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及研究_刘洁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博士生导师(按拼音顺序排列)
职称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以及具体研究方向
招生方向或重点研究方向简介
备注(对考生的具体要求)
蔡旭辉
教授
环境科学
大气环境模拟
利用数值模式研究大气运动和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外场观测等手段,分析再现和预测实际大气环境过程。解决以下领域的基础与应用问题:城市、区域和跨国家等不同尺度的大气污染预报;污染源反演;环境介质间物质能量循环;核电选址;风能和风工程;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和核事故应急等。
欢迎具有化学、环境化学、大气物理和环境科学背景的学生报考
李文军
教授
环境科学
自然资源管理
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资源科学、公共管理、社会学以及环境经济学为理论工具,以田野调查、社会学访谈等为手段,研究分析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国家、区域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重点研究内容包括:产权与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地的制度安排
欢迎环境科学、社会学、农学和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学生报考。
马晓明
教授
环境科学
环境规划与环境政策
关注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决策问题,研究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以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公共管理为基础理论,进行环境政策的实证分析;以博弈论、复杂系统模拟及其它系统科学分析方法为工具,探讨环境政策的设计机制,进行环境政策的理论分析和环境政策的模拟研究。
徐晋涛
教授
环境科学
资源经济学
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政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有林区体制改革,集体林权改革,农业、林业碳汇问题,森林资源变化机理的空间计量分析,林产品市场模型,大型公共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提供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培养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城市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中心,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城市会吸引人口,而人口的增长又会推动城市的发展。

本文将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发展阶段等方面分析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规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功能和特点的体现。

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的功能不断扩大。

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从而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同时,大城市还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

因此,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人口规模过大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城市承载能力有限,人口过多会给城市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人口过多还会加剧城市资源的紧张,增加城市治理难度。

因此,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承载能力来控制人口规模的增长,避免产生问题。

二、人口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是指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的分布情况。

人口结构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年龄结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城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

同时,老年人群体对城市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推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因此,城市需要在老龄化方面加大投入,在服务业方面发展相应的产业,以应对老年人口的增加。

性别比例也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活和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异,因此城市的经济结构和服务业也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例如,女性更倾向于从事文化、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领域,因此城市需要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以满足女性在城市中的需求。

教育程度和职业结构对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可以推动城市的发展,形成知识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效应。

而城市职业结构的多样化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城市,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超大城市的名词解释

超大城市的名词解释

超大城市的名词解释超大城市,指的是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城市。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超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

这些城市往往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上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从人口特征、经济影响以及社会问题等角度来对超大城市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人口特征超大城市的最显著特征是其庞大的人口数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使得超大城市的人口迅速膨胀。

人口的密集程度带来了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

由于超大城市人口众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压力巨大,如交通、住房、医疗等资源供给不足。

同时,超大城市的人口流动性大,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居民安全、社会治安等。

二、经济影响超大城市在经济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超大城市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人才储备,吸引着大量企业和资本的涌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超大城市通过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形成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完整生态系统,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超大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往往成为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压力和环境负担也是超大城市面临的挑战。

超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雾霾、交通拥堵等现象成为了超大城市发展的阻碍,需要通过政策和科技手段来解决。

三、社会问题超大城市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人口众多和资源有限,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变得更加复杂。

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在超大城市中尤为突出。

城市的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教育等公共服务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人口流动性大、异地迁移等问题加剧了超大城市居民的社会融合难题。

超大城市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优化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企业应促进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并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社会应加强公民教育和社区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半期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第I卷共16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

中国正在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组成。

下图为1995-2020年我国各省份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我国老年人口迁移整体方向是()①向东②向南③向西④向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995-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迁移规模()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持续减小D.持续增大3.广东省是我国老年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A.医疗保障完善B.自然环境优美C.基础设施完善D.家庭代际互助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

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

完成下面4-5小题。

4.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貌B.环境保护C.开发成本D.防灾安全5.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树木年轮变化可以反映当地气候的变化。

河西走廊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通过采集该地祁连圆柏的树轮数据,并结合历史时期游牧战争资料,发现两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变化与游牧民族战争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完成6-7小题。

6.祁连圆柏树轮变化突出反映该地()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土壤变化D.光照变化7.游牧民族战争的发生可能因为气候变化影响()A.农牧业产出B.生产力水平C.人口数量D.交通条件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下表为“我国部分省份2000年、2010年和2023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统计表”。

完成下面8-9小题。

粮食产区黑龙江省河南省江苏省福建省2000年粮食产量(万吨)2545410231068542010年粮食产量(万吨)5013543732356612023年粮食产量(万吨)7788662437975118.影响黑龙江省与河南省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耕作制度B.土地资源C.水资源D.技术条件9.近20年南方部分省份粮食产量增长趋势较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①耕地面积减少②自然灾害频发③农业结构调整④季节撂荒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3年6月,南京首个沉井式停车场正式运营,该项目采用向地下“挖隧道”的方式来修建停车库,车库深68米共25层,可停200辆车。

城市人口规模与容量的理论分析

城市人口规模与容量的理论分析

城市人口规模与容量的理论分析引言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人口数量与城市规模是评定城市发展参数之一。

然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一定意味着城市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本文旨在分析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案。

城市规模与人口容量的定义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各种要素的量化表现。

城市规模的大小是基于这些要素的综合评定。

人口容量是指城市可以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的大小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有关,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就业、居住、环境等诸多要素。

