中心,提 供匿名咨询服务,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寻 求帮助。
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
家长参与:加强学校与家长的 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 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提供 支持。
中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的有效
实施策略
目录 引言 建立积极的校园环境 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建要性:中学生心 理健康对其成长和学业发展至关重 要。 有效实施策略的必要性:为了帮助 中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和问题 ,需要采取恰当的教育策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优秀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优秀5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认识情绪。
2、通过交流,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3、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4、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点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三、教学程序(一)音乐导入,调整情绪1、欣赏音乐。
2、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样3、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这一课。
4、板书课题:情绪与健康(为了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在欢乐的心境中获取知识,特别选择了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们欣赏。
这样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导学达标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
(1)讲游戏规则。
(2)指导,参与游戏。
(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
(4)同学们谈到的我们表现出来的内心的状况以及表情上的变化,就是情绪。
(5)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
(6)贴良好情绪图与不良情绪图。
(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我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
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
)2,交流倾诉,明白道理。
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1)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把你感受到的或者了解到的事例说出来。
(2)听了同学们谈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3)板书:不良情绪危害健康。
(在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交流活动,谈谈不良情绪危害健康的事例。
学生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了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激起他们排斥不良情绪的愿望。
)3,录像共鸣,学习方法。
(1)放录像(三名学生分别因班长落选,家长星期天为自己安排了很多兴趣班,考试成绩差而产生不良情绪)(2)录像中的同学应该怎么做(3)放录像(三位同学用与同学交谈,听音乐,看书,进行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解了自己的情绪)(4)录像中的同学是用什么办法调节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乐的(5)大屏显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帮助初中生应对成长中的困惑与挑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细致、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目标1. 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2.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自信心。
3. 学会情绪管理,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4.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5. 增强心理预防意识,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
三、内容与方法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 教学内容:涵盖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等方面。
-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2. 心理咨询与辅导- 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环境。
- 心理咨询师资格:确保心理咨询师具备专业资格和丰富经验。
- 咨询内容:包括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
- 咨询方式: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等。
3. 心理测评- 定期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测评工具:采用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如SCL-90、MMPI等。
- 测评结果分析与反馈:对测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和建议。
4.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讲座等。
- 活动形式:互动游戏、小组讨论、情景剧等。
- 活动目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5. 家校合作-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 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家长心理健康素养。
- 家庭心理指导: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家庭心理指导,促进家庭和谐。
四、实施与评估1.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心理辅导工作的时间表、责任人及具体措施。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调整教育内容与方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走进中学生心灵的花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业的繁重压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中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各地开展了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想。
首先,学校应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倾听、分享和辅导,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另外,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医生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可以通过学校心理健康俱乐部来帮助学生建立互助支持网络。
俱乐部可以设立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积极的心态。
最后,学校可以利用艺术、体育等课程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释放学生的压力,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信心;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创造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应该以学校为中心,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专业课程、俱乐部活动和课外体验,让学生在快乐成长的道路上保持积极
健康的心理。
这样,他们才能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方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心理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
为了帮助中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心理素质,采取适当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一、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机构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学习如何应对压力、解决问题和管理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自我认知:教授中学生如何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压力管理:教授中学生认识到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习适当的压力管理和情感释放方法。
3. 情绪管理:教授中学生了解情绪变化的原因和表现,学习控制情绪、积极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
4. 人际关系:教授中学生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冲突、提升交际技巧。
5. 心理疾病预防:教授中学生识别和预防常见的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二、设置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中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学习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释放情绪,学校应该设置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该平台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导师制度:每个中学生都分配一位导师,导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学生咨询中心:学校设立咨询中心,为中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咨询师进行交流。
3. 心理小组活动:学校组织心理小组活动,让中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提供支持和理解,增强他们的集体认同感。
三、培养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教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培养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对于中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策略可帮助教师提高心理辅导能力:1. 心理辅导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心理辅导培训课程,学习心理学知识和辅导技巧,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导师互助会:学校建立导师互助会,教师可以交流心理辅导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互相支持和鼓励。
初中心理教学策略
初中心理教学策略
初中心理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关爱和支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动机、需要和价值观,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5. 整合学科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6.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共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7. 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个性化心理教学提供依据,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8. 运用现代技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心理软件、网络平台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 培养专业师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初中心理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初中心理教学策略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一、理解青春期的挑战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学生们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交方面的压力。
了解并理解这些挑战对于为初中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二、提供安全的环境为了进行有意义的心理辅导,我们首先要确保学生们处在一个安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中。
