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形成地理空间观念,通过地形图的判读,使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二是提升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分析和绘制地形图,增强学生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能力;三是培养地理思维,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是强化地理探究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这些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地形图的价值,并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与地形图判读相关的科普文章和地理杂志,让学生了解地形图在科学研究、探险和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例如,《国家地理杂志》中关于地形图的文章,以及地形图在自然灾害预警和资源管理中的案例研究。
-视频资源:推荐一些关于地形图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和应用场景。例如,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地图的秘密》以及地形图在军事和航空领域的应用。
-地形图判读相关书籍:推荐一些与地形图判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形图的知识和应用。
-地理科普视频:推荐一些关于地图和地形图的科普视频,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2.拓展建议:
-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自然地形,尝试用所学地形图知识去解释和描述这些地形特征。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他们不仅掌握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还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上还存在一定困难,这说明我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时还需更加细致。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但地形图的判读相对于普通地图更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地形符号、等高线等地理信息。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也会影响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学会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判读地形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2.难点:等高线的识别与计算,地形图的实用性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形图,让学生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形图样例: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等地形图。

2.准备相关地理知识资料:如等高线、地形符号等。

3.准备投影仪或白板,以便展示地形图和进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图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地形图有哪些特点?地形图与普通地图有什么区别?”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形符号、等高线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这些地形符号代表什么意思?等高线是如何表示地形高度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地形图样例,学生分组进行地形图判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2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2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判读方法。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地形图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对地理信息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地形图的判读,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特别是在地形图的分类和判读方法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判读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地形图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探索地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判读方法。

2.难点: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特别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地形图为案例,讲解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地形图的图片或实物地形图,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地形图判读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形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地形图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判读方法。

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以实际地形图为案例,讲解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地形图的特点和判读技巧。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以及其应用进行展开。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形图的基本要素,了解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并能够运用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地图的基本知识之后,对地图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是培养学生地图素养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这一节的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对地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以及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2.能够运用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图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图的基本要素的识别和理解。

2.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使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地形图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3.与地形图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地形图的实例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地形图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地形图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反映地形的?”从而引出本节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如等高线、地形符号等,并解释这些要素是如何反映地形的。

同时,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地形图,让学生学会如何识别和理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地形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运用地形图解决这些问题。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可以通过形象的课件和山体模型来强化直观性。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强,对新事物怀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赛竞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理解等高线的特点以及坡度陡缓和等高线密集程度的关系;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辨认出山体的五种部位,理解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2、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区分山脊和山谷。
六、教学准备
畅言教学机多媒体课件等高线动画教师自制山体模型flash动画微课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诗中望山
结合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展示庐山图片,引入等高线地形图
学生看图思考景观图表示地表形态的不足之处。
诗词引入等高线地形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课题
地形图的判读
课时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虽然标准只列出了三种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否则,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可订正、补充。
创设冒险情境,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山灵水秀
指导学生实验演示:将手握成拳头,指缝代表山谷,四指代表山脊,向手背上撒些水,观察水流的方向。
承转过渡
诗人无法准确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景观图也无法准确表示地表形态,所以我们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观察动画演示,理解等高线的概念。

)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是否相等?
观察动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
这是坛山等高线地形图,你知道是怎么绘制的吗?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绘图工具(高线地形图,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练一练
)不同山体部位的地形特征和等高线特征。

地形等高线特征地形特征
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等高线原理开垦的梯田,如我国南方的梯田。

在我国云南、广西、重庆等南方地区分布着大片的梯田,被誉为世界农耕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地球的表面高高低低、起伏不平,陆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2-2-2 基本地形类型的景观,说出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异。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教案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教案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教具准备:等高线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二、新课板书:1、海拔和相对高度多媒体演示:课本P16图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第11页“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的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

□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2.初步掌握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挂图、教学模型、投影图片等【教学过程】(讲述)我们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的状况。

(提问)1、什么叫做海拔和相对高度?2、查看甲、乙两(提问)大家观察相关景观图片,你会发现陆地表面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地形类型?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应位置吗?你(讲解)同学们观察,思考各地形部位有何特征?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面常绘有不同的颜色,它们叫做什么地图?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样的地图,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投影)“分层设色地形”图片(提问)什么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类型?颜色海拔高地形类【当堂达标】读右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 B.盆地 C.丘陵D.山地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A BC DE F【教学反思】本节课继续采用“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法,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及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竞赛加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不同含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②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学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地海拔,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

②培养学生制作地形模型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模式】图案导学。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山体模型、橡皮泥、小刀等。

【教学过程】学以致用4000多米,这是为什么呢?2、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动画,然后问: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呢?请学生完成表格。

3.请学生读课本P31正文部分及图2-2-1,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的海拔_________ ,乙地的海拔___________(2)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

课件展示问题:1、【诗词欣赏】展示:“泰山”图片和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说明泰山与众山之间的高度?2、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约-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海拔相对高度定义不同占八、、相同占八、、3.读课本P31正文部分及图2-2-1,完成:(1)甲地的海拔,乙地的海拔(2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2.学生思考并合作完成:1.齐读诗词,思考回答问题2.计算得出答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海拔是地面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的定义及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会计算相对高度。

