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路

合集下载

公路发展史

公路发展史

我国公路早期发展与指标普通公路的发展:中国公路发展史中国公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

公元前2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即“官马大路”、“大路”、“小路”。

“官马大路”分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2000多km。

2)近代道路(1912~1949年)可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8年在广西南部边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30km。

截至192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年),是我国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

1927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

截至1936年6月,全国通车里程达117300km。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公路发展缓慢。

截至1946年12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130307km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

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

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75000km。

3)现代公路(1949年以后)细分为七个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全国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

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路建设的重要法规,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全国恢复并改善了原有公路。

截至1953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2.6万km,有路面里程达 5.5万km。

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是公路稳步发展阶段。

公路通车里程和有路面里程都增长了1倍,分别达到25.4万km和12.1万km。

中国古代的道路与交通

中国古代的道路与交通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通往各地。
汉朝时期,修建了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与中亚、欧洲。
秦汉时期还修建了许多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促进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往来。
秦汉时期的道路建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石拱桥、栈道等,为后世的道路建设奠定 了基础。
唐宋元明清时期道路的完善与繁荣
06
中国古代道路与交 通的文化价值
THEME TEMPLATE
道路与交通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古代诗词中对道 路和交通工具有 所描述,如“千 里江陵一日还”、 “车如流水马如 龙”等。
文学作品中对道 路和交通的描绘, 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经济发展和文 化特色。
古代道路和交通 的发展,促进了 文化交流和民族 融合,为文学作 品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和背景。
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联系, 推动了各地区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 融合,有助于形成多元一体
的中华民族文化。
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 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 涵。
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 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
传播。
对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布局的影响
交通发展加速城市规模扩大 和人口增长
道路交通成为城市规划的重 要考虑因素
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古代道路的修建为商旅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地区间的贸易往来。 交通的改善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商品能够更加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带来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 交通的发达也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为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加强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THEME TEMPLATE
夏商周时期道路的起源与形成
形成:商朝时期,随着城市 和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都 城为中心的道路网

中国古代交通历史上交通运输有重大影响的典型实例

中国古代交通历史上交通运输有重大影响的典型实例

标题:我国古代交通历史上的典型实例一、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我国交通史上的重要实例,这条古代商路连接了我国与中亚、南亚、西亚、地中海等地区,成为了我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带动了我国的经济繁荣,也促进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在这条古代商路上,我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被运往世界各地,而来自西方的香料、玛瑙、玻璃制品等也被引入我国。

丝绸之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宗教、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对我国古代的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运河系统古代运河系统是我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实例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兴建,至隋唐时期逐步完善,成为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这条运河串联了我国的京师和杭州两大城市,全长超过千里。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大大降低了长途旅行和货物运输的成本,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地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它也成为了儒家文化和科技的传播之地,对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古代驿站制度古代驿站制度也是我国古代交通历史上的一个典型实例。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的有限和道路条件的限制,长途旅行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件非常不便的事情。

为了方便官员出差、民众旅行以及国家信息传递,古代我国建立了完善的驿站制度。

驿站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常设有驿站、驿驿和驿亭,在驿站上可以更换牲畜、更换船只、更换驿卒,以保证旅行的顺利进行。

这一制度为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四、古代道路建设古代道路建设也是我国古代交通历史的一个重要实例。

在古代,我国各个朝代都重视道路的建设,大兴土木,修筑道路以便于交通的便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统一度量衡、修筑车同、铸造一文字,并在国内修筑了长度为5000多里的车同,方便了后世交通。

在唐代,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建大运河,并对全国的道路进行了整修和修建。

中国古代道路

中国古代道路

中国古代道‎路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

‎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

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

‎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 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

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

‎周朝(公元‎前11~前‎5世纪) ‎道路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发展。

‎《诗经.小‎雅》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说明当‎时道路坚实‎平坦如磨石‎,线形如箭‎一样直。

对‎道路网的规‎划、标准、‎管理、养护‎、绿化以及‎沿线的服务‎性设施方面‎,也有所创‎建。

首先把‎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前者称为“‎国中”,后‎者称为“鄙‎野”,分别‎由名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

可以‎说是现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划分的先‎河。

城市道‎路的规划,‎分为“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都城‎中有九经九‎纬,成棋盘‎形,围城为‎环,出城为‎野。

规定有‎不同的宽度‎(其单位是‎轨,每轨宽‎八周尺,每‎周尺约合0‎.2米),‎经涂、纬涂‎宽九轨,环‎涂宽七轨,‎野涂宽五轨‎。

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并根据其‎功能规定不‎同的宽度,‎有如现代的‎技术标准。

