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过滤与结晶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
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1课时 苏教版
答案 分解
(1)过滤
(2)萃取
(3)蒸发
(4)蒸馏
(5)加热
11.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 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B (3)实验时 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 还需要加入少量 的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合题。
这是一道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进行物质分离的综
答案
(1)易 溶
(2)冷却热饱 和溶 液
(3)冷 却结 晶
过滤 (4)漏斗 酒精灯
课时作业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 种方法分离 A.过滤 C.分液 B.蒸馏 D.萃取 ( C )
2.欲使 CuSO4· 2O 和沙子(主要成分 SiO2)的混合物分 5H 开,其必要的实验操作为 A.溶解 过滤 蒸发结晶 B.加热 溶解 过滤 C.溶解 过滤 蒸馏 D.溶解 过滤 分液 ( A )
二、萃取、分液 1.萃取 (1)概念: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 溶解度 的不 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 现分离的方法。 (2)实验
实验 操作
实验 液体分层,下层的 CCl4 层显橙 现象 实验 结论 2.分液 (1)将 互不相溶 的液体分离的操作。 (2)仪器: 分液漏斗 。 (3)操作:下层液体从下口 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红色。 CCl4 和水互不相溶,密度比 水 大 ,溴在其中的溶解度比 在水中的 大 。
C
2.下列各组仪器,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漏斗;②天平;③分液漏斗;④量筒;⑤胶头滴管; ⑥蒸馏烧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 前2节课时《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全套教案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过滤与结晶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
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
高一化学知识点及题型-必修一和必修二
目录必修一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6)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 (13)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4)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2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30)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34)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38)专题4: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寒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42)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45)必修二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49)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3)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55)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56)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60)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6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68)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69)必修一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一、物质的分类1、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从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入手将物质进行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2、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3、从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态物质。
4、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资分为可溶、难溶。
另外,还可以从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来源等其他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例1: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对应不正确的是()A.酒精──剧毒品B.氢氧化钠──腐蚀品C.汽油──易燃液体D.砒霜──剧毒品例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纯碱H2SO4Cu2(OH)2CO3Al2O3SO3B苛性钾HCIO NaHCO3Na2O Mn2O7C CH3CH2OH CH3COOH CaCl2Na2O2SO2D烧碱HCl胆矾Cao CO例3: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干冰、铁、氯化氢B.生石灰、碘化钾、漂白粉C.烧碱、液态氧、碘酒D.空气、氮气、胆矾二、物质的分散体系1、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2、胶体的概念和性质①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做“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1-单元2-节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 谢沛乐
17
③ 冷凝管下进上出,先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
(1)使冷凝管中不同位置的冷凝水与管内蒸汽有均匀 的温度差;
(2) 延长冷凝水在夹套中的停留时间。保证蒸出的蒸 汽能马上被冷凝。
④ 加热过程中适当调整酒精灯位置,确保温度计示数稳定 使蒸馏烧瓶中的液体受热均匀,蒸出的蒸汽沸点恒定,纯度高
A. 可用酒精从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分液时碘的酒精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 B. 可用汽油从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分液时碘的汽油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 C. 可用苯从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分液时碘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D. 不能用四氯化碘从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
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 谢沛乐
21
【练习3】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B )
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 谢沛乐
2
【思考】提纯KCl (KNO3),该如何操作? 操作:将样品加热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原理:随着溶剂挥发,KCl大量析出,而在高温下,KNO3溶解度较大,仍然残留在滤 液中,趁热过滤时被除去。
【小结】结晶的方法有两种 1、目标产物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目标产物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Na2CO3 + 2HCl === H2O+CO2↑ +2NaCl
NaOH + HCl === H2O+NaCl
【思考5】除杂的原则是什么?
