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古代日本》(历史岳麓九上)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优质教案.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优质教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古代日本”为主题概述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日本社会的历史风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的社会状况;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影响;掌握武士集团与幕府统治形成的背景及发展历程过程与方法从大化改新的背景中理解内因、外因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体现“学”与“变”,提高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理解改革开放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识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善于学习他国长处发展自己的明智之举,一个国家应该善于借鉴与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和武士集团。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等新课导入……xxx卫视《郎眼看财经》节目里的几组数据,它引发了人们对当今中国的“留学热”的热烈讨论。
今天,大量的中国人自费到海外特别是美国留学,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留学流出国,他们学成归国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1400多年的中国则相反,隋唐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留学流入国,特别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派遣大量留学生和学问僧随着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
他们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到中国学到了些什么?对日本有何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群“海龟”是如何出国学习,并推动日本改革的——古代日本。
讲授新课一、大和时代——6世纪前的日本教师幻灯片出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回答日本在亚洲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地理特点,明确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除了自然情况,6世纪前,日本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请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史事第52页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部编教材)
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部编教材)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课题备课人《古代日本》授课人年级授课班级九年级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研究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教材分析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
后来出现的幕府统治与天皇朝廷并存,由于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武士道。
其实质是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本节课学生对日本的一些知识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九年级的学学情分析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时期,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多采用史料、问题教学。
1.知识与能力:识记大和兴起的时间,大和统治日本时的社会状况,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内容,武士的概念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中外历史,归纳大化改新原因;列举大化教学目标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武士集团控制中心政权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大化改新的内容。
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
1课时合作、探讨、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中国史中研究的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兴遣唐使吗?他们在哪个朝代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对日本有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研究下其时的日本社会有什么巨大的变化?一、6世纪前的日本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3世纪时,以本州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政权兴起,大河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
在5世纪初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了日本的政治统一。
二、大化改新活动一:浏览教材,归纳大化改新的教学流程内容有哪些,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变化?趣,引入新课。
激发研究学兴趣。
浏览教材,提炼表格形式展答案。
现,使得历史问题简约明了,层次清晰,醒目易懂,利于记忆。
活动二:浏览材料,为何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总结、旨在让学生归纳、概认识大化改三、武士和XXX括有效信新的影响。
岳麓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大和民族统一了日本;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知道武士、将军、幕府的统治;了解幕府统治的概况;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日本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武士集团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大化改新,认识正是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模仿的国家;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难点:大化改新的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和日本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
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古代日本的史实,了解古代日本的发展史及其著名的“大化改新”。
一、大和统一日本“和族”又称日本民族、和人或大和族。
“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族与琉球族),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
在日本帝国时代,大和人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琉球族、朝鲜族、高山族与汉族的民族,也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与琉球族等日本人的民族。
师:材料介绍了日本民族的起源,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和统一日本”的内容:1.简述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前的发展历程。
生: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本循序渐进地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日本的起源。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日本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二、内容分析日本的文明产生比较晚。
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一场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从落后的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一些地方豪强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发展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
1192年,镰仓幕府统治日本。
日本从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三、教学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认识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了解幕府统治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大化改新,认识学习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种重要途径。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6 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概况日本的地理环境。
(2)学生活动●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地理环境特点:岛国,岛屿众多、山地众多,平原少、多火山地震,资源匮乏。
●地理环境影响:便于发展渔业、航海业,便于畜牧业发展,灾害频繁,忧患意识较强。
(3)教师活动大和政权的统一(4)学生活动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5)教师活动(6)学生活动最高统治者称“大王”2.大化改新(1)教师活动研读材料,归纳出日本大化改新的原因是什么?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
6世纪末7世纪初,部民反抗不断;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2)学生活动①国内形势: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②国外形势: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3)教师活动研读材料,总结出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4)学生活动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3.幕府统治(1)教师活动研读材料,梳理封建庄园制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材料1:8世纪中叶政府发布《垦田永世私有法》以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史实。
