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想篇之数形结合
高中数学常见解题思想方法——思想篇(高三适用)十、转化与化归思想 含解析
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若要直接解决会较为困难,若通过问题的转化、归类,就会使问题变得简单,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它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问题的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转化与化归思想,指的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
利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可以实现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以便应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解决问题.数学解题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不断把问题由陌生转化成熟悉的来解决,几乎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
在其他的数学思想中明显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比如,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等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一、常见的转化与化归的形式常见的有:陌生问题向熟悉问题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不同数学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
二、常见的转化策略常见的有:正与反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整体与局部的转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相等与不等的转化、空间与平面的转化、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等。
三、常见的实现转化与化归的方法: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学过的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2.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
3。
数形结合法,即数与形的转化。
将比较抽象的问题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例如在函数与图象的联系中可以体现出,把繁琐的代数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解决4。
特殊化方法:即特殊与一般的转化,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问题、结论适合原问题。
5。
补集法,即正与反的相互转化.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正难则反,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讨,使问题获解.6.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即原问题的充要条件,达到化归的目的.7。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年级为例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3300字》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题目: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年级为例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数形结合思想与数学教学、数学学习都密不可分,它是学生把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思维并形成一定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最为关键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思维并形成解题能力中最为关键的思想。
因此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开展数形结合的教学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分析高年级教材中蕴含“数形结合思想”的相关知识点分布情况,帮助教师特别是新老师快速准确的把握教材,找准切入点。
其次通过在某小学的实践,探究这一学校的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思想是否有效渗透进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记录学生在应用该思想答题时产生的问题。
然后通过借鉴参考文献中问卷的调查维度,并结合该小学数形结合的教学现状制定合理的问卷。
最后对高年级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文献综述为了搜索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主题检索文献共9640篇,以“小学数形结合思想”为主题检索文献共2240篇,约占总论文数的23.2%,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学阶段。
其原因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都与其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学生到了中学阶段更容易理解抽象知识而且理解的程度也解越来越深入,学生能相对于在小学阶段更容易的接受并且领悟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第一次在我国的正式出现与华罗庚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华罗庚先生的这首小诗流传在学界中,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高考制度的恢复,“数形结合”这个词开始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甚至开始出现在后来的很多知名教育教学刊物中(于珊珊,2020)。
1.关于“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互助”的研究在现代的研究中,人们统一的将数形结合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研究。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之数形结合思想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之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数形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立体化,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我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例5已知函数f(x)=lgx,若0A.(2■,+∞)B.[2■,+∞)C.(3,+∞)D.[3,+∞)分析:本题可直接用代数知识求解,但如果能画出函数f(x)的图像,便可直观地看出a,b的取值范围,达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解:画出函数f(x)=lgx的草图(图略),可以看出01,故f(a)=f(b)可化为-lga=lgb,即lga+lgb=0,ab=1,所以a+2b=a+■,a∈(0,1),而函数u=a+■是(0,1)上的单调递减函数,所以a3,选D。
例6设关于x的方程■=2x+a的解集为A,且A∩R-=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A∩R-=Φ可知原问题?圳方程■=2x+a在区间(-∞,0)上无解?圳函数f(x)=■与函数g(x)=2x+a的图像在y轴的左侧无交点。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论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探索篇•方肉畏示淹教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教学解题中的应用谢亚强(甘肃省镇原县孟坝中学,甘肃镇原)摘要:“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灵活运用这种思想可以快速、准确地应对出现的问题,并且数形结合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由点到面,更好地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数学,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培养数学素养。
