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高地政治读后感

合集下载

政治制度导向下朝鲜族居住文化变迁研究

政治制度导向下朝鲜族居住文化变迁研究

政治制度导向下朝鲜族居住文化变迁研究
金日学;赵晓琳
【期刊名称】《门窗》
【年(卷),期】2015(0)2
【摘要】从居住文化的概念分析和现实作用出发,对政治制度导向下朝鲜族“传统居住文化”的变迁进行了回顾,着重分析了政治决策与居住方式对居住文化形态及其渗透性的影响,客观地探讨了民族人文理念在民族文化互动接受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对居住文化进行精细的分析整理,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保证民族居住文化得以保留延伸.
【总页数】1页(P234)
【作者】金日学;赵晓琳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文化变迁研究的困境——读《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
2.人类学视野下的朝鲜族消费文化变迁
3.宁夏生态移民居住文化变迁研究——以红寺堡区弘德村为例
4.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
5.朝鲜族传统居住区室外空间的研究与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Hale Waihona Puke 世 系2 姆尤世系群,他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男性近年来从这 些世系族中娶了妻子。
群 3 达玛世系族: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女性近年来嫁人这
些世系群。
4 拉乌拉塔世系群:这些被认为关系较远或是不确定的 亲戚,是朋友不是敌人。
14
的帕 社朗 区:
不 稳 定
嫩诗莱:
1 婚姻:姆尤—达玛制
孙莱卡:
2 贡萨制:
3 世仇故事
仪式及诠释:利奇认为,仪式是用以表达个体在自己当时所处的结
构体系中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地位。涂尔干社会行为:宗教礼仪和技
术性活动。诠释巫术:马—神圣类别,人们的基本需要。莫斯—世
俗。克钦的社会行为——象征性的表达形式,功能性活动,地方性
习俗,审美装饰。
12
生态环境:
山地人和平地人之间的差异首先在于生态上。在 季风带的原始森林的山地中。 山地人采取游耕轮作制度。且有三种不同的山地 农业:
2 胡康河谷的掸邦:特别是迈宽、宁匾、德若
的掸邦。这些掸邦今天依附于邻近的克钦人。
坎 底 掸
3 辛加林坎底:位于亲墩江上游的小掸邦。大部 分人口是克钦人和那加人。
人 4 阿萨姆的坎底:位于萨地亚得东部和靠近利
多的迪兴河边。一直于阿萨姆人、米什米人、
那加人和克钦人混居
从上面可以看出:坎底这一术语是比较混乱。一 表示拥有共同族群起源的特定群体; 二是当作一 个政治实体的名称。
3
第一部分 问题及其背景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克钦社会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 掸人、克钦人及其分支 第四章 帕朗——一个不稳定的克钦贡
萨社区
附录一 案例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见于记载的一些语言变迁的

结构与能动性:人类学理论的钟摆

结构与能动性:人类学理论的钟摆

结构与能动性:⼈类学理论的钟摆结构与能动性:⼈类学理论的钟摆⼀、引⾔埃德蒙·利奇在《缅甸⾼地的政治制度》⼀书中描绘了⼀个动态的社会,即缅甸克钦⼈的政治制度在贡萨和贡⽼之间游移不定,就像⼀只挂钟的摆针,维持着⼀种动态的平衡,其变迁的原动⼒来⾃于克钦⼈对个体利益的盘算和争夺,利奇据此建构起他所谓的“钟摆模型”。

利奇的钟摆模型虽来源于遥远的克钦社会研究,但对学府⼤院⾥的⼈类学者⽽⾔,此模型也颇具解释⼒。

在后现代主义兴起之前,⼈类学的思想家们总想提炼出某种全能的理论,企图将⼈⽂世界的众⽣百态框于其下,进⽽对⼈类⽣活给出某种终极的解释。

基于此种包打天下的雄⼼,那些拥有理论报复的“贡⽼”,都对其时占据“贡萨”位置的学界⼤家感到不满,便往往站到其对⽴⾯,提出某种全新的“万能”理论。

其结果,往往是原先的“贡⽼”变成了新的“贡萨”,鸡⽣蛋的问题变成了蛋⽣鸡,从⽽掀起⼀场思想⾰命或范式转换,也引起新的“贡⽼”们新的不满,如此世代更替、循环往复。

在此更替的轮回当中,那些雄⼼万丈的理论家们⾃以为创造出了⼀个个“崭新”的理论,但论其成就,却颇似横空出世的⽯猴孙悟空,虽能腾云驾雾,却逃不出“结构——能动性”的五指⼭。

站在“结构”⼀边的理论家们,相信在⼈类个体之外有某种强⼤的⼒量⽀配着个体的⾏为,个体不过是“结构”的棋⼦,在棋盘上听命于“结构”的摆布;站在“能动性”⼀边的理论家们,相信“结构”只不过是⼈为创造的概念罢了,⽽⼈类是具有⾃由意志的个体,⽆时⽆刻不在按照⾃⼰的意愿作出⾏动。

