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7.3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教学内容:现代家庭的变化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小周的来信(一)
本期校园电台,收到一封来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校园电台,你好!
我是来自七年级的学生小周,我的家里一共有5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每周五放学,家人总是会为我提前准备好饭菜,让我一回家就可以吃上。吃完饭后,爷爷和爸爸喜欢一起看球赛和新闻,奶奶和妈妈会聊亲戚和邻居家的事,他们也会问我学校里的事,妈妈还会让我给乡下的外公外婆视频,这是我家的一些温馨瞬间……
面对面,电话,微信,qq等等,我们也在使用这些方式。
而在过去没有网络的时候,和家人分隔两地,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电报/传呼机。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小李的家庭生活中最近谈论的话题可能有哪些?小李的学习成长情况、国家大事、家长里短、社区办事等等,他们的话题十分丰富,涉及社会家庭多个方面。
但这背后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家庭观念的变化,我们来对比一下过去和现在的家庭观念,过去奉行:养儿防老、儿女双全、多子多福,而今天涌现出了一些新观念:丁克一族、不婚主义、单身主义,因为这些观念的出现,也大大影响了现代家庭的人口。
所以,①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P83)
(2)小周和家人沟通经常使用哪些方式?
是的,不只是节日的重要,更重要的是家中的温暖与亲情,才是我们选择归来的最终理由,在外奋斗打拼,也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家庭的责任感,走进新课《让家更美好》。
请大家结合教材83-86页,预习本课目标:现代家庭的变化,影响家庭和谐的因素,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让家更美好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
加强对初中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其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能为其以后的升学、就业和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依据此课程标准,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通过对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即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共创学习型家庭。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同“家和万事兴” 的观念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提升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共创和谐美德之家。
二、学情分析父母与初中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在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初中学生逐步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性。
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压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家庭责任意识比较淡漠,较少关心父母和家人,对与家人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缺乏责任意识。
因此本节课通过对学生家庭变迁史的梳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家庭的变化。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转化为自身对现代家庭乃至文明社会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思想《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道德教育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就要直面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种活动型课程,就要通过活动把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活动中学习道德规范,厚植家国情怀。
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在感悟生活中认识自我、认识我与家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学会判断,学会调节家庭矛盾,构建美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
2、学会有效沟通,能做好家庭的“黏合剂”,掌握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理解和掌握现代家庭的特征。
二、教材分析《让家更美好》一框为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内容。
主要学习“现代家庭的变化”“和谐家庭建设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材体系中,本框是继前面“成长的节拍”和“友谊的天空”两个单元,以及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已学知识的续化,本框在后面第四单元的学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在对家庭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等相关的概念,对于家庭结构已经有了认识。
但是,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相同,学生身处的家庭环境不同,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所以本框题的学习时,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课堂教学环节。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现代家庭面面观难点:和谐家庭我出力五、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教法、收集案例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新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温故知新式导入老师: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家的意味”和“爱在家人间”,那怎样可以让“家”更美好呢?学生回答老师引入,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现代家庭面面观【环节内容】PPT展示教材83页的“现代家庭”图把学生前后四人分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时间为3-5分钟,小组派成员总结和同学分享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PPT展示(高铁、火车、手机、电脑)等和老照片(牛车、卧铺车、写信)的对比图提问学生:从上面图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家庭的什么特点?学生自行举手回答老师总结: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让家更美好》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围绕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和如何建设和谐家庭等内容展开。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关系,了解家庭的作用,学会与家人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的关系、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的相处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沟通不畅、代沟等。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多样化,学生可能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认识家庭的作用。
2.培养学生与家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激发学生建设和谐家庭的愿望。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和作用。
2.如何与家人沟通、相处,建设和谐家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认识家庭的作用。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经历,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扮演不同角色,提高与家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小组合作法:分组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家庭的关系和作用。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家庭经历。
3.准备角色扮演场景,让学生模拟家庭沟通。
4.准备相关资料,拓展学生对家庭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的关系和作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经历,讨论家庭的关系,认识家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沟通场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让家更美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家庭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他们可能对家庭关系、家庭责任有不同的理解和困惑。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的温馨港湾。
2.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视频等。
2.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教学道具和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家庭温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介绍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让学生了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的温馨港湾。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学会如何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和与家庭成员沟通的技巧,加深对家庭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庭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庭成员。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与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三节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板书
让家更美好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
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1、家和万事兴
2、家庭冲突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课题
让家更美好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结构的分类;
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
掌握构建和谐家庭的要素。
2、能力目标
培养调节家庭矛盾的能力;
掌握化解家庭矛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为和谐家庭出力。
重点
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得出结论: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的区别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播放视频:大丈夫之家庭矛盾的解决
问题:男主人公是怎样有效化解家庭成员间矛盾和冲突的?