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人口容量的增加对城市人口容量的研究,需要从城市规模的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两个方面展开。

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城市规模的增长往往会导致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城市规模的扩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2. 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市场,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职位需求。

这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3. 城市政策的支持城市政策的支持也是城市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对于城市的发展给予了支持和鼓励,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增长。

人口容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城市人口容量的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来满足人口的需求。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到政府的政策、规划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1. 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城市的交通线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保障性住房等一系列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增加城市的人口容量。

2. 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应用使城市的空间利用更加高效,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从而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容量。

3.社会管理的提高城市人口容量的增加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资源配置视域下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再阐释

资源配置视域下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再阐释

2024年第4期(总第345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345新型城镇化的进展与未来资源配置视域下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再阐释李㊀澎ꎬ高㊀帆摘㊀要:特大镇设市改革对于我国协调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ꎬ对特大镇设市改革进行再阐释有助于推动设市改革路径的理论创新和研究进展ꎮ本文通过赋予设市和设市改革更加丰富的含义ꎬ从资源再配置视角对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进行再阐释ꎬ为研究乡镇体制改革㊁镇设市问题以及探索新型设市模式提供新的思路ꎬ拓宽设市改革路径研究ꎮ从广义资源概念及资源配置角度来看ꎬ特大镇设市改革可理解为通过城乡资源再配置ꎬ增加特大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ꎮ这种设市改革含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ꎬ由此可加强对理解特大镇设市改革进程㊁探索新型设市模式㊁特大镇摆脱发展困境㊁解决特大镇发展资源供需矛盾㊁弥补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短板㊁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再认识ꎮ关键词:特大镇ꎻ设市改革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ꎻ供需协调ꎻ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9.2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4)04-0056-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研究 (17ZDA066)ꎻ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 鲁苏浙粤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比较研究 (2023RKY02004)ꎮ作者简介:李澎ꎬ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ꎬ山东省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ꎻ高帆ꎬ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㊀㊀一㊁引言当前ꎬ我国城镇化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ꎬ既要解决城市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问题ꎬ还面临上亿新增农村人口进城问题ꎬ仅靠现有建制市来解决则面临较大压力ꎮ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ꎬ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被反复重点提及ꎬ小城镇作为现有城市分散压力的重要支点得到多方重视ꎮ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ꎬ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吸纳人口多㊁经济实力强的小城镇ꎬ成为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重要载体ꎮ这些达到我国设市标准㊁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能力和经济集聚能力的小城镇被称为 特大镇 ꎮ在我国的小城镇群体中ꎬ拥有中小城市体量的特大镇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代表ꎬ被喻为小城镇体系的 头 ㊁新生中小城市和我国城市体系的 尾 [1]ꎮ尽管特大镇人口规模大㊁经济发展水平高ꎬ但仍然是镇级管理体制和行政级别ꎬ其被赋予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实际的人口及经济社会管理规模严重不匹配ꎬ发展活力被压制ꎬ体现出不能充分发展的特征ꎮ许多学者研究认为ꎬ我国现行乡镇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ꎮ从特大镇的发展现状来看表现尤为明显ꎮ如何释放特大镇的活力ꎬ加强特大镇解决 三农 问题的能力ꎬ形成新的增长点ꎬ是当前改革政策探索的重要内容ꎬ特别是特大镇涉及的 镇级 机构㊁人员编制和管理权限等方面问题众多ꎬ亟须解决[2]296ꎮ叶中华等研究认为ꎬ经济发达镇面临责任大㊁权力小㊁功能弱㊁效率低的困境ꎬ建设㊁发展和管理都受到传统乡镇体制的制约[3]ꎮ辜胜阻等将特大镇的农村经济型管理体制制约概括为 镇大权小 责大事多 人多钱少 [4]ꎮ叶贵仁把传统的上下级政府间关系和镇级体制作为导致经济发达镇公共服务水平低下㊁条块矛盾突出㊁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的重要原因[5]ꎮ吕程平研究认为ꎬ特大镇存在黏着性㊁受控庞杂性㊁具有破坏性和结构性治理问题等四类社会65问题[6]ꎮ吴金群等认为ꎬ强镇扩权无法解决经济发达镇面临的 小马拉大车 ㊁县镇之间矛盾突出㊁公共服务能力有限等困境ꎬ应探索新设市模式[7]ꎮ可以发现ꎬ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现实具体问题分析的层面ꎬ理论研究仍较为缺乏ꎮ在当前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下ꎬ镇改市是理论上解决特大镇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ꎬ也是自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的重要政策方向ꎬ然而ꎬ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ꎬ相关研究多年来推进缓慢ꎮ早在20世纪90年代ꎬ地理学科领域著名学者刘君德教授在研究石狮设市模式时认为ꎬ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设市体制ꎬ可以试行 县管市 新模式[8]ꎮ然而ꎬ自石狮设市以来ꎬ只有极个别建制镇由于地理位置等特殊原因改设为建制市ꎬ新的设市模式尚未能付诸实践ꎮ近年来ꎬ对 镇级市 县辖市 等新型设市模式的研究仍以理论分析为主ꎬ由于研究对象和数据资料的缺乏ꎬ难以运用规范的计量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检验ꎬ极大地限制了设市问题的研究进展ꎮ与自然科学进行实验分析不同ꎬ新政策实施有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ꎬ更需要谨慎推进ꎮ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储备和发展ꎬ对减少新政策实施的风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ꎮ如何在实证案例有限的情况下研究设市问题是一个理论上的挑战ꎮ设市 在现实中的直接含义限制了特大镇设市的现有研究ꎬ本文尝试拓展特大镇 设市 及 设市改革 的内涵ꎬ推进特大镇设市的研究进展ꎮ借鉴发展经济学经典著作«农业与工业化»中对工业化概念重新定义的研究思路ꎬ基于广义资源概念及资源配置的视角ꎬ本文对我国特大镇设市改革进行再阐释ꎬ为研究设市改革路径和探索新型设市模式提供新的思路ꎬ有助于解决特大镇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ꎮ㊀㊀二、基于广义资源概念及资源配置视角理解设市改革的内涵㊀㊀设市的本意是设置建制市ꎬ属于行政区划调整范畴的概念ꎮ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由1993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规定的ꎬ达到一定标准后ꎬ县和镇建制可以改设为建制市ꎮ改革开放以来ꎬ撤县设市成为我国主要的设市模式ꎬ相对较多的样本量支持了大量的有关研究ꎮ自撤县设市模式成为主要设市模式以后ꎬ我国撤镇设市①的成功样本屈指可数ꎮ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后ꎬ截至目前ꎬ只有2019年的浙江龙港成功撤镇设市ꎮ越来越多的小城镇达到撤镇设市标准而未能设市ꎬ镇设市问题在学术界和社会相关方面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ꎮ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㊁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ꎬ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理念和思路转变的重要标志ꎮ强调优化资源配置的设市改革ꎬ可以视为新阶段城镇化功能转换的重要途径ꎬ作为促进效率提升和成果分享的重要抓手[9]ꎬ也是解决特大镇发展问题的重要思路ꎮ(一)资源配置视角的双重含义我国特大镇的改革发展过程也是城乡资源再配置的过程ꎬ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ꎮ其一ꎬ城镇发展主要依靠两种方式ꎬ即市场经济力量(如城镇的自我融资)和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资源(如行政手段的影响)[10]ꎮ对于行政层级末端的特大镇而言ꎬ与高层级城市相比ꎬ除了部分改革的作用以外ꎬ再分配对特大镇发展的作用很小ꎬ市场经济力量则是特大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ꎮ也就是说ꎬ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下ꎬ特大镇主要依靠自我融资等手段ꎬ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ꎬ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再配置和农业转移人口空间集聚ꎮ其二ꎬ当农业转移人口进入特大镇以后ꎬ其作为居民消费者使得地方公共产品需求增加ꎬ特大镇地方政府面临地方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压力ꎮ在我国城镇管理体制下ꎬ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很少通过市场经济力量来配置ꎬ以行政手段为代表的再分配方式是地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主要来源ꎮ因此ꎬ基于这种考虑ꎬ可以从资源配置的视角理解设市与设市改革等行政手段推动特大镇发展的过程ꎮ75①撤镇设市通常称为切块设市ꎬ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主要设市模式ꎮ此处为强调行政建制的调整ꎬ故称为撤镇设市ꎮ(二)资源配置视域下阐释设市改革的理论逻辑资源通常泛指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物质和要素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ꎮ相关研究中一般将自然资源视为狭义的资源ꎬ将包括自然资源㊁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等在内的各类资源视为广义的资源[11]ꎮ在广义资源的概念下ꎬ财力资源㊁人力资源㊁物质资源㊁信息资源以及制度资源等都属于资源的范畴[12]ꎮ作为发展成果分享重要形式的公共服务ꎬ同时也是一种资源ꎬ在大量的文献中被研究提及①ꎮ因此ꎬ从某种意义上讲ꎬ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ꎬ也就是提升资源投入效率和推进发展成果分享的过程ꎮ基于广义资源概念范畴ꎬ在探索新型设市模式的背景下ꎬ现实意义的镇设市意味着部分资源的 