不增、不减、易分离
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 谢沛乐
7
NaCl的蒸发浓缩结晶操作
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铁圈 操作:1、蒸发皿中液体不能超过2/3 2、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3、当出现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4、蒸干后用玻璃棒转移固体至广口瓶中存放 5、不能将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1(共24张PPT)
应会: 对不同的混合物能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常用仪器的使用
练习1: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A.蒸发操作时,应将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溶液中的溶剂不能互溶.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
下面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 C )
选项 A B C D
需要分离的物质
CCl4和水的混合物 MgCl2溶液与Mg(OH)2的混合物
酒精的水溶液 KNO3与NaCl混合溶液
分离方法 分液 过滤 萃取
应知2: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应会: 能区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
置 氧化还原反应换反
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 分
非解氧化还原反应
反 应
练习2: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的是 ------------------------------------------------( C )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铝 B.酸性氧化物 干冰
Al2O3 CO
C.酸 D.盐
硫酸 纯碱
H2SO3 Na2CO3
物质的分类
混
合
物
按 所
物
质含
化
物 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三从矿物到根底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开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高一化学怎么学好上课坚决不能“跑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两个最重要的睡眠时间。
一个是晚上11点之后一定要开始睡觉,一个是中午要有10到30分钟的午休时间。
这是你从“后进生〞迈向“优等生〞的第一步,即:保持旺盛的精力,杜绝“打瞌睡〞。
有不少同学在寻找自己学习的失误时都忽略了这一点,然而,这一点处理不当,对于中等以下程度的学习者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你可以回忆你的学习历程,你肯定也有过辉煌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开始“堕落〞的?是经常在中午时去操场打球,还是连续有一段时间总是中午有事?总是熬夜?导致白天瞌睡难耐?!特别是晚自习效率极低,完不成作业!逐步陷入了学习的“恶性循环〞中!其次,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与“三闲〞做坚持不懈的斗争。
所谓“三闲〞是指:闲话、闲事、闲思。
这是做学生的最大敌人。
能控制住“三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
化学热点方法聚焦化学计算中的4种常用方法一、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比照,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洁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
(2)判断可逆反响中某个量的关系。
把可逆反响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
(3)判断可逆反响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
把可逆反响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响。
高一化学实验3蒸馏原理及操作学案
高一化学实验3蒸馏原理及操作学案教材分析:蒸馏这部分内容位于高中教材《必修1》第1专题第二单元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作为进入高中后第一次系统介绍的化学试验方法,其重要性不用置疑。
蒸馏是继过滤、结晶、萃取、分液今后,一种新的物质分别与提纯方法;同时,蒸馏实验将为中学实验的规范操作起典范作用。
而它的实验原理(包含合用范围)及操作将是本节课的讲课重点和难点。
讲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
a、初步掌握蒸馏的实验原理及操作;
b、认识蒸馏与其余物质分别与提纯方法的差别;
c、认识蒸馏的宽泛运用。
2、过程与方法
a、经过实验视频,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b、经过察看、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加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神情度与价值观
经过蒸馏在生活中的宽泛运用,认识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启示讲课法
讲课重点及难点:蒸馏的实验原理(包含合用范围)及操作
课型:新讲课
一、定义
二、实验操作
三、特色
四、应用蒸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专题1第2单元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学案
第二单元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学习任务1.认识物质结构研究的两种范式及其相互关系。
2.能举例说明科学假说和论证、实验方法、模型方法等在物质结构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能描述现代仪器和手段为测定物质结构、建立相关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
4.初步学会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角度解决化学问题。
一、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1.归纳范式——“由个别到一般”根据事实进行概括归纳,抽象出共同点,上升为本质规律。
如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的分子式中归纳出饱和碳链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如根据乙烯、乙炔能够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等性质,归纳出烯烃、炔烃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演绎范式——“由一般到个别”(1)从某个一般结论出发,向从属于这一结论的多个要素进行推理的过程。
如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类铝”(镓)、“类硼”(铊)等。
(2)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1个电子易失去,表现出强还原性,则可以推出同族半径更大的钾、铷、铯元素的还原性更强。
3.归纳与演绎的关系(1)化学研究的途径一般为先归纳、后演绎。
(2)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推出新的事实;演绎需要归纳提供前提,归纳需要演绎作为指导。
(3)在演绎的指导下归纳,在归纳的基础上演绎。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符合通式C n H2n(n≥2)的烃一定是烯烃。
(×)(2)由Fe跟Cl2直接化合可得FeCl3,类推出Fe跟I2直接化合可得FeI3。
(×)(3)金属镁失火不能用CO2灭火,类推出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4)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类推出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二、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1.科学假设和论证(1)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即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做出初步的解释。
