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的三篇新闻学轶文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二十)——宁夏的民生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二十)——宁夏的民生编者按:1935-1936年期间,民国记者范长江来到大西北,进行了历时十个月,行程6000多公里的深入考察,所著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引起了全国轰动,范长江也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记者。
这些通讯后来被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半年内即重印7次,后被翻译成外文出版,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的通讯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以下节选1936年春天,范长江在宁夏考察时,对此间民生、经济等方面的记录和思考。
范长江(1909~1970),著名记者、编辑宁夏民生的痛苦目前宁夏政治情形,无论在政治与军事上,指挥皆非常贯彻而统一。
因为这里军事与政治负责人员中,整个的是“十五路军”这一个系统演化而来。
内部很少暗潮,亦不如兰州之易发生谣言,宁夏城的政治空气,亦相当安定。
(按:1929年,为了准备“蒋桂战争”,蒋介石以陆海空军总司令的名义,将全国军队编为路军,十五路军即“宁马”军队。
)“宁马”主要人物,马鸿逵担负宁夏各部门工作的人员,因受东方社会的洗礼很深;更加以西北人特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故表现一种灵活迈进的气象。
在财政方面,宁夏的旧式繁杂的田赋,现一律经简单清丈之后,改为简易之土地税。
按土质之肥沃,分为上下七等,每亩每年征税,最高者一元五角,最低等二角,另有附税每亩每年最高者为一元四角。
如此税率明白规定,项目单一,手续简单,可以免去收税时许多作弊的可能性。
这葫芦形的宁夏地面上(阿拉善蒙古除外),现共约生活着八十万的人口。
因为历代都是边防的地方,各地来戍卫边防的军人,是宁夏人口主要的来源。
历代对于边防军队,亦皆由国库支给经费,所以以这样肥沃的地方,人口又远在饱和密度以下,除农产之米麦等而外,还有羊毛、羊皮、甘草、枸杞子、池盐等出息,加上这一大笔的军费流入民间,故宁夏昔时之社会经济,异常富厚而繁荣。
畅销全国的宁夏滩羊皮民国十五六年之间,西北军由宁夏以进入甘肃、青海,因扩充过急,对于民间牲畜物资现金之征发,过于繁重,使宁夏人历年来之积富,根本摧毁!其后随之而至的不断的土匪蹂躏,以及对于地方驻军的军费负担。
范长江新闻思想及其对于当前新闻工作的启示
范长江新闻思想及其对于当前新闻工作的启示【摘要】范长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他的新闻思想在当前新闻工作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围绕范长江新闻思想展开,首先探讨了其核心理念,包括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传播真实等。
其次分析了范长江新闻思想在实践中的意义,指出其对于新闻工作的指导作用。
接着重点阐述了范长江新闻思想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包括对新闻报道、编辑的指导作用,以及在新闻舆论引导方面的影响。
最后总结了范长江新闻思想的重要性,强调了借鉴其思想以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指出范长江新闻思想对于当前新闻工作的重要启示。
通过对范长江新闻思想的深入探讨,能够为当前新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范长江、新闻思想、启示、核心理念、实践意义、应用、舆论引导、影响、报道、编辑、重要性、借鉴、促进发展。
1. 引言1.1 范长江新闻思想及其对于当前新闻工作的启示范长江新闻思想是中国著名新闻教育家、传媒专家范长江先生的研究成果,其核心理念在于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和公正性,强调新闻报道要符合事实真相,要客观中立,要及时传播,要公正公平。
范长江新闻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前新闻工作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之快、渠道之多、形式之杂,让人们难以辨别真伪,范长江新闻思想提醒我们要坚守本质,坚持事实真相,做到真实客观报道,使新闻真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范长江新闻思想还强调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新闻工作者要谨慎行事,要关注社会热点,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
范长江新闻思想对于新闻报道、编辑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提醒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注重新闻报道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要注重新闻内容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范长江新闻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范长江先生的思想,借鉴其经验,努力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让新闻传播更加健康、积极、向上。
范长江新闻思想对于当前新闻工作的启示将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新闻未来。
浅析范长江的新闻思想
范长江精神之可贵在于他的 民本思想和坚持为民服务的立场。 范长江的民本思想,不仅吸收了中 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的民本观,而且立足于马 克思主义为民服务的世界观,范长 江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具 有现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民本思 想,这种思想贯穿于他一生的追 求。
