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起挪用公款案引发的思考
挪用公款案件剖析
挪用公款案件剖析近年来,挪用公款案件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挪用公款是指在公职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的职务范围内,将公款用于私人目的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共利益,损害了国家财产,破坏了社会秩序,必须严厉打击。
挪用公款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案件金额较大。
由于公款数量庞大,一旦挪用,往往涉及巨额财物损失。
其次,案件手段隐蔽。
挪用公款的人往往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发票等手段将公款转移到个人账户,掩盖了犯罪事实。
再次,案件多数发生在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这些单位的财务管理相对宽松,监管不力,成为挪用公款的温床。
挪用公款案件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挪用公款损害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公款是纳税人的血汗钱,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
一旦公款被挪用,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将受到严重动摇,使得社会秩序不稳定。
其次,挪用公款破坏了财政秩序。
挪用公款导致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再次,挪用公款增加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挪用公款的人往往是权力的滥用者,他们将公款转化为私人利益,加剧了贫富差距,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针对挪用公款案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防范和打击。
首先,加强监督和审计制度。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公款使用的监督和审计,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其次,严格追究责任。
对于挪用公款的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厉打击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正。
再次,加强教育和宣传。
通过加强对公务员和管理人员的廉政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抵制挪用公款的能力。
挪用公款案件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廉政建设,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廉洁从政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和组织纪律,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挪用公款案件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严厉打击。
挪用公款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挪用公款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步伐,挪用公款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及人民的利益,也动摇了社会道德和市民信任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挪用公款案例,并从中汲取教训,以期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案例一:A市财政局副局长挪用公款案在A市财政局工作多年的李某,由于掌握了财政局中的资金渠道,利用职务之便频繁挪用公款用于名牌服装、高档酒店等奢侈品消费。
该案件被上级机关调查,李某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
案例二:B公司高管挪用公司资金案B公司是一家知名企业,在公司中担任高管职位的王某,利用其职位之便,将公司资金挪用于自己的个人投资、购买房产等目的。
当公司财务部门审计时发现了异常,王某被解除职务并受到法律制裁。
案例三:C医院院长挪用医疗基金案作为C市大型医疗机构的院长,该医院的医疗基金透明度较低,院长张某趁机挪用医疗基金用于私人豪宅的购买、子女留学等个人消费。
该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张某最终被判刑。
通过分析以上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1. 强化监管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挪用公款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2.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涉及挪用公款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并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使违法成本大于利益。
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 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社会监督,通过建立舆论监督、举报机制等,激发公众参与挪用公款问题的意识和责任。
4. 审计和透明度:完善审计制度,增加对财政资金和企事业单位财务的全面审计,推动公款使用透明化,减少挪用公款的可能性。
5. 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律意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挪用公款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及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以警示他人。
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危害性不容低估。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法治意识,增强公众参与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挪用公款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
挪用公款深刻检讨书范文
您好!在此,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向您递交我的深刻检讨书。
我深知挪用公款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背离了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对单位、对集体、对个人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挪用公款行为的深刻反思和检讨:一、错误事实我在担任(职务)期间,于(时间)挪用公款人民币(金额)元,用于个人消费。
对此,我深感懊悔和自责,现将挪用公款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进行深刻剖析。
二、错误原因1. 思想认识不足。
我对党纪国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深入,导致在面临诱惑时,未能坚守原则,丧失了廉洁自律的底线。
2. 追求物质享受。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未能抵制住诱惑,追求个人享受,将公款用于个人消费,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
3. 贪污腐败意识淡薄。
我对贪污腐败的危害认识不够,认为只是一时之过,没有意识到挪用公款行为将给自己、家庭和单位带来严重的后果。
4. 缺乏自律意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未能严格要求自己,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导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错误后果1. 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我的行为让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质疑,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 给单位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的行为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损害了单位的利益,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转。
