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精彩评论集锦
贝聿铭语录︱让光线来作设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贝聿铭语录︱让光线来作设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16日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
他于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学,并于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设计了数十座享誉世界的建筑作品,包括位于波士顿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克利夫兰摇滚名人堂、中国北京香山饭店、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
贝聿铭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今年3月,贝聿铭获选美国百人会终身成就奖。
百年风云:心系建筑作品遍布世界贝聿铭先生,是享誉全球的最著名建筑师,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
如今迈入期颐之年,回望百年历程,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宝石般璀璨,故乡的苏州博物馆日益展现出古典和现代融合的气质。
贝聿铭是一位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
他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
但是当时的贝聿铭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
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
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
贝聿铭:“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被誉为“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他的
作品风格一直被视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以精湛的设计技巧和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
而著称,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建筑杰作。
贝聿铭的父亲是著名的中国书法家贝葆华,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
他在上海长大,后
来到美国学习建筑。
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他师从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斯,
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
毕业后,他曾在洛杉矶市政厅和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建筑
项目中担任设计师,创建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贝聿铭的设计风格独具匠心,他善于将建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尽可能地利用自然
材料和光线等元素来创造出独特而优美的建筑设计。
他的设计作品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博物馆、图书馆、大学校园、商业中心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了美国华盛顿特
区的国家广场,中国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以及美国纽约的双子塔等。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他善于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建筑作品。
他曾表示,“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是功能性和纯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摒弃文化传统和历史性,相反,我们应该在建筑设计中注重文化
传承和历史价值。
”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不仅是建筑界的杰出代表,也是文化与艺术的精华之一。
他的建筑
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美学价值,更是对人类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珍贵贡献。
他的去世,
让建筑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建筑大师,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人物纪录片《贝聿铭》书稿
人物纪录片《贝聿铭》书稿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贝聿铭今年83岁的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一样令人心动且难以捉摸。
就像他童年时代苏州四面高墙的祖上老房子,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即使是他以前合作的合伙人也不曾真正地跟他亲近过。
他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在才华变成建筑品质的神秘工作里,精致、抒情和美丽使他的建筑充满人性的光芒。
贝聿铭向来对现代主义充满信心。
贝聿铭:不赶时髦,我是不赶时髦的,你问美国的建筑师、法国的建筑师就知道,我是比较保守一点。
贝聿铭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他说名分来了肯定要走,而真正留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
贝聿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觉得在建筑方面现在太流行了,譬如服装,这个时髦一年就没有了,过了一年就不时髦了,建筑不能如此,建筑是做了以后,就是了,你不能说明年拆了,你不能拆它,所以要靠时髦是不应该的。
