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专题18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原卷版)

专题18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原卷版)

专题18: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名师综述】1.重点问题有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互联网的普及等。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2007年被列入高考考查的范围,考查内容多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多数是选择题;对社会生活变迁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影响的分析并与当今世界形势紧密结合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

【规律总结】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

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表现为:(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

(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

(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1)从变革趋势看,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一统变为向近代化的演进。

(2)从演变过程看,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且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从变迁空间看,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4)从变化实质看,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考点训练: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考点训练: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专题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基础达标】1.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

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16.75倍。

这一账本是上海()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B.率先跨入小康的见证C.政治体制改革的见证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2. 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条款规定:“一、脚踏车及犬不准人内;……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人奏乐之处;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人内……”。

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是A.形成平等观念 B.外争权益,内省公德C.树立规则意识 D.口诛笔伐,愤懑宣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这段材料体现了人们更多地是从民族尊严角度立言阐释,凸显的是华人外争权益的一面。

实际上还有另一面,即对华人在公园摘花践草等不良行为的批评与反思,认为应加强文明教育、提升公德意识。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3.......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

……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入注目的。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女子缠足的恶俗已被政府明令禁止 B.广州开放较早导致女子服饰普遍西化C.西方工业品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已经获得解放4.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5.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蜡、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子、东洋竹篮仔等。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9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9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
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1)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 制作中心。(2)外国影片在中国占的比重较大,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 展带来了竞争和压力。
【名师指津】
2.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1)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
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3.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 (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受 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3)先个别试办,然后 政府推广;(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2)由过去的封建传统服饰向现代服饰趋进的过程。 (3)变化中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 特征。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1)铁路:从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建唐胥铁路开始,到“九五”期
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从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出现,到新中国成立
3.互联网的兴起: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_____ 第四 (2)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_____ 媒介 _____”。 (3)影响: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娱乐方式。
【名师指津】 4.四大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从媒介的本质功能看,可以使民众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史论总结】

2016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55张PPT)

2016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55张PPT)
新观念和新模式 。 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一 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
据下述史料,分析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史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 [教你读史] 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 史料一表明辛亥革命 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 后,民主、平等、自由的 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 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 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 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
[答案提示]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近代的西方文明改
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③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
[归纳升华] 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 (1)破坏性。西方的一切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野蛮侵略
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 会环境,也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 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痛苦。
[教你读史]
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 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 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 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 行鞠躬礼。 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 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史料二反映了 20 世纪初中国的丧葬礼 仪由繁琐和铺张向简 约文明转变的趋势。
史料三
顽固势力 的排斥, 到____________ 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
操纵,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
交通、通讯网络 。 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覆盖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
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
①中国的交通与通信在近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近代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先进的交通、通信方式的传入, 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大大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精修版高考历史备考 专题18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

精修版高考历史备考 专题18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专题18: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

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表现为:(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

(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

(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1)从变革趋势看,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一统变为向近代化的演进。

(2)从演变过程看,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且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从变迁空间看,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4)从变化实质看,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从产生作用看,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三、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四、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 专题18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 专题18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

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专题18: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

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表现为:(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

(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

(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1)从变革趋势看,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一统变为向近代化的演进。

(2)从演变过程看,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且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从变迁空间看,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4)从变化实质看,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从产生作用看,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三、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四、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专题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

专题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情解读】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重点知识梳理】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内因: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衣:“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习俗⎩⎪⎨⎪⎧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民国时期: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20世纪50~70年代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以后①物质生活⎩⎪⎨⎪⎧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

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住:1995年,国家启动“安居工程”。

②社会风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 (1)铁路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

③新中国成立后:宝成、兰新等铁路。

④“九五”期末:运营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⑤1997年以来:实现几次大提速。

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②随后,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③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

②洋务运动时: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③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④20世纪90年代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业开始。