这意味着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隐私,鼓励他们分享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三、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
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展示出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
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愿意接受帮助和支持。
四、倾听和表达情感在心理辅导中,倾听和表达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经常承受着来自学业、家庭和朋友圈的压力,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和辅导员应该积极倾听,并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或艺术表达他们的感受。
五、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初中学生常常面临情绪波动的问题。
作为心理辅导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写日记或与朋友交流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六、帮助解决学业问题学业问题常常是初中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学习技巧、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方面的支持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提高自信心。
七、鼓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社交活动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发展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体育运动和志愿者服务。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发展兴趣爱好。
八、提供自我探索机会初中学生正处在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有机会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职业咨询、兴趣小组和学生导师计划等方式,提供自我探索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九、教授解决问题的技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分析问题、寻求帮助、制定解决方案和评估结果。
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辅导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案和建议。
首先,家庭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关心、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家长还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不要过分追求成绩,而是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也是中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制度,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教导学生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和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沙龙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倾诉的平台。
最后,社会也应该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帮助。
社会可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社会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吸引中学生的参与,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此外,社会还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中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中学生心理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方案和建议,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精选5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精选5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要怎么写,很多人第一次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没有什么经验,那么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精选5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篇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主要工作目标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工作。
4、充分利用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具体工作1、制定并讨论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2、初一新生填写心理档案;3、面向初一新生开展适应性问卷调查,并整理汇总,书写报告;4、心理咨询室正常开放;5、做好个别学生的咨询工作并完成台账、咨询记录等;6、本学期每班(非毕业班)开展十次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主题班会;毕业班至少开展五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资料由辅导室提供);7、适时的通过网络(网站、微信)或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8、本学期组织五次及以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9、学期末归类并整理资料,撰写学期总结报告。
篇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一、指导思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中学生心理辅导设计与实施
中学生心理辅导设计与实施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重视度的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并促进其全面发展,中学心理辅导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心理辅导的设计与实施,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首先,为了开展有效的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个多变而敏感的阶段,孩子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情绪波动大。
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自我认同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并倾听他们内心世界的需求。
二、建立信任与沟通渠道为了有效进行心理辅导,我们需要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渠道。
通过积极倾听、尊重学生意见以及正面反馈等方式,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
同时,在班级和校园环境中创造一个开放宽容、包容差异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放心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三、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针对中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应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学业压力等方面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或者情绪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具体问题并给予及时支持。
四、培养积极心态与抗挫能力作为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抗挫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如主题演讲、团队合作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
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竞争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减少过度焦虑带来的压力。
五、促进家校合作家庭是中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心理辅导方案时,与家长的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学生在校内外表现以及心理状态等信息,并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六、建立支持网络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外,在社会层面也需要建立起一定的支持网络。
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相关机构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培训,为教师提供更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活动计划(完整资料)
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活动计划(完整资料)1. 引言为了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我们制定了一份全面的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活动计划。
本计划将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2. 目标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 提升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 培养中学生的沟通技巧,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 增强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调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 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3. 活动内容本计划将包括以下活动内容:3.1 心理讲座- 邀请专业心理学家,定期举办心理讲座,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辅导方法。
- 每学期至少举办2次大型心理讲座,每次讲座时间不少于90分钟。
3.2 心理辅导课程- 在校内设立心理辅导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的日常课程体系。
- 每学期开设8次心理辅导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不少于45分钟。
3.3 心理咨询- 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 每周安排固定的心理咨询时间,每次咨询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 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5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定期组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协作、沟通协作等形式的训练,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 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4. 组织架构为了确保本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成立一个专门的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包括:- 心理学家:负责制定心理辅导方案,进行心理讲座和咨询工作。
- 教师代表:负责协助心理学家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反馈学生心理状况。
- 学生代表:负责协助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反馈学生心理需求。
5. 实施时间表本计划的具体实施时间表将在计划启动会议上确定,并将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活动计划(完整资料)
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活动计划(完整资料)目标本活动计划旨在提供有效的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活动1:情绪管理工作坊- 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 内容:- 介绍不同情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分享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应对策略。
- 提供练习情绪管理的实践活动。
活动2:压力管理讲座- 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 内容:- 解释常见的压力原因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提供调整心态和应对压力的技巧和工具。
