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

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

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

仅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

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一.从法的词源看法与正义的联系据我国历史上东汉时期许慎著《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字是“灋”。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 “法” 以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公平”这个准绳。

法字中的“廌”,传说是一种头长独角,秉性公正的奇兽,故而“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这反应了上古时代相信法是正直、正义的准则。

因此,“法”就词义而言,是“公平”地判断行为的是非、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律”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

”意指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以使行为协调一致。

法和律皆因有公平、正义、统一的行为准则这个含义,所以法本身就包含有正义的意思。

二.法的本质与正义在探讨法的本质中,西方一些学者持正义论的观点,对法的本质的解释往往与抽象的正义一词相联系,特别在自然法学说中,更强调法代表道德、正义。

罗马法学家凯尔苏斯对法的定义是:“善和公正的艺术”。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这些思想家在讲法的正义性时,往往仅强调抽象的自由。

如康德对法所下的定义:“根据自由的一般法则,一个人的任意可以和其他人的任意相共存的条件的总合”其大意为:法是为个人有可能享受最大限度自由所提供的条件。

在进入20世纪后,西方法学中的正义观又有所改变,正义内容以不限于自由和平等,而且更包含社会福利,正义要求个人自由、权利应服从社会利益。

浅论正义与法律的关系

浅论正义与法律的关系

浅论正义与法律的关系一、正义的内涵在中文里,正义即公平、公正、公道。

人们在经验上,或者在直觉上,可能很容易体会到什么是公正,什么是不公正。

特别是当一个人受到歧视性对待时,当人们为他讨回公道时,什么是公道、公平、正义, 自然 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们虽然在感觉上,内心道德评价中能给自己所认为的正义观念下定义。

但是很难说出大众普遍接受正义到底为何物,就象我们天天生活在时间中,却难以给时间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西方学者认为,正义意味着各得其所。

这是一种平等的正义观。

平等的正义观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 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对此提出了非常经典的一种看法:他在平等的意义上 分析 正义 问题 ,认为正义就是平等的人应该配给相等的事物[1]。

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平等,不是一种普遍的人人平等。

比利时法学家佩雷尔曼也提出过一种平等的正义观。

他强调形式上的平等,提出不管人们出于何种目的,在何种场合使用正义的概念,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

在受同一 法律 规范指导的一系列案件中坚持同样情况同样对待的正义原则,这是佩雷尔曼所主张的。

他的这一思想在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形式上的平等,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官先入为主而形成的偏见,致使给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害。

他的 理论 给司法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法律和正义的关系 正义是法律的精神与理论依据。

法律不能违背正义的精神,背离正义的法不配成为法律。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应符合正义的精神。

正义作为法律的核心思想起着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作用。

法律是保障和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和工具。

没有法律强制和威慑力,仅靠道德力量和人们自发的约束行为,维护正义之权威是不可能的。

(一) 正义观对法律的 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正义是法律的精神。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但作为统治阶级,他们不能背离大众的,普遍的正义观念去制定法律。

背离正义的法律,有法律之名,无法律之实。

论正义和法律正义

论正义和法律正义

论正义和法律正义正义和法律正义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念。

正义强调的是基于道德和伦理标准的公正和合理性,而法律正义则强调的是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和实现公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正义和法律正义的定义、价值、关系以及法律正义的重要性。

正义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应该遵循公正、公平、平等和合理的原则。

正义不仅是一种个人的品质,也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正义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尊重人权、平等对待、扶危济困等等。

正义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无私奉献,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正义是指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和实现公正,它强调的是法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法律正义是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法律正义能够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受任何不公正的待遇。

为了保证法律正义的实现,我们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法律执行。

正义和法律正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基石,法律正义则是正义的体现。

法律正义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实现正义,它保障了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能够在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其次,正义和法律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某些文化或政治背景下,人们对于某些行为的看法可能存在分歧,这时就需要借助法律来判断和解决分歧。

总的来说,法律正义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一个充满不正义的社会中,人们会感到失望和无助,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矛盾的激化。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和谐、幸福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法与公义维护社会公平

法与公义维护社会公平

法与公义维护社会公平在当代社会中,法律法规既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以公平为核心,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与公义的结合,不仅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个体权益得以保障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讨论法律与公义在确保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机制来维护公平正义。

