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时代_食人_言说与鲁迅的_狂人日记_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简析《狂人日记》主题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简析《狂人日记》主题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简析《狂人日记》主题思想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简析《狂人日记》主题思想浅析《狂人日记》思想主题《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鲁迅的其他小说如《阿Q正传》、《孔乙己》、《祥林嫂》等多侧重于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狂人日记》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

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

现今都把《狂人日记》视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但据可考资料严格来说,《狂人日记》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白话小说。

1917年6月,女作家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实小说”《一日》,不仅用白话,而且完全打破了旧小说的格式,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琐事。

在《狂人日记》之前,诗歌、散文也出现了用白话写作的作品。

但《狂人日记》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粗读来似乎是毫无逻辑的痴狂疯癫。

但作品其实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

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

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鲁迅早期小说创作:以《狂人日记》为例

鲁迅早期小说创作:以《狂人日记》为例

鲁迅早期小说创作:以《狂人日记》为例第一篇:鲁迅早期小说创作:以《狂人日记》为例鲁迅早期小说创作:以《狂人日记》为例鲁迅的处女作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四卷第五号。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开辟了我国文学的发展的新时代。

这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所谓“表现的深切”是指小说深刻而有力地揭示了旧社会的吃人历史;而“格式的特别”则是指小说形式的现代化。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是对《狂人日记》非常精准的评价。

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清晰地呈现了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思潮之间的复杂关系。

“格式的特别”《狂人日记》是一篇日记体小说。

这篇小说由十三则不标年月的日记构成,按狂人的心理意识活动来组织小说,打破了以情节为主、注重故事完整性的传统小说结构方式。

与传统第三人称小说侧重叙述外在事件不同,这篇作品以第一人称即主人公自述的方式,着重表现了“狂人”的内心状态,叙述带有主人公的感情意识,读者因此更容易站在“狂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作者择取“狂人”这一陌生的视角来表达重大的思想主题,具体描写“狂人”的种种病状,他的疯言疯语、偏执、妄想等等。

这就使“一个描写对象从其通常的感知领域转移到一个新的感知领域”,结果造成陌生感,“形成某种语义变化”。

读鲁迅的小说,你就会发现鲁迅在艺术形式的“陌生化”方面具有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自觉意识。

茅盾说过:“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鲁迅的文学创作开启了现代文学的诸多流派,比如《在酒楼上》、《孤独者》首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故乡》首开“乡土小说”之风,《故事新编》则引发了“借古讽今”型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

这与他在“陌生化”的自觉意识是分不开的。

是人吃人还是礼教吃人_论鲁迅_狂人日记_的主题

是人吃人还是礼教吃人_论鲁迅_狂人日记_的主题

2004年1月第33卷第1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of S ocial Science of Hunan N ormal UniversityV ol.33 N o.1Jan.,2004是人吃人还是礼教吃人?———论鲁迅《狂人日记》的主题Ξ汤晨光(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狂人日记》长期以来被定论为揭露礼教吃人,但从鲁迅的一贯思想和小说发表时鲁迅的自述可以断定,其原初的核心的动机是表现人吃人,是揭露存在于中国的食人蛮性,它通过对被吃的恐惧感传达出鲁迅对民族摆脱野蛮状态的热望以及对人的肌体和生命的强烈关注。

关键词:吃人;礼教;鲁迅;狂人日记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529(2004)0120109203 鲁迅的《狂人日记》虽然具有复杂的思想内涵,但它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吃人”。

对于“吃人”似乎历来的评论都在“礼教”上做文章,以此挖掘和阐发《狂人日记》在社会制度及道德传统批判上的意义。

周作人对鲁迅的认识在许多问题上都最接近真实,他说:“《狂人日记》的中心思想是礼教吃人。

这是鲁迅在《新青年》上所放的第一炮,目标是古来的封建道德,以后的攻击便一直都集中在那上面。

……礼教吃人,所包含甚广,这里借狂人说话,自然只可照题目实做,这是打倒礼教的一篇宣传文字,文艺与学术问题都是次要的事。

”[1](P7)鲁迅本人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说,《狂人日记》“意在揭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这一认识路径似乎一直没有改变,1981年版的《鲁迅全集》在《狂人日记》的题解中也说:“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

