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学森之问”刍议创新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摘要: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关键字:教育改革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深深的触及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倍感困惑:政府每年投入那么多的经费,为何中国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呢?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无限的尴尬。

我们现在的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为何?教育改革之路去向何方?当今的教育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等待我们去改善。

首当其冲的是基层中学教育体系的问题,尤其是填鸭式教育。

有些学校为了完成教育指标,不尊重学生个人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方式,一律要求学生死记烂背,使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头脑僵化,思维单一。

其次是高校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

现行的教育体制之所以问题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以往众多次改革中,教育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因此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既然改革需要经济的逐渐发展与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我们不如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做些实在的事情、想想当下可行的办法。

我想这也是渐进式改革必经之路。

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所谓钱学森之问:科学巨擘、两弹元勋钱学森院士生前几次对温家宝总理提及的不解与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逝世后,的这一声质疑引起了政府和普通教育者广泛的深思,人们冠之以“钱学森之问”,纷纷探讨破解之道。

2009 年11 月11 日,安徽高校的11 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钱学森之问”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讨论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

何谓杰出人才?钱老生前曾明确指出:“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该问题中的“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配置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3、大学教育的去行政化目前大学的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从科级到部级,都有行政级别,正如朱清时院士所言:“如果中国的大学中都用级别代表权力,用官印掌权,就没有人追求学术卓越了。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看中国教育改革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

看中国教育改革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

看中国教育改革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2012电子商务王浩鹏 2012334148 坐落于深圳改革特区的南方科技大学从筹备伊始,目标就定在要和香港科技大学一样,一步到位办成一所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为求一流大学的目标,南科大选择了体制创新,即学校管理体制的“去行政化”,同时聘请教授保证是亚洲一流,设置专业少而精、宁缺毋滥,使起点不输于香港科技大学。

我们情愿将南方科技大学看作是对教育界“天问”——“钱学森之问”的有力回复,甚至一不小心就可以解开。

不论朱清时校长的南科大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最终能否成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本身都值得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

一校之命运或可遗憾,但一国之命运则不能眼睁睁目睹其遗憾,那将是民族之悲哀。

而论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就不得不面对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的确是最刺痛中国高等教育的利刃似的一句提问。

在对这一伤口试图进行缝合之前,先让我们审视一下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现状及其背后所存有的问题。

钱学森直言不讳,他的创新精神在许多方面得益于年轻时接受的大学教育—敢于挑战权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更有浓厚学术氛围与竞争气氛。

那么今天,中国教育如何才能充盈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培养出源源不绝的顶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让“钱学森之问”迎刃而解呢?从1999年,国家作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决策后,10年间,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亦有所改善。

“钱学森之问”与创新能力培养

“钱学森之问”与创新能力培养

华裔学者杨佩昌说‚钱学森之问‛ 据说中国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 么中国60年出不了顶尖的人才?许多学者研究去研 究来搞不明白,教育官员们想破头也没有得到答案。 其实,问题有那么复杂吗?你只要转脸往德国看一 看不就明白了?除了自由、独立的科研环境之外, 德国学者对学术研究的敬畏、淡定、执着和较真也 密不可分。 摘自杨佩昌《为何?‚钱学森之问‛在德国不 是问题》,《羊城晚报》2013年4月13日第B07版
3、2005年温家宝看望钱学森,钱老感慨:回过头来 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 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 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 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 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9月4日,温 总理考察北京35中时曾 说:多次看望钱先生, 给他汇报科技工作,他 说你们做得都很好,我 都赞成,“然后,他转过 话题就说,为什么现在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 出杰出人才?这句话他 给我讲过五六遍‛。
温家宝(2010.5.4.): ‚钱学森之问对我 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 是很大的鞭策‛。
中国教育的结果 上幼儿园把天真弄丢了,上小学把童年弄丢了, 上初中把快乐弄丢了,上高中把思想弄丢了,上大学 把追求弄丢了,毕业后把专业弄丢了,工作后把锋芒 弄丢了,……当官后把灵魂弄丢了。 1-6岁说真话,7-12岁开始说谎话,13-22岁学习 说假话,23岁以后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 杨福家:‚钱学森之问‛的深层次原因 2013年6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在 武昌理工学院做了题为‚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报 告。其中解读‚钱学森之问‛时,杨福家说:要把 学生教好,政府有责任,学校、教师有责任,学生 自己也有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不允许学生对老师 质疑,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是难以培养出 杰出人才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人民网武汉2013年6月 20日电)。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针对“钱学森之问”,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创新的环境;学校教育过程机械化、评价单一化;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高素质、真正敬业的教师。

