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及其前景

合集下载

缅甸分析报告

缅甸分析报告

缅甸分析报告1. 简介缅甸,正式名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它与泰国、老挝、中国、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家接壤。

缅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本报告将对缅甸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政治状况政治体制缅甸的政治体制是以军政府为主导的威权主义体制。

自1962年以来,军方一直掌握着实际的政治权力。

然而,在2011年,军方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并逐步向民主化过渡。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释放政治犯、允许反对派组织、取消媒体审查等。

此外,缅甸还进行了两次大选,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举行。

这些改革被视为缅甸迈向民主的重要里程碑。

民主进程与挑战虽然缅甸已经取得了一些民主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军方仍然拥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宪法规定了军方在政府中的特权地位。

此外,冲突和内战仍然存在,导致一些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

3. 经济状况经济概况缅甸的经济主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支柱。

农业占据了经济的重要地位,其中以稻米、玉米、水果和茶叶等农产品最为重要。

此外,缅甸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矿藏,这些资源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改革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缅甸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吸引外国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营商环境等。

此外,缅甸还加入了东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提升了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经济挑战然而,缅甸的经济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投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同时,贫困问题也是缅甸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

此外,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4. 社会状况人口和民族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135个不同的民族群体。

其中,占人口多数的是缅族,其他主要民族包括克伦族、洛族、掸族等。

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缅甸的民族关系一直比较紧张。

缅甸市场分析范文

缅甸市场分析范文

缅甸市场分析范文缅甸,位于东南亚,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潜在市场的国家。

在过去几年里,缅甸经历了政治和经济,吸引了许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缅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缅甸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并且持续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缅甸的经济增长率在2024年达到了6.8%,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将保持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缅甸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然而,缅甸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商业环境复杂以及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

2.人口和消费者市场分析缅甸是一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其中大约60%的人口处于就业年龄段。

随着经济的增长,缅甸的中产阶级人口也在增加,这使得消费能力得到提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缅甸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缅甸的消费者市场仍然相对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收入不平等和购买力较低所致。

3.行业机会和市场前景缅甸的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在以下几个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包括道路、桥梁、港口和电力等。

因此,对于建筑、能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来说,缅甸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农业和食品加工:缅甸拥有广阔的农田和大量的农业资源,包括稻米、水果和蔬菜。

随着人口增长和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增加,农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旅游业: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旅游服务、住宿、餐饮和零售的相关行业也将得到发展。

-金融服务:随着金融的推进,缅甸的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数字支付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化金融服务也在快速崛起,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4.挑战和风险尽管缅甸市场存在许多机会,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缅甸政治情势复杂,社会仍然存在一些紧张局势,这可能对投资和商业活动产生不确定性。

-法律和政策环境:缅甸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相对复杂,包括土地权益争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外资投资限制等问题。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缅甸华侨的国籍问题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恢复与发展,缅甸华侨国籍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为两国友好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及其成效。

一、问题的根源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根源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缅甸政局混乱,政策不稳定,导致华侨无法确立自己的国籍身份。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文化差异,缅甸华侨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缅甸华侨的生活和发展。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缅甸华侨国籍问题,新中国根据国际法和各国的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期为华侨的国籍问题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具体措施有:1. 签订双边协议。

新中国与缅甸签订了《关于华侨国籍问题的协议》,明确了缅甸华侨的国籍身份,为他们在缅甸的合法地位提供了保障。

2. 批准国籍申请。

新中国政府对缅甸华侨的国籍申请进行审批,确保他们获得合法国籍身份,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 加强沟通交流。

新中国积极与缅甸政府和华侨团体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协商解决国籍问题,争取双方的理解和支持。

4. 提供便利服务。

新中国政府为缅甸华侨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包括法律援助、移民咨询等,帮助他们解决国籍问题。

四、展望尽管缅甸华侨国籍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解决国籍问题的成果,新中国政府应当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加强对缅甸华侨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缅甸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华侨的保护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缅甸华侨国籍问题将会取得更好的解决成效,为两国友好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解决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两国友好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双方应当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促进民族和睦与社会进步,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缅甸国情报告2023

缅甸国情报告2023

缅甸国情报告2023一、概述缅甸,正式名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缅甸以其悠久的历史、多元文化和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自从缅甸在2011年开启政治改革以来,该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然而,在2023年,缅甸依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将对缅甸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政治形势缅甸的政治形势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不太稳定。

自从2010年举行第一次全国多党选举以来,缅甸政府开始进行政治改革,逐步引入民主元素。

然而,在2021年,缅甸发生了军事政变,军方接管了政权,导致民主进程受到了挫折。

在2023年,缅甸仍然面临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的挑战。

军方对政权的控制限制了公民权利和言论自由。

国际社会普遍对军方的军事政变表示担忧,并对缅甸的政权转变表示谴责。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恢复民主进程,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经济状况缅甸的经济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

该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气、木材、稀土矿等。

此外,缅甸也是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包括大米、水稻和橡胶等。

然而,缅甸的经济状况在2023年面临一些挑战。

军事政变导致了国际社会对缅甸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此外,缅甸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投资和改善。