‎在路政管理‎上,朝庭设‎有“司空”‎掌管土木建‎筑及道路,‎而且规定“‎司空视涂”‎,按期视察‎,及时维护‎;如“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并“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是以后‎养路、绿化‎和标志的萌‎芽。

历史教案:认识古代中国的道路交通

历史教案:认识古代中国的道路交通

历史教案:认识古代中国的道路交通认识古代中国的道路交通一、介绍古代中国道路交通的重要性道路交通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对于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古代中国的道路交通,我们可以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辉煌。

二、公路系统:大运河和丝绸之路1. 大运河: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最宏伟的人工运河系统,始建于春秋时期,经过多次修建扩张,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它横跨了北方平原地区,连接了黄河、长江及长城等重要水域和军事防御要塞,成为连接南北方地区,促进财富交流和文化融合的重要水上通道。

2.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个纵贯东西的贸易网络,在古代与东方和西方进行交流非常活跃。

它不仅带来了各种商品和技术传播,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个经济贸易的通道,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陆路运输:驿站和商旅1. 驿站:驿站是古代中国陆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位于主要道路上,提供给旅行者休息、食宿和更换马匹等服务。

这些驿站不仅方便了政府和军队的快速传递消息与行动,也为普通人提供了更为便利安全的交通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驿站往往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

2. 商旅:古代商旅在陆路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背负着各种商品贸易所需的货物,穿越长途跋涉,经过危险艰苦的旅程,然后在目的地出售或进行交换。

商旅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还带来了文化、语言、习俗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四、水路运输:船只和渡口1. 船只:古代中国水路运输主要靠船只。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船只,包括巨型木筏、帆船和用来运输货物的官府贡船等。

这些船只不仅用于长距离货物运输,也用于人员安全快速地穿越江湖。

2. 渡口:古代渡口是连接水陆之间交通的重要环节。

它们位于河流或湖泊两岸,为旅行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渡船服务。

在诸多重要渡口出现后,周边社会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许多富庶的城市。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秦直道 前221—前206年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 路”“圣人条”,是秦始皇 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 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 要道。直道则是秦始皇为攻 防匈奴,令大将蒙恬率数十 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的国 防道路。南起京都咸阳,北至 九原郡(今内古包头市西南 穿越14个县,7蒙00多公里。 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 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这一时期是公路开始纳入 国家建设规划阶段。1927 年,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和 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 划及公路工程标准。1932 年,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 处奉命督造苏、浙、皖三 省联络公路,仿照国外中 央贷款筑路办法,筹集基金, 贷给各省作为补助筑路之 用
西安—兰州公路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年)
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沈大高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八车 道高速公路,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全立交,全互通。是辽东 半岛经济圈的轴心。,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全线总长 375公里,超过了1978年台湾省建成的373.3公里的南北高速公路,被 誉为“神州第一路”。
随着战场的转移,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截至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立前夕全国公路能通车的只剩下75000公里。 从中国近代道路的整个历史时期看,中国公路的发展 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载重量 的增大,线路和桥梁标准逐步有所提
今天的公路
•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全长18.5公里。 •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75公里, •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18公里。 • 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 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全长275公里。 • 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 2000年底,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 . 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 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6万公里。

中国古代道路

中国古代道路

综合言之,西周的交通情形,仍只是在两都间的轴线为主。各地区间的频繁交通,仍有待于春秋时代方得开展。以王庭为中心的朝聘征伐,形同辐凑,而春秋诸侯间的战争会盟,成为多中心多方向的交通,情形就比较繁杂了。
春秋列国交国,由初期宋、鲁、卫、郑为中心,逐步进入宋、齐、晋、楚争霸的局面,牵涉的诸侯越来越多。尤其是晋楚之从,不管是随着霸主出征,抑是会盟,十余诸侯齐赴会所是常见的事。辎重往返,聘币运输,无不足以促进交通的发展。最后必然会有几条常走的大道出现。
宋朝、元朝、明朝(960~1644年) 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今北京)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宏大的道路网。
清朝(1644~1911年) 利用原有驿道修建了长达约15万公里的“邮差路线”。在筑路及养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规定得很具体。在低洼地段,出现高路基的“叠道”,在软土地区用秫秸铺底筑路法,有如今天的土工织物,对道路建设有不少新贡献。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车战频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甚至一国道路的好坏,为其兴亡的征兆。《国语》载有东周单子经过陈国时,看见道路失修,河川无桥梁,旅舍无人管理,预言其国必亡,后来果然应验。当时在山势险峻之处凿石成孔,插木为梁,上铺木板,旁置栏杆,称为栈道,是中国古代道路建栈道时,经过横亘在褒河南岸耸立的石壁,名为“褒屏”,曾用火石法开通了长14米,宽3.95~4.25米、高4~4.75米的隧洞,就是著名的石门,内有石刻《石门颂》、《石门铭》纪其事。火石法先用柴烧炙岩石,然后泼以浓醋,使之粉碎,再用工具铲除,逐渐挖成山洞。
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1.古代交通的起源(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21年)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使用牲畜来进行交通运输,如牛、马、骡马等。