”请注意,这里的吃人是带着引号的,说明注释者用的只是它的比喻义,而且明确指出它抨击的是封建礼教。

可见《狂人日记》早就被当成了一个寓言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只把“吃人”做一个象征的工具,它列举的历史和现实中将人肉当食物药品的事实似乎不值一提,对这事实本身可以无动于衷。

《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与中国文化及“国民性”——兼论“吃人”是否中国风俗

《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与中国文化及“国民性”——兼论“吃人”是否中国风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21年第1期第34卷(总第199期)No. 1 2021General No. 199Vol. 34《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与中国文化及“国民性”——兼论“吃人”是否中国风俗[澳]张钊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历史与哲学探索学院,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407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24)摘要:《狂人日记》所记“吃人”事实,有象征意义的理解,也有实指的解读,两者互为补充。

文章通过中外“吃人”历史的比较和分析,结合笔者对鲁迅中国文化和“国民性”问题的理解,认为“吃人”并非中国文化和“国民性”本身所特有,“吃人”实际上违背中国文化的目标和理想,只是“国民性”堕落的结果。

在世界范围内,事实和象征意义的“吃人”与“不再吃人”的较量其实并没有终结,“不再吃人”的社会文化还有待大家争取和捍卫。

关键词:鲁迅;“吃人”;文化传统;“国民性”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21 )01 -0002 -09一、“吃人”的两种看法《狂人日记》(1918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 响很大的名篇,称它打响了 “五四”新文学运动,并不为过。

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其中对于“礼教吃 人”的解读,就与“五四”反传统或反封建的潮流很一致。

不过鲁迅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并非所谓”全盘西化”或”彻底反封建”的文化虚 无主义可以概括,这是必须要首先指出的。

①对《狂人日记》中的“吃人”,就笔者所知,主要 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礼教吃人”;另一种是中国社会或中国人“吃人” o 小说将“仁义道德”与“吃人”相联系,是这样叙述的:“……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 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②严格来说,最早对小说做出“礼教吃人”评论的是吴虞(1872-1972):“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③ 当然,鲁迅后来在1935年也评论此小说:“意在暴 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日记》全文

《狂人日记》全文

《狂人日记》——鲁迅(一)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第1—3段)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⑵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

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二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⑶,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

鲁迅《狂人日记》的三层解读

鲁迅《狂人日记》的三层解读

鲁迅《狂人日记》的三层解读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部作品不仅标志着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的成熟,同时也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犀利的历史洞察著称。

本文将对其深层次解读,以三层分析的方式来探索这部作品的魅力。

第一层解读: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在《狂人日记》中,“吃人”一词屡屡出现,它象征着封建礼教的残酷和无情。

鲁迅通过狂人的视角,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忍。

狂人象征着那些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却敢于反抗的人。

他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在这个社会中,人性无存,良知泯灭,只有改变“吃人”的恶习,才能走出现状。

第二层解读:革命民主主义立场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狂人日记》中,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封建文化的黑暗面,呼吁人们进行自我反省和革命。

同时,他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这种忧愤源自于他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深刻认识。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勇敢地面对现实,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

第三层解读:希望与未来在《狂人日记》的结尾,“救救孩子”的呼声振聋发聩。

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也是对未来的呼唤。

鲁迅将希望寄托在未来,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地改变这个社会。

他希望孩子们能够远离封建礼教的束缚,接受自由和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时代的力量。

这种对未来的希望,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激昂的情感和热切的期待。

《狂人日记》是一部充满力量和深度的作品。

鲁迅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无情。

他以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深切希望。

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

狂人的文化解读——评鲁迅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文化反思的镜子鲁迅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都是对封建社会的深度剖析,通过“狂人”这一共同的形象,表达了两位伟大作家对各自文化背景的深刻反思。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的“吃人”?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的“吃人”?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的“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中有关“吃人”的那段话,包含着三个层次。

(一);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列举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吃人”的例子,《左传》宣公十五年的宋国都城被楚国军围困时的“易子而食”。