政府应该采取切实的经济政策,吸引外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四、社会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但在2023年,社会问题仍然存在。

军事政变导致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和抗议活动。

此外,缅甸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武装冲突和人权问题。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民众的和解与团结。

通过对话和平谈判,寻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解和发展。

五、环境状况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包括雨林、河流和湖泊等。

然而,由于非法砍伐和环境污染等原因,缅甸的环境状况在2023年面临一些挑战。

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禁止非法砍伐和采矿等破坏性活动。

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摘要:一、缅甸政治制度概述二、缅甸经济制度概述三、缅甸社会文化制度概述四、缅甸国际合作与外交政策五、缅甸未来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向正文:缅甸,位于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缅甸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从封建王朝到英国殖民地,再到独立国家,直至目前的军政府统治。

本文将对缅甸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国际合作与外交政策进行概述,并对缅甸未来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缅甸政治制度概述缅甸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封建王朝、英国殖民地和独立国家。

在封建王朝时期,缅甸实行君主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国王。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英国对缅甸进行间接统治。

1948年,缅甸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立独立的共和国,实行议会制。

然而,自1962年起,缅甸军方接管政权,实行军事统治。

当前,缅甸政治制度为半总统制,国家领导人为国务资政昂山素季。

二、缅甸经济制度概述缅甸经济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独立初期,缅甸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主要产业进行控制。

20世纪80年代,缅甸开始改革开放,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

然而,由于长期军政府统治、国际制裁等原因,缅甸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的逐渐开放,缅甸经济逐渐崛起,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

三、缅甸社会文化制度概述缅甸社会文化制度丰富多样,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

缅甸有大约135个民族,主体民族为缅甸族。

佛教为国教,占总人口约80%的信徒。

缅甸官方语言为缅甸语,英语为第二语言。

在社会制度方面,缅甸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水平逐渐提高。

此外,缅甸在文化艺术、传统节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习俗和特色。

四、缅甸国际合作与外交政策缅甸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积极参与地区合作。

近年来,缅甸政府致力于改善与邻国的关系,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缅甸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缅甸生活现状

缅甸生活现状

缅甸生活现状
缅甸,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家,位于东南亚的中心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然而,近年来,缅甸的生活现状却备受关注,因为这个国家正经历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首先,缅甸的政治局势一直备受关注。

自从2011年开始进行政治改革以来,
缅甸逐渐从军政府转变为民主政府。

然而,政治权力的转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存在着各种政治纷争和冲突。

此外,缅甸还面临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冲突和内战问题,这些问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困难。

其次,缅甸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尽管缅甸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和农产品,但由于长期的政治动荡和内战,缅甸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然而,尽管面临着这些挑战,缅甸的生活现状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政治
改革的进行,缅甸的社会风气也在逐渐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和援助进入缅甸,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希望。

总的来说,缅甸的生活现状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话题。

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
但缅甸的人民仍然充满希望,他们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迎接未来的挑战。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缅甸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缅甸国情报告

缅甸国情报告

缅甸国情报告一、引言缅甸,正式名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

缅甸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缅甸的国情。

二、经济状况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但近年来在工业和服务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农业方面,缅甸拥有肥沃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主要种植稻米、小麦、果蔬等农产品。

工业方面,缅甸的纺织、制药和矿产开采等行业逐渐壮大,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缅甸的旅游业也具有巨大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三、政治形势缅甸的政治形势复杂多变。

过去几十年,缅甸经历了军事独裁统治,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然而,近年来,缅甸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开放选举、释放政治犯以及与少数民族组织签署和平协议等。

这些改革为缅甸的民主进程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少数民族冲突、宪法改革等。

四、社会状况缅甸社会具有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特点。

主要民族包括缅族、掸族、克伦族等。

在社会发展方面,缅甸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医疗设施不足等。

此外,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

然而,缅甸政府正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以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

五、环境保护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资源和矿产等。

然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成为缅甸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缅甸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森林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六、国际关系缅甸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缅甸与邻国如中国、印度和泰国等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同时,缅甸也积极参与东盟等地区组织,与国际社会保持着广泛的合作。

缅甸政府希望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七、结论综上所述,缅甸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缅甸华人作为一个种族集团,并不像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那样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

在缅王时代,他们是纯粹的商人,在英国殖民时代亦如此。

但由于在战前殖民政府推行种族代议制,所以在仰光市议会里有一两个华人代表。

在二战期间,一些华裔特别是混血儿,积极同缅甸各族一起共同抗日,因此战后当上公务员、技术员、医生、军官,但参政的华人仍凤毛麟角。

1962 年奈温军人政权上台后,华人从政受到限制。

奈温(秀貌)本人是混血华裔,其他还有革命委员会第二号人物兼国防军副总参谋长昂季(陈天旺)、原缅甸总统山友( San Yu )、奈温政权的功臣矿业部长尼尼博士、教育部长陈友才… … 等。