这种交通方式主要用于货物的短途运输,且速度较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开辟陆路交通。

在商周时期,人们开辟了一些重要的道路,例如沣东大道和都明堂道等。

这些道路主要用于政治、军事和经济交通的需要。

2.大运河的开凿(公元前5年-公元11世纪)公元前5年至公元7年,汉朝时期的大工程,大运河正式开工修建。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运交通工程之一,它连接了京杭大运河、淮河和长江,纵贯北方和江南。

大运河的开凿极大地促进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丝绸之路的形成(公元前2世纪-公元14世纪)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欧洲之间的重要陆上贸易路线。

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朝开始与西域国家建立贸易关系,丝绸之路由此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完善,货物的贸易规模逐渐扩大。

除了丝绸,还有瓷器、茶叶、铁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进出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宋代水运的繁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代是中国水运交通的顶峰时期。

水运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长江航运,由京杭大运河连接长江,将南方的丰产物资通过水路送往北方;二是南方水路贸易,由各大河流和湖泊连接起来,将南北之间的商品运输贯通。

水运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5.元明清时期的交通发展(公元1279年-20世纪初)元代铁路的出现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1271年,元朝时期的京杭铁路竣工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历史记载的铁路。

明代时期,播州钞关、咸淳政策等政策的实施推动了陆路交通的发展。

清代则修筑了一些重要的交通干线,如京张铁路、京汉铁路和皖汉铁路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人力交通到陆路交通再到水运交通的演变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古代道路与交通

中国历史上的古代道路与交通

中国历史上的古代道路与交通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道路与交通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过程。

古代道路与交通不仅是连接各地的纽带,也是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就中国历史上的古代道路与交通进行探讨,从交通要道、运输工具、交通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交通要道1. “丝绸之路”-东西方重要贸易通道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互通有无的重要贸易通道,贯穿欧亚大陆,其始发地为长安(今西安),终点可达地中海各国。

在这条重要道路上,既有驼铃声如梵婀玲的商队,也有文化、宗教的交流,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繁荣之地。

2. 江南水乡-交通要点中国南方的江南水乡地区,因众多水系纵横交错,给交通运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数不尽的小溪、大江贯穿南方的平原地区,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船只在江南水乡之间犹如川流不息的血脉,使得经济、文化在该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三、运输工具1. 马车与轿子-古代中国陆上运输主力在古代中国,马车和轿子是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

马车通常用于长途旅行和运输,既满足了贵族和官员的需求,又承载着快递、货物等。

而轿子则是贵族、官员出行通勤的选择,其座椅舒适,适合长途出行。

2. 船只-水上贸易的基石在中国古代,船只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无论是江河、湖泊还是海洋,船只都是人们进行贸易、旅行的必需品。

从小船到大船,不同类型的船只都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比如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商船,货物船等。

四、交通管理1. 驿站-古代的交通枢纽古代中国设置了大量的驿站,以满足行人、车马的休息和更替需求。

驿站作为交通枢纽,不仅提供着必需的食宿,还是消息传递的重要点,方便人们通过驿站获得最新的消息。

2. 道路修建和维护古代中国也非常重视道路的修建和维护。

不论是皇家大道还是普通的村间小路,都经过严格的规划和施工。

并且,中国古代还发展了特殊的修路技术,比如铺石路、夯土路等,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可通行性。

公路发展史

公路发展史

我国公路早期发展与指标普通公路的发展:中国公路发展史中国公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古代道路(公元前21 世纪~公元1911 年)早在公元前2000 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

公元前 2 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即“官马大路”、“大路”、“小路”。

“官马大路”分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2000 多km 。

2)近代道路(1912~1949 年)可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8 年在广西南部边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30km。

