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虚词知识讲解(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虚词知识讲解(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五类。

考纲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是指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与其乃且若)。

一、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

对介词的考查,通常是结合对文句的理解进行的。

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例如:“以、因”,意思为“拿、凭借、依据”,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因以讽谏。

(《张衡传》)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如:“于、与、因、为、乎”,意思为“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 引出动作的原因;例如:“于、以、为”,意思为“由于、因为”①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进学解》)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例如:“于、乎、自、从、缘”,意思为“在、从、到、沿着”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②生乎吾前。

(《师说》)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2.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

在语境中辨析某一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是考查的重点。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予、余、我;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③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 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①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女”通“汝”)(《诗经·静女》)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氓》)④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项脊轩志》)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初中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协议一、关键信息1、协议目的:对初中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2、涵盖虚词:之、乎、者、也、以、于、而、其、乃、且、若、所、为、焉、因、与。

3、适用对象:初中学生及语文教师。

4、协议有效期:自签订之日起至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调整为止。

二、虚词用法详细归纳11 “之”的用法111 作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例如:“学而时习之”(代所学的知识)。

指示代词,这、此。

例如:“之二虫又何知”。

112 作动词到、往。

例如:“吾欲之南海”。

113 作助词结构助词,“的”。

例如:“水陆草木之花”。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何陋之有”。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马之千里者”。

补足音节,无实义。

例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2 “乎”的用法121 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如:“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22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3 “者”的用法131 作助词指人、物、事、时、地等。

“……的”,“……的(人、东西、事情)”。

例如:“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例如:“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例如:“言之,貌若甚戚者”。

132 作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例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4 “也”的用法141 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初中语文常见虚词

初中语文常见虚词

常见虚词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

文言虚词很多,但常见的毕竟有限。

《考纲》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指的是考纲规定的18个: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中高考涉及文言虚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8个虚词的范围。

“以”的用法(一)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徒以有先生也。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年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练习:A.屠惧,投以骨(以:把)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D.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以:根据)E.以弱为强(以:由、从)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二)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附顺口溜与分类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附顺口溜与分类总结)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附顺口溜与分类总结)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一)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主要包括:之、乎、者、也、矣、焉、哉、邪、耳等。

这些虚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理解。

一、之1、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这种情况”等。

例如:《论语》中“之子知之矣”,意思是“他知道了”。

2、用作连词:表示修饰或解释,相当于“的”、“而且”、“于是”、“因为”等。

例如:《荀子》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因此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二、乎1、用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问、推测、命令、感叹等语气,相当于“吗”、“呢”、“吧”、“呀”等。

例如:《诗经》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意思是“长远的天啊,这究竟是什么人呢?”2、用作介词:表示比较、比例、等同、被动等意义,相当于“比”、“像”、“在……上”、“被”等。

例如:《庄子》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三、者1、用作助词:表示提顿、解释、命令等语气,相当于“的”、“……的话”、“……的事情”、“……的人”、“……的地方”等。

例如:《论语》中“论百家中以儒者为本”,意思是“论百家中以儒家最为重要”。

2、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等。

例如:《荀子》中“天地者,生之本也”,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源”。

四、也1、用作助词:表示解释、判断、疑问、命令、提顿等语气,相当于“了”、“呢”、“吗”、“啊”等。

例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青色的衣领,悠扬的心。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你难道就不回音吗?”2、用作代词:表示强调,相当于“如此”、“这样”等。

例如:《左传》中“晋侯谓伯瑕曰:吾不如也”,意思是“晋侯对伯瑕说:我不如你啊”。

五、矣1、用作助词:表示完成时态,相当于“了”、“呢”等。

2019-2020年初中语文教材常见文言虚词归纳素材

2019-2020年初中语文教材常见文言虚词归纳素材
2.助词,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3.助词,用在数词后,可译为“个”“种”“样”等
或异二者之为(种)
《岳阳楼记》(八下)
4.助词,用在主语后,表判断;与“也”连用,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九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八上)
7.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九上)
8.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1.代词,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2.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岳阳楼记》(八下)
4.竟然
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八上)
5.才
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九上)

1.成年男子
此庸夫之怒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九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八下)
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九上)
2.凭借
何以战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九下)
3.用
以大易小
《唐雎不辱使命》(九上)
4.来,用来
以告先帝之灵
《出师表》(九上)
5.根据,按照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九下)
6.把
必以分人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
5.对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九下)
6.因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
7.到
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初中文言虚词汇总全