54
学术沙龙
2010.02
学教育
中美职业教育师资状况的比较与分析
安艳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 美国对职业教师资格有严格的规定,职业技术教育资格证书比一般中小学教师证书要求更高。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职业学校对教师只实施阶段性的在职培训。到二十世纪 90 年代中期,学校开始从以教学为 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开展全员培训,培训的项目涵盖从职前的教育培训到在职进修。本文通过我国与美 国职业教育师资的状况进行对比与分析,对我国改善职业教育师资情况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范长江曾经创造了中国现代
新 闻 史 上 的 “三 个 第 一”:他 在 1935 年至 1936 年间深入西北采 访,是 “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 报道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第一人 [2]”;他是突破新闻封锁, 向国统区报道 “西安事变” 真相 的第一人;他是国内以记者身份 进入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等领 导人,并如实报道陕北革命根据 地情况的第一人。范长江新闻实 践丰富、新闻思想精深,其人格、 其思想、其操守均为后世留下了 宝贵的精神遗产,本文从以下四 个方面浅要分析范长江的新闻思 想: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四川 内江人。范长江从 1933 年涉足新 闻界,到 1952 年调离人民日报社, 前后从事新闻工作达 19 年之久。 1935 年 5 月,范长江开始担任《大 公报》 记者工作,为西北通讯采 访和写作。1939 年 5 月,范长江 在重庆经周恩来同志介绍入党。皖 南事变后,他赴香港创办中国共 产党在海外的机关报 《华商报》。 1941 年年底,日本发动太平洋战 争,香港沦陷,范长江辗转到苏 北解放区,担任新华社华中分社、 华中总分社和 《新华日报》(华中 版) 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 长等职。1946 年 5 月,范长江由 苏北到南京,是以周恩来为首的 中共代表团对外发言人之一。解 放战争时期,他始终跟随毛泽东、 周恩来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 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及时向 党和全国人民传达了党的声音。全 国解放以后,他从事党的新闻宣 传工作,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 放日报》 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 长、《人民日报》 社社长等职。
范长江新闻通讯蕴含的新闻思想
7
2007年第1期
万 方数据
范长江新闻通讯蕴含的新闻思想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学峰 广西河池学院 采写编 JOURNALISMal_cxb200701004.aspx
而言。既表现在他的论著《通讯与论义》中,也包含在
他的代表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作品中。 上述作品均收录于1989年出版的《范长江新闻文集》。 难能可贵的是:范长江能把其思想、实践合二为一,融思 想于作品中。笔者以此为本,参照其他学者对范长江新闻 思想及实践的研究。着重分析其新闻思想。 范长江新闻通讯整理出版的有《中国的西北角》、 《塞上行》,约400多篇。其中《中国的西北角》出版后 轰动一时,曾连续再版七次,影响了全国舆论。对于这些 新闻通讯的特点,有许多学者加以论述。胡乔木评价说: “范长江深入人民当中,又有丰富的知识,他写的东西视 野开阔,内容深刻,有陈述,有议论,使人看来有兴趣, 曾在全国引起轰动,应提倡做范长江这样的记者。”笔者 通过阅读原著,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范长江新 闻通讯中蕴含的新闻思想主要有: 第一,情感是写作的驱动力,新闻报道应有浓烈、奔 放的情感,同时,要求文章包含的感情源于记者对新闻事 实的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因此才是纯正、优美的情感。 范长江新闻通讯中,行文处处蕴含浓烈、奔放的感
是描写手法。他观察深刻,在写人、叙事、献物中都蕴含
2007年第1期
6
万 方数据
着大量的描写,这些描写生动细腻,辞约意丰,生动逼 真。读者一路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 到强烈感染。例如,范长江通讯中大量的人物形象描写。 个性突出,传神生动。刻画“毛泽东先生”是“书生外 表,儒雅温和,走路象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 乏持重与音调,又类村中学究。”井幽默的说“面目上没 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微长一点。”作者这样 描写毛泽东源自他对毛泽东形象的深刻观察,告诉读者毛 泽东具有一代政治家的风度和军事家的气魄,从而无形中 粉碎了国统区对毛泽东的歪曲宣传。他笔下的“周恩来 先生”,则是另一种神态:“他有一双精神而朴质的眼睛, 黑而粗的须发,现在虽然已经剃的很光,他的皮肤中所藏 浓黑的发根,还清晰的表露在外面。穿的灰棒衣,士兵式 的小皮带,脚缠绑腿,口音夹杂着长江流域各省的土音” 读后,一位聪睿精干、朴素谦和的领袖跃然在脑际。此 外,范长江还在以简练之笔勾勒形象的过程中糅合其经 历,丰富人物形象的内涵。例如通讯写刘伯承“身体看 起来很瘦,血色也不好。四川人有这样高的个子,要算 ‘高’等人物”,接着以“他之有名”为转折,介绍刘伯 承的英勇战斗历史。这样写使读者既见到了刘伯承其人, 又了解他的主要事迹,使读者对刘伯承有了完整的印象。 范长江对反动人物的描写完全是另外一种笔法和用 词。