调和者们居于⼆者之间,相信结构和能动性同样重要,⼈类的⾏为不过是游移于⼆者之间,不断地对⼆者做出妥协和让步⽽已。

本⽂着⼒于对⼈类学史上经典的“结构”与“能动性”理论进⾏梳理,进⽽在康德的⼆律背反框架下思索此种现象的成因,并对⼈类学中其余的“⼆律背反”进⾏思考。

⼆、结构:天定胜⼈,时势造英雄作为社会科学三⼤思想源头之⼀的涂尔⼲,认为社会是超越个体的强⼤外在物,社会⾃成其类并对个体产⽣强制。

人类学参考书目

人类学参考书目

人类学参考书目-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斯基《安达曼岛民》拉德克里夫-布朗《努尔人》埃文斯?普里查德《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兹《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玛格丽特?米德《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研究》林耀华《他者的眼睛——人类学入门理论》罗伯特?莱顿《人类的视野》李亦园《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人类学经典导读》庄孔韶《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李亦园《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乔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夏建中《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教程》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阿拉腾《礼物》马塞尔?莫斯《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史宗主编《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E?杜尔干《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西敏司《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朱晓阳《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阎云翔《裸猿》莫里斯?戴斯蒙维《人这动物》《穿裤子的猴子》《传统的发明》《原始文化》《金枝》佛雷泽《黑猩猩在召唤》珍妮?古多尔《文化人类学基础》《语言论》萨皮尔《第二性》《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塞维斯《人类学概论》庄孔韶《后现代时代中的文化理论》马文?哈里斯《母权论》巴霍芬《原始婚姻》麦克伦南《古代史研究》麦克伦南《父权制理论》麦克伦南《人家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摩尔根《古代社会》摩尔根《自杀论:社会现象的研究》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杜尔干《新几内亚人儿童的成长》玛格丽特?米德《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拉德克利夫—布朗《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拉德克利夫—布朗《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埃文斯—普里查德《非洲的习俗与冲突》格拉克曼《东南非洲的叛乱仪式》格拉克曼《人类学百年争论》瑟维斯《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斯基《文化的进化》怀特《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初民社会》罗维《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特纳《洁净与危险》玛丽?道格拉斯《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马尔库斯、费彻尔《古人类学》吴汝康《体质人类学》张实《体质人类学》朱弘《欧洲文明之黎明》柴尔德《考古学之研究》泰勒《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宾福德《新中国的考古研究》《垦丁:台湾南端的考古学天然实验室》李光周《考古学对其研究对象之解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遣欧使节眼中的西方博物馆》潘守永《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时间与传统》布鲁斯?炊格尔《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张光直《物与物质文化》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文化唯物主义》马文?哈里斯《农民社会与文化》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土与中国文化》(“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余英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庄孔韶《当代人类学》WA哈维兰《艺妓》《民族志访谈》詹姆斯?斯普拉德利《语言学纲要》蜚声、徐通锵《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戚雨村《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视点》周德祯《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勒茨克《文化的透视——汉子论衡》《日本社会》中根千枝《双语对白族命运的影响》杨文辉、王峰《会话策略》约翰?甘柏兹《行为互动》亚当?肯顿《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日本的智慧:大和民族的乐章》冯伟《普通语言学教程》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人类语言学入门》WAFoley《鄂伦春社会的发展》秋浦《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凯?米尔顿《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尹绍亭《民族学通论》林耀华《绥蒙经济的解剖》贺杨灵《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林耀华、切博克萨罗夫《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林耀华、庄孔韶《游牧文明史论》吉尔格勒《乡民社会》沃尔夫《农民经济组织》恰亚诺夫《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斯科特《论城市本质》纪晓岚《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怀特《美国城市史》李庆余、周桂银《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史论稿》王瑞成《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施坚雅主编《当代文化人类学》基辛《中国社会分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当代都市人类学》周大鸣《文化的变异》卡恩伯、梅恩伯《中国民族村寨调查?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婚姻家庭的起源》谢苗诺夫《民族志图集》默多克《人类婚姻史》韦斯特马克《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家与中国社会结构》麻国庆《亲属与婚姻》Robin Fox《教育人类学》詹栋梁《民族性与教育》庄泽宣、陈学恂《心理人类学》维特?巴诺《宗教、种姓、俱乐部》《人观、意义与社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文化与自我》马赛勒等主编《文化与个人》克拉克洪等《民族与民族主义》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汪明珂《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菲利克斯?格罗斯《政治人类学:新的挑战、新的目标》马克?阿伯勒《政治人类学》董建辉《宗教人类学导论》鲍伊《宗教社会学》韦伯《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张桥贵、陈麟书主编《地方性知识》格尔兹《文化与实践理性》萨林斯《太平天国宗教》夏春涛《中国民间基督教》孙山玲《影视民族学》卡尔?海德《文化与灵性》庄孔韶《影视人类学原理》保罗?霍金斯《原始艺术》博阿斯《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影视人类学概论》张江华、李德军《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与当代世界》基辛《应用人类学》石奕龙《应用人类学》谢剑《人类学与应用》陈国强《应用人类学》基辛《发展人类学》《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李银河、王小波《同性恋亚文化》李银河《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佛林《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迈克尔?贺茨菲尔德《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人类学理论导论》《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 动态分析——结构性变迁的分析——必须基于观察人们在日 常生活的实际行为而获得的经验材料 • 利奇动态理论的特殊性。特殊的民族志现象,“成为另一种 社会存在”;对某些概念有其特殊的界定。包括深神话、仪 式以及最重要的,个体在实际生活中面临不断的行为方式方 面的选择,而追求权力是社会选择的基础。
重印版导言
• 利奇强调社会的动力性特征, 自然就会使他的研究主题落在了 社会的连续性与社会变迁的问题上, 利奇要回答的问题就是, 在什么样的情景下我们能够说两个比邻的社会A和B有着根本 不同的社会结构, 而另外两个社会C和D实质上就是一样的呢? 这里, 利奇选择了用语言范畴来作解释。 • 本书在结构安排上没有采用前人的那种田野调查形式。本书 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第5章“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性范畴”, 而前部分则是对特定的克钦社区相对简短的叙述, 后面的第6、 7、8章是二手的民族志材料和大量的历史资料。 • 因为,社会系统并非一个自然的实体(a natural reallity)。 民族志和史籍上的事实只有在我们的思想虚构物加诸其上之 后,才可能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显得井然有序。——言语范畴 正是发挥了这个功效。
• 但有两点特殊性。第一,扩展了分析的时间跨度。第二,试 图明示均衡预设的虚构性质。 • 引入帕累托的动态平衡观点, 该模型假设在总体现象上处于均 衡状态的社会体系,实际认为处在平衡态当中的整体现象, 是 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的维度。帕累托所提出的有关从狮 子型到狐狸型的统治形式的转换, 对利奇论述有关贡劳制和贡 萨制的相互转换有深刻的影响。 • 贡萨/贡劳发展周期假设与福蒂斯“动态均衡”发展周期假设 不同。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埃蒙德 R . 利奇
作者简介
• 埃德蒙· 利奇(Edmund Leach,1910-1989),英国人类学 家,193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机械系,后在上海经商数年, 1937年从贸易公司辞职前往台湾研究雅美人,从此走上人类 学之路。同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师从马林诺夫斯基。 • 1939年他来到缅甸克钦地区,但二战蔓延到缅甸。战后他重 返伦敦经济学院,并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与二手资料完成了他 的博士论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 • 1953年开始到剑桥大学任教。1975年他被授予爵士爵位。 • 利奇被认为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在英国的代言人,他因 此也被称为新结构主义者,但是他的结构主义更具有经验主 义的根据,而且,他后来转向了象征体系的研究。 •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 《重新思考人类学》(1963)、《列维斯特劳斯》(1970) 等。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 平衡论。此书写成于1949年, 这个时期英国恰是以拉得克里夫 一布朗(Radcliffe-Brown)为代表的平衡论的社会人类学占 上风的时代。社会系统被说成好似它自然存在的真实的实体, 而内在于这类系统的均衡似乎也是固有的,是可论证的事实。 福蒂斯:张力隐藏在均衡中。格鲁克曼:有机分析,稳定性 均衡。
• 克钦人内部亦有差异,但是多数研究均强调克钦文化均质论。 但是据此就能说整个克钦地区只有一种单一的社会结构?或 者说克钦这个相当含混的范畴其实包括多种不同形式的社会 组织?那么社会系统是如何延续和变迁的呢?社会结构这一 范畴应该如何认识和运用?
• 布朗及其追随者运用社会结构这一范畴进行社会比较时,是 将社会置于稳定的均衡状态,而实际社会永远不可能处于均 衡状态。原因就是:当社会结构在文化形式中被表达时,这 种再现与社会学家所使用的确切范畴相比是不精确的。
• 考察结构变迁现象的另一种方法是关注一个给定体系中政治 权力中心的变化。
• 有关社会系统的结构性描述获得的理念化模型说明了群体之 间以及构成特定群体的社会人之间“恰当的”地位关系,这 一模型中每个社会人的位置必然是固定的,也即是说虽然说 人一生中会经历许多地位的改变, 但在一个理想的社会系统当 中, 相对来说还是较为稳定的, 因而单单考察个人因为“ 需 求” 、“ 目标” 的原因而导致的社会变迁是不全面的。更 重要的是考察结构权力的改变所带来社会结构本身的改变。 一句话, 变迁是权力结构的变迁。
• 但实际的克钦社区的类型既不是贡劳制的也不是掸制的, 而是介于它们之 间的一种所谓贡萨,这是贡劳制与掸邦制之间的一种折中。但是在现实社 会中,贡萨制的政治结构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有时可能会由于经济方面 的考虑会使克钦人更倾向于采纳掸的模式, 当社会快要变成真的掸制时,便 会有一些社区, 朝相反的贡劳制方向转变。只有依据这种不稳定的关系才 能真正领会克钦社会变迁的实质

