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梁柱教授谈
《大师》蔡元培
蔡元培他来自于封建王朝,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出身于科举制度,却成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在四十多年中,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北京大学,而继承他理想的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走向现代书写了开篇。
蔡元培(上集)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体制,作为革命元老,蔡元培出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但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蔡元培抱负难伸,于是他辞了官,又一次去欧洲游学。
当袁世凯死后,新任总统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这时,蔡元培在欧洲学习考察已四年,是个50岁的老留学生了,在接到邀请电报一个月后,他就回到了祖国。
(京师大学堂旧址)蔡元培将要出长的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仅存的硕果,这座有最高学府地位的大学,从创立之日起就被时代和政局激荡颠簸,民国的建立也没能改变它多少。
老师多是北洋官僚,学问不大,架子不小,学生多是王公贵族官僚富家子弟。
上课了,听差们忙不迭去请:老爷,上课了!学生老爷才由鸦片床上爬起来。
学生中还流行“结十兄弟”,就是几个气味相投的同学结拜做兄弟,毕业后大家钻营做官,谁的官大,其他人就到他手下做科长、做秘书,捞个一官半职。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梁柱——当时的北大,很多学生都喜欢读法律,而法律系呢?教员有很多都是官僚来兼任的,来兼任教授,没有学问,但是却受到学生的欢迎。
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愿意上法科呢?就是为了以后便于有靠山,便于升官。
那时的北大,其实就是一个官僚养成所,这是一座苦闷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太学”,这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就是以这样的状态等待蔡元培的到来。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到任命的当天,没有直接去北京大学,而是步行到北京西河沿中西旅舍拜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独秀。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梁柱——蔡先生和陈独秀有过交往,他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有过共事。
【采访】蔡元培之女蔡睟盎——当时建立光复会,做炸药,陈独秀也去参加做炸药,蔡先生也是经常去,因为有这些关系,他又看了《新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招生宣传“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提法也许不再新异,他们已经成为时代的背景融于我们的生活。
关于科技与生产力、创新与进步的词句也许不再激动人心,它们已然构成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法则。
在这些因为熟悉而模糊的语汇之后,“知识产权”这一不可忽略的关键词定然进入过你的视野,但你是否理解它,它对于知识创新的意义以及它对于你的意义呢?息息相关的知识产权当你在互联网上下载音乐时是否想到版权问题?当你写作课程论文时知道如何才是合理使用?在你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曾联想到商标吗?为什么拥有四大发明、百家文化的中华文明没有催生出尊重和利用知识产权的土壤?在世界进入WTO时代,贸易的形式开始转变,你知道知识产权贸易吗?你知道每打一个手机电话要向外国专利权人交付多少权利金?以上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一个法律概念——知识产权。
但同时,这些问题又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法学领域。
知识产权,无处不在。
作为个人,知识产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学习中、在市场交易中多多少少都需要与知识产权打交道。
而作为企业,拥有一个驰名品牌会使之傲视同侪,拥有鲜明的特色和市场号召力。
而作为国家,拥有几十个驰名品牌会重塑一个国家的形象,促进经济的腾飞,成为能够为国家充分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随着我国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过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是大势所趋,作为身兼个人与国家双重使命的北大学子,在成才的道路上更需要培养知识产权意识。
无论是明天的商界翘楚,还是科学巨人,无论是明天的政界领袖,还是文坛巨匠,都需要通过对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来维护和推动事业上不断创新与进取的源源动力——我们的智慧。
应运而生的知识产权学院1986年12月,北京大学成立跨学科的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直属学校领导,成为国内第一批从事知识产权领域教学研究工作的专门机构。
在北京大学第一代文理交叉的知识产权学科奠基人花文庭教授、周政教授、陈美章教授、郑胜利教授的辛勤耕耘下,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为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永不褪色的旗帜——从党章变化看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永不褪色的旗帜——从党章变化看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北京西山脚下的温泉镇,几座建于1959年的穹顶苏式小楼掩映在绿树之中,这里就是中央档案馆所在地。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产生的一部纲领和16部党章完整地保存于此。
从党的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到二大诞生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党章;从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民主革命时期最具历史决定意义的党章,到1956年党的八大按照执政党要求制定新党章;从十二大在拨乱反正的历史进步中对党章作出重大修改,到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的光辉思想写入党章总纲……透过党章的发展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救国救民、利国利民、强国富民的道路,追寻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轨迹,探究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历史动因。
这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力源泉——党章发展的历程,贯穿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红线与中央档案馆相距2300公里的广东肇庆,也有一座小小的“档案馆”,那里保存着数百种版本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它的所有者程瑞文,是一名从事旧图书收购的个体经营者。
通过收集、整理党章,程瑞文对党有了深刻的了解。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提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这使得他认识到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人民解放为己任。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对党章发展史作过系统研究。
