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楚墓出土双矢并射连发弩研究
弩的研究报告
弩的研究报告1. 引言弩是一种古老而又令人着迷的武器,它在战争和狩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弩,包括其历史、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式。
了解弩的发展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研究这一古老而精巧的武器。
2. 弩的历史弩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武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
最早的弩是由竹子或木材制成的,后来随着冶铁术的发展,弩开始采用金属制造。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弩被广泛应用,成为重要的远程武器之一。
弩的使用不仅局限于中国,它很快传播到其他地区,包括罗马帝国、中东和欧洲。
在欧洲,弩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长弓,成为中世纪战争中的主要远程武器。
3. 弩的结构弩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弓身、臂、弓弦和弩机。
弩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型包括复合弩、反曲弩和连发弩。
复合弩是一种现代化的设计,它采用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可以提供更高的弓弦拉力和射程。
反曲弩是一种古老而又简单的设计,其特点是弓身两端向外弯曲。
连发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弩,可以连续射击多支箭矢。
4. 弩的工作原理弩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弓弦拉动:使用手动或脚踏的力量,将弓弦拉动到合适的张力。
2.弓身锁定:当弓弦拉动到位时,弓身上的锁定机构会自动锁定弓弦。
3.箭矢装载:将箭矢装载到箭槽上。
4.松开扳机:通过扳机机构,松开弓弦,使其回到原位,并推动箭矢从箭槽中飞出。
5. 弩的使用方式5.1 战争弩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较长射程和较高的命中精度,弩成为中世纪战争中的主要远程武器。
弩手通常站在背后的防御工事上,通过弩射击攻击敌人。
5.2 狩猎弩也被广泛用于狩猎。
相对于传统的长弓,弩射击可以提供更高的精度和射程,使狩猎更加容易。
在很多地区,使用弩狩猎仍然是一种受欢迎的活动。
6. 结论弩是一种精巧而古老的武器,它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遗产。
弩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古老武器的机会。
战国连弩详细-图解
解读战国连发弩弩是我国古兵器时代的重要远射兵器。
它起源于弓,但性能比弓优越许多,其一是加大了弓的张力,可以射得更远。
其二是可以事先张弓敷箭,从容瞄准击发,有的还在望山上加了刻度,命中力更高。
但它也有缺点,就是张弓速度慢,灵活性较差。
但连发弩装一次箭可以连续发射,解决了这个难题。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写蜀将姜维退守阳平关时,用诸葛丞相所授方法,制作了百余张连弩,埋伏在道路两侧。
待司马师率魏军到来,一齐发射。
“一弩发十矢,皆是毒箭。
”魏军“前军连人带马,射死不计其数。
司马师于乱军中逃命而回。
”在这次战争中,连弩起了关键作用。
蜀相诸葛亮设计制作的“连弩”,称“诸葛神弩”,又称“元戌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
由于记载过于简略,后人很难弄明白,它是一次可以同时射出十支箭,与后世相仿的“豆寸子弩”,还是装一次箭可以连续发射十次的“连发弩”?诸葛亮的“元戌弩”是改进前代的连弩制作的。
文献记载,连弩始见于战国,秦始皇晚年,令徐福等人入海求仙药,为大鲛鱼所苦,于是随船配备连弩和捕巨鱼工具,以候不测。
而且在之罘(即芝罘,今山东烟台附近),射杀巨鱼一头。
可见连弩杀伤力之大。
1986年湖北省江陵县秦家咀47号楚墓中,出土了一件连发弩,为我们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线索。
此墓不大,是一座战国晚期早段的一椁一棺竖穴土坑墓。
出土时,连发弩放在墓主头箱的一件竹笥内,根据形制及功用,我们称它作“双矢并射连发弩”。
这件双矢并射连发弩保存完好,通体髹黑漆。
长27.8厘米、宽5.4厘米、通高17.2厘米。
体型不大,整体可分为弩臂、活动木臂、储矢匣、弩弓等四大部分,以及特制的弩箭等。
图三双矢并射连发弩1.双矢并射连发弩2.机牙3.悬刀弩臂,若用现代步枪比喻的话,相当于枪杆和枪托。
它的形状呈长条形,前端内凹,下部伸出承托弩弓的鹰嘴状上勾的支突,再下是一个弯曲的手柄。
青铜弩机连弩与床弩的发明
图 1: 弩机结构示意图
弩弓、弩臂、弩机的组装办法如图 2 所示:弩臂前部楔有双耳,顶端凿有弧 形槽,后部亦凿有空槽和穿孔;将弩弓之弣部嵌入弩臂前部顶端的弧形槽中, 并用绳索将其缠在双耳上,栓紧以固定弓体;将弩机装入弩臂后部的空槽中, 用检塞穿孔固定,使弩机与弩臂连成一体。
1
图 2:弩弓、弩臂、弩机组装示意图
图 4:战国铜弩机 [1]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 2250 页 [2] 宋时轮,张震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第 199