3. 破坏了集体和谐。
我的行为给同事、领导带来了不良影响,破坏了集体和谐,损害了团队凝聚力。
4. 自身受到法律制裁。
我因挪用公款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严重影响了我的家庭和生活。
四、整改措施1. 加强思想认识。
认真学习党纪国法,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廉洁自律。
2. 严于律己。
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公私分明。
3. 主动退赔。
积极退还挪用公款,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4.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5. 加强自我监督。
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引言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组织的利益,也会对挪用者自身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从个人经历出发,总结和反思挪用公款的心得体会,并提供一些防止和解决挪用公款的建议。
正文1. 挪用公款是不道德的行为挪用公款违背了道德伦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他人财产权益的侵犯。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挪用公款都是不应该被接受的行为。
2. 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挪用公款不仅会给组织和国家造成财务损失,还会对挪用者本人造成严重后果。
轻则丢掉工作、面临法律制裁,重则失去声誉、被社会舆论谴责,甚至身陷牢狱之灾。
挪用公款往往是铸成终身的错误,后果不可逆转。
3. 心态问题是导致挪用公款的关键挪用公款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往往是挪用者产生了“我无法被发现”、“我掌握了权力,谁也管不了我”等错误的心态,才会陷入到挪用公款的泥潭中。
4.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避免挪用公款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对于公款的使用,必须坚守合法合规原则,珍视每一笔公款,做到心存敬畏、依法使用。
5. 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措施正确的制度和监管措施对于预防和解决挪用公款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防范挪用公款行为。
6. 加强教育宣传和道德建设对于员工和公职人员,加强教育宣传和道德建设是预防挪用公款的重要环节。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集体学习等形式,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廉洁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7. 忏悔与改过如果已经陷入挪用公款的泥潭,唯一正确的选择是认识错误、勇于面对、忏悔与改过。
及早向组织主动交待事实,积极配合调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争取宽大处理。
结论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组织和国家的利益,也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为了避免和解决挪用公款问题,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措施,以及加强教育宣传和道德建设。
本案如何处理兼谈对挪用公“款”的理解
本案如何处理兼谈对挪用公“款”的理解最近,一起挪用公款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案中,一名政府官员被指控挪用公款并被送上了法庭。
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处理挪用公款的思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未来预防这类情况的发生。
本文将就此案件进行探讨,并谈谈对于挪用公款的理解。
首先,对于本案而言,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公正的审判结果。
如果被告人被判有罪,他必须面对法律的制裁。
这其中包括各种刑罚,如拘留、罚款、有期徒刑等。
此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如何追回挪用的公款,以保护公共利益。
对于此类案件,我们应该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管。
政府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和规章制度,以确保公职人员使用公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这些制度应该包括财务报告、审计、监管和责任追究等方面。
公务员需要始终保持对公共利益的忠诚,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对于挪用公款问题的监督力度。
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信访制度和举报机制,允许公民对于嫌疑人的信访和举报。
这些信访和举报需要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反馈,以确保公民的权益得到维护。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教育。
公民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力求自我约束,遵循法律、诚信、公平的原则。
公民们在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决策时,应该更加理性和公正,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通过增强公民的法制和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可以预防很多类似的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在公众的支持下,建立一个相互监督和协作机制。
这种机制能够使各个部门、政策制定者和第三方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对挪用公款行为的打击和预防。
此外,我们也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让公众更加关注官员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以及对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审核。
因此,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来打击和预防挪用公款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仅仅靠惩罚是不够的,还需要长期持续地推进行业监管和法律宣传教育工作。
挪用公款案例分析与反思
挪用公款案例分析与反思近年来,挪用公款的案例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挪用公款不仅违法犯罪,还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和反思两个角度,对挪用公款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公众的关注与反思。
案例分析挪用公款案例千奇百怪,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是某地政府官员挪用公款兴建私人豪宅的案件。
该官员以为自己掌握了巨额公款后可以肆意妄为,不仅挪用公款购置了大量奢侈品,还在郊外购地盖起了一座豪华别墅,拥有了私产。
然而,随着舆论的曝光,这一案件终于被揭发,官员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案例反思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挪用公款无论是从道德还是法律角度都是不可容忍的行为。
首先,挪用公款违背了公职人员应有的职责和道德底线,严重损害了公信力。
