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1——9讲

合集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目录

王力《古代汉语》目录

王力《古代汉语》目录(第一册)绪论第一单元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晋灵公不君齐晋搴之战楚归晋知荦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常用词(一)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聋说趟太后常用词(二)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论语学而为政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战于郎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诚意常用词(三)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八)叙述句,矣字,焉字(九)否定句,否定词(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文王之囿所谓故国者夫子当路于齐许行攘鸡陈仲子弈秋舜发于畎亩之中常用词(四)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二册)第五单元文选:墨子非攻老子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疱丁解牛胠箧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荀子劝学(398)吕氏春秋察传(405)韩非子五蠹(409)常用词(五)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第六单元文选: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君子于役风雨伐檀硕鼠鸨羽蒹葭黄鸟无衣月出七月小雅节南山大雅公刘颂噫嘻常用词(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离骚山鬼国殇哀郢卜居渔父常用词(七)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第三册)第八单元文选:史记汉书常用词(八)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天文,曆法,樂律(二十)古代文化常識(二)地理,職举,科举第九单元文选:贾谊论積貯疏鄒阳獄中上梁王书枚乘上书谏吴王司马遷报任安书杨恽报孫会宗书李密陈情表常用词(九)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識(三)姓名,禮俗,宗法(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識(四)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第十单元文选:韩愈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送李愿追歸盤谷序柳子厚基誌铭柳宗元愚溪诗序答中立论師道书段太尉逸事状永州使君新堂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遊褒禪山记苏轼贾谊论喜雨亭记常用词(十)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二十四)古书的句讀第十一单元文选:沈约谢靈连傅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均与顧章书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文心雕龙·镕裁萧统文选序庾信哀江南赋序王勃滕王阁序常用词(十一)古汉语通论:(二十五)骈體文的构成(上)(二十六)骈體文的构成(下)(第四册)第十二单元文选:贾谊吊屈原赋扬雄解嘲刘伶酒德颂陶潜自祭文孔稚珪北山移文江淹别赋庚信春赋李华吊古战场文韩愈进学解子产不毁乡校倾刘禹锡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苏轼前赤壁赋常用词(十二)古汉语通谕:(二十七)赋的构成(二十八)古汉语的修辞第十三单元文选:[两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孤儿行陇西行上山采蘼芜[汉魏六朝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390)庭中有奇树(1391)迢迢牵牛星(1392)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丕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曹植白马篇左思詠史陶潜饮酒读山海经詠荆轲谢云运登池上楼……附录一天文图附录二诗韻常用字表附录三词谱附录四曲谱附录五曲韻常用字表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常用词笔画检字总表编后记重排校改后记二○○四年重印校改说明。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通论一)ppt课件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通论一)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66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最新版整理ppt
67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词义范围的缩小
“臭”氣味
與 “香”相對
“惡”罪過,醜,疾病,憎惡,語氣詞
不用做語氣詞
“子”兒女
後來專指兒子
最新版整理ppt
68
《三国志·华陀传》“五禽戏”:“一曰虎, 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钟-鍾、鐘 饥-飢、饑
获-獲-穫 汇-匯-彙
发-發-髮 复-復-複
最新版整理ppt
62
第三讲 古今词义的异同
最新版整理ppt
63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
(1)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手”、“耳”、“父”、“母”、“天 ”、“地”、“雷”、 “坐”、“大”、“小”
最新版整理ppt
64
(2)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最新版整理ppt
31
例字2
最新版整理ppt
32
例字3
最新版整理ppt
33
(二)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隸書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漢 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隸變不仅 關係到書寫风格,而且也關係到漢字的結 構。
最新版整理ppt
34
1、漢字部首形體的簡化
• 爪→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火→灬
最新版整理ppt
35
19
《説文》:“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為武。”于省吾《釋武》曰:“武从戈, 从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 ‘止 ’即示行也。 征伐者必以武器。‘戈’
即武器也。”
最新版整理ppt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性和流畅性。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选读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等。
赏析要点
分析选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 观;探讨选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成 就;品味选文的语言特点。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在于善于通过讽 喻、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社会风貌;语言生动、流畅,富于 感情色彩。
现代音
上古音、中古音与现代音的比较
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可通过拼音方案等工具学习掌握。
揭示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 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2024/1/27
11
03
词汇与语法
2024/1/27
12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单音节词为主
多义词丰富
2024/1/27
2024/1/27
研究现状
目前,古代汉语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古籍整理与校 勘工作仍需加强,音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尚 未得到圆满解决,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研究也 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学术交流的加强,古代汉语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6
02
文字与音韵
20
《楚辞》概述及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 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
人情感表达。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绪论和工具书第一节绪论讲授主要容: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掌握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古代汉语的概念1、广义的古代汉语:广义的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是指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大致说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是唐宋以来以北白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狭义的古代汉语:狭义的古代汉语即指“文言”。