缅甸克钦地区政治体系变迁研究——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述评

缅甸克钦地区政治体系变迁研究——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述评

第30卷 第1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30 No.1 2021年1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an. 2021 文章编号:1008-8717(2021)01-0007-05缅甸克钦地区政治体系变迁研究——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述评康 逸(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摘 要:《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一书是利奇根据自己对缅甸境内的克钦人社会制度的田野调查资料而写成的。

本文力图对此书的主要内容、相关理论、创新性等方面展开述评。

关键词:缅甸高地;政治体系;社会变迁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Political System Changes in KachinRegion of Myanmar Leach on Political Systemsin the Highlands of MyanmarKANG Yi(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ing,Qinghai 810007)Abstract: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Highlands of Myanmar is written by Leach based on his own fieldwork data on the Social system of the Kachin people in Myanmar. This paper tries to review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book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other aspects.Key words: Myanmar highland;the political system;social change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20-09-01康逸(1987-),女,四川内江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民族社会与文化研究。

缅甸

缅甸

有感于--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作者:埃德蒙-罗纳德-利奇(英)(Edmund Ronald Leach,1910-1983)1932毕业于剑桥大学机械系,后在上海经商。

1937年辞去工作并前往台湾研究雅美人,从此走向人类学之路,同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成为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

二战后,完成了博士论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于1947年获得博士学位。

利奇虽师承马林若夫斯基,但被公认为为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但他的结构主义是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被称为新结构主义。

在本书中他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观点:所有社会任何时期都只是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事实上,社会是处于一种不断变迁和可能改变的状态中。

文化变迁和动荡的原因在于,个人的行为不可能永远符合文化规范,文化规范只是一社会理想化的结果,而个人对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的反应时动态的、因人而异的。

这些观点在书中结合实例处处可见。

利奇研究的是缅甸卡钦山地区,主要描写掸人、卡钦人这两个范畴。

在掸人生活的地区里他发现他发现一种封建的中央集权式制度—掸邦(勐),各掸邦都有其世袭的国王(召帕)。

这些勐有时候自成一体,有时候联合成为更大规模的勐。

每个掸邦可发展到何种规模、相对的社会成熟度、掸族社会的地理位置及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

在克钦社会系统中发现有两种共存的制度即:贡劳制和贡萨制。

贡劳的极端形势是无政府的共和主义,每个人都与他的邻人一样优秀没有等级之分,其政治实体是单个的村寨,不存在贵族和贫民的阶层差异;贡萨意识形态把社会表述为大规模的封建邦国(模仿掸邦制度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贵族制”政治组织,其政治实体成为孟(可比较掸族的勐)的领地。