一、法律与公义的关系法律与公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法律是以公义为核心的制度化规范,通过法律的约束和规范,社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可以在公平的基础上行使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义则是法律制订背后的价值导向,是法律制定过程中所追求的理念和原则。

法律之所以能够得以有效执行,依赖于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接受,而这种认同和接受正是基于公义的价值判断。

二、法律的作用1. 公平正义的维护法律通过明确的规范和程序来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使罪责得到相应的惩罚。

同时,法律也为人们提供了解决争议的渠道,通过公正的司法机制来保护个体的权益。

法律的实施将人们的行为纳入规范和秩序之中,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

2. 社会秩序的维护法律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还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律对于违法和犯罪行为进行制裁,使社会得以稳定发展。

同时,法律还约束了政府的权力,遏制了权力的滥用,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3. 公众参与的保障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需要听取公众意见,并征求专家学者的建议。

社会各个群体通过参与立法、司法和政府决策等活动,实现了公民权益的保障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公众参与促进了法律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增加了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完善法律机制的努力1. 促进法治文化的普及通过开展法律教育和普法宣传,加强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公众对法律的知晓率和遵守自觉性。

[浅谈,正义,关系,其他论文文档]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2)法学理论论文(1)

[浅谈,正义,关系,其他论文文档]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2)法学理论论文(1)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2)法学理论论文(1)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所促进的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正义和利益两大类价值。

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的冲突,就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有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

这些所需要的原则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它们提供了一种在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办法,确定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

四.正义在法律生活中的作用在法律生活中正义发挥着各种积极作用。

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两方面作用。

(一) 正义对法律有积极的评价和推动作用正义作为社会的道德价值,对法律具有评价作用。

在不同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里,这种评价的力度是不同的。

在专制国家里,统治者不但是政治权威的拥有者,也是道德权威和真理权威的拥有者,所以在法与正义之间的张力不足,在权力从面上几乎难以评价。

在社会从面上,这种评价是始终存在的,但是软弱无力。

在民主法制国家,无论是在权力从面还是在社会从面,正义都发挥着强有力的评价作用,不正义的法律被拒绝认可为法就是典型表现。

正义被吸收为法源的一部分,正义可以填补法律空白,正义可以作为法律失误的力量,正义可以作为法律解释的标准。

(二)正义对法律的进化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法律进化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的,是社会进化的表现和动力。

法律的形式方面和实质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正义的推动,主要表现在:1.正义推动了法律精神的进化。

法律的根本进步在于法律总体精神的进化,同样的法律话语在不同的法律精神下面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含义和社会效果。

法律精神的进化的主要动力在正义。

例如,早在古昔腊奴隶社会全盛时期,人们就正义反对奴隶制,启蒙思想家用正义谴责封建特权引发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的世界性立宪运动;美国人用平等反对男女不平等、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促使美国法律不断进化。

法律的公正与正义

法律的公正与正义

法律的公正与正义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规范,具有引导和调节社会行为的作用。

它所追求的公正和正义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们权益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法律的公正与正义的内涵以及其重要性,并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维护法律公正与正义的挑战和对策。

一、法律的公正与正义的内涵法律的公正乃是指法律应当在制定、实施、适用等方面表现公平、公正的特征。

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回应社会的需求和公众利益,避免将特定利益置于全局,确保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中立性。

而在法律的实施和适用中,它应当对每个人一视同仁,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因素。

法律的正义是指法律所体现的价值与理念符合道义和伦理的准则。

它追求的是社会的平等、人权的尊重和人民的福祉。

法律的正义体现在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制止违法犯罪等方面。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应当秉持公正的精神,以法律为准绳,依据事实和证据做出公正的判决。

二、法律公正与正义的重要性1.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只有法律能够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2. 保护和维护人权和社会正义:法律的公正与正义对于保护人权和促进社会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受到公平对待,才能确保人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3. 提高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只有通过公正对待每一次案件处理,法律才能在社会中拥有威信和公信力,从而增强其执行力和效力。

4.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的公正与正义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维护法律公正与正义的挑战和对策1. 司法腐败与滥用职权:司法系统中的腐败和滥用职权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通过加强司法监督和建立有效的纪律机制,可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并提高法律公正与正义的实现。

2. 信息不对称与资源不平等:在诉讼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和资源不平等的问题给弱势当事人带来了困难。

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教育和提供更多的法律资源,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诉讼。