1998年,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批准立项,这座中国人梦想了40年的国家大剧院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大剧院坐落北京的心脏地区,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离天安门500米,四周环绕着一系列代表国家政治、文化的建筑物,它应该很“传统”、很“中国”。
然而保罗·安德鲁的中标方案,却打破了人们心目中既定的想法:建筑采用椭圆的构造,四周以人工湖环绕,椭圆表面用钛金属板与玻璃做成透明的效果。
方案一出,各方人士褒贬不一,赞赏者说它是“一颗浮于水面的明珠”,而反对者则被戏称为“蛋”甚至“坟墓”。
保罗·安德鲁:我不介意人们认为它像蛋或者坟墓,就随他们去想像好了。
当你设计、建造出一个建筑,让人们去参观、去欣赏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对这个建筑存在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不是建筑师强加在他们头上的。
设计是创作,而自由是最重要的,如果表达的不是设计师的愿意,就不会是好设计。
保罗·安德鲁的设计一出台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指责,核心正是中国人最关心的传统问题。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大美不朽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大美不朽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23期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大美不朽— 2019年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他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代表作包括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等。
他曾说:“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他传奇的一生,也和他的作品一样,越是经历时间的洗礼,愈发熠熠生辉。
贝聿铭出生在广州,成长于苏州,10岁那年随父亲搬到上海,见证了上海国际饭店拔地而起,他为这座“远东第一楼”所着迷,“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远赴重洋,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后转学麻省理工,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师职业生涯。
他真正成名是1963年。
那一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他的家人决定在波士顿修建一座私人图书馆以表纪念。
当时和贝聿铭共同竞争这一项目的建筑师包括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
媒体称:初选入围的几位建筑师,在会见肯尼迪夫人时,多少都阐释了他们想要怎么设计。
轮到贝聿铭,他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
或许正是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这是个非常动情的决定……他满是自信,让我想起了杰克(约翰?肯尼迪的昵称)。
他们是同一年出生的。
我决定和他一起迈出大胆的一步。
”那是一种时刻保持平和、在任何场合都能泰然自若的镇定。
1979年,这座黑白分明的现代建筑矗立在波士顿近郊的哥伦比亚角,被认为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建筑界因此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1983年,贝聿铭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如果说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闻名全美,那么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则让他闻名全球。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一、艺术特点贝聿铭光线特点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
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
“光很重要。
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
”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贝聿铭玻璃钢材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
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贝聿铭巧用混凝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作品中, 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 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
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
贝聿铭几何构造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 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
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贝聿铭评价.doc
贝律铭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聿铭一九三五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与趣呢,说起来也属偶然。
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
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由此可见,兴趣是成功最大的动力。
贝聿铭勇敢地违抗父命而选择自己的理想,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敢于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一九四八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他们搭档达十二年之久。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大学毕业的人,有的会有壮志雄心,立志成立自己的公司;有的会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过的舒坦而已。