页 [3] 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弓矢的几个问题.文物,
1964,(6):33-45
● 青铜弩机、连弩与床弩的发明
一、概述
弩,或称有臂之弓,是一种利用机构弹射利箭以射击远离目标的军用弹射机 械。标准弩由弓、臂和机三部分组成。弩弓为复合弓,强度超过一般手持弓。 弩臂系用坚木制作,凿有穿孔、缺口和箭槽,用以安装弩机、弓体和箭杆。
弩机结构如图 1 所示,由郭、牙、望山、牛、悬刀、键组成,用金属制作, 多属青铜弩机。郭又称“匣”,呈长方体,为弩机之外壳。牙与望山铸成一个整 体,置于郭之上部,前低后高,前为牙,可钩住弓弦,牙上有缺口,使弓弦能 顶住箭栝,后立为望山,既可瞄准目标,又能控制牙体升降。牛又称“垫机”, 亦称“钩心”,置于郭之中部,钩合牙与悬刀。悬刀又称“机拨”,置于郭之下 部,上有刻口与牛咬合,为击发用之扳机。弩机的各个部件通过键(实为轴)穿孔 固定和牙齿咬合而连成一体,并能连动。
揭秘诸葛连弩
揭秘"诸葛连弩"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被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汉末魏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后失传。
史籍记载有关诸葛连弩的早期记载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及其注释之中。
《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
”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皆出其意,即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而由他人具体制作。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书中记载,诸葛亮曾在前代可一次发射多支弩箭的连弩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种“元戎”弩,可以一次发射十支长八寸的铁弩箭,提高了强弩的杀伤效能。
由于记载过于简略,对诸葛连弩的性能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同时发出十箭,与后世的“?(左豆右斗)子弩”相同;也有人认为它是可以先后连续发射十箭,也就是一种连发弩。
但是由于缺乏实物乃至图像等方面的物证,诸葛连弩的结构至今仍是个谜。
通过在考古发掘中获得的魏晋时期的弩机实物,可以看出三国至西晋时期的弩机制造工艺仍然是沿袭着汉代的传统,用青铜铸造,形制和结构也大致相同。
例如从南京石门坎出土过带有魏正始二年(二四一年)铭的弩机、在四川郫县出土过蜀景耀四年(二六一年)的弩机、在湖北江陵出土过吴黄武元年(二二二年)铭的弩机等等。
其中以江陵出土的黄武元年弩机保存最为完好,同时还保留有弩的木臂,尚能复原其原貌。
木弩臂全长五十四厘米,铜弩机全长十七点三厘米,机件完好,在望山上有用于瞄准发射用的刻度,共分六度,每度内又各设四分度,制工精巧。
蜀汉景耀四年制作的弩机,机件有所残失,缺少了扳发用的“悬刀”,铜廓全长八点五厘米、宽三点五厘米、厚四厘米,现重一千四百七十五克。
连环驽的原理
连环驽的原理连环驽的原理:连环驽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下面是一张普通的弩,上面是箭盒。
箭盒里面垂直排列十支箭,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底部。
底部就是发射的轨道。
轨道前端有开口,轨道两边有供弦通过的长槽,末端沟槽向下拐了九十度,形成一个钩子。
连环驽是古代的一种武器,因为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故称诸葛弩。
它一次能连续发射十支箭,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连发式连弩。
由于这种连弩发射准确、杀伤力大、打击范围大,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在战场上对于冲锋陷阵的军事将领威胁极大,所以也被称为戎弩。
后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因此没有大量生产,后失传。
拓展知识:弩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时发射的弓。
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
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
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至今已发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弩,是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出土的战国中期的弩。
这件弩制作得相当考究,弩机为铜质,木质弩臂末端装有错银的铜弩踵,前端装错银的蛇头状铜承弓器。
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以骨、蚌制作的原始悬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鄂伦春、纳西、苗等少数民族使用的木弩的形制推测,原始的弩应远较此弩质朴,所以在战国以前弩还应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这在古文献中也有一些旁证,如《礼记·缁衣篇》引《太甲》说:“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
古墓最常见五大防盗方法,一不小心就毙命!