法律哲学中的正义与法治

法律哲学中的正义与法治

法律哲学中的正义与法治正义与法治是法律哲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

正义是指根据公平和道德原则来判断和行动的准则,而法治则是指通过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制度。

在法律哲学的研究中,正义与法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正义是法治的基础。

正义是指在社会和个人行为中追求公平、公正和道德的原则。

法治是通过法律来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制度,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正义是法治的目标和动力,而法治则是实现正义的手段和保障。

其次,正义与法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正义是法治的指引和准则,而法治则是正义的实现和维护。

正义的要求和原则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得到具体化和实践。

法律是一种公正和公平的规范,它通过法律的适用和司法的审判来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公平。

正义和法治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社会能够在公正和有序的基础上发展和进步。

然而,正义和法治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和冲突。

正义是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它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而法治则是通过法律来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它受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完善。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正义的要求,甚至可能与正义相悖。

在这种情况下,正义与法治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为了解决正义与法治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们需要在法治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正义。

法律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实现正义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引导,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自觉遵守法律,追求正义。

只有在法治和正义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和有序的社会。

总之,正义与法治在法律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正义是法治的基础和指引,而法治则是正义的实现和保障。

正义与法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法律与社会正义法治和公平的关系

法律与社会正义法治和公平的关系

法律与社会正义法治和公平的关系法律与社会正义:法治和公平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重要工具。

而社会正义的核心价值在于追求公平与公正。

因此,法治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法律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特别聚焦于法治对于公平的作用。

一、法治与社会正义的基本概念法治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制度。

法律作为最高规范,决定了社会的行为准则,为社会运行提供了秩序和稳定。

而社会正义则是指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主张每个人应该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二、法治对公平的保障1. 法律平等原则法治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法律平等。

法律平等意味着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应该受到平等和公正对待。

它保障了人们不受种族、性别、财富等因素的歧视,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法律权利。

2. 法律约束与制裁法律规定了社会行为的准则,并且对违反法律的行为提供了相应的制裁。

法律的制裁功能起到了承担责任和惩罚违法行为的作用,从而维护了公平和秩序。

3. 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法治是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重要机制。

法律的存在可以确保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平等对待和保护。

通过法律,我们可以向歧视、剥削和不公平行为说“不”,为弱势群体争取公平的生存环境。

三、法治与社会正义之间的互动关系1. 法治是社会正义的基础法治是社会正义的基础,通过明确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来实现公平。

法治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保护社会公正,法律的存在是社会正义的基础保障。

2. 法治的完善需社会正义的指引在法治的基础上,社会正义提供了法律修正和改革的指引。

社会正义的不断追求促使了法律的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3. 公平是法治的价值追求法治体现了追求公平的核心价值观。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当立足于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四、法治与公平的挑战1. 法律滞后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往往会超越现有法律的范畴,导致法律滞后于社会需求。

这可能导致法律无法有效地维护公平和正义。

浅谈法律正义

浅谈法律正义

浅谈“法律正义”要谈法律正义,就应该先了解“正义”是什么。

给正义下定义,是古往今来很多思想家、学者很热衷干的一件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就是正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正义与否的客观标准主要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

这说明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

“正义”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正义观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形成于私有财产出现后的社会。

在汉语里,正义即公正的道理,与公平、公道、正直、正当等相联。

在西方语言中,“正义”一词源出于拉丁语justitia,由拉丁语中“jus”演化而来。

“jus”是个多意词,有公正、公平、正直、法、权利等多种含义。

由此可见,对于正义的定义不可能是唯一的,人类也暂时无法给正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是古今往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社会的正义而孜孜不倦地求索,为我们社会的前进点燃了一盏盏明灯。

“正义是社会的第一美德,就像真实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

”【1】我比较赞同正义是一种信念或一种信仰的说法。

因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我们认为正义是什么,就赋予正义什么内容。

一种行为、状态是否正义就涉及到三个要素:人、社会和与人直接相关的事物。

人是正义反映的主体,也是评价正义的主体;社会的形成归于人的产生和结合,社会对人的分工、分配起着重要作用,个人得不到与他人平等的地位、待遇,往往归结于社会的不正义;而与人直接相关的事物,如地位、资格、自由等,其多寡优劣主导着人们的评价。

用不同的标准、角度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其观察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

