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学习要求

合集下载

(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

(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5、教育起源于劳动(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又不断出现新的特征: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1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原理:也称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原理等,是一门教授和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关于教育的一般原理等的课程。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既包括具体个人的教育活动,也包括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4.作为一种特殊研究对象的学校教育,因为对他研究的最多,研究的最细,研究的最专。

他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特性,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但是不能够用学校教育的规律代替他教育现象的规律。

其实,教育学要对人类社会的所有教育现象都有所关照。

5.教育学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和科学化时期三个阶段。

前学科时期,尚未成为独立学科。

在前科学时期,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但理性思辨和演绎仍然是主要方法,科学研究尚未应用。

科学化时期指从科学教育学至今。

6.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科学化仍然是教育学发展的根本趋势。

同时出现以下时代特征:学科交叉,视野拓展,信息化,国际化。

7.教育的起源学说:第一,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但是他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教育社会性质,忽略教育为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不科学。

利托尔诺第二,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根本上抹杀教育的有意识性,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孟禄第三,劳动起源论: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是起源于劳动的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正确8.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二,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三,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四,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

第二,古代社会(奴隶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二,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

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学习要求:1.关于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理解,理清各知识点背后之间的关联;2.教育学原理部门的知识点比较多,也较为零散,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梳理,理清其思路;3.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知识进行记忆。

教育学原理的逻辑框架图: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八章教学第六章教育制度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九章德育第七章课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科学地揭示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原因:(1)教育学的创立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发展奠定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密不分可;(4)教育知识的丰富沉淀。

2.内容:(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原理重点

教育学原理重点

教育学原理重点
教育学原理重点主要包括:
1.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活动的最终效果和期望达到的结果。

它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等。

教育目标应当明确、可衡量,并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2.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指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传递。

教育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是指实施教育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方式。

教育的方法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育的评价:教育的评价是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和判断。

教育的评价应当注重综合评价和个性化评价,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为教育提供改进和优化的依据。

5. 教育的环境:教育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包括教室、教具、学习资源等,应当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

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当积极推动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以上是教育学原理的几个重点,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教育规律和原则的学科,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一、标准说明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开设要求并结合本院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可供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

是我国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

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模式,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绪论(8课时)要求与说明本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萌芽、创立和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当代教育学的特征;学习教育研究主要的方法及其运用。

重点掌握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当代教育学的特征。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参考书目1.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前新著.教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简介《教育学原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本科)专业课程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是所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阐明教育、教学、课程、德育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阐明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现代教育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学制、教育目的的实质与特点等。

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对学习其他教育课程具有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教师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中是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对教育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从事教育的热情和理性精神;正确认识与“教育是什么” 和“什么是教育” 有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当前基础教育出现的一系列教育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重视对学生在分析教育问题时所需要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了解主要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研究成果,培养教育研究意识和教育改革意识;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观念。

要求学习者能切实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教育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自己身边教育工作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为基础,又是《课程与教学论》、《德育与班主任》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育观的指导,《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等课程是《教育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和实践操作。

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

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

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
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涉及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学习和掌握。

下面将对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介绍。

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学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等内容。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教育学的基本认识,了解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2. 教育学发展历程:通过学习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学的理解和认识,深入探讨教育学的演变和发展。

3. 教育学研究方法:学习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教育问题研究的基础。

通过学习教育学研究方法,可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4.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5. 教育学的应用领域:教育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学习教育学的应用领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培养解决教育实
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将来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学原理课程要点(2013答案版

教育学原理课程要点(2013答案版

1、教育的日常概念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上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的活动,即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等。

狭义上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有时仅指思想教育活动。

归根结底是心理影响。

教育的两条底线规范:善的意图;心理影响。

教育性教学:人的观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根本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因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善意的不同类型○1先验的善意:我们对这个世界和他人的这种无偏见的原初性的打量、走向乃至接纳,不是由经验事实所激发、对某个经验事实的回报,不是单纯特定地针对某个经验现象自己所能意识到的明确的善意○2经验/实质的善意:针对特定对象行为发生的作为回报或希望激起积极的回应,基于经验对象事实,是我们在一个对象世界中真情投入的表征○3理性的善意:对非特定个人的尊重,偏重于一种形式性、程序性、制度性的保障(平等对待所有人,愿意为所有人的成长创造条件)。