政府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应以身作则,用财力资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将这些资源用于个人享乐。
其次,挪用公款也侵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公款的来源是社会各界纳税人的努力工作所得,是用于社会建设和公共福利的。
但当有人挪用公款滥用权力,同时社会其他人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就会使社会的财富分配更加失衡,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感。
再次,挪用公款还会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官员的不端行为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的示范效应,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和公共秩序。
这种不良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惩处,势必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甚至引发社会的动荡。
面对挪用公款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和打击此类不良行为。
首先,加强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审计机制,严格审查公款的使用情况,防止公款的滥用和挪用。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严惩挪用公款犯罪行为,构建对挪用公款立案、审判和执行的有效机制。
同时,加强群众教育,提高社会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挪用公款的危害性和不可容忍性。
总结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它不仅损害了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还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案例的分析与反思,我们应引起广大公众的警惕,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遏制和打击挪用公款行为。
挪用公款的通用检讨书范文
您好!首先,我对我因挪用公款所犯的错误深感愧疚和懊悔。
在此,我向组织和领导、同事们诚恳地表示歉意,并为我的错误行为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检讨。
回顾我挪用公款的过程,我深知自己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损害了公司利益,破坏了公司的形象,也辜负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
在此,我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以下深刻检讨:一、深刻反思错误原因1. 思想认识不足。
我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充分认识到挪用公款的严重性,导致我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底线失守。
2. 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我没有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对公款使用不够谨慎,给挪用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
3. 自我约束力不足。
在诱惑面前,我没有做到抵制诱惑,坚守原则,从而导致我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二、深刻剖析错误影响1. 损害了公司利益。
我的行为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2. 降低了自身形象。
我的错误行为使我在领导和同事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损害了公司团队的整体形象。
3. 破坏了规章制度。
我的行为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给其他员工树立了不良榜样,影响了公司纪律的严肃性。
三、深刻制定改正措施1. 严肃反省,深刻认识错误。
我要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提高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严守纪律,严于律己。
2. 主动退赔,挽回经济损失。
我将尽快将挪用的公款全额退还给公司,以弥补我的过错。
3.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我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律意识,确保不再犯类似错误。
4. 积极参与整改,共同维护公司利益。
我将积极配合公司开展整改工作,共同维护公司利益,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恳请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改过自新的机会,我将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以实际行动挽回损失,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对我所犯的错误表示深深的歉意,并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此致敬礼!检讨人:(姓名)年月日。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篇一:案例学习心得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了《中国建设银行警示教育案例》后,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这些案件,不但给银行造成了重大资金风险和损失,对银行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同时也毁掉了员工自己的美好前程,给家庭亲情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令人痛心疾首。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下面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从广东省珠海市九洲支行刘光宜挪用公款案到甘肃酒泉市分行王胜元受贿案中的领导干部,都是放松了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没能牢固树立防腐拒变意识,导致思想上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发生偏离了严重扭曲,在金钱的诱惑下,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最后上了犯罪的道路。
可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加强改造,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自觉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
还要时时处处牢记建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廉洁从业、廉洁自律真正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二、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正所谓“十案十违章”。
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生案件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河北保定市分行营业部李靖贪污案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违规操作,以错纠错的可怕。
近年来,建设银行制度建设成效明显,各项业务操作都有有章可循,各种规章制度也印成了本子、上了墙。
但光是有这些规章制度还不行,还要严格执行,把制度落到实处。
从李靖案中暴露出的问题看,我们不但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更要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从操作和管理环节一个制度一个制度地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培训,切实保证每一名员工都能做到有规必依、按章办事、合规操作。