贝聿铭就属于那种有雄心壮志的人,我毕业以后也会像贝聿铭一样,首先找个工作,几年后,自己的技术成熟了,我就会成立自己的公司!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贝聿铭
贝聿铭:“很中国”对我就是表扬2012-2-11 22:08:02 上传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厅“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时获得了如此评价。
《贝聿铭全集》是这一评语的最好见证,本书展示了贝聿铭逾50年来一众卓越的雕塑感造型作品。
贝聿铭为中文译本撰写序言说:“我的建筑设计从不刻意地去中国化,但中国文化对我影响至深。
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我很高兴有幸在中国参与了几项设计,从早期的香山饭店到近年的苏州博物馆,我都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
中国建筑的根可以是传统的,而芽则应当是新芽,这也是中国建筑的希望所在。
”香山饭店和贝聿铭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它层数不高,既非高科技,也非城市建筑,不受任何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制约。
17岁就离开故土的贝聿铭,他的现代风格建筑作品里一直都掺杂着天生的东方元素。
如今40年后重返家乡,对于受过纯西式教育和培训的贝聿铭来说,这回正是一个自己探寻中国建筑艺术精髓的旅程。
香山饭店胜在自然元素、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及其包含的炽热梦想,整个建筑作品的主题都落在“回乡”二字上。
1974年,贝聿铭第一次和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一行访问北京,那时中国刚刚开放了国境,政府正大兴发展建设。
贝聿铭则进言政府尽量不要在故宫附近建高楼,以免破坏了故宫上空本来开阔的空间。
4年后,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专设的晚宴上,贝聿铭也提出了相似的担忧。
身为杰出海外华人,他有较大空间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之后不久,政府决定禁止在故宫周围一定范围内建设任何高楼。
贝聿铭回忆道:“算起来,这才是我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虽然不能在市中心建高层酒店,政府还是希望贝聿铭能在北京建座楼,并提出三块城外的地皮供他选择,其中一块上好的地皮就在香山。
贝聿铭仔细观察了北京的建筑,发现走过几十年的苏联影响之后,如今的中国,国际风格已经有点呈泛滥趋势,随之也引发了连锁的民族主义反击,一些西式的建筑被硬加上了中式的宝塔顶。
贝聿铭现代美的不倦开掘者
贝聿铭:现代美的不倦开掘者作为一名建筑爱好者,近年来一直默默祈祷着:在现代建筑领域为华人争得耀眼光彩的贝聿铭先生能够度过百岁大关。
而当他顺利跨过这一大关之后,我又紧张地祈祷着:那个任何人也躲避不了的大限之日晚来一天,再晚来一天。
然而自然规律不可违抗,这一天还是来了:2019年5月16日,那颗灿烂的星星,在建筑星空中耀眼了半个世纪之后,陨落了。
这是人类的损失,更是华人世界的痛失!立志学新建筑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但成长在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园林建筑十分丰富的苏州古城,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即是他的家族私产。
难怪他自豪地说:“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难改变。
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贝聿铭恰恰在他“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去了海风劲吹的上海,感受到了新的时代气息。
黄浦江头那新城墙似的高层建筑没有使他因陌生而畏怯,相反因新鲜而欣喜。
尤其是那座标出上海新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048世纪人物049世纪人物天际线的20多层的国际饭店使他欣喜若狂,使他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立志学新建筑!但新型的建筑应该去哪里学呢?这又是一个考验他战略眼光的难题。
现代建筑的滥觞在德国,可那时的德国正被法西斯统治,现代建筑的缔造者格罗皮乌斯等人正遭法西斯的驱逐,甚至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之中,唯一的选择只有跨越太平洋去美国了。
当时的美国不仅现代建筑业如火如荼,而且有现代主义建筑四大代表之一的赖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以后,现代主义的其他3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都相继流亡到了美国。
出于对现代主义的热爱,贝聿铭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后者还曾是他的老师。
他们的先进建筑理念和社会观点启迪了贝聿铭,使他设计出了大量的战后工薪阶层所急需的公寓。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观点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观点贝聿铭,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给世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建筑作品。
其中,苏州博物馆是他在中国的杰作之一。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观点集中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建筑融合的独特看法。
1. 对于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定位,贝聿铭认为保护与传承是首要任务。
他表示,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传统建筑和园林资源,如何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成为他设计的核心课题。
贝聿铭在设计之初就借鉴了苏州园林的布局和元素,将博物馆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在建筑风格上,贝聿铭主张“无为而治”的设计理念。
他注重建筑的简洁、纯粹,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白色、灰色和木材等素材,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
