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与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__第一章第二章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整编人:秦善鹏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1页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B.《孟子·尽心下》C.《孟子·尽心上》D.《大学》2. 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3.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______。
()A.教师职业的出现B.文字的出现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D.教学方法的系统化4.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这体现了教育的_____。
()A.永恒性B.历史性C.继承性D.生产性5.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_________。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6. “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________。
()A.古代社会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7. _________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8. 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_______。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9. 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朱熹所持的观点是________。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0. 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1. _________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A.稷下学宫B.鸿都门学C.太学D.郡国学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是__________。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教育目标与价值观B. 教育方法与教学设计C. 学习理论与发展心理学D. 教育史与教育政策答案:A、B、C、D2. 对于教育目标的理解,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教育目标应该是唯一确定的,不受个体差异的影响B.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C. 教育目标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D. 教育目标只涉及到知识技能的培养,不包括个性和价值观的培养答案:B3.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过程,其核心观点是什么?A. 学习是通过认知结构的建立和修改来完成的B. 学习是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塑造和引导C. 学习是基于奖励和惩罚的条件反射过程D. 学习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不需要外界刺激答案:A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原理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性问题的学科。
通过研究教育学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2. 什么是教育目标?为什么教育目标的制定很重要?教育目标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要求。
教育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合理的教育目标能够使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 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何指导作用?学习理论通过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和机制,提供了关于教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它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同时,学习理论也促使教育者关注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三、论述题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学原理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目标与价值观、教育方法与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学原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矮子里面挑高个的评价是( )。
A、非正式评价B、正式评价C、相对评价D、绝对评价正确答案:C2、某老师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
这种评价类型属于( )评价。
A、描述性B、总结性C、形成性D、诊断性正确答案:C3、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提到:“我们见了她(蔡老师)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这一叙述体现了学生的( )特点。
A、向师性B、复杂性C、可塑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A4、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个体的本能需要出发,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人的价值,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
这种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B、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观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D、教育无目的论正确答案:A5、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主体性和示范性B、长期性和间接性C、连续性和广延性D、复杂性和创造性正确答案:C6、工业社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 )。
A、阶段性B、生产性C、封闭性D、个别化正确答案:B7、主张“兼爱”的是( )学派。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正确答案:D8、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是( )。
A、形象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言语直观正确答案:B9、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差异是课程标准确立了( )。
A、过程性目标B、体验性目标C、知识性目标D、操作性目标正确答案:B10、西周六艺教育以( )为中心。
A、礼、乐B、射、御C、礼、书D、书、数正确答案:A11、在如何认识间接经验的问题上,现代教育理论比较强调( )。
A、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B、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C、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D、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正确答案:A12、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并且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是( )。
特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资料《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选择题70道附答案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0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2.语文教材中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A.传递和保存B.传播和交流C.选择和提升D.更新和创造3.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从作用对象看,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4.社会成员中哪些人能够享受学校教育,受什么程度的教育,受教育机会怎样分,是由一定社会的()所直接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文化水平D.教育制度5.在世界教育的发展史上,法国采用的是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美国则采用教育由各州自行决定的地方分权制,这说明()。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D.文化传统决定教育的领导权6.孟子认为“性本善”,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
这表明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银论C.动因论D.多因素论7.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银论C.动因论D.多因素论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9.《荀子•劝学》提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主观能动性10.印染技工的颜色鉴别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
这说明遗传素质具有()。
A.差异性B.可塑性C.对身心发展的制约性D.对身心发展的不可控性11.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辞,有人善于数理运算。
教育的基本规律 练习题
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教与社会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我国已经进人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这最终可能影响教育的()。
A.规模B.质量C.结构D.内容2.目前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因此提出了“教育先行”的理念。
下列关于“教育先行”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B.教育投资的比例和数额越多越好C.教育一定可以带来经济效益D.教育从属于生产力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教育与经济B.教育与政治C.教育与文化D.教育与科学技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
