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高校教材

合集下载

规范建设物联网专业教材

规范建设物联网专业教材
略 性新兴 产业 柑关 专业 中报 和审批 工作 的通 进 程 控 制 、 全 防 范 、 程 维 保 、 线 升 级 、 课 程 设 置 相 关 的 工 作 外 ,有关 部 门 和单 位 安 进 在
知 ” 高厅  ̄[ 113号) 2 1 年 4 ( 教 2 01 0 ,在 00 月底 统 汁报 表 、 策 支 持 、 导桌 面 ( 中展 示 也 先 后 组织 了多 场 研 讨 会 。2 1 年 8 2 决 领 集 00 月 9 前完 成一 次战 略 性新 兴产 业 相关专业 的申报 的 C cpt ah or 等 管 理 和 服 务功 能 , ok iD sbad) 日 ,在 教 育 部 高 等 学 校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业的申清, 中3 所院校获准丌设 物联网相 等 随时 随 地 获 取 物 体 的信 息 ; 其 7 关专 业 ,并从 2 1 年起 开 始招 生 。 0 1
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 出去 ;
涉及广泛 的技术领 域
物联 网被 称 为 继计 算 机 、 联 网之 后 , 互
3. 智能处理 , 利用云计算 、 模糊识别 感技术 、 FD智能 识别技术 、无线通信技 RI
次 申报之 列 : 知 公 布后 , 通 众多 高校 争相 中 a ev e) 务 : s S ri 服 a c
和 支持 下 , 由全 国 首批 批 准 设 立 物 联 网 相
报 ,截至 2 1 年 3 , 固 已有 近 70 高 00 伞 0所 等院校 向教 育部提 交 了增 没物联 网等 相关专
物联网具备以下特征 :
关专 的高校共 同发起 的 “ 国岛校物联 全
推 进 物 联 刚 及 l关 々、的 建设 与 发 展 。 卡 H I
1 .全面感知 ,即利用传感器 、R 网及 相 关 专 业 教学 指 导 小 组 ”F 成立 , ¨D J式 以

《物联网培训教材》课件

《物联网培训教材》课件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01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 保护
物联网安全挑战
数据传输安全
物联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可能面 临被窃取、篡改或破坏的风险, 需采取加密等措施保障数据传输
安全。
设备安全
物联网设备种类繁多,可能存在安 全漏洞,攻击者可利用漏洞对设备 进行非法控制或窃取数据。
网络架构安全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需具备抵御各类 网络攻击的能力,如拒绝服务攻击 、网络病毒等。
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 用,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精准农业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信息的实时采 集和精准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温室大棚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温室内环境参数的 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提高农作物生长环 境的舒适度。
农产品追溯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 售全过程的追溯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和 安全。
用。
01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 商业模式
物联网产业现状
物联网产业规模
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 大。
物联网应用领域
物联网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 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物联网技术发展
物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传感器、通信协议、云计 算等技术不断进步。
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平台化商业模式
物联网在数字经济中的作用
产业升级
物联网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
创新商业模式
物联网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如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
促进数据经济发展
物联网将产生大量数据,为数据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培养物联网人才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最新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最新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编码:暂不填写学分: 2.0 总学时:32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 0 实践学时:0开设实验(上机)项目总数 0 个,其中,必修(0)个,选修(0)个开课单位: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化系适用专业:自动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该课程是物联网学院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其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传感技术、定位系统、智能信息设备的学习,掌握感知识别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无线宽带网、无限低速网、移动通信网的学习,掌握网络构建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大数据与海量信息存储、数据库系统、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学习,掌握管理服务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系统的学习,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还应将物联网前沿状况介绍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掌握物联网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物联网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1.立德树人通过课程学习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应用成果,明确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军事力量的进步所发挥的作用,引领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信念。

通过介绍国家在物联网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通过介绍我国物联网领域的前沿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以及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追究卓越的科学精神。

同时要意识到我国在一些领域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激发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如下: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物联网相关技术。