他巧妙地利用光线和空间的变化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使参观者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之中。
3. 贝聿铭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展现了对功能性的关注。
他强调建筑应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使参观者能够舒适地欣赏艺术品和展览。
他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注重了展览空间的布局和流线,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人流量和安全性等因素。
贝聿铭的设计使参观者可以有序地游览博物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4. 贝聿铭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体现了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他在设计中采用了许多环保节能的措施,如利用天然光线、雨水收集系统和地源热泵等。
这些设计既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又为建筑提供了更好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来说,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观点充分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独到见解。
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建筑作品。
他对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具有良好空间环境和可持续性的现代博物馆。
贝聿铭的设计思想不仅影响了建筑界,也为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功能性的极致关注。
大师贝聿铭: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大师贝聿铭: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作者: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毕亚军已经99岁的贝聿铭(Ieoh Ming Pei)是少数站上全人类巅峰舞台的华人。
与越来越多沾光中国崛起而被世界瞩目的后来者不同,他30年前就单枪匹马地闯入世界核心殿堂,被世界仰望,让华人荣耀。
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聿明”寓有光明之意。
贝聿铭生来与建筑有缘。
童年时,贝聿铭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居住生活。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由贝聿铭的叔公颜料巨商贝润生用80亿银元购得,解放后捐献给了国家,如今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1月,贝聿铭曾两次荣归故里,并为狮子林题写了“石品洞天狮子林”七个字。
10岁时,贝聿铭被父亲贝祖诒带到当时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并因眼睁睁地看着“远东第一楼”——上海国际饭店平地起高楼,进一步爱上建筑。
“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一天天去看,越来越高,结果差不多20多层,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事很值得研究一下。
”贝聿铭回忆。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曾供职于“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公司,1914年进入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工作,后来先后担任中国银行广州、香港、上海分行经理及总行副总经理,并于1946年3月1日出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
因为祖上由行医卖药起家,自己又从事了金融业,贝祖诒希望儿子从事金融或者学医,但贝聿铭却选择了自己的兴趣:攻读建筑,希望有朝一日盖出自己的国际饭店,并于1935年远赴美国求学。
起初,贝聿铭进入了宾州大学学习,但他对学校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很不感冒,还没等正式开学就离开了那里,然后自告奋勇报考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工程学专业。
当时,贝聿铭只有一个学习建筑的梦想,没有什么绘画基础,系主任建议他重新考虑,但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在麻省理工,贝聿铭认识了现代建筑运动创始人、建筑大师Le.Crobusier,并从他那里将对建筑的理解从兴建漂亮房子上升到美学和历史人文的高度。
贝聿铭
《贝聿铭》读后感有人说,世界之美来自于人与自然共同的努力,而设计是其中的灵魂。
一直以来,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多的感触,认为这过于夸大了设计的作用和地位。
在求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自己也曾接触过设计,但总认为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已,与音乐、美术等并无本质之差。
然而,近期读到的《贝聿铭》这本书,让我领略了贝聿铭的成长之路和设计理念,特别是看着他出神入化的设计作品,观赏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让我真切感受到他真是建筑界的天才,也直接颠覆了我对设计的认识。
我深深感受到: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说起这本书,其实早在1990年已经出版,作者是王天锡。
王天锡是我国知名的建筑师,曾在纽约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学习,也许正是这个经历,让他写的这本书读起来更有层次感和吸引力。
从内容上来说,本书主要分为评论、作品、言语摘录等三大部分,后还有附录,重点联系贝聿铭先生的建筑生涯展示了其所取得的成就、分析阐述了获取成功的关键所在。
其中作品部分又分为大型城市开发项目及城市规划、住宅及社区开发项目、公共建筑和总部建筑四个板块,集中呈现了贝聿铭的46个经典杰作,遍布美国纽约、华盛顿、丹佛、费城、芝加哥等和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香港及中国大陆等重要城市。
