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教案:《墙上的斑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受亲情的力量;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读课文标题,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师生一起讨论“墙上的斑点”可能有什么寓意。
二、阅读课文(30分钟)1.学生课前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并结合情感描写、细节描写等要点进行解读。
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回答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亲情关系?”3.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三、课堂讨论(3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为什么作者会把故事发生在一晚上?”2.各小组发言,共同探讨。
四、写作练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中的亲情场景。
2.各小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提示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答问题:“亲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2.学生作文片段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亲情的力量,感受到亲情对人的重要性。
通过亲情的描写,让学生发现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进行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讨论环节没有过多展开,因此,以后需要将这个环节进行深化,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外,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墙上斑点的形成原因;2.学习如何用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细节;3.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墙上的斑点和生活中的细节描写三、教学过程1.情境启发–让学生观察班级或校园里的墙壁,找出墙上的斑点,感受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斑点。
要求学生注意墙上斑点的分布情况,尝试解释这些斑点是如何形成的。
2.语言分析–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描绘墙上的斑点。
–通过学生分享的斑点描写,让学生分析什么样的语言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3.组合训练–将不同的语言描写组合起来,创作一篇有关墙上斑点的短文。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行组合不同的描写,编写一篇文言文或白话文。
4.教师点评和导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教师必要的点评和导引。
–引导学生从表达的角度导入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和观察力。
5.课堂检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检测机会,要求他们即时反馈。
例如,可以让学生口头描述墙上的斑点,或者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自我检测。
四、教学方法信息交流、合作探究、情境启发、讨论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五、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培养观察力;2.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修辞能力;3.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有创意和互动性地展示他们的作品;4.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测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修正和进步。
六、教学手段1.课件:运用图片、PPT等手段展示墙上斑点和其它生活细节;2.朗读:让学生对于不同的形容词、动词、修辞手法进行口头朗读;3.合作讨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分享作品,并互相帮助提高;4.课堂检测:可以通过口述、写作等方式课堂检测。
七、教学反思“墙上的斑点”作为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主题,实际上却涉及到大量的语言表达、情景描绘等教学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通过创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冲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并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解读。
2. 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创新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课文和相关文学作品,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和相关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墙上的斑点》的文本和相关文学作品。
2. 准备投影仪和网络资源。
4.2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斑点的思考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创新实践: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意实践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分析课文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创意写作和表演中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 (1)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导入:简介作者伍尔夫,引出“意识流”这个概念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60,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沉沉的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了水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什么是意识流?二.简介意识流:设问1、什么是“意识”?明确:意识,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包括回忆、幻想、思想、各种感觉、印象假如,头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呈现一种自然流动的趋势,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意识流”----本身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后来用来表示一个小说流派,这就是意识流小说。
设问2、你觉得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人物形象个性不鲜明,不像我们知道的阿Q、林黛玉等故事不生动,没有趣味性认不得写些什么读不懂,没有头绪……明确:①、写法上,无故事情节②、内容上,写心灵世界③、结构上,⑴、突出一个中心:一件当时正在发生的事件⑵、有一个触发物三.文本解读以《墙上的斑点》为例,了解并熟悉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1.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主人公当时正在做一件什么事?在做这件事时有什么东西触发了主人公的意识流动?本段主人公在着力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明确:正在做的事------看墙上的斑点;触发物----墙上的斑点;解决的问题-----确定了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了这个斑点。
2.在主人公解决了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之后,主人公接下来围绕一个什么中心问题让思绪绵延不断?浏览各自然段的第一或者第二句确定作者的意识是在一个什么问题层面展开。
明确:中心问题----猜想墙上的斑点是什么。
3.围绕“看到斑点,猜测它是什么”这一层面,主人公的意识有几次流动?明确:五次。
分别是:①、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 课文解析: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斑点的思考,导入课文的学习。
2. 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3. 解析: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2.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题目,评估学生对课文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墙上的斑点》的原文文本。
2. 相关资料: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等。
3. 墙上的斑点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墙上的斑点图片。
4.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辅助课堂教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墙上的斑点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寓意。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2. 解析法: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墙上的斑点》,感受语言的美妙和作品的氛围。
1.2.2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1.2.3 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对故事的影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教师对《墙上的斑点》的作者、背景和主题进行讲解。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2.1.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斑点现象,引发学生对《墙上的斑点》的思考。
2.2.2 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作品的氛围。
2.2.3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2.2.4 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对故事的影响。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1.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3.2.1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3.2.2 学生对主人公性格特点的分析和探讨。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分享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4.1.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墙上的斑点》的理解程度。
4.1.3 作品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方面的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斑点?为什么会在墙上?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查阅生字词,并跟读、书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细节描写练习:(1)学生选取生活中一个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指导、修改。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4. 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生活中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搜集关于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和赏析。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墙上的斑点》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自学和游戏环节。
3. 准备细节描写的相关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4. 准备课后作业的素材,如名言警句等。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墙上的斑点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叙述的角度对于小说内容和主旨呈现的的作用;2、认识叙述的繁复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殊运用;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高三年级的一篇外国文学赏析课文,而且是意识流小说,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另一方面,进入高三后,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专项基础训练,课时紧张,性情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讲授本课有较大难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感知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2、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传统的阅读经验中走出,抛弃单纯的思想意义式的追求和“情节结构”式的层次分析,了解意识流小说特有的叙事特征和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导入新课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
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讨论明确】回忆、瞬间房间我联想、发现是蜗牛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阅读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篇一」苏鹏程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2. 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4. 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系统,用于播放课件●-1,●-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课题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
(●-1-2)屏显资料(●-1-3),教师深情的诵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1-4)二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1.请一生读注①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1-5)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
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
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
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教案: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学目标】1.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和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 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分析本文,把握文中的细节和主旨。
2. 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人物形象描写:帮助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复印《墙上的斑点》的课文和习题。
2. 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副有斑点的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思考。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通过全班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故事情节。
2. 指导学生识别文中重要人物,并展示人物形象的关键词。
3.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探讨人物性格与墙上斑点的关系。
步骤三:写作技巧分析(15分钟)1. 分析作者在文中使用的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等,鼓励学生发现文中的隐喻。
2. 辅导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分析本文的主题和主旨,思考文中斑点的象征意义。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小组讨论。
步骤五:写作练习(20分钟)1. 以本文为基础,提供一个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就主题或故事情节展开写作。
2.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互相修改提高写作质量。
步骤六:作品分享(10分钟)1.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写作心得。
2.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点评,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学延伸】1. 继续阅读和学习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2. 进行写作对比分析,比较《墙上的斑点》与其他作品中的人物描写。