他说,一大通过的《纲领》不是正式党章,但起到了党章作用,在党章发展史上是一个良好开端。
中南海新华门内的影壁上,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熠熠闪光。
延安枣园,当年的中央书记处礼堂,悬挂着毛主席亲笔写下的“为群众服务”。
“这是毛泽东1943年专为中央书记处同志题写的,意在提醒党的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题写时间比‘为人民服务’还要早一些。
”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馆员米世同告诉记者。
几乎与此同时,身在国统区重庆的诗人臧克家写道:“人民是什么?人民是一顶破毡帽吗?需要了,把它顶在头顶上,不需要的时候,把它踏在脚底下。
三个自信
我看“三个自信”“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
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
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在历史起点、现实基础、现实途径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
与苏联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种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产物;与国外其他社会主义道路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推进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崇高目标的长期实践。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_本报记者_危兆盖
光明日报/2005年/03月/15日/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本报记者危兆盖进入新时期,历史学研究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一样,取得了显著成绩,思想活跃,研究深入,成果丰硕,人才辈出。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就很值得警惕。
一些人以 重新评价 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我们对此要慎思之,明辨之。
为此,本报特邀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龚书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柱(北京大学教授)四位资深学者进行了座谈。
以 重新评价 为名歪曲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记者:先请各位谈谈,在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哪些主要表现?沙: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其本质和主流来说,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历史,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壮丽一页。
但是,近年来一些人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以 重新评价 为名,肆意歪曲历史。
其主要表现是:一、提出否定革命、 告别革命 的主张,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
二、把 五四 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所谓的 以英美为师 的 近代文明的主流 而误入了歧路;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搞的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它的本质和主流,把它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
从学术研究角度看,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因为它们不符合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实际,是站不住脚的;从政治上看,这些观点的流行、这种思潮的泛滥会给人们的思想造成混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14年演讲稿 比较中找差距 自省中突破前行
比较中找差距自省中突破前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比较中找差距自省中突破前行”。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开始主动被动地接受各种比较,比容貌、比事业、比婚姻、比子女。
有人说,我从不与人比,话说你能阻止别人和你比吗!毛泽东曾说,美是跟丑比较,并且同他做斗争发展起来的。
的确,有比较才能进步,进步离不开比较。
因此,我们要勇敢比、主动比。
当下开展六比六看,则强调要正面比,要与先烈比、先进比、与模范比。
比什么呢?我们肩负为人民服务之神圣职责,要比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的意识;我们立足国土、服务全市,要比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水平;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比锤炼自我的品质和改造世界的胸怀。
和革命先烈比,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令我敬佩;和焦裕禄、寻明胜比,他们勤勉务实的作风让我感动;和在座的领导、同事比,你们讲政治的大局观和审时度势值得我学习。
不比不知道呀,一比,我看到差距之大,不禁黯然羞愧,但我不会因此迷茫,我将深刻自省、找准差距、突破前行。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北京大学梁柱教授说,对我们党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理想信念的丧失。
理想信念和党的组织纪律不要求公民做到,但是共产党员必须做到。
有些抹黑共产党、诋毁共产主义的人恰恰就是共产党员。
不相信共产主义,可以请他出党。
梁教授这席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啊,扪心自问,我们的理想信念是什么?还够坚定吗?我们还要提升服务水平。
有的同志会纳闷,既要坚守耕地红线,又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两边受累,没法优质服务。
诚然,国土管理政策性很强,服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症结可能恰是宏观政策或体制机制的因素,但我们绝不能以此为借口,片面强调客观因素,而要正确对待,力所能及地将本职范围内的服务做到最优。
从社会层面的反馈来看,问题也多是集中在我们的业务技能甚至是服务态度上,这些正是能力不足和脱离群众的危险表现,必须予以克服。
我们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当前,社会转型升级加速,新问题也相伴而生,群体性事件频发、网络谣言混淆视听、信任和道德缺失。
试论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考察姓名:敬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郭汉民20080520摘要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在整个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相当特殊,它跨越了清朝与民国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时代。