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包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以及大化改新等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为学生展示了古代日本的面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日本的历史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但对于古代日本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认知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大化改新等重要历史事件;认识日本与中国在古代时期的交流与合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大化改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对古代日本社会制度的认识,大化改新与日本封建社会建立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日本的历史风貌。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古代日本》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日本的图片,如神社、宫殿等,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日本的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古代日本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日本的发展历史,掌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知道武士及武士道。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大化改新与唐朝的关系。
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学生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使学生理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认识到善于学习和模仿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位于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设计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
于天平宝字三年(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770年竣工。
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
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也被称为“中日友谊的寺院”,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和交往的见证。
古代日本有怎样的历史?这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中国唐朝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一)6世纪前的日本1.地图展示:提出问题: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学生回答: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与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2.教师提问:日本什么时候产生了国家?学生回答: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3.教师讲解:3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兴起。
5世纪初,大和国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了日本的统一。
提出要求:阅读教材,归纳大和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学生归纳: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古代日本》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以及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和日本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文化特点、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掌握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对日本古代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大化改新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日本的历史文化特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2.辅助材料:图片、图表、文字材料等3.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文字材料,简要介绍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引导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产生兴趣。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人教统编部编历史九上
《古代日本》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内容,本课从“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武士与武士集团”三个部分,介绍了古代日本发展的状况,重点介绍了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影响、结果和启示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大和兴起并统一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影响,知道日本武士阶层形成和武士道精神等史实及历史概念。
2.通过探究学习、阅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历史概念。
3.通过情境感受历史,了解大化改新和武士道的形成,提高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及阅读史料、图片,进行探究,了解中日古代交往及大和政权兴起并统一日本的史实。
2.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创设情境,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思考、探究大化改新的启示。
3.通过教材及资料,了解武士阶层及武士道精神的形成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大化改新,初步形成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2.了解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学会辩证的看待其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武士道精神对日本的影响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火影忍者》、《海贼王》、《灌篮高手》、《侦探柯南》四部日本著名动画片,日本活火山——富士山和日本美食——刺身以及“日本名片”来简单介绍日本,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历史课堂与现实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一)6世纪前的日本1.通过三则史料和日本的地图,提出六世纪前日本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日本什么时候统一?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肯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材料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1课,主要介绍古代日本的历史。
教材内容包括大化改新、日本幕府统治、武士道精神以及日本的大化改新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日本社会的一些特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但是,对于日本幕府统治、武士道精神等概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代日本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日本幕府统治、武士道精神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和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日本幕府统治、武士道精神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对日本幕府统治、武士道精神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2.教学多媒体:PPT、历史图片、视频等。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日本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古代日本有哪些了解?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用PPT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日本幕府统治、武士道精神等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古代日本》(中华书局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双辽三中陈明雪教材分析:日本作为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国家,学习其历史发展对了解日本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主要讲了古代日本大和民族统一和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两件转折性的事件,需要牢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大和民族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国家?【设计意图】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一)、大和统一日本教师讲述: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上千个小岛组成。
日本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山地丘陵,沿海平原和山间河谷适宜于农耕,是日本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公元1世纪和2世纪时,日本出现了许多小部落。
它们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奴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6世纪末期,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阶级矛盾激化。
劳动人民的反抗情绪十分强烈,皇室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圣德太子为代表的改革派,他学习中国隋唐的封建制,称大和国王为“天皇”加强中央集权。
圣德太子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他兼习儒学、佛学,试图以之为指导思想,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他制定《冠位十二阶》,以才授官,取代氏族世袭制。
十二阶分别以儒家的“德、仁、义、礼、智、信”命名(六阶又分大小,共十二阶)。
《论语》日:“为政以德。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1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教案(1)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 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选择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等两个国家作为代表。
古代日本深受中华文明影响,其历史发展进程也表现出一些典型的民族特征。