而我在这里却要谈论一个统一的概念:法律正义。

法律正义,从字面上就知道:法律是一种正义。

这是现在学术界的通说。

“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度规范,正义是一种高层次伦理规范,而法律正义则是融合了法和正义两种要素的第三种规范。

浅析法律与正义的关系

浅析法律与正义的关系

浅析法律与正义的关系法律最本质基础是正义。

没有正义的存在,法律的存在就没有价值。

所谓正义,它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美德,因此,正义千百年来为人们无限憧憬与不断追求的目标与理念。

法律与正义的良性循环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

标签:法律;正义;形式正义;实质正义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笔者认为,崇高的道德法则中要数正义最为重要。

为了追求正义,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法学家丹尼斯·罗伊德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也谈到了法律与正义。

他认为,有一种更普遍的目标是各地法律所追求或应该追求的,那就是“正义”。

那究竟什么是正义?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如何?本文的意图正是要澄清此类问题。

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持以秩序价值为核心的正义观。

有一个叫希比亚的,曾问道苏格拉底有关正义的学说是什么。

苏格拉底对他说:“我确信,凡合乎法律的就是正义的。

”因此,在苏格拉底看来,“合法就是正义”。

这个结论并不是苏格拉底的信口雌黄,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法律的尊严,毅然饮鸩,以身殉法。

“苏格拉底之死”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但是,笔者个人认为,苏格拉底的“合法就是正义”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根本说服不了我。

笔者坚持认为“恶法亦法”。

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天赋人权,人人自由平等”,苏格拉底作为公民,与其他公民地位平等,为什么要由其他公民“民主”判苏格拉底死刑?像苏格拉底这样为了所谓的“正义”而献身,令人感到痛惜与深切同情。

其实,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美德,向来被视为法律的实质和宗旨。

正义又可分为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形式正义又称程序正义、诉讼正义,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它着眼于内容和目的的正义性。

由于形式正义体现法律的条文规定,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落实中,可能会导致某些个案中的实质非正義。

法与正义的关系

法与正义的关系

法与正义的关系法和律就词义来看,皆有公平、正义、统一的行为准则这个含义,所以法本身就含有正义的意思。

要认清法与正义的关系,应当认清什么是正义。

首先阐述了人们对正义的不同理解和很难给正义下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的原因以及笔者对正义的理解。

正义与法的关系体现在正义对法有评价作用以及对法律进化的有强大推动力,其次法律对正义具有实现作用,表现在对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实现。

标签:正义;关系;内在价值引言“法”-古体字为“■”,据东汉时期许慎著《说文解字》记载:“■,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 “法” 以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公平”这个准绳。

而“律”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

”意指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行为规范,以使行为协调一致。

所以法和律就词义来看,皆有公平、正义、统一的行为准则这个含义,所以法本身就含有正义的意思。

法的价值是为了保障利益,维持正义,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与正义密不可分,它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法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实现正义。

《法学阶梯》中曾提到:“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因此,要认清法与正义的关系,首先应当认清什么是正义。

一、对正义的认识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经验上判断正义和非正义,例如当一个黑人受到歧视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不正义的,一个人做了好事还受到受益人的责难,这也是不正义的,等等。

尽管如此,我们却很难给正义下个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定义。

这就好像我们生活在时间中,却很难说清楚时间究竟是什么。

当然,很难给正义下定义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

有学者总结到,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正义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是极为抽象和形而上的,所以很难给正义下一个全面而标准的定义[1]。

笔者对此较为赞同。

有人可能会认为,探讨很难给正义下定义的原因无济于事,但笔者[1]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人们去认识正义最本质的内容,从而更加合理地理解正义的含义。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摘要】本文探讨了法与正义的关系,首先介绍了法与正义的概念。

随后探讨了法律作为实现正义的工具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法律对正义的一定限制。

接着分析了法律为正义提供保障的作用,以及法律与正义可能出现的冲突。

最后强调了在司法实践中法与正义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部分指出了法与正义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法与正义的关系的建议,并强调了法律的发展需要与社会正义相结合。

通过对法与正义关系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法律与正义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司法实践的公正与合理。

【关键词】法与正义、关系、概念、工具、限制、保障、冲突、协调、司法实践、相互影响、处理、发展、社会正义1. 引言1.1 介绍法与正义的概念法与正义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备受讨论和思考。