掌握低频、高频、超高频和2.4G 有源RFID 读写器的原理及应用;了解低功耗WiFi、ZigBee、Bluetooth 4.0 BLE等多种无线传感网络。

《物联网技术》课程大纲-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李联宁-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技术》课程大纲-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李联宁-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英文名称: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课程编码:课程学时:48 学分:3适用对象:计算机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使用教材:李联宁主编,《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主要参考书:[1]刘云浩,《物联网导论》科学出版社出版[2]一、课程介绍从网络结构上看,物联网就是通过Internet将众多信息传感设备与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并在广域网范围内对物品身份进行识别的分布式系统。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当每个而不是每种物品能够被唯一标识后,利用识别、通信和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基础上,构建的连接各种物品的网络,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联网。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主要讲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物联网工程技术基础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1章“物联网概述”讲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知识第2章“物联网架构技术”讲述物联网的系统结构;第3章“标识技术”所讲述的各个特定领域的标识与自动识别技术、不同的标识体系、“物品”的统一标识体系、电子产品EPC编码;第4章“通信技术”主要讲述无线低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对设备(M2M)及工业领域的无线网络等方面通信技术基础;第5章“网络技术”主要讲述RFID非接触射频识别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宽带网络技术、无线网格网、云计算网络等技术;第6章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涉及GPS全球定位系统、蜂窝基站定位、新兴定位系统(AGPS)、无线室内环境定位、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时间同步技术;第7章“软件、服务和算法技术”讲述环境感知型中间件、嵌入式软件、微型操作系统、面向服务架构、物联网海量数据存储与查询、物联网数据融合及路由等技术;第8章“硬件技术”讲述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移动设备内置传感器硬件平台、数字化传感器及网络接口技术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物联网导论

物联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物联网导论
述 第1章物联网概述 1.1起源与发展 1.2核心技术 1.3主要特点 1.4发展趋势 1.5应用前景 第二篇感知识别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2.1自动识别技术 2.1.1光符号识别技术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云浩,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ACM中国理事会主席。本科毕 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历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副教 授、研究生部主任。2008年因传感网创新应用被香港政府授予最佳创新与研究特等奖(Grand Prize)。2010年 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奖。2013年被TCP/IP发明人之一、图灵奖获得者文顿·瑟夫(Vinton Cerf)授予ACM主席奖(ACM Presidential Award)。是该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人。担任国际一流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s—in—Chief),《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和《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的编委(Associate Editor)。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单篇论文最高国际他引超过1000次,论文累计他引超过8000次。
图书目录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物联网概述 1.1物联网的概念 1.1.1物联网发展背景 1.1.2物联网的定义 1.1.3物联网的特征 1.1.4物联网应用范围 1.2物联网体系结构 1.2.1感知层 1.2.2网络层 1.2.3应用层

ch4-物联网概论(第2版)-崔艳荣-清华大学出版社

ch4-物联网概论(第2版)-崔艳荣-清华大学出版社

扩频参数
数据参数
频率/MHz
码片速 率/(k 调制方 chip/ 式
s)
868~868.
868/9
8
300
BPSK
15 902~928 600 BPSK
比特速率 /(Kb/s )
符号速 率/(k symb
ol/s)
20
20
40
40
符号阶 数
二进制 二进制
信道 数
1 10
2400
2400~24 83.5
第4章 网络传输层
本章内容提要
1
4.1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2
4.2 无线局域网WLAN
3
4.3 无线城域网WMAN
4
4.4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5
4.5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 网络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把感知识别层感 知到的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服务使用 。物联网的核心网络是互联网和下一代网 络,而各种无线网络则提供随时随地的网 络接入服务,是物联网的边缘部分。物联 网网络传输层主要关注各种无线网络和移 动通信网络及其主要网络协议。
2000
O-QPS K
250
十六进
62.5
制 16
2.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定义何时节点应该如何来使 用物理层的信道资源,如何分配使用信道 资源以及什么时候释放资源等,MAC层的 主要功能是:完成个人区域网的建立和分 离、为PAN协调器发出网络标识信号、同 步时序信号、保证设备的安全、为信道访 问提供CSMA/CA机制和保证两个对等的M AC实体之间的可靠连接等。
802.15.4标准具有低速率、低功耗和短距离 传输等特点,它定义了14个物理层基本参数 ,非常适宜支持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有限的 简单器件。表4-1给出了IEEE802.15.4标准 定义的两个物理层2.4GHz和868/915MHz的 主要参数 。