因此,应从创造创新性的环境,呵护人的好奇心,教育评价多元化以及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四个方面着手。

除此之外,更应注意重在落实,不让“钱学森之问”继续问下去。

标签:“钱学森之问”;问题对策;落实2005年,钱学森在对温总理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1]。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2006年,他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其实,这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焦虑。

早在上个世纪,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曾经提出了所谓“李约瑟难题”[2]: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产生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李约瑟难题”,都是对我国当前教育提出的疑问,意在试图改变目前之现状。

本文作者试图提出一些浅显的认识与改进,希望能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所贡献。

一、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钱学森之问”形成的原因早在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文化思想的创造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天才人物对学问的真兴趣,二是充分的思想自由,三是充分的闲暇(时间之保障),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时代出现这三个因素重合的条件,则将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可以概括出以下不足。

1.缺乏创新性的环境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

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改革

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改革

由“钱学森”之问试分析中国教育改革之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老这一惊天一问深深的触及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倍感困惑:政府每年投入那么多的经费,为何中国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呢?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无限的尴尬。

其实,我国的高等教育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以期寻求出一条富国安邦的教育之路。

如若针对现状改变而言,高校改变并不或缺,而且幅度之大、程度之猛可以称之为“空前盛况”从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到引进本科教学评估,把所有高校弄得如痴如狂,从对教师进行量化的绩效考核,到规定研究生导师必须交纳“助研经费”才能招生,教师们的从业模式几乎已被全盘改变。

从表面上看,这些改革几乎触及到了灵魂深处,但我们的改革为何不是越改越好,而是越改越差呢?一、内在原因首先是大学生素质偏低。

这里所指的大学生素质低下,并不是针对个体的学生而言,而是特指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大学扩招以后,我们的教育已经由当初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

2006年,全国毕业大学生400万左右,在校大学生1400万左右。

虽然大学生数量直线上升,但学生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

大多数的学生随大流,平时逃课,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复习,到了考试前突击一把,整天缠着老师拷课件、划重点。

不思进取,进大学或继续深造只是为了混文凭而不是为了学知识。

其次花花绿绿的社会也给学生带来了太多的物质诱惑。

虽然与社会的接轨增加了学生的阅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但过多的接触社会也分散了学生学习的精力,同时也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过早的沾染上了社会上的恶习。

第三是现在的学生缺乏信仰,普遍出现了信仰真空的现象。

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关心社会及民众,逃避责任,只关注自身既得利益的获得。

第四是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起码的兴趣和热爱。

在这个物质利益为导向的时代里,许多人按照日后的就业形势来填报志愿,而忽视自身的兴趣爱好。

破解钱学森之问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破解钱学森之问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已故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从教已12年,对钱老之问,我深有感触。

中小学教育改革反反复复,但成效不大。

一言以蔽之:中小学教育做了太多无用功,知识性的教育太多,意义不大的重复性练习太多,学生自己太缺乏必要的自学时间,太缺乏研究性的教育,已经大退步到比八十年代还不如的地步了,几乎就是分数教育。

学生的作业负担考试负担太重,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某些教师在课堂、考场上公然教学生作弊的现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样能教出什么样的人?这样下去中国人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全部要被打穿,师道尊严和教育都会全面崩溃。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量化考评制度、砸教师铁饭碗的劣化改革,把中小学教师都变成了一年或几年任期的临时工,教师们比拼学生成绩如平均分等等,成绩下降就要被学校或主管上级解聘或者低聘,哪个教师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学生考试成绩高则在提升、职称、工资奖金等方面得到好处,把复杂的多因素的教育效果的评价简单化到了只看分数。

当然,中国中小学教育缺乏研究性的教育也与高考有关。

高考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但高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学生功课压力太大,“高分低能”,“一考定终身”,而极其重要的其它的学生素质却无从衡量等等。

由于研究性的教育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研究性教育的成效目前又难于衡量,因此,研究性的教育一般不能够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反而会降低学生考试分数,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教师多讲,学生多做题,导致中国目前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基本上是摆设而已。

钱学深之问,教育改革

钱学深之问,教育改革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在如今依旧如晨钟暮鼓,使人振聋发聩。