华人对缅甸经济的贡献是很大的,华人利用自己的海外通商网络,帮助政府促销农产品。

50 年代中,华人响应政府的号召,把进出口的大部分让出来给缅甸人经营,自己从商业转向工业,开辟了新型工业发展的新纪元,维护了民族团结。

吴敏素在《工商业中的缅甸人》一文中曾指出:“ 战后缅甸工业发展是由华侨完成的。

” 1962 年,缅甸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兼陆军总司令昂季准将在新年贺词中说道:“ 我们对居住在缅甸的中国人,对他们一百几十年来对缅甸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估。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工作建设于斯。

因此,我们从来不把居住在缅甸的中国人当做普通的外国人看待。

”70 年代中,缅甸放宽公民出国打工的限制,华人为缅甸创收了不少外汇,并进口了不少汽车和生产设备。

1989 年缅甸改革开放以后,华人在中缅边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有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华人的作用。

在70年代中后期缅甸发生了大规模的血腥排华事件,大量华人被杀,这也暴露了一点,总的来说华人在缅甸人心中是被排斥的,不管从抗战时期的远征军,还是日后在缅经商或者各领域的华人华侨。

但随着缅甸国内的政治结构改变和中国的崛起,华人的境遇会越来越好!今天的华人社会已与往日不同。

缅甸华人本身变了,外国环境也在变。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环境、市场规模、消费习惯、竞争情况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缅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一、政治经济环境
1.1 缅甸政治稳定,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增加
1.2 缅甸政府致力于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
1.3 缅甸市场改革力度加大,各行业市场准入门坎逐步降低
二、市场规模
2.1 缅甸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2.2 缅甸经济增长稳定,各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3 缅甸市场消费升级,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市场日益活跃
三、消费习惯
3.1 缅甸消费者偏好本土产品,对外国品牌接受度逐渐增加
3.2 缅甸消费者注重品质和价格,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
3.3 缅甸市场消费结构多样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
四、竞争情况
4.1 缅甸市场竞争激烈,各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4.2 外资企业进入缅甸市场竞争加剧,本土企业面临挑战
4.3 缅甸市场品牌竞争激烈,市场营销策略成为关键
五、发展前景
5.1 缅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各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5.2 缅甸政府支持外商投资,为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5.3 缅甸市场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竞争逐渐趋于成熟
综上所述,缅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机遇。

投资者可以根据缅甸的政治经济环境、市场规模、消费习惯、竞争情况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市场发展和企业增长。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1949年后,中国政府开始认真研究解决华侨国籍问题。

其中,解决缅甸华侨国籍问题成为首要任务。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缅甸华侨数量较多,大多数华侨身份不明,并且存在大量民族地位不平等的情况。

这造成了缅甸华侨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限制。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政策制定和方案实施中国政府针对缅甸华侨国籍问题,制定了“等待缅甸政府承认”、“中缅双方推进缅侨调查和认证、缅甸提供便利、中国给予支持”、“中缅双方共同承认身份、缅甸作为第三方加入中国侨民议定书”、“缅侨一律归中国籍”等多种方案。

实际上,中国政府以“等待缅甸政府承认”为主要的解决方案,同时开展缅甸华侨国籍调查、认证工作。

该方案的实施,解决了大量缅甸华侨的国籍问题,为缅甸华侨争取了普遍的平等地位。

此外,中国外交部在推动缅甸认识冲突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同缅甸有关方面的联系和对话,促进了缅甸华侨问题的解决。

二、成效截至1952年底,中国和缅甸政府分别调查了在线和离线的华侨15.48万人次,其中有6.99万人归属中国籍。

1953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缅华侨身份确定协定》,协定规定所有华侨都可以在详细的调查后自由选择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此后,华侨们便能依法依规进出境,处理民事、经济、财产等各项事务,享有相应权益。

此外,缅甸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法律,保障华侨权益,承认并保护华侨文化传统。

同时,中缅两国华侨之间的经济、文化、学术交流也日益增多。

特别是在建设祖国中積極投资和支持公益事业方面,缅甸华侨更热心奉献,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佼佼者。

总之,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方案的实施,解决了缅甸华侨的国籍问题,保障了他们的利益,促进了中缅两国关系的发展。

同时,也为中国针对华侨国籍问题制定政策积累了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缅甸的女性权益了解当地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保障

缅甸的女性权益了解当地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保障

缅甸的女性权益了解当地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保障缅甸的女性权益:了解当地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保障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然而,在缅甸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却一直受到各种限制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缅甸女性的现状,了解她们所面临的问题及当地政府和社会对女性权益的保障情况。

一、女性地位的背景缅甸自独立以来一直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

在传统观念下,女性被视为家庭的主要照顾者,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

尽管女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教育领域的进展在过去几十年中,缅甸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女性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一进展为女性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参与提供了基础。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冲突地区的女性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权益。

此外,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性别差距仍然存在。

三、就业机会和经济权益缅甸女性在就业市场上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尽管女性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成功,但整体而言,女性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相对较低。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和歧视依然存在,限制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

此外,缅甸的女性还面临着贫困、家庭暴力和人口贩卖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女性的经济权益和人身安全。

四、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尽管缅甸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政府和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保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禁止性别歧视和对女性的暴力行为。

