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系统规划_15-停车规划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
首先,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应该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对于主干
道和繁忙的交通要道,应该设置更多的停车泊位,以满足车辆停放需求,减少因停车不便而导致的交通堵塞。
而对于次干道和低交通流量的道路,则可以适当减少停车泊位的设置,避免资源浪费和道路空间浪费。
其次,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还应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停车需求。
在商业区、居民区和办公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应该设置更多的停车泊位,以满足停车需求。
而在工业区和郊区等交通需求较少的地方,则可以适当减少停车泊位的设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另外,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停车泊位的大小和布局。
停车
泊位的大小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类型车辆的停放需求,包括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等。
同时,停车泊位的布局也应该合理,避免因停车泊位设置不当而导致交通拥堵和停车混乱的问题。
此外,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停车管理和监控的问题。
合理的停车泊位设置应该与停车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对停车泊位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停车泊位的空置率,提高停车效率。
总的来说,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到道路
类型、交通流量、周边环境、停车需求、停车泊位大小和布局、停车管理和监控等多个方面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才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停车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标准,为城市交通管理贡献力量。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缓解城市拥堵,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摆脱汽车依赖……似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远不能止步于建立地铁、规划公交、加强交通管理。
那么,城市慢行交通呢?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
一、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与形式城市慢行交通,依托人力交通工具与电动交通工具,以速度较慢、创造活力、环保、绿色出行方式为特点,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城市慢行交通工具有人力自行车、步行等,新兴的则包括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
城市慢行交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城市慢行交通路网可以通过设计完善的步道与自行车道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慢行交通路网必须与公共交通路网、行人路网无缝连接,简单易懂的路牌系统与线条系统也必不可少。
其次,城市慢行交通的服务点和配套设施同样重要。
从单车共享到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城市慢行交通配套设施的适用性和配套性非常重要。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的管理也必不可少。
城市当局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慢行交通规则和流程,确保沿途设施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包括慢行交通路网、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管理与协调、示范区。
首先,慢行交通路网的规划与设计决定城市慢行交通的可达性。
它应该将城市的重要景点、商业区、学校、住宅区、运动场、公共场所等重点地域覆盖,优先考虑城市热门区域的交通状况,并在其周边安排足够的停车位。
其次,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强大的基础。
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必须在适当的位置配置足够数量的停车架、充电桩、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以确保可持续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运作。
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个概念,例如在城市慢行交通的路网规划和设计中,停车位应该考虑到人们停车时间和停放载重(例如共享幼儿车)。
因此,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者和规划者需要仔细地考虑到潜在用户的用车需求,添加适当的功能和服务,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ppt)
交叉口间距,道路交叉口间距主要取决于规划道路 的设计车速、隔离程度、以及不同使用对象的方便 性要求。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可按下表的推 荐值选用。
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
道路类型
设计车速 (km/h)
城市快速 路
≥80
城市主干 道
40-60
城市次干 路
40
一般道 路
≤30
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和发展趋势
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是: 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全面地协调各种运输方式 之间的关系,并对城市交通实施提出任务和要求, 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 成运输任务的重要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探求使城市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的方法 2.发展趋势: 认识到不能无休止地建设道路; 向低成本和多目标性转移; 应有利于形成公共交通与城镇的经济生活密切配 合的城镇发展模式。
编组站是为货运列车服务的专业性车站,承担车辆解 体、汇集、甩挂和改编的业务。编组站由到发场、出 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和通过场组成,用地范 围一般比较大,其布置要避免与城市的相互干扰,同 时也要考虑职工的生活。
城市范围内的铁路客货站场是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内交 通的衔接点,其布局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公路线路及其布局