说明有吃人的事实发生和存在,只是中国古时而被“仁义道德遮蔽了而已。

〈二);吴虞在《吃人与礼教》一文中说到“一面会吃人,一面能够讲礼教”的人,他说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被孔子称为“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齐桓公,周襄王拿祭肉给他,说他年纪大了,不必下拜尽君臣礼节。

他与管钟商量后,还是下拜尽了君臣礼节,从这一点着,此公似乎也讲“礼教”,然而,易牙的儿子却是给他吃了的。

这表现了古时封建社会那些“吃教”的人,借礼教之名“吃人”,并不是礼教本身“吃人”。

(三);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确实也有“礼教”本身吃人的一层意思。

在这篇小说中有一个:“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说不行。

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

礼教吃人,当然也是通过具体的人去“吃”的,这是被礼教控制了的人,他们既“吃人”也被人“吃”,而“吃”与被“吃”,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之间。

这就是《狂人曰记》中说的“吃人”的本意。

也符合鲁迅揭示封建社会专制的本意。

谈《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意象

谈《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意象

谈《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意象《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吃人”的意象引起了广泛的和讨论。

本文将从“吃人”意象的内涵、表现形式、历史背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狂人日记》中,“吃人”意象是表达人性恶、反人道主义的重要手段。

作者通过描述人们以吃人为乐、以吃人为荣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残忍,并呼吁人们反思自身和社会根源。

“吃人”意象在小说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吃人宴”。

在这个场景中,人们聚集在一起,将“吃人”作为一种娱乐和狂欢。

他们互相残杀,将他人的生命和尊严视为儿戏。

“吃人”还表现在对女性的摧残和虐待上,作者通过描写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

《狂人日记》创作于20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人民生活贫困、思想落后。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吃人”的意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生命的漠视。

“吃人”的意象也呼应了当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原”观念,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和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意象是表达人性恶和反人道主义的重要手段。

作者通过这个意象的运用,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残忍,呼吁人们反思自身和社会根源。

“吃人”的意象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叛。

这一主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深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和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角度。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主题和实质主要通过“吃人”意象来表达。

“吃人”意象在该作品中被用来表现封建社会的残忍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在狂人看来,社会上的一切都在“吃人”,而“吃人”的实质就是封建礼教对人的扼杀和摧残。

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合理。

作者通过“吃人”意象来表达反抗封建礼教的决心和勇气。

狂人虽然被视为疯子,但他的思想和行为却十分清醒和坚定。

他不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忍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还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论来反抗这种不合理的制度。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及相关问题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及相关问题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及相关问题一、本文概述《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由鲁迅创作,首次发表于1918年。

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更以其独特的“吃人”意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本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本文旨在探讨《狂人日记》中“吃人”意象的生成及其相关问题,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揭示鲁迅如何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我们将追溯“吃人”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渊源,探讨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我们将分析《狂人日记》中“吃人”意象的具体表现,包括其象征含义、表现手法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吃人”意象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以及鲁迅通过这一意象所传达的深层思考和启示。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狂人日记》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以及鲁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杰出贡献。

二、《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意象解读在《狂人日记》中,“吃人”这一意象并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食物链中的捕食行为,而是鲁迅用以隐喻社会、文化、道德乃至人性的深层次问题的象征。

通过狂人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鲁迅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与压迫,以及在这种压迫下,个体如何在不自觉中成为了吃人者,进而成为被吃者的悲剧命运。

“吃人”的意象在小说中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字面上的,即肉体上的吃人行为;另一种是隐喻性的,指精神上的吃人,即封建礼教对个体思想的束缚与控制。

这两种形式的吃人行为在小说中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吃人”意象的复杂内涵。

从字面上的吃人行为来看,小说中的狂人因为受到了封建礼教的长期压迫,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错乱,从而将周围的人都视为潜在的吃人者。

这种吃人行为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它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与压迫。

在这种压迫下,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盲目地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规范,从而成为了吃人者。

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与《狂人日记》鲁迅与《狂人日记》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豫才,字豫让,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白话文运动的奠基人、现代文学的巨人”。

鲁迅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于1918年的一部小说,全文由32篇独立的日记组成。

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神经衰弱的主人公悟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类的无奈。