教育的道德意味:教育至少催人向善,它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是德育,它可以不是体育、智育、劳育,但必须是德育。

如果教育不是德育,那么它就不是教育,因为它没有催人向善的意图,连这种意图和目的都没有,它就不能叫教育,德育是教育最根本的意思。

所以搞教育的要有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纯粹教知识,不管学生心理变化,没有善的意图,就不是教育者。

现今都在批“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不管怎么样还是教育,因为它有善的意图,符合最基本的教育标准,而且它试图影响我们的心灵。

基于善意的教育就是德育,德育是教育最核心最基础的方面,没有德育就不构成教育。

教育学基本原理教案

教育学基本原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教育学基本原理教案章节: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学目标:1. 理解教育的概念和本质2. 掌握教育的基本要素3. 了解教育的作用和价值4. 理解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5.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1. 教育的概念和本质2. 教育的基本要素3. 教育的作用和价值4.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5.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难点:1. 教育的本质和作用2.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3.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育学专业书籍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或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教育的概念和本质:教师介绍教育的定义,解释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强调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

2.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师讲解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3. 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教师阐述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包括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

4.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师介绍教育学的定义,解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强调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5.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师讲解教育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发展,强调教育学在不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理论。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教育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课堂小结(5分钟)五、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思考教育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六、板书设计教育的概念和本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教学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7406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分【总学时】51学时【讲授学时】51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心理学【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学目的】1、准确识记教育原理的基础知识;2、正确理解教育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能够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

【内容提要】《教育学原理》是普通高校教育院系教育学类本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全部教育类课程的先导课、主干课,本课程内容分三编,共十二章,本课程的主线主要是由教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即教育与人的发展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构成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和领会有关教育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形成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能力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也在于提升学生的教育理论境界,培养他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教育理论思维方式。

第一编 [教育总论]第一章 [教育认识的历史演进][基本要求] 掌握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理解教育学的价值;了解国内外对教育学的不同解释以及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概况;明确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重点难点] 教育学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讲授学时] 6学时第一节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一、教育学概念的创立二、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第二节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一、“教育学”学科的设立(1900—1905)二、教育学的译介与编著(1905—1920)三、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的传播(1920—1949)四、教育学的“苏化”与改造(1949—1965)五、教育学的“革命化”阶段(1966—1976)六、教育学的中国化探索(1976—)第三节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一、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二、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四、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五、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六、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和限度一、教育学的价值二、教育学的限度第二章 [教育实践的历史发展][基本要求] 掌握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教育的特点;理解新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了解关于教育起源的三种理论;明确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统领后面的教学内容,于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可能出,需要重点学习。

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

(3)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4)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5)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考纲链接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故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材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浮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6.现代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3)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形成为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教育学原理课程是为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提供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阐述教育学原理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培养提供指导。

一、课程目标:1.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2.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3.培养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4.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二、课程内容:1.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与特征;(2)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3)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与流派。

2.教育学原理与实践:(1)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2)教育过程与教育方法;(3)教育评价与反馈机制。

3.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1)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及其运用;(2)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及其应用;(3)社会学派的学习理论及其实践。

4.教育评价与课程设计:(1)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2)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3)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5.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向学生传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教育学原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5.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积极参与、提问回答等;(2)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报告等。

2.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教育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评价:评估学生的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本教学大纲着重培养学生的教育学原理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原则。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学原理的应用可以指导教育者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就教育学原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首先,教育学原理要求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教育者对教育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个正确的教育观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教育者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教育学原理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身心健康。

再次,教育学原理强调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特长等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最后,教育学原理要求教育者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艺术性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理论知识,它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教育学原理,教育者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共计学时:51学时学分:3学分理论学时:36学时课堂研讨:10学时专题讲座:5学时适用专业:教育学、学前专业、小学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大纲执笔人:阮成武大纲审定人:周兴国一、说明1.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教育学原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及相关教育类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