首领是具有贵族血统的君王,被称为督瓦,袭用早[Zau]这个头衔(可比较掸族的召[Sao])政治类型没有掸邦制相对稳定。

这个体系意味着社会世界中有阶级的等级制,也意味着大规模的政治整合(注:这里所指的克钦不是指语言上、地域上的区分,而几乎都是政治上的区分,尤其是克钦人自己用贡萨和贡劳来表示的政治区分)。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景颇人,都凉人,茶 景颇人,都凉人, 山人, 山人,高日人 说 景 颇 语 阿几人,木如人,侬人, 阿几人,木如人,侬人,
克钦人
傈僳语
傈僳人
11
社会结构:连接系统组成部分的组织原则 形式的模型 形式的模型。 社会结构:连接系统组成部分的组织原则—形式的模型。它产生的 变迁两类: 与现存秩序形式的延续相一致。 变迁两类:一,与现存秩序形式的延续相一致。 二,的确反应了 社会形式变化的变迁。 社会形式变化的变迁。 单元社会结构:布朗把“社会” 任一合适的地区” 纳德尔: 单元社会结构:布朗把“社会”—“任一合适的地区”,纳德尔: 任一合适的地区 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单元。克钦存在的极端: 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单元。克钦存在的极端:一个村寨有四家 坚持自己有权利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元。 住,坚持自己有权利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元。另一极端是兴威掸邦 个小掸邦, (49个小掸邦,一个小掸邦有一百个村寨,各村寨社会规模不一) 个小掸邦 一个小掸邦有一百个村寨,各村寨社会规模不一) 小单元并成大单元,大单元分裂成小单元的变迁机制。 。小单元并成大单元,大单元分裂成小单元的变迁机制。 模型体系:克钦面临两种互相矛盾的生活方式。 模型体系:克钦面临两种互相矛盾的生活方式。一种掸邦政府体制 类似封建等级制。一种贡劳组织,无政府,平等主义的特征。 ,类似封建等级制。一种贡劳组织,无政府,平等主义的特征。 随着权力结构的变化, 克钦人在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来回摆动。 随着权力结构的变化, 克钦人在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来回摆动。 仪式及诠释:利奇认为, 仪式及诠释:利奇认为,仪式是用以表达个体在自己当时所处的结 构体系中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地位。涂尔干社会行为:宗教礼仪和技 构体系中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地位。涂尔干社会行为: 术性活动。诠释巫术: 神圣类别, 术性活动。诠释巫术:马—神圣类别,人们的基本需要。莫斯 世 神圣类别 人们的基本需要。莫斯—世 克钦的社会行为——象征性的表达形式,功能性活动,地方性 象征性的表达形式, 俗。克钦的社会行为 象征性的表达形式 功能性活动, 12 习俗,审美装饰。 习俗,审美装饰。

缅甸政府与政治

缅甸政府与政治

缅甸政府与政治第一篇:缅甸政府与政治缅甸政府与政治缅甸军事政变的特殊原因:军队精英不认同议会民主制,认为议会民主制政府不能解决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

独立后缅甸议会民主制政府的有效性:政府不能有效镇压共产党的武装叛乱(武装斗争)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少数民族的分离运动(尽管实行联邦制,赋予少数民族在民族院的代表权、少数民族聚居的邦的自治权,但少数民族仍有强烈的分离运动)政府未能有效避免执政党“自由联盟”的派系斗争和分裂政府未能有效处理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冲突政府未能有效发展经济文官政权:文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国家最高权力组织是选举的国家机构;军队服从文官政府的领导和控制军政权的含义:军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军事组织是国家最高权力组织军政权的统治方式分为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

前者由军事组织(非军队)替代政府,后者由军队退居政府幕后。

军政权为什么要举行大选?原因一:国内外要求民主和改革的压力,促使军政府必须做出回应。

原因二:军政府有信心控制大选后权力移交的风险。

大选后缅甸政权的走向?第一种走向:迅速的民主转型。

“曼德拉效应” :极短的时间内带来翻天覆地的政局变化第二种走向:印度尼西亚模式。

“可控的民主”:一方面是民主的程序要件:多党选举;另一方面是民主的价值要件:缅甸式价值观:四个国家目标,以及威权的制度性控制:军队发挥政治领导作用。

第三种走向:后印度尼西亚模式。

“渐进民主转型模式”:人们设想“军政府将自身视为一个要求逐步向民主转型的过渡或看守政府”,如苏哈托政权后的民主化。

要件:合法性危机,民众不满增强;反对党势力崛起,缺乏强人,军队精英分裂;外部促变压力增强。

缅甸式社会主义属于一种民族社会主义。

民族社会主义是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奉行的社会主义。

它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潮,也是一种发展道路和社会模式。

理论特征:(1)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社会公正;认同社会主义实现人类解放的宗旨,提倡人道主义。