古墓最常见五大防盗方法,一不小心就毙命!2016-03-28 19:55古代人怕死后自己的墓被人盗,都弄一些什么机关暗器之类的。
这些机关暗器也是五花八门,上下左右真是防不胜防啊。
我们来看看那些最常见的防盗墓方式。
一【机弩】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在墓穴中设置一些主动防卫的设施,在中国所有的考古报告中从没发现有关古墓机关的明确记载,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们真的从未碰到这些机关呢?其实不然。
据一位连云港的考古工作者说,他在挖掘的过程中就曾碰到过机弩,并且对当时的情形做了描述。
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并没有写入当时的考古报告中。
秦始皇陵内部结构,据说空前复杂:“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以机发之矢射杀盗掘者的方式,应当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水准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制作技术。
秦始皇陵内安装的弓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现在尚无确切的定论。
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弩来看,其弓干和弩臂都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之柘,当是性能良好的劲弩。
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800米,张力当超过700斤。
二【在墓顶放置容易溃坍的巨石】春秋晚期太原晋国赵卿墓,墓圹的四角,每隔1米左右,各放置着一块重约50公斤大石头,显然是填墓有意放置。
椁室周围都是堆积结构严密紧凑的砾石。
墓圹内也有厚约1.2米的砾石层。
这些砾石应是木椁周围使用剩下的积石,是有意识填在墓口上的。
其作用,在于积石非常容易溃坍,使盗墓者难以进入。
曾有许多盗墓者丧生于积石之中。
三【在墓中储水】古代有在墓中储水,一旦有盗墓者进入,便将溺水而死。
这种防盗的方式虽然最终会使墓遭到破坏,但盗墓者也不能逃生。
不过,由于墓中注水实行困难,因此,这是一种并不多见的防止盗墓的形式。
而较为多见的反盗墓形式则是在墓中大量储沙,以流沙预防盗墓者凿洞侵犯墓葬。
四【流沙防盗】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就采用了这种奇特的防盗术。
它采用积沙积石的方法,当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沙子会流到洞里,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沙层中精心埋藏积石、最小的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
中国考古学通论之楚墓越王剑
中国考古学通论之楚墓越王剑老师:耿纪朋学生姓名:万珂梦年级:2012级环艺一班学号:201201010077湖北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的云梦泽畔,西临鄂西山区,东接汉江平原,南濒万里长江,北通辽阔中原,控江带湖,形张势举,是古代兵家必争的风水宝地。
在1965年的冬天,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江陵县境内的纪山西麓和巴玲山东麓一带发现了大大小小的50多座古墓。
其中有封土堆的大中型墓葬25座,无封土堆的小型墓葬30多座。
在对其中八座已遭不同程度盗掘的葬墓中,发现了随葬品近2000件,包括陶瓷237件、铜器580件、漆木器460件、玉石器116件、丝织品124件、竹筒273枚、其他随葬品200余件。
江陵楚墓的发掘,是在湖北境内采用科学方法对楚墓进行的首次较大规模的发掘。
这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出土了一件青铜剑,正是越王剑。
该剑出土时,置于馆内人骨架的左侧,插入在涂有黑漆的木鞘里。
经其测试,能将20余层的纸一划而破。
剑全长55.6厘米,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布满黑色的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反两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的美丽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剑身的一面近格刻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两行鸟篆铭文。
越王勾践青铜剑,不仅铸造精工,花纹秀美,而且深埋于地下2400多年不锈,保持其耀眼光泽,其中的成因确实耐人寻味。
后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1978年利用原子核研究所提供的检测设备,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伤的测定与研究,终于解开了这个千年之谜。
原来勾践剑刃及剑身的成分表明含锡为百分之17,这是铸造锡青铜强度最高的成分,并保持一定的延伸率;含锡再高,强度虽有提高,但抗张强度及延伸性迅速下降,作直刺用的兵器,要保证其强度以免弯折,而不需要砍击器的硬度或韧性,越王勾践剑和同墓出土的菱纹剑都使用了合理的含锡成分,反映了当时吴越铸剑的高超水平。
射弩
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开始将民族传统弩和民族标准弩分为两个组,分别竞赛。
比赛规则
场地设置
器材规格
场地设置
射弩场地应平坦、开阔,室内、室外均可。长不少于30米,宽度可根据所设靶位数酌定。一次比赛应在同一 个场地进行,特殊情况下,可经竞赛委员会批准在不同场地进行,一个项目必须在同一个场地进行。
器材规格
