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和译文[优质PPT]

合集下载

《道德经》全文及释译(全81章)

《道德经》全文及释译(全81章)

《道德经》全文及释译(全81章)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

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

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儿。

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

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

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修改版:不标榜贤才异能,使民众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窃盗;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

老子道德经全文(课堂PPT)

老子道德经全文(课堂PPT)

何谓贵大患若身?
24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

三 章
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25
十 四 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 上 不 皎 , 其 下 不 昧
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26
是谓无状之状,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7
四 章
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8
四 章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帝之先。
9
五 章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10
五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十 五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30
十 致虚极,守静笃。
六 章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31
十 六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32
十 太上,不知有之;

章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2013-2-19转载自依江南第一章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下相倾)、音声相和(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不尚贤(不刻意招贤),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道冲(道似一个器皿),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渊兮(它浩瀚无边啊),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老子道德经全文(含译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含译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含译文)【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道德经全文ppt定稿.ppt

老子道德经全文ppt定稿.ppt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精品课件.
30
十 致虚极,守静笃。

章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精品课件.
31

六 章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精品课件.
32
十 太上,不知有之;

章 其次,亲之誉之;
是谓玄德。
.精品课件.
19
十 一
三十辐共一毂,
章 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精品课件.
20

一 章
凿户牖以为室,
当 其 无 有 室 之 用 。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精品课件.
21
十 五色令人目盲,

章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
发狂,
.精品课件.
22
十 难得之货
二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章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精品课件居. ,是以不去5 。
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精品课件.
6

章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其志,强其骨;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
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常的名。

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

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

有和无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

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chù)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jiào),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是什么,丑自然就存在了;都知道什么是善,一定也知道什么是不善。

所以,有和无相待而生,难和易相待而成,长和短相待而显,高和下相待而倾倚,音和声相待而和谐,前和后相待而顺序相随。

所以圣人行事,顺乎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

顺应万物自然的生长而不加干预,创造万物而不占有,施泽万物而不将这当成是倚仗、凭借的手段,有了功劳而不居功自傲。

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德永存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标榜贤才,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众心不受惑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第一章(序言)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道”,就不叫道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啊!能够用语言和逻辑去描述清楚的一件事物,它是不是就会被语言和逻辑框起来,变的非常局限了呢?千万不要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名称、都能用言语表达。

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万事万物有名称吗?那个时候,花草树木、虫鸟鱼兽都不存在,又何谈名称?它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的名称呢?是人类发现它们之后,将它们定义成花草树木、虫鸟鱼兽用以分别,才开始有的名称。

但是,它们从有了名称之后,就被名称给框起来了,就再也脱离不了那个标签了。

所以,我们要承认“无”的存在,只有体会到“无”,才能发现更多的之前没有发现的妙处。

(比如杯子设计了“无”才能装水,房子空出来才能住人,作字画时要留白、谈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而“有”呢?并非就无用了,我们可以用已经定义的“有”去扩展,去寻找更大的边界,这样的话,框起来的“有”就被激活了。

在生活之中,“有”和“无”其实会经常一同出现,只是我们往往看的到“有”,却发现不了“无”罢了(比如我们常追求胜、强、进、大、多、高、增、有、得、美,却很少去观注败、弱、退、小、少、低、减、无、舍、丑)。

一个人如果能够发现“无”的存在,那就已经很“玄”了,如果他能发现“无”的存在之后,还专门去研究“无”、利用“无”,那么这个人,真可称得上“玄之又玄”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追求胜的同时看得到败;在追求强的同时看得到弱;在追求进的同时看得到退;在追求大的同时看得到小;在追求多的同时看得到少;在追求高的同时看得到低;在追求增的同时看得到减;在追求有的同时看得到无;在追求得同时看得到舍;在追求美的同时看得到丑,然后利用好败、弱、退、小、少、低、减、无、舍、丑的力量,那就基本上天下少有人可以匹敌了。