此外,许多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也在努力改善当地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保障。

这些组织提供支持、培训和教育等资源,鼓励女性实现自我发展,推动社会性别平等。

五、未来展望与建议缅甸女性权益的保障仍然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努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在冲突地区和贫困地区,确保女性获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2. 打破性别角色观念:鼓励家庭、教育机构和媒体推动性别平等观念,消除性别歧视。

缅甸的制度 -回复

缅甸的制度 -回复

缅甸的制度-回复缅甸,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

这个国家的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许多变革,从军政府到目前的民主政府。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缅甸制度的问题,帮助读者对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一步:军政府的崛起在1962年至2011年之间,缅甸曾由军政府统治。

当时的军政府名义上为军事委员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具有控制权。

这个时期,缅甸经历了经济停滞、民主缺失和人权侵害的局面。

许多政治反对派成员被监禁或流亡,并在国际上受到谴责。

第二步:民主化的前景由于国内外的压力,军政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应对国内外的关切。

这些改革包括释放政治犯、放宽对新闻和媒体的控制、举行选举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和平对话。

2010年,缅甸举行了国会选举,成立了一个由军政府和平民共同组成的议会。

然而,这个议会在军政府的干预下仍然受限制,且大部分军政府的高级军官依然在政府部门中担任重要职位。

第三步:选择改革的民主化2011年,军政府宣布了一项全面的政治改革计划,包括允许反对派领导人以及其他派参与政治进程。

这项政治改革计划被认为是缅甸转向民主化的里程碑。

2012年,全国民主联盟(NLD)领导人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当选为国会议员,在2015年的选举中,NLD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国会选举,并组建了新政府。

这标志着缅甸从军政府过渡到民主政府。

第四步:民主政府的挑战尽管缅甸实现了民主转型,但该国的民主政府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军方仍然在政府中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权力。

军方拥有三分之一的席位,可以否决宪法的任何修正案。

此外,军方还控制着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和自然资源。

其次,缅甸的内部冲突和少数民族问题也是较大的挑战。

国家各地的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土地和资源分配、民族认同和自治权等。

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对话和解决。

第五步:经济开放和发展随着政治改革的进行,缅甸逐渐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缅甸华人为何放弃“汉族”身份?

缅甸华人为何放弃“汉族”身份?

缅甸华人为何放弃“汉族”身份?这批华人在1991年被缅甸当局特批成为“勐稳族”;如今则集体以“缅族”身份入籍,成为“百分百”缅甸公民。

缅甸身份证有多种,持有粉色身份证的人才是“真正的缅甸公民”缅甸移民局近日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通告,批准缅甸掸邦北部大勐稳(Tarmoenye)的几万名世代保持汉族的习俗的华人,以“缅族”身份加入缅甸籍。

这一“弃汉改缅”之举,引起了不少非议,被部分国内网民指责为“数典忘祖”。

如果了解华人在缅甸的历史遭遇及现实境况,大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非议了。

缅甸朝野对华人心存成见,有复杂的历史、军事、经济、政治原因历史原因:国军残部入缅、1967年排华事件等,让缅甸对华侨心存芥蒂1950年2月,李弥率领的国军残部从云南退入缅甸,在内忧外困时,依靠当地华侨的捐款生存下来。

缅甸政府为此逐户搜查华侨,以私藏武器为名,逮捕了一批华侨。

后来李弥为图发展,还同反对缅甸政府的克伦军,以及掸邦土司有过合作,缅甸甚至出动国防军进攻李弥所部。

迫于国际压力,李弥所部才于1954年、1961年先后撤回台湾。

这支国军的活动,是导致缅甸政府防范华侨的第一个历史原因。

①及至“文革”爆发,缅甸不少亲大陆的华侨学生不顾禁令,佩戴毛泽东像章。

奈温领导的军政府为转移民众对当局的不满,借机煽动民众“反华”,酿成1967年“6.26”排华事件。

同时由于缅共支持华侨,更使缅甸政府憎恶华侨。

受事件影响,大批华侨离开缅甸,留下的人则在语言、服装、风俗习惯等方面加速向当地同化,并尽可能入籍缅甸。

②军事原因:缅共问题,一度使缅甸军政府对中国、华侨极不信任中缅至1971年实现关系正常化。

但缅甸高层对中国依旧充满不信任。

他们倾向于将自己的对缅共的平叛战争视为“反对外来入侵者及其代理人的战争”。

缅甸的丹顶准将即在回忆录说,“因为得到某个邻国的掩护,我们面对的叛乱者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任何帮助,包括人力、武器、军事训练,以及战场指挥的顾问。

”③在这种两国关系下,华侨依旧还是被猜忌的对象。

当前缅甸的政治力量与权力架构

当前缅甸的政治力量与权力架构

当前缅甸的政治力量与权力架构在1988〜2010年期间,缅甸存在军人集团、民盟及其支持者、少数民族等三大政治势力。

但是缅甸政治转型之后,尤其是2016年4月民盟执政以来,对于缅甸到底存在哪些有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这些力量的相互关系,我们似乎不那么清楚了。