公路汽车站场的布置
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
按其航线服务范围可分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机场
国内机场又可分为干线机场(航程>2000km)、 支线机场(航程1000-2000km)和地方机场(航 程<1000km) 国际上不同规模机场的规模和尺度可参照下表确定。
停车规划与配建标准
✓ 评价指标(违法停车率,事故率,建设费率,噪音,污染等) ✓ 评价方法
第8页
三、停车场规划
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
➢ 公共停车场的布局原则
➢ 停车场容量与的土地确利定用性质一致,道路系统有机结合,均衡停车场
➢
公共停车场布停的局车,优需提化求高的服选预务址测水结平果,,并服考务虑半停径车,场环实境施要的求可,行交性。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各类指标调查分析
医疗设施
➢ 医疗设施停车需求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医生等工作人员的停车需 求,二是看病、探病人员的停车需求。针对这种需求,医院可以 设置一定量的地下停车场供职工使用,另外配置一定量的地面停 车位供看病、探病人员使用。各城市医疗设施配建具体情况如图。
➢ 市(区)级以上综合医院指标相对较高,在0.5车位/100m2建筑面 积左右,市(区)级以下医院 0.3车位/100m2 ,疗养院在1.0车位 /100m2 左右,专科医院指标值较大,大于1.0车位/100m2 。
执行情况
➢ 执行配建指标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证,各类公建和住宅在 内的不少建筑存在不配建、少配建的现象,其中餐饮、住宅等建筑尤为 突出。
第20页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建议配建指标分类
根据目前国内外停车配建指标的分类现状及特点, 重点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配建指标的分类 为基础,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现有 各城市停车配建指标的分类特点,推荐分类如下:
商业类 车位/10000㎡
大型商场 超市 购物中心 批发交易市场 农贸市场 零售商店
注:居住类配建停车位指标按国家标准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的规定执行,不做详细分析。
顺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第十章-停车规划
目录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 (303)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 (303)10.2 停车规划的出发点 停车现状 (303)10.3 停车设施发展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304)10.3.1 停车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 (304)10.3.2 停车设施发展的战略 (305)10.3.3 停车设施规划原则 (306)10.4 停车需求总量预测 (307)10.4.1 需求预测概述 (307)10.4.2 按车辆拥有量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3 按人口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4 按出行吸引模型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9)10.4.5 停车需求总量的确定 (310)10.5 配建停车场的规划 (311)10.6 公共停车场的规划 (313)10.7 路边停车场的规划 (317)10.8 自行车停车场的规划 (324)10.9 停车场(库)的政策、控制措施及建议 (326)10.9.1 适用于各个地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6)10.9.2 大良核心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9)10.9.3 关于大良地区提高公共停车场利用率的建议 (330)插图目录图10-1 2020年各个交通大区的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泊位布置图 (317)图10-2 2005年顺德中心城区允许设置路边停车场的路段示意图 (323)图10-3 路边停车三种方式示意图 (324)表格目录表10-1 顺德中心城区各类机动车停车场所占的比例 (303)表10-2 停车设施供应结构比例表(单位:%) (306)表10-3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和折算系数 (308)表10-4 国内部分城市规划泊位总体供应指标(2010年) (309)表10-5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6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7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建议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8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9 顺德中心城区建筑物配建指标参考值 (312)表10-10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轨道站所需配建停车泊位 (313)表10-11 顺德中心城区2005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建议提供的停车泊位 (313)表10-12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提供的停车泊位 (315)表10-13 路边停车场的设置与道路宽度的关系 (319)表10-14 2005年各交通大区建议的机动车路边停车场停车泊位 (319)表10-15 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路边停车场的停车泊位 (321)表10-16 各种自行车停车场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25)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停车规划是整体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行车系统一样,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车停放标准
行车停放标准
车辆停放标准通常是由城市规划部门、交通管理机构或相关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的规范,目的是确保车辆停放的安全、有序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最小化。
这些标准可以涵盖以下方面:
1. 停车位尺寸和布局:规定停车位的大小、布局和间距,确保车辆停放时具有合适的空间,并能够方便出入。
2. 标线和标识:制定标准化的停车位标线和标识,包括停车位的标记、方向指示、禁止停车区域等,以便驾驶员明确了解可停放区域。
3. 停车设施和设备:规范停车场的建设标准,包括停车场的坡度、排水系统、照明设备、防盗设施等,确保停车场的安全和便利性。
4. 停车费用和管理:确定停车收费标准、停车时间限制、停车管理政策等,以维护停车秩序和合理利用停车资源。
5. 无障碍设施:针对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停车位和便利设施,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地进出车辆。
