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新闻通讯的特色及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长江新闻通讯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范长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以追求真理、注重现实的献身精神和求实精神,不畏艰难险阻,以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迈开双脚,通过对重大历史性现象和问题的实地考察,以生动灵活的形式,丰富深刻的内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对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关心的问题作出了回答。本文从新闻通讯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这两个层面论述了范长江的新闻作品。

关键词:范长江;新闻通讯;;特色;历史意义

目录

一、范长江新闻通讯的特色主要有 (1)

(一)瞩目于历史风云,选材重大 (1)

(二)浓郁的文化氛围,强烈的地域特色 (2)

(三)散文化的笔法 (4)

(四)视角的“游记”性 (6)

二、范长江通讯蕴含的历史意义 (6)

(一)拓宽了新闻通讯的题材领域 (6)

(二)丰富和发展了我国长篇新闻通讯的宝库 (6)

(三)促进了新闻通讯中评论手段的成熟,丰富了新闻通讯的表现手法 (7)

三、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人。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新闻通讯家,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报撰稿,1935年范长江以《大公报》的特约通讯员身份到中国西南、西北作考察旅行,1936年又在陕西、内蒙巡行并到达延安。在这期间撰写了大量轰动全国的新闻报道,《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集记录了历史、推动了历史发展。后创建国闻社、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加入共产党、创办报纸,任我党新闻传媒的重要职务。在诸多领导岗位上为中共的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智慧。文革中被迫害,于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干校”死于井中,被宣布为自杀。

范长江新闻实践丰富、新闻思想精深,其人格、其思想、其操守均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新闻写作而言,其贡献主要体现在新闻通讯写作方面。代表作《中国的西北角》出版后轰动一时,曾连续再版七次,影响了全国舆论。本文拟对范长江新闻通讯的主要特色及其历史意义稍作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责。

一、范长江新闻通讯的特色主要有:

(一)瞩目于历史风云,选材重大

范长江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善于抓住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通览范长江新闻通讯,可见其新闻选题大都紧扣时代脉搏,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回答读者疑惑的难题。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又不断向西北深入,妄图在陆路上截断中苏联合的纽带,实施其毒辣的“大陆封锁”军事阴谋,加上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共两党长期针锋相对的国内战争,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危机。爱国人士无不处在极度的愤慨和苦闷中。有志于救国的人们都在探索寻求中国的出路,人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地广人稀的西北。有军事眼光的人们认为,抗日战争全面展开以后,西北地区将成为抗战的后方,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但是,荒僻的西北地区的详细状况,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少为人所知,长征中红军的情况也由于国民党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不为民众所了解。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新兵,范长江怀着反帝爱国“朴素的革命思想”“站在对外军事观点上”,于1935年7月至1936

年6月对中国西北的广大地区进行了考察。行程西达敦煌,北至包头,全程一万二千余里,历时10个月,足迹遍及川、陕、青、甘、宁、内蒙等广大地区,报告了当时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两个重大问题,即他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讲到的,他当年到西北地区采访主要的两个目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力图比较深入地了解即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1]他的文章发表以后,引起“悬心于艰危国运的人们”的强烈反响,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塞上行》是范长江继《中国的西北角》之后另一部新闻通讯。当时日本人为侵略中国做准备,在我国内蒙古边境挑唆和操纵了蒙汉民族之间的民族纠纷和武装冲突。为粉碎日本人的阴谋,他亲临战火刚熄的冲突现场,穿越人迹罕至的大沙漠,深入内蒙边地,以抗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北部边睡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做了系统的考察。他将考察中获得的日本妄图侵吞整个中国的证据公布于众,呼吁人们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他又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急从宁夏飞兰州,使《大公报》“造成首先突破轴混沌局面的记录”。再由兰州进入举世瞩目的事变中心西安,不失时机地报道了事变真相,及时地澄清了社会舆论。在西安他有了直接接触共产党人的机会,在和周恩来同志竟日长谈之后,又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陕北之行的旅程,成为第一个由白区进入延安的中国新闻记者。他的报道如实地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读者介绍了被国民党悬赏通缉的“土匪头目”—中共著名领袖人物,宣传了中共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他在1937年6月《塞上行自序》中说:“在这个小里面,我比较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是国内各民族问题。第二,是统一国家至途径问题。第三,是社会各阶级之利益调整问题.这些都是我认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最基本最起码要结局的项目。”[2]虽然在写这些通讯时,范长江的思想、立场还只是一个正直的爱国的民族民主主义者,但他在国事危急的时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将国人密切关注而不可得的信息详实报告,将因闭塞无知而昏然沉睡的人们唤醒,他的通讯总是扣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从而成为时代交响曲最宝贵的原始记录。

(二)浓郁的文化氛围,强烈的地域特色

范长江的新闻作品多以游记形式出现,途中见闻一路写去,山川风貌、风土

人情尽收眼底。他还善于运用历史典故,诗词、谚语、地方掌故,历史地理知识,以古证今,以古寓今、讽今,读者读来,既能增添历史知识,又能在对比中体会到作者隐含的话外之意,象外之象,包含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地域特色。作家方蒙在《范长江传》中曾说,“读长江的西北通讯,就像跟着他去熟悉西北的历史、观看西北的风貌、体验西北的民情一样。”[3]

在乡土风貌方面:在战乱纷纷的年代很少人能深入祖国的大西北,而范长江的通讯中却多次提到了所经地域的乡土风貌.如《再渡阴山》一文中,作者写到“蒙古草原的美丽,我见斯文赫定博士对它有正确的了解,一望无边的青绿,其中没有一丛林,或者一棵树,来打破这种青茵的平顺。前面,向任何方的前面看去,总有悦目的绿色铺好的野景。波形的绿地,犹如微浪的海洋。矮小的山岗,正如海中的细岛。”“草地里的马群.受了汽车的震动,没命的狂奔。它们一向自由生活惯了,蒙古地方可供用交通用的动物,只有它们跑的快,只有它们灵巧,它们自己经验上觉得是天之骄子,它们是比高大的骆驼更受蒙古骑士的欢迎。我们这一队比他们更快的东西,巨大的吼声—发动机与汽笛的声音,使它们感到第一把交椅的动摇,它们惊惧,它们愤恨。似乎它们不佩服我们的汽车,因而以它们最大的速度,开始和我们赛跑。夕阳草上奔群马,鬃飞尾直眼回顾,这是多好的写生题材![4]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风光优美的草原图。

在地域风情方面:中国西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里地处内陆,与外界沟通甚少,因此积淀着更深厚的中国文化资源。在这神秘的地带,聚居着广大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风情习俗,加上相袭久远的宗教传统构成了此间特有的文化景观。在《回教过年》中作者专门讲述了回教过年的仪式大典,奉斋“即是这一月里面,每天日出以后,日入以前不进饮食,饮食的时间只能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大典举行时,在马步芳平日练兵的校场,“席地而坐之整万回民,没有丝毫浮动气象”,“他们老老少少的自动向西方坐成很整齐的行列”。[5]又如对西北回民所信奉之回教新教的讲述,“宗教隐然支配政治、军事以及一切社会活动,而宗教上之主持者为‘阿旬’(即教主)”,“新教教主,不是世袭,而是由全体教民公推。道堂经济,系由该道堂内所经营管理之商业农业而来”。[6]

在历史文化方面:如《塞上行))第二篇内“武川遇警”一节中,作者以蒙古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