所有权 将在设市后被重新分配ꎬ结果是设市后行政区划调整使得原上级辖区失去部分资源的 所有权 ꎬ从而失去对设市镇域的管理权和利用行政手段从设市镇域获取资源等原有权力ꎮ其经济学含义可理解为通过城市资源 所有权 的再分配ꎬ增加特大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ꎮ管理学含义是提高城市管理能力ꎬ目的是增加特大镇的城市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与水平ꎮ进一步区分资源的 所有权 和 使用权 ꎬ将特大镇设市改革的过程理解为把部分原本按照行政建制和等级划分的资源的 使用权 ꎬ根据特大镇发展需求赋予特大镇的过程ꎮ也就是说ꎬ在当前改革进程中ꎬ设市改革的含义可引申为将本属建制市的部分资源(使用权)ꎬ再配置给乡村地区的基层行政建制(建制镇)ꎻ尚未涉及建制的升级和区划的调整ꎬ不涉及正式法律层面的资源 所有权 的调整ꎬ起到实际上增加特大镇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作用ꎮ增加特大镇资源投入ꎬ解决的是镇级资源投入与人口规模大㊁经济发展水平高之间的矛盾ꎻ增加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ꎬ解决的是镇级行政管理能力和实际的人口及经济社会管理规模严重不相适应不匹配的矛盾ꎮ正因如此ꎬ有学者认为ꎬ镇改市就是镇的上级政府拥有的各类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3]ꎮ更进一步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ꎬ镇设市与乡镇体制改革②区别的本质ꎬ是确定部分按照行政建制和行政等级划分的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属问题ꎮ同时ꎬ考虑到当前相关特大镇正在进行的是新型设市模式的探索ꎬ按照新型设市模式的要求ꎬ即使当前设市改革的结果是建制的升级或调整ꎬ也与以往传统设市模式有所不同ꎬ甚至可能出现相关研究中所谓 镇级市 县辖市 等新型建制市ꎮ故而ꎬ可以用设市改革代表这一过程ꎮ综上所述ꎬ本文镇设市的含义可以概括为:通过行政建制的调整ꎬ将建制市所拥有的部分资源的所有权赋予镇ꎬ从而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ꎮ设市改革表示将建制市所拥有的部分资源的使用权赋予镇ꎬ可以不涉及行政建制调整和资源所有权的重新分配ꎬ但能够起到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效果ꎮ乡镇体制改革亦可归为设市改革概念范畴ꎮ从这个角度来看ꎬ设市改革政策之间的差异ꎬ以及同传统调整行政建制的设市之间的差异ꎬ表现为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同ꎮ㊀㊀三㊁资源配置动态化:制度变迁与特大镇设市改革㊀㊀引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设市与设市改革的内涵ꎮ在上文的分析中ꎬ将设市改革的内涵拓展至资源配置范畴ꎬ然而ꎬ无论是资源使用权的调整ꎬ还是资源所有权的调整ꎬ抑或是行政建制的调整ꎬ都不是没有成本的ꎮ因85①②尽管公共服务资源在大量的文献中被研究提及ꎬ但其仍可继续分解ꎬ可作为投入相关资源要素后的产出ꎮ公共服务资源被看作生产要素时ꎬ与财力资源㊁人力资源㊁物质资源等要素资源共同作为要素投入转化为相应的产出ꎮ在作为公共产品时ꎬ又是由相应的财力资源㊁人力资源㊁物质资源等作为要素投入转化而来ꎮ在本文的分析中ꎬ公共服务资源具有双重属性ꎮ此处在拓展设市改革内涵时ꎬ公共服务资源可被看作一种要素资源随着设市改革而被重新分配ꎮ作为地方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ꎬ其又关系到地方居民对城镇发展成果的分享ꎮ乡镇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对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的改革ꎬ以强镇扩权为主要形式ꎮ此ꎬ从制度变迁视角进一步理解特大镇设市与设市改革内涵ꎬ既可以加入产权分析ꎬ也可将改革的成本考虑进来ꎬ有助于我们认清设市改革作为制度安排变迁的发展形势ꎮ一方面ꎬ由于城镇管理体制决定了部分资源的所属关系ꎬ通过改革等行政手段进行部分资源的再配置未必改变其所属关系ꎬ因此可以利用产权理论的思路进行探讨ꎮ例如ꎬ镇的人事权有着清晰的边界制约ꎬ镇政府的人事安排仅限于能够控制的内部单位ꎬ而从本镇向外调出人员ꎬ或者从外部向本镇调入工作人员ꎬ都必须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决定ꎬ镇只能提出建议ꎮ改革过程中这种以相对控制权为代表的资源的再配置ꎬ使区分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显得十分必要ꎮ另一方面ꎬ资源的再配置和权利的界定都是动态的且不是没有成本的ꎬ故从制度变迁及变迁成本的视角ꎬ将制度成本考虑进来ꎬ有助于更全面深入理解特大镇设市改革内涵ꎮ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的思路ꎬ在制度非均衡状态出现后ꎬ如果社会主体参与者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新的制度可能获得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得该利润而支付的成本时ꎬ新制度就会产生ꎬ也就是制度变迁ꎮ有学者认为ꎬ改革的实质就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14]ꎮ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论述特大镇设市改革问题ꎬ既是对现实经济现象及其本质性的进一步探讨ꎬ也是利用我国的改革经验来检验制度变迁理论的过程ꎮ(一)从制度变迁视角理解设市改革的理论逻辑制度不均衡状态的出现为特大镇设市改革制度变迁提供了条件ꎮ20世纪90年代以来ꎬ«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发布ꎬ为我国小城镇相关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ꎮ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提出 