三、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支行邵进民诈骗案一案中,从20XX年7月到20XX年7月案发,从涉案单位开户到资金流转,涉及到了许多岗位和环节,都未能及时发现制止。
涉案企业20XX年7月31日办理转账业务,经办人员发现了转账支票上的印鉴与预留印鉴不符,在随后办理更换印鉴卡时又发现证明上加盖的公章与预留印鉴不符,没有引起警觉,也没有报告。
挪用公款案例的警示意义与学习借鉴
挪用公款案例的警示意义与学习借鉴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破坏了公信力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这种行为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警惕。
本文将探讨挪用公款案例的警示意义,并提出一些学习借鉴的建议。
首先,挪用公款案例提醒我们,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监督和约束。
挪用公款往往涉及到有权力的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违反了公职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提高公职人员的责任感和廉洁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其次,挪用公款案例告诉我们,法律必须严明公正,对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法律应该不分贵贱、不论地位,对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进行一视同仁的处理。
同时,要加强司法和执法机关的力量,提高办案效率,确保司法的公正和严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震慑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挪用公款案例还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促使我们加强对公款使用的管理和监控。
挪用公款往往是因为公款管理不善或监控不到位造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加强对公款的使用和流向的监督,严格落实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确保公款的安全和合理运用。
同时,也要提高公民的财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减少对公款的依赖和滥用。
最后,挪用公款案例提醒我们,教育和宣传的力量不可忽视。
我们应该加强对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和展览等形式,让公众了解挪用公款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形成广泛的抵制和惩罚挪用公款的舆论氛围。
同时,也要提高公民的监督能力,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对公款使用的监督中来,共同守护社会财富的安全与公正。
结语挪用公款案例的警示意义深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教训。
通过深入分析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挪用公款案例分析感悟
挪用公款案例分析感悟
案例描述:某市一公务员因挪用公款被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调查发现,
该公务员在担任财务主管期间挪用了数十万元公款用于个人消费,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分析:挪用公款在公务员中并非罕见现象,背后往往暴露了机制不完善、
监督不力等问题。
该公务员挪用公款的手法相对隐蔽,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转移至个人账户,伪装成公务开支,避开财务审查。
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后果严重性不言自明,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破坏了廉洁形象,更造成了经济损失。
案例反思:这一案例引发了社会对公务员廉洁从政的关注。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
职人员,应当恪守职责,遵纪守法,为民众服务。
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对信任造成打击,也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
监督机制应当更加完善,对于公款使用应建立更加严密的审查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个人感悟:对于公务员而言,廉洁从政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公款是纳税人
的钱财,使用公款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任何挪用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更是违法的。
自律、自警、自励是每位公职人员应该时刻铭记于心的准则,只有如此,才能不负人民的期望,做一名廉洁勤政的好公务员。
挪用公款案例提醒我们,廉洁从政、诚信为官是每位公务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以此案为镜,警示自己,远离腐败、维护廉洁,只有如此,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重,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愿每位公务员以身作则,做一面廉洁从政的明镜,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共同构建一个纯洁和谐的社会环境。
【优质】挪用资金案件,心得体会-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挪用资金案件,心得体会篇一:云南省丽江市某商业银行员工挪用资金案件的分析与思考云南省丽江市某商业银行员工挪用资金案件的分析与思考朱桔花人行宜春市中心支行一、案件介绍201X年1月19日,全国人行系统组织开展内控安全检查,人行丽江市中心支行在全辖内控安全管理检查中发现某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与人行不符。
据查,201X年3月20日,云南省丽江市某商业银行票据交换员冯某代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录入员王某的班,冯某利用其既做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录入员又做同城票据交换员之机,伪造200万元虚假进账单,将资金划到冯某弟媳的工行账户。
201X 年12月2日,冯某冒用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录入员王某的操作员号和密码,采取同样的手法将200万元划转到冯某弟媳的工行账户。
201X年12月11日,他故伎重演,又划100万元到冯某弟媳的工行账户。
月末他采取压票,推迟入账、涂改对账单等手法使该行存款准备金账户的余额与该行在人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的余额保持平衡。
冯某累计挪用该行在人行存款准备金账户资金500万元用于炒股,案发后归还了210.55万元。
二、案件分析(一)商业银行方面的问题这个案件暴露了该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上的重大漏洞以及诸多违规操作行为。
1.操作员管理不力。
该行放松了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对员工内控管理懈怠。
同城清算是银行资金的重要出口,资金清算金额大,往来频繁。
该行让同城票据交换员冯某去代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录入员的班,这两个岗位是相互制约的,如此安排严重违反了内控管理规定。
提出资金“一手清”,缺乏制约,风险非常大,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2.密码保管不善。
201X年12月2日冯某冒用该行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录入员王某的操作员号和密码,将该行提出交换清单金额430.71万元篡改为630.71万元,伪造进账单将虚增200万元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划转到冯某弟媳的工行账户。
挪用公款 心得体会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我个人来说,深切体会到了挪用公款的严重性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我对挪用公款的心得体会。