人类学参考书目

人类学参考书目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斯基《安达曼岛民》拉德克里夫-布朗《努尔人》埃文斯•普里查德《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兹《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玛格丽特•米德《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研究》林耀华《他者的眼睛——人类学入门理论》罗伯特•莱顿《人类的视野》李亦园《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人类学经典导读》庄孔韶《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李亦园《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乔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夏建中《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教程》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阿拉腾《礼物》马塞尔•莫斯《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史宗主编《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E•杜尔干《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西敏司《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朱晓阳《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阎云翔《裸猿》莫里斯•戴斯蒙维《人这动物》《穿裤子的猴子》《传统的发明》《原始文化》《金枝》佛雷泽《黑猩猩在召唤》珍妮•古多尔《文化人类学基础》《语言论》萨皮尔《第二性》《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塞维斯《人类学概论》庄孔韶《后现代时代中的文化理论》马文•哈里斯《母权论》巴霍芬《原始婚姻》麦克伦南《古代史研究》麦克伦南《父权制理论》麦克伦南《人家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摩尔根《古代社会》摩尔根《自杀论:社会现象的研究》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杜尔干《新几内亚人儿童的成长》玛格丽特•米德《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拉德克利夫—布朗《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拉德克利夫—布朗《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埃文斯—普里查德《非洲的习俗与冲突》格拉克曼《东南非洲的叛乱仪式》格拉克曼《人类学百年争论》瑟维斯《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斯基《文化的进化》怀特《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初民社会》罗维《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特纳《洁净与危险》玛丽•道格拉斯《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马尔库斯、费彻尔《古人类学》吴汝康《体质人类学》张实《体质人类学》朱弘《欧洲文明之黎明》柴尔德《考古学之研究》泰勒《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宾福德《新中国的考古研究》《垦丁:台湾南端的考古学天然实验室》李光周《考古学对其研究对象之解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遣欧使节眼中的西方博物馆》潘守永《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时间与传统》布鲁斯•炊格尔《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张光直《物与物质文化》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文化唯物主义》马文•哈里斯《农民社会与文化》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土与中国文化》(“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余英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庄孔韶《当代人类学》W•A•哈维兰《艺妓》《民族志访谈》詹姆斯•斯普拉德利《语言学纲要》蜚声、徐通锵《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戚雨村《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视点》周德祯《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勒茨克《文化的透视——汉子论衡》《日本社会》中根千枝《双语对白族命运的影响》杨文辉、王峰《会话策略》约翰•甘柏兹《行为互动》亚当•肯顿《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日本的智慧:大和民族的乐章》冯伟《普通语言学教程》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人类语言学入门》W•A•Foley《鄂伦春社会的发展》秋浦《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凯•米尔顿《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尹绍亭《民族学通论》林耀华《绥蒙经济的解剖》贺杨灵《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林耀华、切博克萨罗夫《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林耀华、庄孔韶《游牧文明史论》吉尔格勒《乡民社会》沃尔夫《农民经济组织》恰亚诺夫《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斯科特《论城市本质》纪晓岚《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怀特《美国城市史》李庆余、周桂银《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史论稿》王瑞成《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施坚雅主编《当代文化人类学》基辛《中国社会分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当代都市人类学》周大鸣《文化的变异》卡•恩伯、梅•恩伯《中国民族村寨调查•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婚姻家庭的起源》谢苗诺夫《民族志图集》默多克《人类婚姻史》韦斯特马克《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家与中国社会结构》麻国庆《亲属与婚姻》Robin