回顾中国的教育现状和教育改革的历史,“钱学森之问”给予了我们新的思考:经过这几年的教育改革,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还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怎样开展教育改革,我们的学校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现状;教育改革著名的爱国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逝世已有五年,但他留下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如今依旧如晨钟暮鼓,使人振聋发聩。

钱学森先生的疑问,直击我国教育的咽喉,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钱先生曾不无感慨的说过,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确实,无论是从道德修养上,还是从学术成果上,如今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这个问题,钱先生自己也说过,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不如让我们看看中国如今的教育现状。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

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中国的教育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现有教育发展模式僵化腐朽,基础教育主抓考试分数,评估重点是考试成绩,高等教育主抓招生人数,评估重点是是否取得毕业证。

应试教育使所谓得优秀学生人才都难逃“书呆子”的结果。

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大学功利化,学术腐败……这一个个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

浅谈从教育改革回答钱学森之问

浅谈从教育改革回答钱学森之问

浅谈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接着,钱学森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而且深思和反省的对象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一直都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我们在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的同时,然后又将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着下一代。

“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中国应试教育在使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

我们从小在接受教育时,就被告知“这只有一道正确的答案”,“你必须这么做”,“没有为什么”等话语,这都导致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固定化,难以形成发散思维,更加难以“创造新的东西”。

然而,这些弊端是在中国教育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教育发展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都是以升学为目的,升学率成为评价基础教育好坏的标准。

在教育内容方面,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

教育方法方面,方法机械单一,普遍存在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国的基础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但这是对智力掠夺式的开发,学生在旧的范式中沉浸越深,就越难以跳出知识陷阱而做出创造。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存在“两重两轻”现象,即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教育、重技能教育轻通识教育。

在我国,大学只是负责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思想深度的拓宽。

同时,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是一个“选优”而非“去劣”的过程,“选优”的主导者是教育行政当局而非令人尊敬的学者,是出于经营者至上的考虑而非消费者至上的考虑,是出于向社会标榜的需求而非社会责任的担当。

由钱学森之问看创新教育

由钱学森之问看创新教育

由钱学森之问看创新教育作者:石春秀来源:《文化研究》2014年第06期论文摘要: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行动;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方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育手段。

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挑战自我,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更要用自己的创新思想来引领教学,让同学们带着激情有攀登和挑战自己的勇气。

关键词:创新、教育、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未竞之问,这个被成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

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

这个人就是李约瑟。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

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挑战自我,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实现教育的魅力,让每个个体都深刻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不在让钱学森之问成文永远的遗憾。

长久的经验意识会让人感觉到自身的优越,丰富的经验也可能成为自己满足的资本,实则不然,我们的社会在变化,我们的孩子在变化,伴随着突飞猛进的教育发展,我们不能再按部就班的向以往一样开展工作,要有意识激发学生的前恩那改,以恰当的培养模式、管理机制、生态环境和育人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教育的关键。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将已知青蛙放入开水盆中,青蛙会立刻从盆中跳出再将这只青蛙放进凉水盆中,然后给盆慢慢加热,结果它直到被烫死,也没有跳出盆外。

另一个试验是:将一只跳蚤放入瓶中,再放入加有透明盖子的瓶中,它起初也不停地向上跳,但收到瓶盖阻挡,无法跳出去后,这只跳蚤慢慢的越跳越地,最后,即使去掉瓶盖,它都跳不出来。

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著名航天科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

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不亚于他在科技领域的成就。

他提出了不少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于现代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了解了钱学森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后,我深深地被他那种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所感染,从而产生了以下的心得和体会。

钱学森提倡育人为本钱学森先生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为了单纯地追求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应该是更加全面的人格塑造和素质培养。

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钱学森看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才能够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钱学森注重课程创新钱学森先生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注重课程创新,这也是他教育创新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课程教学应该紧贴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重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他强调课程应该包括更加全面和实用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他还强调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注重引入新的科技和思想成果,更新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以适应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

钱学森推崇顶尖学府钱学森先生非常推崇顶尖学府,认为好的学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钱学森曾在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等知名的高等学府学习和工作,深受这些学府的教育和熏陶。

他认为,优秀的学府充满了各种机会和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在这样的学府里,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成果,可以结交到各方面优秀的人才,可以参加各种实践和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钱学森强调教育创业钱学森先生非常关注教育创业,在他看来,教育创业是教育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

