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数学四上第五单元《去图书馆》辅导策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根据路线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方向和距离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向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地图上的方向,但对于距离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路线图,找出关键的点和方向,从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根据路线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路线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路线图,找出关键的点和方向,从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去图书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观察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路线图,通过动手操作,找出关键的点和方向。
3.小组合作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路线图和相关的教具,如小卡片、指针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去图书馆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去图书馆的路线。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路线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方向和距离。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路线图中的关键点和方向,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路线图和一些小卡片。
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合作,找出正确的方向和距离,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去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学会用语言和图形来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位置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和图形来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学会用语言和图形来表达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学会用语言和图形来表达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用语言和图形来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去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活动教学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书馆情境图、卡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去图书馆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图书馆的位置。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书馆情境图,向学生展示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语言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讲解如何用图形来表示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描述角的大小。
同时,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和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以及如何用角的大小来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图书馆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学习角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角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三角形板,直角、锐角、钝角等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用于剪贴和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图形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提问:你们知道角吗?角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图书馆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角,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图片中的直角、锐角、钝角吗?让学生在图片中寻找和指认各种角,从而加深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但是,对于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他们可能还比较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2.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答并简单回顾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图书馆的平面图,并提出问题“如果你在图书馆的入口处,你如何找到阅览室?”让学生思考并用语言描述。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物体的图片和一个图书馆的平面图。
学生需要根据卡片上的图片和图书馆的平面图,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将其标在图书馆的平面图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他们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 去图书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去图书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去图书馆借阅、归还书籍的方法;
2.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进一步认知图书馆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和读书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并掌握借阅书籍的方法;
2.学生学会借阅、归还书籍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学会在图书馆借阅、归还书籍;
2.学生理解到阅读是一种习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提问法:让学生发言回答问题;
2.示范法:老师讲解让学生跟随操作。
五、教学过程
A.引入
1.播放视频:“图书馆”,并与学生一起观看视频;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视频中主人公在图书馆里做了什么?
B.新课
1.观看图书馆的拓展材料,并解释拓展材料的内容;
2.老师与学生一起去图书馆,展示图书馆的资源和借阅反馈机制;
3.老师对学生进行示范演示:如何借阅、归还书籍。
C.探究
1.学生按老师的步骤演示还书;
2.老师讲解还书后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D.巩固
1.老师让学生对老师的行为进行归纳;
2.学生分组进行借阅书籍,学生在借阅过程中相互提提醒和帮助。
E.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明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操,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图书馆的资源和借阅方式。
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认知到图书馆的重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1节“去图书馆”,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讲解。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计算结果。
(3)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原因,并进行纠正。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课后完成教材中的习题。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自主发现并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用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对于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还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巩固和理解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图书馆情境图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量角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书馆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的布局,提出问题:“如果你要从图书馆出发,去往不同的地方,你会怎么告诉别人你的位置和目的地?”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引出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必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示例说明如何用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方向和距离的物体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该物体的位置。
然后互相交换,让对方猜测物体所在位置。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教材通过去图书馆借书这个实际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分数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创设去图书馆借书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书馆借书的情境素材。
2.准备分数计算的相关工具,如计算器等。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呈现去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展示图书馆借书的规则,如每种图书的分数,学生的借书限额等。