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主要对象,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作品。

重点是先的典作品。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目的1、工具性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获得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2、基础性古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乃传统国学,又被称为“小学”、“朴学”,也是就其基础地位而言的。

3、综合性古代汉语课以古代文献典籍为学习对象,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面面。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1、是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是提高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需要。

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四、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为了研究的需要,罗常培先生把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上古汉语(两汉)2、中古汉语(唐宋)3、近古汉语(明清)五、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面)的能力。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人注释和标点的文言作品,并且能解决中学文言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面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由文选及通论两部分组成,文选以先两汉散文为主,适当兼顾唐宋散文,常用词不单讲,要结合文选学习。

六、古代汉语的学习法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2、系统掌握通论知识,精读文选,积累常用词;3、大量阅读古代文献典籍,记诵、熟读一定数量的文选。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要什么?第二节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1、编排式:(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的概念,部首的数目);(2)按音序排列:平水韵106韵,古汉语声母,注音字母与拼音字母;(3)按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06
文化背景与典籍选读
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古代礼仪制度
包括祭祀、朝拜、婚丧嫁娶等 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定。
古代教育制度
从太学、国子监到地方州县学 府的教育体系,以及科举考试 制度。
古代职官制度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职的名称、 职责和品级。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历法的制 定,如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
等。
《诗经》、《楚辞》选读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解析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通过“……者,…… 也”的结构表示判断。
如“而刘夙婴疾病,常 在床蓐”中的“婴”,
意为被……缠绕。
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甚矣”是谓语 前置,强调程度之深。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黑质而白章”,
省略了主语“蛇”。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举例
01
02
03
04

作代词,如“公与之乘”;作 动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助词,如“怅恨久之”。

作代词,如“其真无马邪?” ;作语气词,如“其如土石何
?”。

表并列关系,如“黑质而白章 ”;表转折关系,如“学而不
思则罔”。

表承接关系,如“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表假设关系,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词义系统
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
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特点
包括相似性引申、相关性引申、相反性引申等。
古代汉语常用词词义辨析
常用词
古代汉语中频繁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词汇。
词义辨析
对常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进行区分和解释。
辨析方法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二、《說文解字》1、許慎著。

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2、歷史評價:(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

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小徐本:[南唐]徐鍇;大徐本:[北宋]徐鉉(徐鍇之兄)4、清代《說文》四大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三、《康熙字典》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該:[古]完備;[今]應當。

搶:[古]撞;[今]搶奪。

找:[古]劃船;[今]尋找。

綢:[古]纏繞;[今]絲綢。

去:[古]離開;[今]相對“來”。

揭:[古]舉;[今]把東西拿開二、詞義差異的分類: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

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詞義範圍的擴大: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2)、詞義範圍的縮小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3)、詞義的轉移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1)褒貶義不同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2)詞義輕重不同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3、一些注意(1)“古”概念的簡單化: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消息,睡覺,地方)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一、單音詞1、單音詞定義: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1)換一種說法:信→誠實;師→軍隊(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虎→老虎;石→石頭(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弓→安弓、危弓、王弓二、複音詞1、分類:單純複音詞、複合複音詞2、單純複音詞是由一個詞素構成的詞(連綿字):忸怩、倜儻、抑鬱、逍遙3、複合複音詞(又稱合成詞)(1)漢語中的雙音詞大部分經歷了同義詞臨時組合階段,因此最初詞序可以顛倒,並且古人常對這些一類同義詞加以區分。