截至1927 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 年),是我国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

1927 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

截至1936 年6 月,全国通车里程达117300km 。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 ~1945 年)。

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公路发展缓慢。

截至1946 年12 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130307km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年)。

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

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

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75000km 。

3)现代公路(1949 年以后)细分为七个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全国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

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路建设的重要法规,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全国恢复并改善了原有公路。

截至1953 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2.6 万km,有路面里程达 5.5 万km 。

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 ~1957 年),是公路稳步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道路划分

中国古代道路划分

中国古代的道路划分主要依据道路的等级、地理位置和功能特点。

从古至今,道路的划分经历了多次变革,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路体系和划分标准。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道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周道:周道是古代中国的主要道路系统,起源于西周时期,以王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周道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各个封国和城邑,便于王室的统治和军事调动。

周道一般宽度较大,可容纳数辆车并行。

2. 乡村道路:乡村道路是连接城乡、村庄和农田的道路,主要承担地方交通和农业运输任务。

乡村道路的等级和宽度各异,一般按照通达程度和地理位置进行划分。

3. 驿道:驿道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道路类型,起源于秦朝。

驿道主要用于官方通信、邮递和军事调动,沿线设有驿站、烽火台等设施。

驿道一般宽度较大,路况较好,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4. 栈道:栈道是古代中国在山区、险峻地带修建的一种特殊道路,主要依靠木桩、木板和悬索等支撑。

栈道一般宽度较窄,仅供人行和牲畜通行,如著名的秦岭栈道、蜀道等。

5.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的道路,主要承担城市交通和物流任务。

城市道路一般按照街道、巷道、弄堂等划分,宽度各异。

中国古代道路划分主要依据道路的等级、地理位置和功能特点,形成了包括周道、乡村道路、驿道、栈道和城市道路等多种类型的道路体系。

古代有寓意的路名

古代有寓意的路名

古代有寓意的路名
在古代,许多地方的路名都有一些有趣的寓意和象征。

1. 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商贸通道和文化交流走廊,其名字寓意着通过这条道路,丝绸可以从东方传播到西方,连接东西方文化和贸易。

2.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其名字寓意着将茶叶运往西藏和其他边疆地区,以交换马匹,加强国防和经济联系。

3. 夏特古道:夏特古道位于伊犁,名字寓意着这条道路是一条通往西方的古道,是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的重要通道。

4. 秦岭古道:秦岭古道穿越了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是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的重要通道。

5. 太白古道:太白古道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名字寓意着这条道路是一条通往秦岭的古道,是古代人们通往西部的重要通道。

6. 御道:御道是位于杭州市区钱塘江畔的一条道路,名字寓意着这条道路是皇帝的专用道路,代表了封建王朝的权力和地位。

7. 八龙冢:八龙冢是位于许昌市区东北处的著名胜迹,名字寓意着这里是八条龙的居住地,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龙的崇拜和敬畏。

8. 驰道:驰道是秦代修建的一条道路,名字寓意着这条道路是皇帝专用的道路,代表了封建王朝的权力和地位。

9. 驿道:驿道是唐代的一条道路,名字寓意着这条道路是专门为传递政府文书而修建的,代表了封建王朝的信息传递和国家治理。

这些道路的名字,除了寓意和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历史地域特色。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国,其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也具有深厚的底蕴。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陆路、水路和空中运输,而重要道路则是连接各地的关键纽带。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重要道路,展示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陆路交通运输古代中国陆路交通运输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车辆。

人力运输是最基础的一种方式,古代中国人民通过步行或背负货物进行短途运输。

畜力运输则通过马匹、骡马和牛等动物进行,这种方式在长途运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车辆运输则是古代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道路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

古代中国的车辆主要包括马车、牛车和人力车,它们在货物和人员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运输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这些水域成为古代中国人民进行水路交通的重要通道。

古代中国人民利用木筏、船只和船舶进行水上运输。

木筏是一种简单的水上交通工具,主要用于短途运输。

船只则是一种较大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和人员,适合长途运输。

而船舶则是古代中国水路交通的顶级工具,它们可以进行远洋航行,连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三、重要道路古代中国的重要道路是连接各地的重要纽带,也是古代交通运输的支撑系统。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丝绸之路,它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的西北地区,途经中亚、西亚,最终到达地中海地区。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之地,对于推动中西方文明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道路。