老子《道德经》全文【PPT课件】共83页

老子《道德经》全文【PPT课件】共83页
老子《道德经》全文【PPT课件】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共103页文档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共103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 注释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

道德经全文ppt(含部分难点注释)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第三十三章
•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胜人者有力, • 自胜者强; • 知足者富, • 强行者有志; • 不失其所者久。 •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 大道汜sì兮,其可左右。 • 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
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 • 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 •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第九章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搏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 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 •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 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 • 生之畜也;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第四十六章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 咎莫懵měng于欲得。 •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第四十七章
• 不出户,以知天下; • 不窥于牖yǒu,以知天道。 •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 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 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 •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 •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混兮其若浊;
。 •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远; •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 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 • 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 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第七章 天长地久
译文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顺应自 然而生,而不是强求维持一种非其不可的状态 。圣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于身后,反而位居 前列;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 己。这样的结果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所成就的 。
第二章 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fú)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 美之为美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陋的 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存 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 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 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 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 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人为创造,任 其自由发展但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功成业就而 不自居。正因不据为己有,所以就不会失去。
第八章 不争无尤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 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 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 不争,故无尤。
第八章 不争无尤
译文
最高的德行就如同水的品德一样,善于滋润 万物而不与之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 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有道德的人,为 人谦恭和蔼,待人真诚有爱,言行恪守承诺, 为政精简治理,处事善发挥所长,行动善把握 时机。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 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恨。
第九章 功遂身退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九章 功遂身退
译文
盛在器皿里的水,太满了就会溢出来,人 如果太骄傲,也会一天不如一天。刀快够用就 可以,若磨的太锋利,就容易折断,人如果锋 芒毕露,就容易引来灾祸 。一个人若过于炫富 ,就会因为生活糜烂,挥霍无度而失去这些财 富,并走向堕落。因此,功成而身退才是明智 之举。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 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迭(dié)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 中。
第五章 天地不仁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把万物当做刍草扎成的用 来祭祀祈福的刍狗。圣人亦是如此。对待万事 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其自生自灭,自 作自息。天地之间,就像个风箱一样,它空虚 但不穷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因此 ,政令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瓦解,不如始终 保持在中间的状态之下。
第三章 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 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 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 无不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
译文
不崇尚贤才功名,使百姓不争名夺位;不珍 视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可 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产生邪念。因此 ,圣人的治理原则是:净化人们的心灵,满足 人们的温饱,削弱百姓的名利之心,增强百姓 的筋骨体魄,永远使百姓没有伪诈之心。这样 ,那些争名夺利,为非作歹之人就不敢造事生 非。那么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yá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 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凑集到一根毂的孔洞当中,有 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的作用。揉和 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成就 了容器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 四壁内的中空部分,才成就了房屋的作用。总 而言之,“有”可得利,“无”可为用。
第四章 象帝之先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
其锐,解(jiě)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
道本身是中虚真空的,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 无尽的。其深邃似万物的本原。挫掉它的锋芒 ,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世 。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孕 育生成的,似乎是在万物的法相缔结之前它就 存在了。
第一章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 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 之门。
第一章 天地之始
译文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但它并非一 般的 “道 ”,“名”也是可以说明的,但它并 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 沌之时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 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领悟“ 道”的奥妙;从“有”中去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 以称之为玄妙。而这变化中的变化,才是洞察 宇宙间一切奥妙的法门。
第十章 长而不宰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 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 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 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 宰,是谓玄德。
第十章 长而不宰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把万物当做刍草扎成的用 来祭祀祈福的刍狗。圣人亦是如此。对待万事 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其自生自灭,自 作自息。天地之间,就像个风箱一样,它空虚 但不穷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因此 ,政令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瓦解,不如始终 保持在中间的状态之下。
第六章 玄牝(pìn)之门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六章 玄牝之门
译文
“道”看似虚无变幻,实际则是永恒不灭 的,因为它是孕育神妙莫测的天地万物的根源 。而绵延不绝的天地万物同样也承载着“道” ,使其发挥它无穷无尽的作用和价值。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