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田文娟

合集下载

成长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

看要求 找材料 取题目 选情节
为中华
开头 预祝
找材料
友情提示
细节
取题目 选情节 友情提示
听到“中华不振”
感受到“中华不 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下志向
学过哪些描写?
• • • • •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心里活动描写

… …唉, 这该死的苦瓜会打滚,还
差点把本小姐的手弄伤,这可怎么办? 有了,妈妈切苦瓜时都是把苦瓜剖成 两半,这样苦瓜就成了两只小船,然 后把“小船”翻过来盖在菜板上再切, 这样苦瓜就不会滚了。我可以学学妈 妈的办法呀… … 心里活动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袁吉祥《我忘不了那件事》
• • • • •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心里活动描写
忆情景
想细节
……×××××××××××××××××× ×××××××××××××××××××× ×××××××××××××××××××× ×××××××××××××××××××× ××××……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认识了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乌塔
独 自 游 历 欧 洲
张 国 强
成 长 中 的 烦 恼
习作要求:
成长 把成长中最难忘的事写下来 ,把事情 和你的感受写具体。要写出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彩开头
• 打开我成长的档案,里面存放着我的喜,怒,哀,乐。最让我 记忆犹新的那就是我考出英语一级考的时刻。 • “嚓,嚓,嚓。”圆珠笔和纸摩擦的声音不时传出。书桌 前,正在埋头写作文的我也在回忆成长的故事……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在成长中都有自己的快乐与 烦恼,我也不例外。我至今忘不了那件令我感到委屈和烦 恼的一件事。 • 成长中的故事犹如满天星,其中也有的像黄河水一样流向 了远处,但又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七优质教案设计S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七优质教案设计S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七优质教案设计S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七内容。

具体包括:教材第五章“语文园地七”中阅读理解文章《麻雀》,以及相应语法、写作和阅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麻雀》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热爱。

2. 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麻雀》中一些生僻词汇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技巧,以及如何通过阅读感悟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阅读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一些小动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美好事物。

2. 阅读文章《麻雀》(15分钟)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

讲解文章中生僻词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一至两个有代表性阅读理解题目,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对学生答案进行点评,指出错误,指导改正。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七——《麻雀》2. 内容:文章大意生僻词汇阅读理解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文章主要讲述什?2)作者通过观察麻雀,得出什结论?仿写一篇以小动物为主题文章。

2. 答案:1)文章主要讲述作者通过观察麻雀,感受到生活中美好。

2)作者认为,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在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方面掌握程度,为今后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小动物,记录下它们特征和趣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推荐一些与生活有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提高他们语文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七单元本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单元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

“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

背诵、积累古诗21 古诗三首1. 会认“塞、秦”等4 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

理解“飞将、沙场、人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 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4. 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重点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

1. 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教学,会认字有4 个,要掌握的多音字1 个,会写字10 个。

读音方面:其中“项、雄”是三拼音节,特别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

识字、写字方面:左右结构的字有“征、词、催、醉、雄、项” 。

“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

记忆生字方面:可以采用两个熟字相加,如“工+页=项”;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如“摧——催” 。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 阅读理解这三首诗前两首是边塞诗。

对于古诗的理解,要从“解诗题”开始,然后到“知作者”,接着是“明诗意”,最后是“悟诗境”。

洪湖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小草之歌教案1语文S版

洪湖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小草之歌教案1语文S版
2.组织交流读书的新发现,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4;)
(学情预设: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发现。)
3。小结:通过刚才的读书和交流,同学们又有很多发现,这些发现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诗歌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让我们带着所有的发现重新走进《小草之歌》,试试看,还能够收获到些什么。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题,多媒体出示诗和音乐,师范读。
设计意图: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
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洞庭湖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如课外书籍、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大世界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例如在教学中播放洞庭湖的图片等.通过图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风光,并配以和谐的音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对洞庭湖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领悟更深,认知和情感发展更协调.
2。创设情境,朗读展示与指导。
3。 尝试背诵
4.(生成性)多元展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对话,唱歌,表演,做画等多种形式展示。)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指导学生重新认识课题,谈自己新的收获.
2。【课件出示】小草是渺小的,甚至微不足道,它却那样的乐观、自信;小草也是弱小的,它却那样的坚强、勇敢;小草是默默无闻的,它却把祖国山河打扮得如此多娇…… 然而我呢?我不是小草,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郾城区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龙卷风名师教案冀教版

郾城区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龙卷风名师教案冀教版

龙卷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了解“谈虎色变、特异、面目全非”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解词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体会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龙卷风.3。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文章中运用的列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感悟,体会龙卷风的形态和气势.正确的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资料,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自己的收集资料和图片。