6. 环境影响和规划要求:考虑停车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绿化、排水、环保措施等,以及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
这些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有所不同。
在实际停车时,驾驶员需要遵守所在地区的停车规定,并尽量避免违规停放,以确保交通安全和秩序。
2015-9-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住建部)
城市交通规划标准
城市交通规划标准摘要:城市交通规划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规范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核心目标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安全、便捷、高效、环保”的城市交通系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确保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感。
2. 便捷: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缩短出行时间,提高通行效率,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3. 高效: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优化交通流动,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减少拥堵现象。
4. 环保: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低碳出行,鼓励绿色交通方式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
2. 公平性原则: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出行需求,提供公平、公正、平等的交通服务,降低社会交通不平等现象。
3. 可持续性原则:以满足当前需求为基础,兼顾未来发展,注重交通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4. 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市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美观的交通环境。
5. 整体性原则:将城市交通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的体系,并与其他领域的规划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
三、城市交通规划的具体标准和规范1. 道路规划标准:(1)道路等级划分:根据道路的功能和通行能力,分别划分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2)道路布局:确定道路的宽度、车道数、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并考虑不同道路等级的需求。
(3)交叉口规划:设定交叉口的类型、位置、形式,规定交通信号、标线、标牌等的设置。
(4)停车规划:制定停车位的数量和分布,建设停车场和停车楼,鼓励停车位共享和智能停车管理。
2. 公共交通规划标准:(1)公交线路规划:根据居民的出行需求和城市的交通流量,设计合理的公交线路网,提供满足出行需求的服务。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人行横道
严畅管通街工程
注意行人 人行
竹树下路口
北 环路
双沟环岛 东
区路 竹园小
泉
竹
树
赤西路口
下
中
村 路 市中医院
安
环 路
蔡
厝
路
青阳镇政府
江
青 陈路
东环湖中环岛 往陈埭
桂
水路学路口
青
华
山
青华小区路(2) 市政府
小 区
滨
路
东
中
(1)
往磁灶 吊杠头环岛
干 轩内路 路
市委
帝豪酒店 路
旗
路
校
市委党校
路
牌街
大剧院
1、方格网式
2、环形放射状 3、 自由式 4、 混合式
(二)城市道路衔接原则
1、低速让高速 2、次要让主要 3、生活性让交通性 4、适当分离
(三)旧城道路系统改善 1、要结合城市用地布局考虑
①对原有道路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 ②利用平行街道组织单向行车 ③开辟环形干道、绕行干道 ④封闭次要交叉口
运输方式: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输
运输对象: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2、现代交通发展的特征
交通工具、内外交通、 立体交通、综合交 通…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影响城市的用地布置 如工业用地、仓库、居地用地
2、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如铁路走向、港口选址等。
3、影响城市的景观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使其“各从其类、各行其道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实施方案
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停车问题日益突出。
不合理的停车泊位管理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实施方案,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2. 优化道路停车泊位布局,提升交通秩序;3. 提升停车管理水平,提高市民出行体验。
三、管理措施1. 制定停车泊位规划:根据城市道路规划和停车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道路停车泊位,确保停车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实行停车位分类管理:根据停车需求和停车时长,将停车泊位分为临时停车位和长期停车位,满足不同停车需求。
3. 完善停车收费机制:建立健全的停车收费管理制度,合理确定停车收费标准,鼓励短时停车,引导长时停车。
4. 强化停车管理力度:加大对违规停车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停车管理规定,维护交通秩序。
5. 推行智能停车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停车系统,实现停车位实时监控和停车信息智能化管理,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四、管理保障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停车管理政策,引导市民文明停车,增强市民停车意识。
2.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停车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停车管理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 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停车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停车管理服务质量。
五、管理效果1. 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2. 优化道路停车泊位布局,提升交通秩序;3. 提升停车管理水平,提高市民出行体验。
六、结语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不断优化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努力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让停车更加便利,交通更加顺畅。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①“骨架”功能。