ch2-物联网概论(第2版)-崔艳荣-清华大学出版社

ch2-物联网概论(第2版)-崔艳荣-清华大学出版社

2.4.2应用支撑层关键技术
• 2.云计算
➢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 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 交由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索、 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云计算支撑物联网的应用发展的方式
• (1)单中心、多终端应用模式。 • (2)多中心、多终端应用模式 • (3)信息与应用分层处理、海量终端的应用模式。
• 必须统一规划和设计系统的业务体系结构 ,才能满足物联网全面实时感知、多目标 业务、异构技术融合的需要。
2.5.1 应用接口层功能
• 应用接口层的功能是根据物联网的业务需 求,采用建模、企业体系结构、SOA等设计 方法,开展物联网业务体系结构、应用体 系结构、IT体系结构、数据体系结构、技 术参考模型、业务操作视图设计等。
纠正能力
以根据实际应用设置不同的安全
等级
不储存资料,垂直方向的高度是为 携带资料,因印刷缺陷或局部损坏
了识读方便,弥补印刷缺陷或局部 等可以错误纠正机制恢复资料
损坏
物品识别
物品描述
多数场合必须依赖资料库及通讯 可以不依赖于资料库及通讯网络
网络
而单独应用
线扫描器(光笔、线型 ccd、雷射 线扫描器多次扫描、图像扫描仪等
• 感知识别层采集的数据需要经过通信网络 传输到数据中心、控制系统等地方进行处 理或存储
• 网络传输层就是利用公网或者专网以无线 或者有线的通讯方式,提供信息传输的通 路。
2.3.1 网络传输层功能
• 物联网网络传输层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讯 网和互联网基础上。
• 物联网网络传输层与目前主流的移动通信 网、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 等网络一样,主要承担着数据传输的功能 。

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

作者简介
范立南,博士,教授,现任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兼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为图像工 程、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嵌入式系统设计。
谢谢观看
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
201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01 成书过程ຫໍສະໝຸດ 03 教材目录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材特色
《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是由范立南、莫晔、兰丽辉主编,2017年7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转型发 展系列教材。
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通信原理,ZigBee通信技术,蓝牙通信技术,RFID技术, Wi-Fi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
成书过程
该教材由范立南、莫晔、兰丽辉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章翔编写,第2章和第7章由崔立民编写, 第3章由兰丽辉编写,第4章由刘闯编写,第5章由莫晔编写,第6章由张博编写,第8章由范立南和刘闯编写。全 书由范立南统稿。
内容简介
全书共8章,第1章是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第2章讲述通信原理,包括物联网通信的基本知识和数据通信的 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ZigBee通信技术;第4章介绍蓝牙通信技术;第5章介绍RFID技术;第6章介绍Wi-Fi通信技 术;第7章讲述移动通信技术,包括目前构建物联网系统采用的主流无线通信技术和电信领域的主要通信技术;第 8章讲述物联网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包括物联网通信技术的两种典型应用即M2M和WSN,并以智能家居和智慧城 市为例进行介绍。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材特色
1.本教材以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遵循“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用”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全 面、系统地介绍了物联网通信技术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和典型应用;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全套课件(完整版)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全套课件(完整版)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教材的第五章,主要介绍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

2. 通过对物联网应用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3. 培养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难点: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物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计算机、物联网应用案例的实物或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互联网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智能家居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如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价值。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物联网应用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5. 随堂练习:通过一些选择题或简答题,检测学生对物联网知识的掌握情况。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架构、关键技术、应用领域等。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物联网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请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

3. 请分析物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案例,并说明其价值。

4.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想一个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物联网专业需要看的书籍

物联网专业需要看的书籍

课程1、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安全与商业模式》等等教材。

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课程2、C语言程序设计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

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课程3、Java程序设计,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等教材。

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 lips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术课程4、无线传感网络概论,使用无线龙通讯科技出版社《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等教材。

学习各种无线RF通讯技术与标准,Zigbee, 蓝牙,WiFi,GPRS,CDMA,3G, 4G, 5G等等课程5、 TCP/IP网络与协议,《TCP/IP网络与协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网络分层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课程6、嵌入式系统技,《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为必修课课程7、传感器技术概论,《传感器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课程8、RFID技术概论,《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与智能卡技术融合)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以是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物联网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物联网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经贸大学课程水平认定《物联网原理与应用》课程大纲一、课程性质物联网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物联网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学生拓展学科视野,跟踪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

二、学习目的《物联网原理与应用》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理清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明确物联网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施的方法论,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构建物联网应用系统。

三、学习要求课程依据学习大纲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材学习,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学生之间互助协作,并结合社会调研与案例分析来实现本门课程的自助学习,掌握物联网系统的知识构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相关课题的调研、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学习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容与学时分配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课程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物联网基本理论和技术的测试题占40%左右,利用物联网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占60%左右。

学生60分为及格。

六、推荐教材和学习参考书七、学习具体容和要求第一讲物联网概述一、基本要求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澄清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二、授课方法自学。