初中文言虚词汇总全
• 2、语气助词,与“也”搭配 组成“……者,……也。”或“……者也” 的判断句。译为“……是……”
a
17
九、虽 •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a
18
十、然
•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 此”。
•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 是”等。
•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a
21
十二、且
• 1、表递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 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 为“而且”、“况且”等。
• 2、“将近”的意思。
a
22
十三、焉
•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 2、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可 译为“呢”。
• 3、代词,相当于“之”。
•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 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 “从这里”“在那里”。
• B“而后”,相当于“然后”。 • 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
久”,“一会儿”。 D“而或”,相当于“有时”。
a
8
三、以
• 1、介词
•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 “把”、“拿”、“用”等。
•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 译为“凭借”、“按照”、“靠”、 “根据”等。
• ③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 为“因为”“由于”。
a
5
• ③并列关系。“而”连接前 后并列词语,一般不译,有 时可译为“又” “和”。
a
6
• ④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语 在句中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 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 译为“地”“着”,或不译。
a
7
• 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 有以下几种情形: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_阅读满分答题攻略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_阅读满分答题攻略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_阅读满分答题攻略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_阅读满分答题攻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阅读满分答题攻略一、"猜读八法"攻克文言虚词"堡垒"//文言文的猜读,不仅实词管用,虚词也相当给力。

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灵活多变,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朗读、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同时,探寻规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推断技巧。

以下八法,谨供参考。

1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2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如“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3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初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人教版

初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人教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

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

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苟全性命于乱世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师表》

寡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用作动词,当“到”、“往”讲,
这是“之”的本义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1)神闻之(2)
《愚公移山》
之(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
《公输》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
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
同“于”

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
择其善者而从之
《愚公移山》
《论语》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
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其中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夫子何命焉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楚造云梯之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岳阳楼记》
知识清单十五: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
虚词
例句
出处
释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择其善者而从之
朝而往,暮而归
《论语》
《醉翁亭记》
表转折,然而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或不译

初中语文手册之文言文常见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手册之文言文常见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手册之文言文常见基础知识初中语文手册之文言文常见基础知识初中语文手册之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台多的内容,而且比较繁琐,下面老师简单概括了一些知识点,比较调理清晰。

文言基础知识一、文言实词(一)文言实词的特点(二)古今异义(三)一词多义(四)词类活用二、文言虚词(一)之(二)其(三)以(四)而(五)何(六)于三、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二)被动句(三)倒装句(四)省略句四、文言固定句式(一)表陈述语气(二)表疑问语气(三)表反问语气(四)表感叹语气(五)表揣测语气五、文言翻译(一)文言翻译的最高标准:信、达、雅(二)文言翻译的一般原则:逐字对照,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三)文言翻译的常用方法:留、换、删、补、调等总结: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句式,文言文翻译,文言文虚词等等内容,在这里老师就不多介绍了,请看上面讲解的吧。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之选好材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

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选好材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

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1.抓住感情的触发点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

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

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语文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一、之:(一)用作代词“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

如:1、问所从来,俱答之。

《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2、学而时习之。

(代学过的知识)《论语》(二)用作助词①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3、得一人之使。

《穿井得一人》②“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③“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例如:(1) 何陋之有? (《陋室铭》)(2) 宋何罪之有? (《公输》)④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如:1.马之千里者。

《马说》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2)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三)用作动词“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

例如:(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⑴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⑵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⑶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文言虚词若用法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文言虚词若用法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文言虚词若用法【—
初三
语文总结之文言虚词若用法】,基本上每个完备的子句都存有一个动词,必须则表示第二个动作时可以采用不定词、动名词、对等连接词、依附于连接词或减少子句等方法联结。


(一)动词,像是,似的。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心其觳觫,若有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做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注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道》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谋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总结:动词,就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

有些不具词义;有些具有词义,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后边必须跟表语(亦称补语),构成系表结构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

初中语文16个常见文言虚词及用法举例

初中语文16个常见文言虚词及用法举例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二)初中教材16个常见文言虚词及用法举例一、“之”的用法(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六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如:①古仁人之心。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⑤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其格式为:主语(名词)+之+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③怅恨久之。

4.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5.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6.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

如:郊田之外。

(《满井游记》)(这种用法现在的书面语中还常用,如“四海之内”“国门之外”。

)(二)作代词用: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又数刀毙之。

⑤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如:①渔人甚异之。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③然足下卜之鬼乎。

④固以怪之矣。

⑤肉食者谋之。

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如:1.辍耕之垄上。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二、“以”的用法(一)做介词用:1.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初中语文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语文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语文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之:一、用作代词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

如:1、下车引之。

(代元芳)《陈太丘与友期》2、学而时习之。

(代学过的知识)《论语》3、曲肱而枕之。

(代指胳膊)《论语》4、因往晓之。

(代杞人)《杞人忧天》二、用作助词①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3、得一人之使。

《穿井得一人》②“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③“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 宋何罪之有?(《公输》)④“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

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2)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三、用作动词“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