笔者在此做一梳理。

首先,在当下缅甸社会中活跃的政治力量比以前明显增多。

除了传统的军人集团、民盟之外,还有少数民族、在野的巩发党、正在注册进程中的88年代和平与开放社会组织(前身是88年代学生组织)、其他合法政党、包括NGO在内的各类社会团体、佛教僧侣、媒体、工会、学生等。

但从2015年11月的大选结果看,缅甸有影响的全国性政党只有民盟和巩发党,其余获得议席的20个政党均是地区性的少数民族政党。

有学者分析缅甸将有第三党的崛起恐怕是一种没有多少事实基础的臆想。

笔者想强调的是,在当下的缅甸,NGO、佛教僧侣、媒体、工会对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我们对上述政治力量的认知要更加客观。

尤其是不要美化NGO和工会,前者并非真理、正义、公平的化身,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利益,后者也不是在为了构建合理的资方和劳工关系而努力。

佛教僧侣对信徒的政治行为确实有较大的影响,但很多选民的投票并不受僧侣的主导,这也说明缅甸传统的庇护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媒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缅甸现任宣传部长吴佩敏一直强调媒体是缅甸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力量。

但大中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度已明显降低。

其次,缅甸中央层面的权力分配比较复杂。

在巩发党执政期间,由于巩发党与军队的特殊关系,中央层面的权力分配与运行没有大的问题。

民盟执政后,在联邦立法机构,民盟议员虽然占多数,但25%的军人议员,其投票倾向对各种政策的决定还是有明显的影响。

在联邦政府中,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边境事务部部长是由军方任命的,在某些问题上不会听从于民盟政府的指令。

根据2008年宪法,缅甸设立了由总统、副总统、议长、副议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等11人组成的国家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与军事、安全相关的事务由该委员会决定,但是11名成员中,现役军人加上有军方背景的副总统达到了六名。

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 2001

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    2001

海外华人当代亚太2001年第6期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卢光盛【摘要】本文主要概述缅甸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缅甸华人问题的特点和原因。

缅甸华人概况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信息和交流的欠缺,关于缅甸华人的统计资料并不详尽。

另外缅甸政府也很少开展相关的调查(最近一次人口调查是在1983年),在并非常例的年度统计公告中也很少有相关资料。

由于上述这两点原因,目前关于缅甸华人的统计资料源出于多个方面,相互之间也不尽一致。

人口及祖籍关于目前缅甸华人总数的说法不一。

根据《华人华侨概况》一书统计,华人71万,合计占缅甸总人口的2%①。

另据《当代缅甸》一书中的推算,1993年时缅甸华人的人口已超过80万②。

综上估计,目前缅甸的华人数量大致在70万~90万之间,占缅甸人口总数的2%弱。

缅甸华人的祖籍主要是福建、云南、广东、海南、湖南、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广西和山东等省区。

其中福建最多(约有35万),云南次之(约在20万~25万之间),再次是广东。

聚居地缅甸华人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在缅北地60区的村寨中也生活着不少华人。

其中最为集中居住的城市是首都仰光,缅甸南部的勃固、毛淡棉、土瓦和勃生,北部的曼德勒、密支那、腊戌、景栋、东枝和八莫。

按照华人数量的多少排列,则仰光和曼德勒分列第一、二位,其中仰光超过10万,曼德勒有6万~8万,接下来依次为勃生、当阳(2万多人)、密支那(1万~2万)、东枝和毛淡棉(1万以下)。

从上可以看出,华人在缅甸的聚居地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华人集中居住在以仰光为中心的沿海、沿边城市和以曼德勒一景栋一密支那的缅北三角区域内,而在缅甸西部的若开邦、钦邦和西北部的实皆省则很少,这里是缅甸与孟加拉国和印度的接壤地区,外侨主要以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为主;第二,华人的分布状态是和他们最早进入缅甸的路线及区域是一致的。

最早到达缅甸的华人主要是由两条路线进入缅甸的,其一是从云南陆路进入,其二是早期由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北迁而入。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引言概述:缅甸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了解缅甸市场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开拓这个市场的企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五个方面进行缅甸市场分析。

一、政治经济1.1 缅甸政治体制:缅甸是一个军政府国家,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

政府对外商投资有一定的限制和管控。

1.2 经济发展状况:缅甸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逐渐向工业化转型,经济增长迅速。

1.3 外贸政策:缅甸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入东盟等国际组织,与周边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吸引了大量外资。

二、人口文化2.1 人口结构:缅甸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人口结构年轻化,劳动力资源丰富。

2.2 文化特点: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宗教多样,文化传统深厚。

消费习惯较为保守,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敏感。

2.3 语言传播:缅甸语是官方语言,英语也被广泛使用。

在市场推广中需要考虑语言传播的问题。

三、市场环境3.1 市场规模:缅甸市场规模庞大,拥有潜在的消费群体。

消费市场逐渐活跃,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3.2 竞争环境:缅甸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激烈。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服务要求提高。

3.3 法律法规:缅甸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对外商投资和市场准入有一定限制,需要了解当地法律法规。