法律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则;而正义则是一种普遍存在并得到公认的价值标准,是对人类行为的评价与规范。

法与正义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法律规则和正义理念的互动与统一,是法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议题。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作为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不可或缺。

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保障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实现,为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了明确的界定和保障。

法律的存在也受到了正义理念的影响与制约,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考虑到正义的要求和价值取向。

法律与正义之间并非总是完美无缺的对应关系。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带来对正义的限制或者偏离。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不断探讨和协调法与正义之间的关系,确保法律的实施符合正义的价值要求,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探索。

1.2 探讨法与正义的关系在探讨法与正义的关系时,我们必须先了解法与正义各自的含义及特点。

法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和准则,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并解决争议。

而正义则是指对于是非、好坏、公正与公平的普遍认同和追求。

尽管法律和正义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浅谈法律与法律正义

浅谈法律与法律正义

浅谈法律与法律正义法律正义的特征1、法律正义是主要解决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基本问题的正义,是一种世俗化的正义。

(1)并不是所有的正义都可以转化为法律正义,而只有部分可以适用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基本关系和事项的正义,才可以转化为法律正义。

(2)正义领域中一些较高层次的伦理规范并不适宜转化为法律,例如正直、善良品质之类。

2、法律正义是以成型的制度形式表现出来的正义,是转化或上升为法律规范的正义,更便于传递人们的意志、为人所理解,更便于获取实效的正义,是正义中的有形正义。

(1)正义一般不会有一种有形的物质载体作为模板来记录,法律正义往往具备一定的成文形式或者记录载体。

(2)正义一旦上升为法,转化为法律正义,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有了一个确定的依据,因而就更便于遵循。

(3)法律正义与正义在形式上的区分也就是法定化正义与纯粹正义的区分。

后者是纯粹以正义规范的形式存在和发挥价值的;法定化正义则是法和正义相容和的正义。

例如民法中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刑法中的罪行法定等原则就是法定化正义的体现。

3、法律正义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正义,是经由有关国家机关的选择和确认的正义,是以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方式产生的,兼有理性强制和国家强制双重属性的正义,是正义中的强者。

正义转化为法律正义的条件1、正义是否需要和适合转化成法律正义。

一般而言,不需要转化成法律正义的正义自身也可以是有效实现的正义。

2、正义存在和发挥价值的国情环境。

法律正义与法(一)法律正义是渊源于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规范体系中的高层次规范。

(二)法律正义是一种以正义为内核的法律规范,是区别于恶法的良法。

(三)法律正义是由应然性和实然性两种成分合成的法律规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法律规范。

法律与公平正义

法律与公平正义

法律与公平正义作为社会的基石,法律扮演着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角色。

它确保了人们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为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法律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改变。

首先,法律作为一种制度,需要与公平正义相辅相成。

法律的本质在于为国家和人民规范行为,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然而,法律并非完美无缺,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盲点和漏洞。

当法律无法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时,就会引发社会不满和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因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与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相一致,否则将失去其合法性和公信力。

其次,法律与公平正义的关系也受到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法律体系往往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需要不断对法律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同时,法律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法律应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防止资源、权力的滥用。

另外,法律与公平正义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到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

在社会的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的群体往往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和权益争议。

法律在保障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少数群体的特殊需求。

例如,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和关注,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只有通过法律的力量,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面普及,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此外,法律与公平正义的关系还需要建立在公众的信任和参与之上。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广大公民的理解和配合。

只有在法律得到公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

因此,法律的执行机构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度,同时也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使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更贴近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法律与公平正义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法律必须与公平正义相辅相成,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正义与法律发展

社会正义与法律发展

社会正义与法律发展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正义和法律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社会正义可以理解为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实现,而法律则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础工具。

本文将探讨社会正义和法律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法律如何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

首先,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它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通过法律,个人和社会中的权益得到保护,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协调。

例如,在经济活动中,法律规定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防止商业欺诈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发生。

法律也规定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工资和工作条件。

正是法律的存在和实施,才能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公正,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

其次,法律的发展和变革也受到社会正义的推动和引领。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法律也需要与之相适应。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不断涌现,法律需要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完善和创新。

举一个例子,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新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这个例子说明了社会正义对法律发展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法律的实施和社会正义的实现并非总能完全一致,法律的不合理或滞后可能导致社会正义的缺失。

例如,在某些国家,法律对于少数群体的权益保护不充分,导致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