古代日本的文化特性,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和军国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本课按照古代日本社会发展的时序,将古代日本社会发展分成三个子目,分别为“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按照时序性呈现古代日本社会发展状况,三个中子目内容是先后关系:6世纪前的日本,大和政权于5世纪统一全国。
646年,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学习中国的律令制度,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8世纪,日本地主土地兼并严重,开始盛行庄园经济。
在此基础上,地方豪强建立武装集团,形成割据势力。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
二、教学目标1. 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通过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的发展、中日两国人民古代交往、庄园经济与8世纪以后日本地方割据势力的关系等事实,认识和理解改革是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历史发展的多元联系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2. 历史解释:通过将大化改新的内容与唐朝法令制度比较,认识古代日本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特性;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的建立,认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历史渊源。
3. 家国情怀:认同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主流的观点;认同古代日本文化也是多样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导入新课。
呈现古代日本地图和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的诸多联系。
2. 正课讲授。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公元前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历史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日本的位置、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日本的大化改新等。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日本历史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大化改新的内容。
2.难点: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大化改新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资料,展示古代日本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代文明,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通过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加深对大化改新的理解。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一. 教材分析《古代日本》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历史事件。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了解到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以及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日本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掌握幕府统治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史实。
2.难点: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课件:古代日本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日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历史。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日本历史知识,如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背景。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代表进行成果分享,总结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同时,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古代日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日本》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主要介绍了日本从公元前时代到公元7世纪的历史。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弥生时代的社会变革、古墳时代的特点、大化改新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日本文明的起源及其受到中华文明影响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日本历史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对于日本文明受到中华文明影响的具体情况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古代日本的历史特点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掌握弥生时代的社会变革、古墳时代的特点、大化改新的内容,认识日本文明起源及其受到中华文明影响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代日本历史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弥生时代的社会变革,古墳时代的特点,大化改新的内容。
2.教学难点:日本文明起源及其受到中华文明影响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直观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资料:准备教材、相关历史资料。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图片、地图等。
3.视频:准备相关历史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地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弥生时代的社会变革,引导学生了解日本农业文明的起源。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公元前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历史发展。
内容包括: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日本国家的诞生,大化改新,以及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本节课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日本这一课题,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已学知识,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日本的历史。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日本的文化艺术、传统习俗等可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国家的诞生,大化改新。
2.难点: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4.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日本的典型历史事件,如大化改新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视频资料:关于古代日本的纪录片或相关片段。
4.历史图片:展示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日本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列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提问:你们对古代日本有哪些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如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一、教材分析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古代日本》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一部分,属于第四部分“世界各国古代文明的崛起”中的“1.东亚地区的古代文明”一节,共四个小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日本的古代历史和文明,包括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该了解到日本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认识日本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能够分析日本的古代文化对现代日本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探究古代日本的文化遗产。
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的过渡。
描述古代日本文化的特点,如其宗教信仰、制度、文学艺术等等。
从日本古代文化的特点中探索其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互相尊重各个文化之间的差异。
学生了解日本古代文化跟现代文化的接续与变化,并对其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古代日本1.古代日本的历史概述2.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3.古代日本的宗教信仰4.古代日本的文学艺术5.古代日本社会风俗6.古代日本文化对现代日本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古代日本的生活和文化特点。
2.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对古代日本的文化和历史概述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3.讨论法在授课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或启示性的话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预习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点概述》和《思维导图》,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以及对古代日本的文化和历史有初步认识。
2.引入通过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动画或视频,进入古代日本的世界,感受其中神秘的气氛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
4.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1.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2.幕府统治的特点有哪些?
3.日本武士阶级的起源和发展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日本古代经济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日本古代文化受到哪些文化的影响?
6.日本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是如何划分的?