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②道路分工。
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
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停车规划方案范文
停车规划方案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加,停车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停车问题,许多城市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停车规划方案,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城市停车资源。
一、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案。
通过将部分地面空间利用起来建设地下停车场,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停车容量。
地下停车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地下空间,还能提升城市的用地利用效率,减少地面车辆拥挤现象。
此外,地下停车场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提高城市停车资源的利用率。
二、引导停车离市中心为了减少市中心停车潮汐,一些城市通过制定停车费用差异化政策,鼓励车辆尽量停车离市中心,以腾出有限的停车空间给真正需要进入市中心的车辆。
这种政策通过提高市中心停车费用,较低地区停车费用,引导车辆停放在距离市中心稍远的地区。
同时,政府还可以在市中心周边建设大型停车场,提供更多停车位供市民使用,进一步缓解市中心停车难问题。
三、建设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传感技术实现对停车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驾驶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查询停车场的空闲情况,并预订车位,避免盲目的寻找停车位带来的时间浪费。
同时,智能停车系统还能够提供车位导航功能,指引驾驶员准确找到停车位,并提供相应的停车付费服务。
通过智能停车系统,不仅能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还能提升停车管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四、优化路边停车资源部分城市会面临路边停车资源紧张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路边停车位,可以通过停车位共享的方式进行优化。
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合作或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路边停车位的共享服务。
驾驶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查询附近的闲置路边停车位,并付费进行临时使用。
这种共享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路边停车位的利用率,节约停车位的占用,减少路边停车位的资源浪费。
五、提倡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出行除了上述方案外,政府还可以推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辆在城市中的使用。
城市停车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Code for urban parking planGB/T 51149-201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7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8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149-2016,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6月20日1 总则1.0.1 为科学合理安排停车设施,构建有序的停车环境,规范城市停车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所涵盖的停车规划。
1.0.3 城市停车规划应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以城市发展及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统筹现状停车供需关系,考虑未来机动车发展水平,结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制定停车位总量控制和区域差别化的供给策略,划分城市停车分区,统筹配置城市停车资源,并应满足交通安全、综合防灾等要求。
1.0.4 城市停车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停车场 parking lot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构筑物。
一般由出入口、停车位、通道和附属设施组成。
2.0.2 停车位 parking space为停放车辆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车辆的部位。
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需的空间组成。
2.0.3 机动车停车场 parking lot for auto供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4 非机动车停车场 parking lot for non-motor vehicle供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5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parking garage for buildings建筑物依据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所附设的面向本建筑物使用者和公众服务的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城市停车规划规范Codes for urban parking plan(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Codes for urban parking planGB╳╳╳╳╳-╳╳╳╳(征求意见稿)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出版社╳╳╳╳北京前言根据建设部╳╳╳╳╳╳╳╳╳╳╳╳╳╳╳╳╳╳╳╳╳╳╳╳号文件的要求,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本规范。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当前城市停车规划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是城市停车规划工作的技术性规范,本规范共分7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规模与布局,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场交通组织与规划。