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数学本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图书馆的规则,共同讨论如何借书。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小组的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图书馆的规则发生变化,如借书的时间限制,图书的损坏赔偿等,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我们的借书策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去图书馆|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章第一节《去图书馆》。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数乘法和加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一个实践情景,比如小明去图书馆借书,他有30分钟的时间,他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借到2本书,那么他每本书的借阅时间是多少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比如:如果小明有2个小时的时间,他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借到4本书,那么他每本书的借阅时间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既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例题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步骤。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道类似的题目,比如:如果小明有3个小时的时间,他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借到5本书,那么他每本书的借阅时间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既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让学生思考,除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有哪些情况可以运用到这些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节的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法的知识,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题的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再次,板书的设计,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步骤,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单元主要围绕“认识方向”这个核心概念展开,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方向感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方向的相对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其空间观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空间想象力,对方向的感知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方向的感性经验,比如辨别东西南北,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等。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对空间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方向的相对性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方向,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方向。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方向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图书馆找书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方向,在操作实践中发现规律,在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包含图书馆的图片、方向指示图等,以及一些实际情境的题目。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作图。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布局,引起学生对方向的兴趣。
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你在图书馆里,怎样才能找到你想要的书?”让学生思考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实际情境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比如,给出一个图书馆的布局图,让学生指出某本书的位置。
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方向解决问题。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图书馆的布局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指定的书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去图书馆》。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位和距离的概念。
2. 学会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简单的路线。
3. 能够独立完成描述路线的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复杂的路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地球仪、直尺、量角器、图书馆的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今天的学习,比如说:“假设你想去图书馆,你会怎么告诉别人怎么去?”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答案。
2. 讲解:然后我会通过地球仪和图书馆的地图,向学生讲解方位和距离的概念,并演示如何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
3. 练习: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练习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
我会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
4. 应用: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描述路线的任务,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方位和距离的概念。
2. 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从家出发,向东走50米,然后向北走100米,向西走150米。
答案:(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来设计,可以包括具体的路线图和方位、距离的标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一、描述路线的方法学生需要掌握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的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在讲解时,我会通过地球仪和图书馆的地图,向学生讲解方位和距离的概念,并演示如何用方位和距离来描述路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去图书馆借书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角的概念,认识和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并能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情景图和实际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角,知道角的分类,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角,知道角的分类,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图和实际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直尺、量角器。
2.学具:学生自带量角器、直尺。
3.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图书馆场景,放置一些图书,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去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的场景,让学生注意到图书馆中的各种角。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角?”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角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的名字,并让学生尝试区分它们。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去图书馆借书的情景,让学生掌握较大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理解数轴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大小比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轴的概念和较大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感兴趣,因此,通过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较大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轴比较大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较大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数轴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数轴的绘制,以及运用数轴比较大数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书馆借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掌握较大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数轴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数轴的道具或幻灯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去图书馆借书,你会如何选择一本你喜欢的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较大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轴的概念,并通过幻灯片展示数轴的图像。
讲解数轴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较大的数。
呈现一些例子,让学生在数轴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绘制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比较给定的两个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 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掌握用分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方法,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1”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已知的分数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1”。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书馆借书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图,分数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图书,分数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情境。
提出问题:“如果你去图书馆借书,怎么表示你借了几本书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分数的概念,解释分数的意义。