1.弩只能用竹、木质材料制成。弩床上可设管槽与瞄准器,瞄准器只允许用弩身相同的材料制成,击发部 分可用任何材料制成,但长度不得超过8cm。管弦的制作材料不限。
2.箭是用竹、木质材料制成的,长度不限,断面直径不超过o.6cm,箭头、箭尾可用其他材料,但长度规 定为箭头不超过8cm,箭尾不超过l cm(尾翼除外)。
概况
概况
苗族有“家中没有弩,不是苗家人,男子不会射,不是苗家种。” 的说法。湘、黔苗族人民使用的弩一般 用岩桑木制作,在海南岛的苗族则以坚韧的"白茶"等
苗族男子一般在10岁左右练“娃娃弩”,可射10米远的目标。他们托石块或用绳子捆上砖头等重物吊在手腕 上,以增强臂力。他们还瞄准从山上滚下来的圆木轱辘进行移动目标射击,待掌握一定技术后,就参加射野兔、 野猪等活动。苗族地区在春节期间还会进行射弩比赛,射得最准的人会得到奖励,与此同时也会受到苗族姑娘的 青睐。相传海南苗族的箭弩是由大陆的先人作为作战武器传入的,在箭上涂有毒药,射中即死,所谓“见血封 喉”,故在苗族地区,又称“药弩”。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射弩的技术教学,可分为两部分,即射弩准备和射弩动作教学顺序是拉弦置箭、据弩瞄准、击发和射弩的完 整技术。其中瞄准和击发是教学的重点,而瞄准后的适时击发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初期应以无箭射击为主,重 点在于掌握射弩的基本技术;教学后期,则以实箭射击为主,并因人而异突出重点和难点,保证教学质量。具体 的教学方法步骤如下。
江陵东周楚墓出土青铜兵器中的吴越文化因素分析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先秦时期,征伐是常见的社会活动,其不仅能够开拓疆土,还能带来文化的更新和管理的革新。
部分先贤之人虽对征伐给人民带来的改变存在褒贬不一的看法,但不能否认征伐对文化的影响。
与此同时,祭祀作为当时又一种常见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信仰和文化的重要承载方式。
在这两种社会活动中,兵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江陵东周楚墓出土青铜兵器中蕴含的文化,青铜兵器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以江陵东周楚墓出土的青铜兵器具有一定的吴越文化因素作为基点,对照史实,探讨了东周时期楚青铜兵器与吴越文化间的联系。
1 江陵楚墓的特点江陵地区楚墓的时代大致可划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其中春秋时期的墓少于战国时期。
在春秋早中期,小型墓是主要的墓型,随葬品多是较为实用的陶器,如钵、罐等;而在晚期,则多是如钵、长颈壶这样的陶器作为随葬品。
战国以后的随葬品则多为陶明器,种类丰富,数量较多。
东周时期江陵地区的楚墓数量较多,类别颇为齐全,不仅有规格较高的贵族墓,还有平民墓。
江陵地区已发现各类楚墓2800多座,出土文物7000多件,主要以青铜礼器和兵器等为主,其中青铜礼器多见于贵族墓,如鼎、尊、盏、壶等。
青铜兵器量多类全,工艺精致,剑、戈、矛、戟、镞等最为常见。
2 分析江陵地区与吴越地区出土青铜兵器文化兵器作为征伐的具体物具,是战争的物化品,其质量、形状等都与其打造的气力环境、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其具备明显的地域化、文化差异特征。
同时,兵器作为战争的主要器具,在征战中所显现的先进性和优质性极易受到关注,容易成为他国借鉴和学习的文化。
由此,其在战争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传播文化的作用,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江陵作为楚国主要都城之一,其境内所存楚墓颇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者在这一地区已发掘了大量的楚墓,且发现墓内的随葬品多为青铜兵器。
在这些兵器中,部分兵器具备明显的吴越文化因素。
下面,我们就简单列举几种较为明显的含有吴越文化的青铜兵器进行分析。
历史解密兵马俑陪葬坑内的弓弩,射程竟然远强于热武器
兵马俑陪葬坑内的弓弩,射程竟然远强于热武器弓弩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尤其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弓弩的威力远强于其他国家,在兵马俑中发现的弓弩,其威力竟然强于现代步枪?据专家分析称,近来发现的弓弩射程竟是AK47的两倍?秦朝的兵力还是很强大的。
2000多年前,战国七雄争霸,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就是比弩。
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发掘,已经出现过上百件弓弩。
但最近,考古专家们兴奋的是,一个保存最完整的弩的出现,尤其是弓弩上“檠”的发现,以前在各类史书上见过,现在终于出现实物,更是破解了历史之谜。
2009年,秦陵博物院开始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每次成果的出现,都备受关注。
近日,又一重大成果出现——最完整的弓弩亮相。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领队申茂盛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弓弩是前几天刚清理出来的,位于一件陶俑的身上,应该是供该陶俑使用。
他说,现已发现上百件弓弩,但这件保存最为完好,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
其中,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130厘米左右,弓弦的直径0.8厘米,表面光滑圆润,非编织物。
据推测,弓弦的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