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0号,邮编10004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工国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秀敏蔡华民宋晓梅陈春妹殷丽於昊张秀媛目录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4)3 基本规定 (5)3.1规划内容 (5)3.2规划要求 (5)4 规模与布局 (7)4.1停车需求预测 (7)4.2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7)4.3城市停车位总量规定 (8)4.4停车场用地面积估算 (8)5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9)5.1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9)5.2停车配建指标分区 (10)6 城市公共停车场 (11)6.1路外城市公共停车场设置 (11)6.2路内停车位的设置 (11)7 停车场交通组织与规划 (14)7.1停车场交通组织与规划的主要内容 (14)7.2停车场出入口规划 (14)7.3停车场交通组织 (14)附录A 机动车停车位换算当量系数 (16)附录B 非机动车停车位换算当量系数 (17)本规范用词说明 (18)条文说明 (1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标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有哪些(1)城市道路总体布局,交通应在全市范围中均衡分布,道路系统中,一般干道间距为700m1100m,道路网密度为2.81.8km/km2.小城市干道间距500m作用。
(2)我国城市道路按不同功能有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面性)是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红线宽为40m 左右;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红线宽为30m左右;3)支路(街坊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为15m左右。
为明确道路性质,可依其功能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类道路。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满足各种管线敷设和人防工程要求,防止噪声干扰。
(4)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几种。
这是根据当地的社会、自然和现状条件所确定,按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5)城市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和辅助道路两类系统组成。
主要道路是交通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各部分之间和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是生活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6)通常采用快、慢车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交通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措施。
(7)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应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交通)、日照通风、管线敷设及建筑布置等因素。
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市政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其中机动车道占主要部分。
一条车道宽度为3.5m,一条快车道宽为3.75-4m,所需车道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型式有一块板(红线宽40m以下)、两块板、三块板(红线宽40m以上)三种。
型式确定应因地制宜。
(8)城市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应使客运、货运的交通量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减少彼此干扰;合理布置主要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引开过境交通,合理布置大型停车场;组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
停车位设置的形式与标准
停车位设置的形式与标准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停车位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
合理的停车位设置不仅可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还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停车位设置的形式主要包括路边停车位和地下停车位。
路边停车位通常设置在道路两侧,方便市民临时停车。
地下停车位则通常设置在建筑物或公共设施的地下空间,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停车环境。
在设置停车位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首先,停车位的尺寸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车辆能够顺利停入和驶出。
其次,停车位的标线要清晰、规范,方便市民识别和判断。
此外,停车位的设置还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因素,如道路宽度、交通流量等,确保停车位的设置不会对交通造成干扰或安全隐患。
同时,为了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可以在停车位上安装智能停车系统,实现车位预约、计时计费等功能,提高停车位的周转率。
此外,还可以推广共享停车理念,将闲置的停车位资源共享给有需要的市民,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总之,合理的停车位设置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在设置停车位时,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同时考虑周围环境和市民的需求,确保停车位的设置既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又不会对城市交通造成负面影响。
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方案范本
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方案范本概述该文档为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方案的范本,主要用于城市公交车辆停放的规划和管理。
该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停车位数量、停车位置的布局、停车时长、安全性等。
停车位数量停车位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以满足公交车辆停放的需要。
在计算停车位数时,需要考虑公交车车型、存放期限、固定停车位和临时停车位等因素。
计算停车位数量的公式停车位数量 = 最大在站车辆数 X 存放期限 X 1.2其中,最大在站车辆数为同一时间内在停车场内的最大公交车数量,存放期限为公交车在停车场停放的时间长度,1.2是一个修正系数,用以考虑临时停车需求等因素。