这时,社会正义就需要通过社会运动和舆论的推动来改变法律,追求更大的公平和正义。

另外,除了法律本身,司法机构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关键。

司法机构负责法律的实施和判决,它的公正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正义感受。

司法机关应当遵循法律精神,超脱个人私利,公正地处理案件。

司法的延迟和腐败将严重损害社会正义感受,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的现象。

最后,社会正义和法律发展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法律只是一个工具,它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在一个公民意识淡薄的社会中,即使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社会正义的实现也将面临困难。

论法与正义

论法与正义

论法与正义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

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法理学界的关注,对正义与法有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法的本质、价值和法与正义的相互作用:正义促进了法律的进化,法律实现了正义的追求。

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正义对于社会的关系是双重的。

作为观念,正义来自社会,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正义又是评价社会的标准,它又高于社会。

正义本身是变动着的历史的一部分,正义具有流变性。

正义总是在一定社会中各阶级、阶层或集团关于社会制度及由此确立的各方面关系是否公正、合理的观念和行为要求,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其主要内容最终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

正义既然用来调整人际关系,它就与权利、义务、责任等概念不可分。

正义就与法律紧密相联,法律与正义的相关性在日常生活和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

正义与自由、平等不可分,政治正义要求一个产生于民众、服从民意、保障人权的政府。

法律是实现正义的重要手段。

正义的最低要求是限制任意暴力,它的实现离不开规范,尤其离不开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法律。

关键词正义;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律的进化;正义的实现前言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

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

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

仅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

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一、正义的界定(一)什么是正义?作为评价人际关系的最高范畴的正义,我们不可能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来下定义,因为无法将其归类,因而无法找到比它更高的属概念。

法律与正义:社会秩序的维护

法律与正义:社会秩序的维护

法律与正义: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与正义扮演着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角色。

法律不仅仅是一套规则和条文的堆积,更是一种社会共识的体现,是公民行为的基准和保护。

正义则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是对公平、诚实和道德的追求。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它通过明确的规定和制度,约束和引导着个体和集体的行为。

在法律的框架内,人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论其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如何。

这种平等保证了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尊严和安全感,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与法律相辅相成的是正义。

正义不仅仅是法律的执行者追求的目标,更是社会成员共同的理念和信念。

它强调的是公正和良知,是在法律框架下的道德体现。

正义的实现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面前公平对待,不受特权或歧视。

然而,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有时,法律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和道德进步,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

这时,正义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通过社会舆论的引导和个体的行为实践,推动法律的进步,使其更加符合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总之,法律与正义是社会秩序的双翼,一个不能缺少另一个。

有了法律,社会才能有序运行;有了正义,法律才能得到尊重和信仰。

唯有二者合力,才能构建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为每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提供坚实的保障。

法学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法学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法学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公正是法学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法学又是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工具。

法学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紧密相连,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本文将探讨法学对社会公正的意义和作用,并分析法学如何与社会公正相互作用。

一、法学对社会公正的意义和作用法学作为一门学科,致力于研究法律的规范、原则和制度。

它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工具,通过法律的制定、解释和应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首先,法学通过法律的规范性,为社会提供了公正的标准。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以此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其次,法学通过法律的适用,处理和解决纠纷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法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审判、调解等方式,实现对权益的保护与维护。

最后,法学通过法律的发展与改革,不断提升社会公正的水平。

法学从社会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保持社会公正的持续优化。

二、社会公正对法学的要求和影响社会公正对法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影响了法学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社会公正要求法学立足于民众的需要和利益。

法学必须关注社会上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法律政策,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提升社会的整体公正性。

其次,社会公正要求法学保持公正的价值取向和立场。

法学研究必须客观中立,避免主观偏执和利益驱动,以保持公正的评判标准和原则。

再次,社会公正要求法学关注社会发展与进步。

法学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加公正的法律制度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需求。

社会公正对法学的要求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法学的进步和发展。

三、法学如何与社会公正相互作用法学与社会公正是相互作用的,二者互为依存、互为支撑。

首先,法学通过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为社会公正提供基础和保障。

法学依据社会公正的要求,制定法律规章,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

其次,社会公正对法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法学不断完善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

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法理学界的关注,对正义与法有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耍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法的本质、价值和法与正义的相互作用:正义促进了法律的进化,法律实现了正义的追求。