其中弩机是青铜所做,目前还埋在土里未清理完。
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对弓弩进行一点一滴的清理。
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弓弩,绘制出弓弩的复原图,可以一睹弓弩的模样。
除发现最为完整的弓弩外,申茂盛说,价值最大的就是首次明确了弓弩上的“檠”(qíng),“檠”以前只在史书上记载过,从来没有明确过其实物到底是啥。
而此次檠的发现,对研究当时弓弩的保护、运输等都有很大作用。
申茂盛说,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弓弩常有发现,但对其结构的认识,众说纷纭,尤其是“檠”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檠”是弩的辅助杆,但这样会把弓弩固定死,后来这种说法就不成立了,也有人说是“韬”(装弓弩的袋子)的撑木,但是韬比弓弩大很多,檠的作用不应该与韬有关。
但檠到底是何作用,在学术界一直是个谜团。
申茂盛告诉华商报记者,此次他们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在对弓弩进行清理时,惊喜地在每根檠木上都发现了三个等距离小孔,直径在0.6厘米,小孔应该是用来穿绳子的,这样檠的作用也就解开了。
【作文】浅谈荆州博物馆之行
浅谈荆州博物馆之行:一座历史名城的见证荆州博物馆馆员在谈到荆州博物馆的丰富馆藏时,都会很自豪地提起荆州作为楚郑都的这辉煌的400多年。
博物馆13万件珍贵馆藏里的很大一部分都与“郢都”这座大遗址不断被考古发掘有关,都与奇妙神秘的楚文化有关。
天星观一号墓出土的双头镇墓兽,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漆羽人、凤鸟莲花豆和一套取暖用器铜篓、铜炉及铜漏铲,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对龙对凤纹浅黄绢面绵袍,高台汉墓出土的龙凤纹漆盘等,都属于镇馆之宝,其中漆羽人和凤鸟莲花豆还曾作为中国国宝在日本东京和大阪展出过。
一、越王剑一一楚文化之雄风代表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绝世宝贝一一“越王勾践剑”,它虽一经出土就离开了荆州,但却与荆州博物馆的“越王剑”系列有着很深的渊源。
正是这些“越王剑”见证了昔日国力强盛的大楚国。
1965年,荆州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出土了这件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宝剑一一“越王勾践剑”。
据当时主持发掘的考古队长谭维四回忆,当他们在墓主人骨架的左侧发现这柄装在黑色漆木剑盒内的青铜剑时,刚开始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当剑从剑鞘中拔出来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它寒光闪闪,锋利异常,剑身布满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
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在地下深藏了2000余年,依然能吹毛断发。
战国时代,以步骑战为主,剑是主要兵器,青铜剑因而大量生产。
当时,南方各国以吴越的铸剑技术最高,越王之剑代表了铸剑的最高水准,但是2000多年后,这些越王之剑却在楚地荆州大量出土。
继“越王勾践剑”之后,荆州江陵藤店1号楚墓又出土了“越王州勾剑”,与“越王勾践剑”类似,剑身光亮而不锈蚀,剑身上都有双勾鸟篆浮雕铭文。
专家通过解读“州勾剑”的铭文“越王州勾自作用剑”,发现剑主乃是越王勾践之后的第四代越王,此剑出自楚墓,很可能是楚灭越后流入楚地的。
专家在研究“越王勾践剑”在荆州出土的原因时,则提出“嫁妆说”和“战利品说”等。
除了“越王州勾剑”,荆州博物馆内还收藏有数柄越王剑,它们同样享誉四方,如出土于江陵张家山楚墓的“越王盲姑剑”;出土于故楚郑都北郊的“越王鹿郑剑”等,其中勾践之子所用的“越王鹿郑剑”和“越王勾践剑”并称“越剑双绝”。
弩、诸葛连弩、神臂弓的探源与复制
弩、诸葛连弩、神臂弓的探源与复制无疑,弩是东方文明一个非凡的奇迹,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件冷兵,能象中国的弩那样具有超强、超远的杀伤力。
弩的起源,据徐中舒、唐兰的考证,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虽然这些考证,尚显证据不足,但根据一些文献,如《古史考》《易.系辞》《五帝本记》的记述,至少在黄帝、商周之时,弩在华夏,便广泛存在了。
目前,最早的古弩实物,是春秋战国的青铜弩,这种弩已很成熟,且数量很多,收藏市场上到处可见,显示当时的弩军,极为庞大,马陵道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弩兵著名的战役,尤其是长平之战,用弩的规模之大,难以想象,至今,高平箭头村古战场遗址,还在不断出土三脊狼牙箭,从李贺唐诗《长平箭头歌》以来,上千年的出土数量,不知有多少,赵人亏在弩工上,不啻也是个败因。
战国时,还出现了一种超级的强弩——连弩,墨子的《备高临》说它需十人张发,用长度十尺之矢,射程与威力非常惊人,当年,秦世皇正是凭着连弩之强,去射海中的大鱼,后来,汉代的名将,李广以大黄参连弩射匈奴“左贤王、禆将数人”李陵以连弩射匈奴单于。
都说明连弩的强劲致远。
汉朝对弩的重视,无以复加,弩的官职,就有强弩将军,积弩将军,强弩都尉等等,隆重的迎宾礼仪,都以负弩先行为荣,并且,还设立马弩关,禁止弩机出塞,在世界上最早实行武器禁运。
正是这些措施,使弩在对匈弩作战,开通广阔的西域,开发西南的边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弩的最大特点,是其作战纵深远,几百米,有时甚至上千米,这是其它任何冷兵器,都望尘莫及的,作战纵深远,说白了,就是我可以杀着你,你却打不着我,强悍的匈奴人,不知在弩上被动挨打,吃了多少亏,输掉了射程战,无法再在长城周边立足,自汉以后,匈奴便在中国人的视线中消失。