古代汉语辞汇ppt课件

古代汉语辞汇ppt课件
有些單音詞連用,看似複音詞,實為短語。 • 璧有瑕,請指示王。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 二.複音詞 (一)單純複音詞
1.迭音詞
古人稱“重言”。多是描繪狀貌的形容詞,模擬聲膏的象 聲詞。如: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迭音詞與詞的迭用不同。如: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
• 4.古今詞義感情色彩上的差異 a.褒貶的差異 爪牙,武將、猛士/幫兇、走狗。 謗,公開的批評或指責/誹謗。 賄,財物/賄賂。 b.輕重的差異 怨,仇恨/埋怨。 誅,責備/殺。
第二節單音詞和複音詞
• 一.單音詞
把單音詞翻譯成複音詞,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大體上有 三種:
1.將其變為另外的複音詞:如,師退,次於召陵。 2.在前後增加相關詞素:如,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3.在前後增加詞頭詞尾:如,虎,石。
• 一個詞既然在某一義項上與其他詞同義.那麼也可能在其 他義項上分別與不同的詞同義。如: “類”,在“種類”這一意義上,與“醜、族”同義; 在“相似”這一意義上,與“似”、“如”同義; 在“輩份”、“條理”的意義上,輿“倫”同義; 在表示推測的“大抵”、“大都”意義上,與“蓋” 同義。
• 三.同義詞辨析的基本方法 (一)從詞義方面辨析
西。假借為副詞“必須”。
• 三.詞義引申的方式 (一)延展引申 治,本義是治水。由整治引申為治理國家。 本,樹根。由在下的部位引申為基礎。 舉,舉物。由上舉引申為推薦。
(二)條件引申 漢,漢水—漢朝—漢族。 錢,鋤類農具—貨幣。 代,朝代—世代。
• (三)比喻引申 英,花—傑出人物。 斷,砍斷—果斷、決斷。
• (二)間接引申
• 防:本義為堤壩。《周禮•地官•稻人》:“以防止水。” 引申為堵塞水,防止水患。由堵水,防水引申為泛指堵塞, 禁阻和防備,防止。防微杜漸。由禁阻,防止引申為約束。 《鹽鐵論》:“以禮義防民。”由約束引申為規範,標準。 《苟子》:“君子行有防表。”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训诂1、《尔雅》两汉注家林立,注本亦多。

注家之中,古文经学派实力最雄,出现了贾逵、服虔、马融、郑兴(曾任太中大夫,人称“郑大夫”)、郑众(兴子,曾任大司农,人称“郑司农”,“先郑”)许慎、郑玄(人称“后郑”)等一大批经学大师。

汉人注流传到今天,最著名的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郑玄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孔安国的伪《尚书传》,何休的《春秋公羊传注》等。

经注之外,还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高诱的《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等。

2、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

西汉官吏、学者。

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pí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

《羽猎》《解嘲》《逐贫赋》《甘泉》《河东》等赋,是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仿《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

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数据。

西汉扬雄作第一部方言词典《輶yóu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收集各地方言,并加以比较和解释。

3、《方言》是汉代训诂学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词汇集。

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的汉语方言研究已经由先前的萌芽状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

扬雄是在收集当时的方言资料和实际调查各地方言后整理成书。

《方言》经东晋郭璞注释之后流传至今。

今本《方言》计13卷,收的词条计有675条,大体轮廓可能仿《尔雅》体例,所收词汇虽不标门类,但基本上是按内容分类编排的。

释词一般是先列举一些不同方言的同义词,然后用一个通行地区广泛的词来加以解释,以下大都还要说明某词属于某地方言。

也有时先提出一个通名,然后说明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名称。

4、刘熙:(生卒年不详),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

《释名》和《孟子注》(今已不传)。

教材175、144页《释名》体例仿《尔雅》,按词义的内容分卷,共分27卷。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章《左传》选讲壹、十三经的形成先秦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唐初九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诗、书、易十二经:唐文宗大和开成年间,增至十二经:论语、孝经、尔雅十三经:宋朱熹增加:孟子。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就是“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

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

前人多说《左传》不传《春秋》,因为《左传》的文笔富艳浮夸,其详载历史的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太过细致,有如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违背了“春秋大义”。

②《左传》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包含封建伦理观念,正统等级观念等在今天看来落后的思想。

《左传》叙事详细完整,故事性强,善于用极少的笔墨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化。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左丘明《左氏春秋传》公羊高《公羊春秋传》谷梁赤《谷梁春秋传》三传的区别:左丘明《左传》重叙事,公羊高《公羊传》、谷梁赤《谷梁传》重义理说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1.郑伯:春秋时有五等爵,即公、侯、伯、子、男。