例如,作者笔下地主家的收账人,是“戴招皮小帽, 穿着马褂,背上背着布口袋,口里含着长早烟筒,一手拿 着白布包好的账簿,一手提着打马辊,或者嘴上还留着八 字胡的人。”这种人一走进村子,“那个村子立刻变成了 肃杀的气象。大人不讲话了,小稿也不闹了。主人的气势 一泄,狗也不敢被声狂疃。挟着尾巴退到一旁。”寥寥数 笔,丑态毕现,爱憎跃然于纸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 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 范长江通讯中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随手可拈来,以 细节丰富整篇文章的血肉,去新闻枯燥乏味的弊病,使他 的通讯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例如,在《卢沟 桥畔》中,作者注意到“八日夜同,阴森的永定河面, 臆蔽了数百卫国英雄之游行。一刹那阃,雪亮的大刀从皮 鞘中解脱,但听喊声与刀声交响于永定河上:九日清晨, 河岸居民见桥上桥下,尸横如垒,而守桥的人,已换上我 忠勇的二十九军武蓑同志了。”这要以细节描写代替过程 叙述,把一场恶战交代得清清楚楚,比正面描写省略了许 多笔墨,而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再如。《川灾勘察 记》~文。作者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时有独具匠心的 构思和细节安排,可以说整篇文章,就是一个个小的细节 与四川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连缀而成。如,作者初进或 都见到“亦不易见变象,市街的外表仍然堂皇富厚,并 且若干军政现象,还比从前进步了一些。……青年学生的
中国新闻名家范长江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存浩然正气于心中-中国新闻名家范长江对当今的启示姓名:谢鑫垚学号:151100039范长江,一位跨越中国近现代的杰出新闻家。
他的一生可谓是见证了中华大地的巨大变迁,从旧社会跨向新中国。
他的心始终系于社会和劳苦大众。
出生在地主家庭,他却毅然决然地投身近代的革命事业,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反抗军阀独裁统治,坚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信仰,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成功之处便在于存浩然正气于心中,事事刻刻不忘为人民社会奋笔疾书,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担忧书写在笔下,争做一名历史的弄潮儿。
范长江的浩然正气可谓是那个年代新闻工作者的共同之处。
反观当今社会广大新闻工作者明显缺少这种正气,为自己的名利去报道,去书写,哗众取宠,一味地追求新闻的点击率,曝光率,对弘扬社会国家正气的新闻漠不关心而对各类负面新闻夸大事实,夺人眼球,蒙蔽广大群众的双眼。
因此范长江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他的浩然正气值得当今新闻界的学习和反省。
那范长江的浩然正气从何看出呢?接下来就从四个方面一一说明。
一·“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长江从小在儒家正统教育之下,形成了积极入世的思想,而青年之后在广泛的政治,哲学,经济学习中,他又树立将自身知识投入到现实中去的信念。
本可以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的他却选择脱离国民党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合理的教育应当是启发青年的思想,使他们能对宇宙和人生的法则有正确的把握,然后配合着各时代的环境和个人的兴趣与修养,培养他们服务于人类,国家的能力。
”这段话表明了范长江对教育作用的观点,但从侧面看来也是他认为自己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应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信念。
在抗战期间,民族危机一触即发,范长江便敏锐地意识到国家的危亡,奋斗在最前线将各种事实报道出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更是指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
”他深入群众,认真调研如实反映社会面貌和群众的生活。
可以说他是新中国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先驱,简单的报道并不是他想要的,范长江是想通过新闻事实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因此他的作品带有强烈时代感和深刻内涵。
范长江四篇新闻佚文述略
范长江是中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领导人之一,研究范长江是中国现当代新闻史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笔者视野所及,目前研究范长江的原始资料主要是依据《范长江新闻文集》[1]。
此外,《范长江传》[2]、《范长江有哪些新闻作品未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给读者提供一个研究目录》[3]、《范长江的三篇新闻学佚文》[4]、《评析范长江发表在〈浙江潮〉上的新闻佚文》[5]、《范长江集外新闻作品叙录增补》[6]等文,也提供了一些关于范长江作品的研究线索。
笔者最近翻检一些老旧期刊,又意外地发现了范长江撰写的四篇新闻作品,此前未见有人提及。
现将此四篇作品略加撮述叙录,以飨读者。
一、《对汪精卫最后处置的期待》《对汪精卫最后处置的期待》一文署名长江,发表于1939年5月21日在香港出版的《星岛周报》第2期,属新闻时评,全文7个自然段,1200余字。
范长江在评论中指出:在汪精卫投降叛国的面目彻底暴露之后,为什么国民党政府只由吴稚晖等人发表两篇私人负责的文章?蒋委员长对中外记者谈话,也只是从理论上驳斥汪的主张,为何未更进一步提出制裁办法?有些性急的人,以为此中必有道理。
加之汪派报纸纷纷鼓噪宣传说,中央与他们之间只是“和”的“方法”不同,而“主张”的原则却是一致。
这都弄得人们模糊不清。