4.下列关于教育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投资的来源有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劳动者个人收入B.教育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也能直接创造国民收入,因此,谁从国民收入中获得教育收益,谁就应当进行教育投资C.教育投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应该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且这一比例不能过低,否则就会影响教育发展水平D.教育投资的超前增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
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A.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B.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C.有教育万能论倾向D.怒视了教有的社会功能6.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要达到()。
A.3%B.4%C.5%D.6%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要达到4%7.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与生产力同步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C.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D.生产カ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8.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B2. 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教育现象答案:B4.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教育质量B. 培养人才C. 促进教育公平D. 所有以上答案:D5.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7.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9.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0. 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_________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答案:教育实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答案: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为教育学提供了关于学习者心理特征的科学依据。
教育学则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
12. 阐述教育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
答案:系统性原则要求教育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将教育现象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这意味着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局部现象,还要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现象的全貌,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13. 描述教育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A.四书B.五经C.自然科学D.六艺【解析】D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凯洛夫【解析】C3.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A.1862年B.1890年C.1990年D.1900年【解析】A 中国最早于1862 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试用班级授课制,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逐步在全国各地实施班级授课制。
4.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A.道家文化B.儒家文化C.墨家文化D.宗教文化【解析】B5.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A.唐代B.明代C.汉代D.清代【解析】C 中央官学创于汉,盛于唐,衰于清末。
6.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沛西﹒能B.利托尔诺C.斯金纳D.孟禄【解析】D 美国教育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以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因此,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解析】(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3.简述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以美国教育家孟禄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B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文献研究B. 实证研究C. 比较研究D. 所有以上答案:D4.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所有以上5.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培养教师B. 教育改革C. 教育研究D. 教育实践答案:C6.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哪些?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所有以上答案:D7.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8.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答案:B9.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B. 受教育者C. 教育环境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教育公平C. 推动教育创新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教育管理答案:ABCD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文献研究B. 实证研究C. 比较研究D. 案例分析答案:ABCD3.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哪些?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建构主义D. 人本主义答案:ABCD4.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哪些?A. 教育理论的构建B. 教育实践的指导C. 教育政策的制定D. 教育问题的解决答案:ABCD5.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环境D. 教育内容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导言: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旨在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
教育学原理试题常被用于教育学专业的考试和教育工作者的评估。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最能准确地描述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A) 教育工作者的行为与实践B) 教育系统的运行和管理C)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D) 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影响因素答案:C)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2.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种?A) 实证研究B) 个案研究C) 文献研究D) 实验研究答案:A) 实证研究3. 教育学原理的核心任务是什么?A) 揭示教育的规律B) 指导教育实践C) 分析教育问题D) 探索教育改革答案:A) 揭示教育的规律4. 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理论模型是什么?A) 行为主义理论B) 社会认知理论C) 社会交往理论D) 发展心理学理论答案:D) 发展心理学理论5. 教育学原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A) 相互依存B) 互相独立C) 有重叠部分D) 相互扩展答案:A) 相互依存二、简答题1. 请简单描述教育学原理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答案:教育学原理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揭示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教育学原理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同时,教育学原理也提供了评估教育成果的标准,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效果并不断改进教育实践。
2. 什么是教育学原理的理论模型?答案:教育学原理的理论模型主要是指发展心理学理论。
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这一理论模型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规律,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此外,行为主义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等也是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论述题1. 请论述教育学原理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学原理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知识点梳理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学》(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二、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知识延伸: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舒尔茨是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从中说明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凝结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教育资本量增加了。
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三、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三)学校文化1.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完整版)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练习题一、选择题1.狭义的教育是指(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 D.网络教育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4.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永恒性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5.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永恒性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6.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 D.实践起源论7.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k物界 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8.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体育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地理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9.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 )。