本门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阐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现代教育,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及它们的功能,阐明教育、社会和人特别是现代教育、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现代教育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教育主体、教育实践等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和阐释,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本门课程是一门原理性质的课程,它具有宏观性和基础理论性,对学习其他教育课程具有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本专业各门课程中是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

2.课程目标和要求本门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分析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观察教育现象,分析、认识和解决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教育类专业的各种专业课程奠定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本文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4学时)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分析二、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四、教育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前教育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四、教育学发展的中国历程第三节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一、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学科价值三、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教学要点:[重点]教育的概念及其定义;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学学习和研究方法。

[难点]1、教育的定义;2、教育学的发展趋势;2. 如何进行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本章安排课堂研讨1课时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学时)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及其原型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论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五、教育的生活起源论六、教育交往起源论第二节教育的发展阶段一、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察教育发展阶段二、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考察教育发展阶段第三节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教育战略化二、教育终身化三、教育全民化四、教育民主化五、教育国际化六、教育个性化七、教育信息化第三节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一、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教学要点:[重点]教育的起源及其原型;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关系分析教育的发展阶段;运用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对新中国的教育发展进行阶段划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

教育学原理学习计划怎么写

教育学原理学习计划怎么写

教育学原理学习计划怎么写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教育学原理,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教育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学习内容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范畴,包括教育学的定义、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包括传统教育学、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和变革。

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深入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目标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评价论等。

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学习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等。

5. 教育学的应用与实践:了解教育学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估和教学设计等。

三、学习计划1. 阅读教育学专业书籍和论文:每天至少阅读一小时的教育学专业书籍和论文,扩大对教育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 参与教育学专业讲座和研讨会:积极参与教育学专业讲座和研讨会,和专业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水平。

3. 实践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参与教育学的实践研究和调查活动,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 编写教育学论文和研究报告:每个月至少完成一篇教育学论文和研究报告,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

5. 参与教育实践和教学设计: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和教学设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学习方法1. 多方位阅读:多读教育学的专业书籍和论文,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和变革。

2. 主动思考:学会主动思考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3. 实践锻炼:通过参与教育实践和教学设计,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操作技能。

4. 不断反思: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五、学习评估1. 定期考核:每个月进行一次教育学的学习考核,检验学习成果和水平。

对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认识

对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认识

对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认识教育学原理是培养优秀教师所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对于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教育实践的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展开对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认识,并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教育学原理(principles of education)是指教育学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也是教育学的基础性理论体系。

它主要包括教育学的方法论、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估、教学管理以及教育法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教育学原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能够提高他们对于教育本质和教育机理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学原理的学习方式教育学原理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图书、论文、研讨会、学术讲座、互联网等不同的途径来进行学习。

由于教育学原理包含了相当广泛的内容,因此学习时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相互融合。

三、教育学原理的学习目的教育学原理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教育实践的指导。

通过对教育学原理的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它也可为学生和教育专业人员提供更多有益的教育建议和参考意见。

四、教育学原理的应用价值教育学原理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1.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职业水准,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2. 指导教育实践,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提供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3. 增强教育学习者的教育认知和教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质量。

总之,教育学原理是培养优秀教师所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级教育管理者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学原理,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原理
田友谊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tianyouyi2000@
《教育学原理》参考教材
1.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三版)》(2013) 2.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2006) 3. 叶 澜:《教育学原理》(2007) 4.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2009) 5. 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三版)》(2012)
《教育学原理》课程论文格式
本学期讨论须提前阅读的基本材料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黄冈中学为何辉煌难续?(《中国青年报》2013-07-08、09、11) 3.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如桂贤娣)的文字、音视频相关材料 4.“减负令”系列文件:1955、1988、1990、2000、2004、2010、2013
《教育学原理》学习要求
1. 至少阅读一本教材、一部名著 2. 至少完成一篇8000字课程论文 3.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小组讨论
4. 严肃对待平时作业、期末考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育学原理》作业要求
1.选取你感兴趣的10个教育问题; 2.聚焦你拟研究的1个教育问题;
3.围绕该教育问题撰写文献综述;
4.基于文献综述完成1篇课程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