无论研读那一部分,我都为设计内容所吸引,为设计手法所感染,为设计作品所征服,并不断触动我的神经,引发我的深思。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的一个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
1935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1955年创建贝聿铭建筑事务所,通过自身不屑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索,他的建筑设计广及许多国家和地区。
本书一开始就围绕他的这些成就入手,首先介绍了他的成长之路和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包括曾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美国文学艺术科学院建筑金奖,法国建筑科学院大奖以及普利茨克奖等等,充分表明了他在业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汇总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苏州博物馆位置与平面图馆内竹林中的石头踏步大约两年前,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刚刚开馆,我就乘参加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答辩之便,参观了这个备受国人关注的博物馆。
老实说,这个建筑给我的第一感觉,并不特别好。
也许是媒体宣传过度了,使我对它产生了过高的期望。
总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初的感觉,似乎还带着一点点莫名的失望。
此前,媒体一再强调,这个作品是贝老的“封刀”之作,是贝老最钟爱的“小女儿”。
这种宣传,给人的感觉,似乎这个作品就是贝聿铭作为一代建筑宗师的最为竭力倾心的终结性的作品,也是贝老最认可最偏爱的作品,颇有贝氏巅峰之作的意思。
媒体和业主一样,总是希望这个作品不仅是建筑师终其一生所设计的最好的作品,而且也是全世界最杰出的作品。
但是,愿望不总是事实。
看过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同时也看过他设计的京都贺滋县美秀美术馆的人,很难说服自己说,这就是贝氏最好的、最精彩的作品。
当然,如果和国内一些新建的博物馆相比,尤其和那些明显模仿和抄袭国外建筑作品的博物馆相比,这个作品无疑是好的,值得称赞的。
我觉得这个作品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下几点:第一是在正确的地方选择了一种正确的风格,平民化的建筑风格。
中国建筑历来是作为一种政治表述或政治修辞出场的。
追求高大,追求华丽,讲究排场,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这不仅仅表现在一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中,也表现在一些大型的纪念性的或文化性建筑之中。
很多博物馆,动不动就搞大型雕塑,大型浮雕,唯恐建筑不够洋派,不够气派。
贝聿铭却不同。
他追求的是含蓄,甚至是隐逸,虽然不是那种深山藏古寺的隐逸,但是,却非常明显地表露出一种内敛的平民化气象。
色彩,是最简单的白色和灰色;材料,是一般的砖、木、钢筋和玻璃;建筑高度,地面不超过两层。
大门用钢架结构,门墙除了小小的一排横式的“苏州博物馆”五个大字和馆标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当然也没有浮雕或壁画。
馆内从石头踏步的选料,到放置方式,从馆内茶厅的布局,到人字形走廊天花顶的设计,也都充分体现亲和性、随意性原则,绝不故作贵族气派,更不炫耀高科技。
贝聿铭说
所以把几何性归结为贝聿铭建筑风格的特点之一,正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他一方面在处理功能和形式的关系时突出表现建筑的几何特性;另一方面又不断丰富这种特性,把几何性的表现从简单的单一几何体发展到复合几何体或多个单一几何体的组合,往往使人们意想不到,目不暇接。
......贝聿铭更加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是非常肯定的组成部分,而保留下来的当然都具有鲜明的属性。他的作品中,大多不设一般所谓的裙房,也极少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体,并非因为裙房和连接体不可能具有明确的几何属性,但如果省略这些部分,主体则必然更加突出,而且结合结构构造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显示了建筑师驾驭空间组合的能力和技巧。
在香港中国银行工程中,利用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的建筑平面分为四个单元,然后使这四个单元上升到不同的高度,因而使整个建筑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晶体。
加利福尼亚州柯斯塔梅萨的摄政旅馆看上去也是由三角和其他几何体所构成,不同之处在于几何形体是依靠建筑布局基线网格在方整用地之内旋转了一个特定角度而形成的。
与勒.柯布西耶的不同,贝聿铭虽然多有借鉴,但在风格上,却一反柯布西耶的粗犷野性,充分表现了工业化的无比精美。
贝聿铭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
(1)鲜明精确的几何性。
几何性是建筑的一种天然属性,任何一个建筑师也不能使他的作品脱离这种属性。
浩瀚大漠中的吉萨金字塔无疑是四面体四棱锥的最纯粹的表现。
由贝聿铭事务所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考伯主持设计的康涅提卡特洲斯坦弗市皮特包斯总部颇为与众不同,设计人在这里运用了“减法”,其平面是在一个长方形一角不对称地切去一个正多边形,看上去就像冲压车间里剩余的“边角料”。
纽约赛奈医院虽然包含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和两个半正方形,但给人的最终印象与皮特尼包斯总部相似,是一个“差”而不是“和”。
贝聿铭艺术语录
吾观贝聿铭之艺,实乃当世之卓越,彼之语录,皆艺术之真谛也。
言其设计,必先究心于形,形之千变万化,皆源于一心之灵动。
彼云:“建筑者,空间之艺术也,亦时间之见证。
”斯言矣,建筑非但砖石之堆砌,实为历史之载体,文化之传承。
贝氏又云:“吾之设计,意在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诚哉斯言,观其作,无不体现天人合一之理念,巧夺天工,而不失自然之韵。
彼之语录,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实为艺术家之心声,亦为世人领悟艺术之指南也。
或曰:“贝氏之艺何如?”答曰:“其艺博大精深,融贯中西。
”彼之设计,既承古典之精华,又开现代之新篇。
以传统为基,创新为翼,故能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独领风骚。
吾人观其语录,如沐春风,如饮醇酒,心旷神怡,受益良多。
贝聿铭艺术语录,实乃艺术界之瑰宝也。
贝聿铭:百年传奇,追求极致