通过对高中数学的研究,发现这一思想贯穿于集合、排列组合以及函数部分,于是将这些利用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部分做了较为完整的总结。
以“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解题中的应用为主要课题,通过总结经典习题的解决方法,提供一些见解,以便于高效处理数学问题和增强数学思维能力,为解题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种更为容易理解的方法。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高中数学学习;数学解题一、数形结合思想之我见数值和几何是数学的基本元素,是构成数学大厦的砖瓦。
它们并不是彼此之间毫无关系的个体,相反,两者几乎如影随形。
例如体积、周长的计算都属于数值关系的内容;而数值关系又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来进行形象的描述和表达,比如数轴、矢量等。
可以看出两者并不是单独的个体。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从两种不同的维度思考问题,可以化繁为简,便于理解和掌握数学本质。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解题中的应用(一)集合中的应用集合问题是我们高中数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会考一些关于集合的交、并问题.此时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可以将数值型问题转化为更为具体的图形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
我们可以以这样一道题目为例:P={x e N,1<x<6],Q=(x>4或x<2],求PQ Q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该想到利用数轴将数值问题简化。
具体为在数轴上标出1,2,4,6这四个数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在数轴上画出目标区域,两者之间的重叠部分即是题目所求集合。
从这道题目可以看出这道题的突破口就是将数值与几何图形互相转化,从而高效、准确地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分析与讲解
高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分析与讲解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3)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4)以几何元素和几何条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如复数、三角函数等;(5)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以“形”变“数” 虽然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代数的计算,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形”,不但要正确的把图形数字化,而且还要留心观察图形的特点,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图形的性质或几何意义,把“形”正确表示成“数”的形式,进行分析计算。
解题的基本思路:明确题中所给条件和所求的目标,分析已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目标的特点和性质,理解条件或目标在图形中的重要几何意义,用已学过的知识正确的将题中用到的图形的用代数式表达出来,再根据条件和结论的联系,利用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
“形”“数”互变“形”“数”互变是指在有些数学问题中不仅仅是简单的以“数”变“形”或以“形”变“数”而是需要“形”“数”互相变换,不但要想到由“形”的直观变为“数”的严密还要由“数”的严密联系到“形”的直观。
解决这类问题往往需要从已知和结论同时出发,认真分析找出内在的“形”“数”互变。
一般方法是看“形”思“数”、见“数”想“形”。
实质就是以“数”化“形”、以“形”变“数”的结合。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要想提 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学会联系数形结合思想、理解数形结合思想、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掌握数形结合思想。
基础自测:1.已知10<<a ,则方程x aa xlog =的实数根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1个或2个或3个 2.设数集⎭⎬⎫⎩⎨⎧+≤≤=43m x m x M ,数集⎭⎬⎫⎩⎨⎧≤≤-=n x n x N 31,且N M ,都是集合{}10≤≤x x 的子集,如果把a b -叫做集合{}b x a x ≤≤的“长度”,那么集合N M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A.31 B.32C.121D.1253.若奇函数)(x f 在()+∞,0上的增函数,有0)3(=-f ,则{}=<⋅0)(x f x x ( ) A.{}033<<->x x x 或 B.{}330-<<<x x x 或 C.{}33-<>x x x 或 D.{}0330<<-<<x x x 或 4.当y x ,满足条件1≤+y x 时,变量3-=y xu 的取值范围是() A.[]3,3- B.⎥⎦⎤⎢⎣⎡-31,31 C.⎥⎦⎤⎢⎣⎡-31,21 D.⎥⎦⎤⎢⎣⎡-21,31参考解析:1.解析 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函数y=a|x|, y=|logax|的图象,则图象有两个交点.2.解析 由题意知.集合M 的“长度”为43,集合N 的“长度”为31,而集合{x|0≤x ≤1}的“长度” 为1;设线段AB=1,41,43==b a ,a ,b 可在线段AB 上自由滑动,a ,b 重叠部分的长度即为M ∩N.如图,显然当a ,b 各自靠近AB 两端时,重叠部分最短,其值为12113143=-+ . 答案 C3.解析 由f(x)为奇函数且f(-3)=0,得f(3)=0.又f(x)在(0,+∞)上是增函数,据上条件做出满足题意的y=f(x)草图,如图,如右图中找出f(x)与x 异号 的部分,可以看出x ·f(x)<0的解 集为{x|0<x <3或-3<x <0}. 答案 D4.解析 由题意在坐标系下画出|x|+|y|≤1的图象如右图阴影部分, ①若x=0时,|y|≤1,此时u=0;②若x ≠0时,变量 可看成点A (0,3)与可行域内的点B 连线斜率k 的 倒数,而k ∈(-∞,-3]∪[3,+∞),典型例题讲解题型一 代数问题“几何化”——以形助数【例1】求函数m m A -++=642的值域。
高考的数学答题技巧(推荐8篇)
高考的数学答题技巧〔推荐8篇〕篇1:数学高考答题技巧另外,在高考时很多同学往往因为时间不够导致数学试卷不能写完,试卷得分不高,掌握解题思想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节约考虑时间。
以下总结高考数学五大解题思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提分。
1.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p 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p 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模型去解决问题。
同学们在解题时可利用转化思想进展函数与方程间的互相转化。
2.数形结合思想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局部,一局部是数,一局部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络的,这个联络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3.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用这种思想解选择题有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一个命题在普遍意义上成立时,在其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一点,同学们可以直接确定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