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ꎬ除了为镇设市打通实施路径以外ꎬ也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大镇指明了方向ꎮ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ꎬ特大镇所在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ꎬ也可谓制度选择集合出现了变化ꎬ使特大镇面临新的选择集合成为可能ꎮ从某种意义来看ꎬ设市改革可以被视为一种制度安排创新ꎮ基于该理论的角度ꎬ具体设市改革可以被理解为制度变迁理论中可替换安排的方案(菜单)ꎬ某一特大镇所选择的设市改革政策ꎬ则是可替换安排的菜单选项ꎮ只有认为存在某种设市改革政策预期的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时ꎬ才会有可能选择并实施这种设市改革政策ꎮ然而ꎬ每种制度安排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成本ꎬ带来不同的净收益ꎬ特大镇要选择净收益最大的设市改革政策ꎮ即使各种不同的设市改革制度安排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是相同的ꎬ也会因不同的制度成本造成安排变迁净收益的差异ꎮ从一定意义上讲ꎬ设市改革政策的差异ꎬ一方面表现为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同ꎬ另一方面表现在成本收益的差别ꎮ当考虑到制度成本时ꎬ无论是调整资源使用权ꎬ还是同时调整资源使用权和所有权ꎬ抑或是调整行政建制的镇设市ꎬ三种形式都会存在差异ꎮ即使通过不同的方案ꎬ也可能带来相同的资源配置结果ꎬ从而产生相同的收益ꎮ但是ꎬ改变资源配置的不同方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差异ꎬ从而造成不同的净收益ꎬ进而导致不同的方案选择ꎮ综上所述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ꎬ特大镇设市改革政策措施的(新制度)经济学含义可理解为特大镇制度安排变迁的实施方案ꎮ从理论上讲ꎬ特大镇设市改革的发展方向ꎬ将取决于各方案带来的净收益ꎮ由于收益未必是物质的ꎬ也可以是非物质的ꎬ因此制度安排变迁可能会涉及非经济因素ꎬ从而难以通过数据指标来衡量ꎮ通过理论逻辑分析ꎬ有助于认清设市改革作为制度安排变迁的发展形势ꎬ深入理解当前推进特大镇设市改革的阻力ꎮ(二)从制度变迁视角理解设市改革的分类探讨从理论上讲ꎬ在制度经济学中ꎬ制度成本是广义的交易费用ꎬ包括制度的确立或制定成本㊁制度的运转或实施成本㊁制度的监督或维护成本㊁制度创新或变革成本等[15]60ꎮ这些成本都体现在特大镇设市改革的过程中ꎮ然而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ꎬ很难将各类成本根据这些理论作明确的划分ꎮ95为增加制度成本分类的可操作性ꎬ可将制度成本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建立㊁维持和改变现有体制难以避免的成本ꎬ也可以称为某种意义的固有成本ꎬ例如制度变迁过程中所必须消耗的人㊁财㊁物等资源ꎻ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ꎬ理论上可以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减少甚至避免的成本ꎬ或可称为某种意义上的可变成本ꎬ例如制度变迁可能会造成某一方的利益损失而受到阻碍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ꎬ乡镇体制改革与设立县辖市㊁ 省辖县管 市在部分制度成本方面是类似的ꎮ一方面ꎬ乡镇体制改革㊁设立县辖市㊁设立省辖县管 市都涉及资源使用权的重新分配ꎬ都将本属上级建制的部分资源赋予这些区域ꎮ从地方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ꎬ这些改革模式理论上起到增加镇的资源投入㊁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过程的效果是类似的ꎮ换句话说ꎬ相应的固有成本是类似的ꎮ另一方面ꎬ只要特大镇不从原上级区划中脱离出来设立县级市ꎬ或继续乡镇体制改革ꎬ或设立县辖市ꎬ或设立 省辖县管 市ꎬ原上级区划政府都有制造非必要成本的可能ꎬ此类制度成本将继续存在ꎮ相对而言ꎬ也可将其称为可变成本是类似的ꎮ更进一步ꎬ只要特大镇仍属原上级区划ꎬ且存在从原上级区划分离出来的可能性ꎬ原上级区划政府都有制造非必要成本的动机和能力ꎬ不设市的乡镇体制改革与设立县辖市或实行 省辖县管 市在产生相应可变制度成本方面应该也是类似的ꎮ从现实层面考虑ꎬ还可以将特大镇设市改革过程中的制度成本进一步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是镇政府主体资格引起的制度成本ꎻ二是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ꎮ从有关试点设市改革的过程来看ꎬ这类可变制度成本是现实存在的ꎮ例如ꎬ县级权限的反复下放和收回ꎬ主要问题出在镇政府主体资格缺少法律依据ꎮ有试点经验表明ꎬ难以仅仅通过试点的方式予以解决ꎬ限制了地方资源配置的优化ꎬ特大镇上级政府有理由选择性地配置特大镇所需资源ꎬ致使政策效果不能全部得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ꎮ再如ꎬ政府及部门间协调问题ꎬ特大镇上级可以凭借行政等级优势ꎬ增加政府及部门间协调难度ꎬ造成制度运行受阻ꎬ给工作的进行带来阻力ꎮ可见ꎬ设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ꎬ绕不开对这些相关制度成本展开探讨ꎮ1.镇政府主体资格制度成本问题ꎮ与传统乡镇体制改革不同ꎬ通过新型设市模式ꎬ赋予新型市政府相应主体资格ꎬ使其获得部分资源所有权ꎬ有利于镇政府主体资格问题的解决ꎬ从而减少此类制度成本ꎮ设立县辖市㊁ 省辖县管 市㊁县级市的新型设市模式均需要省级以上政府的支持ꎮ在文献回顾中可以发现ꎬ现有的设市模式提议中ꎬ设立县辖市或 省辖县管 市的呼声要高于设立县级市ꎮ一些学者认为ꎬ将特大镇从原上级区划中完全切割出来ꎬ则原上级的县(市等)经济总量㊁财政税收㊁要素划拨会减少很多ꎬ恐怕会引起地方较大的阻力ꎬ出于法律考虑ꎬ因此提出 省辖县管 市的总设想[15]ꎮ这种新的 县市关系 思路本质上类似于当前县级市与地级市的代管关系ꎬ实际上县仍能保留对设市后的特大镇有较大管理权限ꎬ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县辖市的思路ꎮ从这方面制度成本来看ꎬ乡镇体制改革与设立县辖市㊁设立 省辖县管 市存在差别ꎮ也就是说ꎬ虽然当前乡镇体制改革试点尚无法解决镇政府主体资格等问题ꎬ但通过建立县辖市㊁ 省辖县管 市等新型市镇的形式ꎬ把被证实有效的改革措施赋予这类新市镇并固定下来ꎬ同时改变新型市镇政府主体资格相关制度ꎬ从而解决镇政府主体资格问题ꎬ确定部分资源的 所有权 归属ꎬ将有利于消除乡镇体制改革过程中这类问题造成的制度成本ꎮ同时ꎬ相关研究表明ꎬ设立 省辖县管 市可减少地方阻力ꎬ存在减少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的可能[16]ꎮ2.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问题ꎮ然而ꎬ按照以上思路进一步考虑ꎬ仍然会出现问题ꎬ协调政府及部门间关系的制度成本问题难以随之解决ꎮ尽管 县辖市 等新型市镇的设立可以不改变设市特大镇的行政隶属关系ꎬ但其设立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当前特大镇发展问题ꎮ若新的 县辖市 等体制有利于特大镇的进一步发展ꎬ那么随着 县辖市 等新型市镇的不断发展ꎬ在等级化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下ꎬ 县辖市 等新型市镇的发展将会再次受到体制束缚ꎬ面临当前特大镇06。