贝聿铭:百年传奇,追求极致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9年第23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
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在贝聿铭长达近8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在四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上,给世人留下大量精美绝伦的建筑。
尽管他的几乎所有作品,在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都饱受争议、批评不断,但时间证明了它们的经典性。
他所坚持的现代主义风格,兼容了西方的精致的现代美学与东方的人格化的诗意。
他的足迹遍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的建筑设计获奖五十多次,其中包括1983年获得世界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茨克奖,以及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和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
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贝聿铭,穿越一个世纪而来,把近百座经典的建筑留在世界各地,给人类带来了惊喜,也给岁月留下了灵动的痕迹。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整个美国笼罩在一片哀痛的气氛中,肯尼迪家族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以表纪念。
最终被引荐的建筑设计师人选有三位:密斯、路易斯·康、贝聿铭。
在这三位中,贝聿铭显然是最没有名气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个。
可他自有办法,从多数人根据外表产生的第一印象入手,他重新布置了自己的事务所,摆放上了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喜欢的花草。
杰奎琳被誉为美国最优雅的第一夫人,拜访如约而至。
先是当时名气最大的密斯,然而他却一副高傲冷淡的样子,一直叼着雪茄,他的这种不紧不慢的态度惹恼了杰奎琳。
而另一位大师路易斯·康,说话晦涩难懂,衣着邋遢随便,只有贝聿铭西装革履地接待了她。
在会谈中,贝聿铭温文尔雅地展现出自己的尊重,热情认真地给杰奎琳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
1964年,当杰奎琳对外宣布由那时还没什么名气的贝聿铭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时,他的名字一下子成为了字谜和竞猜游戏的热词。
贝聿铭的初稿一出,马上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反对游行,人们认为这个建筑会破坏当地的社区风格。
贝聿铭人物评价1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不赶时髦,我是不赶时髦的,你问美国的建筑师、法国的建筑师就知道,我是比较保守一点。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觉得在建筑方面现在太流行了,譬如服装,这个时髦一年就没有了,过了一年就不时髦了,建筑不能如此,建筑是做了以后,就是了,你不能说明年拆了,你不能拆它,所以要靠时髦是不应该的。
在所有的中国建筑师都在向西方看齐的时代,他致力于为中国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
(可以插入一些他个人照片及作品)2001年,一名西方记者向众多中外建筑师征询他们心目中最佳的五个现代中国建筑,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不认为在中国能找出五个像样的现代建筑,然而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提到了香山饭店。
他的设计者,是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
这虽然不是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但无疑是世界范围最为大众熟知的明星建筑师,在中国他更是家喻户晓。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
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全国建筑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章之后,1982年推选他获得“最佳大型普里茨克建筑学奖金”。
总部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他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设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了解。
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
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插入一些他的金典建筑作品,如中银大厦,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外观内部都要)。
贝聿铭:历经百年,他将现代主义建筑做到极致
贝聿铭:历经百年,他将现代主义建筑做到极致谈到从中国走出去的世界级建筑师,不得不提到贝聿铭。
3年前的5月,贝老安详离世,留下了数不尽的传奇……(图源:telegraph)生于乱世中国,18岁赴美求学,在当时华裔颇受歧视的国际建筑界,踏踏实实用震撼的作品说话,一步步征服了整个世界。
他在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泰斗”“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
贝聿铭的建筑生涯,可以从1927年,10岁的贝聿铭来到上海算起。
贝聿铭在上海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也看到了不少刚刚在上海建起的现代主义建筑。
上海国际饭店是贝聿铭最喜欢的建筑,这座1934年竣工的饭店,是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的作品,外形模仿美国早期摩天大楼形式,立面强调垂直线条,层层收进直达顶端,外部轮廓高耸且稳定,号称“远东第一高楼”。
从此,对建筑的好奇与喜爱变成一道光,照进了贝聿铭的心里,一颗种子悄悄发芽。
上海国际饭店(图源:上海档案信息网)为了心中的理想,1935年,17岁的贝聿铭远渡重洋、赴美求学。
从1927年梦想萌芽,到2019年生命走到尽头,贝聿铭用一生近百年的时间,将现代主义建筑做到了极致。
现代主义建筑是建筑风格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工业化、民主化的理想实验和探索开始,经过约一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视觉景观。