一、序在序部分中,鲁迅详细介绍了自己撰写这部小说的动机和写作方法。

他表示这是一部对现实进行尖锐批判的作品,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

二、病家在这一章节中,主人公悟己描述了自己的病情和生活状态。

他对自己的病情感到痛苦和困扰,同时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问题。

三、兄昆主人公悟己的兄长昆明在这一章节中登场。

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主人公,并劝导他积极面对病情与现实。

四、外科室这一章节中,主人公悟己前往医院就诊,描述了医院的环境和医生的态度。

通过对医疗现状的描写,鲁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五、猪脚主人公悟己在这一章节中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他通过对自己童年的回忆,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考。

六、校友在这一章节中,主人公悟己回到母校与同学们相聚。

通过对校友们的描写,鲁迅讽刺了当时教育制度的虚伪和愚昧。

七、郁金香主人公悟己在这一章节中饶有兴致地观察了一朵郁金香。

他通过对郁金香的描写,探讨了美与罪恶、生与死的辩证关系。

……(以此类推,将各个章节详细展开)附件:1、鲁迅与《狂人日记》全文2、相关研究文章和评论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经济权益和精神权益的法律。

2、侵权: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的知识背景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的知识背景

作者: 祁晓明[1]
作者机构: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81-8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知识背景;意象生成;江户时代;《资治通鉴》;明治时代;
文化差异
摘要:日本的“食人”言说,肇端于江户前期的贝原益轩,完成于江户后期的古贺侗庵。

由中国历史上的“食人”以阐释中日文化差异,也是江户各个时期儒学、国学者们的常谈,并为明治时代的学者所继承,构成了日本“食人”言说的知识背景。

无论是对《资治通鉴》等文献中“食人”事例的发现,还是将其导入国民性的阐释,都是江户时代“食人”言说的延续和发挥。

李冬木关于鲁迅《狂人日记》“吃人”意象是在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背景下创造出来的,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与之有决定性关联的推论,不能成立。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的解读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的解读

浅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吃人”孙玉琮摘要: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吃人”一直是《狂人日记》的一个核心话题,本文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剖析,浅谈“吃人”意象的象征意义,感受鲁迅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想要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展现鲁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关键词:《狂人日记》;“吃人”;封建礼教;鲁迅;1918 年5 月, 鲁迅第一篇真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

这篇反封建的文章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

当时著名学者吴虞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自己对《狂人日记》的评价,全文引征大量的历史史实, 揭破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 ,一针见血地指出:“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 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随后,“礼教吃人”、“吃人的礼教”便成为现代中国的主流话语。

一、“吃人”的含义(一)确指“人吃人”的真实历史鲁迅在文章中也有提过: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会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我那时年纪还小,心跳了好半天。

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

鲁迅第一个引用的是《左传》宣公十五年的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易子而食”,展现古代劳动生产力低下、社会动荡引起的丧失人伦的暴行。

其二是《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州绰说的“食肉寝皮”,这个词在鲁迅文章中曾多次出现,它意在表达人心中存有的“兽性”,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爆发。

其实还有“其三”,是《药》中无知的民众用革命者的鲜血,沾馒头吃,治疗痨病。

由于鲁迅本人就是这件事的见证者,他对这件事感触极大。

小说集《呐喊》多次表达了对民众无知麻木的叹息,多次意图唤醒人们心中的“人性”。

这是人们用“仁义道德”当做伪装,真实意义上的“吃人”。

(二)暗指对人精神的摧残《狂人日记》以“狂人”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环境。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再探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再探

作者: 张志彪
作者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712100出版物刊名: 鲁迅研究月刊
页码: 14-20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3期
主题词:�狂人日记》;“吃人”意象;意象生成;《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明治时代;日本学者;
焦点问题
摘要:日本学者李冬木《明治时代“食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文学评
论》2012年第1期)发表后,在国内引起不小反响。

研究者就此展开讨论,对李文观点,有持明确反对态度者,有表示审慎或部分赞同者,也有在此基础上重新或进一步探索“吃人”意象生成的种种原因者。

不管目下能否达成一致意见或日后是否有达成一致意见的可能,从学理看,都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其实,自《狂人日记》发表至今,“吃人”意象始终是理解《狂人日记》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始终是鲁迅研究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以李冬木文引发的讨论为基点,从影响角度探讨这一意象的成因。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及相关问题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及相关问题