郑属伯爵。

越靠前的地位越高,大部分情况是根据国家的大小和掌握人口的多少。

但也有例外,如楚国国君就称为楚子,是因为楚国虽然强大,但总想与中央王朝对抗,这在孔子的伦理规则中是不允许的,所以孔子称呼楚国的国君为楚子,具有贬低的意味。

2.克,战胜,杀掉。

3.段:郑伯的弟弟,不称其爵位,是鄙视他。

4. 指鲁隐公,左丘明为鲁国史官,故以鲁国纪年孔子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一生主张克已复礼,要恢复以前的“礼”,要恢复那“伦理”,对当时道德论表的感慨深恶痛绝。

《左传》顺承此意,本文就写了一国君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再现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

贰、串讲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即庄公。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一、汉字的性质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

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

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

例甲骨文:指事字:上下刃亦朱会意字:莫吹啓祝折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

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

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一)象形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二)指事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

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

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讲义第1讲前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翻译、齐桓公伐楚前言一、书的体例1文选一、二册先秦《左传》、《战国策》三、四册汉魏南北朝唐宋元散文、骈文、诗歌2常用词一、二册中出现十次以上以类相从、每单元60~80词以上单音词,本义、引申义古今差别较大的字辨析3.古汉语通论语法、修辞、结构二、常见真题题型解释加点字——常用词加标点————文选选择翻译三、课程安排以文选和常用词为主,穿插重要的通论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

关於《左传》的作者和成书时代,历来有过许多争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左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后来经过许多人增益。

一般人认为它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但也有人认为是传(zhuàn)《春秋》的(《春秋》是鲁国的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历史书)。

到了晋代,杜预才把它分年附在《春秋》的后边。

《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同起於公元前722年,但讫年比《春秋》晚28年,即止於公元前453年。

它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左传》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

作者既善於突出事物的本质,用简括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事物(特别是善於写战争),也善於用极少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

《左传》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

《左传》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都从中吸取了营养。

自东汉以来,为《左传》作注的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

生庄公及共叔段[3]。

庄公寤生[4],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5]。

《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课件
详细描述:汉代文献中有很多经史之学的作品,这些作 品对于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详细描述:汉代文献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 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于提高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 作品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魏晋南北朝文献阅读与理解
总结词:多元文化 总结词:思想碰撞
详细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 元文化并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献阅读与理解 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 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总结词
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历代文人墨客表达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社会制度等方 面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古代汉语的历史与发展
详细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 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献阅读与理解有助于 深入了解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THANKS
感谢观看
《古代汉语》ppt 课件
目录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 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 古代汉语的语法系统 •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 古代汉语的文献阅读与理解
01
古代汉语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代汉语是古代中国的书面语言,具有独特的语法、词汇和 语音特点。
详细描述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词汇和语音 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古代汉语的词汇常常具有多义性,且 存在大量同义词和近义词。此外,古代汉语的语音也较为复 杂,存在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祈使句
表示请求或命令的句子,如“请帮我一下! ”。

第9讲词类的活用

第9讲词类的活用

• 2指出蓝色词语是哪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并解 释。 (1)焉用亡郑以陪邻? (4)秦相张君,公知之乎?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6)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7)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 (9)吾闻而药之也。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宾语+形容词” 如: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下) ②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异同: 动词有使动用法而无意 动用法;
使动用法一般用“使……”式翻译, 意动用法一般用 “认 为……”或“把……看作……”式翻译;
4.名词后有介词结构作补语。 如: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
(《吕氏春秋·上农》)
5.名词用“而”连接 如: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盐铁论·相刺》) 不织而衣:不织布却穿衣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冯谖客孟 尝君》)
• 讨论:文言文中为什么经常词类活用? A、早期没有为一些行为动作专造动词。如:衣
使动用法强调客观结果(宾语一般会发生变化),意 动用法强调主观看法(宾语一般不发生变化)。
• 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带宾语,可以是使 动,也可以是意动。
比较: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又如:①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为动用法: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 “为 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为(介词)+ 宾 语+动词” 。 如:①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 ②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齐晋 鞌之战)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 国可乎?(史记·陈涉起义)

古代汉语(九):动词、形容词、名词

古代汉语(九):动词、形容词、名词

【过关宝典】古代汉语(九):动词、形容词、名词第九部分动词、形容词、名词◆模块一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里活动等的词。

古代汉语的动词在句法功能上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

但是,古代汉语动词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动宾关系和双宾语结构上。

知识点一动宾关系动宾关系指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

有些和现代汉语相同,如受动关系;有些则比较特殊,如使动关系、为动关系等。

1、受动关系:受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宾语则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这是和现代汉语相同的。

例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曹无伤”作“诛杀”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