这一年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剔除原有封建内容的同时,还着力清除人们接受近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障碍。
虽然在1910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在数量上的发展并不显著,但是在这一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在大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为了对1910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变革的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在1910年代产生了重大变革,并影响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北京大学作为考察的中心,以历史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采取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围绕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这一主题,着重对1910年代中国大学学校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进行具体的考察。
在大学体制方面,学制的制定逐渐走出对日本学制的抄袭,开始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大学管理体制得到完善与规范化,教授治校等民主管理模式得到推行。
在教学管理方面,大开学术自由之风,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师,实行选科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对于教师的管理,废止了“旧时奖励出身”的陋规,使教师开始转变成国家雇员或一般社会公职;在教师的聘用上实行兼容并包的原则,延揽大批有学识的教师来北大任教,使北大校风焕然一新。
对于学生的管理,由对学生的压制管理转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组织学会、参加社团,形成了当时大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氛围。
1910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情况相当混乱,大学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艰难的发展,一方面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以致于大学在数量、规模上没有太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蔡元培等人不畏艰难的改革实践,又使1910年代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政治腐败的束缚,取得重大的变革成果,并开启了民国中后期大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大门。
2004年学院大事记
2004年学院大事记1月1月3日学院王成英、杨柳新、魏波老师参加“北京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人文社科类),获纪念奖;学院获组织奖。
1月12日学院“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在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陈占安院长作了主题发言。
中华台商协会名誉会长赖文鑫先生、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所长钱淦荣教授、原海尔集团总裁助理张春晓,经济教研室王在全、黄俊立、白雪秋、邱尊社老师与会发言,畅谈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义,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2月2月10日国家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04]1号),公布了“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北大有九门课程入选其中。
学院开设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入选。
2月16日学院03级硕士生党支部荣获校学工部组织的《学习‘三个代表’,唱响青春之歌主题党日活动》二等奖。
2月18日学院团委荣获校团委组织的“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活动”优秀组织奖。
2月20日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干部会精神,布置本学期学院的工作。
王在全、邱尊社、张炳奎三位老师为应聘学院院长助理工作(主管培训)向全院教职工做《工作设想陈述》,接受大家的民主推选。
全院教职工选举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李少军、刘士杰、曹素霞、赵顺、秦维红、张永、王燕七位老师当选。
各教研室进行教研室主任重新认定工作。
2月24日学院公布2003年各位老师科研论文及文章发表统计情况。
3月3月1日学院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会议推选李少军为工会主席,刘士杰、秦维红为副主席。
组织委员:秦维红(兼);宣传委员、文化委员:赵顺;体育委员:张永;女工委员:曹素霞;青年委员:王燕;福利委员、财务委员:刘士杰(兼)。
新一届工会根据校工会的工作总体部署,制定了《学院2004年工会工作要点》。
3月5日学院党政办公会召开本学期第二次会议。
马克思回来了
经传 , 那么 , 北京 大 学 原 副校 长梁 柱 教授 在 一篇 演 讲 里 不 具 名 提及 的人 士 可都 是 有 头 有 脸 的名 流 了 . 如
经 济学 家 、 大 学校 长 、 学 部 委员等 。… 再 看新 闻学 科 , 高校 “ 三部 曲” 即教 学 、 科 研 与 社 会 服务 方 面 ,以马 克思 为 旗 的 队伍也 早 从 当年 兵 强
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份谬得关注传播有年的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推荐九十年之际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光明日报高级记书目100种正式刊发于新闻界1201211者薄沽萍采写了一篇通讯一群人一辈子一件期里我们特意将共产党宣言列为博通类50事记奋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线的中共中种之首并附提要
斯 与 书
马克思 回来了
马 壮 的正规 军 , 日渐沦 为散 兵游 勇 的游击 队 。改革 开 放 初期 , 中国人 民 大学第 一 次 招 收研 究 生 , 如今 年 近
2 0 1 3年 7月 , 中国传 媒大 学成 立 “ 传播 政 治经 济 学 研究 所 ” , 学校 党 委 书记 陈 文 申教授 将 所 长聘 书 颁 给教 育 部长 江学 者赵 月枝 教授 。这是 继 2 0 0 7年 1 月 清 华 大学 成 立 “ 马克 思主 义新 闻学研 究 中心 ” ( 主 任
6 0
郝 向藏 劳者
新 闻与 文 化 书 谭
到莫 名 其 妙 的指 摘—— “ 左” 。左 右是 什 么学 术标 准
范敬 宜教授 ) 、 2 0 1 1 年 5月复 旦大 学成 立 “ 当代 马克 思 主 义 新 闻与 传 播 研 究 中心 ” ( 执 行 主 任 吕新 雨 教
百 岁 的甘 惜 分先 生 和 比甘 先 生正 好差 十 岁 的方 汉 奇 先 生担 任 导 师 。依 据 中 国人 民大 学新 闻学 院资 深 教 授 郑 保 卫 的 回忆 , 他 们 这批 “ 文化大革命 ” 后 第 一 届
邓小平晚年心系分配问题
作者: 梁柱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页码: 32-3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邓小平;共同富裕;两极分化