范长江指出,汪精卫问题不能孤立起来看,要清楚把握其荒谬举动的来龙去脉,然后才能不为一时现象所迷惑。
汪精卫路线的实质,是他从攫夺政权的私念出发,认为只有抗战失败,他掌握政权才有可能,因而他希望抗战失败,所以对抗战前途作悲观估计,更进而对国际形势作悲观估计,以为未来一定是法西斯的世界。
汪精卫在河内之所以迟迟不行动,并不是还想回到政府里来,而是对日本主子摆出的要价还价的某种姿态。
所以,不论汪精卫留在河内还是不留在河内,他再回头的可能性已没有了。
在有些人看来,汪精卫现在还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到上海、南京去,这是不折不扣彻底当汉奸傀儡的路,是最坏的一条路。
记者的楷模范长江
记者的楷模——范长江08060222苏一文摘要:范长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他的许多作品是近代中国部分历史的真实记录。
他从自己的新闻实践中对新闻工作基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天看来,许多观点仍未过时,并不乏真知灼见。
本文将结合范长江的新闻实践就其新闻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范长江;新闻实践;新闻思想范长江,原名希天。
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1970年10月23日卒于河南确山。
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
范长江的一生是为新闻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从他的新闻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影响深远的新闻理念。
一、强调新闻的真实性。
范长江认为记者应该去第一线采访新闻,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他指出“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
”而且“必须是新的事实,有代表性的事实。
”长江尊重事实,以事实为据,更新思想、探索真理,让自己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列。
这使得他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进步思想,审视社会、剖析政局,从而能够选择好的选题,并使作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具有了长久的历史价值。
他的新闻选题范围广,涉及面大,“从各个方面来表现现实的中国”。
诸如,他的西北通讯内容涉及西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化、教育、交通等问题,几乎囊括了西北社会的全部。
此外,他还用解剖典型的方法,用典型反映一般,以具有代表性地区的情况来反映整个社会现实。
例如,通讯《兰州印象》里,就对兰州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交通、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状况做了全面解剖,揭露了兰州政治的腐败,“商业的停滞和农工业的不振”,“一般人民之生活,自日渐趋于暗淡”等等社会弊端。
【1】1935年春,范长江准备经上海,溯长江入川,然后赴西北旅行采访。
恰在这时,红军主力到达四川西部。
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感敦促他早成此行。
1935年7月中旬,范长江以《大公报》通讯员名义,冒着酷暑,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的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旅行。
论范长江新闻思想
论范长江新闻思想的两次转变时间:2011-12-12 14:11:00 作者:; 来源:●马庆谭艳丽范长江作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在我国的新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的新闻思想也经历了两次转变,而这两次转变同时也带给他不一样的人生。
从“四不主义”到共产主义:范长江新闻思想的第一次转变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内容多为文化教育方面。
由于他文笔精练、视角独特,引起了天津《大公报》社的注意,《大公报》社总经理胡政之亲自邀请范长江专为《大公报》撰稿。
在当时,《大公报》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为范长江的新闻事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我在《大公报》四年,与胡政之接触较多,对他标榜的‘民间报纸’、‘独立言论’、‘客观报道’、‘诚以待人’这一套办报主张,一直以为有几分真实”。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欲望和步骤愈发明显,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成大局的情况下,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历时10个月,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后汇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我自己当年到西北去采访是怀着两个目的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当时抗战即将开始,抗日战争爆发后,敌人肯定会占领我们的若干大城市,那么我们的后方——西北、西南的情况怎么样呢?这两个问题,也是当时群众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
”西北之行结束后,范长江回到天津,被《大公报》社聘为正式记者。
他接连又写出了《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百灵庙战后行》、《忆西蒙》等著名的通讯。