从语义上看,“诛杀”是由主语“沛公”发出,而“曹无伤”是动作的承受者。

再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这里的“蔡”作“侵”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

从语义上看,“侵”是由主语“齐侯”发出,而“蔡”是“侵”的承受者,表示“侵犯蔡国”。

2、使动关系: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

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意思是庄公是倒着生出来的,使姜氏受到惊吓,因此起名叫寤生,于是很讨厌他。

这里“惊”不是由庄公发出,而是“姜氏”发出。

因此“惊”表示使(姜氏)受惊。

再如“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意思是“因此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够使死人复生”,生,表示“使死人复生。

”在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可以和宾语构成使动关系,但总体来说,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比较常见。

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进之”“退之”表示的是“使冉求勇于追取”“使子路谦让后退”。

(秦王)卒延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归之”表示的是“使相如回去”。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屈人之兵”表示“使他人的军队屈服”。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1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1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1)》辅导纲要第一章文字部分主要内容:1.汉字的特点(1)文字和语言(2)汉字的特点(3)汉字形、音、义的关系2.汉字的形体构造(1)传统的“六书”说(2)“六书”说的局限与写词说的兴起3.汉字形体的变异(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4.汉字的形体演变(1)秦以前的文字(2)秦以后的文字重点掌握:1.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

2.汉字的基本特征是表意性。

3.“六书”说是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

4.“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许慎给“象形”的定义及例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誳,日月是也;“指事”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是:建类一首,“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同意相授,考老是也;6.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牛、瓜、象、羊、日、火、果、衣、州、犬、册属于象形刃、寸、亦、要、本、甘、末、下属于指事步、寒、从、伐、既、北、暴、森、众、得、即、令、并属于会意更、河、帛、在、治、店、绔、青、布、江、宠、颖属于形声7.“六书”说是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

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这在当时确实是个创造,可以说是古典文字学领域一个丰碑。

但由于汉儒接触是秦篆和六国文字,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所以“六书”说并不完善。

8.四体二用说的观点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

“六书”的前四书是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六书”的后二书是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9.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10.古今字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古代汉语第一册

古代汉语第一册

古代汉语资料常识第一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 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上古汉语书面语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

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第二册)语言教研室许彬彬邮箱:xubb205@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含义:广义地说,就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2.汉语发展的分期(1)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2)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3)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4)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3.古代书面语分为两个系统(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2)古白话:六朝以后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近古书面语二、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重要性(一)目的1.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

2.培养对古代汉语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二)重要性1、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2、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三、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由文选、常识和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1.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2.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理论3.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四、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1.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2.有助于提高理解与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3.有助于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

4.有助于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第二册~ 第五单元《汉书·艺文志》: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

如:《晏子》八篇。

名婴,谥平仲,相齐景公,孔子称善与人交,有《列传》。

《子思》二十三篇。

名伋,孔子孙,为鲁缪公师。

《曾子》十八篇。

名参,孔子弟子。

……《孟子》十一篇。

名轲,邹人,子思弟子,有《列传》。

《孙卿子》三十三篇。

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有《列传》。

注:本曰荀卿,避宣帝讳,故曰孙。

(宣帝名询)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已试之效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

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

墨子老子庄子●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倡兼爱、非攻、节用、非乐等。

《墨子》是墨翟的门徒们根据他的遗教编纂而成的,现存五十三篇。

● 2、《老子》共81章,约五千余字。

基本上是韵文。

分为道经(1-37章)、德经(38-81章)两部分,故称“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主张保守,反对进取,在政治上宣扬“绝圣弃智”、“知足不争”、“无为而治”,反对科学进步,主张退归原始。

从方法论来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是对立的,互相依存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对后世影响很大。

●3、庄子: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

庄子主张无为,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质的差别等。

道三十七家:《老子》《庄子》……阴阳二十一家:《邹子》《容成子》……法十家:《商君》《申子》《慎子》《韩子》……名七家:《公孙龙子》《惠子》……墨六家:《随巢子》《墨子》……纵横十二家:《苏子》《张子》《庞煖》《邹阳》……杂二十家:《五子胥》《吕氏春秋》《淮南内》《淮南外》……农九家:《神农》《野老》……小说十五家:《伊尹说》《师旷》……《老子》版本材料补充《老子》除传世本之外,还有二十世纪考古发现的本子,主要是《帛书老子》和郭店楚简《老子》。