- 分享实用的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活动3:人际关系培养活动- 目标: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增强交往能力。
- 内容:- 探讨友谊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 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4:自我认知培养训练- 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 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弱点和兴趣。
- 提供自我评估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促进自我成长。
活动5:积极心态建设工作坊- 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挫折能力。
- 内容:- 分享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和益处。
- 提供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和技巧。
- 进行鼓励和正向反馈的练习,增强学生自信心。
活动6:放松训练与冥想体验- 目标:帮助学生学会放松身心,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 内容:- 教授放松训练和冥想的基本方法。
- 引导学生进行冥想体验,培养专注力和平静心态。
- 分享放松音乐和视觉材料,提供放松环境。
活动7:资源分享和支持网络建设- 目标:提供支持和资源,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网络。
- 内容:- 分享心理健康资源,如书籍、网站和APP。
- 建立学生心理辅导社群,提供互助和支持。
- 定期组织座谈会和分享会,促进交流和学习。
总结本活动计划通过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培养、自我认知培养、积极心态建设、放松训练和资源分享等多个方面的活动,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开展中学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
开展中学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中学心理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中学生作为心理发展较为关键的群体,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和困惑,因此开展中学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有效的中学心理教育策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发展和应对心理问题。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需求开始显现。
他们可能面临挫折、焦虑、孤独等情感问题。
因此,教师和学校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
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班会等形式,设置情感话题,引导学生自我表达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中学生正处于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改进自己的劣势。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和情绪调节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成长困惑等。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
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定期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让学校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机制,为中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
四、开展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助活动中学期是学生与同龄人相处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助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比如学校可以开设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扩宽自己的视野和拓展社会交往能力。
五、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与合作中学生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实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实施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困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实施方法,旨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一、策略1. **全员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广泛参与,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力量。
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各界也应提供支持与资源。
2. **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明确目标和内容。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 **注重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注重预防和干预。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的发生。
4. **个性化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5. **多元化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教育、心理咨询、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
要创造多样化的教育载体,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到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实施方法1. **开展课堂教育**: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模块。
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案例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设置心理辅导机构**: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学生可以通过面谈、电话咨询等方式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3. **开展社团活动**:组织心理健康俱乐部、心理辅导小组等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能够增加社交经验,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4.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传递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学计划设计与实施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学计划设计与实施一、引言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因此,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学计划设计与实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二、教学主题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学主题应紧密围绕学生的需求和现实情况展开。
首先,应针对学生面临的压力和焦虑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教导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健康成长。
三、活动安排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中学生心理辅导。
首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倾听他人的经验和观点,并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心理问题。
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认知。
其次,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学习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拓展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和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信心。
四、教材使用在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材对于提供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可以选用针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材,如《青少年心理学》等,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外,也可以引用一些真实案例和故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地实施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学计划,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要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增加心理辅导的时间和机会。
比如,在学校组织的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心理辅导内容。
其次,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此外,也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
六、结语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教学计划设计与实施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还需要借助适当的教材和活动来提供必要的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识别
6
问题行为的分类:
4 偏畸习癖:或称作为丌良习惯,多不性格发展上的丌健全有关。 包括:吸食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瘾、酒瘾、
药瘾、性丌良适应等。
5 焦虑征候群:由过度焦虑而引发,有明显的身体丌适应症状或强迫性行 为,通常称为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 如紧张、发抖、呕吐、恶心、心胸丌适、全身无力、由焦虑过度引起强迫 性思考、强迫性动作、歇斯底里等。 6 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地脱离现实,属于严重的心理病态。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专题五: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识别
16
案例 :
迚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而文化课也丌
如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很是焦急, 睡眠丌好(主要是入睡困难)。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丌听家长的意见,
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丌肯承认。
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 茫,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丌起精神。拿起画笔,经常发呆,觉 得画笔很沉重。听课时注意力丌集中,记忆力很差。
24
恐惧症
• 场所恐惧 –对广场、人群拥挤场合、商店、剧院、车厢或机舱等感到 恐惧,也包括害怕空旷地方,害怕离家或独自一人在家。 • 社交恐惧 –常起病于少年,表现为害怕被人审视、回避社交的情境。 • 特定恐惧 –特殊物体或情境引起的不合理焦虑。 –如接近某些动物。登高、雷雨、黑暗、锐器、外伤或出血 、害怕接触到某些疾病等。 –特定恐惧以儿童常见。
15
案例 :
男,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 自述:
从小喜欢绘画,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浪费
时间,故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 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来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丌同意,
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
自认为只要稍微看看就能通过,用丌着花费那么多时间。 为此经常不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
专题五: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识别
7
问题行为的分类
(1)不德育常觃管理有关的行为问题;
(2)不变态心理学有关的行为问题。
专题五: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识别
8
焦虑与焦虑症
• 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什么?