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得出结论:家和万事兴
探究与分享:P85家庭美德快递卡
播放视频:裸婚时代之婆媳矛盾
问题:视频中反映的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学情分析
家庭和谐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学生处理“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面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往往束手无策,引导学生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美好家庭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 让家更美好教案第三课时让家更美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能力目标: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
使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得到提高。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
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建立和谐家庭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努力为建设和谐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难点知道家庭氛围越来越民主、平等,了解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刚刚进入青春期,开始在各个方面追求独立思维,这也包括与人交往上,这个时候凸显代沟问题。
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是来自家庭的溺爱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不懂得关爱他人,也不知道如何去与父母沟通。
本框题就是结合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视与父母进行交流和必要的沟通,注意对父母的态度,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展示,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意在把学生提前带入氛围。
2.一段关于family公益广告的展示。
教师问:大家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的家带来了温暖?自己又应该为家里做些什么呢?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感受家中每个成员的作用,让大家初步感受家的温暖。
【讲授】(二)结合实际,讲授新课―我看我家 1.每人用一种水果来比喻自己的家。
设计意图:正如每一种水果,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样,我们每一个社会个体,每一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场所,让大家理解家的涵义。
2.展示三幅图片,第一幅图片1937年老舍的一部著名作品四世同堂,第二幅图片是90年代的一个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第三幅图是两千年以后的家庭情景剧《家有儿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案7.3让家更美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案7.3让家更美好课标要求1.2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2.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现代家庭的特点。
(2)探究:共创共享家庭美德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家庭和谐多出力。
2.教学难点:做好家庭生活的“黏合剂”。
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激发互动。
学法指导1.合作探究法:通过收集家庭活动留影,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认识共创和谐家庭的重要意义。
2.情景分析法:结合具体情景,分析怎样共创共享家庭美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MV《家和万事兴》。
歌词: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礼千斤。
家和万事兴!⑴你们家是和谐家庭吗?⑵怎样创建和谐家庭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
讲授新课活动二:运用你的经验学生阅读教材P83.“运用你的经验”栏目,在空白框中列出所观察到的现象。
小组交流:说说现代家庭还有哪些特点。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学生阅读教材P84.“探究与分享”栏目。
小组交流:结合以下场景,说一说:你经常使用哪些方式和家人沟通?你更喜欢哪些方式?为什么?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背诵)或:现代家庭具有什么特点?①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小组讨论交流:在现代家庭,哪些事情可能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熟读)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
活动三:情境表演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分角色(妈妈、爸爸、我、妹妹)表演下列材料内容:我妈是一只灵巧活泼的“小兔”,对人很和善。
记得有一次,我拿了一张比平时差了很多的考试卷子给妈妈签字。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让家更美好”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家的认识,在学生内心中建立对亲情之爱的感受和维护。
具体包括对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变化及家庭矛盾处理方面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于家的认识多数限于感性层面的感悟,缺乏全面、整体的认识。
此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建立的初期,可能会在与父母相处中出现冲突,对亲情之爱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从而产生对家、对父母偏激的理解,缺乏相关的引导和教育。
三、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探究辩论法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爱家、维护家、为家庭和谐出力,提升对家庭、对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意识到家庭结构的变化。
能够意识到“和谐家庭我出力”。
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现代家庭的特征。
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现代家庭的特征及变化分析教学难点家庭变化各方面分析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爱在家人间》的学习内容进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做些什么?小组内相互分享,然后总结现代家庭具有什么特点分享一些同学的“家”的故事。
教师在展示同学的分享后,归纳整理学生的发言和观点,提炼现代家庭的特点。
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过去家庭和现代家庭的对比变化。
班级小辩论会正方观点:现代人用手机交流方便又快捷反方观点:现代人用手机交流淡化了亲情讲授新课第二目和谐家庭我出力对比左右两幅漫画思考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预习相关知识。
合作探究,如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并传递。
七、板书设计现代家庭的特点结构规模观念氛围和谐家庭我出力方式心态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让家更美好》优质课教学设计
《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文化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和谐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能力目标:掌握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与技能,促进代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结构的演化和现代家庭的特点。
了解家庭成员在交流和沟通方式上逐渐发生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七课的第三框。
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谅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J(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压力,与父母和亲人的相处既亲密又复杂。
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幸福,出现矛盾也想去解决;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往往与父母和亲人出现矛盾和冲突,不能体谅、理解父母和亲人的苦衷,他们家庭责任意识上匕较淡漠,较少关心父母和家人,对与家人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缺乏责任意识。
对于"孝"文化认同低,在意识和行动上缺乏相应的教育与引导。
面对成长中家庭关系,学生一般很少理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理解、关怀、引导和支持,与他们一起获得新的成长经验,共同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现代家庭新认识(一)导入在美国家庭中,只要彼此尊重,父母子女可直呼其名。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7课 让家更美好》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7课让家更美好》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让家更美好》主要围绕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展开,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处理家庭矛盾,以及如何为家庭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家庭关系和家庭责任有更深入的思考。
他们可能对家庭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学生可能对一些家庭问题感到困惑,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沟通问题等。