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注意:通商口岸成为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起源地的原因 (1)最早受到西方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2)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3)人员混杂, 流动性强,冲破宗亲血缘束缚,个性趋向自由。
第3页,共36页。
专题八
第2讲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易错考点探究
真题随堂检测
第6页,共36页。
专题八
第2讲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易错考点探究
真题随堂检测
-7-
考点一
考点二
(2)电视 ①开始:1958年, 北京电视台 (央视前身)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普及: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注意:电视普及的原因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2)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易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3)电 视信息量大,能够及时传递,资讯更替快。(4)电视技术的进步以及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易错考点探究
真题随堂检测
-5-
2.公路
(1)出现:20世纪初, 汽车 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随之,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2)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
(1)出现: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2)起步: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 轮船招商局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居住: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豪宅出现。 (4)习俗 城市:①19世纪末期, 维新派 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 剪辫易服 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倡导婚姻自由;社交礼仪上,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 躬、握手;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变为简约文明。 农村:落后、封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选题1.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嘉庆道光时期,“外洋”一词多指“中国近海”;同治、光绪时期,“外洋”一词则更多地代指“欧美等外国”。

这一变化表明()A.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外交理念B.清末新政丰富了地理知识C.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D.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2.京绥铁路沿线生产的谷物,在没有铁路之前基本上是供本地区食用的。

铁路通车之后,沿线所产谷物的4/5由京绥铁路转运到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沿线进行销售。

这说明()A.交通工具的变革提升了粮食产量B.华北最早建成发达的铁路网C.铁路建设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粮食成为北方市场主要商品3.与西方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不同,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北京丰泰照相馆于1905年拍摄的戏曲舞台纪录片《定军山》。

这体现了()A.中国电影题材广泛B.北京率先受到西方文化冲击C.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D.电影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4.1909年11月《申报》刊登过广告称:今日起按日排印情节奇幻、描写真实,足以警醒女界的社会小说《自由女》;1910年1月又刊登《中国新女豪》的广告:是书以改良女俗为宗旨,提倡天赋人权独立的自由。

由此推断()A.社会改良思潮深入人心B.救亡图存与女性解放渐趋一致C.大众传媒促进女性解放D.营销手段迎合了社会普遍心理5.“国民”一词在1903年和1905年的中国,使用竟分别达到4000次和3500次左右。

以“国民”命名的报纸、期刊、学会、学校也大量出现,以致有文章指出“近世有叫号于志士,磅礴于国中之一绝大名词,曰:‘国民’”。

这反映出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国民意识已经普遍觉醒C.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D.培育国家观念的迫切性6.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在哈尔滨建成;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北地区出现第一家比较完备的西餐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连、哈尔滨等地相继出现日本餐馆;20世纪的前10年里,汽水、酸奶制品、冰棍、冰糕、冰淇淋等制造厂也开始在东北大量出现,据此可知,清末()A.西餐文化开始传入东北B.东北冷饮产业发展迅速C.东北饮食文化发生变化D.东北民族工业领先全国7.一位英国人漫步在1859年广州的街头,他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穿着打扮像极了英国的贵妇,你认为他最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戴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B.穿着鲜艳的布拉吉C.披着灰色的列宁装D.身着正规的绿军装8.民国初期,国人中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西装、中山装的,也有的人中西服装混穿,上身着西装,下身则着中裤扎绑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1)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男装的变化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以后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了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3)近代女装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改革与创新,使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4)新中国成立后的服饰变化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②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③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1)婚俗①清末民初,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礼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

②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4)民众思想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1.(2016·浙江选考)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甲图清末婚嫁乙图民国婚照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C [图片是清末婚嫁与民国婚照的对比,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故选C项。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计时双基练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计时双基练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计时双基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计时: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以为,中国衣饰慢慢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

造成这种转变的最全然缘故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加重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C.国内政治形势的庞大转变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解析A形容清末能够,民初不适合,故排除;B只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C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成立为中国衣饰转变提供了契机和内因。