不仅如此,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观题的求解策略,也同样有用。
4.极限思想解题步骤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二、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三、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那么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5.分类讨论思想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展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学运算法那么、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巧解题
数学篇通过观察图形来探究数量关系,或利用数量关系来描述图形特征,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种思想方法称为数形结合思想.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可分为两类:①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表示数的问题,它常常借用数轴、直角坐标系、函数图象等;②运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问题,常常要建立方程(组)或建立函数关系等.下面简单介绍“数形结合”巧解初中数学题的几种情形.一、数形结合巧解图形变化规律问题初中阶段的图形变化规律题中往往涉及数字的变化,图形关系在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时,数量关系也会随之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解题时我们应从分析图形结构的形成过程入手,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归纳猜想,从而获得隐含的数字规律,并用代数式描述出来,进而解答相关问题.例1图1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__根.图1分析:本题虽然是图形问题,但依然可以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可以将火柴棒摆成的金鱼“形”转化为火柴棒的“数”量.解:1条金鱼,有8根火柴;2条金鱼,有14根火柴,比1条金鱼多6根;3条金鱼,有20根火柴,比2条金鱼多6根,比1条金鱼多2×6根;……n 条金鱼,有()根火柴,比(n -1)条金鱼多6根,比(n -2)条金鱼多2×6根,……,比1条金鱼多(n -1)×6根;这样,利用递推的方法就可以推算出第n 条金鱼需要8+6×(n -1)=6n +2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是:从变化的图形中发现不变的部分和变化的部分及变化部分的特点.二、数形结合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结合很好地诠释了“数”与“形”的结合,我们可以利用两直线的交点坐标确定方程组的解,也可以利用方程组的解确定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在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两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是x 的值,纵坐标是y 的值,正确找出交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例2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图2A.{x +y -2=03x -2y -1=0 B.{2x -y -1=03x -2y -1=0C.{2x -y -1=03x +2y -5=0D.{x +y -2=02x -y -1=0数形结合巧解题江苏省启东市南阳中学黄烨华学思导引27数学篇分析:题目已经给出方程组的图象,我们根据图象可以明确两条直线的斜率,进而直接将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坐标P带入方程即可以验证准确与否.解:由图可知,两直线都过P(1,1)点,其中一条直线斜率为k=-1,另一条直线斜率为k=2.对比选项,只有选项D满足条件,其中直线x+y-2=0的斜率为k=-1,直线2x-y-1=0的斜率为k=2,而且都满足过P(1,1).答案为D项.评注:通过图象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除了关注交点坐标外,还要看图象能提供哪些其他信息,同时要关注选项,对比出选项的异同点.三、数形结合巧解二次函数问题二次函数蕴含了丰富的数形结合思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与坐标轴的交点等都与其系数a,b,c密不可分.因此,在解答二次函数问题时,要把图形的性质特征与数量关系相互转化,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图形与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的变化判断函数图象的运动轨迹,从而求解.例3图3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①ac<0;②方程ax2+bx+c=0的根是x1=-1,x2=3;③a+b+c>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⑤2a-b=0;⑥b2=4ac>0.结论一定成立的是().图3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分析: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我们可以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特征完成解题.解:∵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和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c<0,∴ac<0,∴①正确;∵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0),(3,0),∴方程ax2+bx+c=0的根是x1=-1,x2=3,∴②正确;把x=1代入y=ax2+bx+c得:a+b+c<0,∴③错误;根据图象可知: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正确;∵-b2a=1,∴2a=-b,∴2a+b=0,不是2a-b=0,∴⑤错误;∵图象和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⑥正确;故选A项.评注:“数形结合”要牢牢地抓住“数”的性质和“形”的特征,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考查了观察图象的能力.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定义、概念以及原理的学习,这些都是数形结合的根源.四、数形结合巧解统计问题解答统计问题的重点在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将数据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充分显示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是初中数学统计学中的重点.如果是关于比重的问题,可以使用扇形统计图.如果是关于数据集中分析的问题,可以使用条形统计图.如果是关于数据变化规律问题,可以使用折线统计学思导引28数学篇图.利用统计图简洁明了的特点展示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结果或者规律一目了然.例4某自行车公司调查阳光中学的学生对其产品的了解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结果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四种类型,分别记为A 、B 、C 、D.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图4(1)本次问卷共随机调查了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m =.(2)请根据数据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1000名学生,估计选择“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共约有多少人?分析:(1)由A 的数据即可得出调查的人数,得出m =1650×100%=32;(2)求出C 的人数即可;(3)由1000×(16%+40%),计算即可.