人口变迁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挑战与路径

人口变迁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挑战与路径

人口变迁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挑战与路径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范围与问题 (5)2. 人口变迁的理论框架 (6)2.1 人口变迁的基本理论 (7)2.2 人口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9)2.3 超大城市人口变迁的特点 (10)3. 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状 (12)3.1 基层治理的基本概念 (13)3.2 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实践 (14)3.3 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15)4. 人口变迁对基层治理的挑战 (17)4.1 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影响 (18)4.2 城市空间布局的压力 (19)4.3 公共服务供给的挑战 (20)4.4 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的挑战 (21)5. 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索 (22)5.1 创新治理体制机制 (23)5.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5)5.3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26)5.4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 (27)6. 案例分析 (29)6.1 国际经验借鉴 (30)6.2 中国城市案例 (31)6.3 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32)1. 内容概括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大城市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包括人口数量增长、流动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等,这些变迁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资源压力增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环境承载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管理难题:流动人口数量庞大,管理难度加大,社会融入、就业、居住等问题突出。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基层治理需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与健康问题。

优化城市规划与资源配置:根据人口变迁趋势,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加强基层自治与社区建设:推进社区自治,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发挥社区在人口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完善人口管理体系: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人口管理机制,实现精准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

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

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摘要】本文围绕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展开研究,首先从人口增长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挑战入手,探讨人口控制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分析教育资源与人口结构的匹配情况。

随后通过实践案例,讨论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与教育资源的关系。

结论部分总结指出,通过人口控制促进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并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建议。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加注重人口结构与教育资源的匹配,加强城市规划与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实现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

这一研究有助于为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大城市、人口控制、教育资源配置、城市规划、智慧城市、人口结构、教育资源匹配、教育资源优化、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集度不断提高,人口规模庞大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城市教育资源的巨大挑战。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学校招生难、师资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过快增长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面对这一问题,必须深入研究人口增长对城市教育资源的影响,探讨人口控制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探索教育资源与人口结构的合理匹配,推动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发展。

这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城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人口增长对城市教育资源带来的挑战,分析人口控制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探讨教育资源与人口结构的匹配问题,总结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经验,探讨城市规划对教育资源的影响,从而为促进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建设智慧城市、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

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

龙源期刊网
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作者:罗源昆王大伟刘洁苏杨
来源:《人口与经济》2013年第01期
摘要:中国的大城市,大多数患上了城市病且日趋严重。

这些城市是“人满为患”吗?只能靠行政手段调控人口吗?本文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回答了这些问题,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提出只有经济因素才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然后基于生产函数将这一观点进行了数理表达并代入北京的数据进行了论证。

以这些分析为据,认为主要用行政手段调控人口是不合理的,中国大城市的城市病的直接成因不是人满为患而是“人挤为患”的情况下政策失当,正确的调控方法应该是以业控人、合理布局。

关键词:人口规模调控;人口承载力;经济因素;行政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1-0052—09。

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对策评价与思考

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对策评价与思考

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对策评价与思考陈宇琳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国内学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必要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能不能控制、该不该控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首先从行政控制、产业置换和空间疏导3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城市采取的主要人口调控对策进行梳理,发现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进而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不应该控制进行追问,发现理论层面并不对大城市人口规模构成绝对约束.最后,回归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人口规模调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众多手段之一.城乡差距是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及构建人口发展的“环境-经济-公正”分析框架等建议.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9-14,28)
【作者】陈宇琳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
【相关文献】
1.城市规模快速增长下的特大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分析--以北京为例 [J], 曾宪新
2.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对策 [J], 周晓津
3.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动对大城市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影响 [J], 丁学森;邬志辉;夏博书
4.论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关系--以北京为例 [J], 赵卫华
5.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基于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J], 沈燕; 刘厚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