D与题干关联不大。

答案 C2.(2021·湖北省六校联考)1894年7月2日,某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了一那么广告:“本行新到洋醋、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 ) A.市民饮食的转变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进展C.报纸的功能显现刊登广告的新转变D.物质生活的西化解析此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行新到洋醋、吕宋酸果、白兰地等”均与市民的饮食有关,A项正确。

由题干中广告的内容可知,这些物品来自外国,但这并非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进展的产物,B项错误。

C项“新转变”的说法错误,排除。

“本行新到洋醋、吕宋酸果、白兰地等”并非都是西方的产品,无法反映西化,D项错误。

答案 A3.(2021·苏州模拟)《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

”这说明那时乌青镇( )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仍然遵循传统的风俗C.市民生活新旧友织D.民众普遍同意新生活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由材料中“间有先由男女同意”能够看出是新式风俗;材料中“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是指旧式的风俗,因此材料表现了民国时期市民生活新旧友织的现象。

答案 C4.(2021·衡水中学模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击了辛亥革命的青年瞿秋白对那时社会转变的体验之词。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8)(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2015·湖北省六校联考)1894年7月2日,某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A.市民饮食的变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C.报纸的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物质生活的西化3.(2015·苏州模拟)《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

”这说明当时乌青镇()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4.(2015·衡水中学模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

辫子本是女真人的一种风俗习惯,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辫子割了”却与“皇帝倒了”相并而提。

这说明()A.辫子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伴生物B.辫子被割掉是革命成功的标志C.辫子割了是革命彻底性的表现D.政治变迁影响了思想观念变化5.(2015·长郡中学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

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

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11.1912年7月6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第9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第9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真题再现]1.[2014·课标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重视易服的原因。

改制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但很难说易服更易推行,故A项错误。

题干并没有提及易服是为了外交的需要,或改变中国人的世界形象,因此C项错误。

身着长袍马褂的人不一定就是守旧势力,故D项表述错误。

从材料可看出,维新派主张“易服”是为了“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需要,因此是为了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2.[2014·北京高考]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②人物的发型③照明手段④饮食方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题干要求的是“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变革”。

墙上画作的风格仍是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人物发型由蓄发到短发,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照明手段为电灯,这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饮食方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由此可知,②③最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B项正确。

答案:B3. [2014·安徽高考]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A.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6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6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升华: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
1.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
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最突出特点。
2.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后), 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 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加深。
核心探究
探究一 核心主题
【主题1】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

2.改革开放以后:
(1)衣: (2)食: (3)住: 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时尚。 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倡导‚ 菜篮子工程 ”丰富百姓餐桌。
安居工程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国家在城镇启动‚
(4)社会风尚: 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 逐步形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1.物质生活的变迁:
(1)服饰变化:
①特点:长袍马褂与西式服饰并行。 ②突出变化:辛亥革命后中西合璧的 中山装 和 旗袍 分别 深受新派男士和女性欢迎。 (2)饮食变化:
西餐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以传统饮食习惯为主。
(3)居住变化: 在北方,小洋楼渐渐取代 四合院 成为当地新潮流; 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国民居——里弄。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 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 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 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4月)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 材料二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 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 材料三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 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 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2016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6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设在台湾 ,20 世纪初上海开 始设立 无线电报 。 (2)电话 ①19 世纪 80 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到 2003 年末,中 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
第九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 纲 展 示 1.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 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 展
考 情 解 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 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 普化
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 城市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 反清革命 色彩 民国时期: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农村 落后、封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50~70 年代) ①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农民分得土地,城 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表现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比较拥挤。 许多生活必需品要 凭票证 计划供应。
一、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①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②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 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 欢迎。 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 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 餐馆、面包房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 欧式洋房 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习俗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校上海设国文、国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A.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C.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的提高D.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析:根据材料中“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中设立的“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体现出辛亥革命后妇女参政的可能性,故A项正确;在材料中女子学校的专业设置,并未提及守旧势力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部分女子学校的即为个例,就说妇女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这是不准确的,故C项错误;传统文化的束缚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A2.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