作者: 周南[1]
作者机构: [1]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51-5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狂人日记》;“吃人”意象;日本“食人”言说;国民性;鲁迅
摘要:在《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中,有外来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但学界百年来囿于鲁迅周作人的述说,一直忽略了对前者的探究。

2012年李冬木论文提出:《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的生成,“是从日本明治时代‘食人’言说当中获得的一个母题”,日本学者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将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背景下的“支那”“食人”言说引进国民性话语,与“吃人”意象生成有着决定性关联。

此说引起研究界强烈反应。

有关“吃人”意象生成的争鸣探讨,推动着《狂人日记》和中国鲁迅研究突破一国史观走向多国史观,并重视对鲁迅创作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想基础研究,从而切当理解《狂人日记》跨文化跨学科视野下的思想艺术独创。

狂人日记讲的是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概括

狂人日记讲的是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概括

狂人日记讲的是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概括《狂人日记》记述了一个被所有人视为疯子的人,记下来自己的所见所闻。

他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

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

直到最后才发现,也许自己就曾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

虽然充斥着满纸疯话,但却是对那个时候中国社会的怀疑和拷问。

《狂人日记》主要内容概括小说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见什么人都以为是要吃他:他看见邻居交头接耳地议论,就觉得是在密谋害他;医生给他诊脉,他也觉得那人不过是刽子手假扮,是来“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让他静养着,他却怀疑是想养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还听说邻村狼子村有个“大恶人”,被佃户打死,连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联想起小时候大哥讲书时说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事,就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

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

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

《狂人日记》风格奇怪鲁迅先生的文字有多犀利,有人说先生的文字如同一把冷冰冰的刀,直直的刺入灵魂,一针见血的让人有些颤栗。

带着一种诡异的压迫感和恐惧感,却又让人在读完之后酣畅淋漓。

正如1932年茅盾先生所写:“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到不言而喻悲哀和愉快。

”在冷峻的语言之中,蕴含着热烈的情感。

而《狂人日记》也就是先生代表作中最能体现这种异样的风格的。

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先生讽刺社会吃人

鲁迅先生讽刺社会吃人

鲁迅先生讽刺社会吃人
《狂人日记》:吃人的世界,吃与被吃的人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的《新青年》,这篇文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先生用他辛辣的文笔毫不留情的揭露了那个黑暗的年代人吃人的社会本质。

这篇小说借患有“迫害狂”之类症状的狂人十三篇日记来鞭挞吃人的礼教。

表面读起来,语句杂乱无章,语言疯癫,当你真正读出了鲁迅先生的本意之后就会感到侵入骨髓的寒意。

正如《红楼梦》所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的“吃人”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的“吃人”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的“吃人”《狂人日记》是日记体小说,全部都是狂人神经质的精神妄想。

表面看好像很荒诞,不过是一些梦呓式独白,但是这种梦呓暗示着对封建文化的深刻否定。

狂人是一个迫害狂,他对世界的核心感觉是恐惧: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敌人,都在迫害他,都要吃他。

走在街上,所有的人都要害他,都要吃他,他大哥也要吃他,医生给他看病,也是看肥瘦,也要吃他,最后发现,自己也是曾经吃过人的。

总之,狂人感到他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

作品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话:“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样狂人惊心动魄地揭开了封建社会及其文化的“吃人”本质。

显然,小说中狂人所感受的肉体上的“吃人”恐惧指向的是精神、文化的领域,是精神上的吃人,即封建文化对人的摧残。

它是通过肉体吃人来象征的。

鲁迅说,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人的资格。

中国历史只是两个时代的循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筵席。

鲁迅在谈到《狂人日记》成因时说:“偶阅《通鉴》,乃知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

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由《狂人日记》始,“吃”与“被吃”成为鲁迅小说的最重要的主题模式。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表明作品所揭露的吃人的封建文化的核心是封建家族制度及封建礼教,对其“吃人”的内涵需要深入理解。

封建礼教是指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族制度是儒家文化的根基。

儒家文化是家族制度的文化结晶,礼教是封建家族制度及秩序的显性体现。

儒家文化作为以家族制度为根基的封建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压制个人而维护群体秩序的文化。