从范长江这个时期的新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其独特的新闻视角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在谈到中国西北民族问题时,他以高屋建瓴的敏锐观察力,通过其所见所闻,对西北民族关系中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反思,“第一、藏族固有文明因同化而牺牲,不能使之充分发扬,以构成将来新中国文化之一部。
第二、此带汉人无有力民族与之竞争,即不能励精图治的促进其体力、智力,政治与经济上的发展。
范长江长征报道对当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启示
12党的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研究作为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分别在1935年下半年、1937年4月和1941年下半年三次报道红军长征。
他带着对中国西北状况的疑问和对红军的好奇,沿着红军长征的部分线路,翻山越岭,历经重重困难,写出了《红军之分裂》《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陕北之行》《祖国十年》等系列报道,前期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后期的报道主要发表在华商报上。
范长江对红军长征的报道所体现的新闻思想对当今新闻宣传工作者仍有不少启示。
尤其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中,回顾学习范长江的长征报道思想,对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有着不小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一、坚持独立思考:突破新闻封锁,勇于探索范长江1909年出生在四川内江,成长于清末民初,这是一个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范长江从小就善于思考,关心社会问题。
他最初进入重庆中法学校学习,后来又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1928年秋,范长江考入了中央政治学校。
九一八事变后,范长江认识到只有抗日救国才是中国的出路,于是离开中央政治学校。
1932年,范长江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这期间他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哲学等内容,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修养。
1933年,范长江开始投身于新闻事业,为世界报、晨报等撰写新闻报道。
但范长江最著名的报道是1935年以大公报旅行记者名义撰写的西北通讯系列,在历经重重困难后采写出《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徐海东果为肖克第二乎?》《松潘战争之前后》等新闻通讯,在国统区引起震动。
九一八事变后范长江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出路,他在南昌期间就搜集到中央苏区和红军的宣传小册子,这些小册子改变了他对共产党的认识,发现红军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流寇”“共匪”。
他通过多途径了解到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敏锐的政治意识使他看清红军并没有像国民党政府所说的“被歼灭”,而是在向西北转移。
为了搞清中国复杂的政局,了解清楚红军的状况,他不畏艰险,历经10个月,深入一线获取了大量生动素材,撰写出系列独家报道,这在当时国民党媒体一统天下的国统区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9-2020】范长江,出生于1909年,四川内江人 阅读附答案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范长江,出生于1909年,四川内江人阅读附答案范长江,出生于1909年,四川内江人,年轻时受大革命影响,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正式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
1934年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
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的故事则要从1935年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中,年仅26岁的范长江,为了深入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对于整个中国政治动向的影响,他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只身赴大西北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
5月18日,范长江从上海乘船溯江西上,到成都。
7月14日离开成都,踏上了西行之旅。
他一路采访,途经四川江油、平武、松潘,甘肃西固、岷县等地,两个月后到达兰州。
又向西深入到敦煌、玉门、西宁,向北到临河、五原、包头等地进行采访。
长江在采访活动中,不畏艰险,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
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公里。
他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
他写的有关报道红军长征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最早见诸《大公报》(1935年9月13日、14日的版面)上。
另一篇更重要的通讯《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刊发于同年11月23日的《大公报》上。
这些文章是他成(都)兰(州)之行的一部分。