(2)为了证明假设是否正确,必须通过不断的重复实验进行论证。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二、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 1.过滤过滤是分离 液体和不溶性固体 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除去液体中的 难溶性组分,过滤装置如图:(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漏斗 、 玻璃棒 。
(2)过滤的操作要点①一贴:滤纸紧贴 漏斗 内壁;②二低: 滤纸 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液面 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漏斗的 三层滤纸 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 烧杯内壁 相接触。
2.蒸发蒸发是将溶液加热,使溶液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物质的方法。
蒸发可得晶体,也用于浓缩溶液。
蒸发装置如图:(1)蒸发时用到的仪器有: 蒸发皿 、 玻璃棒 、 酒精灯 、铁架台 。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实验结束后,不能将蒸发皿直接放在 实验台桌面 上,以免烫坏 桌面 或遇实验台上的冷水引起蒸发皿炸裂;②当蒸发到析出大量 晶体 、剩余少量 溶液 时,应停止 加热 ,利用 余热 蒸干,以防止晶体过热迸溅。
3.结晶和重结晶 (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用于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如KNO3。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不增:不增加新杂质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常用哪些方法分离、提纯物质?(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
(2)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等。
蒸发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4课时 苏教版
解析
A 选项中 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的混合物不是
悬浊液,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提纯,应用渗析法;B 选项 中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KNO3; 选项中乙醇和 C 甲醇沸点不同, 可用蒸馏法分离提纯; 选项中加热时碘 D 会升华,NH4Cl 分解成 NH3 和 HCl,遇冷又生成氯化铵, 不能用此方法分离;E 选项中泥沙呈悬浊液状态,可用过 滤法分离;F 选项中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可达 到目的; 选项中加热时碘不会升华, G 不能用此法提纯碘, 可用萃取法来提纯。 答案 BCEF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2. 已知氯化钠和纯碱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将纯碱从氯 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的办法是 ( C )
A.蒸馏法 C.结晶法
B.萃取法 D.分液法
3.现有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某些物理 性质如下: 密度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3 /g· cm 易溶于水和 198 1.11 乙二醇 -11.5 乙醇 能跟水、酒 17.9 290 1.26 精以任意比 丙三醇 互溶 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 ) A.蒸馏法 B.萃取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
第 4 课时
复习课
知识体系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强碱(如 NaOH)并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气体出口处,变 蓝则含 NH+ ②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先用盐酸 4 酸化再加 BaCl2 溶液有沉淀产生则含 SO2- ③取待 4 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用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则含 Cl-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5课时 苏教版
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几种类型 n 1.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c= V 2.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m1w1=m2w2 或 c1V1=c2V2 。 3.溶液混合的计算 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m1w1+m2w2=m 混 w 混或 c1V1+c2V2=c 混 V 混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容量瓶规格,可以知道,实验室中一般没有 950 mL 的容量瓶,所以要选择容量比所配溶液体积偏大的容量 瓶,也就是 1 000 mL 的容量瓶。使用 1 000 mL 的容量 瓶只能直接配制得到 1 000 mL 的溶液,然后从中取出 950 mL 就可以了。配制 1 000 mL 的溶液需要溶质的质 量:m=M· n=2 mol· -1×1 L×106 g· -1=212 g。 L mol
答案
A
B
11.将 5.0 L NaCl 溶液和 3.0 L BaCl2 溶液混合,设混合 后总体积为 8.0 L,并测得 NaC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50 mol· -1,BaCl2 物质的量浓度为 0.30 mol· -1。 L L 问: (1)混合溶液中 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混合前 NaCl 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 (3)混合前 BaCl2 溶液中 BaCl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
答案 (1)1.1 mol· -1 L (2)0.80 mol· -1 L (3)0.80 mol· -1 L
所 得 氨 水 的 质 量 为 : m( 氨 水 ) = m(NH3) + m(H2O) = 31.25 mol×17 g· -1+1 000 mL×1 g· mol mL- 1=1 531.25 g。 m(氨水) 1 531.25 g 3 V(氨水)= = - 3=1 701.4 cm ,即氨水的体 ρ 0.9 g· cm n(NH3) 31.25 mol 积为 1.7 L,所以,其浓度 c(氨水)= = = V 1.7 L 18.4 mol· -1。 L m(NH3) 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氨水)= ×100%= m(氨水) 31.25 mol×17 g· - 1 mol ×100%=34.7%。 1 531.25 g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目录全