而出生于苏州名门望族的贝聿铭,把以“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东方智慧和中和、温润、诗化的独特美学理念融入现代主义建筑,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
01东方智慧:把冷冰冰的现代主义建筑引向优雅的道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它注重功能和构造,否定复古和装饰,强调抽象的几何形美学原则,透明、简洁的传达方式,但也难免千篇一律。
电影《玩乐时间》对遍布全世界的“方盒子建筑”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图源:豆瓣)贝聿铭认为,美的创造是建筑师的最高职责,导致现代主义建筑非个性化泛滥的元凶并不是现代主义本身,而是设计者创造力的缺乏,于是他有意识地寻求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美,将东西方不同的精神融会贯通,使新现代主义散发出时代的光泽和东方的典雅的气质。
[中学]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部分作品赏析
[中学]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部分作品赏析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部分作品赏析贝聿铭名言精选, 建筑是有生命的,虽然它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
, 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
, 让光线来设计。
, “一个城市,并不等于就是一堆建筑物,相反的,是由那些被建筑所围圈,所划分的空间构成。
” , 如果房间与自然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
贝聿铭简介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作品风格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贝聿铭的“作品”。
他设计的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还有丹佛市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纽约市的议会中心,也使很多人为之倾倒。
费城社交山大楼的设计,使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最令人叹为观止。
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座建筑物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
”贝聿铭的作品不仅遍布美国,而且分布于全世界。
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也是贝聿铭设计的,它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设计别具一格。
1984年5月间,美国在凤凰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几百名建筑师和来宾,从500个候选建筑物中选出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名列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聿铭精彩评论集锦贝聿铭:著名华人建筑师,1917年生于中国苏州狮子林贝家,为中国银行创始人贝祖怡之子。
17岁赴美求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修习建筑。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的中银大厦……法国罗浮宫金子塔……目前全心投入中国大陆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工作。
《贝聿铭谈贝聿铭》1:贝:……石匠本人或是他的子孙日后再收回石头,经过堆叠,终成假山。
这种延续性具体反映了中国文化——父亲播种,儿孙收获。
——《贝聿铭谈贝聿铭》P62:贝:……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家庭的真正含义——内聚力和历史。
——《贝聿铭谈贝聿铭》P93:贝:儒家的道德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很实用的哲学……儒家思想不是宗教,而是待人处世的方法……对西方人来说,宗教是很重要的,虽然我不确定,但我认为信仰上帝并不会给西方人带来局限,这种抽象的信仰其实是行为的原动力……我确实是缺少了某种能力。
想想那些为赞美上帝而创造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想想那些艺术、音乐和建筑的巨作。
这种灵感我是无从体会的,我也不知道我到底错过了多少。
——《贝聿铭谈贝聿铭》P144::北京确实要盖一座音乐厅,但这是个难题……中国的音乐厅不能只适合演奏西方音乐……对我来说,运用少量的乐器是演奏中国音乐的最好方式,但少量的乐器的大厅中演奏并不成功,因为音量不够。
……我想设计一座中国戏剧院。
中国的戏剧与西方的歌剧相去甚远……波:中国戏剧可能更重在演员的表演,而非场景的变化。
贝:正是如此——……脸部表情变化和手脚动作都很重要,我想中国戏剧并不适合三千位听众那么大的表演场……——《贝聿铭谈贝聿铭》P215:贝:……作为教师,他是很出色的,他允许我们自由思考问题,但必须为自己辩护,说明我们之所以以某种方法做事的理由……“试一下”、“证明给我看”……不能只是你个人从感性上认为这件事物很好、很漂亮,这种自我约束是很有用的。
——《贝聿铭谈贝聿铭》P31 6:贝:……我认为这个理论的背景比理论本身更重要。
……“国际风格”——《贝聿铭谈贝聿铭》P33贝:……建筑风格的国际化是很有限制的。
……世界各地的气候、历史、人文和生活各不相同,而这些因素应该是建筑表现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人原本就很不一样。
……建筑表现能够反映文化差异很重要,这点对那时的哈佛建筑系和建筑系的学生是很重要的……《贝聿铭谈贝聿铭》P347:贝:……欧洲艺术的主题大多是赞美教会和帝国的力量,而东方的艺术……则大多是为私人的享乐而作。
譬如重要的画轴不会被长时间地挂于墙上,……多半是供人欣赏之后,很快又被卷起来收藏。
……这些生活上和文化上的差异对于博物馆藏品的保养和陈列一定会有影响。
——《贝聿铭谈贝聿铭》P345:贝:……作为教师,他是很出色的,他允许我们自由思考问题,但必须为自己辩护,说明我们之所以以某种方法做事的理由……“试一下”、“证明给我看”……不能只是你个人从感性上认为这件事物很好、很漂亮,这种自我约束是很有用的。
——《贝聿铭谈贝聿铭》P31 6:贝:……我认为这个理论的背景比理论本身更重要。
……“国际风格”——《贝聿铭谈贝聿铭》P33贝:……建筑风格的国际化是很有限制的。