他认为,教育创业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增加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钱学森之问——浅谈我国教育改革

钱学森之问——浅谈我国教育改革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谈谈我国的教育改革摘要:“钱学森之问”将我国的教育问题推上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如今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进而探讨了教育改革的新路径,认为教育应该从宏观的教育环境开始改革,进而改革微观环境,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教师三方面同时转变观念,沿着这样的改革新路径,才有可能真正回答“钱学森之问”。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改革教育环境创新型人才一、什么是“钱学森之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学森生前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而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科学家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名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曾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

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

中国文化
1 “自上而下的听话”文化——循规蹈矩、中庸保守 2 中国的文化强调共性,不鼓励标新立异。 —— 中国的小学教育 中国科学家:老喜欢打听别人在做什么,然后跟 在后面学 ; 3 中国的科研,也许是文化的原因,崇尚谦虚谨慎, 对待别人成果以肯定居多,敢于否定的意识薄弱。 其实,在科研和学术方面,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 神应该再加强一些。培养这种批评精神的同时, 更要培养自我批评、愿意接受批评的精神。
• 多数中国研究人员所做的事是——“别人提 出问题、发表论文,我们跟踪别人的论文, 解决别人论文中剩下的需要修修补补的问 题,然后发表论文。” • 这种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很 难产生真正原创意义上的重要科学贡献, 也制约了创新思想的出现。
西方文化
• 国外专家:很关心别人不做什么,然后对 自己说,为什么不试试呢? • 美国天赋教育(国人所谓的“神童教 育”)“童子功”的入门招数“批判性的阅读 能力”和“批判性的聆听能力”,即从阅 读和聆听中批判性地吸收,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高校去行政化 高考制度改革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
1 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 2 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 会; 3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 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 —— 哈佛大学
专家视野
1 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是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而 不是题海战术,不是要求学生把一切问题都在课 堂上解决。 2 科技创新人才三做到:一不盲从潮流,二由兴趣 驱使,三有益于社会。 3 有创新能力的人,要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逻辑 思维能力,一个是形象思维能力。 4 没有创新,光会死记硬背,即使你考试成绩很好 也不是优秀的学生 。 5 科研能否成功,就是要看走到悬崖能不能再向前 走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可 以分 i个 层 次进 行分 析 。
育是 “ 帮 助 被 教 育 的人 ,给 他 能 发 展 自己 的 能
力 ,完成 他 的人 格 ,于人 类 文 化上 能 尽 一分 子 的 责 任 ”[ ” 。 基 于 对 人 文 素 养 教 育 缺 失 的 认 识 ,我 们 在
多 年 的 教 育 改 革 中 已经 投 入 大 量 精 力 全 面 升 级 通 识 课 程 ,让 选 修 课 程 更 加 丰 富 、多 样 。这 样 就在 表象 上解决 了 “ 钱 学 森 之 问 ” 的 前 两 个 层
而提 升 整个 国家 、社 会 的创新水 平 。 传 统 的 培养 计 划 、课 程 体 系 、教 育模 式 无 非 是将学 生分 门别类地 、迅 速地培 养成各领域可 用 的 “ 螺 丝钉 ”。专家学者 同绕通识课 程体 系建设 做 了 大量 一 l 作 ,却 启动不 了真正 的创新 教育 的开端 。其
“ 人 ”的成 长 的教育 理念 。
为教学管理 ; 刘之光 (1 9 7 9 一 ),男 ,辽宁大连人 ,硕 士,研究方 向为教 学管理 ; 张德诚 (1 9 8 2 一 ),男 ,辽 宁大连入 ,硕士 ,研究方 向为教
学管理。 .
基金 项 目:辽宁省教育科 学 “ 十二五”规划2 O l 1 f i - 一般课题 ( 课题批准 号:J G1 1 DB0 2 8)。
念 ,在教授 治学 、依 法治校 、课程体 系、教 育模 式上进行战略性研 究 、规划 和实践。在这一 变革的过程 中注
重教 师职业 成长 的 引导 ,为教 师的 专业发展 创 造宽容 的 学术环境 。开放 学生 选课 的 自由,引导 学生 自律成 长。以 实践 内化 知识的 学习,注重创新 能力 的培养 ,增强 学生社会竞争 力。
在 过 去 的 教 育 中 。 自然 科学 的教 学科 目引 进
作者简历 :刘发 盛 (1 9 7 2 一 ),男,吉林 临江人,硕士 ,讲
师 ,研究方 向为质量管理 ,经济 法学等 ;
谷秀梅 (1 9 6 4 一 ),女 ,辽宁 大连人 ,副研 究员 ,研究方 向

