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古代道路

一、原始道路的起源

根据河南考古的重要发现,在济源玉川一带发现有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时代相当的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可知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猿人结成的原始群在这里劳动生息。他们手中只有非常粗糙的打制石器和竹木棍棒,以此来捕猎野兽,挖取植物的根、茎;用火驱赶野兽,烧烤猎物;着树叶,围兽皮,住山洞,千方百计地维持自身的生存(注:见《河南考古旧石器时代》一书)。此时出现了相沿成习的自然道路。

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代替了打制石器,农业畜牧业代替了采集和狩猎业;并发明了烧制陶器和其他手工工艺;开始从山洞中走出,移居平原地区的河流两岸。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入父系氏族社会,由非定居转入定居生活,在自然道路的基础上,开拓了原始道路。氏族经济生活以农业生产为主,出现平穴式圆形草房。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和石器工具的进步,开始出现原始道路。

济源历史悠久。从已发现的栗树沟、邵原、留村等仰韶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就已在此形成部落,定居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石制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定居

生活的巩固,以物易物活动的开展,掠夺战争的发生,部落间的原始道路逐渐形成,部落居住区通往农田、牧场、手工工场的道路也得以开拓,并开始向车行道路发展。

二、大禹治水通九道

禹是黄帝部落联盟的最末一位首领,又是夏王朝的奠基人。相传帝舜时代,大禹主管平治水土,他与伯益、后稷等人从都邑虞城(今三门峡市对岸)出发,或乘车、船,或步行巡视各地,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奉帝舜之命,令诸侯百官征聚人徒治理九州的山山水水,开通九州道路。《史记·夏本纪》载:“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注:《史记·夏本纪》第51页)。禹在治理山水和开通山区道路时,树立标志,以选定中线,控制高程,以“准绳”和“规矩”作为常用基本测量工具,出现了原始勘测技术。禹“通九道”时,涉及太行山、王屋山(注:《史记·夏本纪》第67、68页),开通了今济源、沁阳等县市境内的山区道路,足迹遍于济源全境,是济源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道路运输方式。

三、车马道路的开辟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统治中原400多年,此时已广泛使用车辆,商王朝历经600余载,造车技艺已相当进步。尤

其是夏代进入石器和铜器并用的时代后,制车技艺有了进步,创造了有辐的车轮,发展了牛车和马车。陆贾《新语》云:车正奚仲“桡曲为轮,因直为辕”。《古史考》也说:“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加马。”约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统治中心区域在中原。《石本竹书纪年辑本》中记载的传说中的都邑,先后在阳城(今登封县告成)、原(今济源市庙街)、老丘(今开封县东北)、西河(今安阳市东南)等。交通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之伊、洛、汾、济诸水的冲积黄土地带及河、济平原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车技艺的进步,车子广泛用于征战、巡狩、贡纳、商旅、婚媾和狩猎,开辟了以都邑为中心的车马道路。

四、北方车马大道

自洛阳北行,过河阳桥,至怀州治河内140里;又北行140里,穿越天井关至泽州治晋城;北行190里至潞州治上党;北行450里至北都太原府晋阳。或自洛阳北行,从白坡渡黄河,经河清(今济源留庄附近)、济源,过轵关,越王屋山口;经镬泽、上党、晋阳,以至关内道(今宁夏、内蒙古及其以北),是洛阳入晋的捷径。

五、西通秦国道路

战国初期的魏国奠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迁都大梁(今开封市)。其疆土东与齐、宋交界,西以韩、秦为邻,南与楚接壤,北与赵相交,把宋、卫、鲁置于自己控制

之下。在公元前225年魏亡于秦的100多年间,以大梁为中心的魏国道路交通是发达的。据《战国策》云:“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三军之众。”又云: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逵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此时的黄河,在今滑县城之北,因而大梁四至的道路交通没有名山大川的阻隔。其间,西通秦国之大道较为著名。

西通秦国之大道,在魏、韩间有公元前358年修筑的中原长城阻碍交通,长城起自河水(黄河)东岸的卷邑(今原阳西境),东至阳武(今原阳东南)之西,折西南至管邑南。魏通秦大道走中原长城之北,自大梁至阳武,西渡河水,经野王(今沁阳)、轵(今济源南)、安邑(今山西夏邑西北)、盐氏(今山西运城)、蒲阳(今山西永济北)、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通往秦国之咸阳。这条大道中段在轵与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间被韩国之地隔断,自秦并六国之始,秦、魏之间就围绕着这条道路进行争夺战。

六、韩国道路

自郑北上,经华阳(今新郑郭店西北)、管(今郑州),在广武北渡河水(黄河),过野王(今沁阳)、少曲(今济源东北沁河东岸),溯丹水通往韩国北部地区。战国末期秦国东进吞并六国,秦昭襄王曾多次沿这条道路向韩国发动进攻。如公元前265年秦军拔韩之少曲,公元前262年攻占野王,沿此道北上,打算同援魏而驻扎长平(今山

西高平西北)的40万赵军决战。长平之战打了3年,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双方各调动了几十万大军,此道成了重要的军事道路。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方便,无险可阻,也招来灭顶之灾,是战国七雄中最早被秦吞没的国家。

七、轵道

自野王(今沁阳市)西行,经轵县(今济源市南),出轵关(今济源市西)、箕关(今济源市王屋东),抵邵亭(今济源市邵原镇),通往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轵关为“太

行八陉”第一陉,故过轵关之道称为轵道,大体与崤函道平行于大河南北,是穿越太行山与孟津道相连接的第一条通道。

八、关隘设置

关隘是石道设施之一。古代道路上设置关隘,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另一方面也是征收关税的重要设施。关隘对控制道路交通、检查行人和征收税务起着重要作用。据古代文献考察,设置关隘是从周代开始的,最早有东都洛邑王畿十二关的记载。郑玄著《周礼注疏·地官司徒第二》中说:“王畿千里〖ZW(〗王畿:即王城管辖的区域,是由王室直接管理的地方,通常以周围离王城五百里为界,故有千里王畿之称。〖ZW)〗,王城在中间,有五百里界首,面置三关,则亦十二关。故云关,界上之门也。”界首就是指边界或边境,这里是指王畿与诸侯国交界的地方。在距王城周围五百里的四面边界各置三处关口,道路必经此关口而进入王城。这种防御和控制交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