2.说一说自己的感受.3。

教师小结,导入本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检查自学.1.检查生字.展示课件。

(1)哪些字较难记?(2)有什么记字的好办法?2。

指名读课文。

3。

交流读后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读了这篇课文,龙卷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来展开教学。

组织学生交流.4。

哪个词体现了人们的感受?三、学文.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龙卷风那“特异的形态”、“狂暴威猛的气势”展开教学。

体会“谈虎色变”“久久不能平静"等词语,指导朗读。

四、作业。

1。

把课后的生字一个字写两遍,并给每个字组一个词。

2。

关于龙卷风,你还知道哪些,课下和同学交流以下。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龙卷风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龙卷风的知识呢?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勾画.二、合作学习.(一)组内交流:1。

右玉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龙卷风名师推荐教案冀教版

右玉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龙卷风名师推荐教案冀教版

龙卷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共同的关注点,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生的在课文中的体验才会真情流露,全情投入,为此,我深入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生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深入探究,顺利地实现了旧知与新知的连接,不断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是一篇介绍龙卷风的常识性文章,在教学预设时我先读了两遍课文觉得龙卷实在是很可怕,并发现文章是从形态特异、狂暴威猛这两个角度来写陆龙卷和海龙卷的.接下来我进一步深入地感受陆龙卷和海龙卷.我发现作者对陆龙卷的描写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接着读它的形态部分恐惧之感越来越近,然后龙卷风的肆虐行为简直让人毛骨悚然,那陆龙卷过后面目全非的大地更是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最后纵观这个描写陆龙卷的段落,发现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陆龙卷那种让人心惊胆战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让人真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来看海龙卷,虽然他没有陆龙卷那样对人类造成多大的危害,其实它形体更巨大,气势更威猛。

作者举了一个海龙卷的例子,利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就把海龙卷发生是哪恐怖的景象非常真切地展现出来……合上书,我忽然想起应该把自己走进文本的过程带入课堂。

自己走进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学生理解一篇课文的过程吗?对,就按自己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来讲这一课.课堂上,导语过后,我说道: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近龙卷风.首先我们来读读描写陆龙卷的这部分,看看你对哪些词、句的感受特别深,注意把自己的感受标注在旁边,然后再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读书,边读边勾画、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汇报交流(在此过程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陆龙卷的狂暴威猛,体会他让人心惊胆颤的感觉,但不面面俱到.)一堂课结束了,在学生们下课时谈论龙卷风时那惊叹的神情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到孩子们真的经历了一场龙卷风,而我也收获了一个宝贵的经验:把自己走进文本的过程带入课堂,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益处.2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

社旗县一小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爬天都峰》教案1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爬天

社旗县一小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爬天都峰》教案1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爬天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绿叶的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潢川县一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新人教版(2)(02)

潢川县一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新人教版(2)(02)
2课时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1986年版《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飞入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2.学生把观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谈自己感受。
3.教师小结:虽然这是神话,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神话更神奇的。
发明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表新式飞机
发挥看法
发出 声响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生活应用上的美好前景。文中有较多的科技术语,要引导学生读正确,同时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纳米技术还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哪些地方.
这个学段的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新鲜名词都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纳米技术”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近几年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纳米技术这一概念才慢慢广为人知,因此学生对“纳米”并不感到陌生;同时纳米技术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妙而多彩,这又给“纳米”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使得学生对它有了较高的了解欲望。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这篇文章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4.课件展示纳米技术相关的图片。
5.板书课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6.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师生随机交流。
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3.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
纳米 微米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天梯 纳米吸波材料 病灶 光学显微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莒县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麻雀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莒县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麻雀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6 麻雀第二课时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重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一、复习引入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

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

朝阳县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朝阳县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人类的老师教案湘教版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文章为什么用“中秋赏月"开头,它的作用是什么?
2。关于“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是什么?
3.“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中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4。文末结尾语言生动活泼,巧妙有趣,试简述对这段话的理解.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科学知识。
突破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用列表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积累文中的科学知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探究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探索发现的习惯。
突破方法:根据文中的实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4、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
三、品读课文,联系事例,理解诗句.
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然后检查课前布置的预习情况,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哪些书,有哪些收获,明白了哪些道理。
( ) ( ) ( ) ( )
二、辨字组词
佯( ) 兼( ) 惶( )
洋( ) 谦( ) 皇( )
三、选词填空
出兵 出征
1。魏国将领庞涓率领11万精兵( )赵国。
2.20世纪50年代中,战火临近,中国决定( )朝鲜。
答案:
一、邯郸 佯攻 怠慢 天罗地网
二、佯攻 兼职 彷徨
海洋 谦虚 皇帝
三、1. 出征 2。 出兵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毽子里的铜钱说课