四、竞争格局4.1 本土企业:缅甸本土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了解当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4.2 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缅甸市场上也有一定份额,通过技术和资金优势来提升竞争力。

4.3 合作模式: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拓市场。

五、发展趋势5.1 经济增长:缅甸经济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5.2 消费升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需求将逐渐升级,对产品品质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5.3 产业升级:缅甸将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为市场开拓带来新机遇。

缅甸总统选举与未来政治走向

缅甸总统选举与未来政治走向

CONTEMPORARY WORLD602016年3月15日,缅甸总统选举落下帷幕,民盟资深成员吴廷觉高票当选总统。

缅甸是中国重要的周边邻国,其政治形势的变化值得关注。

吴廷觉当选总统后,民盟领袖昂山素季将在未来政治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将如何与总统互动;民盟执政后将采取哪些政策,缅甸未来政局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备受外界关注。

本文将尝试对以上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权力的平稳过渡是政治协商的结果在2015年11月举行的全国大选缅甸总统选举与未来政治走向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资深成员吴廷觉高票当选缅甸新一届总统及新内阁班子的确定表明缅甸的政治权力实现了平稳过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各派力量政治协商的结果。

尽管民盟实现由在野向执政的转变,但当前缅甸的宪法及权力安排依然确保了军方对核心政治权力的主导和掌控。

在此背景下,民盟的未来执政之路将面临重重挑战。

■ 郭继光/文中,昂山素季及其领导的民盟获得压倒性胜利,但是在缅甸目前的政治结构之下,民盟能否顺利“接棒”执政,实现政权的和平交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得到军方的支持。

因此,民盟希望通过政治协商,实现权力平稳过渡。

昂山素季在大选刚刚结束不久,就主动发表公告,请求与缅甸总统吴登盛、议长吴瑞曼和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见面会谈,提议以民族和解为基础,讨论如何平稳实现人民通过选举表达的愿望。

总统府和军方均对昂山素季给予了积极回应。

这表明昂山素季和民盟已经吸取了1990年大选的教训。

1990年,民盟在大选中也获得了80%以上的席位。

当军方代表与昂山素季及反对党就交权问题谈判时,昂山素季坚持“缅军之父”奈温及其他军方领导人的命运要“由人民来决定”,由此导致谈判破裂,选举结果被军方宣布无效。

自大选结果揭晓以来,昂山素季就一直穿梭奔走于缅甸军方、议会、政府以及少数民族派别之间,积极进行各种政治协商,平衡和协调各方政治势力的利益。

从目前来看,缅甸各方基本上都以国家利益为重,政权的和平交接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自由同盟时期缅甸华人社会地位探析

自由同盟时期缅甸华人社会地位探析

自由同盟时期缅甸华人社会地位探析
范宏伟
【期刊名称】《东南学术》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1948~1962年是缅甸政党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执政时期.这一时期的华人政治权益无论是同殖民时期还是后来的军政府时期相比,都得到了最好的保障.华人的参政权所受限制不多,出版、集会、结社等权益也基本得到了维护.华人能够获取这些政治权益,有诸多变量在起作用.华侨华人对缅甸独立的态度、这一时期他们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冷漠是影响其获得政治权利的主观因素.从客观环境来说,有自由同盟时期缅甸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金三角"问题的影响、华印两族和缅甸人不同关系的影响等方面.
【总页数】8页(P95-102)
【作者】范宏伟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337
【相关文献】
1.奈温军政府时期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J], 范宏伟
2.过渡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探析 [J], 王云平
3.平行与交织——军政时期缅甸华人的生存策略、日常政治与国家想象 [J], 段颖
4.英印殖民时期的缅甸华人及其政治参与——从1923年仰光华社迎接英印总督访缅谈起 [J], 李轶
5.缅甸自由同盟政府时期的华人经济 [J], 林锡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

缅甸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之一,地处中国、印度和泰国等重要经济体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近年来,缅甸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投资者进入该国市场。

在这个背景下,缅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二、经济状况1. GDP和增长率:根据最新数据,缅甸的GDP总量为XXX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X%。

2. 主要产业:缅甸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矿产业和服务业。

农业占据了缅甸经济的很大比重,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水果等农产品。

3. 外贸状况:缅甸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体,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天然气、木材、水果和服装等,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和电子产品等。

三、市场规模与潜力1. 人口规模:缅甸的人口约为XXX万人,其中年轻人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2. 中产阶级的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缅甸的中产阶级正在崛起,他们对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有着较高的需求。

3. 基础设施建设:缅甸政府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这将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四、市场竞争与机会1. 市场竞争:缅甸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主要来自本土企业和国际企业。

本土企业在了解本地市场和文化方面具有优势,而国际企业则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有竞争力。

2. 机会与挑战:缅甸市场的机会包括消费品、房地产、金融服务和旅游业等领域。

然而,缅甸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环境不稳定等。

五、市场营销策略1. 市场调研:在进入缅甸市场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文化和竞争情况。

2. 品牌建设:在缅甸市场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成功的关键。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 渠道选择: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对于进入缅甸市场至关重要。