例如,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重要水路交通通道。

它起始于北京,途经天津、济南、南京,最终到达杭州。

京杭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北方和南方的商品交流,也推动了文化和人员的流动。

另外,古代中国还有许多重要的陆路交通道路。

例如,青藏公路是连接中国西部和西藏的重要公路,它穿越了高山和峡谷,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公路之一。

路面 古代说法

路面 古代说法

路面古代说法
古代人对于路面的说法通常比较简洁,没有现代技术术语。

下面是一些古代说法:
1. 大道:指宽敞平直的道路,特指重要的干线道路。

2. 街巷:指城市中狭窄的道路,常用来描述城市街道。

3. 径道:指小路、小径,通常用于乡村或山间道路。

4. 石街:指用石板铺成的道路,多见于古代城市或重要场所。

5. 车道:指供车马行驶的道路。

6. 文路:指供人行走的道路。

7. 桥梁:指跨越河流、沟渠等的建筑物,连接两侧陆地的通道。

8. 河堤:指沿河修筑的道路,用来防止河水泛滥。

9. 山路:指山间的道路,通常是狭窄、崎岖的。

这些说法常常是根据道路的特征、用途、材料等进行命名,古代人们通过这些名称来描述和区分不同类型的道路。

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它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内涵,影响着中国当代社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古道、国道之分,其发展模式一直统一贯彻,相互联系也颇为紧密,而这些路径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体现和表达。

在中国古代,道路是居民日常出行和迁徙的主要通道,道路不仅将中国各地区联系在一起,也意味着把中国文明传播到许多远隔の雅里雅斯特地方。

为了建设道路,古代政府用心细致,道路的标准和规范都很高,它们的规划和修建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既能服务于国家的统一和统治,又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播。

古代道路的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四方正位法、鹤舞竹围法、桥梁等都反映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痕迹。

此外,古代道路上还常常有人类智慧的文字,如建筑材料质量检查、公路管理等,这些法律准则给每个时代的市民生活带来了安全和快乐,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国家文化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的中国路网本身就被视为一种道德礼仪的象征。

在政治统治上,古代的道路被认为是政府行使权力和实施统治
的渠道;在文化上,它作为传播文明的桥梁,促进社会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中国道路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通过建设及管理道路,支撑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应该努力继承古代道路文化的精神,用古老的文化哲学支撑起当代社会的发展,为构建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

古代交通不发达的例子

古代交通不发达的例子

古代交通不发达的例子
古代交通不发达的例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基础设施:在古代,道路大多为土路或石路,没有现代化的公路和桥梁,这使得行路非常困难。

特别是在雨天,道路会变得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2. 交通工具: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轿子、船只等,这些工具的速度和舒适度远不如现代的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

而且,这些工具的载客量也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出行需求。

3. 通讯手段:在古代,通讯手段非常有限,主要依靠信鸽或驿站传递信息。

这意味着,即使在相对较近的两个地方,人们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传递消息。

4. 旅行条件:由于道路状况差、交通工具落后和通讯手段有限,古代人们的旅行条件非常艰苦。

他们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如长途跋涉、风雨无阻、食物和水源的短缺等。

以唐朝为例,李白从首都长安回老家江油需要走1600里路,而且中途还要跨越秦岭,这样的路程对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相当困难。

除了金钱上的损耗,时间成本更是庞大,来回奔波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时间和金钱消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这也凸显了古代交通的不发达。

总的来说,古代交通的不发达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使得各地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城市道路系统

中国古代的城市道路系统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系统
道路因交通需要而产生,主要功能是交通
• 《考工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 野涂五轨”,表明道路的宽度因交通量的 大小而不同。 • 汉长安、汉魏洛阳,以道路将城市划分为 许多坊里,以通向主要城门的道路为干道 而商业则集中在特定的靠近干道的市内。
汉 长 安
城市道路的性质
• 隋唐长安及洛阳,道路系统规划更明显的突出了 道路的系统功能。道路两边是封闭的坊里,道路 宽度非常大,中轴线主干道的朱雀大街宽达150多 米,商肆集中在靠近干道交叉口东西市中 • 宋东京(开封)的城市道路性质与唐长安有很大 不同。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两旁还分布着各种 店铺,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并成为城市生活的中 心。道路的宽度也大大缩小,一般只有30—50米, 这种趋势到宋以后的城市愈加明显,道路的宽度 也日益缩小
水乡城市道路
• 水乡城镇的道路系统与河道系统形成一个 互相密切配合的系统,苏州的道路系统最 为典型。许多地段形成前路后河的格局, 在河道交叉口与道路交叉口的桥头小广场 往往形成交通及商业的中心,也形成水乡 城镇特有的风貌。
唐 长 安
明清北京城 宋东京
关厢
• 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往往是各条通向城门的 道路,城门是城市内外交通的结合点,这 里往往形成城乡交流的集市、车马店、栈 房等。宋以后在出城干道的附近往往形成 关厢地区,有的关厢地区形成商业中心, 后又加修关城,另开了城门。