解:(1)8÷16%=50(人),m =1650×100%=32故答案为:50,32;(2)50×40%=2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5所示:图5(3)1000×(16%+40%)=560(人);答:估计选择“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共约有56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总之,数形结合思想在解答各类数学问题时都有用武之地.同学们要注意结合题目信息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数”的性质与“形”的特征,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灵活实现“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进而准确、快捷、高效地解题.上期《<二次根式>拓展精练》参考答案1.C ;2.B ;3.B ;4.C ;5.A ;6.0;7.30;8.4;9.-1;10.解:(1)当d =20m ,f =1.2时,v =1620×1.2=326(km/h ),答:肇事汽车的速度是326km/h ;(2)v =326≈78>70,∴肇事汽车已经超速.11.解:(1)13;75(2)①3153×151515;②1125-3=11×(25+3)(25-3)×(25+3)=25+3;(3⋯+22023+2021=3-1+5-3+7-5+⋯+2023-2021=2023-1.学思导引29。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
高考冲刺:数形结合编稿:林景飞审稿:张扬责编:辛文升热点分析高考动向数形结合应用广泛,不仅在解答选择题、填空题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而且在解决一些抽象数学问题中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决选、填题中十分方便,而在解答题中书写应以代数推理论证为主,几何方法可作为思考的方法。
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但“以数解形”在近年高考试题中也得到了加强,其发展趋势不容忽视。
历年的高考都有关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考查,且占比例较大。
知识升华数形结合是通过“以形助数”(将所研究的代数问题转化为研究其对应的几何图形)或“以数助形”(借助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种属性),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考,也就是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它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数学解题中具有极为独特的策略指导与调节作用。
具体地说,数形结合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数的结构特征,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几何图形,并利用图形的特性和规律,解决数的问题;或将图形信息全部转化成代数信息,使解决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讨论。
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性题型,由于不要求解答过程,就某些题目而言,这给学生创造了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寻找快速思路的空间。
但在解答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时,要注意辅之以严格的逻辑推理,“形”上的直观是不够严密的。
1.高考试题对数形结合的考查主要涉及的几个方面:(1)集合问题中Venn图(韦恩图)的运用;(2)数轴及直角坐标系的广泛应用;(3)函数图象的应用;(4)数学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几何意义的应用;(5)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的数形结合。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时,要遵循三个原则:(1)等价性原则。
要注意由于图象不能精确刻画数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2)双方性原则。
既要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要进行相应的代数抽象探求,仅对代数问题进行几何分析容易出错;(3)简单性原则。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篇——数形结合
解题思想之数形结合一、注解:数形结合思想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对题目中的给定的题设和结论既进行代数方面的分析,又从几何含义方面进行分析,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也可以使图形的性质通过数量之间的计算与分析,达到更加完整、严密和准确。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时要善于由形思数,由数思形,数形结合,通过数量与图形的转化,把数的问题利用图形直观的表示出来,力图找到解题思路。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通常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数轴及其他数学概念同时使用。
二、实例运用:1.在实数中的运用【例1】如图,在所给数轴上表示出实数—3,—1,2-的点,并把这组数从小到大用“<”连接。
【例2】已知a<0,b<0,且a<b,则()A —b>—aB —b>aC —a >bD b>a2.在不等式中的运用【例3】不等式组2030xx-⎧⎨-≥⎩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4】关于x的不等式组521xx a-≥-⎧⎨-⎩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3.在方程(组)中的运用【例5】利用图像法解方程组24212x yx y-=⎧⎨+=⎩4.在函数中的运用【例6】某水电站的蓄水池有2个进水口和1个出水口,每个进水口进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出水口出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某天0点到6点进行机组试运行,试机时至少打开一个水口,且该水池的蓄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给出三个判断:(1)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2)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3)4点到6点,不进水不出水。
则以上判断正确的是()A (1)B (2)C (2)(3)D (1)(2)(3)【例7】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1)a<0,(2)b>0(3)c<0(4)b2-4ac>0中,正确的判断是()A (1)(2)(3)(4)B (4)C(1)(2)(3)D(1)(4)5.在统计与概率中的运用【例8】近年来,某市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该市2001—2004年旅客总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的情况。
高考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图 2
(
)
\/
o j
。
:l 3
C. : 1 b
D b =2
.
( 0 1年 浙 江省 数 学 高考 理科试 题 ) 21
评注
本 题 主要考查 分段 函数 , 过 函数 图像 通
分 析 由双 曲线 一 =1可 知 渐 近线 方 程
/
0 /
/
距 离 的 2倍. 出 已知 画
不 等式表 示 的平 面区域
法都是通过图像或图形 ,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 结论 , 别是 解法 1 特 简单 明 了. 32 解 决函数 与方程 、 . 不等 式 问题
通 过 函数 图像 研究 函数 盼 质是 探 究 函数 性 质常用 的方 法. 因为 函数 图像 是 函数 的一种 主要 的 表达形 式 , “ ” 从 形 的方 面刻 画 了函数 的 变化 规 律 , 显示 了函数 的性 质 , 究数 量关 系提供 了直 观的 为研 形象. 图像处理 方 程 根 的 个数 问题 时 , 用 往往 把 方
对 简单 的几何 问题. 过 空 间想 象 , 用数 形 结 合 通 利
决不 等式 问题最 直接 的体 现. 线性规 划 的考查通 对 常 以距 离 、 积 、 率 、 整 数 解等 问题 出现 , 过 面 斜 正 通 “ ” 形 来探 求 “ ” 数 .
3 3 解决解析 几 何 问题 .