例如:(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⑴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⑵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⑶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解释汇编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解释汇编

上海中考文言文 150个实词与 6个虚词解释汇编序号 例词 词义 例句 序号 例词 词义 例句 1 比 ①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 当 ③判罪 失期当斩②比较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④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③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⑤面对着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2 鄙 ①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⑥(d àng )当作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②目光短浅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10 道①道路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3 兵 ①武器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②道理 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②军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③道义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③士兵 行收兵④谈论 故今具道所以4 病 ①生病 未果,寻病终。

⑤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困苦不堪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1 得①得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弊端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②能够 虽鸡狗不得宁焉④羞辱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2 定 ①安定 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5 察 ①明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平定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②识别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13 伐①砍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6 彻 穿透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②征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 7 乘 ①坐车公与之乘。

③刺杀 拢龙伐蛟,登龟狩麟 ②趁着引申为“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14 犯 ①侵害 并皆暴犯百姓③量词(sh èng )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②冒着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8 从 ①跟从 战则请从15 方 ①方形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②顺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方圆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9 当①在,,时候(地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③地方 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②占着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④方法多方以捕之,弗获116 负 ①背 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辜负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25 还 ①返回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7 赋 ①赋税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②归还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②征收 岁赋其二26 会 ①聚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③一种文体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会面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18 更 交换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26 会 ③恰巧(遇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19 故 ①旧、原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7 惠 给人以好处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原因,缘故 既克,公问其故 28 及 ①赶得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③故意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②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④所以 故克之 ③等到,,时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0 顾 ①回头看 庄子持竿不顾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看 王顾左右而言他 29 极 ①尽头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1 观 ①观赏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直达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考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0 计 ①计算 通计一舟,为人五③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盘算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22 归 ①归来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③谋划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②归还 而其归书也必速④计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③归属、归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1 济 有利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23 好 喜欢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32 加 虚夸,以少报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4 号 ①呼啸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33 假 ①借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②大声哭 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 ②假,与“真”相对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③命令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34 间 ①中间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④别号 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间隔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⑤称号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③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秘密的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35 简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4 聚 征集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36 见 ①看见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5 遽 ①急速 是方啮也,而遽死耶? ②拜见 曹刿请见②就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③表示被动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46 决 ①解决 舍问,其奚决焉? ④通“现”出现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②判定 孔子不能决也⑤对我,, 冀君实或见恕也③一定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7 竭 ①竭尽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47 类 ①类推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一、之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愚公移山》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狼》其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知识,指学过的知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人。

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指代前面的“骨头”)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城)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

(代齐军)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③句式倒装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A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B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④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例句: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吾欲之南海,何如?“去”《为学》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

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

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①并列关系。

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而”连接前后并列的分句,表并列,可不译)《邹忌讽齐王纳谏》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则》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治水必躬亲》“而”连接前后并列词语,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②顺承关系。

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

“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例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而”连接的分句有明显的动作先后,可译为“接着”。

《郑人买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而”相当于“就”)《邹忌讽齐王纳谏》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舌一吐而二蛇尽为所吞《幼时记趣》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人琴俱亡》(此句中的“而”易混淆为转折连词)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

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④修饰关系。

这种用法较多,有时易混淆为“顺承关系”,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而”前后词语的关系,还是容易区别的:如果“而”前面的词语或短语在句中作修饰、限制语,“而”之后是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简而言之,“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肯定表修饰。

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朝而往,暮而归“朝”“暮”分别是“往”“归”的时间状语。

《醉翁亭记》。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表情态,是“止”的状语。

《愚公移山》。

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号呼而转徙《捕蛇者说》默而识之“默”表示“识”的方式。

《论语八则》。

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执策而临之《马说》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西南”意思是“向西南”表方向。

⑤递进关系。

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教材中较少,有两个句子: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

有以下几种情形: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B“而后”,相当于“然后”。

例句: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例句:既而风定《山市》既而儿醒《口技》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D“而或”,相当于“有时”。

例句: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三、以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何以战?凭借《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根据《曹刿论战》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屠惧,投以骨《狼》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家贫无从致书一观。

《送东阳马生序》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四、其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马说》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2、代词。

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

有时在句中作定语。

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论语十则》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它的,指狼的。

《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他的,代“屠户”《狼》既出,得其船。

他的,代“渔人”《桃花源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他们的,代齐军。

《曹刿论战》②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

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童趣》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狼》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五、为“为”有三种用法:名词、动词和介词。

作为名词性的用法不多。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为:心理活动,(上述两种心情)。

《岳阳楼记》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六、于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舜发于畎亩之中。

《〈孟子〉二章》——从其一犬坐于前。

《狼》——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在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口技》——在虽然,受地于先王。

《公输》——从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向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给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