停车位数量的规划根据停车位数量的计算公式,规划停车位数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根据公交车数量和存放期限来计算停车位数量。
•为了满足临时停车的需求,停车位数量需要比公交车数量多出一定比例。
•不同类型的停车位需要灵活设置,包括固定停车位和临时停车位。
停车位置布局停车位置的布局需要根据公交车站点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在布局停车位置时,需考虑如下因素:1.停车位置应与乘客通道、出入口等相关位置相对应,便于乘客上下车。
2.停车位置应设置在平整、宽敞、符合标准的场地内。
3.停车位置是否具备安装信号灯、摄像头和其他设备的条件。
停车时长根据公交车的实际需求,在停车计划方案中要明确停车时长的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停车时长分为三种类型:1.短期停车:停车时长小于2小时。
2.中长期停车:停车时长在2-8小时之间。
3.长期停车:停车时长大于8小时。
针对不同的停车时长类型,可以设置不同的停车收费标准。
此外,还需制定相关的停车场管理规定,以维护停车场正常秩序。
安全性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方案需要考虑停车场安全性问题。
为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交车不被盗、损坏等情况发生,需要采取如下安全措施:1.周边树木、废弃物等对公交车的摩擦、碰撞等不安全因素应拆除。
2.公交车站场应配置监控设备,进行监测,并及时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要点解读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要点解读李爽;张晓东;汪洋【摘要】《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 51149—2016)(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17年2月1日起实施,对其编制的技术要点及主要条文内容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范》.首先对《规范》编制的主要目的、意义和背景进行介绍.在统一对城市停车规划认识的基础上,明确城市停车规划应包含的内容.对城市停车位供给规模及比例构成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解释和说明,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停车规划的制定.在提出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停车位供给以缓解当前停车矛盾的同时,也考虑到为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规划上预留空间.%Code for Urban Parking Plan (GB/T 51149—2016) 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Feb. 1st, 2017. A thorough discussion of the main technological points and items can help user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ode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targets, significance, and background of the code. The main contents that should be covered in urban parking planning are presented. The paper discuss-es a series of the key technical indicators such as parking supply and composition. Those explanations will support the policy-making for urban parking planning which aims to approa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aper suggests to increase parking spaces in multi-ways that is able to relieve the issue of parking tense, as well as to preserve parking spaces for supporting new energy vehicles development.【期刊名称】《城市交通》【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6页(P95-100)【关键词】交通规划;停车规划;规范;公共停车场;要点解读【作者】李爽;张晓东;汪洋【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5;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5;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7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机动化水平迅猛提升,停车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城市发展饱受停车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品质。
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方案设计
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方案设计简介公交车辆停放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问题,在城市公交运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合理设计公交车辆停放计划,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运营成本,优化公交服务,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相关因素在设计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停放位置停放位置的选择应该满足公交站点的覆盖范围和线路布局。
停放位置应在公交站点附近,方便乘客换乘和上下车,并且需要适当分散,避免拥堵。
停放时间公交车辆停放时间需要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乘客需求进行合理分配,例如高峰时期需要增加停放次数和停放位置,以满足客流量大的需求。
停放数量停放数量需要根据公交线路的车辆数量和运营计划进行科学规划,以确保公交车辆的运营正常进行。
停车时长停车时长可以根据公交车辆的调度安排,合理控制车辆的停留时间,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设计方案根据以上因素,设计一个合理的公交车辆停放计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根据站点需求设置停放位置对于乘客量大的公交站点,设置多个停放位置,以便于更好地分散客流,并减轻拥堵。
例如,对于地铁等运输快捷的站点,可以设置较多的停放位置,以方便自驾交通工具的驾驶员。
2. 为线路布局提供便利对于短线路公交车辆,可将车辆停放在离线路近处;对于长线路公交车辆,可以将车辆停放在线路的终点站,或在靠近停靠站的位置,以方便乘客换乘。
3. 根据时段调整停车数量根据城市交通的通行情况以及人民群众上下班和其他生活活动的时间,可将公交车辆去向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对公交出行的需求。
4. 形成合理的停车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停车管理制度,完善停车管理流程,确保公交车辆留存的时间不过长,并提供相关的物资和服务。