7.日本古代国际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我们将对大家的答案进行批改和反馈。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日本的大化改新》、《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日本武士阶级的历史演变》、《古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古代日本文化的发展》等。
-视频资源:《古代日本的社会生活》、《日本古代艺术的魅力》、《日本宗教文化的影响》等。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加深对古代日本历史的理解。
-日本与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日本古代国际交流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④板书艺术性和趣味性设计:
-使用生动的插图或图标来表示每个重点知识点
-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突出重点和区分不同的知识点
-设计一些有趣的问答或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和思考
教学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古代日本的历史,我采用了讲授法、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同时,我也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图表和视频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古代日本的历史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产生困惑。例如,他们对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较为模糊,对日本古代文化的独特性也可能会感到困惑。此外,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也将是学生面临的挑战。
4.11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及6世纪前日本的统一与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政治经济情况;2、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与幕府统治的建立,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日本地图1、概括日本地理环境特点:总结出:岛国,亚州东部,地狭人多,自然资源匮乏,依赖进口,日本人常怀忧患意识。
2、总结日本自汉以来与中国有过怎样的交往?东汉:光武帝曾赐“汉倭奴国王”金印曹魏:册封邪马台国女王“亲魏倭王”封号唐:派“遣唐使”来华元末明初:倭寇侵扰清末: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国: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一)大和时代——6世纪前的日本自主学习:1、日本是怎么实现统一的?2、统一后的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统治的?(二)天皇时代——大化改新1、根据材料概括大化改新的背景: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依处于奴隶社会。
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
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
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材料二:公元581—618隋朝。
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国内背景: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国际背景:同时期中国唐朝制度非常先进,吸引日本吸收唐文化进行改革。
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3页一二段后回答:(1)大化改新的时间、在位的天皇?效仿了中国哪朝典章制度?(2)大化改新在政治、经济上有怎样的改革措施?(3)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合作探究1观察中日同时期政治体制,你看出了什么?合作探究1观察中日同时期经济体制,你看出了什么?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分田),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等奖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等奖《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岳麓书社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武士与幕府三个部分。
了解大和统一日本,知道大和的统一对大和民族及日本国家的形成的重要性;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二、学情分析在世界史中,学生对日本古代史相对熟悉,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有限,对古代日本仍然比较模糊,多是碎片化的认识,所以这节课在讲述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武士与幕府三个重要内容的同时,还要较完整的讲述日本古代史大概的发展过程;另外,由于古代日本长期向中国学习,又要着重串联一下古代中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
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
三、设计思想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且自古以来是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作为本节重点内容的大化改新,其背景、内容都与中国隋唐密切相关。
因此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与中国隋唐知识的联系,从内外两个角度构建大化改新的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时,在引入课题之后,首先按照课本内容的先后顺序及其联系脉络,层层递进,将重点内容分析透彻。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本课时编写: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书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内容,本课从“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武士与幕府”三个子目介绍了介绍了日本古代发展的状况,重点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大和民族统一了日本;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武士、将军、幕府的统治;了解幕府统治的概况。
3.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日本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武士集团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大化改新,认识正是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模仿的国家;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教学难点】
大化改新的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搜集下列资料:如“倭”与日本名称的由来、日本的风土人情,查阅“推古改革”、孝德天皇、圣德太子、武士集团、幕府政治、征夷大将军等相关史料,包括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课件展示图片,并讲述故事《仙鹤报恩》。
”
师:讲述故事《仙鹤报恩》。
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年轻男子,到了冬天,下着大雪。
一天,这个男子冒着大雪在回家途中,听见有奇怪的声音。
他向对面的田地走去,想寻找那个呻吟的声音。
结果,看见了一只鸣叫的仙鹤。
这只仙鹤中了箭。
这名男子想帮助这只痛苦的仙鹤,就把箭拔了出来,获救的仙鹤飞向了空中。
随后,这名男子回到了家。
由于一个人生活贫困,平时没有任何人来拜访他。
可是,这天他听见了当当的敲门声,这么晚了,下着大雪,会有谁来呢?他开门一看,吃了一惊,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她迷了路,想借宿一晚,男子收留了她。