• 焦虑就是我们人行为内驱力的一种表现方式。 • 焦虑是挫折以后的语言。
为什么人在焦虑时都会有紧张、苦恼、 沮丧等情绪?
原因:
• 这群中层人员都对目前的工作报酬满意,但是由 于工作不能让他出人头地,所以当可以重新选择 时他们都认为不再选择原来的工作 。
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呢?
• 焦虑与“患病得益” • 焦虑与自我认识 • 焦虑与对问题的理解有关
焦虑症
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具体表现:
持续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但此状态并非由实际 威胁所引起的; 或其惊恐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专题五: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识别
17
神经症与正常的区分
病程 不到3个月 3个月-1年 1年以上 精神痛苦 程度 自己可以摆脱 须靠别人帮助或改变处境才能 摆脱 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社会功能 轻微妨碍 效率明显下降,不得不减轻工 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不得不 避免某些社交场合 完全不能工作,病休。或某些 社交场合完全回避 <3分不能诊断神经症 4-5分可疑
(2)行为发生的时间不地点是否适当; (3)周围人对此行为的看法; (4)行为对个体来说是否丌适当(如过多或过少),是否严重, 如已造成它对别人的伤害,以及他和别人相处的困扰。
专题五: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识别
5
问题行为的分类:
从辅导的观点的分类(吴武典): 1 外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违觃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包括:逃学、离家出走、丌合作、反抗、丌守觃矩、撒谎偷窃、打 架、破坏、捣乱、伤害等。 2 内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情绪困扰和非社会行为。 包括:畏缩、消极、丌合作,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 恋、自杀行为等。 3 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丌理想,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往往兼具情绪 上的困扰或行为上的问题。 包括:考试作弊、丌做功课、粗心大意、偷懒、丌与心、注意力丌 集中、低成就等。
25
• 肖某,女,16岁,高一年级学生。 • 无明显躯体疾病,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寄养 史,早期教育良好。 • 自诉症状:上课时,她总是低着头,走近她 时,她显得紧张而慌乱,从不敢在公共场合 说话、表演。与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不敢正 视对方、脸红、手心出汗、头脑一片空白, 发展到一想到与人交往就感到莫名的紧张与 害怕,甚至出现幻听、幻视。
第页
• 疑病症 • 以担心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 优势观念为主,各种体检的阴性结果和医 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对疾病的疑虑。
27
• 案例 • 某男,26岁、工人、高中文化、未婚。 • 主诉:突发左侧头颈痛、左半身不适,伴心慌、失眠、烦恼 七个月。 • 病史资料:七个月前,当事人因其兄精神病复发外走不归, 四处寻找、感到精神压力很大,也极劳累。 • 一日晚,突然感到“一股气从胸部往上冲,直达左侧头顶部 。”当时出现头痛,左颈活动受限,左手足发麻,并伴心慌 。 • 当时当事人认为可能是“脑冲血”或“心脏病”,很着急。 • 次晨即前往市人民医院内科就诊,体格检查与心电图、胸透 均未发现异常。 • 当事人仍不放心,回家后查阅医学书籍,但一无所获。 • 几天后前述表现一直存在,头颈痛、胸痛加重,酸胀 、闷 痛。怀疑是“心脏病”或“癌症”,再次前往省级医院就诊 28 。
湾师大吴武典教授)
问题行为:按个体行为的性质,凡带有反社会性或破坏性者称为 问题行为;因此等行为丌利于别人。此外,行为中带有丌良适应性质
者亦属于问题行为;因此等行为丌利于自己。(《心理学词典》)
专题五: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识别
4
问题行为的认定
在认定问题行为时,要考虑下列四个因素:
(1)行为本身是否符合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发展程度;
第23页
恐惧与恐惧症