首先,挪用公款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公款是属于全体公民的,是政府用于公共事务和服务的资金来源,用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
而挪用公款会导致公共事务的运转受阻,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由此可见,挪用公款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其次,挪用公款破坏了组织和团队的正常运作。
挪用公款通常发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当领导或管理者挪用公款时,不仅财务状况受到严重影响,也会导致组织的运作陷入混乱。
资金的流失导致各项工作无法进行,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组织的发展和形象。
同时,挪用公款也会破坏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士气,对团队的稳定和发展造成重大威胁。
再次,挪用公款损害了个人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挪用公款不仅具有社会违法性质,更是对个人道德和职业操守的严重背离。
一旦挪用公款被发现,个人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
挪用公款的人将被视为恶人,他们的名誉和信誉将受到极大的损害,甚至可能丧失个人的职业前途。
同时,挪用公款也给个人的家庭和亲朋好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因此,个人应该时刻保持清白、廉洁的道德品质,远离挪用公款这一道德和法律的歧途。
最后,我深深认识到预防挪用公款的重要性。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职业道德操守,在个人行为中做到廉洁自律。
同时,政府和组织也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公款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公正、廉洁的社会环境。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醒,严守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
挪用公款师德读后感
挪用公款师德读后感最近听闻了挪用公款这样的事儿,特别是涉及到教师这个本该神圣的职业,真的是让人既震惊又气愤。
你想啊,教师那可是在大家心里像灯塔一样的存在。
他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给学生们传递知识和正确价值观的。
可要是有老师挪用公款,这就好比灯塔自己先歪了。
从师德的角度看,这简直是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踩在脚下。
师德是什么?那是要为人师表啊。
学生们眼睛都看着呢,老师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挪用公款的老师就像在学生纯净的心灵画布上泼了一大滩墨。
本来学生们信任老师,觉得老师是公平、正直、廉洁的代表,这下可好,信任的大厦可能就摇摇欲坠了。
我就想啊,这些挪用公款的老师到底在想什么呢?难道他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小金库了?学校的钱那可是有着明确用途的,是为了改善教学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资源的。
这就好比大家凑钱买东西,结果有人偷偷把钱拿去干自己的事儿了,这多不地道啊。
而且这种行为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损害太大了。
就像一锅好汤里掉进了一颗老鼠屎。
大多数老师都是兢兢业业、品德高尚的,他们辛勤工作,为了学生的成长默默奉献。
可就因为这几个挪用公款的,让大家对教师这个群体可能都要多打量几眼,多一些怀疑了。
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在选拔和培养教师的时候,除了看教学能力,更要重视师德的考察。
不能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混进教师队伍。
同时呢,对于现有的教师也要不断地进行师德教育,要让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别被金钱这些东西迷了眼。
总之啊,挪用公款这种事儿在教师身上发生,真的是不应该。
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能越来越少,让教师这个职业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让学生们能在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里茁壮成长。
挪用公款 心得体会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的公信力。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对这种行为深感愤慨和不解。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深刻认识到挪用公款的危害性,并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挪用公款违反了法律、道德和职业操守,严重败坏了政府形象和公共服务的可信度。
政府机关是权力机构,负责管理和使用公共财务,其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和促进社会发展。
然而,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视为私物,滥用职权,损害了公众的切身利益,破坏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对公务员的期望。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违纪,更是对公民利益的背叛,极大地伤害了社会的公信力。
其次,挪用公款是一种丧失道德底线和追求私利的表现。
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懂得廉耻和敬业精神,将公共财务视为权力的赋予和责任的体现,而不是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
挪用公款是对公共资源的贪婪和私欲的放纵,违反了纪律和职业操守,同时也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公款应该用于发展社会、改善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不是被少数人滥用谋取个人利益。
只有公款得到妥善使用,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
再次,挪用公款不仅有法律责任,更有终身的道德束缚。
一旦涉足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更会失去职位和信任,丢失声誉和尊严,甚至引发家庭的破裂和人生的终结。
从长远来看,挪用公款不仅会带来个人利益的短暂获得,更是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后果。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守法律的底线,严守职业操守,不为一时私利而失去一生的幸福。
最后,挪用公款的危害是深远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根治。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和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公款使用的审计和监督。
同时,公民也应主动参与社会监督,加强自我约束,发挥舆论压力和社会道德的力量。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减少和根除挪用公款的现象,建立廉洁政府和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
通过对挪用公款的反思和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守法、诚信和廉洁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从历史案例中汲取教训预防挪用公款
从历史案例中汲取教训预防挪用公款从历史案例中汲取教训,预防挪用公款公款是指由国家财政年度预算拨出的资金,用于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管理和公共事务支出。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挪用公款问题时有发生。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为了预防挪用公款的发生,我们可以从历史案例中汲取教训。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案例,总结出预防挪用公款的措施和方法。