在群体和个人之间,中国儒家文化存在着一种荒谬的逻辑。

浅谈《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与相关问题

浅谈《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与相关问题

浅谈?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与相关问题浅谈?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与相关问题【摘要】?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短篇小说。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暴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本文就是通过对鲁迅?狂人日记?的解读,来浅谈其中的“吃人〞意象以及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短篇小说巨作,它开创了我国白话文写作的先河。

?狂人日记?中有诸多“吃人〞的意象,这些意象的生成有一定的历史与社会原因。

“吃人〞这一意象的研究本质上是对国民性的探究。

鲁迅的这一意象的生成在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一、鲁迅与?狂人日记?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较大的现代白话特征,在当时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藩篱,使其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

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小说相违背的小说创作的元素,在结构以及思想内容上,都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效果。

?狂人日记?是思想启蒙的著作,揭示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本质,?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弊害〞何在?乃在“吃人〞。

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狂人日记?的创作中融入了诸多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情绪,充满了愤怒、焦虑,同时又充满了希望等的复杂情绪。

鲁迅显示实际上是借狂人之口来对封建礼教制度进行批判,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对于?狂人日记?的“吃人〞意象的生成,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为其是从传统的儒释道伦理中挖掘而出的思考,有人为与日本的“食人〞言说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总体上作者以一种文艺精神来表现深刻的社会精神,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一个短篇小说本身的价值,所以对于它的研究还是意义非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治历时四十五年:1868 年 9 月 8 日—1912 年 7 月 29 日。 大正历时十五年:1912 年 7 月 30 日—1926 年 12 月 24 日。
明治时代”食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昭和历时六十四年:1926 年 12 月 25 日—1989 年 1 月 7 日。 现在是平成年号 :1989 年 1 月 8 日至今,今年 2011 年为平成二十三年。 就与《狂人日记》相关的意义而言,文献调查的重点 当然是放在明治,但考虑作为一种“言说”的延续性和鲁 迅创作并发表这篇作品的时期在时间上与大正有很大的重 合,故文献调查范围也扩大到大正末年。这样,就获得了 明治、大正时期有关“吃人”或“人肉”言说文献的“总 量轮廓”。这里所说的“总量”是指笔者调查范围内所获文 献“总量”,其肯定是不完整的,因此呈现的只能是一个“轮 廓”。不过,即便是“轮廓”,相信其中也涵盖了那些主要 的和基本的文献。请参见图表 1:《明治、大正时期有关“吃 人”或“人肉”言说的出版物统计》 。 如表所示,查阅的对象是明治、大正两个时期的基本 出版物,具体区分为书籍、杂志和报纸 ;报纸只以日本两 大报即《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为代表,其余没纳入 统计范围。那么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知道,在自 1875 年到 1926 年的半个世纪里得相关文献 261 点。