的只是技术 ,而不是科学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之


2 0 1 3 年1 O F ] 刊
2 创 新 教 育 改革 应 树 立 的理 念
2 . 3 创 新教 育 :理 论研 究与 实践求 索并重
钱学 森先生对此 问题 的解答 之二 :要实现 大跨 度 的触 类旁通 和综合创新 ,还必须 实现理论与 实践
2 . 1 为个体 创 造发展 自己的能 力 ,完成 其人 格 的
【 关键词 】 创新教 育;教 育模 式 ; 课程体 系 【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5 0 6 5( 2 0 1 3 )1 0 — 0 0 2 3 — 0 4
1 教 育现 状
“ 为 什 么 我 们 的 学 校 总 是 培 养 不 出 杰 出 人 才 ? ”这 一 问所 反 映 的教 育 问 题 ,由表 象 到 根
2 0 1 3 年1 o N刊
~ … ~…~ ~ 一 ~~ Fra bibliotek… 一
从 “ 钱 学 森 之 问" 刍议 创 新 教 育 改革
刘 发 盛 ,谷 秀梅 ,刘 之 光 ,张 德 诚
( 大连 工 业大 学 ,辽 宁 大连 1 1 6 0 3 4 )
【 摘要 】
“ 钱 学森之 问”其 本质 问题在 于教 育 中 “ 人 ” 的成长教 育理念 的缺 失 ,要 解决这 一 问题 ,需要转 变教 育理
困 家缺 乏 创新 能 力 ,表 层 的原 因是 社会 群 体 ( 组 织 )缺 乏 创新 能 力 ,而深 层 次 的 问题在 于 组 成社 会 、闰家 的 个体 缺 乏创 新 能 力 ,个 体发 展 居 于社 会 发展 的 中心地 位 。需 要 个 体协 作 、组织 协 同 进
理论 与实践结 合 的脱节 是现有培养模式 下 ,学 生创
次 的问题 。但是这 种 “ 头 痛 医 头 脚 痛 医 脚 ” 的
第 一 个 层 次 的 问 题 是 现 有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对 科 技创 新 能力 培 养 的 缺 失 ;第 二 个层 次 的 问题 是 现有 人 才培 养 模 式 对 人 文素 养 与 科学 素 养 教 育 的
缺 失 ;第 . =个 层 次 的 问 题是 “ 螺 丝 钉 ”式 的教 育
教 育 改 革 方 式 不 只 是 没 有 达 到 提 高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目 的 ,而 且 易 于 形 成 一 种 对 创 新 教 育 的 新
不能等同于 “ 人 ”的 成 长教 育 , “ 人 ” 的成 长 教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6 — 1 4
的偏 颇 认 识 , 即 “ 科 学 教 育 过 了头 ,忽 略 了 人 文素养教育 ”。
沃 土
的结 合 。围内教 育与发 达国家教育 的重 要 区别在于
国内教育缺乏 对学生批 判性 思维 的训 练 ,学生 缺乏 独立 发现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实践 能力 。
个 体 是 社 会 的基 本 单位 ,个 体成 群 组 成群 体 ( 组 织 ),群 体 ( 组 织 )相互 协 渊成 社 会 。整个
新 能力缺乏最 主要 的原 因之一 ,这也使 我们培 养 来 的学牛无法直接 参与激烈 的市场竞争 。
综 合 关 于创 新 教 育 的文 献 ,研 究 者从 不 同的 视 角 对创 新 教 育改 革 给 丰 富 的参 考 建议 和 意
见 。基 于钱 学 森 教授 对 这一 问题 的 阐释 ,创 新 教
就 是科 学 对 原 因和原 理 感 兴 趣 ,科 学 才 是启 迪 智 慧 的 ] 。创 新 精 神 是 人 文精 神 与 科 学 精 神 的融 合 与 升 华 ,源 于 在 不 断 的求 索 中对 自身 与 外在 的 好 奇心 与惊 异感 。 事 实 上 。传 统 教育 既 忽 视 了人 文 素 养 教育 也 忽 视 了科 学素 养 教 育 ,创 新 教 育 改革 当树 立关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