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的组成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溴,碘的提取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离子反应●镁的提取与应用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铝及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必修2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修1 化学与生活专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专题2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专题3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专题1 多样化水处理技术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二单元硬水软化第三单元海水淡化专题2 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第一单元氨的合成第二单元氯碱生产第三单元硫酸工业第四单元镁和铝的冶炼专题3 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第一单元有机药物制备第二单元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第三单元纤维素的化学加工第四单元有机高分子合成专题4 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第一单元材料的加工处理第二单元材料组成的优化第三单元复合材料的制造专题5 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第三单元无土栽培技术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专题6 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第一单元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第二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专题4 分子空房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专题5 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三单元眼泪的水解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专题3 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芳香烃专题4 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醇酚第三单元醛羧酸专题5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选修6 实验化学专题1 物质的分类与提纯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 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课题 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1 原电池课题2 电解与电镀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课题2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实验化学。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复原
基本试验方法
一 过滤
二 蒸发结晶
三 蒸馏
四 萃取和分液
五 层析
•
1、过滤
(1)原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难溶于液 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 盐中的泥沙 。 (2)实验仪器: 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 (3)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过滤一定要洗涤
•
蒸发结晶 具体操作: 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 到饱和而析出晶体。 适用物质: 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 的物质。 (如氯化钠)
•
冷却结晶 具体操作: 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 晶体。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 适用物质: 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 的物质。 (如硝酸钾)
不加 入新 的物 质
•
1. 结合教师所给提示内容 和题意要求,分析粗盐中 各杂质的性质和特点,设 计方案,形成思路。 2.小组分析讨论各自方案 中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整理出一个或几个较为合 理的方案。 3. 每个小组各抒已见,教 师点评,确定合理的实验 方案。
【交流与讨论】提纯含少量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
•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1)原理: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 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 到提纯的目的。 (2)实验仪器: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烧杯 蒸发结晶 (3)结晶方法 :
冷却结晶
萃取分 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 用四氯化碳从 液 中溶解度的不同,使一种化合 溴水中提取溴 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 溶剂中 蒸馏 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沸点不同, 蒸馏有机化合 • 将液液进行分离 物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 = ×100%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C= 专题一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实际生产中多种计量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的确定取决于实际需要,取决于计算方便,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去看待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的发明对于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过程:[引入]:我们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在初中学过可用什么方法表示?溶质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可以计算出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但取用溶液时,一般不称质量而是量一定体积,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生成物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比质量关系简单,因此知道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生产和实验都很重要。
一、 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举例,由学生推出表达式:[板书]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 溶液的体积(L )n V举例,分别得出概念中的要点:① 单位:mol ·L -1或mol ·m -3② 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
讨论P56③ 是溶液的体积为单位体积,并非溶剂的体积。
讨论:④ 从某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都相同,但所含溶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练习:①将40gNaOH 配成2L 溶液,其物质的是浓度为 。
②标准状况下22.4LHCl 配成0.5L 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③2molNaOH 配成2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问题:某无色化肥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 通过实验检验它是不是(NH4)2SO4。 注意:所用的试剂仅限于所提供的。 温馨提示: 1.样品用量约1-2mL。1滴管溶液体积约为1 mL。
2. 用试纸检验气体的规范操作:
3. 各小组成员注意分工合作。
信息资料卡 化肥 KCl K2SO4
价格(元/t) 1850-1900
4500
问题:现有K2SO4化肥,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以检验其中是否掺有比较多的KCl?
谢谢大家!
仪质中是否含C、H、O、N、S等元素
红外光谱仪: 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某些有机基团
原子吸收光谱: 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常见物质的检验
问题:常用的化肥很多,如NH4Cl、 (NH4)2SO4 、 KCl、K2SO4。你能将它们区别出来?
NH4Cl KCl
(NH4)2SO4 K2SO4
NH4Cl与NaOH反应生成NH3的检验
实验提示: 1.样品用量约1-2mL。1滴管溶液体积约为1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