这些文献构成本 论所述“言说”的基本话语内容及其历程。不过,这里还 有几点需要加以说明 : (1)两份报纸相关文献数总和虽然多于书籍、杂志相 关文献数总和,呈 164 对 97 之比例,但在体现“言说”的 力度方面,在内容的丰富、系统和深度上都无法与书籍、 杂志相比,因此,在本论当中,报纸只作参阅文献来处理。 (2) 作 为 文 献 主 体 的 书 籍 和 杂 志, 时 间 跨 度 47 年 (1879—1926),数量为 97 点,综合平均,大约每年 2 点, 基本与该“言说”的呈现和传承特征相一致,那就是既不 “热”,也不“冷”,虽几乎看不到集中讨论,其延续性探讨 却一直存在,呈涓涓细流,源源不断之观。 (3)书籍的数量明显多于杂志里的文章,但两者存在 着相互关联,一些书籍是由先前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拓展 而成的。同时也存在着同一本书再版发行的情况。
三 有关“食人”或“人肉”言说的 时代背景及其成因
那么,为什么明治时代会出现有关“食人”或“人肉”
即 Cannibalism 的言说?或者说为什么会把“食人”或“人肉” 作为一个问题对象来考察,来讨论?其时代背景和话题背 景都是怎样的呢?当然,若求本溯源去细究,那么便肯定 会涉及“前史”,这里拟采取近似算数上的“四舍五入”方式, 姑且把话题限制在明治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开化” 便显然是“食人”言说的大背景。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 除此之外,私以为至少还有三个具体要素值得考虑:(一)“食 用牛肉之始”;(二)知识的开放、扩充与“时代趣味”;(三) 摩尔斯关于大森贝塚的发现及其相关报告。
一 前言 :明治时代相关语境的导入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作,也是作 者以“鲁迅”的笔名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作于 1918 年4月, 登载在同年 5 月出刊的《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由于事 关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作家“鲁迅”之诞生,90 多年来,《狂人 日记》及其相关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和鲁迅研究史中 占有重要一页。仅“中国知网”数据库所收论文数就已超过 1400 篇,在史家著述里甚至有“狂人学史”这样的提法 。
其次,是知识的开放、扩充与“时代趣味”。对明治时 代来说,“文明开化”当然并不仅仅意味着吃肉,这一点毋 庸赘言 ;更重要的还是启蒙,导入新知,放眼看世界。明 治元(1868)年 4 月 6 日,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也 就是明治政府的基本施政方针,其第五条即为“当求智识 于世界” 。借用西周(Nishi Amane,1829—1897)的“文眼”, 可以说这是一个“百学连环”而又由 philosophy 创设出“哲 学”这一汉字词汇的时代 。由《明六杂志》和《东京学 士会院杂志》所看到的知识精英们对“文明”的广泛关注 自不待言 ,其中就有关于“食人肉”的话题。这一点将 在后面具体展开。民间社会亦对来自海内外的类似“新鲜 事”充满好奇与热情。因此,所谓“食人”或“人肉”言说, 便是在这种大的知识背景下出现的。对于一般“庶民”来说, 接触这类“天下奇闻”主要还是通过报纸和文学作品。例 如明治八(1875)年六月十五日《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 同日报道同一则消息说,播州一士族官员与下女私通,被 “细君”即太太察知,趁其外出不在时杀了下女,并割下股 肉待官员归宅端上“刺身”;《读卖新闻》翌年十月十九日 援引一则《三重新闻》的报道说,斐济岛上最近有很多食 人者聚集,出其不意下山捕人,已有妇女儿童等 18 人被吃。 在本论所掌握的“言说文献”中,还有明治十五(1882) 年出版的清水市次郎《绘本忠义水浒传》,其第五册卷之 十四,便是《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的标题——当然是用 日文。不过,与这类日本庶民早已耳熟能详的东方故事相比, 来自“西洋”的“人肉故事”似乎更能唤起人们的好奇心。 莎士比亚(Shakespeare William,1564—1616)的《威尼斯 商人》由井上勤(Inoue Tsutomu,1850—1928)译成日文 并于明治十六(1883)年十月由东京今古堂出版后,在短 短的 3 年内至少重印 6 种版本 ,还不算杂志上的刊载和 后来的原文讲读译本。该本之所以被热读,依日本近代“校 勘之神”神代种亮(Kojiro Tanesuke,1883—1935)的见解, 该本“看点”有二,一是“题名之奇”,二是“以裁判为题 材”,二者皆投合了当时的“时尚” 。所谓“题名”非同 现今日译或汉译译名,而是《西洋珍说人肉质入裁判》。日 文“质入”一词的意思是抵押,“裁判”的意思是法院审判,