毽子里的铜钱说课

分布列小标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13自然段,想想课文 围绕“毽子里的铜钱”写了几件小事,想 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谁干什么。
概括主要内容
抓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质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会分级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 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作者写作意图 相符的问题)
2、会分类处理所提的问题,阅读能不 受枝节问题的左右。
教学过程
板块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列 小 标 题 概 括 主 要 内 容
首 尾 呼 应 , 质 疑
分布列小标题
教材25页:看到文章题目,可以先猜想文章的 内容,读的时候再对照印证。从题目推测课 文内容
教材68页:默读课文,速度要快一些,中间 不要停顿,也不要回读。读后要回想一下课 文主要内容,主要信息。
分布列小标题
p23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这次草原 之行的 ?试着分别概括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P46 课文第5自然段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红军夺 桥的困难?你想用哪个词概括? P48 概括说一说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 P62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P118默读课文,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 P125为课文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首尾呼应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 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 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 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眼前。
开头和结尾表达同一个意思
谢谢聆听!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
蒲阳小学
冯玉兰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字词学习与积累
板块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字词学习与积累
出 示 学 生 的 摘 录 笔 记

【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周学习内容:第七单元《地名》一.周学习内容:周内容:第七单元《地名》、二.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一类字5个,二类字4个;2. 积累: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3. ▲ 阅读“语天地”中的好词好句。

▲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笔下生花”等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我表现的能力。

4、作:(1)、写调查报告(2)、编旅游故事两项中选取一项进行写作。

写作要求:▲内容形式不限▲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三.周学科融合:,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化.四.周学情分析:通过本组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地名授课时间:周??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开放的单元。

地名命名的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其他多种形式命名。

学法教师导法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学法由学生先查找资料,以备上课使用。

课堂上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目标通过本组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化。

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学习重点一、了解丁丁家乡的地图1、出示:丁丁家乡的地图2、做识图游戏:一生说地名,另一生在图中指出。

3、小组讨论:你发现丁丁家乡的地名有什么特点?4、交流:5、师简介孙中的资料。

6、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在关地名的小故事,体会地名的化内涵。

二、日积月累1、指名看日积月累,找找共同点。

2、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也收集了不少各地的地名,谁说一说?3、现在我们也给这些地名找找他们的同伴,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板书。

金水区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天教案苏教版

金水区三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天教案苏教版
2、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3、指名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也想当诗人,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弄清题意.
1.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板书课文题目)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四、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的是什么,仔细看时看到了什么, 再反复看,多角度看,看到什么,想 到什么,有什么感受。看谁发现得快, 发现得多。看得仔细、发现最多、最 有趣、讲得清楚、讲得精彩、听得仔 细者都有奖。单设:眼力奖,口才奖 2.学生先在小组里比赛,再推选 出优秀代表参加全班的竞赛。 3.师颁发奖项。
看图发现:出示类似图,然学生 巩固 达标 阶段 找一找。 教师鼓励
教学 背诵日积月累 重点 教学 仿照短文试写歌谣 难点 教 学 具 准备 教法 学法 搜集各个季节所开花卉的图片及相关知识。 引导发现 小组合作 第四课时 教 (一)自读三个句子,谈谈自己的发现。 1.读一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简单谈谈理由。 教学预设: 生: 我发现这几句话都写得很具体, 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师: 你能找到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特仔细的词语来吗?谈谈理由 (生 学 找词)对,作者连那么细的爬山虎的细丝都数得那么清楚,细丝头上跟 芝麻差不多大小的圆片都观察到了,确实是细致入微呀! 生: 从这些句子中还可以看出作者观察时不怕吃苦, 观察的时间很 环 长。 师:谈谈你从哪儿看出来?] 2.同学们观察力还不错,下面我们看看小林和小东的发现和我们 一样吗?读他们俩的对话, 将重点词做上记号。 (如: 观察认真 仔细 长 节 期观察) 3.拿出自己搜集的好句子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想象作者是怎样
我看到了„„ 板 书 设 计 学会观察 仔细看 反复看 多角度看
课后 反思
Hale Waihona Puke 主备人 教 学 内 容课时
4 总课时
5
《语文园地二》之“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知识目标: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
教 学 目 标
技能目标: 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 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 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指导,发
指名转 述从 同桌那 里 听到的内 容,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表达得清楚流 畅。同桌评价倾听是否准确。 ①学生观察的结果可能发生分 歧,有人认为是酒杯,有人认为是两 个人的侧影。 师:大家同时看了同一幅图,怎 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谁看到的是正 确的呢?可以说说自己的理由。同学 们可以猜测谁观察得准确。 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 据理力争, 双方争辩。 ②(如果观察的结果一致)师: 你们确信自己的眼力准吗?我们一起 来看看吧!] 3.(再出示图片)师:请大家一 起仔细看看图,你一定会有令人惊奇 的发现。请刚才观察过一遍的同学先 告诉同桌刚才你一开始看到的是什 么?现在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 的?并说出观察的感受或启示。(将 划线部分的要求展示在大屏上) 生: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将新 结。 的观察结果和感受说给同桌听。 生:同桌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 的说清楚,同桌互相交换意见。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指名在全 班交流。 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 的补充,并做重点板书(仔细看 反复 看 从多个角度看) 师小结:对,正如同学们所说, 我们要想练就一双慧眼,就必须得非 常仔细地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要 适时点拨,总
一、观察图片──酒杯与人像, 同桌互助,探索观察方法。 1.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 好吗?请一、三、五、七小组同学闭 眼, (师用大屏出示右边第一幅图片) 合作 交流 阶段 其余同学用两秒时间观察图片,然后 把观察结果告诉同桌。 生:学生观察图片后把自己看到 的内容尽可能清楚地告诉同桌。同桌 可以就不清楚的问题发问。 2.师:刚才没有观察的同学谁愿 意说一说自己从同桌那里听到的内 容? 现。
耐烦、宽敞。 4、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 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 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 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 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 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5、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 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 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6、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 住宅。 2、教师点拨。