[关键词]:正义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律的进化正义的实现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

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

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

仅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

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一.从法的词源看法与正义的联系据我国历史上东汉时期许慎著《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字是“漶”。

“漉,刑也,平之如水,从水;薦,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以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公平”这个准绳。

法字中的“薦”,传说是一种头长独角,秉性公正的奇兽,故而“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这反应了上古时代相信法是正直、正义的准则。

因此,“法”就词义而言,是“公平”地判断行为的是非、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律”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

”意指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以使行为协调一致。

法和律皆因有公平、正义、统一的行为准则这个含义,所以法本身就包含有正义的意思。

二.法的本质与正义在探讨法的本质中,西方一些学者持正义论的观点,对法的本质的解释往往与抽象的正义一词相联系,特别在自然法学说中,更强调法代表道德、正义。

罗马法学家凯尔苏斯对法的定义是:“善和公正的艺术”。

_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这些思想家在讲法的正义性时,往往仅强调抽象的自由。

如康德对法所下的定义:“根据自由的一般法则,一个人的任意可以和其他人的任意相共存的条件的总合”其大意为:法是为个人有可能享受最大限度自由所提供的条件。

在进入20世纪后,西方法学中的正义观又有所改变,正义内容以不限于自由和平等,而且更包含社会福利,正义要求个人自由、权利应服从社会利益。

我们认为单纯将法的本质归结于抽象的正义观念是一种唯心史观,正义总是在一定社会中各阶级、阶层或集团关于社会制度及由此确立的各方面关系是否公正、合理的观念和行为要求,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其主要内容最终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

我国法学理论界通常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阶级对立社会的法的本质。

1.阶级对立社会的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里所讲的统治阶级意志是指代表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根本利益的意志,并不是统治者个别人的意志或任性,或各个人意志的机械的总和。

2.统治阶级意志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法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指生产方式,尤其指同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即社会的经济基础。

因而法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个上层建筑。

3.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的影响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其范围是很广泛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

三.法的价值与正义单从字面上讲,法的价值一词可以有不同含义:第一,它指的是法促进哪些价值;第二,指法本身有哪些价值;第三,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来对它们进行评价。

从这一意义上讲,法的价值即法的评价准则。

美国法学家庞德在其法理学作品中所讲的价值问题就是评价准则,他认为,在法律调整或安排背后,“总有对各种互相冲突和互相重叠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某种准则。

”“在法律史的各个经典时期,无论在古代和近代世界中,对价值准则的论证、批判或合乎逻辑的适用,都曾是法学家们的主要活动。

”这三种含义是不同的,不应加以混淆,但他们又是密切联系的。

法促进哪些价值,实际上就是法的本质与目的问题,不同阶级,不同学派的思想家,法学家有不同的理解。

法本身有哪些价值,实际上是指法不仅是实现一定目的的手段,同时他本身也有特定的价值。

例如,一般的法总意味着某种理性、效率和秩序,而与非理性主义、不顾效益和无政府主义是相对的;现代社会的法,一般的说,意味着某种民主、自由与平等,而与专制、独栽是对立的。

我们在研究法促进哪些价值时,必然会涉及到法本身具有哪些价值。

法所促进的各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必然是会有矛盾的,银而就有对它们进行评价、协调、选择的问题。

在研究法的价值时,不应仅讲法促进哪些价值而忽视它们之间的矛盾以及用以解决这些矛盾的评价准则问题。

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所促进的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正义和利益两大类价值。

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的冲突,就需耍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有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

这些所需要的原则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它们提供了一种在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办法,确定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

四.正义在法律生活中的作用在法律生活中正义发挥着各种积极作用。

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两方面作用。

(一)正义对法律有积极的评价和推动作用正义作为社会的道德价值,对法律具有评价作用。

在不同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里,这种评价的力度是不同的。

在专制国家里,统治者不但是政治权威的拥有者,也是道德权威和真理权威的拥有者,所以在法与正义之间的张力不足,在权力从面上几乎难以评价。

在社会从面上,这种评价是始终存在的,但是软弱无力。

在民主法制国家,无论是在权力从面还是在社会从面,正义都发挥着强有力的评价作用,不正义的法律被拒绝认可为法就是典型表现。

正义被吸收为法源的一部分,正义可以填补法律空白,正义可以作为法律失误的力量,正义可以作为法律解释的标准。

(二)正义对法律的进化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法律进化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的,是社会进化的表现和动力。