摘要:分配问题是邓小平晚年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他直面现实坦言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尖锐地指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势必首先冲击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必需的社会稳定局面,并强调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
他指明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要求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北大教授讲座历史心得体会
一、引言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某教授的一场历史讲座。
这场讲座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对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此,我将结合讲座内容,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二、讲座内容概述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历史与现实”,教授从多个角度对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以下是讲座的主要内容:1. 历史的本质与价值教授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是研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依据。
历史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汲取经验,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2.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教授指出,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历史的发展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能在历史中找到答案。
3.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态度教授强调,历史研究应遵循客观、严谨、求实的原则。
历史学家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同时,历史学家应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4. 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启示教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阐述了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关系。
他指出,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历史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三、心得体会1. 历史的价值不容忽视通过本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的价值。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现实和未来的基石。
学习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自身素质。
2. 历史与现实息息相关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历史的发展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3. 历史研究应遵循客观、严谨、求实的原则历史研究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历史学家具备客观、严谨、求实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启示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借鉴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正确理解和坚持“姓党”与“姓马”的内在统一
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不仅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坚持党的教育阵地和舆论阵地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95年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事业胜利发展的唯一正确的科学理论,只有坚持并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全党团结的基础,才能具有永不枯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奏响前进和胜利的号角。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党校要姓党” 、“党的媒体要姓党”,从根本上说,“姓马”和“姓党”是统一的,如果离开了或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弱化或失去党性原则和党性要求,“姓党”就会成为一个徒有其名的金字招牌。
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在“姓马”和“姓党”的关系上,有学者提出“姓马容易,信马难”,强调“信马”的重要性,言简意赅,发人思考。
但从党性的要求来说,“姓马”和“信马”、“姓马”和“姓党”应该是内在统提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不仅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坚持党的教育阵地和舆论阵地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根本上说, “姓马”和“姓党”是统一的,如果离开了或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弱化或失去党性原则和党性要求。
坚持“姓党”与 “姓马”的内在统一,这是党的应有的政治要求,也是党的政治和组织纪律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作为无产阶级战斗司令部的作用,才能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也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内在统一作者梁柱,男,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
正确理解和坚持“姓党”与“姓马”的内在统一梁 柱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正确理解和坚持 “姓党”与“姓马”的内在统一一的。
梁柱谈建党90周年党的理论创新
梁柱谈建党90周年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建设是一个艰难而光荣的历史过程[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还有不到3个月,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0周年纪念日,为了总结建党90周年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与启示,人民网策划90周年系列访谈,第一场我们荣幸邀请到了著名党史专家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首先请梁教授跟网友打一声招呼。
[梁柱]: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党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为党的建设结合的过程,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成果,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这些理论成果表现形式,以及这些理论成果相互的关系。