通讯中披露的长征信息还比较片断,但由于《大公报》为全国有影响的报纸,范长江发的是纪行连载通讯,更能满足广大读者渴望了解红军长征北上情况的愿望,从而产生了特殊的效果。
这些通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公报》的发行数量陡增。
不久,当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出现了读者抢购潮,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
一代新闻名记者——范长江
(四)渊博的知识
《陕北甘东边境上》记述陕北庆阳一带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情形时,介绍该 地掌故说:“自二千一百余年前的秦代起,此一带即成为汉族与西北各族争战 之场,尤以宋代与西夏在环县、庆阳一带战争最多,九百余年前范仲淹、韩琦 曾在此间为赵家天下立下若干汗马功劳,故所遗宋代战迹特为普遍。”交代历 史上庆阳一带重要战略地位,目的是说明当前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 通讯中还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漠 漠平沙际碧天” , “一片孤城万初山。”“气吞沙漠千山远 , 势压番戎六月 寒”,“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第一篇短文选 第一 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
第二篇行纪 第一 忆西蒙 第二 百灵庙战后行 第三 沉静了的绥边
——北戴河海滨的夜话
第二 百灵庙战役之经过及其教训
第三 陕变后之绥远
第四 动荡中之西北大局 第五 边疆问题应有之新途径
2、著作背景:
1935年到1936年,虽然“七七事变”尚未爆发,日军在华北早已蠢蠢欲动,同 时对我国西部地区时有挑衅之举,对内蒙古更是觊觎已久。正是在这个时段, 《大公报》派完成西部之行不久的范长江,到察哈尔绥化地区(今内蒙古及周 边地区)采访。在绥化,范长江记录了“百灵庙战役”的情况;又从阿拉善旗 进入额济纳旗侦知日军将对此地区有所动作,穿越千里瀚海,发布了消息;在 西安事变之后,他采访了我党代表周恩来等,并到延安进行专访。其间,范长 江写出《忆西蒙》、《百灵庙战后行》、《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著名 通讯报道,这些报道被结集成为《塞上行》一书。
(二)新闻与大众——坚定人民大众的立场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八)——穿越祁连山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八)——穿越祁连山编者按:1935-1936年期间,民国记者范长江来到大西北,进行了历时十个月,行程6000多公里的深入考察,所著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引起了全国轰动,范长江也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记者。
这些通讯后来被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半年内即重印7次,后被翻译成外文出版,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的通讯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以下节选范长江与同伴,穿越祁连山的见闻。
范长江(1909~1970),著名记者、编辑祁连山中据向导的告诉,知道亹源至大梁计程有一百二十里,而且全系无人烟之草地,如果赶不到大梁,寄足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我们只好赶早出发,闻途中时有游牧之藏人杀人越货,故在亹源添加善于枪法且通藏情之护士(按:此护士非彼护士)一名。
穿越祁连山路径早间约四时动身,明月当空,严霜被地,寒风迫面吹来,刺脸欲裂,眉目与鼻孔四周,皆凝重霜。
记者所衣之藏服,此时亦减少其效力。
走了将近二十里,才看见我们背后太阳慢慢的上升,从者多脚冻不能支持,下马步行以取暖。
道路尽在平川川草地中,已由青海军队修成公路模样,异常平坦,平川中除有硷草外,极小的灌木亦不生长,四十里不见任何人家。
远远山边草野间,间或有隐约的牛羊群和游牧毡房出现,那就是我们视界以内唯一的朋友和伴侣。
四十里至一站口,曰黑石头,有回回店一家,污浊破烂,无法入内。
店内有奶茶可供饮用,余则一无所有。
黑石头以西,又是八十里无人烟,地仍平坦。
亹源以西,已不见野鸡,只有野兔。
从者常于马上发枪,十发九中,途中粮食,因得重大的补充。
黑石头以后之道路,紧接祁连山南麓,祁连山产金处甚多。
今晚预备过宿之大梁,亦为有名产金地。
途中有不少徒步苦力,背负粮食衣服工具等疲惫而行,土人谓之“金夫”。
我们听到“金夫”名称,很容易想象到这般苦力都是容易发财的人,而事实上则不然其说,这般金夫都是高利贷下的奴隶,并不是自主的劳动者。
他们都是农村中生活艰难的人,高利贷者才借给他们相当的“金子”,如果市价为一两金子换银元九十元,高利贷者只借出五十元,即须要苦力们将来还一两金子。
文史集粹(5 则)
文史集粹(5 则)作者:袁凤等来源:《乡音》 2020年第4期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是谁范长江是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
从1935年7月始,范长江追寻红军长征足迹,在长达3000多公里、历时10个月的新闻采访中,先后写下大量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1936年,他的通讯结集为《中国的西北角》出版,这部作品集被认为“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比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发表早半年,比斯诺的《西行漫记》最早的译本早一年半,范长江因此成为报道红军长征的第一人。
(摘自《益阳日报》袁凤/文)家训原本没有训味很多人认为,家训应该是严厉的,而事实上,家训原本没有训味。
家训很多是撰写者人生的经验总结,饱经沧桑的生活体味,传之后人,则是发自肺腑、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汉高祖刘邦在《手敕太子》中写道:“吾遭乱世,为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汝可勤奋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刘邦教育儿子,没有以皇帝自称,而是承认自己对读书的错误认识,以此引导儿子多读书、勤学习。