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

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罗源昆;王大伟;刘洁;苏杨【期刊名称】《人口与经济》【年(卷),期】2013(000)001【摘要】中国的大城市,大多数患上了城市病且日趋严重.这些城市是“人满为患”吗?只能靠行政手段调控人口吗?本文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回答了这些问题,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提出只有经济因素才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然后基于生产函数将这一观点进行了数理表达并代入北京的数据进行了论证.以这些分析为据,认为主要用行政手段调控人口是不合理的,中国大城市的城市病的直接成因不是人满为患而是“人挤为患”的情况下政策失当,正确的调控方法应该是以业控人、合理布局.【总页数】9页(P52-60)【作者】罗源昆;王大伟;刘洁;苏杨【作者单位】伦敦大学学院经济系,伦敦 WC1E6BT;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 100045;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北京 10002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北京 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3【相关文献】1.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广东省区域人口问题研究 [J], 王悦荣2.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的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研究 [J], 刘洁;苏杨;魏方欣3.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和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刘辉;段汉明;范熙伟4.我国超大城市人口调控实践与优化——基于京沪穗深四个超大城市的分析 [J], 刘厚莲5.功能定位与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控——评《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研究》 [J], 卫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口新常态约束下特大城市的规模调控与转型升级

人口新常态约束下特大城市的规模调控与转型升级

人口新常态约束下特大城市的规模调控与转型升级摘要: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变动极大,运用Kernel密度函数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分析表明,当前以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合理的。

从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动态历程来看,该变动主要受城市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中国主要特大城市实有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表明,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应因时因地而动,不能搞一刀切,而且人口调控政策重点应该从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

特大城市转型升级面临着农民工供给短缺、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老年和少儿非劳动力人口持续增长等人口新常态约束。

在这种人口增长新常态背景下,特大城市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促进政府制度创新和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是城市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特大城市;人口新常态;人口规模调控;城市转型升级;城市等级划分;城市病;中国经济新常态;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中图分类号:F292;C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2-0054-11一、引言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对于500万人口以上城市建立积分落户制度。

《意见》明确了从人口规模角度划定“特大城市”的标准,即城区人口在500万以上《意见》认为,积分落户是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的可行制度。

从我国现行的城市人口统计制度来看,《意见》中所指的城区人口应为城区常住人口,而从积分落户政策来看,其对应的人口应为“户籍人口”。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5类7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 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经济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人口承载力研究——以郑州大都市区为例

经济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人口承载力研究——以郑州大都市区为例

经济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人口承载力研究——以郑州大都市
区为例
邹小玲;王鹏飞
【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23)3
【摘要】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聚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变化趋势,通过梳理人口承载力及其研究方法,借助多因素研究模型作为测算工具,对郑州大都市区“1+4”空间规划下的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座地级市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分析。

文章基于经济和资源的约束条件,选择GDP、DPI、粮食产量和人口密度4个
测算指标,通过研究发现,郑州大都市区按照低参照标准测算的结果表明人口承载力
相对富余,但是以高参照标准测算的结果表明人口承载力相对不足。

最后,文章从提
升经济人口承载力和资源人口承载力方面,对提升郑州大都市区人口承载力提出了
相关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9页(P53-61)
【作者】邹小玲;王鹏飞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5
【相关文献】
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县域人口和产业调控方法研究——以云南省隆阳区为例
2.基于改进经济引力模型的郑州大都市区交通发展研究
3.移动互联网时代区域形象的创新传播研究——以郑州大都市区为例
4.地区经济差距与人口流动:基于七国大都市区人口分布的比较研究
5.郑州大都市区生态承载力多维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人口普查数据对比看首都都市圈人口合理分布的壁垒

从人口普查数据对比看首都都市圈人口合理分布的壁垒
2022 年第 4 期 | CHINA POLICY REVIEW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66
市场与区域
MARKET AND REGION
第一,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总量小幅增长,但 首都都市圈人口规模稳中略降,经济活力有待提 升。根据“七普”数据,京津冀人口总量为 11037 万人,占全国大陆人口比重为 7.82%。与第六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数 据 的 10441 万 人 相 比, 人 数 增 加 596 万人,增长 7.7%,占全国大陆人口比重从 7.79% 微弱提升至 7.82%。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人口增长相对比较 缓慢。长三角城市群十年人口增长 11.6%,占全 国大陆人口的比重比 2010 年提高了 0.7 个百分点。 珠三角城市群 2020 年人口总量为 7801 万人,十 年增加 2183 万人,增长幅度高达 38.9%,占全国 大陆人口比重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而首都都市圈 人口从 3808 万人下降至 3720 万人,占全国大陆 人口比重从 5.3% 下降至 5.2%。在经济方面,京 津冀 GDP 占全国 GDP 的 8.5%,略高于人口占比,
经济重心转移线
人口数(2020)
人0 口数0.(4 2001.08) 1.6千米
图2 北京2010年与2020年人口和经济重心的变动情况
① 关于经济人口系数的内涵,我们曾在《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看北京“城市病”》(刊发于《中国发展观察》2013 年第 5 期)一文中进行过详细论述。
| 2022 年第 4 期
7.82(5.17) 7.79(5.27) 0.03(0.10)
86393(70902)
8.50(6.98)

中国城市规模的幂比例变化——验证与启示

中国城市规模的幂比例变化——验证与启示

中国城市规模的幂比例变化——验证与启示李红雨;赵坚【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22(43)11【摘要】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的幂比例变化规律进行验证和分析,并利用2019年截面数据进行反事实假设。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物质基础设施类指标与城市人口规模按照亚线性比例变化,而中国的经济社会活动类指标也与城市人口规模按照超线性比例变化,中国城市的主要指标同样符合幂比例变化法则。