[梁柱]: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但是要建设这样的一个在中国的条件下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非常艰巨的事业。
我们国情和党情同欧洲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党是长期的在游击战的环境下进行建设的,党员的出生在民主革命时期绝大多数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而不是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建设起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呢?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按照毛泽东的话来说,真的是难的很啊!我记得在延安时期40年代,周恩来到共产国际去汇报,中国党的工作,当时共产国际就担心中国党能不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呢?他们表示怀疑,周恩来当时说,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我们能够建设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当时共产国际的同志听了以后哄然大笑,不相信!后来事实如何呢?我们正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按照中国党实际情况坚持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建党路线,90年代,我们回答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说我们几代人都为这个做出了贡献。
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创造性特点[主持人]: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对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党建设作出了理论贡献。
那么,这些理论贡献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梁柱]:应该说中国党是很有特色的,党的建设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刚才说了,我们党的建设,开始的时候,特别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的工作重心逐步的转入了农村,我们党多数出生农村和小资产阶级,他们思想方法不能不带有出身的痕迹。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
作者: 梁柱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北京市100871
出版物刊名: 新视野
页码: 11-1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历史超越
摘要: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人民中间广泛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但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在三个月时间,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
辛亥革命所以失败,从客观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从主观上说,还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和妥协性。
把民主革命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接起来,才有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从而实现历史的超越。
正确评价毛泽东是邓小平一大历史功绩
作者: 梁柱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页码: 23-2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期
主题词: 邓小平;毛泽东;正确评价
摘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保证党的历史的延续性,是关系到凝聚党心民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大问题。
邓小平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
实事求是地引导全党审慎而全面地评价毛泽东,使中国共产党成功地经受住了这场历史的考验。
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功过是非的评价,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这不但为正确对待历史提供了范例.而且对我们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正确评价毛泽东的重要思想及其主持制定的《历史决议》,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有力武器。
陈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重要贡献的启示意义——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而作
作者: 梁柱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100871
出版物刊名: 新视野
页码: 4-8页
主题词: 陈云;十一届三中全会;启示意义
摘要:陈云把党内民主生活的状况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联系起来,这不但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党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而且对于党的建设和推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云一再强调要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不这样,“将来就可能出赫鲁晓夫”,党的历史就有可能被否定;如果党的历史被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有可能被颠覆。
陈云不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毛泽东领导思想的精髓
"If You Lack Foresight You Lack Everything" : the Soul of Mao Zedong Thought on Leadership
作者: 梁柱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海淀100871
出版物刊名: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56-6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毛泽东;领导思想;预见性
摘要:毛泽东根据我们党的和自身的丰富经验,提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预见
就没有一切"的重要而深刻的思想。
这不但体现了毛泽东的领导思想的精髓,而且也深刻反映了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者应有的能力和气质。
他在领导工作中所以能够富有预见性,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就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并善于运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客观事物。