道路分级与城市性质规模
• 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 及道路的分级与城市 的性质规模有关。都 城每边开三门(北面 往往开二门),有三 条东西向及南北向的 主要干道。府州城一 般每边开二门,干道 系统成井字形,如安 阳、宣化等。一般的 县城多为每边开一个 城门,道路系统呈十 字型。

古代对公路称谓

古代对公路称谓

古代对公路‎称谓:周朝称“道路”;秦朝称“驿道”;元朝称“大道”;清朝称“官道”,汽车出现后‎称“公路”或“汽车路”。

我国200‎5年公布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这是我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

根据规划,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

新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

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家干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县级公路(县道)和乡级公路‎(乡道)和专用公路‎。

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交通量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

常以平均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和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有代表‎性的交通量‎。

一、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3)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5)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项目招‎标;(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并向交通主‎管部门申报‎施工许可;(7)根据批准的‎项目施工许‎可,组织项目实‎施;(8)项目完工后‎,编制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和‎财产移交手‎续;(9)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估。

公路是一种‎带状的三维‎空间实体,它的中心线‎是一条空间‎曲线。

公路的中线‎及沿线地貌‎、地物在水平‎面的投影图‎称为路线平‎面图。

沿路线中线‎的竖向断面‎图称为路线‎纵断面图。

中桩处垂直‎于公路中心‎线方向的剖‎面图称为横‎断面图。

直线长度参‎考值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缓和曲线的‎作用: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其半径由无‎限大渐变到‎圆曲线半径‎,从而使车辆‎产生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有利于行车‎平稳;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外超高由零‎递增到圆曲‎线上的超高‎量,使向心力逐‎渐增加,与离心力的‎增加相配合‎;当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需要加宽时‎,可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由标准宽度‎逐步加宽到‎圆曲线上的‎加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古代道路一、原始道路的起源根据河南考古的重要发现,在济源玉川一带发现有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时代相当的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

可知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猿人结成的原始群在这里劳动生息。

他们手中只有非常粗糙的打制石器和竹木棍棒,以此来捕猎野兽,挖取植物的根、茎;用火驱赶野兽,烧烤猎物;着树叶,围兽皮,住山洞,千方百计地维持自身的生存(注:见《河南考古旧石器时代》一书)。

此时出现了相沿成习的自然道路。

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代替了打制石器,农业畜牧业代替了采集和狩猎业;并发明了烧制陶器和其他手工工艺;开始从山洞中走出,移居平原地区的河流两岸。

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入父系氏族社会,由非定居转入定居生活,在自然道路的基础上,开拓了原始道路。

氏族经济生活以农业生产为主,出现平穴式圆形草房。

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和石器工具的进步,开始出现原始道路。

济源历史悠久。

从已发现的栗树沟、邵原、留村等仰韶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就已在此形成部落,定居生活。

在原始社会晚期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石制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定居生活的巩固,以物易物活动的开展,掠夺战争的发生,部落间的原始道路逐渐形成,部落居住区通往农田、牧场、手工工场的道路也得以开拓,并开始向车行道路发展。

二、大禹治水通九道禹是黄帝部落联盟的最末一位首领,又是夏王朝的奠基人。

相传帝舜时代,大禹主管平治水土,他与伯益、后稷等人从都邑虞城(今三门峡市对岸)出发,或乘车、船,或步行巡视各地,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奉帝舜之命,令诸侯百官征聚人徒治理九州的山山水水,开通九州道路。

《史记·夏本纪》载:“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注:《史记·夏本纪》第51页)。

禹在治理山水和开通山区道路时,树立标志,以选定中线,控制高程,以“准绳”和“规矩”作为常用基本测量工具,出现了原始勘测技术。

禹“通九道”时,涉及太行山、王屋山(注:《史记·夏本纪》第67、68页),开通了今济源、沁阳等县市境内的山区道路,足迹遍于济源全境,是济源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道路运输方式。