A.教馆与学馆 B.崇文馆与弘文馆C.文馆与武馆 D.书学馆与算学馆10.“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 )。
A.具有阶级性 B.脱离生产劳动C.具有等级性 D.崇尚书本,呆读死记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12.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13.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 )。
A.教育规模的限制 B.学生数量的限制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1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
(完整版)教育学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精心整理B.表象C.核心D.内容26.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
A.校园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活动文化27.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32.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3.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
因此具有()。
A.正式性B.特殊性C.非正式性D.情感性34.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
这说明了()。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35.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姆B.布鲁纳C.皮亚杰D.舒尔茨D.生产性41.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
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42.社会历史条件对教育具有()作用。
A.促进B.整合C.制约D.拓展43.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这说明教育具有()。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4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45.下列()不是学生文化的成因。
教育学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是为谁服务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正确答案:D2、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oA、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B、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C、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D、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正确答案:A3、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
其“双轨”是指()oA、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C、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D、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正确答案:D4、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的争论。
A、知识与能力B、分科与综合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D、知识与思想正确答案:A5、主张学生“一般发展”的是()oA、赫尔巴特B、凯洛夫C、夸美纽斯D、赞可夫正确答案:D6、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B、古代印度的《吠陀》C、柏拉图的《理想国》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正确答案:A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oA、学校教育制度不属于国家基本教育制度B、职业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C、学校教育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D、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D8、教学和智育是()。
A、因果关系B、隶属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正确答案:C9、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在实际教学中,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之分.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一周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B、一单元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C、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D、一门学科应完成的任务类型数正确答案:C1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A、巴班斯基B、赞科夫C、凯洛夫D、马卡连柯正确答案:CIK20世纪教育目标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o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正确答案:C12、()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
A、识记B、再认C、回忆D、保持正确答案:C2、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诱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正确答案:A3、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隐性课程D、经验课程正确答案:B4、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据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的回答说:“三个角。
”老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
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A、垂直迁移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心理定势正确答案:D5、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负强化B、替代强化C、内在强化D、无意强化正确答案:B6、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B、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C、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D、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正确答案:C7、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中庸》B、《学记》C、《孟子》D、《论语》正确答案:B8、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
孔子对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利,岂不射的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为孔门的学生。
孔子做法体现哪一德育原则()。
A、疏导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一致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A9、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教育学第二章之教育的基本规律(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2.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经济C.社会制度D.科技3.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的发展D.科学技术4.制约学校专业设置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文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目的5.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生产力D.社会性质6.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C.文化传统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7.下列不属于教育传承文化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传递B.保存C.活化D.改造8.现在所倡导的"大学要引领社会"的精神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 )A.选择功能B.融合功能C.传承功能D.创新功能9.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种族与家庭。
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掌握现代文化知识,建立独特的族群和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人口功能D.政治功能10.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C.文化体系D.教育为文化本体11.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12.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属于()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外铄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13.下列哪个观点不属于遗传决定论?()A.高尔顿的血统论B.洛克的“白板说”C.中国的性善、性恶论D.基督教的“原罪论”14.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A.教育万能论B.儿童中心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15.王羲之家族中的许多人善于绘画,并出过多位画家。
教师编制考试教综《教育的基本规律》单选多选专项题库(含答案)