同时,他注重研究现状,注重研究历史,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提出具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就如何保持人民政权纯洁性、防止因为腐败而变质这个历史课题来说,对于我们今天有着长远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梁柱教授谈“党员干部如何达到‘十二字’要求”∙[人民网]:7月24日15时,著名党史专家、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做客人民网“群众路线大讲堂”栏目,梁教授访谈主题为“党员干部如何达到‘十二字’要求”,敬请关注。
[14:50]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群众路线大讲堂栏目。
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开展中,在这一活动中,中央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十二字”要求,为什么会把这十二个字作为活动的总要求,我们又该如何来理解它呢?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该如何参照这十二个字呢?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著名党史专家、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由他为广大网友解答上述问题。
有请梁教授。
[14:55]∙[梁柱]:我很愿意和同志们、朋友们做一个交流。
现在我们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像刚才主持人所说的,在这个活动当中,贯穿了一个基本要求,叫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我们也可以把这十二个字叫做对党员干部的“十二字”箴言。
[14:56] ∙[梁柱]:为什么要贯穿这样一个要求呢?我想首先就是这场教育运动可以说是我们党的建设,也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选定了群众路线这样一个教育活动,它是很有针对性,很有现实意义,对我们党提高我们党的纯洁性,增强我们党的为民执政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14:57]∙[梁柱]: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任何政治集团、政治力量,它的盛衰兴亡都和群众的关系相联系的,就是说能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能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就决定它的盛衰兴亡,而我们中国共产党和过去的运动,历史上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我想讲一下大家所知道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思想,过去的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也就是说,我们作为这样一个运动的指导者,共产党是没有私利的,没有任何私利的,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来从事的。
所以,它和群众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是一切都为了群众。
[14:59]∙[梁柱]: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包括失败之后,我们仍然能够胜利?这里面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是代表群众的利益,为群众谋利益的,党和群众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联系,是土地和种子的关系。
[15:00]∙[梁柱]:现在就提出一个问题,能不能始终保持这样的关系,特别是在现在的条件下,如果在革命战争年代,环境逼着我们要依靠群众,现在进城了、做官了,能不能继续保持,这不能不是个严肃的问题,极其严肃的问题。
鱼不能没有水,鱼失掉水就要死的,但水可以没有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做到不脱离群众。
应该说,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多次的教育活动有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活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党风上存在的问题,这是现实。
[15:01]∙[梁柱]:我们党不回避。
现在进行这样一次教育活动,靠什么?我想,这就是“十二字”方针所体现的,保证通过“十二字”方针的贯彻,使这场活动不走过场,不是一种形式。
我想,这是我们结合我们党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结合这场教育的内涵的意义,来说明要求这样做的。
[15:02]∙[梁柱]:我们党能不能做到呢?我想这是第二个理由了,就是我们党有90多年历史形成的优良的党的建设的传统作风,有着丰富的党的建设的经验。
这个经验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过去所积累的通过整顿党风的这种形式,整风的形式,或者说把经常性的教育和阶段性的重点教育结合起来,我们经常都要进行党的建设、党风教育,但是,在一定的时候,要重点解决一些问题,这就是整风。
[15:03]∙[梁柱]:整风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我批评的武器来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
我们党有一个很好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就叫做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我们刚才说了,我们党是一切为了群众的,为了群众,我们敢于坚持真理,也为了群众,我们勇于修正错误。
作为一个党,它是生活在社会里面,它不可能在真空里面生活,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各种思潮、各种旧的习惯势力、各种诱惑会影响我们党,我们党不是天生的政权,通过什么保持我们的政权呢?总结经验。
总结经验里面就包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15:03]∙[梁柱]:这“十二字”做法就贯穿了一条,批评与自我批评。
通过学习文件,认真地联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工作,运用批评的武器,来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
所以,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有这个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最有生命力的武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15:04]∙[梁柱]:我们今天,刚才说了,过去我们也进行过一些教育活动,但是,并不十分理想。
究其原因来说,我觉得,我们是淡化了、丢失了、忽视了自我批评的武器。
[15:05]∙[梁柱]:十八大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我们今天能不能够使这个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而有实效,就要通过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严肃的而不是任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想这“十二字”要求是贯彻了这样一个精神。
[15:05]∙[梁柱]:第三,之所以要提出这“十二字”,我想我们还贯穿了对党员干部的觉悟一种信任的基础。
我们党,包括党的中高级干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还要相信,他们中间的多数人是有觉悟的,党性没有完全泯灭,他们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他有醒悟,有认识,我们都欢迎他改正错误,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作风,就是对犯错误的同志,我们绝对不搞不教而终,我们都给他机会,使他通过学习、通过教育,能够认识自己身上的毛病,痛下决心,我想,只要不讳疾忌医,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就比较容易回到党的路线上来。