三、车马道路的开辟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统治中原400多年,此时已广泛使用车辆,商王朝历经600余载,造车技艺已相当进步。

尤其是夏代进入石器和铜器并用的时代后,制车技艺有了进步,创造了有辐的车轮,发展了牛车和马车。

陆贾《新语》云:车正奚仲“桡曲为轮,因直为辕”。

《古史考》也说:“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加马。

”约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统治中心区域在中原。

《石本竹书纪年辑本》中记载的传说中的都邑,先后在阳城(今登封县告成)、原(今济源市庙街)、老丘(今开封县东北)、西河(今安阳市东南)等。

交通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之伊、洛、汾、济诸水的冲积黄土地带及河、济平原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车技艺的进步,车子广泛用于征战、巡狩、贡纳、商旅、婚媾和狩猎,开辟了以都邑为中心的车马道路。

四、北方车马大道自洛阳北行,过河阳桥,至怀州治河内140里;又北行140里,穿越天井关至泽州治晋城;北行190里至潞州治上党;北行450里至北都太原府晋阳。

或自洛阳北行,从白坡渡黄河,经河清(今济源留庄附近)、济源,过轵关,越王屋山口;经镬泽、上党、晋阳,以至关内道(今宁夏、内蒙古及其以北),是洛阳入晋的捷径。

五、西通秦国道路战国初期的魏国奠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迁都大梁(今开封市)。

其疆土东与齐、宋交界,西以韩、秦为邻,南与楚接壤,北与赵相交,把宋、卫、鲁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在公元前225年魏亡于秦的100多年间,以大梁为中心的魏国道路交通是发达的。

据《战国策》云:“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三军之众。

”又云: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逵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

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

”此时的黄河,在今滑县城之北,因而大梁四至的道路交通没有名山大川的阻隔。

其间,西通秦国之大道较为著名。

西通秦国之大道,在魏、韩间有公元前358年修筑的中原长城阻碍交通,长城起自河水(黄河)东岸的卷邑(今原阳西境),东至阳武(今原阳东南)之西,折西南至管邑南。

魏通秦大道走中原长城之北,自大梁至阳武,西渡河水,经野王(今沁阳)、轵(今济源南)、安邑(今山西夏邑西北)、盐氏(今山西运城)、蒲阳(今山西永济北)、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通往秦国之咸阳。

这条大道中段在轵与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间被韩国之地隔断,自秦并六国之始,秦、魏之间就围绕着这条道路进行争夺战。

六、韩国道路自郑北上,经华阳(今新郑郭店西北)、管(今郑州),在广武北渡河水(黄河),过野王(今沁阳)、少曲(今济源东北沁河东岸),溯丹水通往韩国北部地区。

战国末期秦国东进吞并六国,秦昭襄王曾多次沿这条道路向韩国发动进攻。

如公元前265年秦军拔韩之少曲,公元前262年攻占野王,沿此道北上,打算同援魏而驻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的40万赵军决战。

长平之战打了3年,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双方各调动了几十万大军,此道成了重要的军事道路。

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方便,无险可阻,也招来灭顶之灾,是战国七雄中最早被秦吞没的国家。

七、轵道自野王(今沁阳市)西行,经轵县(今济源市南),出轵关(今济源市西)、箕关(今济源市王屋东),抵邵亭(今济源市邵原镇),通往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

轵关为“太行八陉”第一陉,故过轵关之道称为轵道,大体与崤函道平行于大河南北,是穿越太行山与孟津道相连接的第一条通道。

八、关隘设置关隘是石道设施之一。

古代道路上设置关隘,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另一方面也是征收关税的重要设施。

关隘对控制道路交通、检查行人和征收税务起着重要作用。

据古代文献考察,设置关隘是从周代开始的,最早有东都洛邑王畿十二关的记载。

郑玄著《周礼注疏·地官司徒第二》中说:“王畿千里〖ZW(〗王畿:即王城管辖的区域,是由王室直接管理的地方,通常以周围离王城五百里为界,故有千里王畿之称。

〖ZW)〗,王城在中间,有五百里界首,面置三关,则亦十二关。

故云关,界上之门也。

”界首就是指边界或边境,这里是指王畿与诸侯国交界的地方。

在距王城周围五百里的四面边界各置三处关口,道路必经此关口而进入王城。

这种防御和控制交通的道路布局,对诸侯国以及尔后历代王朝京都、城邑的四面设关颇有影响。

特别是战国时期,列国封建割据和兼并战争加剧,关隘设置增多。

其中,轵关为周代著名的关隘。

(一)轵关轵关位于济源市西22公里处,封门口村东,当豫、晋交通要冲,为“太行八陉”(注:“陉者,山绝之名”,指山脉中断的地方。

这里是指太行山八大险道)的第一陉,系周代最著名的关隘之一。

战国时设置,“关当轵道之险”,故名轵关。

两山夹峙呈“V”型,阔6米,海拔622米,地势险要,号称“封门天险”,是豫北平原通往山西的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本战国魏地,秦昭王十六年(前291年)轵关为秦国所据。