程根的问题看作 2个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 处理不
等式 时 , 题 目的条件 与结论 出发 , 从 联系相 关 函数 , 着重分 析其 几何 意 义 , 图形 上 找 出解 题 的思 路 , 从
A. 。: 。 B
2019届高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一、构造途径题型一:两点间的距离例1、求函数3712134)(22+-++-=x x x x x f 的最小值。
题型二:利用“直线的斜率” 例2、实系数方程022=++b ax x 的一个根在)1,0(内,另一个根在)2,1(内,求12--a b 的取值范围。
题型三: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例3、求函数212x x y --+=的最小值。
题型四:利用“函数图象”例4、设)()(x g x f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0<x 时,0)(')()()('>+x g x f x g x f 且0)3(=g ,则不等式0)()(<x g x f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 题型五:利用“单位圆”例5、已知),,0(sin cos sin cos Z k k ab c b a c b a ∈≠-≠=+=+πβαββαα,,求证:22222cos b a c +=-βα 题型六:利用“正余弦定理”构图例6、求︒︒+︒+︒50cos 20sin 50cos 20sin 22的值。
例7、设正数z y x ,,满足方程组⎪⎪⎪⎩⎪⎪⎪⎨⎧=++=+=++2222222224331531z xz x z y y xy x ,试求xz yz xy 32++的值。
题型七: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例8、已知R y x b a ∈,,,,且12,042=+=++y x b a ,求证:5)()(22≥-+-y b x a二、应用方面举例题型一: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例9、方程0log 44223=-+-x x x x 的实根个数为_________。
题型二: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例10、在)2,0(π内使x x cos sin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与解方程、解不等式有关的问题例11、已知)(22)(2R x x a x x f ∈+-=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
高考数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应用篇真题精选
高考数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应用篇真题精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1)---应用篇一、知识要点概述数与形是数学两个最古老、最基本的元素,是数学大厦深处的两块基石,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围绕数和形的提炼、演变、发展而展开的:每一个几何图形都蕴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形象的描述。
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数的问题利用形来观察,提示其几何意义;而形的问题也常借助数去思考,分析其代数含义,如此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把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相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的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第二是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二、解题方法指导1.转换数与形的三条途径:①通过坐标系的建立,引入数量化静为动,以动求解。
②转化,通过分析数与式的结构特点,把问题转化到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如将转化为勾股定理或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等。
③构造,比如构造一个几何图形,构造一个函数,构造一个图表等。
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解题方法的联系5篇
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解题方法的联系5篇第1篇示例: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解题方法的联系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函数思想的核心就是将一个输入映射到一个唯一的输出。
这种抽象的概念让我们能够理解各种数学问题,并通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这些问题。
数形结合解题方法更加直观和具体,它以图形和形状为载体,来帮助我们理解数学概念。
通过图形和形状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数学规律和关系的表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解题方法的联系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函数描述了数学问题中的关系,而数形结合解题方法则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这种关系。
通过将函数与数形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解决关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首先通过函数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数形结合解题方法来直观地展示这种关系。
通过图形和形状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函数的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解题方法的联系还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数学问题的新解法。
通过将抽象的函数概念与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2篇示例: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中的问题并得出准确的答案。
函数思想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可以描述一个变量如何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函数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以一元函数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描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建模和求解。
函数思想的引入使得数学问题的复杂性降低了不少,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且得到更有力的解答。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直观和具体的解题方法,它通过几何图形和数学符号的结合,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现问题的内在联系。