[15:08]∙[梁柱]:我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认识了错误,就是改进错误的一半。
这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回避问题,不敢承认错误,那就是不可挽救。
那就是会失掉机会。
我们党有了这样一次教育活动,就是给那些有这样那样问题,也包括有严重的问题的同志,希望他能够通过学习,认识问题,回到党的立场上来。
所以,这十二字要求,我认为是我们中央基于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基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基于对有这样那样错误,患有这样那样错误的同志,要给予治病,给予挽救,而采取的这样一个措施。
[15:10]∙[梁柱]:这样一个措施,这样一个要求,怎么来看它的针对性呢、它的指向性呢?我想,刚才说了,中央提出这“十二字”要求,有很强的现实的针对性,有很强的指向性。
对于我们党来说,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但是,随着新的历史条件,这个新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呢?我想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经历过重大的挫折,我们有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重大的挫折。
在纠正这个挫折的时候,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有些人就有可能由于过去这种挫折对于历史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总结经验,而把改革开放是看成某个人私利的一个机会。
再加上,在国际上,可以说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处在一个低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蓬勃发展,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解体为标志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的确确是处在一个低潮。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在国际形势表现为一个特点,就是西强东弱,所以,就有一些人会向往西方,会追求享受,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事业在前进,但是,不能不带来党风方面存在的新的问题。
[15:12]∙[梁柱]:我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同志对当时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明确指出,可以说是尖锐地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攸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
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仅仅一两年时间,有相当多的干部就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势很猛,如果不加以有力地制止,那么,我们党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也就是会不会被腐蚀掉,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就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问题。
[15:13]∙[梁柱]:在这方面,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采取的许多措施,遏制这样一股风,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应该说,这股风今天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
所以,今天提出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要使我们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我们党要为民,要务实,要清廉。
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违背的,就是在这次里面我们要反对四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反对四风,可以这样说,他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推波助澜。
[15:14]∙[梁柱]:官僚主义所表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必然会表现为形式主义,它不了解实际,不了解群众的要求,就是满足于摆花架子,表面的轰轰烈烈,空喊口号,说大话、空话、假话,搞形式主义,而官僚主义表现的另外一方面就是特权思想、特权作风、特权享受,这一方面,就必然表现为享乐主义,必然表现为奢靡之风。
可以说,官僚主义必然导致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对官僚主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官僚主义也是产生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重要根源。
而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又进一步加深了官僚主义。
[15:16]∙[梁柱]:我们可以看到,在一部分领导干部当中,他们追求的、他们的兴趣是在于个人的升迁。
我到年限了,能不能再提。
而不是想着老百姓。
他们想的是个人的政绩,不顾环境、不顾资源的浪费、破坏,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不顾子孙后代,搞个人政绩。
他们漠视群众的要求,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等等。
应该说十八大以后,这种不正之风,这方面我们中央采取的一个很重要的许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这是指政治局)首先不做,就是政治局庄严许诺,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赞同、支持。
[15:17]∙[梁柱]: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一个什么现象呢?这样做,取得了效果,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方法来对付你。
比如说前一段出现的矿泉水瓶装茅台酒,因为不让喝茅台酒了,他就把茅台酒装在矿泉水瓶里,不让上高级饭店了,吃不到山珍海味了,他就在一个秘密会所里面,或者在机关内部食堂里面照样山珍海味。
这种情况我们能不能通过这个现象看到它的问题的实质呢?我想,一个,这是多年养成的一个坏的毛病,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痼疾,有了它的顽固性,好象不大吃大喝,不享受,不利用公款来吃喝,他就活不下去了。
[15:18]∙[梁柱]:第二个,就说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成为一个惯性力量。
不管你采取什么措施,他都想遍了方法来对付你,换个花样,照吃不误。
第三,这里面,我觉得,根据我的分析,就不仅仅是一个享受,不仅仅是个吃的问题,这种奢靡之风还反映了它是通过这种活动进行官官相护、钱权交易,甚至权权交易,成为这种交易的润滑剂。
这就是问题的严重性。
[15:19] ∙[梁柱]: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我们任其发展下去,我想就会远远地脱离老百姓,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对谁都适用的,并不因为你是共产党,你就不适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