此则良言,真心实意,可谓良苦用心。
我们常讲,放低身架,赢得身价。
家训同样如此。
只有把姿态放低,才能把道理讲到子女心里。
晋朝羊祜的《诫子书》写道:“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如此家训,不装腔作势、不矫揉造作,不强加于人,有的只是殷切期盼,从而引人思考、践行。
(摘自《燕赵老年报》刘海涛/文)匡衡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而被贬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
匡衡后来成长为学问家,他励志求学的精神更是在朝中广泛传扬,甚至连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都拜他为师。
西汉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
匡衡很快被提拔为光禄大夫,相当于高级顾问。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元帝又提拔匡衡担任丞相,为百官之首,并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
范长江小传
范长江小传新闻1班张入毛范长江同志原名范希夭,一九O九年十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赵家坝村。
少年时代的家庭是没落地主。
他的母亲以个人手工劳动的收人供给他读书。
他先后在内江中学和四川省六中上初中和高中,学习期间,成绩优异。
由于受到大革命时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他以高度的热情,参加了当时国民革命的一些宣传工作。
一九二七年初,他转人吴玉章同志所办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
人校不久,重庆发生四川军阀制造的“三一”惨案。
学校被封,革命学生尸体枕藉街头。
他从血腥屠杀中脱身之后,抱定参加革命决心,离开家乡,乘船前往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
在武汉加入二十军的学生营,随军进人南昌。
部队编人贺龙为军长的二十军第三师教导团,参加了南昌起义。
以后,学生营在潮州被打散,他在汕头寻找主力部队未果,遂流落于广州、福建、江西、安徽一带,以讨饭为生,后重病几死。
为糊口计,他又人军队医院当看护兵。
长江同志当时虽然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但还没有具务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
一九二八年下半年,为了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他考人了南京中央政治学校,选学乡村行政系。
当时他希望以著名进步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的精神为模本,走出一条救自救民的路来。
然而,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危机愈益加深国民党的统治日趋反动,人民生活每况愈下,这一切使他逐步感觉到,他所受的教育绝不裕回答他所关心的民族命运和人民前途的大问题。
一九三一年,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而中政校校方奉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意旨,对无动于衷。
长江同志在一个晚上军训点名以后,站了出来对数百同学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喷怒斥责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要求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感动得许多同学放声大哭。
此后,他积极担任了学校学生抗日运动的领导工作。
但是不久,在校方软硬兼施之下。
学生运动却被压制下去了。
这使他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卖国贼的丑恶面目。
他决定脱离中央政治学校。
利用一个星期日他换掉制服,秘密潜逃。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四)——动荡中的青海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四)——动荡中的青海编者按:1935-1936年期间,民国记者范长江来到大西北,进行了历时十个月,行程6000多公里的深入考察,所著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引起了全国轰动,范长江也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记者。
这些通讯后来被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半年内即重印7次,后被翻译成外文出版,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的通讯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以下节选范长江对1930年代青海社会问题的剖析。
范长江(1909~1970),著名记者、编辑我们简括研究的结果,觉得青海的政治军事财政皆脱了正轨,本来是公的活动,转为私的经营(自然这并不是青海单独如此,不过有大巫与小巫之差而已)。
一切对人对事的关联,都根据这个私经营来出发。
在私集团的观点上来训练军队,来发展经济,来对付异民族,来教育青年。
这个作法,将走上非常危险的道路。
“兵者,凶器也”。
没有一种政治大道作为指标,只是扩张整理军队,这就是“杀力”的培养。
如果继续的培植下去,在动摇的政治环境激荡之下,这一股“杀力”是否可以就此安定不乱,恐怕连操纵“杀力”的人,自己也很难逆料。
第二,“与民争利,而不与民分利”的财政政策,诚然暂时的解决私集团自身的困难。
但是社会经济在本已萧条之情况下,又遇到这样巨大政治独占贸易,统制消费与无代价的征发,自然我们难于想象说,一般民生有丝毫好转的可能。