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与家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家人。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庭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庭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4.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小组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家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7.3让家更美好教案
学生阅读并记 忆
学生回家与父 母一起完成
巩固与练习
同步练习 63 页 二、16、22
学生练习
小结与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结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七课 亲情之爱 让家更美好 现代家庭面面观 和谐家庭我出力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家和 万事兴》 ,师:家 有一条心,黄土 变成金;协力山 学生听歌 成玉,同心土变 金。现实中,最 让人羡慕的家 庭,应该是家庭 中的所有成员之 间都能互敬互 爱、和睦相处, 今天我们就学习 ——让家更美好 出示目标: 了解现代家庭的 特点,创建和谐 学生领会 家庭。 新课探究 83 页运用你的经 验 现代家庭面面 结 合 下 面 的 图 观 示,说说现代家
所欲言发表见 解
学生独立制 作,然后 学生小组之间 交流分享,学 生代表发言
当家庭成员之间 随着我们的成 发生矛盾或冲突 长,我们的家 时,我们可以充 庭也在发生变 当“黏合剂” ,培 化。 养自己的协调能 力。 拓展空间 针对家庭状况及 父母的工作情 况,和父母一起 制定孝敬爷爷奶 奶和姥爷姥姥的 计划。 教师加以指导和 评价
庭 还 有 哪 些 特 学生之间相互 点。在空白框中 交流,然后代 列出你观察到的 表发言 现象。 随着社会历史的 演进,现代家庭 的结构、规模、 观念等都发生了 不同程度的变 化。
家庭变得越来越 小,从过去儿孙满 堂的大家庭,到今 天家庭不断趋向小 型化,中国的家庭 结构在过去几十年 间发生了重大变 化。
84 页 教师要求学生独 立阅读 随着人口的迁移 和流动、现代沟 通手段的丰富, 家庭成员的交 流、沟通方式发 生了较大的变 化。 探究与分享 84 页 结合以下场景, 说一说:你经常 家庭氛围越来 使用哪些方式和 越平等、 民主。 家人沟通?你更 喜欢哪些方式? 相关链接
4.2《让家更美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让家更美好》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层面的具体体现。
2.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稳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增强对国家家庭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健全人格:1.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家庭情感,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2.鼓励学生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1.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主动为家庭和谐美好贡献力量。
2.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将其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和社会中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包括相互关爱、彼此尊重、换位思考等原则和方法。
2.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和具体方式。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现代家庭变化的背景下,理解和实践家庭美德,建立和谐家庭。
2.让学生深刻体会亲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正确对待家庭关系中的情感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心中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理想家庭的期望,如温馨、和睦、充满爱等。
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最幸福的时刻或记忆。
通过学生的描述,了解学生对家庭的基本认知和情感体验,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家庭,父母因为工作忙碌,经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感到很孤独和失落。
有一次,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困难,却不敢告诉父母。
这个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家庭中出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我们应该如何让家庭变得更美好?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家更美好。
(二)讲授新课1.亲情是怎样的?(1)展示一些不同家庭场景的图片(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父母陪伴孩子学习、兄弟姐妹一起玩耍等),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到了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浓厚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7.3 让家更美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7.3 让家更美好》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让家更美好》的内容,主要围绕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等方面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对家庭的关系和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理解仍较片面,缺乏对家庭和谐的重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换位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家庭责任感,努力让家更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换位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关系和作用。
4.情感教育:以情感人,唤起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的内容。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案例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的关系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情景,让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和谐相处。
7-3让家更美好(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讲授新课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活动:调查与交流
(1)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独立完成《家庭调查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调查结果。
教师归纳:(1)新的生活方式形成;(2)通信方式越来越快捷方便;(3)生活方式越来越科学;(4)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5)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健康;(6)家庭变得越来越小;(7)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的特征和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掌握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
和谐家庭我出力。
难点
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思考:为什么说“家和”才能“万事兴”?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让明确授课的主题。
7.3《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课题
让家更美好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
能力目标: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考问题
学生各抒己
标记知识点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调查表,表达观点、同桌讨论及代表发言交流相结合,从自己的家庭中能够理解家庭的结构
落实知识点
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让学生感知家庭的矛盾产生的因素,从而为下一步如何创建和谐家庭打下情感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答: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家人,遇到问题的时候,站在对方的角
度上想想,相互理解、体谅。
4、你能说说我们的祖辈、父辈和我们这一代子辈在家庭中各有什么特点
吗?(学生述说后,多媒体出示幻灯片20)
师: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
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
(1)探究:①你往往选择什么时候与你的父母交流?
②你与父母交流是内容是哪些方面的?(可多选可补充)
生活方面、学习方面、情感方面、身边小事、国家大事……
③你与父母沟通的时候会生气吗?生气之后又是怎么和解的?
(2)我们应该怎样化解矛盾和冲突呢?答: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
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乐乐的爸爸妈妈性格迥异,经常吵架。
吵架过程中,奶奶生怕自己的
儿子吃亏,就参和其中,责怪妈妈,从而使吵架火上浇油,不可开交。
一
家人经常闹得不愉快。
思考:乐乐在家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做些什么?做家庭“粘合剂”。
看教材86页了解怎样做“粘合剂”?
5、乐乐的家庭关系改善后,在国家“二胎”政策下,乐乐的小妹妹出生
了。
全家人天天围着小妹妹转,乐乐觉得自己像是多余的,心里特别难受。
思考:你想对乐乐说点什么?
答: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6、知识总结:怎样构建和谐家庭?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作业必做题选做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