用分数卡片展示不同数量的图书,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借了2本书,怎么用分数表示呢?”让学生用分数卡片表示2本书。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1课时 去图书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1课时:去图书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使用一些图书馆里的词汇,如:书架、书籍、分类、借书卡等。
2.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理解图书馆的使用规则,包括:如何寻找和借阅书籍,如何保持安静等。
3.学生能够通过造句活动,巩固和运用词汇。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一些图书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如有条件)。
3.纸张和笔作为学生进行造句活动的工具。
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黑板写出句子:•我们今天要讲解什么?•你们喜欢去哪里玩呀?•你们知道怎样借书吗?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适当引导学生讲述去图书馆的经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学生学习图书馆相关词汇和规则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介绍图书馆的基本规则。
引导学生了解以下词汇:1.书架2.书籍3.分类4.借书卡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借还书流程,如何寻找需要的书籍,保持安静等。
3. 进行造句教学黑板写出句式:•在图书馆,我可以看到很多______。
如:书架、书籍、分类、借书卡等。
•我又要借什么书籍呢?•借书卡是过去还是现在的东西?•我们在图书馆应该保持什么?引导学生通过以上句式造出相关的句子,巩固相关词汇的用法。
4. 操作实践分别组织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完成借阅流程。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借书卡、如何将书籍归还到书架上防止乱摆。
5. 小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学生在图书馆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并适当对学生今后的图书馆行为进行引导。
作业为了加深学生对图书馆的理解和应用,老师可布置以下练习:1.回家后和家长讨论他们去图书馆的经历,并介绍自己今天去图书馆的所见所闻。
2.根据教材内容,仿照教师造出5个句子,可以是与图书馆相关的,也可以是与学习相关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因时间原因,并未给学生讲解太多图书馆相关的知识,仍需要学生到图书馆去自行探寻。
而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升,但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学生出现小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细节的教学指导。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通过去图书馆借书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素材,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还有练习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分数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运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运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书、学具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引入去图书馆借书的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分数的概念。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去图书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去图书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小数除法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引入图书馆借书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在一定数量的书中,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本书。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小数除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在除法运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处理小数除法中的循环小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和学具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图书馆借书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有5本书,要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本书?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探究:让学生尝试用分数来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书的数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5.2本书,要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本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确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10的倍数,使除数成为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法运算,最后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1去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去图书馆》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图书馆的布局和书籍的排列来展开,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图书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书馆布局图、书籍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书馆的布局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书馆的布局。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图书馆书籍排列的规律吗?”让学生进行思考。
2. 观察与思考:学生们通过观察图书馆布局图,找出书籍排列的规律。
我会引导学生从书籍的分类、编号、颜色等方面去观察,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书籍排列的规律。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书馆布局图书籍排列规律:1. 按分类排列2. 按编号排列3. 按颜色排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图书馆布局图,找出书籍排列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 请你设计一个图书馆的布局图,并按照你的设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书籍排列的规律。
答案:1. 书籍排列的规律如下:按分类排列:书籍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排列,如科普类、文学类、历史类等。
按编号排列:书籍按照编号的顺序进行排列,如A到Z,或者1到100。
按颜色排列:书籍按照颜色的顺序进行排列,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去图书馆》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 元第一课《去图书馆》。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 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通过现实的教 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具 体情境,认识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四个方位的认识和辨认能 力,并能灵活地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 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 去图书馆》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去图书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6、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平面图,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 南、西南这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 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 地方,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生1:我认为可以先向南走到大象馆,再向东走经过狮子馆,最后到达孔雀馆。 生2:我认为还可以先向东走到熊猫馆,再向东南走到孔雀馆。 鼓励学生:我发现同学们能当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 单位,选出一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公园,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注意学生的语言描述,及时纠正。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图书馆主题图。 师:笑笑想去图书馆,但她不知道路线,同学们可以利用你学的知识帮助她吗? 先给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把你说的路线画出来,送给笑笑。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图书馆》学习内容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
具体路线,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重要作用。
2.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方向
与位置知识的价值。
《去图书馆》辅导策略
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图
活动1:让孩子描述从家到学校(或从家到超市、从家到游乐园等)要走的具体路线。
(描述时只要说出经过的关键地方即可)
(1)让孩子根据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描述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2)家长在图中标注出距离和方向(),重新调整孩子画的路线图。
(3)让孩子根据调整后的路线图重新描述路线。
提示:(1)路线图只要能画出经过的关键点即可。
(画路线图时要用直尺画线段,用点表示参照物,如下图)
(2)告诉孩子画路线图时,必须在图中标注方向和距离。
如向南、北方向走,应把行走路线画成竖直的;向东、西方向走,应把行走路线画成水平的。
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走,画行走路线的道理同上。
画图示例如下:
(3)描述路线时要说清楚方向和距离。
如上图应该描述为:从家出发向东走500米到达超市,再向北走200米到达学校。
根据描述画出路线图
活动2:家长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走的路线,让孩子动手画出路线图。
提示:(1)描述时要说清楚经过的关键地点,并说明距离和方向,如家长说从小明家到小红家先向北走200米到达超市,再从超市向西走150米到达理发店,再从理发店向西南方向走200米到达小红家。
(2)在孩子画图之前,家长应给出方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