Fox《教育人类学》詹栋梁《民族性与教育》庄泽宣、陈学恂《心理人类学》维特•巴诺《宗教、种姓、俱乐部》《人观、意义与社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文化与自我》马赛勒等主编《文化与个人》克拉克洪等《民族与民族主义》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汪明珂《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菲利克斯•格罗斯《政治人类学:新的挑战、新的目标》马克•阿伯勒《政治人类学》董建辉《宗教人类学导论》鲍伊《宗教社会学》韦伯《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张桥贵、陈麟书主编《地方性知识》格尔兹《文化与实践理性》萨林斯《太平天国宗教》夏春涛《中国民间基督教》孙山玲《影视民族学》卡尔•海德《文化与灵性》庄孔韶《影视人类学原理》保罗•霍金斯《原始艺术》博阿斯《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影视人类学概论》张江华、李德军《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与当代世界》基辛《应用人类学》石奕龙《应用人类学》谢剑《人类学与应用》陈国强《应用人类学》基辛《发展人类学》《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李银河、王小波《同性恋亚文化》李银河《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佛林《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迈克尔•贺茨菲尔德《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人类学理论导论》《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从婚姻制度看克钦社会的“摆动”——读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从婚姻制度看克钦社会的“摆动”——读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从婚姻制度看克钦社会的 摆动读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卢德玉摘要:婚姻家庭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缅甸的克钦社会中盛行的 姆尤 达玛 婚姻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这种婚姻制度带来的等级性使得克钦社会内部充满矛盾㊂克钦地区存在着 掸邦 贡萨 贡劳 三种社会政治制度,其中 贡萨 和 贡劳 是克钦人所特有的,两者间充满矛盾,导致克钦人在两种制度间来回摆动,克钦社会亦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㊂对于贡萨社会来说,理想的秩序是由相关的世系群组成一个等级制的社会,而贡萨制的弱点在于山官总想否认与百姓间的亲属关系,而把他们当作奴隶来看待,这也就成为了非山官贵族及百姓叛乱的理由;对于贡劳制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婚姻维持彼此间的平等,但贡劳社会的世系群的根基很浅,彼此间没有可连接的纽带,内部较为松散,社会结构也就相对的不牢固,难以长期地保持稳定,又使得克钦社会回到贡萨制度㊂因而造成克钦社会在 贡萨 和 贡劳 间的来回摆动㊂关键词:婚姻制度;社会制度;贡萨;贡劳中图分类号:D73/77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129-03㊀㊀利奇先后跟着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思学习人类学,但并没有一味遵从他们的学术思想,而是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也被称为是列维斯特劳斯在英国的代言人㊂利奇于1939年到缅甸的克钦地区进行调查,后因二战留在克钦地区直到1945年,在此期间利奇对克钦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后又因第一手资料在战争中丢失,利奇只得根据自身经历和二手资料撰写博士论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此书后经整理出版,成为学科的经典之作㊂利奇在书中主要描写克钦人的社会结构,提出 钟摆模式 和 动态平衡 两种理论,他认为在克钦地区存在着 掸邦 贡萨 贡劳 三种社会政治制度,其中 贡萨 和 贡劳 是克钦人所特有的,它们两者间充满矛盾导致克钦人在两种制度间来回摆动,使克钦社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㊂ 贡萨 贡劳 制度与克钦的姻亲关系有莫大关联,因此本文出婚姻家庭制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与社会制度的联系㊂一㊁克钦婚姻家庭制度婚姻指男女两性的结合,是获得法律和社会规范认可的夫妻关系㊂夫妻关系确立后,夫妻彼此间负有责任和义务,两者原来所属家庭的社交网络扩大化㊂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制度也在不断变化,从伙婚制到血缘婚制(普那路亚群婚㊁级别婚㊁环状婚)再到对偶婚最后发展为专偶婚(一夫一妻制)㊂一般而言,家庭由不同种类的亲属构成,这里的亲属主要包括具有血缘关系㊁夫妻关系㊁合法收养关系等社会关系的个体㊂家庭具有养育㊁教育孩子,赡养老人等传统功能及其他经济功能㊂家庭有核心家庭㊁扩大家庭㊁联合家庭㊁单身家庭等结构类型,家庭的结构总是和社会经济情况相适应㊂婚姻和家庭相结合,组成婚姻家庭,两者间总是互相对应的,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都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㊂此外,婚姻家庭制度还对亲属制度产生影响,可以说是婚姻家庭制度决定亲属制度,不同的婚姻关系构成不同的亲属关系,婚姻与家庭直接限定亲属的范围,并根据婚姻和家庭的类型决定亲属间的称谓和继嗣类型,婚姻家庭制度与亲属制度㊁继嗣制度等有莫大联系㊂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婚姻形式决定家庭形式,家庭形式决定亲属制度,同属古典进化论学派的摩尔根开创亲属制度研究的先河,并认为 每一种亲属制度表达了该制度建立时所存在的家族(家庭)的实际亲属关系,因此,它也就反映了当时所流行的婚姻形态和家族形态 [1]㊂婚姻家庭制度和亲属制度都包括亲属称谓㊁两性居住形式㊁婚姻规则㊁亲属继嗣等内容,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在本文把两者结合起来从克钦的婚姻家庭㊁亲属关系㊁继嗣形式等方面看克钦的社会关系和结构㊂在克钦社会中,女子与男子婚姻的缔结,需要通过 嫩诗莱 仪式,只有通过这个仪式,才是合法的婚姻,子女才会被社会承认㊂克钦人对婚姻意识很淡薄,因为在921克钦社会中男女间的性关系并没有明显的限制,之所以要成为合法的夫妻,只是为了使女子所生子女在付聘礼的男人所属世系中获得合法地位,尽管该男子可能不是这些子女的生父,子女仍然受到 嫩诗莱 的保护㊂虽然克钦人对婚姻的态度比较随性,但在这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随性,克钦人的通婚范围是被限制了的,实行环状的外婚制㊂克钦人称姻亲关系为 姆尤 达玛 ,其中 姆尤尼指姆尤世系群,他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男性近年来从这些世系群中娶妻子;达玛尼即达玛世系群,他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女性近年来嫁入了这些世系群 ,即当一对男女缔结婚姻关系后,妻子原属的世系群是丈夫世系群的姆尤,丈夫所属世系群就是妻子世系群的达玛,这种姻亲关系涉及男女双方属世系群而不仅仅是他们所属的个体家庭,这也就扩大了通婚圈内男女双方选择的范围㊂ 男子不可以与他的达玛联姻,女子不可以与她的姆尤通婚 这个制度属于母系交表婚 如果一个克钦人从他姆尤尼那里娶了一个女子,并不一定就是娶了个真正的母系交表姐妹,而只是一个分类上的交表姐妹 ,从中可以看出,克钦人的实行单行交表婚,并且通婚的范围从表姐妹扩大到表姐妹所在的群体,从而就结成了两个世系群的姻亲关系㊂克钦社会的 姆尤 达玛 姻亲关系类似于中国景颇族的 丈人种 和 姑爷种 间的关系,可以借助景颇的婚制加深对克钦婚姻制度的了解㊂ 丈人种 和 姑爷种 的涵义就是姑母家中的儿子必须优先娶舅舅家的女儿,但舅舅家的儿子却不能娶姑姑家的女儿,意味 血不能倒流 ㊂这样舅舅家就属于 丈人种 姓氏而姑姑家属于 姑爷种 姓氏, 丈人种 姓氏的女子必须嫁给 姑爷种 姓氏的男子,而 丈人种 姓氏的男子不能娶 姑爷种 姓氏的女子㊂对于 姆尤 达玛 姻亲关系,利奇强调 姆尤 达玛关系是世系群间而非个人间的关系;它被认为是一个持久性的制度㊂双方有一桩婚姻结成之后,达玛世系群就有资格再一次提亲,而且人们也希望他们这么做,实际上如果他们不这样是要受罚的;在任何一个村寨内,如果姆尤和达玛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那么姆尤差不多总是更高等级的世系群㊂ 此外利奇指出克钦社会中的世系群间组成封闭式的 表亲循环路径 ,在加强同一社会阶层世系群之间联系的同时进行群体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缔结婚姻实质就是两个利益阶层的对话,并企图通过婚姻关系维护阶层间的友好关系㊂以上就是利奇对克钦社会姻亲关系的总结,利奇把婚姻关系与克钦社会的等级联系起来,在克钦社会中男子娶妻是 高攀 ,女子则是 下嫁 ,这样就可以明显看出男女双方等级高低,女方一般都要高于男方,以此类推,整个克钦社会都处于这种婚姻的等级制度中㊂克钦社会中存在的 