第二天,这个姑娘又来借宿,男子又收留了她。
第三天她又来了,这名男子于是想娶这位漂亮的姑娘为妻,两个人不久就结婚了。
虽然贫穷,但是他们却很幸福。
《仙鹤报恩》是日本民间故事,展现了日本人的聪明才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古代日本的史实,了解古代日本的发展史及其著名的“大化改新”。
你对日本的历史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展示。
讲授新课:
一、大和统一日本
“和族”又称日本民族、和人或大和族。
“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古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族与琉球族),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
在日本帝国时代,大和人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琉球族、朝鲜族、高山族与汉族的民族,也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与琉球族等日本人的民族。
师:材料介绍了日本民族的起源,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和统一日本”的内容:
1.简述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前的发展历程。
生: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本循序渐进地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日本的起源。
2.日本是如何首次实现政治统一的。
生:(1)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其君主被称作“大王”。
(2)大和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
(3)大和国在4世纪末至5世纪初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了日本的政治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炼、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
那么,日本实现政治统一后,在学习他国优势方面又开展了什么活动?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下一子目: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问题导引】
学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56一P57,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PPT课件展示。
1.“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2.简述“大化改新”的概况。
3.“大化改新”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标识关键词、关键句,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方法,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点拨:每个问题抽1-2个同学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归纳、点拨:
1.“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生:(1)大和统一日本后,一些豪族势力逐渐膨胀,甚至把持朝廷大权。
(2)6世纪末,摄政的圣德太子力推改革,试图按照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的势力。
(3)645年,孝德天皇继位,继续推行圣德太子的政策。
2.简述“大化改新”的概况。
生:(1)645年,孝德天皇继位,效仿中国的做法,设“大化”年号。
(2)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实行政治、经济改革。
3.“大化改新”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生:大化改新使部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
【拓展延伸】
过渡:通过问题引导和展示提升对两个环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现在一起来探讨:结合大化改新的内容,谈谈你对大化改新性质的认识。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讨论时也可以打破组的限制,但汇报成果时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老师总结:大化改新的内容:废除豪族势力的经济与社会基础部民制,将部民和土地收归国有。
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国家向六岁以上的人口投予土地,土地不能买卖,死后归还。
受田人口要向国家缴纳稻米和绢布,并为国家服劳役。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划分为国、郡、里三级行政区。
大化改新的性质: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设计意图】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出现了——武士。
武士: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产生有着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武士与幕府”。
三、武士与幕府
【问题探究】
过渡:PPT课件展示问题,探究学习任务:
1.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大改变,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2.大庄园主建立私人武装集团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什么因素促使武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产生了怎羊的影响?
4.日本于何时进人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开展自主学习,可以同具交流学习成果,形成思维碰撞。
老师总结:老师归纳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点拨:
1.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大改变,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班田制逐渐被庄园制取代。
2.大庄园主建立私人武装集团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1)保护庄园、扩张势力。
(2)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使天皇的权威受到挑战。
3.什么因素促使武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1)天皇和地方豪强势力争斗时,双方都需武士的支持。
(2)12世纪末,武士集团控制了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日本于何时进人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1)12世纪末。
(2)幕府将军,即“征夷大将军”。
【设计意图】教师依据课标,结合学情,整合教材,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熟悉史实,培养学生解读教材、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大和统一日本”,知道了日本从新时代引进大陆农业文化,并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首次实现了政治统一;通过学习“大化改新",明白了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通过学习“武士与将军”,知道了日本封建统治的特点。
学习本课后,了解了日本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程度上,深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明白了日本封建国家的建立,初步认识了日本是一个学习与模仿、吸收与创新的国家,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大和统一日本
古代日本大化改新
武士与幕府
教学反思: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
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