诗咏关雎,雅歌麟趾。

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

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

互助精减,共盟鸳鸯之誓。

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解析:民国三十六年为1948年,此为解放战争后期,白话文运动是在1917—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婚姻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仪式为三拜九叩,未有结婚证和婚姻自由,此结婚证即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故B项正确;中国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故C项错误;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未被推翻,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7·晋中市名校高三联考)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情解读】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重点知识梳理】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内因: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衣:“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习俗⎩⎪⎨⎪⎧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民国时期: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20世纪50~70年代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以后①物质生活⎩⎪⎨⎪⎧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

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住:1995年,国家启动“安居工程”。

②社会风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 (1)铁路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

③新中国成立后:宝成、兰新等铁路。

④“九五”期末:运营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⑤1997年以来:实现几次大提速。

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②随后,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③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

②洋务运动时: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③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④20世纪90年代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业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 (1)电报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③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是《申报》。

(2)19世纪70年代起:报刊越来越多,反映社会思潮,呈现繁荣景象。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5)改革开放后:党报党刊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

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开始起步。

20世纪20年代: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20世纪80年代:走向辉煌。

(2)电视:1958年电视业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1)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3)接入: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4)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高度互动。

(5)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例1.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变式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动,启动了社会观念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申报》材料2:在上海商业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条件下,购用洋货标志身份和财力的附加社会值更高,人们这种观念更为膨胀,因而争相购用,相习成风.而一些既物美且价廉的日用洋货如洋布、火柴、洋油、洋钉等广受人们欢迎.——李长莉《以上海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变迁》材料3:(时论一)“洋货之价较土货倍之,且数倍之.外观虽五色迷离,用之实易于窳败……谓我堂堂中国,自有朴而耐久之物.足供人之取求,何必忘其本原,转以银钱易此瑰奇之货.”(时论二)“以其所有易我中国之所无,中国之人喜新厌故,无不趋之如鹜,是不啻以中国之利源,悉听西人之取携,而我亦莫之抗也.”(时论三)“欲禁民人不用洋货,势所不能,则莫如中国自行筹赀,逐一仿造,庶几将中国之货易中国之钱,富者可便于购求,贫者更开无数谋生之路.按之和约亦所准行.而来华之洋货日稀,即银钱流出日少矣.”——《申报》(1)指出材料1、2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根据材料3,指出三则时论对于洋货所持的态度并概括其各自的出发点.(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1现象对近代中国社会观念所产生的影响.考点二、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工具及大众传媒的变迁例2.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的认识.根据题干材料提供的新情景,有轨电车属于新式交通工具,它的推广得到广告的促进,因此准确反映的应该是C。

【变式探究】“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的报刊业得到了发展,表现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而原因应是政治的变革运动,如戊戌变法等。

【真题感悟】1.(2015年北京卷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2.(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3.(2015年江苏卷历史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4.(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8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回答的时候只需要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回答即可,这就给我们同学很大的发挥空间。

所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只要观点不偏,针对材料的分析准确,就能够得到分数。

根据图表,我们能够发现法定假日天数变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开始增多。

这是最容易发现的变化,也是同学最好回答的。

针对原因,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合理即可”。

所以这道题就看同学的发挥是否稳定,逻辑是否严密。

5.(2015年广东卷文综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

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

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那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

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

(2分)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4分)(2)学派:儒家。

(2分)原因:儒学已经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4分)(3)变迁及说明: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6.(2015年上海卷历史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A.《民报》、《时务报》B.《民报》、《天演论》C.《天演论》、《时务报》D.《海国图志》、《天演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

材料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的信息体现的是三民主义思想,应该出自《民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是维新派梁启超的思想,应该出自《时务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