教师编制考试教综《教育的基本规律》单选多选专项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机体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有超于常人的发展。
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政治制度3.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该()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不同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均衡性5.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种族与家庭。
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掌握现代文化知识,建立独特的族群和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人口功能D.政治功能6.认识体身心发展的(),有助于明确儿童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使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相适应,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A.不均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社会对高中生需求的多样化,高中学校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这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8.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提供了多种可能C.导向作用D.促进作用9.教师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差异性D.统一性10.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1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二是()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B.教育与社会政经济制度相互制约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D.教育与人口发展相互制约12.关于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C.在人的发展中起塑造作用D.在人的发展中起定型作用13.初中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第()个高峰期。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与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与参考答案(完整版)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 “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与的关系。
A.经济B.政治C.人口3.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说明学生文化的特征。
A.过渡性B.非正式性C.多样性4. 人力资源理论是由提出的。
A.舒尔茨B.亚当斯密C.约翰杜威5.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
这体现了。
A.教育的文化功能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C.教育的本质属性D.教育的社会属性6.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A.规范作用B.动力作用C.引导作用7. 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A.格塞尔B.卢梭C.霍尔8.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华生B.格赛尔9.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C.文化A.自学B.训练( ) D.科技( ) D.文化( ) D.互补性)D.裴斯泰洛齐( )D.爆发作用( ) D.高尔顿( )D.弗洛伊德C.洛克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 )D.教育C.培训10.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称为。
( )A.学生文化B.校园文化C.学校制度D.学校传统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社会环境B.教育C.遗传D.学校教育12. 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
A.实践B.主观能动性13.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组织文化14. 人力资源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5.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16.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完整word版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第一章一、名词解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体教育理论:是人类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的理性陈述教育改革: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现存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观察法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和研究对象的方法实验法:指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指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究步骤和方法文献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一种法行动研究法指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二、单.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自然形态的教.自我教.家庭教.社会教答案A.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初等教.普通中小学教.中等教1.一般教育现象 B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学记.《大学.《论语.《师说C答案).“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学记.《论语.《尚书.《孟子A答案).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教育论.《雄辩术原理.《理想国.《巨人传答案).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封建社会末.奴隶社会初.原始社会末A答案.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C答案).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赫尔巴.夸美纽.柏拉B答案).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凯洛夫和赫尔巴.杜威和赫尔巴.赫尔巴特和杜.夸美纽斯和杜C答案)的重要主张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实践教育学.实证教育学.传统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D答案).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1.蔡元.徐特.杨贤.陶行D答案)1.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苏霍姆林斯.杨贤.凯洛夫3 .赞可夫DC答案.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1).巴班斯.赞可.加里.凯洛B答案)思想192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1.最优化教.发展教.终身教D答案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1951)国教育家是.布鲁.布鲁.根舍.斯金A答案)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190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1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教育论.《教育学.《大教育学.《教育原理B答案)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1911年,著名教育家4第二章一、名词解(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教育学 第二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练习题一、填空题1.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人提出。
二、单项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8年D.1996年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封建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 “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________。
()A. 生产力B. 政治经济制度C. 文化D. 科技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与________的关系。
()A. 经济B. 政治C. 人口D. 文化3.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说明学生文化的________特征。
()A. 过渡性B. 非正式性C. 多样性D. 互补性4. 人力资源理论是由____________提出的。
()A. 舒尔茨B. 亚当斯密C. 约翰杜威D. 裴斯泰洛齐5.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
这体现了________。
()A. 教育的文化功能B.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C. 教育的本质属性D. 教育的社会属性6.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_______。
()A. 规范作用B. 动力作用C. 引导作用D. 爆发作用7. _______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A. 格塞尔B. 卢梭C. 霍尔D. 高尔顿8. __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 华生B. 格赛尔C. 洛克D. 弗洛伊德9.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__________。
()A. 自学B. 训练C. 培训D. 教育10.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称为___________。
()A. 学生文化B. 校园文化C. 学校制度D. 学校传统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___________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社会环境B. 教育C. 遗传D. 学校教育12. 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_________。