三、学习容(一)引言由国家将物联网列为战略新兴产业的背景介绍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在国外发展的概况。

(二)物联网概念介绍物联网的涵和外延,剖析物联网与Internet、传感网、泛在计算、智能空间等概念的关系。

1、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2、物联网的理论基础3、核心技术4、物联网的体系标准(三)物联网应用介绍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生产制造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防伪领域、人员与资产管理领域等领域的应用。

四、重点难点物联网的涵和外延,物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赣科版八上信息科技 第一单元 第2课 物联网相关技术 教案

赣科版八上信息科技 第一单元 第2课 物联网相关技术 教案
定位技术
演示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识别设备(如RFID标签和读写器)进行演示,解释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讲解传感器技术:详细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过程。然后,根据传感器的不同测量对象和原理,对其进行分类,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环节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教师活动:
介绍Wi-Fi技术:解释Wi-Fi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其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普及程度。
帮助学生了解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科技素养。
课堂练习
发放练习: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涉及感知识别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的知识点。
回顾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记录作业:学生记录课后作业,准备查找并分享物联网技术应用案例。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见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理解。
板书
物联网相关技术
感知识别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课题
物联网相关技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走进物联网》第2课《物联网相关技术》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涵盖了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包括感知识别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定位技术。通过详细介绍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射频识别、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感知识别手段,以及Wi-Fi、蓝牙、NFC、ZigBee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使学生全面了解物联网的信息采集与传输方式。同时,对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整体而言,本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构建物联网知识体系。

物联网与智能设备培训教材

物联网与智能设备培训教材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实现停车位实 时监测和预约停车等功能,缓解停车 难问题。
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及实践案例
工业设备远程监控
01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提
高生产效率。
生产线智能化升级
02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生产线上的设备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
自动化和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
智能设备选购与使用注意事项
选购注意事项
选择知名品牌、注意设备兼容性、了 解设备功能和性能、考虑价格因素等 。
使用注意事项Leabharlann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正确安装和配 置设备、注意设备保养和维护、及时 更新软件版本等。
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方法
维护保养方法
定期清洁设备、避免设备长时间运行、定期检查设备线路和接口等。
行业应用及市场分析
行业应用
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制造、农业种植 、环境监测等多个行业,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 撑。
市场分析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物联网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同时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 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02 智能设备基础知识介绍
安全审计与监控
对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进行实时 监控和审计,确保安全事件可追
溯。
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方法
漏洞扫描方式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基于主机的漏洞扫描等。
风险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评估等。
漏洞修复与风险管理
针对扫描出的漏洞进行及时修复,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降低安 全风险。
05 物联网平台搭建与开发实 践指导
智慧城市交通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 城市交通系统,实现交通 信号的智能控制和车辆行 驶的优化调度。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1. 课程介绍1.1 引言1.2 目标与目的1.3 学习资源1.4 评估方式2. 物联网概述2.1 物联网定义2.2 物联网架构2.3 物联网应用领域2.4 物联网发展趋势3. 传感器技术3.1 传感器基础3.2 常见传感器类型及原理3.3 传感器网络与协议4. 网络通信技术4.1 网络通信原理 4.2 无线通信技术 4.3 有线通信技术4.4 云计算与物联网5. 数据处理与分析5.1 数据采集与处理 5.2 数据存储与传输 5.3 数据分析与挖掘5.4 数据可视化6. 安全与隐私保护6.1 物联网安全概述 6.2 硬件安全6.3 网络安全6.4 隐私保护7. 应用案例研究7.1 智能家居7.2 智慧城市7.3 工业物联网7.4 农业物联网8. 实践项目8.1 项目选题8.2 系统设计与开发8.3 测试与部署8.4 实验报告与总结9. 法律与伦理问题9.1 物联网相关法律法规9.2 个人隐私保护9.3 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9.4 伦理道德问题附件:1. 课程教材《物联网技术与应用》2. 实验指导书3. 相关网站和论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物联网:物联网是通过感知技术、嵌入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大量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一种技术体系。

2. 传感器:用于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3.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技术。