根据反事实假设结果,在城镇化率不变的情况下,仅通过优化人口空间结构,会引起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55%,专利申请量增加8.2%,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加18.97%;引起研究样本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减少4.2%,居住用地面积减少5.4%,实有道路面积减少4.95%,用电量减少14.17%。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带来以下启示:中国应适当增加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数量,并以这类城市为中心发展大都市区,以节约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和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实现收益递增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24页(P71-94)【作者】李红雨;赵坚【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讲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相关文献】1.近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探析--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年)的数据验证2.基于功能性建成区和行政性城市比较下的齐普夫定律验证与中国城市规模分析3.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动态关联启示——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4.类别股东比例与公司绩效——基于2003-2009中国电力企业的经验证据5.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资金占用——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宁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南宁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南宁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刘洁;褚俊英;解建仓;何素明【摘要】从水资源量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判别城市发展与自然水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水生态足迹与水生态承载力模型,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对2004-2013年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南宁市历年水资源用量处于盈余状态;(2)淡水资源生态足迹所占比例较大,且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3)万元GDP生态曲线的不断降低表明南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6(014)005【总页数】6页(P386-391)【关键词】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南宁市【作者】刘洁;褚俊英;解建仓;何素明【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2水生态足迹的概念衍生于生态足迹,由William Rees[1-2]和Mathis Wackernagel[3]提出,通过将人类活动产生的消耗物与土地面积进行有机转化来衡量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后出现“虚拟水”概念,采用水资源消耗转化为水资源量占地面积来表示,称为水足迹[4]。

水生态足迹是以水域全球平均生产能力为基础,包括水资源消耗与水域生物生产消耗两部分[5]。

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合理健康性。

对区域开展水生态足迹的评价分析,了解其水资源分配现状,促进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以及对保障其社会发展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水生态足迹的水资源账户仅包括水产品生态足迹,是从水域的生物生产功能来定义的一类账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病” 要 : 当前中国超大城市 日益突出, 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如何进行城市人口的宏观调
控, 已成为超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 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与现实 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 提出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 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由此利用生产函数构建了区域人口 接影响因素, 承载力模型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大城市人口调控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进行城 市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加强城市群建设, 疏散中心城区的功能, 促使产业集聚与人口聚集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人口承载力; 超大城市; 人口规模调控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9753 ( 2013 ) 10 - 0147- 19
修回日期: 2013 - 06 - 1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2CRK023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 11YJC840027 ) ;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 目( 2012D005022000010 ) ; 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刘 洁( 1983 - ) , 女, 河南省林州市人,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 城市经济与管理, 组织生态管理理论与方法。
理论 · 方法与案例
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的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研究
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的超大城市人口 规模调控研究

1 洁 , 苏 2 3 杨 , 魏方欣
( 1. 北京联合大学 商务学院 , 北京 100025 ;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发展部 , 北京 100010 3. 环境保护部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 北京 100082 )
Research on Population Scale Regulation of Megacities Based on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LIU Jie1 ,SU Yang2 ,WEI Fangxin3
( 1 . Business Colleg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025 ,China; 2 . Research Depart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Beijing 100010 ,China; 3 . 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Center,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eijing 100082 ,China) Abstract : The “urban diseases”problems of super c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and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affecting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How to regulate the population scale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for most megacities. We studies the population scale regulation of megacit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source for deviation occurring between traditional researches on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and reality situation lies in the misjudgment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at the employmentoriented economic factors are direc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and other factors are indirect ones as cost factors of economic factors. The model for regional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Beijing. On this basis,we propose that regional population should be regulated by industrial reconstructing and scientific city planning based on the factor analysis on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147
中国软科学 2013 年第 10 期
Key words: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megacities; population scale regulation
一、 引言 中国的城市人口正以每年 1000 多万的速度增 长, 且出现了城市规模越大、 人口增长越快的现象。 2009 年底我国 100 万人口以上 若以常住人口统计, 的特大城市约 60 个, 比 1997 年增加近 60% 。大城 一方面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人 市人口规模快速膨胀, 力资源, 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 面, 人口的急剧增加, 使得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的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压力不断加大, 交通拥堵、 住 房紧张、 环境污染、 资源供给困难等所谓“城市病” 在超大城市普现。如何进行超大城市人口的宏观调 ? 这既是我们当前急需回 控并有效治理“城市病” “十二五” 答的重要理论问题, 也是 期间中国城市必 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然而,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控 制以及城市病的治理都难言有效。 例如, 我国北 京、 上海等大城市, 实际的人口规模总是超前大幅 突破城市规划所设定的人口目标, 以致各种生产 , “城市病 ” 和生活设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问题日 益突出。大城市是不是一定会得病? 城市病是否 , “城市病 ” 主要因为人满为患? 从国际经验来看 不是内生的, 与城市人口规模有相关性但并非因 , 但不一定“满 ” 更不一 果关系。大城市的确人多, “为患” 。那么为什么大城市人口规划目标会出 定 “屡设屡破” 现 的局面? 究竟该如何看待人口承载 力? 如何进行城市规划以控制人口规模? 如何从 人口要素方面控 制 城 市 病? 要 系 统 回 答 这 些 问 首先需要对人口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有一个 题, 正确的认识,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恰当的超大城 市人口调控思路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