姆尤 达玛 婚姻关系,导致克钦社会以扩展家庭为主要的家庭类型,利奇所说的扩展家庭指 属于同一父系世系群,居住在同一个村寨的所有男性和未婚女性,再加上前者的妻子 [2],克钦社会实行父系世系下的幼子继承制,一般都是以从夫居为主要的居住类型㊂二㊁克钦社会制度的摆动在社会结构方面,利奇主张的结构主义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不一样,尽管他被称为列维斯特劳斯在英国的的代言人,利奇说: 我本人曾是马利诺夫斯基的学生,尽管我看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理论的局限性,但在我的心目中,我仍是一个功能主义者㊂虽然我已经偶尔地使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去解释特殊文化㊁制度的面貌㊂但是,我和列维斯特劳斯在基本观点之间的裂缝还是很宽的, [3]利奇的新结构主义既不同于功能主义也不同于法国结构主义㊂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主张用模式的帮助去解释社会关系,并认为社会结构是一种适用于任何社会研究的方法㊂而利奇则认为 当人类学家试图叙述一个社会制度时,他只需描述社会实体的模式 人类学家描述的结构仅是存在于他心中逻辑构造的模式 ㊂利奇把克钦地区的社会结构分成掸邦㊁贡萨㊁贡劳三种结构类型,也就是三种政治制度㊂掸邦是一种封建的中央集权式的制度,贡萨是一种贵族统治的制度,贡劳是一种民主㊁近乎无政府主义的制度㊂利奇认为克钦社会的政治制度在贡萨和贡劳间来回摆动,是克钦人社会主要的社会制度㊂在贡萨和贡劳制度下还有等级制度㊁婚姻制度㊁继嗣制度等社会制度,这些社会制度也会对克钦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影响,导致克钦社会在贡萨和贡劳间摆动,寻求动态的平衡㊂在克钦贡萨制社会中存在着官种(山官)㊁百姓㊁奴隶三个等级,而且这种等级制度是与他们婚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㊂ 姆尤 达玛 婚姻制度本身就具有等级性,姆尤世系群地位要高于达玛世系群,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男 高攀 ,女 下嫁 ㊂此外等级制度还体现在亲属制度上, 幼子继承山官职位,幼子相对于自己的诸兄长,在世俗和神圣两方面都具有优先性和高阶性;在婚姻方面,实行 姆尤 达玛 母方单向交表婚,嫁出去女人的 姆尤 世系高于接受女人的 达玛 世系,且 姆尤 和 达玛 的关系世代维持不可颠倒㊂ [4]因为地理的缘故,克钦人深受掸人掸邦制度的影响,克钦人羡慕并向往掸邦制,因此,他们摹仿掸邦制,逐渐地克钦社会成为了拥有官种㊁百姓㊁奴隶三个等级的等级031制社会,也就形成了由山官统治的贡萨政治制度㊂在贡萨制度下,每一位山官都拥有自己的臣民和领地,各山官间独立存在,互不从属,在克钦地区,山官之上没有更高的统治阶级㊂克钦贡萨制度的形成是受社会影响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在贡萨制度下,克钦社会并不稳定,因为山官是具有象征性的职位,虽然山官可以主持天神祭祀,拥有大屋子,收取下属的供奉,但山官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东西去拢络下属,并参加生产劳动,同下属吃同样的食物㊂此外,山官还要与下属联姻,山官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下属,加强与下属的联系,巩固统治㊂这也就形成了克钦人特有的 姆尤 达玛 姻亲关系,这样,山官和百姓同属于同一个通婚圈子,彼此之间都是亲戚,这样,山官的下属也是他的亲戚,山官的权利被削弱,下属对山官的义务并没有山官对下属的义务重,山官和下属间属于一种互惠关系而不是统治关系,所以山官想要摆脱这种关系,倾向于否定和下属间的亲属关系,想要形成像掸邦那样的国王与百姓的关系,于是山官开始进行各种转换角色的尝试,这些尝试遭到了非山官贵族的反对,甚至是发动叛乱推翻山官的统治,也就形成了民主型的贡劳制度㊂尽管在贡劳制下似乎克钦社会中的所有世系都是平等的,但由于克钦人仍然实行 姆尤 达玛 的婚姻制度,由婚姻关系造成的等级制仍然存在,且克钦人的乱伦禁忌要求他们不能放弃 姆尤 达玛 ,这样克钦社会仍然属于等级社会的范畴,因等级制的婚姻关系,造成社会内部关系的紧张使得克钦社会由回到了原来的贡萨制度㊂三㊁总结婚姻家庭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克钦社会的贡萨和贡劳制度就是建立在此之上㊂婚姻关系造成社会内部的矛盾和紧张使得克钦社会来贡萨和贡劳间来回摆动㊂因为 姆尤 达玛 的婚姻制度,克钦社会存在山官 百姓等级制和姆尤世系群 达玛世系群之间的对立,对于贡萨社会来说,理想的秩序是由相关的世系群组成一个等级制的社会,而贡萨制的弱点在于山官总想否认与百姓间的亲属关系,而把他们当作奴隶来看待,这也就成为了非山官贵族及百姓叛乱的理由㊂对于贡劳制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婚姻维持彼此间的平等,但因为不能长期地保持这种稳定使得克钦社会又回到贡萨制度㊂克钦社会的不稳定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在外部原因的影响下山官学习掸邦制,渴望拥有独裁的权利,但这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个人欲望的膨胀,对权利的追求㊂继嗣制度也会对社会制度造成影响,在贡萨制度下,实行幼子继承制,兄长们在成家之后可以寻找另外的山头 自立为王 ,兄长们的山官权利是向幼弟 购买 ,通过举行特定的仪式,继承山官的幼子同意兄长成为其下属的地域性山官,所以在克钦地区山官有大中小之分㊂尽管如此,克钦人还是幼子山官为尊,幼子山官世系才是正统,为了表示自己正统的身份,山官们通常会采用家谱的形式把世系群中的每一代人都记录下来,有追溯父系世系的传统,并且,他们还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世系群内部的联系,增强认同感,当世系群发生裂变时也还能找到自己祖先,确定自己所属的等级㊂这种世系群把世系群内部的从属关系传承下来,限制了地域性山官的权利,维持了社会的稳定㊂在贡劳制社会中兄弟姐妹间是平等的,且贡劳世系分裂得很快,因为彼此间没有等级的区别,也就没有必要特意记录谱系,导致贡劳社会的世系群的根基很浅,彼此间没有可连接的纽带,内部较为松散,社会结构也就相对的不牢固㊂利奇通过克钦社会的政治活动来阐释社会结构的变迁,并探求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 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社会可能拥有相同的社会体系人,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人也可能拥有不同的社会体系 ,也就是说文化并不是社会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对社会体系的选择并不一定遵从其文化特征,这是利奇的贡献㊂此外,他的 钟摆模式 和 动态平衡 的概念是对当时盛行的社会结构主义的挑战,且 他所关心的是实际克钦人的行为与理想的克钦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把克钦社会的多样性大略可归诸到两类冲突的伦理制度上 [5],这些都奠定了利奇在人类学界的地位㊂利奇也有一些不足,他对克钦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料掌握得不够充分,并且他主张的 钟摆模式 只是在结构内有限的两极之间摆动,没有跳出结构功能主义的圈子,他的 动态平衡 也只是在结构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和表述㊂参考文献:[1]路易㊃斯亨㊃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纯,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出版社,1977.[2]埃德蒙㊃R.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M].杨春宇,周钦红,译.北京:商务印出版社,2010.[3]王庆仁.利奇及其新结构主义学说[J].国外社会科学, 1981(4).[4]郑少雄. 单一社会 的难题及其解决 再评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 [J].西北民族研究,2009(3).[5]赵旭东.动态平衡中的社会变迁 利奇著‘上缅甸高原的政治制度“评述[J].民俗研究,1998(4).作者简介:卢德玉(1993 ),女,布依族,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西南民族文化㊂(责任编辑:董惠安)131。