举例让学生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能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和判读坡的陡缓。

(重点)3.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重点),尤其是识别山脊和山谷(难点)。

4. 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启发、观察、思考讨论探究、模拟体验法。

【教具准备】用橡皮泥制作的等高线地形模型、苹果、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新课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示,可观察到大自然的美。

而且这些美景高低起伏,各不相同。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自然之美。

思考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

通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探究地形图的兴趣。

衔接与过渡地表形态高低不同,我们如何量算它们的高度呢?观察思考提问粉笔盒有多高?多数学生应回答大约8厘米,启发:还有其他答案吗?(提示量算起点)(过渡)可见,观察讲桌并回答其高度。

思考讨论并回答。

应有学生自地面算起约1.5米。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由于量算起点的不同,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有不同的确定量算起点很重要,那么,地表各种地理事物高度的量算起点如何规定。

由此,引入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学习。

表示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科学正确理解。

探究一: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说出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异同。

海拔和相对高度。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31页并结合观察图2-2-1探究思考。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提问;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学生读图并思考回答: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1500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课标要求: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1. 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

2. 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3. 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 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2.初步掌握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形图图片挂件。

12学想炫耀一下刚学的关于平面图的知识,就得意的拿地图来看, 结果[下达任务教师告诉学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以后野 外郊游愉快,学好地形图的判读是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 要像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

哪五关呢?陆地地形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 度。

注意: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的都是海拔。

闯关题(一):1. 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 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第二关’绘制等 机第三关:判读等高■dgT3r.可以正确阅读和便用地形图r线与地赅坡度第四关列读山 地各部位等高线 二^五关:判读分僂、/"卜没色地形图上的/明确任务, 提高效率。

环节。

用故事来告诉学生学习 “地形图的 判读”的重 要性。

过关斩海拔地面某盂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窑・本环节完全 尊重学生的 自主学习 权,学生通 过读书、读 图,计算了 解概念,培 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 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

地形图的判读【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的判读【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式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媒体文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景创设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战争影片中指挥员面对地图进行指挥战斗。

他们常用的地图就是下面这种地形图,同学们能看懂吗?听问题看图。

提出困惑。

引起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学生对学习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热情高,思维活跃,在这里用地理学科特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有的魅力设疑导思吸引着他们。

过渡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我们这节课分为以下几步来学习。

自主探究第一步:会读地图上的高度设疑:图中的1300米、1500米200米他们表示的含义一样吗?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学解决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的定义。

2、学生注意看——相近的概念,要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比较,这样记忆得才牢固。

”3、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

归纳:地面某个地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归纳总结,认识生活中有用闯关题(一):甲山的海拔为米,乙山的海拔为米,甲山相对乙山的相对高度为米。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的地理。

指导学习,探究创新第二步:绘制等高线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制过程,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动画演示:学生交流感悟心得(教师地形模型演示)总结: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成的线第三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出示地形图模型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①、学生认真观察②、形象感知③、动手操作学生交流感悟心得该知识点是本节课指导学习,探究创新(一)认识地形模型中地形的部位:认识山体模型某某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1.理解等高线和等深线等基本概念(重点)2.能够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谷、山脊、鞍部、山峰、陡崖等地形部位(重点)。

3.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和分成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难点)4.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合作探究、讲练结合等方法。

【教具准备】山体模型(等高线判读)、自制教具、实物展台、INTER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海拔与相对高度【提问】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指导学生阅读P31的第一目“海拔与相对高度”后,作答。

【点拨】海拔与相对高度1、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2、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指导读图】读课本P32的“图2-2-2”,认知:1、陆地表面主要有哪五种基本地形类型?2、说出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异同(注意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对比)生读文后,合作思考作答: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8844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起算点在海平面;4000多米高是相对高度,起算面是在青藏高原面(青藏高原面高出海平面有4000多米呢)。

【练习】登山者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一般先到大本营适应环境,休整准备。

大本营海拔高度是6600米,珠峰海拔8844米,问它们间的相对高度为多少?学生口算:2244米,这就是登山者要攀登的高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学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重点)2、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重点)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重点)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难点)、【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模型、橡皮泥、黏土解惑海拔和相对高度1、检测学生课下预习情况(1)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2)读上图,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的海拔是----米,乙地的海拔是-----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生思考回答: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500,500,1000甲海拔―乙海拔掌握情况熟悉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培养归纳问题能力。

质疑解惑2、学以致用: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米”指的是什么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穆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3.拓展延伸:你认为是什么一直吸引着人们勇攀珠峰?思考回答: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学生各抒己见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吃苦精神,实现人类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愿望等抒己见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

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的能力。

.诱发情感,培养积极向精讲解惑等高线地形图师生互动突破难点1.引出等高线的概念?2:等高线线上标注的数值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3.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4.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1)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把做得较成功的展示给大家欣赏、借鉴;帮助学生在已做的雏形上使山脊、山谷的凹凸更加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
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式
【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媒体文件。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教师活动
环节
情景创设|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战争影片中指挥员面对地图进行指挥战斗。