弩在汉朝的大发展,最具意义的,莫过于多箭弩的出现,《韩信、卢绾列传》有“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后汉书《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俱强弩,各傅三矢”这些记载,尽管还不能确认,汉代已创制出双飞弩与三箭弩,因为在单箭弩的勾机两边,都是可以贴箭射的,想来那个傅字或与此有关,但贴箭,没有勾牙卡住。
说箙
说箙作者:沈文倬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3期1971年长沙浏城桥战国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中有竹制矢箙一件:“是用两块半边竹块合成。
长81厘米。
全身髹黑漆,绘红色几何云纹,并有少量黄色云勾纹等点缀。
”“内有完整的箭八支。
”(见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出土了一件木制矢饭:“高77公分,上宽(13公分),下狭(7.5公分),下端缠以丝帛,外施髹漆,一面上部有三角形孔,里面插着完整的箭。
”(见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木檄墓》又图十,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
1965年湖北江陵战国墓又出土一件:“箭饀已残,木雕尚好,长22.6,上宽91、下宽18厘米。
”(见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又图二七,载《文物>>1966年第5期)。
这些墓葬同时出土有弓、戈、矛和皮甲,与《仪礼·既夕》陈器、葬具节所谓“用器:弓、矢”,“役器:甲、胄、干、笮”相印证,都是以实用之物人圹的。
矢菔有用木制的,《国语·鲁语》云“厌弧箕服”,韦昭解:“箕,木名”;亦有用竹制,《说文·竹部》云“服,弩矢菔也”,《方言》:“所以藏箭弩谓之菔”。
服改竹制,故字亦加竹旁,菔为服字之加形旁后制正字。
上引《既夕》“笮”字下郑玄注云:“笮,矢菔。
”《释兵》又云:“织竹曰笮,相迫笮之名也。
”笮也是竹制的,是菔之异名。
今出土实物竹木并见,正相吻合。
这种盛矢之器当时是怎样使用的?《诗经·小雅·釆芑》云:“路车有奭,簟笰鱼服,钩膺伟革。
”《说文》训簟为竹席,而《诗经·何风·载驰》毛传以为弗是舆上之蔽,舆三面有阑,簟笰即是置于舆之四周的竹席。
《尔雅·释器》云:“舆,革前谓之鞭,后谓之笰;竹前谓之御,后谓之蔽。
馆藏湖北博物馆藏青铜器鉴赏大全(上)
馆藏湖北博物馆藏青铜器鉴赏大全(上)吴王夫差矛春秋晚期,长29.5cm,1983年江陵马山5号墓出土。
朋友到手2万多的翡翠,在这上面只要这个价广告卵缶战国,高32.8,口径20.4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刀币战国,眀刀长13.8、宽1.6cm,三字刀长18.2、宽3cm展开剩余95%视金一朱铜钱牌战国,阳新王英镇蔡家祠窖藏,长9.2、宽3.1cm七乳七兽镜汉,直径21.5、缘厚0.6、纽高1.4cm壶战国,高37.3,口径11.5cm,1965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
日月天王镜汉,直径14.7、缘厚0.5、纽高0.7cm敦战国,高25.4,口径20.5cm,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
短颈圆肩壶战国,高21,口径9.9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矛战国,长31,銎径3.2 2.4cm,1965年江陵望山4号墓出土错金云纹及错金蟠螭纹器盖战国,左盖高1.9,盖径10.1cm。
右盖高1.5,盖径11.1cm。
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菱形纹铜镜战国,直径21.2cm,1973年宜昌前坪23号墓出土敦战国,高25.5,口径19.6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环耳环钮鼎战国,高15.1,口径11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
螭钮鼎战国,高27.2,口径41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
凤纹铜镜战国,直径12.2cm,1982年江陵九店13号墓出土镂空龙纹夹层铜镜战国,边长11.1,厚0.25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镂空凤纹铜镜战国,直径11cm,1985年江陵九店315号墓出土八叶四花四山纹镜战国,直径14.67cm,1982年江陵九店15号墓出土错金银龙凤纹铁带钩战国,长46.2,宽6.5,厚0.5cm。
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鎏金铜带钩战国,长14.5,头宽1.1,尾宽2.6cm,1966年江陵望山3号墓出土豆形铜灯战国,高19.9,盘径13.7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人擎灯战国,高16.3,盘口径8.6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人骑骆驼灯战国,高19.2,灯盘径8.9cm,1965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飞鸟战国,高21.4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鸟首形杯战国,高7.5,口径14.3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错银凤纹铜樽战国,高17.1,口径24.4,低径21.5cm,1965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箭镞(一组)战国,1986年金陵包山2号墓出土箭镞(一组)战国,1986年金陵包山2号墓出土无锋刃箭镞(一组)战国,1965年江陵