1 找比喻句、拟人句。 巩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 达 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 阶 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 文。 (要求: 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

指导练习

向阳、隐蔽、干燥 从外看 板 书 设 7、蟋蟀的住宅 计 劳动时间:十分 怎样建住宅 建造方法:扒、搬、踏、推 不断修整:加深加阔 住宅的特点 弯曲、有门、有平台 从里面看:光滑、平整、简朴
1、读《秋虫音乐会》 (有关蟋蟀 巩固 达标 阶段 的童话) 2、按要求写句子: (1)用关联词语写句子: 不光„„还„„ 如果„„就„„ 板 书 设计 7、蟋蟀的住宅 不光„„还„„ 如果„„就„„ 教师巡视
课后 反思
主备人:上课时间:审核人:
课题 蟋蟀的住宅 课型 品读 课时 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目标 2、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 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 重难点 事物。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个 段 自 主 学 习 学习内容 一、复习引入。 1、收集蟋蟀的资料。 2、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 二、自主探究,检查学习。 1、 自由读课文再次了解蟋蟀住宅 的特点。 阶 2. 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3 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学
主备人:上课时间:审核人:
课题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准备 理解蟋蟀住宅 课型 品读 课时 1
1、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 阶段
学习内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行为 1、教师谈话引
鼓励——(
反义词: 崭新——() 静谧——( )
板 书 设 计
仔细观察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敢于思考 反复求证
课后 反思
主备人:上课时间:审核人:
课题 《我看到了„„》 课型 口语 交际 课时 1
1、通过对图画的多次观察,总结观察的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 多个角度看。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有一定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想到的内 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3、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看法,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 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准备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感受说清楚、 说完整 的能力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 阶段 学习内容 一、激趣引入 自主 学习 阶段 二、自主学习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你是 如何发现的? 教师板题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 为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2)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3) 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 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4)小结: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 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 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生动地讲述了德国地球物理学家 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赞 扬了魏格纳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 学精神。
1、抓住重点词、句、段来体会科 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 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教师点拨 (1)悟文本。 生 1:从“1910 年的一天,年轻的魏 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 合作 交流 阶段 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 轻轻。”中,我知道这两句交代了事 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着力 渲染了一个洁白宁静的环境,为下文 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生 2:从“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 动,在静泌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 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中 使我体会到魏格纳好动的性格不能 适应病房的[宁静与舒适的生活。 生 3、从“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 教师点拨 教师巡视指导
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 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 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 一起。”中,使我知道了这一自然段 讲魏格纳仔细观察世界地图,发现地 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够较好的吻合 在一起。 生 4:从“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 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 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中, 我知道这句写魏格纳如大海 捞针般搜集资料,并没有被困难吓 倒。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可以 推想出他为了取证所经历的艰辛与 挫折。 (2)悟写法。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 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 不 会 是 一 种 巧 合 吧 ? ”“ 于 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 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 浑然一体。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 2.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 巩固 达标 阶段 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静 谧 —— ( ( ) ) 豪 放 —— ) 扬。 教师总结、表
期望学生行 为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 入,板书课题 。 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 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 自主 学习 阶段 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 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 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 宅)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自主探究,检查学习。 1、汇报作者简介。 2、字词句检测。 1、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字 合作 交流 阶段 典或查阅资料书。 2.小组间进行读书展示,其他同学做 到认真听,并进行读书评价。 3、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 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 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 1、小组合作学 习,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