他们常用
的地图就是下面这种地形图,同学们能看懂
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
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
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 (板书)
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我们这节课分为以下几
步来学习。

地形图的判读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听问
题看
图。

兴趣疋取好的
老师,初一学
2、提出生对学习地理
困惑。

有一定的兴趣,热
情咼,思维
3、引起活跃,在这里
探究用地理学科特
的兴有的魅力设疑
趣。

导思吸引着他们。

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演示法等。

过渡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步: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设疑:图中的1300米、1500米200米他们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1、学生自学解决海培养
拔和相对高度两学生
种高度的定义。

的自2、学生注意看一主学
—相近的概念,要习能
从两者的相同点力,学和不同点来进行会归
比较,这样记忆得纳总
才牢固。

”结,认3、使学生明确由于起识生
点不冋,有海拔和活中
相对高度两种高度有用
值。

的地归纳:地面某个地点理
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
闯关题(一):甲山的海拔为米,乙山的海拔为
甲山相对乙山的相对高度为米。

米,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学习, 探


新第二步:绘制等高线
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制过程,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
(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
动画演示:
学生自学:读课文
并观察课本上的
“等高线示意图”,体
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
②、形象感知
③、动手操作
的?

①、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交流感悟心得(教师地形模型演示)
总结:等高线一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成的线
第三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生交流出示地形图模型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感悟心得


学习, 探



(一)认识地形模型中地形的部位:
认识山体模型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

(二)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1 )观察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俯视观察山体模型中山顶、山脊、山谷、鞍
部、陡崖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2)学生读课本P33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

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

教师精
讲点拨:用电脑出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相关图进行分析对比
i
l
w
I:
该知识
点是本
节课的
重点,
也是难
点,尤
其是
“等
高线
对于山地不同部位名的疏
称,让学生密状
小组合作,去观察、况与
分析,激发趣,充分地面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坡度
培养其观察能力。

的陡
缓有
(一)观察五种不什么
mi a.
11 ■ n
IJ
II11 -tfli 1 \
I^J
1 mi ivj 弼
舒问“⑹1 卄书整上
为till
硼L L J i.iii 旳中

Ml 址.. 性g杜立
'F-
■ M «■
► \\■ 1
I「I 址I L
|i>9 琳 [*!
勺.'Hi
搞清山谷、山脊的等高
线的区别:
|“」f俺也

小|14|亠
同山体部位的
形状
找出五种不同
山体部位的等
高线的特点
重点会区分山
脊和山谷的等
高线的特点闯关题:

系?”
在这里
我利用
了等高
线模
型,并
举例:
a宀

排,请
你选择
路线并
说明理
由。


让学生
进一步
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
A C
山谷
山脊
指导
学习
共同
感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形图的基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非常枯燥抽象,因此,利用感观教具,依赖学生最直观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

第四步: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疑:用电脑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读课本 P35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 图”,辨认高
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 征。

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 地形。

(教师点拨)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会了地形图的判读, 学生自主归纳本 培养 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大豕更好的运用地形图,我给大豕了总结了一
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 段歌谣:
的归
地形图的判读
纳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结能
归纳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

观。

【当堂达标】 、单项选择题对高度是(B )
、读图分析题
学生明确以下两 个问题:
明 确 ①、分层设色地 地 图 形图的作用:
的 多 在分层设色地形 样性。

图上,能够一目了然 和 观 的看出我们最常见的 察 能 五种地形类型。

力 和 ②会看分层设色地形
自 主 图
学 习 这五类地形判读时一
的 能
般借助颜色进行,比 如蓝色的代表海洋, 绿色的代表平原,黄 色代表山地、高原、 丘陵;白色表示雪线 以上。

力。

1 •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
8 611米,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海拔是
-155米,那么两地的相
A. 8 456 米
B. 8 766 米 C . 8 611 米
D. -155 米
2 .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C 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3. 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的地方(
A 、等高线重叠
B 、等高线稀疏 B 、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D 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 、等高线密集
D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A
4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 )、( 2)题。

(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B )
A .高原 B.盆地 C .丘陵
D.山地 (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A )
1. 图中 C 点的海拔为 _________________ 米,A 点的海拔在 __________________ 米与 ________________ 米之间,C 点
与D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米。

2. 图中所表示地区的地形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填空)
A.山地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3. 若图中的粗实线为一条公路线,则该公路的延伸方向大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中E 点所在地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填空)。

A.山谷C 、山脊 C 、鞍部 D 、山顶
【教学反思】
《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以地 形模型、多媒体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一山地部位名称的认识一|
-1等高线图的判读一| -—分层设色地
形图 作为教学主线,较好的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知识,使教学变得既形像又生动,较好的化解教材中的教学难点。

1、基本理解了教材的要求,设计好了教学环节。

2、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中,几乎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出
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3、 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而得出来知识,
而不是自己在那里替学生包干一切的思考过程,
还要继续努力。

A .①
C .③
D.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