望山号墓出土三棱形箭镞战国,长14.7,宽1.4cm,1965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短炳戈战国,戈长18.3,柄通长81cm,1986年江陵雨台山10号墓出土铜殳春秋,长11.6,銎径3cm,1984年当阳曹家岗5号墓出土杖战国,通长155.2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楚王孙渔戟春秋晚期,通长17.8,援长16.2,胡长10.5cm,江陵长湖南边出土戈战国,全长21.4,援长13,内长8.2,胡长7.6cm,19,86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铜镞战国,长7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戈战国,援长16,内长10.3,胡长10.4cm,1965年江陵望山4号墓出土戈战国,长39,援长20,胡长32cm,1975年江陵雨台山416号墓出土矛战国,长15.1,銎径2.2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战国,宽3.3,全长38.5,剑身长27.5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战国,宽4.8,全长62.7,剑身长53.1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战国,通长48.3cm,1965年江陵望山4号墓出土提炼炉战国,高9,口径29.4,链长23.5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勺战国,勺径18.8,通长52.2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箕战国,高10,通长29,口宽28.5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浅腹盒战国,高5.8,口径19.4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鉴战国,高24.7,口径51.7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双提链盘战国,盘深8.8,口径51.6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铜盘春秋(楚国),高12,足高6.5cm,1965年湖北枝江百里洲出土盘战国,高12,口径43.4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匜战国,腹深11,全长25cm,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寒公孙爿訁父铜匜春秋,宽14.5cm,1965年枝江百里洲出土铺首衔环匜战国,腹深12.5,全长36.1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四钮缶战国,高34.3,口径16cm,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蔡候朱缶战国,高36,口径24.2cm,1958年宜城安乐坨出土龙柄铜匜春秋,高11.5,长26.5cm,1972年襄阳山湾出土楚屈子赤角簠春秋,长27.7,宽20.7cm,1975年随州鲢鱼嘴出土。
“秘窖”窖藏之二百五十七
“秘窖”窖藏之二百五十七(作者不详)探寻“越王勾践剑”出土之谜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现为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望山村。
剑全长55.6厘米,虽然已深埋地下2300多年,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曾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
该剑的锻造及防腐技术,在楚墓中出土是目前专家学者研究的两大课题。
然而它是怎样出土?是在什么环境下出土的?仍是一个谜?为此,记者采访了当年见证“越王勾践剑”出土的人。
修二干渠发现“望山一号墓”众所周知,越王勾践剑是在江陵县“望山一号墓”中出土的。
近日,记者驱车随文物部门领导来到“望山一号墓”遗址。
“望山一号墓”遗址现地处荆州区川店镇望山村,位于“荆(州)川(店)公路旁,东南距荆州城约18公里,距纪南城约7公里;东北距荆门纪山的中心一一纪山寺约9公里,处于八岭山东北麓一片平坦的岗地上。
一条被称为二干渠的渠道从墓地上流过。
记者好不容易在墓址附近找到了两位当年见证发掘古墓的老人。
一位是家住墓地旁边的望山村三组老人邵天万,老人今年77岁,回忆起当年发掘“望山一号墓”时的情景仍很激动。
老人说∶“古墓是1965年冬修二干渠发现的。
1962年、1963年当地天旱,栽红苕都没有收成,政府为了解决天旱问题,便从荆门漳河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现在的川店、马山、八岭山等乡镇的部分村,这条渠道就是二干渠,修渠的民工发现了“五花土”,后来就发现了古墓,考古专家来后,才发掘出文物。
当时墓挖了6米多深,后来将文物在墓坑旁展出后,我们才发现有一把剑寒光闪,特别锋利,再后来听文物专家说,那把剑是越王勾践的佩剑。
”同时发现了大中型墓葬25座据省文物专家潭维四回忆∶“1965年冬,湖北省荆州地区漳河水库(今荆门市)修建渠道工程,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配合工程进行文物勘探,在第二干渠所经江陵县境内的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一带工程范围内,发现有封土堆的大中型墓葬25座,无封土堆的小型墓葬30多座。
利兵谁何—精良的楚国兵器
44楚人在荆山汉水之间繁衍,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开拓疆土。