……世界各地的气候、历史、人文和生活各不相同,而这些因素应该是建筑表现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人原本就很不一样。
……建筑表现能够反映文化差异很重要,这点对那时的哈佛建筑系和建筑系的学生是很重要的……《贝聿铭谈贝聿铭》P347:贝:……欧洲艺术的主题大多是赞美教会和帝国的力量,而东方的艺术……则大多是为私人的享乐而作。
譬如重要的画轴不会被长时间地挂于墙上,……多半是供人欣赏之后,很快又被卷起来收藏。
……这些生活上和文化上的差异对于博物馆藏品的保养和陈列一定会有影响。
——《贝聿铭谈贝聿铭》P348:贝:我后来终于有机会在设计北京附近的香山饭店……我不再去那里的原因是他们搞得太糟糕了。
香山饭店的设计谈不是上什么改革,也不是他们从未见过的风格……。
《贝聿铭谈贝聿铭》P359:贝:一般来说,从与自己相反的人身上可以学到最多的东西。
……齐肯多夫……我也学到了不少营造业的政治……他除了教会我更有耐心,也让我懂得了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并了解重大市政工程幕后的权利结构——《贝聿铭谈贝聿铭》P4110:波:许多年轻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上似乎更热衷于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不太愿意花工夫去满足建筑案的需求。
贝:……设计作品应能有力且流畅地显示出那个建筑设计的时间背景、环境因素和建筑目的……我认为不过于强调个人的设计风格是一种有责任心的表现。
——《贝聿铭谈贝聿铭》P64~6511波:你是否认为日本建筑师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自己的文化根源?贝:可能是……他们不同意我的设计手法,却又感受这种不同手法对他们的挑战。
波:他们没有提到美秀博物馆,可能无关对作品的评价,而是他们比较胆怯。
这是日本人的基本态度,因为他们不想妄加评论。
贝:我当时指望着学生问我:“为什么这栋建筑看上去这么日本化?这样做是否妥当?我们还未进入一个更国际化的设计阶段吗?”……但他们问我法国罗浮宫和美国国家美术馆,却没有人问起我美秀博物馆。
——《贝聿铭谈贝聿铭》P65~6712:贝:大罗浮宫能有今天,除了规划的逻辑之外,主要归功于密特朗总统的支持,他理解将复杂、互相冲突的罗浮宫王宫建筑群连接成统一的罗浮宫博物馆的重要性。
——《贝聿铭谈贝聿铭》P7713:贝:现代日本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
互传花粉需要时间,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
——《贝聿铭谈贝聿铭》P9214:贝:……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主要问题是“风水”。
风水的起源是对自然力量的信仰,后来却演变成一种迷信……在香港设计高楼大厦,建筑师需要考虑比纽约强两倍、比洛衫机强三倍的风力……——《贝聿铭谈贝聿铭》P97~9815:贝:建筑设计者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分析过程才是重点。
我不属于任何流派,也没有投入任何建筑运动,吸引并群聚追随者特别是青年建筑师好让自己成为有品牌的建筑师,那不是我的方向。
……我猜想我一定也有我个人的设计风格,就好比我的笔迹,但这并不是刻意形成的。
……我感到没有固定的风格给了我更大的设计自由。
——《贝聿铭谈贝聿铭》P107~10816:我们试以日本人在台湾所建造的西式建筑为例子来看。
老实说,日据时期虽然留了很多建筑,却没有真正有价值的。
……市政府大厦显得畏缩,缺乏舒展的公共建筑的气度,从相貌上看,似过琐碎,不够大方。
……日本是个心胸很狭小的民族……模仿西方折衷主义建筑的时候,虽然刻意模写其细节,但在规模上就拓展不开,时时现出猥琐的样子。
——《细说建筑》(台湾著名建筑师:汉宝德)p3217:大体说起来西方民族较喜欢自然的颜色,东方民族较喜欢人工颜色……西方19世纪的理论家毫不客气地指出,喜欢鲜艳颜色的民族,在艺术上是落后的,日本的建筑史家也大都持同样的态度……把我们整个的文化也连带着看低了。
……城市人认为乡下人“俗”,原因之一,是乡下人喜欢大红大绿……难道中国人都是大俗人吗?不然,不然。
中国传统士人的生活大多是无彩的。
……只有中国人崇尚黑白的山水画,……书法……在专制时代,大部分的人民是住在非常朴素的环境中,大红大绿只有在庙宇中见到,或过新年的时候看到,这符合于大自然中生命的韵律……可惜的是,当年这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观念,由于民主时代的来临以及富裕生活的需要而破坏了。
——《细说建筑》(台湾著名建筑师:汉宝德)p51~53 18:大体说起来西方民族较喜欢自然的颜色,东方民族较喜欢人工颜色……西方19世纪的理论家毫不客气地指出,喜欢鲜艳颜色的民族,在艺术上是落后的,日本的建筑史家也大都持同样的态度……把我们整个的文化也连带着看低了。
……城市人认为乡下人“俗”,原因之一,是乡下人喜欢大红大绿……难道中国人都是大俗人吗?不然,不然。
中国传统士人的生活大多是无彩的。
……只有中国人崇尚黑白的山水画,……书法……在专制时代,大部分的人民是住在非常朴素的环境中,大红大绿只有在庙宇中见到,或过新年的时候看到,这符合于大自然中生命的韵律……可惜的是,当年这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观念,由于民主时代的来临以及富裕生活的需要而破坏了。
——《细说建筑》(台湾著名建筑师:汉宝德)p51~53 19:某地的建筑本是为某文化的产物,可是异文化的人看到了,觉得美不可言,希望拥有这样的建筑,因此就把该形式的建筑建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再反映原有的文化与生活的内涵,只有形式的美,就是所谓的风格建筑。
风格建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细说建筑》(台湾著名建筑师:汉宝德)p9620:西方的建筑学者……很看不起中国的建筑,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建筑以使用木材为主,忽略了建筑艺术的纪念性……觉得我们对生命的感觉太不严肃了。
……这一点……只是说明我们没有利用建筑做为追求永恒感的工具而已。
中国人古来就是唯生主义者,对于生生不息的自然现象由感到奇妙而崇敬,形成正统哲学思想的一部分。
……木材给人的感觉,是顺适自然,是承认渐与变为生命的本质。
……“常变”似乎与“永恒”是对立的,但仔细推究起来,常变才是真正的永恒。
——《细说建筑》(台湾著名建筑师:汉宝德)p126~12921:中国自明代以后,在建筑上的态度就是马马虎虎。
……可能与建筑物的木材上施以厚重的油漆有关,因为油漆把木质与木工的品质完全遮掩,技术的精准就失掉意义了。
……建筑的本体与装饰是两回事。
……若用这种精神去从事机器生产,这些机器免不了要时常出毛病了。
……工业时代的精神就是精准与效率,而且表里如一,一丝不苟……日本人的建筑是木造的,但他们的木建筑不上釉彩……即使是很小的房子,也很认真地建造……为西方人所乐道。
因此他们进入机械时代,很容易投入……美国在建筑上感染了现世主义的作风,有草草了事的现象,……他们竟不十分介意,台湾货在德国日本卖不出去,在美国则畅销。
这说明民族的气质在改变中,而美国机械的精准性就很不可靠了,今天除了比较昂贵的航空、太空等工业,连美国人也承认其产品远不及德国日本货——《细说建筑》(台湾著名建筑师:汉宝德)p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