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经此还长安。

后赵石虎、前秦苻坚、西燕慕容永皆兵临轵关。

南北朝时,轵关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的边境线,各据险要,杀伐攻战,相夺此关。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怀州刺史平鉴将关加以修筑,以拒西魏,“河清二年(563年)斛律光率卒二万”,沿轵关“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戌”,(注:《方舆纪要·河南四》)史称齐岭。

明洪武初年于此置虎岭关,分兵把守。

清咸丰六年(1856年),当局为防范农民革命军,查勘轵关旧址,在两山之间,重建关门(为青石拱)、关楼。

关高4丈5尺,宽22尺,关墙左右横60丈。

南山筑炮台,北山立望台,昼夜值守,有马步弁兵30名,以总兵领之,名之“封门天险”,管制甚严。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曾多次在此关重创日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太岳军区部队出王屋山南渡黄河,因轵关有碍大军通行而予拆毁,现仅存清代碑碣数通,今济源通往山西垣曲公路穿越关口而过。

(二)莲花隘位于济源市西北部,与山西省阳城县横河乡接壤。

海拔1000米。

隘道长500米,宽0、7米,南北走向。

沿险径可达鳌背山颠,林密山高,沟深道窄,古为济源至阳城险道。

(三)磨石渠道位于济源市西北部,与阳城交界。

西有云蒙山,东临鳌背山,林茂山高,沟深路窄。

隘长1000米,通道最宽处1 5米。

该隘被视为济源与阳城锁钥之一。

九、古栈道栈道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交通道路设施,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栈道是古代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桩、铺板而成的架空的通道,也是木桥早期的一种形式。

战国至汉、唐时期,在济源境内的黄、沁河两岸峭壁上,皆有栈道通行。

栈,按《说文解字》释之为竹木之车,又按《玉篇》、《集韵》、《韵会》、《一切经音义》等释为栅、阁板、小板,声引申作动词便指用竹木设造,即有称编木曰栈。

颜师古注《汉书》称:“栈,即阁也,今谓之阁道,盖架木为之。

”司马贞《史记索隐》又引崔浩曰:“险绝之处,傍绝山岩施板梁为阁。

”这便指《正韵》、《广韵》里谈到的木栈道,也即典型的最原始栈道。

南宋鲍彪认为:“栈,栅也,施与险绝,以济不通。

”从考古和民族学观点看,栈道形式最早兴起的时间,大概是在人们进入以耕稼为主时代后,对水的依赖加强,多沿山谷进行,再加以铁工具出现,便产生了栈道。

因为从栈道工程看,没有铁工具是难以施行的。

这样看来,栈道应出现在战国时期,这与史书上记载当时“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是相吻合的。

今天,古代栈道多毁弃无遗,但栈道形式在现代交通道路设施中亦有所借鉴。

现在,在修造公路时,如遇到陡险坚硬岩石时,一则是完全炸削平坦,一则是开凿隧道,一则便取栈道凹槽式而行。

有人称桓铁无柱式栈道即今斜张拉桥之雏形,并非没有道理。

栈道分木栈和石栈两大类。

木栈就是将木作用于石或土而形成的栈道,共计有5种形式,即标准式、悬崖斜柱式、无柱式、订步式和木筏式。

前三种形式民间又俗称偏桥,后人又称阁道、栈阁。

石栈,民间又俗称为碥路,原仅特指凹槽式,现石栈总共应有凹槽、无柱、标准、堆砌四种形式。

(一)沁河栈道从济源五龙口沿沁河而上30公里,在悬崖上有5处栈道遗迹。

马鞍山区的临河悬崖上有200多个排列整齐的方孔,并有石刻造像。

方孔边长约30厘米,深约60厘米。

火滩区有近百个方孔,2号石门区有50多个方孔。

其他地方亦零星可见。

这些排列整齐的方孔,有的地方成“一字型”排列,有的地方分二三层排列,下排有底孔以支承立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