可以考虑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

4. 价格策略: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吸引消费者并保持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 nternati onal Relati ons,2009No12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及其前景范宏伟(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缅甸华人处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仍囿于缅甸军人专政和1982年公民法的限制,不能拥有与原住民平等的政治地位。

未来缅甸华人政治地位仍然不乐观,华人中短期内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平等的政治地位,当政者也不会给予华人外来移民群体平等的政治权益。

[关键词]缅甸;华人;政治地位[中图分类号]D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3489(2009)022******* 2007年的“袈裟革命”、2008年的“纳尔吉斯”热带风暴和宪法公投,使曾以封闭而神秘于世的缅甸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有关东南亚华人的研究领域中,缅甸华人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在日益升温的缅甸问题中,缅甸华人也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以往被学术界忽视的状况。

其中,这与缅甸华人的政治角色、作用和其自身定位有密切的关系。

一政治地位是指某一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处的位置,[1](P13958)它表明的是华人作为一个族群在当地社会政治结构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表现为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受到的待遇。

这种地位包括规定性地位和争取性地位。

前者是由各种法律和政策明文规定,通过一定程序产生的政治地位;后者没有明文规定,是通过族群努力赢得的政治地位。

因此,我们所要考察华人的政治地位是这两个层面地位的综合。

一方面,缅甸政府在法令和政策上,对华人政治权益方面进行规定而建构出的华人规定性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对于居住国赋予他们的规定性政治地位,华人与此互动形成的争取性政治地位。

实际上,这两种地位是华人政治地位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所反映的也是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过程中,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关系。

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

1948-1962年吴努时期,缅甸政府的入籍政策对华侨来说并不十分困难,入籍后华人在选举、参政、结社、兴办华文教育或接受当地国民教育、出版华文报纸和期刊方面,都没有受到种族、血统方面的歧视和限制。

因此,吴努时期,缅甸华人的政治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1962年3月,奈温军人集团当政后,缅甸华人政治地位急剧衰落,沦为缅甸的二等、三等公民,参政、选举、言论、出版以及集会等权益均受到限制。

奈温时期(1962-1988)不仅成为战后缅甸华人政治地位最低的阶段,而且对此后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影响深远。

1988年,奈温军政府倒台,以苏貌为首的军人集团再度发动政变,宣布终止宪法,建立新的军人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1997年11月,“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52员会”改组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继续行使国家的最高行政、立法权力。

委员会主席行使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的职权,军队拥有无限的权力。

华人与其他公民一样没有参与缅甸政治的空间。

缅甸军政府不仅严格把持着国家政权,而且还对所有政党、组织以及个人的和平民主政治活动进行严厉的控制,这使力图改变现状的政党、个人丧失政治活动的舞台和媒介。

在1990年大选中获得议席的25个政党,现在绝大部分已经被取缔或宣布为非法。

目前,军政府仍然实行1975年的《国家保护法》,“该法律允许内政部长在未经指控和审判的情况下,拘押或再次拘押他认为对国家‘构成威胁’的任何人。

对于何谓对国家构成威胁显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就使人们可以对这个用语作出广义的解释和采取行动。

该法律除了允许当局任意处置参与政府视为颠覆性的和平政治活动的任何人外,还允许当局延长对未经控罪或审判的囚犯的拘留”。

[2](P112)据2005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缅甸“在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方面没有很大变化。

平民,包括注册政党的成员和拥护民主的活动家,由于和平地行使基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及自由,而继续受到骚扰、逮捕、审讯和判刑。

”[2](P110)目前,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①因此,在这种高度集权、军人专政的统治下,目前缅甸华人的基本政治权益和其他原住民一样得不到基本保证。

这是影响缅甸华人政治地位的绝对性不利因素。

此外,在影响缅甸华人政治地位的外部因素方面,还有《缅甸公民法》的制约。

1982年,奈温军政府出台了《缅甸公民法》,将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作了严格的区别,把缅甸公民分为三类,也就是奈温所说的真正的缅甸公民、客籍公民和归化公民。

奈温称只有纯土著血统的人,才是真正的缅甸公民、正统的公民,他们拥有100%的公民权。

客籍公民和归化公民受到特别的歧视,没有被选举权,不能竞选公职和担任政府机构和团体的领导。

[3](P127)1988年,新的军政府上台后,虽然停止实行1974年的宪法,但并没有废除这部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缅甸公民法》。

从争取性地位政治地位来看,缅甸华人并没有参与其他党派、少数民族以及各种组织的政治活动。

华人对缅甸政治采取观望、沉默态度,“在商言商”是他们的基本自我定位。

美国学者达尔认为影响公民不愿介入政治的原因有:介入政治的报酬价值比从事其它活动的报酬要低;个人政治效能感弱;不介入政治,结局也会令当事人满意;感觉知识有限,不能有所作为;遇到的障碍越大越不会介入政治。

[4](P1133-137)根据达尔提出的分析政治冷漠的这些变量以及缅甸华人的历史、自身特点,目前促使华人对当地政治表现冷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介入政治的报酬价值比从事其它活动的报酬要低。