一、朱令事件朱令事件是中国职业病防治体制面临的一次严重考验。
朱令是一名工程师,她在接触了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后中毒,并最终因此去世。
此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暴露了当时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挪用公款。
教训:建立健全的预算制度。
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需要针对各项支出制定预算,并明确资金使用的范围和流程。
同时,应建立审计机制,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确保公款不被挪用。
二、美国内华达州美国内华达州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教育挪用公款案件。
该案件涉及36名学校管理人员,他们利用学校的预算进行个人开支,如购物、旅行等。
此案示范了教育系统中挪用公款的问题。
教训: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对于学校等公共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流程,并加强监督。
此外,应对使用公款的目的进行审查,确保公款不被滥用。
三、马来西亚国家发展公司案马来西亚国家发展公司案是近年来国际上最知名的挪用公款案之一。
该案涉及前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及其家族成员,他们被指控涉嫌挪用国家发展公司的资金。
此案再次引发了全球对防止挪用公款的重视。
教训: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
独立的反腐败机构可以对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和监督,确保公款不被挪用。
此外,应加大对高层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的效力。
四、国际经验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通过借鉴他国经验来加强预防挪用公款工作。
比如,新加坡建立了多层次的审批制度,确保公共机构的资金使用符合规定。
教师挪用公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肩负着社会和家庭对我的信任与期待。
然而,近期我因挪用公款一事受到了严重的警示和教训,此刻,我深感愧疚和懊悔,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警示自己,也愿对同行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一、挪用公款的根源回顾我挪用公款的过程,根源在于我个人的道德败坏和法制观念淡薄。
在日常生活中,我逐渐滋生了贪图小利的心理,对金钱的诱惑失去了抵抗力。
面对学校的一些开支,我产生了占为己有的念头,从而走上了挪用公款的错误道路。
二、挪用公款的教训1. 丧失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职业,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我挪用公款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损害了教师形象,使我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2. 损害了学校利益。
挪用公款使得学校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给学校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3. 损害了个人声誉。
挪用公款使我失去了同事、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给我个人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 法律后果严重。
挪用公款属于违法行为,我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承受内心的煎熬,给我的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
三、悔过与反思1. 深刻认识错误。
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挪用公款的行为表示深深的悔过,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加强思想教育。
我要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金钱诱惑。
3. 增强法制观念。
我要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严守法律底线,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4. 改进工作作风。
我要以此次事件为鉴,改进工作作风,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挪用公款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严重错误,我将以此为戒,时刻警醒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同时,也希望同行们引以为戒,共同维护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形象。
非法挪用公用资金心得体会
非法挪用公用资金心得体会非法挪用公用资金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到公共财产的盗用和滥用,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和信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对此非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并积极参与到预防和打击非法挪用公用资金的活动中去。
非法挪用公用资金首先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公用资金是由纳税人和其他公众共同贡献而来的,用于国家或地方的建设和发展。
这些资金应当公平合理地使用于符合公众利益的事务上,而不应用于滋生腐败和不正义的行为。
非法挪用公用资金的行为,不仅剥夺了公众的权益,还违背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其次,非法挪用公用资金导致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公用资金的使用应当经过认真的审批和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真正地用于公益事业。
然而,一旦出现非法挪用行为,就会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这不仅对公共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其他公共事务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
非法挪用公用资金还会极大地破坏公众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信任。
公众是政府的最大支持者和参与者,他们对公共资金的使用有着高度的期待和关注。
一旦发现公共资金被滥用和挪用,公众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信任会大大减少,甚至遭受难以弥补的破坏。
因此,政府和公共机构应当保持高度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及时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并积极查处非法行为,赢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为了遏制非法挪用公用资金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预防和打击的行动中去。
首先,我们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的财务活动,也不为他人提供便利。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公共财产的监督与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活动,推动公共资源的公正合理分配和使用,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综上所述,非法挪用公用资金是一种损害公共利益和信任的非法行为,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资源合理利用构成严重威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加强对此类现象的预防和打击,并以积极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张文翔挪用公款案体会