高考专题复习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以形助数常用的有:借助于数轴、函数图像、单位圆、数式的结构特征、解析几何方法,以数解形常用的有:借助于几何轨迹所遵循的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与几何定理的结合.【以形助数】例1、(集合中的数形结合)已知集合{}{}0103,22<--=+<<=xxxBaxaxA,当∅≠⋂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解答:画数轴分析可得45a-<<.例2、(函数中的数形结合)设()222f x x ax=-+,当[)1,x∈-+∞时,()f x a>恒成立,求a参考解答:解法一:由()f x a>,在[)1,-+∞上恒成立2x⇔考查函数()222g x x ax a=-+-的图像在[1,-不等式的成立条件是:1)()()244202,1a a a∆=--<⇒∈-;2)()(]13,210a ag∆≥⎧⎪<-⇒∈--⎨⎪->⎩;综上所述()3,1a∈-解法二:由()()2221f x a x a x>⇔+>+,令),l m对应的a的值分别为3,1-,故直线l对应的a∈例3、(方程中的数形结合)若方程()()2lg3lg3x x m x-+-=-在x∈参考解答:原方程变形为23033xx x m x->⎧⎨-+-=-⎩,即()3021xx m2->⎧⎪⎨-=-⎪⎩,作出曲线()212y x=-,()0,3x∈和直线21y m=-的图象,由图可知:①当10m-=时,有唯一解1m=;②当114m ≤-<时,即30m -<≤时,方程有唯一解.综上可知,1m =或30m -<≤时,方程有唯一解.例4、(不等式中数形结合)不等式0222>++-a a ax x 在()2,0∈x 时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参考解答:(][),10,-∞-⋃+∞例5、(解析几何中的数形结合)已知,x y 满足2211625x y +=,求3y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参考解答:对于二元函数3y x -在限定条件2211625x y +=下求最值问题,常采用构造直线截距的方法 来求之.令3y x b -=,则3y x b =+,原问题转化为:在椭圆2211625x y +=上求一点, 使过该点的直线斜率为3,且在y 轴上截距最大或最小,由图可知,当直线3y x b =+与椭圆2211625x y +=相切时,有最大截距与最小截距.由可得0∆=,得13b =±,故3y x -的最大值为13,最小值为13-.例6、设0b>,二次函数2y ax =②(A ()B例7、线段AB 的两个端点为(1,1A 点,求a 的取值范围. 参考解答:不论a 取何值,直线l 恒过定点(P需要l 由直线PA 的位置(绕P l 的倾斜角先逐渐增大到2π(从而l 依然逐渐增大,因此其正切值(l 故(][)2,42,a ∈-∞-⋃+∞,即例8、已知()1,1A为椭圆22195x y+=内一点,1F为椭圆左焦点,P为椭圆上一动点,求1PF P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解答:由椭圆的定义知121266PF PF PF PF+=⇒=-,122266,6PF PA PF PA AF AF+=-+∈⎡-+⎤⎣⎦即()1min6PF PA+=-()1max6PF PA+=【配套练习】1、方程1sin44x xπ⎛⎫-=⎪⎝⎭的解的个数为(C)()A1()B2()C3()D4 2、如果实数,x y满足()2223x y-+=,则yx的最大值为(D)()A12()B()C()D参考解答:等式()2223x y-+=有几何意义,它表示坐标平面上的一个圆,圆心为()2,0,半径3r=如图,y yx x-=-表示圆上的点(),x y与坐标原点()0,0的连线的斜率. 如此以来,该问题可转化为如下几何问题:动点A在以()2,0为圆心,以r=OA的斜率的最大值,由图可见,当A∠在第一象限,且与圆相切时,OA的斜率最大,经简单计算得最大值为tan60︒=3、已知函数()()2log1f x x=+,若0a b c<<<,则()()(),,f a f b f ca b c的大小关系为()()()f c f b f ac b a<<.4、设函数()2020x bx c xf xx⎧++≤=⎨>⎩,若()()40f f-=,()2f-=则关于x的方程()f x x=的解的个数为(C)()A1()B2()C35、函数y=D)()A2+()B1()C6、已知函数aaxxy-++=22在区间(]3,∞-内递减,则实数a参考解答:如图所示,可知对称轴362ax a=-≥⇒≤-7、设α、β分别是方程2log40240xx x x+-=+-=和的根,则αβ+=4.8、如果关于x 的方程0232=-++a ax x有两个实数根21,x x ,并且()()2,0,1,21∈-∞-∈x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参考解答:令()232f x x ax a =++-,由题()()()1043030032022070f a f a a f ⎧-<-<⎧⎪⎪<⇒-<⇒>⎨⎨⎪⎪>>⎩⎩.9、求函数2cos 2sin -+=x x y 的值域.参考解答:2cos 2sin -+=x x y 的形式类似于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表示过两点()02,2P -,()cos ,sin P x x 的直线的斜率,由于点P 在单位圆122=+y x 上,显然 B P A P k y k 00≤≤,设过0P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2-=+x k y ,则有 11|22|2=++k k ,解得374±-=k ,即043P Ak -=,043P Bk -=,所以374374+-≤≤--y ,所以函数值域为⎥⎦⎤⎢⎣⎡+---374374,. 10、已知集合(){}()(){}22,1,,,,1,,P x y x y x R y R Q x y x a y x R y R=+≤∈∈=-+≤∈∈,求满足下列条件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 ⑴∅≠⋂Q P ; ⑵P Q ;参考解答:画区域分析问题,⑴[]2,2a ∈-,⑵0a =【高考真题】1、若集合⎪⎭⎪⎬⎫⎪⎩⎪⎨⎧<<⎩⎨⎧===)0(s i n 3c o s 3)(πθθθy x y x M ,,集合}|){(b x y y x N +==,,且∅≠N M ,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参考解答:集合}109|){(22≤<=+=y y x y x M ,,,显然,M 表示以()0,0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在x 轴上方的部分,(如图),而N 则表示一条直线,其斜率1k =,纵截距为b ,由图形易 知,欲使M N ⋂≠∅,即直线y x b =+与半圆有公共点,显然b 的最小逼近值为3-,最大值为233≤<-b .2、已知()()2f x x a x b =---(其中a b <),且,αβ是方程()0f x =的两根(αβ<), 则实数(),a αβ∈,且b ∈(),αβ.3、点M 是椭圆1162522=+y x 上一点,它到其中一个焦点1F 的距离为2,N 为1MF 的中点,O 表示原点,则ON =(C ) ()A 32()B 2()C 4()D 8参考解答:设椭圆另一焦点为2F ,(如下图),则122MF MF a +=,而5a =,因为12MF =,所以28MF =,又注意到,N O 各为112,MF F F 的中点,所以ON 是12MF F ∆的中位线,因此4||21||2==MF ON .4、关于x 的方程()ax k x =-22在(]()*21,21x k k k N ∈-+∈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 ()2 ()3 ()4()A ()()()(),2,3,4c a b d ----1 ()B ()()()(),2,3,4a b c d ----1 ()C ()()()(),2,3,4b d a c ----1 ()D ()()()(),2,3,4b c d a ----18、已知函数()32f x ax bx cx d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 )()()A ,0b ∈-∞ ()()0,1B b ∈()()1,2C b ∈()()2,D b ∈+∞参考解答:本题可将图形转化为具体数值,由图像过3个特殊点及与x ⑴()00f =,即0d =;⑵()10f =,即0a b c ++=; ⑶()20f =,即8420a b c ++=; ⑷()()()12f x ax x x =⋅-⋅-;⑸当()(),01,2x ∈-∞⋃时,()0f x <,由()10f -<得0a b c -+-<,⑹当()()0,12,x ∈⋃+∞时,()0f x >,()30f >,可推得0a >.