()A. 实践B. 主观能动性C. 教育D. 训练13.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A. 校园物质文化B. 校园组织文化C. 校园精神文化D. 校园制度文化14. 人力资源理论说明了__________。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15.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A. 主导因素B. 决定因素C. 物质前提D. 无关因素16.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_________。
()A. 学校精神文化B. 学校物质文化C. 学校组织和物质文化D. 学校亚文化17.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二个层次是________。
()A. 生理活动B. 心理活动C. 社会实践活动D. 思维活动18. 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 规律。
()A. 个别差异性B. 不平衡性C. 互补性D. 阶段性19.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A. 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B. 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C. 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D. 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20.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A. 孔子B. 孟子C. 韩非子D. 荀子21. ________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A. 个体生命发展B. 个体身心演化C. 个体身心发展D. 个体身心变化2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是___________的观点。
()A. 内发论B. 外铄论C. 成熟论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3. 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___的观点。
()A. 多因素作用论B. 白板说C. 内法论D. 外铄论2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________。
()A. 相互衔接B. 循序渐进C. 长善救失D. 教学相长25. “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是__________的观点。
()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二因素论D. 教育万能论2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_________。
()A. 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B.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 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D. 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27. 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规律。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个别差异性D. 互补性28.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________趋势。
()A. 递减B. 递增C. 不变D. 倒U型发展29.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
()A. 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 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 气质和性格特征D. 生理和心理特征30.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
”下列关于“个别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不同的认知特征B. 不同的兴趣爱好C. 不同的年龄和性别D. 不同的价值取向31. “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这是________提出的,体现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D. 孔子32. __________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A. 劳动资本B. 人力资本C. 物质资本D. 生产资本33. 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 教育B. 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 遗传素质34.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说的“施用累能”是指_________。
()A. 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影响B. 社会实践对能力的影响C. 遗传素质对能力的影响D. 家庭环境对能力的影响35. 在创建理想校园文化时,传统历史老校应采取________。
()A. 重点突破策略B. 个性塑造策略C. 传统扩展策略D. 主题统揽策略36. 我国古代社会提出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这体现了________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A. 经济B. 政治C. 文化D. 科技37. ________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 教育育人B. 以人为本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社会主义38. 有的学生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明显快人一筹。
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_。
()A. 顺序性B. 互补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39.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 高尔顿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B. 遗传素质的差异是人的个别差异的最初原因C. 遗传与环境是可控制、可选择的D. 因材施教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40. “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这体现了__________。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权41. 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________的表现。
()A. 能动性B. 可控性C. 超前性D. 相对独立性42. ______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关系和衔接方式,以及不同性质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
()A. 教育类型B. 教育结构C. 教育分类D. 教育组织形式43.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__________。
()A. 学校绩效B. 沟通C. 教学质量D. 科研水平44. 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______。
()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 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生产力的发展C.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D.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5. 以下没有体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是________。
()A. 教育具有整理文化的功能B. 教育受文化的影响C. 教育具有更新文化的作用D. 教育具有筛选文化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来实现的。
()A. 再生产劳动力B. 再生产科学知识C. 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D. 构成文化本体E. 促进政治的民主化2. 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有_______。
()A. 主题统揽策略B. 个性塑造策略C. 传统扩展策略D. 重点突破策略E. 个性突破策略3. 学生文化的特征有_______。
()A. 互补性B. 阶段性C. 非正式性D. 过渡性E. 多样性4.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
()A. 遗传素质B. 教育C. 社会环境D. 个体主观能动性E. 气候条件5.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
()A. 校园物质文化B. 校园组织文化C. 校园精神文化D. 校园制度文化E. 社群文化6.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变现为_________。
()A.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B.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C.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D.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E. 科学技术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7. 内法论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
()A. 孟子B. 洛克C. 华生D. 格赛尔E. 威尔逊8. 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
()A. 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B. 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C. 个体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D. 个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E.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9.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__________才能实现。
()A. 个体的主观努力B. 教育C. 遗传D. 社会实践活动E. 个体发展10.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有____。
()A. 教育者自身的状况B. 人的主观能动性C. 家庭环境D. 社会发展的状况E. 气候条件11. 沟通对学校管理的功能有_______。
()A. 信息传递B. 控制C. 激励D. 情感交流E. 建立秩序12.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
()A.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B.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C. 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D.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E.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13.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