1962年奈温上台后,试图把缅甸建立成“缅甸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系列激进的经济政策,对工商企业进行国有化。

在这次国有化运动中,缅甸华人经济遭到沉重的打击,华人报社、学校也全部被收归国有。

1988年新的军人政府上台后,改变此前排外、自我封闭的做法,进行市场经济改革。

这为华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空间,缅甸华商再度崛起。

缅甸大部分的零售业、批发业、包括边境贸易的进口贸易和大饭店等,都是由华人或中缅混血儿经营的,华人再度居于缅甸经济的前沿。

[5](P1128)经济利益原本即是华人移民社群的基本诉求,对于缅甸的华人来说更是如此。

在缅甸从事任何意图反对军人政治的政治活动,不仅会给华人的人身、自由和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而且有可能使在经济上刚刚取得发展的缅华社会再度遭受打击。

因此,对以商业立足的缅甸华人而言,维持、着眼于经济利益,要比参与风险巨大的政治活动更为现实。

介入政治的障碍、风险远远大于经济活动,而报酬要大大低于后者。

就目前的缅甸政治格局来说,华人参与政治面临两难的选择。

支持军人专政,既62①具体情况可参阅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the situati on of human rights in Myanmar,A/HRC/8/12,3June2008;A/HRC/7/18,7March20081非华人本意,又恐得罪由西方大力支持的各路反对党和民主人士。

如参与反对党的政治活动,当然又难免受到军政府的打压,生存发展空间将受到危及。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中立和旁观者的姿态,不失为一种自保的明智选择。

相比之下,华人积极发展自己的经济事业不仅没有政治领域里这么多纷争和困扰,而且还得到各方的支持和认同。

长期以来,由于缅甸民族资本严重匮乏、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F D I的减少,使当局面临吸引、利用外资的难题。

就缅甸国内来说,目前能筹集资金的主要有两大群体,一是同银行系统有密切关系的高衔军官,一是利用世界华商网络的缅甸华人群体。

[6](P124)缅甸当局意识到世界华商网络的作用,试图借助这种网络改变缺少发展资本的困境。

“今天,缅甸华人似乎站在国家经济的前沿,现在许多的外来投资都是以华人的网络作为进入缅甸的管道。

”[5](P1128)1988年10月缅中边境贸易全面开放后,中缅边贸迅速发展,这使拥有资本和网络背景的华商的媒介作用更为明显。

同样,这种华商网络也给缅甸华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机,促进了缅甸华商的经济地位的提升。

因此,在从事高风险的政治和能给自己带来切实利益的经济事业之间,显然后者要比前者的障碍和难度要小得多。

政治文化的影响。

华侨泛海谋生,经济诉求一直是其历代孜孜以求的目标。

他们从来没有政治野心和领土要求。

缅甸侨领徐四民对此曾总结说,远离当地政治“是一百多年来华侨在海外为求生存而养成的一种本能和良好传统。

”[7](P187)政治文化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它便表现为人们在长期的共同政治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成为政治活动的普遍共同性、连续性,在人们政治活动方式上的传统化和固定化。

政治心理的这种特征,使其形成过程和变动过程都显得极其缓慢,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因此,虽然大部分华侨已经相继入籍成为缅甸公民,但华人“在商言商”的传统政治文化和政治心理仍然在华人身上发挥作用,决定着他们对政治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华人法律身份的改变并不预示着其政治心理随即发生变化,滋生出对当地政治高涨的热情。

“在商言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仍是目前是缅甸华人最基本的政治角色期待。

对于由于政治原因曾遭受过排华、反华事件的华人群体来说,他们的经历和历史伤痛会进一步强化他们恪守这种传统和文化。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国内政治的全面左转,缅甸部分华侨也模仿国内“文化大革命”的做法,引发了仰光“6126”排华事件。

“6126”反华使全缅华侨华人的生命财产不同程度受到损失,缅华社会生存发展环境恶化,大批华侨华人被迫再次移民他国。

为了防止再次遭到打击,许多华侨加快了同化当地的步伐,而华人开始尽量隐藏自我认同,不愿意再抛头露面,参与与政治有关的活动,以免再有风吹草动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1988年缅甸民众的反政府游行示威中、2007年的“袈裟革命”中,他们都保持低调的态度。

现在的缅甸政府虽然没有象从前那样压制华人(至少在经济上),但历史的记忆和经验仍然使不少华人在政治问题上谨小慎微、低调处世。

二缅甸华人经济地位的提高固然是其处境改善的重要表现,但从长远来看,没有平等的政治权益、相应的政治地位,华人经济事业的发展就缺乏根本的保障,这对华人这样一个外来移民族群尤其如此。

综观目前缅甸政治格局和华人对当地政治的态度,其未来政治地位并不乐观。

首先,华人作为外来移民,大多是居住国的少数族群,政治上处于弱势,而且华人又历来恪守“在商言商”的传统,因此其政治地位主要是由统治者的意志和态度决定的。

2008年2月,历经十余年军政府完成新宪法起草,并于5月10日全民公投通过新宪法。

缅甸当局将根据新宪法在2010年举行多党制大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