3. 鼓励学生写一篇自己的作品,探索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墙上的斑点》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墙上的斑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
2. 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从不同角度挖掘作品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单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感知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等。
3. 教师引导students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themes and techniques used the author.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分享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墙上的斑点》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研究资料、评论文章。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
2. 座位安排:采用圆形或分组形式,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 第3-4课时:分析作品主题思想,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第5-6课时: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进行小组讨论。
九、课后作业:2. 推荐一篇与课文相关的评论文章,简要介绍其主要观点和理由。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
(2)能够分析并描述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写作练习: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墙上的斑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墙上的斑点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 主题与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的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评估:通过评改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墙上的斑点》文本。
2. 与“墙上的斑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准备: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文本。
2. 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斑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板书课题《墙上的斑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Step 2: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Step 3: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Step 4: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生活的心得和感悟。
Step 5:总结拓展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墙上的斑点》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美好”的作文。
六、教学过程Step 6: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散文作品的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生活中的感悟。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
(2)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细节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2)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以“生活中的斑点”为主题的作文。
2. 推荐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并简要介绍其主题和写作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墙上的斑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写作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点滴,珍惜时光,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斑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2)教师举例分析课文中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表达。
5. 实践演练(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7. 布置作业(2)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斑点,尝试进行创意描绘。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方面。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细节描写的表现等。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中的意象、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
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墙上的斑点》的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2.2 课文梗概概述《墙上的斑点》的故事情节,梳理主要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2.3 课文分析从语言、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梗概。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资料,供课堂上讨论使用。
3.2 课堂讲解按照教学内容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句和表达方式。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相关的讨论题目。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墙上的斑点》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相关资料提供鲁迅的生平和作品介绍,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资料。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辅助课堂讲解和讨论。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图片,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细微现象的关注。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墙上的斑点教案一
目标设计:1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 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3. 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4. 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学习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学习课时:2课时。
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也是在20世纪初期,还兴起了一种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说的艺术特色。
请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二. 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
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
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
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
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
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
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
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墙上的斑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阅读和分析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读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墙上的斑点》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故事情节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分析作品中的事件和冲突,以及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2.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斑点,引发对故事的思考。
3.2 阅读与讨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看法。
3.3 分析与解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和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观察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参与度,评估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4.2 作品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
评估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墙上的斑点》的文本,可以是教材中的版本或提供的复印材料。
5.2 相关资料:提供关于作者和作品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的简介、创作背景等。
提供对作品分析和解读的相关文章或评论,供学生参考。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墙上的斑点 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案标题:墙上的斑点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观察和描述墙上的斑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斑点的形成原因。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注意周围的环境,并提问他们是否注意到墙上的斑点。
- 引导学生描述斑点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观察斑点(10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块墙壁。
- 让学生仔细观察墙上的斑点,并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特征。
- 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和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斑点。
3. 分享观察结果(10分钟)-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斑点特征。
-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小组观察到的斑点特征,让他们发现共同点和差异。
4. 探究斑点的形成原因(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斑点可能的形成原因,例如墙壁的材质、天气、环境等。
-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小组讨论。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假设和讨论结果。
5. 实地调查(15分钟)- 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其他墙壁上观察斑点。
- 让学生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斑点特征,并尝试找出斑点形成的原因。
- 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6. 总结与展示(5分钟)- 邀请学生回到教室,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 引导学生总结斑点形成的可能原因,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教案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斑点形式,如墨水渗透、霉菌生长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
2. 学生可以用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不同墙壁上的斑点。
3.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斑点对墙壁材质的影响,并设计实验验证他们的假设。
评估建议:1. 观察记录: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准确、详细。
2. 口头表达:学生在分享观察结果和思考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4. 总结展示:学生对斑点形成原因的总结和展示能力。
教案备注: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旨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6、墙上的斑点
伍尔夫
教学目标
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2.阅读小说,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3.感知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过程;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
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
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
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
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可归纳要点: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
“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
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
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
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
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
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
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
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
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
《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
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
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
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
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
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
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
探究活动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诗意美
研究提纲: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墙上的斑点》的语言美(诗性语言)
(3)《墙上的斑点》的结构美(诗性结构)
(4)《墙上的斑点》的想像美(诗意想像)
(5)意识流小说中的诗意美集中体现在《墙上的斑点》中的“三美”
参读书目: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观
研究提纲:
(1)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2)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形成
(3)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看她的生命观
(4)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作品看她的生命观
(5)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对我们的启迪
参读书目:
(1)伍厚凯《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孔小炯译《伍尔夫随笔集》,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4)黄梅、张耀东译《伍尔夫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教后感:
基本沿袭上课讲课方法,由多媒体展示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点拨寓意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