楚人观兵周郊、问鼎中原,先后与宋(泓之战)、晋(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交战,奠定强国地位,位列“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楚国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南方第一大诸侯国,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楚文明,正所谓:“兵车辚辚势正茂,战马啸啸展雄风。
金戈铁马拓疆土,止戈为武尚礼仪。
”在楚国由“辟在荆山”的弱小之邦发展成为“带甲百万”的王霸之国这一进程中,楚人尚武的立国方针是重要推动因素。
楚人通过掌握先进的青铜兵器冶炼技术,锻造雄兵百万,为楚国进取中原与拓展江南立下功劳。
这些兵器是楚国历史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楚国强大过程的最好见证。
概述春秋早期,楚武王凭借楚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灭权国,创县制,得志汉东。
楚文王都郢,越汉水,出方城,入中原,楚国疆域不断拓展。
到了春秋中期,楚成王东下淮夷,控制鄂东铜矿,大量青铜资源为之所用,凭借丰富的铜矿资源和高超的兵器铸造技术,制造出大量青铜兵器,军事实力如虎添翼。
文 图/刘建业 杨开勇精良的楚国兵器利兵谁何近年来楚地考古发掘的兵器以青铜兵器为主,出土兵器最集中、级别最高的为荆州楚都纪南城周边楚墓。
从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郢(纪南城),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郢都,前后共411年中,楚国共有20代楚王在此立都。
这是楚国最为强盛的时期,城址四周分布着大量楚墓,大量兵器在此出土,其中“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即出土于望山一号墓。
楚墓出土的青铜兵器按使用类型划分,可分为近战型兵器—矛、戈、戟、铍、殳、剑,投射型武器—弓、弩、镞,以及防御型兵器—甲、胄、盾,数量多、质量精良、种类齐全。
近战兵器勾啄兵器:戈戈为勾杀啄刺长兵器,标准的戈由戈头、柲和戈鐏3部分组成,其中戈头由援、内、胡组成。
一般情况,在其端首带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刀锋向内,装有长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
考古发现以戈头、戈鐏居多,柲为木质,多腐朽无存。
最早的弩机
最早的弩机
最早的弩机
是战国时期楚琴氏发明的。弩机,是古代一种能发射箭的机械装置。从长沙楚墓出土的`实物看,弩机的外面有一个匣(古称廓),匣算距离的刻度,匣的下面有扳机(古称悬刀)。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瞄准以后,扣动扳机,箭即射出。其使用方法简单,稍加练习,即可掌握。
关于楚灭越的年代
作者: 李学勤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56-58页
主题词: 战国史;越王勾践;越国;十三年;竹书纪年;黄以周;江陵;公元前;战国策;学术界
摘要: <正> 近年考古研究有两个问题牵涉到楚灭越的年代,使战国史上这一争论已久的课题重新受到学术界的注意。
一个问题是楚国范围内越王剑的屡次发现。
早在三十年代末,湖南长沙就出过越王剑,后来在湖北江陵,河南淮阳等地又陆续发现多柄。
特别是江陵望山一号墓所出越王勾践剑,珍贵逾常。
不少学者认为这么多越王兵器在楚墓中出现,应为越国被楚吞灭的结果。
因此,楚灭越的年代可作为估计这些墓葬时代的上限。
另一个问题是河北平山的中山王墓。
其一号墓出土中山王鼎,铭文间一段,释者多读为:“昔者吴人并粤(越),粤人修教备。
越王勾践剑背后的故事
越王勾践剑背后的故事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件精美的古代青铜兵器——越王勾践剑,现在它静静地躺在陈列柜中。
越王勾践剑,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
这座墓一椁二棺,墓主邵固为楚国士大夫一类中下层统治者。
出土时铜剑放在死者的左侧,下面还压着一柄铜削。
越王勾践剑,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此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可是有谁知道,这把距今约2500年前的珍贵的青铜剑,是国家一级文物,在春秋战国之交,曾搅过怎样的风云激荡?又是怎样背井离乡从吴越水乡来到荆楚大地的?出现在楚国士大夫墓中?它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把剑的发现纯属偶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湖北省江陵地区连续两年遭遇了干旱。
政府决定从荆门漳河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那一带的部分农田。
1965年岁末,当水渠延伸到纪南城西北7千米处时,发现这里的土层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这里土质疏松,好像曾经被挖动过。
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并在现场成立了工作小组。
经过勘测,发现这里的地下有古代墓穴,并且不止一座,初步估计大约有50多座,专家们把这一片古墓群称为望山楚墓。
越王勾践剑得以重现天日。
但人们对此剑的认识也是一波三折。
起初被认定为墓主人邵固的剑,但剑身上的八个鸟篆铭文的其中六个字“越王自作用剑”被考古学家当场认出,中间两个代表越王名字的篆字却没能认出。
郭沫若认为这两字是“邵滑”,但不肯定,而金文研究专家唐兰却认为这两个字是“鸠浅(勾践)”。
为什么春秋越王勾践剑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一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