明治时代“食人”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李冬木
内容提要 本文论旨在探讨鲁迅《狂人日记》“吃人”意像的生成,认为其与日本明治时代“食 人”言说密切相关,是从这一言说当中获得的一个“母题”。为确证这一观点,本文主要着 手两项工作,一项是对明治时代以来的“食人”言说展开全面调查和梳理,直至找到由摩 尔斯到神田孝平这条线索,即本文“二”至”五”部分 ;另一项是在该言说整体当中找到 鲁迅与前者的“接点”,即“六”至“八”部分,具体论证了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与《狂 人日记》“吃人”意像的决定性关联。结论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作,《狂人日记》从 主题到形式皆诞生于借鉴与模仿——而这也正是中国文学直到现今仍然绕不开的一条路。
其中,《狂人日记》是怎样写作的?其创作过程是怎样 的?一直是很多论文探讨的重要课题。不过论述的展开还 都大抵基于鲁迅自己所做的“说明” ,即作品“形式”借 鉴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而“礼教吃人”的主题则“乃悟” 于《资治通鉴》。这在鲁迅研究当中已经作为一种常识被固 定下来。而实证研究亦业已在事实关系上明示出鲁迅对果戈 理的借鉴 :“《狂人日记》”这一作品名和“日记”形式直接 取自明治四十(1907)年《趣味》杂志第二卷第三、四、五 号上连载的“长谷川二叶亭主人”(即二叶亭四迷,Futaba Teishimei,1864—1909)自俄语译成日语的果戈理的《狂人 日记》 。然而,在与作品主题相关之处却还留有若干疑问, 比如鲁迅说他“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因成此篇” ,那么他读到的是《资治通鉴》里的哪些记述, 而他又是通过怎样的契机去“偶阅《通鉴》”的呢?这些问 题都与作品“吃人”意像的创出密切相关却又悬而未决。
朝日新闻 : 1881.3.26—1911.3.24 1913.10.20—1926.10.29
34
20
22
49
28
15
29
64
62
35
51
113
总 数
125 136 261
·117·
文学评论 2012年第1期
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不仅引导了日本国民的食肉 行为,也在客观上唤起了对“肉”的敏感与关注,而“人肉” 和“吃人肉”也当然是这种关注的潜在对象。例如,既然 “吃肉”是“开化”是“文明”的,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是, 当得知同一个世界上还存“食人肉人种”时,该去如何评 价他们的“吃肉”?如果按照当时的“文明论”和“进化论” 常识,将这类人种规定为“野蛮人种”,从而认定“吃肉的 我们”与“吃肉的他们”本质不同,存在文野之别,而当 又陆续得知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文明人种”也可能“吃 人”时,又会发生怎样一种混乱?笔者以为,这些都是“食 用牛肉之始”的实践后预设下的关系到“吃人”或“人肉” 言说的潜在问题,具有向后者发展的很大暗示性。
首先是“食用牛肉之始”。让一个从没吃过肉的人讨论 “肉”是不现实的,更何况涉及到的还是“人肉”。从这个 意义上说,明治时代的开始食用牛肉及其相关言论便构成 了后来“食人”或“人肉”言说的物质前提和潜在话语前 提之一。
那个时代对“肉”的敏感,远远超乎今天的想像。伴 随着“文明开化”,肉来了,牛肉来了,不仅是嗅觉和味觉 上的冲击,更是精神意识上的震撼。接受还是不接受?吃 还是不吃?对于向来不吃肉并且视肉为“不洁之物”的绝 大多数日本人来说,遭遇到的当是一次大烦恼和大抉择。 尽管日本举国后来还是选择了“吃”,并最终接受了这道餐 桌上的“洋俗”,但其思想波纹却鲜明地保留在了历史记录 当中。明治五(1872)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天皇“敕进 肉馔”:“时皇帝……欲革除嫌忌食肉之陋俗,始敕令进肉馔, 闻者啧啧称赞睿虑之果决,率先唤醒众庶之迷梦。”“吃肉” 等于“文明开化”,对之加以拒绝,“嫌忌食肉”则是“陋俗”、 “迷梦”,要被摆在“革除”和“唤醒”之列,天皇率先垂范, 其行为本身便构成了“明治启蒙”的一项重要内容。石井 研堂(Ishii Kendo,1865—1943)《明治事物起原》有专章 记述“食用牛肉之始” ,这里不做展开。总之,自那时起, 日本上下共谋,官民一体,移风易俗,开启了一个食肉的“文 明时代”。
诚 如 当 时 的 戏 作 文 学 家 假 名 垣 鲁 文(Kanagaki Robun,1829—1894)滑稽作品《安愚楽鍋》所记 :“士 农工商,男女老幼,贤愚贫富,争先恐后,谁不吃牛锅谁 就不开化进步。” 鲁迅后来有文章挖苦留学生“关起门来 炖牛肉吃”,跟他“在东京实在也看见过”有关 ,追本溯源, 也都是当初“吃牛肉即等于文明开化”之影响的遗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