民生日困,社会日艰,则崩溃之危机愈近,一切活动,将皆属徒然。
第三,中国现在能指挥青海蒙藏民族者,在军事政治方面,恐怕只有马步芳。
不过,中国传统的民族政策,都是建筑在相互压迫的关系上。
青海回族与汉族自称为“中原人”,意思是“文化民族”。
而称藏人为“番子”,蒙古为“鞑子”。
对他们只是羁糜征服,使之归所谓“中原人”统治,而不是本民族平等的思想,来谋共同的解放。
就全中国来说,回族占不得势的地位。
而就青海一省而言,回族是最高的统治的民族。
青海全省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枢要,十九在回族手中。
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
範長江和《中國的西北角》新聞事業史的不斷向前發展離不開那些才華橫溢又熱愛新聞事業的新聞工作者們。
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聞事業,用自己的熱情和汗水使新聞事業發展壯大,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
在新聞史輝煌的發展進程中,總有一個名字讓大家肅然起敬,他就是範長江。
他在30年代發表的《中國的西北角》這一新聞著作,曾震撼全國,至今仍被視為經典之作。
範長江,原名範希天,四川內江人。
他是新中國新聞事業創始人之一,曾先後擔任新華社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社長,新聞總署副署長等職。
1990年設立的“範長江新聞獎”是新聞類的最高獎項。
範長江是中國新聞史上一名非常優秀的記者,而且範長江在年輕時就才華出眾,並且心系著國家民族的安危。
《中》就是在抗日戰爭即將爆發,中華民族面臨生存危機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敵人將要佔據我們的若干大城市,這時的西北、西南地區作為抗戰後方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範長江非常關注紅軍北上以後中國的動向和西北、西南地區的情況。
於是,1935年7月中旬,年僅26歲的範長江,隻身前往人跡罕至的大西北採訪,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翻過雪山、爬過草地,越過祁連山,繞過賀蘭山,西達敦煌,北至包頭,跋山涉水上千裏,歷時10個月,,足迹及于川、陕、青、甘、宁、内蒙等广大地區;其西北旅行考察線路,與紅軍長征過程或重疊、或交錯。
他的69篇旅行通訊,真實的記錄了中國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時記載了紅軍長征的情況,既有真切見聞,又有深切議論,既有廣博知識,又有人間情懷,在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大公報》上陸續發表後,引起了社會上的強烈反映;隨後結集成《中國的西北角》一書出版,“未及一月,初版數千部已售罄”。
範長江在艱險困苦的西北地區做考察採訪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
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反对派腐败无能,国共两党长期针锋相对,使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有志于救国的人们都在探索寻求中国的出路,人们的眼光不期而然地转向了地广人稀的西北。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他用生命书写新闻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他用生命书写新闻“这个社会正需要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范长江他在26岁的时候从成都出发经川西、陇东、祁连山、河西走廊、贺兰山、到内蒙古…走遍大半个中国2000余公里的跋涉真实记录西北部民间疾苦成为中国第一位追踪报道长征故事的记者他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他的名字叫:范长江1935年当时的社会环境消息还处于闭塞的状态人们对偏远的地区更是无从了解加上当时关于战事无人可报,无人敢报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是他此次西北之行的初衷当时还只是个实习记者的他只向《大公报》要了一个记者证不要工资和差旅费一匹马、一支笔、一杆枪只身前往人迹罕至的大西北历时10个月,69篇通讯向全国读者打开西北大地的面貌他的笔尖勾勒祖国山河风光犀利描写被鸦片荼毒的吸食者因地主、恶霸欺压而背井离乡的逃难者那些破败不堪,人去房空的村落“真正团结民族之方法,是各族平等的联合,所谓民族平等的真意,是政治上比例的平等,文化经济上发展机会之平等。
”——摘自范长江《松潘与汉藏关系》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范长江突破政治的阻力使当时的国人了解到彼时世界与中国的真相那份艰苦而热血的历史保留至今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范长江奔走于各个战场以快速、详实、深刻的报道报告最新战况,分析战局发展颂赞战争中涌现的英雄行为揭示战争中存在的暴行用切实有力的新闻报道发挥动员民众、鼓舞民心、配合军事促进全民抗日的民族凝聚力如今,斯人远去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位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1991年中国记者协会以范长江之名成立了“范长江新闻奖”它是长江韬奋奖的前身之一也是全国中青年记者最高荣誉奖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它毫无疑问的成为当代的“中国之声”范长江曾说:“记者本亦视生命如草芥之人,惟总觉得必须保持生命到能完全将观察所得报告给读者为止,始不负此一行。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真相的社会将是如何范长江以脚步和性命换来珍贵资料告诉一代又一代的文字工作者当世界越是无可奈何我们更要精神焕发秉着坚定的立场敞亮的胸怀为真相去报道向错误去发声希望我们的头条、热搜里有越来越多的“范长江”而不是为了博眼球和个人利益构建虚构“现实”的笔杆子#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