巧妙合理地利用以上各式,就可以得到多种简捷的解法: 方法一:⑵⑶得3ba =-,再由⑹推得0b <,选A ;方法二:⑵⑸推得0b <;方法三:由⑷比较同次项系数得3b a =-,再由⑹得3b a =-.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以形助数常用的有:借助于数轴、函数图像、单位圆、数式的结构特征、解析几何方法,以数解形常用的有:借助于几何轨迹所遵循的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与几何定理的结合.【以形助数】 例1、(集合中的数形结合)已知集合{}{}0103,22<--=+<<=x x x B a x a x A ,当∅≠⋂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2、(函数中的数形结合)设()222f x x ax =-+,当[)1,x ∈-+∞时,()f 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例3、(方程中的数形结合)若方程()()2lg3lg 3xx m x -+-=-在()0,3x ∈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例4、(不等式中数形结合)不等式0222>++-a a ax x在()2,0∈x 时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例5、(解析几何中的数形结合)已知,x y 满足2211625x y +=,求3y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例6、设0b>,二次函数2y ax =②(A ()B 例7、线段AB 的两个端点为()()1,1,1,3A B -,直线:21l y ax =-,已知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求a 的取值范围.例8、已知()1,1A 为椭圆22195x y +=内一点,1F 为椭圆左焦点,P 为椭圆上一动点, 求1PF PA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配套练习】1、方程1sin 44x x π⎛⎫-= ⎪⎝⎭的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D 42、如果实数,x y 满足()2223x y -+=,则y x的最大值为( )()A 12 ()B ()C()D 3、已知函数()()2l o g 1f x x=+,若0a b c <<<,则()()(),,f a f b f c a b c的大小关系为 .4、设函数()2020x bx c x f x x ⎧++≤=⎨>⎩,若()()40f f -=,()22f -=-,则关于x 的方程()f x x =的解的个数为( )()A 1()B 2()C 3()D 35、函数y = )()A 2+()B 1()C()D 6、已知函数aax x y -++=22在区间(]3,∞-内递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7、设α、β分别是方程2log 40240x x x x +-=+-=和的根,则αβ+= .8、如果关于x 的方程0232=-++a ax x 有两个实数根21,x x ,并且()()2,0,1,21∈-∞-∈x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9、求函数2cos 2sin -+=x x y 的值域.10、已知集合(){}()(){}22,1,,,,1,,P x y x y x R y R Q x y x a y x R y R=+≤∈∈=-+≤∈∈,求满足下列条件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⑴∅≠⋂Q P ;⑵P Q .【高考真题】1、若集合⎪⎭⎪⎬⎫⎪⎩⎪⎨⎧<<⎩⎨⎧===)0(s i n 3c o s 3)(πθθθy x y x M ,,集合}|){(b x y y x N +==,,且∅≠N M ,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2、已知()()()2f x x a x b =---(其中a b <),且,αβ是方程()0f x =的两根(αβ<), 则实数(),a αβ∈,且b (),αβ.3、点M 是椭圆1162522=+y x 上一点,它到其中一个焦点1F 的距离为2,N为1MF 的中点,O 表示原点,则ON =( )()A 32()B 2 ()C 4 ()D 8 4、关于x 的方程()ax k x =-22在(]()*21,21x k k k N ∈-+∈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5678、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 ,0b ∈-∞ ()()0,1B b ∈ ()()1,2C b ∈ ()()2,D b ∈+∞。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篇•方法展示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金孝芬(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江苏淮安)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启蒙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及时地传授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数与形一一对应,构建解题方法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能够帮助小学生加快解题速度并提高准确率。
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来树立这种思维,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动两者之间相互辅助的关系,各自展现自己的价值。
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助形”,即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其更容易地理解数学题目,进而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联系,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例如以下这个数学题目:五年级同学参加投篮比赛。
按规定每投进一个球得5分,记作+5分;投不进一个球扣2分,记作-2分。
投进一个球与投不进一个球相差几分?教学时可以在直线上描出+5和-2的位置从直线上可以清楚地看出+5和0之间有5个格,-2和0之间有2个格,每个格都表示1分,共相差7分,所以投进一个球与投不进一个球相差7分。
这种教学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找出“数”和“形”相互对应在一起,就可以把问题中抽象的意境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将数据之间的关系有逻辑地分析出来,才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具有逻辑性,不至于混淆数据,甚至产生厌倦的学习心理和烦躁的学习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做一个合格的“领路人”,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逻辑思维和使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提前备课对图形进行细致的讲解、传授、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和结论的印象。
针对一些需要丰富教学工具的课程活动,也要提前准备好,因为教学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形结合
数与形的碰撞,带来的是全新的理解。
直观、细微的体现数学的美感和题目的全面奥秘!华罗庚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
同鞋:高三所有学习和习题都是它贯穿我你的思维,领悟数字与图形的美感!