张文翔挪用公款案体会以张文翔挪用公款案体会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近日,张文翔挪用公款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起案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公款管理和廉政建设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起案件,以期提高公款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我们需要了解案件的背景。
据报道,张文翔是某市政府部门的一名职员,他在担任财务主管期间,挪用了大量公款用于个人目的。
这些挪用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款的利益,也损害了公务员形象。
因此,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能容忍也不能纵容。
案件的发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公款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公款的使用符合规定和公众利益。
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我们应该坚决予以打击。
公款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任何挪用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公款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公款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平衡公正和法治原则。
无论是对于张文翔这样的违法行为者,还是对于相关监管和审判机构,都应该遵循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确保案件的处理结果公众能够接受,并起到震慑作用。
我们还需要关注公款管理和廉政建设的长远发展。
公款管理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整改行为,更需要长期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的运行。
同时,廉政建设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构建起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环境。
张文翔挪用公款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起案件不仅仅是一起违法行为,更是对公款管理制度和廉政建设的一次考验。
通过对此案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公款管理制度,加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坚决打击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公款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构建起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环境。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思考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思考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研究动态自从挪用公款罪成为一项独立的罪名,就一直倍受各方争议,相关司法解释之间相互存在矛盾,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针对挪用公款罪自身的局限性,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摆在眼前,学者对于理论界的诸多争论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引发了对挪用公款罪的深度探讨。
2、选题依据和意义现实生活及司法实践中,由于挪用公款罪的罪名表述不明确,具体案件的复杂性,以及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仍就处于争议阶段中,有待研究解决,因此挪用公款罪是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如果能对现阶段争论较多的几种特殊的挪用行为有所认识,有所思考,那么对于全面正确的理解挪用公款罪也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本篇毕业设计,拟从以下主要问题入手,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思考:(1)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问题上着手,对挪用公款罪的罪名设置进行分析。
(2)在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如何理解“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3)对于单位集体内部讨论,为单位利益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行为,能否认定为挪用公款罪。
(4)如何定性“挪而未用”的案件。
挪用公款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挪用公款罪是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增设的新罪名,1997年刑法修改时正式被纳入刑法典中。
我国刑法384条明确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罪的认定仍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预防、打击犯罪的效果,使得某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该罪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完善立法。
一、挪用公款罪的罪名问题就挪用公款罪的罪名问题,我想从挪用公款罪的对象方面进行分析。
理论界对于挪用公款罪对象范围的理解,理论上也有一定的分歧。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
挪用公款心得体会
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挪用公款的心得体会。
首先,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我们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
挪用公款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法规,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损失。
其次,挪用公款是一种短视行为。
虽然挪用公款可能会让自己暂时得到一些好处,但这种好处是短暂的,而且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和风险。
一旦被发现,不仅会失去工作和声誉,还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更重要的是,挪用公款会破坏公共信任,影响公共利益,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再次,挪用公款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我们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挪用公款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也违反了社会公德。
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挪用公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我们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挪用公款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短视、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职人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一起挪用公款案引发的思考