恐惧症: 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特点: 1 某种外在的客体情境引起强烈的恐惧 2 患者明知过分、不合理、不必要,却又无法控制 3 患者发作时往往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及植物性神经症状 4 因尽力回避所恐惧的客体或情境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或 工作,回避行为越明显说明病情越严重。
第21页
–强迫动作 • 表现为强迫性仪式化动作、强迫性洗涤、强 迫性询问、强迫性计数等。
22
• 女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 当事人三个月前,由于粗心,上学时忘记锁家里防盗门。 父母下班后发现,训斥了她几句,为此曾经痛哭一场,严 重失眠两天。 • 从此以后,每次上学出门,都要反复多次检查防盗门是否 锁上,明知已经锁好,还是控制不住要检查,否则就心慌 ,总担心“万一没锁好呢?”有时要检查十余遍。 • 近年,每次上学前都要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带齐了上可要用 的课本,为此十分苦恼,以致经常迟到。 • 一周前,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得精神病,情绪非常低落, 食欲下降,经常哭泣,反复到医院精神科检查,要医生反 复保证自己不会得精神病,但是,坚持不吃医生开的药, 因为说明书讲该药治疗精神障碍,有很多副作用。
18
1分 2分 3分 1分 2分 3分 1分 2分
3分 >6分可以诊断
强迫症状与强迫症
强迫症: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的,反复出现的观念、意 向和行动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症。 特点: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并存。 表现: 以强迫症状为其主要表现,常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念或 冲动、强迫行为等。
19
–强迫思想 • 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 对立观念等;
20
• 张某,男性,19岁,高中生。 • 自我陈述: 因反复做事,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或不必做 的事仍要想、要做,为之痛苦紧张3年。 • 16岁考入高中,因学习日渐紧张,对担任学生干部社会活 动多,影响学习有顾虑。 • 老师提出优秀学生干部考大学时可降低一档录取分数线, 当事人常为此十分矛盾,既怕耽误前程,又怕辜负老师, 冥思苦想,难以决断,辗转不眠。 • 每每下定决心,但又次次动摇,很难完成一件事情,无休 无止,脑袋发胀,心情烦躁,全身倦怠,学习成绩下降, 自感问题严重,于是强迫自己学习,制定学习方案,但经 常是手捧书本,思想却云游四方。 • 自称是“该记的不住,该忘的忘不掉。”最近半年很担心 自己的身体健康,心情烦闷,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做事更 加小心与缓慢。做事反复多次,同一个问题总要去想。
• 在当事人反复要求下作钡餐透视、脑电图、脑超声波检查,均 无异常发现。 • 但对检查结果仍不放心,虽一直坚持上班,但总因为左胸与头 颈部痛而烦恼,工作效率降低。时感不安 、紧张,且因“查 不出病来”而心情不佳,社交与业余兴趣爱好下降,但无内疚 、早醒和食欲减低。 • 几个月来常请假奔波于市内几家医院,找高年资医生看病,请 求作超声波、心动图、纤维胃镜、甲状腺功能、血尿常规、肝 功能多项检查。检查结果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阳性外无其它 异常发现。病情一直未见好转。半月前应当事人要求,某市级 医院为其拍胸片一张,当医院通知他去取照片报告时,以为已 发现 “重大疾病”(实为正常),顿时手忙脚乱,骑单车赶 往医院途中不慎撞伤一老妇。以后又为赔偿一事搞得焦头烂额 ,病情加重。除前述表现外开始出现失眠、阵发性心慌、胸闷 ,终日头昏脑胀、忧心忡忡,工作任务不能完成而来访。 • 自开始以来无高热、昏迷、抽搐,无怪异言行,无冲动伤人与 自伤,自杀行为,饮食二便如常。
• 因为,我们人总有愿望,这种愿望是源于对自我的一种认识 ,要求自己在一定的群体位置上要超越别人,因此,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人的努力也就并非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是把 自己放在了群体位置上去比较的结果。
一项心理调查结果
• 某心理学家问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医生、经理、 律师等),约200多人,两个问题。 • 一,你对你现在的工作满意吗? • 二,如果有机会让你重新选择的话,你还会选择 现在的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