4. 云计算:通过网络将数据存储、管理和处理的一种方法。

5. 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模式和知识。

6. 物联网安全:保护物联网系统的数据不受恶意攻击和未授权访问的一种方法。

7. 隐私保护:保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的一种措施。

8. 知识产权:对创造性的思想、技术和作品的法律保护。

9. 伦理道德问题:涉及道德和伦理准则的问题。

物联网导论课程介绍

物联网导论课程介绍

《物联网导论》(IoT Introduction)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A1085010
课程[学分]:16[1]
课程类型:选修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字与逻辑电路基础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类,物流管理工工程等工程类专业
本课程主要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进行系统性介绍,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模型出发,分别阐述各层的主要功能和重点技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的重点是讲述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物联网网络层关键技术、物联网应用案例等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物联网最新发展状况和技术特征。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特征和网络协议,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物联网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预先掌握电路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的重点是综合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利用一切实践机会(参观、认识、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等),了解物联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使自己对物联网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好一些 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

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主要涉及的现有高校院系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等。

物联网专业可能会在上述这些院系中开设。

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专业,如建筑与智能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节能与环保等等,可能会考虑开设选修课或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设置相关交叉学科的学位。

物联网可以是一个“专业”,但不一定是一个“学科”。

国内有些专家反对设置“物联网专业”,因为定位不清,一个学校往往有好几个院系争夺“物联网专业“的申报,又不是一个明确的学科,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人可能是“万精油”,懂得多但是不精,尤其是本科阶段,建议只作为研究生专业,像MBA一样的模式。

和目前许多高校设置的“电子商务”专业一样,“电子商务”也有同样的定位不清问题,只要高校设置的物联网专业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就应该可以设置,不必拘泥于它究竟属于哪个现有的“学科”。

下表列出了一个高校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步建议,算是抛砖引玉。

课程1、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等等教材。

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课程 2、C语言程序设计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

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 等技术标准。

课程 3、Java程序设计,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等教材。

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术。

课程 4、无线传感网络概论,使用无线龙通讯科技出版社《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等教材。

学习各种无线RF通讯技术与标准,Zigbee, 蓝牙,WiFi,GPRS,CDMA,3G, 4G, 5G等等。

课程 5、TCP/IP网络与协议,《TCP/IP 网络与协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网络分层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

课程 6、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统(包括TinyOS等IoT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为必修课。

课程 7、传感器技术概论,《传感器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

课程 8、RFID技术概论,《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与智能卡技术融合)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以是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 9、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作为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 10、M2M技术概论,《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书是美国“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专业教材,在美国首次提出了M2M专业教学大纲,M2M也是物联网主要领域,需要了解,建议直接用英文授课。

课程 11、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等教材。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软件是灵魂,中间件是产业化的基石,需要学习和了解,尤其是对毕业后有志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学生。

结合人类发展史和计算机世界演化史来考察软件工程的发展史。

1) 第一阶段:瀑布模型。

软件的工业化和类生命性最终导致了瀑布模型的出现,瀑布模型构建了软件世界中一个最基本的生命周期理念。

同时有趣的是,瀑布模型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以及面向对象语言一起出现在1970年前后,耐人寻味; 2) 第二阶段:演化过程模型。

如同生物的演化并非一蹴而就,成熟的软件也应是通过多个细小的生命循环周期迭代而成,演化过程模型的出现再次验证了软件所特有的类生命特征; 3) 第三阶段:统一过程阶段。

统一过程模型和CMM/CMMI的提出,反映了人类的一个基本需求,即在高速变化的环境中试图追求内部的相对稳定,这同时也标志着软件工程进入到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 4) 第四阶段:惯例模型和敏捷过程模型并存阶段。

敏捷过程反映了人类的另一个基本需求—随变顺变应变。

当软件工程演化到这一阶段时,如同生物界和计算机世界演化一样,实际上已经开始显现种群化的特征; 5) 第五阶段:模型驱动和云计算阶段。

模型驱动是为了满足软件工业自动化的需求,云计算则基于Internet,强调面向服务与计算资源整合。

这两个概念提出已久,而真正启动才刚刚开始,距离成熟有待时日。

但也进一步证明了软件工程开始进入种群化阶段。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由于软件工程的发展遵循链式原则,软件工程的发展也总是滞后于软件的发展,通常是在软件的某项语言、技术或工具进入稳定期后,软件工程才会有相应新的思想出现。

例如,软件的高级语言在1954年已出现,而软件工程在1968年才刚刚提出;当软件进入结构化程序阶段时,瀑布模型刚刚显现;当软件面向对象技术逐渐成熟时,演化过程模型开始出现;当面向对象技术开始和网络紧密结合时,统一和敏捷过程才开始出现。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软件发展和软件工程发展之间的间隔会逐步缩短,5-10年的滞后期有可缩短到2-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