法律的形式方面和实质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正义的推动,主要表现在:1.正义推动了法律精神的进化。

法律的根本进步在于法律总体精神的进化,同样的法律话语在不同的法律精神下面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含义和社会效果。

法律精神的进化的主要动力在正义。

例如,早在古昔腊奴隶社会全盛时期,人们就正义反对奴隶制,启蒙思想家用正义谴责封建特权引发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的世界性立宪运动;美国人用平等反对男女不平等、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促使美国法律不断进化。

自由、平等、权利的精神家园正是正义。

2.义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法律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大致有两种形态:人治型和法治型。

在人治社会中,法律的控制能力不足,他从属于统治者的权力意志;在法治社会中,统治者的权力意志服从法律,正是正义观念推进了法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换。

在一个正义声音北扼杀或声音微弱的地方是难以建成法治社会的。

3.正义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

这里最突出的表现是控权立法的产生与完备。

正是在正义的推动下,法律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法律更适合于保障人权和防治社会弊害。

主要表现为(1)正义观推动了宪法的产生。

(2)正义推动了控权行政法的产生与完善。

(3)正义推动了程序法质与量的提高。

(4)正义催生了专门针对国家机关的诉讼形式:宪法诉讼和行政诉讼,如国家赔偿。

4.正义提高了法律的实效。

正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对社会的一致、公正的管理。

对法律来说,就是法律应当良好的实施,官方行为应与法律保持一致。

通常的法律适用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观念对提高法律的实效起到重要作用。

在一个缺乏正义追求的社会,首先受到打击的就是法律的实效。

五.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

这些古老的法学格言和法的定义表明法与正义是不可分的:法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法的价值之一在于实现正义。

法律对正义的实现作用,总体上体现为:第一.分配权利以确立正义。

这是法在实现分配正义方面的作用。

包括把指导分配的正义的原则法律化、制度化、并且具体化为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实现对资源、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性的、公正的分配。

在这种权利义务的分配中,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带有根本性的、决定性的。

在一个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关于基本权利的分配即分配正义原则的执行通常是由人民选举的立法机关进行的,因为基本权利和义务涉及到人民的财产、人身_由和人格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所以,国家权力在何种情况下才能剥夺人民的基本权利、课以何种义务和责任的问题,成为分配正义的核心问题。

当分配正义原则被一个社会成员违反的时候,校正的或诉讼的正义就开始起作用。

这就会引起惩罚与补偿的问题。

第二.惩罚罪恶以仲张正义。

这是法律实现正义的一个方面。

以刑罚为代表的法律上的惩罚之基本目的不外乎报应与预防两方面。

报应,也就是通过惩罚罪恶表达正义观念、恢复社会心理秩序。

犯罪,一般来说不仅是违反法律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而且也是违反正义观念的邪恶行为。

因此,出于正义的要求,对邪恶行为耍作出否定评价,对于善意行为应该给予褒扬。

这是基于道义要求所产生的正义观念的应有内涵。

在关于惩罚的理论中,包含三个基本问题,即惩罚的理由、惩罚的对象以及什么是适当的惩罚。

这些问题都表明惩罚具有仲张正义的作用。

第三.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

如果说惩罚罪恶是基于道义的正义要求,那么补偿损失则是功利的正义要求。

法律在平均正义方面除了对罪恶予以惩罚外,还在合同、侵权方面表现为试图补偿受害者的损失。

这种补偿通常只以损失大小为标准,而不考虑或过多考虑侵害者有无过错、其错误程度与赔偿额有无必然联系、赔偿费是否由其本人支付(如行政赔偿由国家支付)。

以赔偿为主的补偿性责任主要是恢复分配正义。

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决定着统治阶级的正义观,法是体现和实现统治阶级正义观的重耍手段。

统治阶级的正义观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之后,就具有了一种道德上的权威性,使法能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贯彻执行。

统治阶级的正义观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法的内容中的重要组成因素。

法是上层建筑中法律制度的范畴,它不仅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正义观,而且与统治阶级的正义观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具体来说,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正义是实在法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它表现为以正义的要求作为其追求目标,并将其确定为一套可操作的行为准则,给人们提供行为模式和标准;(2)法律通过和平和公正解决冲突的规定和程序来保障正义原则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