作者:边素英
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3期
2006年,我所接受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委托,对秦皇岛市政协会计张某挪用公款案进行了司法会计鉴定。
经鉴定,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张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用现金支票提取现金不入帐、直接更改现金日记帐余额(减少余额)的手段,先后从市政协帐上挪用现金66笔,金额共计248万多元,这248万多元全部被张某用于购买体育、福利彩票、玩网络游戏、平时吃喝、娱乐、购物等挥霍掉。
作为鉴定人,我参与了办案的全过程,此案的发生给我带来强烈的震撼,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是造成本案发生的根源
张某,年仅27岁,1997年底被分配到我市政协机关工作,一直在办公室财务室做出纳员和会计工作。
由于人员编制等原因,张某不仅是秦皇岛市政协的出纳员,而且还担任会计职务,不仅负责政协机关的财政预算经费的请领和开支,而且同时负责政协的账务处理,完全违反了不相容职位的相分离制度,正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造成张某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却拥有异常“大”的权力。
自2001年9月至案发前,张某一人长期担任着会计兼出纳,保管着财务章、法人章,直接就可以购买现金支票和支取现金,而单位领导的权力仅限于在报销单上签字。
正是这超乎寻常的权力,使张某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疯狂地挪用公款248万多元。
案发后,政协机关的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为之震动,市直各部门甚至省政协都很快得到了消息,大家都非常震惊。
张某挪用公款的手段很简单,就是支取现金不记账和直接更改现金日记账余额。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管的帐,不懂行的人都能看出问题。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无人问津,究其原因还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
二、犯罪原因分析
悲剧的震撼力就在于,美好的东西眼睁睁破碎后,留给人们的思考。
我们深入分析了这个悲剧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希望每个人都有所反思、有所收获。
(一)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是导致张某挪用公款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
第一,强烈的发财欲,断送了他的青春
张某迷恋上彩票是从2001年开始的,起初,他购买彩票的心态只是想碰一碰运气,数额也不大,当总有某某因购买彩票中了大奖的消息不断传到他的耳朵里,又听说有人不出力就能弄到很多钱,他也想试一试。
张某的心态开始发生倾斜,每月挣这点工资什么时候才能富起
来,何不利用一下自己所管理的公款。
常言说“贪欲如火可以燎原,淫欲如水可以滔天”。
正是这种内心潜在的发财欲望,使他把手伸向了公款………,一次不中还有第二次、第三次,100元少咱买1000元、10000元,总有中奖的时候,一但中了大奖,哈哈哈……什么就都好办了。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上帝要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
强烈的发财欲,促使张某几近疯狂,5年内,66次把手伸向公款,挪用公款248万元之巨,平均每天动用公款1300元,张某自己交代,他曾在一天内打车在市内十几个彩票站购买彩票5万元。
可见,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非常重要。
在此,送同仁们一句话“权惑面前不要花眼,名惑面前不要失志,利惑面前不要乱意”。
第二,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张某第一次把手伸向公款时,他的手在抖心在跳,一有风吹草动就怕得要死,单位领导找他,他就紧张;一看到电视里演反贪题材的节目就心慌;一听到警笛声就敏感。
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一切都风平浪静,侥幸心理占了上峰,这时他就忘记了这样一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可见,每个人都应学法、懂法、守法,做到警钟常鸣,依法办事,这不但可以防止犯罪,更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管理上存在漏洞,使张某有机可乘
大家也许都心存疑问,张某动用了这么多的公款,这么长的时间,怎么现在才发现?的确,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内没人发现,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使资金管理处于严重失控状态。
张某是1998年3月担任出纳员的,当时有会计,会计和出纳互相制约,财务帐目没有发生问题,帐本、凭证记载工整、准确。
但从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长达4年时的间内,会计、出纳由张某1人兼任,张某一人管理政协机关的全部帐目,支票、各种财务印章由他一人保管。
正是这种管理上的漏洞,给张某犯罪开了“绿灯”,他便开始把手伸向公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本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市政协机关既没有来自外部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也没有来自内部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监督,使张某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疯狂地挪用公款而不被发现。
张某挪用公款的手段并不高明,并非用假发票报帐,而是直接用现金支票提取现金不入帐,帐肯定不平,张某自己都说,“我记的帐不懂行的人都能看出问题,每年初,我都想收手不动公款了,但私欲始终控制不了自己,如果每年查帐、审计,我的问题也不会这这么严重,但这些年这项工作始终没有人做、没人管。
”试想,如果年年查帐、对帐、审计,张某的悲剧是否可以不发生?
三、警示与思考
张某的悲剧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发生在昨天。
这起案件留给人们太多惋惜、太多的思考。
1、张某的悲剧,让我们想到每个人的遵纪守法意识是终生的,不能出现断档。
张某案发后,犯罪数额让人瞠目结舌,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就连检察官们都怀疑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反复进行核对。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
所以开展经常性的普遍性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缺少,要切实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使大家学法、懂法、守法,做到警钟常鸣。
单位要关注所属人员的生活圈、交际圈,将教育延伸到八小时之外。
2、张某的悲剧,让我们想到强化监督制约,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大量案例证明,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张某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其本人思想蜕变,但监督制约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监督制约机制健全,监督有力,这起案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建立健全对重要岗位人员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监督制度,使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充分发挥作用。
事实证明,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既是对单位负责,也是对其本人和家庭负责。
这起案件的发生,也暴露了市政协机关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制约机制乏力等问题。
最后,希望本文能给有关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点启迪,能给从事会计工作的同行一点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