《帛书老子》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分甲本和乙本。

甲本用古隶写成,时间约为公元前221—前195年;乙本用今隶写成,时间约为公元前194—前180年。

楚简《老子》是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共804枚,时间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初,即前350—前300年。

其中有三章不见于传世本,而传世本的第67—81章简本全无。

郭沂《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一文认为:“简本《老子》不但优于今本,而且是一个原始的、完整的传本,它出自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而今本《老子》则出自战国中期与秦献公同时的太史儋。

”(见《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荆门博物馆出有《郭店楚简释文》。

《老子》二章郭店简文天下皆智(知)■(美)之为■(美)也,亚(恶)已;皆智(知)善,此其不善已。

又(有)亡之相生也,■惕(易)之相成也,长耑之相型也,高下之相■﹝盈﹞也,先后之相堕(随)也。

是以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孝(教)。

万勿﹝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恃)也,成而弗居。

天(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庄子》内七篇:《逍遥遊》《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常用詞●譽為必一故●以其是則●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 2.古今字的意义关系●(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

●(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解,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

后来造了“避”字。

“避”承担的是“辟”的假借义。

●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

● 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件不同:变换形符;变换声符;变换形符和声符。

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

●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

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

●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

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繁简字● 1.什么是繁简字●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这里所说的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 2.学习繁简字必须注意的几种情况●(1)同形字●臘(là),本义指国君在年终用猎品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

●腊(xī),本义为小动物的整体干肉。

●臘(là)简化为“腊”后,就和“腊”(xī)混同为一个字了。

●(2)同音替代字●“後”的意思为先后;“后”的意思为君主,也表示君主的妻子。

简化字“后”兼有“後”和“后”两个字的功能。

●(3)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钟”对应“鍾”(一种容器)、“鐘”(钟鼓)两个繁体字。

●通假字●1、通假字是汉字使用过程中一种同音假借的情况。

指古代文献中“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来有表示某音一的字形,但书写时由于各种原因写成了别的同音字,这种情况我们称为通假字。

通假字中本来的汉字叫本字,被借用的汉字叫借字。

通假字的要求是本字和借字之间必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

●2、实例:●(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蚤,通“早”,二者读音相同。

●(2)阳货欲见孔子。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阳货)●归,通“馈”,二者读音相近。

●(3)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惠,通“慧”,二者读音相同。

●古音通假P547 王本●假借字P21 施本重点字词●以●1、動詞。

用。

●Eg.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論語·為政》●2、名詞。

緣故。

●Eg.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引申為介詞。

因為。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於楚也。

●3、介詞●(1)拿,把,用。

●Eg.醒,以戈逐子犯。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2)表事情發生的時間。

●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

《左傳·桓公二年》●(3)表示時間、地點、數量的界限。

●Eg.凡雨,自三月以往為霖。

《左傳·隱公九年》●4、以為、認為。

●Eg.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於徐公。

《戰國策·齊策》●5、通“已”●Eg.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孟子·公孫丑下》●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1)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2)至入人欄廐(廄)取人馬牛者,其不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

此何故也?(同上)●可见,“是”同“此”。

“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

●“是”作判断词,汉代就有了。

如:●此必是豫讓也。

(《史記·刺客列傳》)●餘是所嫁婦人之父也。

(《論衡·死偽》)●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彗星图,说明“是”在当时既用作代词,也用为判断词。

如:●是是帚慧。

●是是苦慧。

●则● A.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相承,可理解为“就”、“便”等。

●(1)戰則請從。

(《左傳·莊公十年》)●(2)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

(晁錯《論貴粟疏》)● B.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可理解为“那么”、“那么就”等。

●(3)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莊子·逍遙遊》)●(4)民貧則奸邪生。

(晁錯《論貴粟疏》)●(5)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

(《韓非子·五蠹》)● C.表示假设,可理解为“如果”、“假如”等。

●(6)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莊子·逍遙遊》)● D.表示发现,可理解为“原来已经”。

●(7)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E.表示让步关系,可理解为“虽然”、“倒是”等。

●(8)善則善矣,未可以戰也。

(《國語·吳語》)参考文献●王力《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2003●周秉钧《古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施向东、冉启斌《古代汉语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古代汉语》(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2 ●荆贵生《古代汉语》(上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3●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2000●胡奇光、方环海《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8●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附音序笔画检字20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6●《古汉语常用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汉典/●甲骨文查询/CharacterEtymology.aspx?characterInput=%E8%BB %8A&submitButton1=Etymology●第二讲《老子》选讲●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