结论合理地规划公交车辆停放计划,可以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营效能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污染,提高市民的出行质量。
因此,在设计公交车辆停放计划时,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达到优化公交系统运营效果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4 停车布局规划
������ ④停车、取车便利。 要避免车辆进入停车场前或出停车场后都必须连续大拐 弯,或停车后还要穿过几条交通干线才能到达目的地的 停车场规划。停车场的位置,应尽可能设在使用场所的 同一侧(即内侧停车场),以便使人流、货流集散时不 穿越道路;有条件时,最好能按来车方向的不同划分停 放系统影响不大。 ������ 出场车辆要尽量对干道上的交通产生不大 的影响。通常停车场出入口应分开,宜远离干 道交叉口,不得已时,也应距离交叉口的停车 线不少于100米,避免造成交叉口处交通组织 的混乱和影响干道上的交通;对有渠化要求的 路口,其距离至少应保证远期路口拓宽车道长 度的需要。
美国全面满足需求的停车模式
������ 几十年美国不断扩大高速公路和停车场 建设规模。“扩容-拥挤一再扩容”最终导致 小汽车泛滥的教训,进入八十年代后才认识到 “无节制地建设道路与停车设施无法解决交通 拥挤”,最终使交通需求管理(TDM)成为发展 的理念和主流。
新加坡全面控制交通的停车模式
������ 新加坡将停车设施的建设与需求管理、限制私人 小汽车相结合。将“车辆配额”与“停车限制”政策 融为一 体,1976 年以来,推广ALS 通行许可证计划与停车定 价系统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包括路内停车控制和建筑物 配建、差额费征收办法等。其指导思想是:不将过多的 市中心昂贵土地用作机会成本极高的停车场。停车场的 供应不是仅满足停车场需求本身,而是视为整体交通管 制计划的一项措施。在市中心区不建容量过大的停车 场,避免过多的小汽车进入原本已十分拥挤的中心区,
城市静态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静态 交通对动态交通的干扰,同时通过对静态交通 的管理反作用于动态交通达到两者间的协调。 合理的静态交通规划,对解决道路交通拥挤、 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具有积极地 促进作用。
15.2停车发展策略
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发展策略
鼓励超额增建停车位 鼓励配建停车场对外开放 合建停车场政策 严格征收配建车位建设差额费
日本以“自备车位”为核心的路外停 车场(库)建设与管理模式
������ 日本的成功经验有三条。第一条是法令 制度完善,“自备车位”政策管制到所有拥车 人;第二条是民间力量的参与,“购车自备车 位”概念深植民心,第三是立法从严,执法彻 底。
我国停车发展策略
������ 城市中心区:在此区域内的停车设施规划应 遵循抑制停车需求增长的原则,将停车泊位的供 应数量进行有效的限制,着重对已有停车场进行 改建和扩建,严格控制路内停车,实施高额的停 车收费。 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分布了大量的住宅小区, 由此产生的停车需求在规划年呈现出大幅度的增 长趋势。因此在规划年应大力增加以地下停车库 为主的停车设施建设,提高泊位供应量,在一定 程度上达到供需平衡,同时为汽车私有化提供必 要的条件。 新区、工业园区:道路、用地条件较好,接近城 区的范围内可结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规划泊位容 量较大的停车设施;严格执行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的泊位标准,自行满足其带来的停车需求。
土地利用和开发强度、汽车拥有量、车辆出行水平、 交通政策。
预测方法
宏观预测
微观预测
15.3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同城市停 车发展形态不同,经济增长不同,所以需求预测模式也 不同。目前常用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趋向法、原 单位法、OD交通推算法、相关分析预测法等,本节仅 介绍应用比较普遍的相关分析预测法,其预测公式为:
香港停车需求管理模式
一是按不同区位和时期调整停车位的配置与 建设水平(不断制定建筑物配建标准);二是推 进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民营化。近期又提出 新的需求控制,改善设置标准、增建与挖潜措 施。香港停车管理的目标是:在停车设施方面 达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在交通繁忙地区不充 分提供停车设施,同时采取必要的停车收费政 策,不使车位过分缺乏。
式中,Pi——第i 分区的高峰停车需求量(标准泊位); X1——分区人口数; X2 ——分区工作岗位数; X3 — —分区建筑面积数; X4 ——分区小汽车注册数;X5— —分区零售服务业人数。
停车场容量C
N C= *k . —停车场利用率
—停车场周转率
K—地区修正系数
15.4 停车布局规划
15.4 停车布局规划
⑤配建停车场应紧靠使用单位设置,公共停 车场应在全市尽量供需均衡分布。
15.4 停车布局规划
⑥路边停车泊位的设置应因地制宜。 在一些非机动车流量小的道路及近期新建、 扩建的道路,交通量一般较小,道路利用率低, 可研究开辟路内停车场;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 道上禁止设置路内停车场;次干道与支路路宽 在10m 以上,道路交通高峰饱和度低于0.8 时, 容许设置路内停车,但必须以行车顺畅为原则, 以该地区路外公共停车场及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泊位不足为前提。
������ 停车布局规划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最大限度的满足服务范围内的停车需求。 停车设施应选择停车位短缺及停车需求大的地点。 布设的停车场不仅能为停车者提供便捷的泊车服 务,也能为吸引停车者的公用设施的业务提供最 大停车容量。
15.4 停车布局规划
������ ②停车者到出行目的地的距离,泊车者 步行距离最小。 停车场到目的地的步行距离是确定停车场 利用范围的重要因素,一般把停车场的利用范 围定为500 米的范围内,同时考虑从停车场与 目的地之间步行所经过的街道状况对停车者的 心理影响。
居住区配建停车场发展策略
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库 小区道路限时段停车 “谁投资谁收益”
路外公共停车场发展策略
近期扩大停车供应为主、抑制停车需求为辅 远期以需求管理为主
路内公共停车场发展策略
近期严格控制,规范停车行为 远期逐渐减少路内供给,将需求引道路外公共停车场
15.3 停车需求预测
影响因素
15.5 停车需求管理
������ 停车设施系统与道路网络系统有着相互协调和综 合平衡的关系,停车规划实质也是一种需求管理的手 段。 停车需求管理体现在城市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停车政 策和标准。通过停车需求管理,引导城市交通流量均 衡分布,提高道路设施利用率。 ������ 国内外城市对停车设施建设的经验均表明,停车 设施的供应决不能仅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作 为唯一目标,而应考虑城市社会、经济以及交通整体 发展的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十五讲 停车设施规划
15.1 概述 15.2停车发展策略 15.3 停车需求预测 15.4 停车布局规划 15.5 停车需求管理
15.1 概述
停车设施规划包括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 (如居住区内、厂矿企事业单位、公共建筑物、 商店等的停车场)、路边停车泊位的总量配置 其布局,不同地点或小区停车需求预测及供需 关系分析。 狭义的停车规划与广义的停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