例1、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x -2)2+y 2=3,那么y x
的最大值是_____。
A. 12 B. 33 C. 32 D. 3
例2、若方程lg(-x 2+3x -m)=lg(3-x)在x ∈(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向量OB
=(2,0),向量OC =(2,2),向量CA =(αα),则向量OA 与向量OB 的夹角的范围为 ( )
A [0,
4π] B [4π,512π] C [512π,2π] D [12π,512
π]
例4、若不等式m>|x -1|+|x +1|的解集是非空数集,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例5、解不等式: --x x 22>b -x
例6、方程cos lg 0x x -=的实根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例7、设a b ∈R ,,2226a b +=,则a b +的最小值是( ).
(A
)-
(B
)3- (C )3- (D )72-
例8、曲线[]12,2)y x =∈-与直线(2)4y k x =-+有两个公共点时,
k 的取值范围是( )
A 、5(0,
)12 B 、11(,)43 C 、5(,)12
+∞ D 、53(,)124
例9、已知函数⎩
⎨⎧>≤+=.0,ln ,0,1)(x x x kx x f 则下列关于函数[]1)(+=x f f y 的零点个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0>k 时,有3个零点;当0<k 时,有2个零点
B. 当0>k 时,有4个零点;当0<k 时,有1个零点
C. 无论k 为何值,均有2个零点
D. 无论k 为何值,均有4个零点
例10、解不等式
321-<+x x
一起练一下:
1、若方程lg(kx)=2lg(x +1)只有一个实数解,求常数k 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y =()x -+112+()x -+592,求函数的最小值及此时x 的值。
3、若圆2244100x y x y +---=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0l ax by +=的距离为l 的倾斜角θ的取值范围是( )
A 、,124ππ⎡⎤⎢⎥⎣⎦
B 、5,1212ππ⎡⎤⎢⎥⎣⎦
C 、,63ππ⎡⎤⎢⎥⎣⎦
D 、0,2π⎡⎤⎢⎥⎣⎦
4、若椭圆22
143
x y +=内有一点P (1,-1),F 为右焦点,椭圆上有一点M ,使|MP|+2|MF|最小,则点M 为( )
A 、1)
B 、3(1,)2±
C 、3(1,)2-
D 、(1)±
5、曲线13|
|2|
|=-y x 与直线m x y +=2有两个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m 或4- m B 、44 m -
C 、3 m 或3- m
D 、33 m -
6、已知实数a b ,满足等式1123a b
⎛⎫⎛⎫
= ⎪ ⎪⎝⎭⎝⎭,下列五个关系式:
①0b a <<;②0a b <<;③0a b <<;④0b a <<;⑤a b =. 其中不可能成立的关系式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若集合{}()A x y x y =+1,≤,{}1B x y x y =()1且,≤≤,
{}22()1C x y x y =+,≤,上述三个集合A B C ,,的关系是__ ___.
8、设实数x y ,满足2240230x y x y y --0⎧⎪+-⎨⎪-⎩,
,,≤≥≤则y x 的最大值是_ ___.
9、函数)1(||x x y -=在区间A 上是增函数,则区间A 是( )
A 、(]0,∞-
B 、⎥⎦⎤⎢⎣⎡21,0
C 、[)+∞,0
D 、⎪⎭⎫
⎝⎛+∞,21
10、已知1x 是方程lg 3x x +=的根,2x 是方程103x x +=的根,则12x x +=(
)
A 、6
B 、3
C 、2
D 、1
课后练一练
1、已知函数⎩⎨⎧<-≥+=0,40
,4)(22
x x x x x x x f 若2(2)(),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1,2)-
C (2,1)-
D (,2)(1,)-∞-⋃+∞
2、若函数1,0()1(),03
x x x f x x ⎧<⎪⎪=⎨⎪≥⎪⎩ 则不等式1|()|3f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
3、已知函数⎪⎩⎪⎨⎧≥+-=3,83103
130,log )(23x x x x x x f <<,关于x 的方程t x f =)(有如下结论: ①任意实数⎪⎭⎫ ⎝⎛-∈0,31t ,该方程都只有两根且两根之和为10;②1=t 是该方程有三个根的充分条件;③存在实数t ,使得方程只有两根且两根之积为1;④该方程不可能只有1根; ⑤若该方程有四个根,则该四个根之和的范围是⎪⎭
⎫ ⎝⎛340,
12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番号).
4、已知x 0是函数f(x)=2x +
11x
-的一个零点.若1x ∈(1,0x ),2x ∈(0x ,+∞),则
(A )f(1x )<0,f(2x )<0 (B )f(1x )<0,f(2x )>0
(C )f(1x )>0,f(2x )<0 (D )f(1x )>0,f(2x )>0
5、函数y=ax 2+ bx 与y= ||log b a
x (ab ≠0,| a |≠| b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 )
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满足(4)()f x f x -=-,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若方程f(x)=m(m>0)在区间[]8,8-上有四个不同的根1234,,,x x x x ,则
1234_________.x x x x +++=
7、设函数21)(-+-=x x x f 。
若不等式)(x f a b a b a ≥-++,(a ≠0,a 、b ∈R )恒成立,求实数x 的范围。
8、若不等式kx x ≥+|1|对一切R x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9.若不等式|63||2|+≤-x m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