政治结构变迁:缅甸比邻地区克钦钟摆模式考究——《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检视

政治结构变迁:缅甸比邻地区克钦钟摆模式考究——《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检视

政治结构变迁:缅甸比邻地区克钦钟摆模式考究——《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检视祁志伟【摘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政治结构的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埃蒙德·利奇认为,政治结构变迁是历史的偶然,其本质上无法重复.人类学家通过田野调查方法试图阐释的政治结构变迁也有其自身学科的局限性,若能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加以辅助解释,其更具逻辑性与说服力.研究发现,社会人类学者关于政治结构的观点基于社会是一个平衡系统的假定之上,利奇以时间跨度与平衡视角提出了钟摆模式的新论,但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来检视利奇的《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①一书,或许"权变"函数的思维依旧不足.研究拟尝试将"权变理论"作为一种介质,从传统与行为两个逻辑系统对利奇关于政治结构变迁观点进行补充与修正,并进一步指出环境的开放性程度、权威的集中与否、非政治组织形成及其影响皆是促进克钦社区"钟摆模式"持续存在的缘由.【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19)005【总页数】6页(P94-99)【关键词】政治结构变迁;钟摆模式;逻辑范式;权变理论【作者】祁志伟【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089一、研究缘起以社会人类学家田野调查或观察的方法,通过族群、村落以及文化仪式等生活现象的描述,进而深入勾勒出“现象——本质”类型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此类方法的优势比较明显。

在《体系》一书中,利奇以“时间”和“空间”作为逻辑维度进行考察,一定程度上开启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研究思维模式,从研究背景、研究范式来看,属于超前的认知和判断。

尽管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国内外人类学科界的认同,但以跨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尚有进一步商榷或深入探究的空间。

(一)社会背景《体系》一书完成于1949年,这个时期恰是以拉得克里夫一布郎为代表的平衡论的社会人类学占上风的时代,也是影响英国人类学主流思想的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_12年)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_12年)

2001年人类学理论一、简答:1、简述莫斯的交换理论2、简述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二、论述:1、试述功能学派的理论要点、并分析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学术观点的异同。

2、试述米德萨摩亚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及有关问题的争论。

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2001年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和简单填空1、整体论2、文化相对主义3、意义( meanings )4、儒化5、人类学包括分支6、写出家庭术语的下分类别( 3 种为限)二、简答1、解说人类学如何研究文化的变迁(原因、过程、结果)2、人类学宗教研究涉及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仪式及其功能的象征理论等,试说明之。

3、举出 1940 年代几位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出版的田野工作代表作( 3 本为限),并说明每本书主要依据的理论和作品大意。

2004年人类学概论一、填空1、弗思(Raymond Firth)是_______国人类学家,他六十多年前发表的________,1944年由中国学者________先生翻译成中文.2、______是美国人类学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实生活中意义.3、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_.,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_____4、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他人文化.二、名词解释1、<西太平洋航海者>2、亲属称谓3、核心家庭4、成丁礼5、“船货运动”6、摩尔根7、语言的谱系分类8、图腾信仰三、简答题1、什么是古典进化论?2、功能学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什么是生态人类学?4、马林诺夫斯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论述题人类学包括哪些分支,其内容如何?你认为研究人类学对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2004年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原始文化>2、莫斯(marcel Mauss)3、许烺光4、多线进化论5、《文化的解释》二、简答题1、传播学派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提出了什么主要理论?2、人类学实地调查(田野工作)有哪些鲜明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论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和理论缺陷.2、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得克里夫·布朗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2005年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1、认知人类学2、形的标准与量的标准3、《古代社会》4、社会学年刊派5、多线进化论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民族学产生的三个标志是什么?2、何谓埃及中心论?3、何谓基本人格?4、何谓文化相对论?5、博厄斯对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持什么态度?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心理学派的形成原因及主要学术思想。

资源、社会与小生境:埃蒙德

资源、社会与小生境:埃蒙德

姜景奎专栏资源、社会与小生境:埃蒙德·利奇的锡兰民族志李静玮 黄靓摘要:在南亚民族学的相关讨论中,亲属制度和土地制度常被视为分割的两个独立话题。

人类学家埃蒙德·利奇通过对锡兰村庄的民族志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锡兰的亲属制度与土地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作品《普伊利亚》延续了其社会人类学的理论思想,集中反映了相关调研成果及学术创见。

土地与维系生产生活的水资源高度关联,体现了村落中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团结,而亲属、婚姻与种姓等制度又区别于市场中利益最大化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是决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并使之产生历时性的变化。

与此同时,资源及社会关系之间所呈现出的关联并非恒定的,而是由传统的公平分配原则所制约。

在殖民与后殖民的国家治理中,相应政策的干预也在改变二者的关系,并引入外部市场、阶级分化等新的话题。

在普伊利亚所呈现的动态变化中,利奇引入了关于生态、社会及其适应性的讨论,并对社会结构、社会团结和人类学案例研究等理论与方法论概念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此外,其对社会生活两方面交错关系的分析有助于从多维度的视角重新审视南亚地方社会。

对于种姓等南亚区域性概念的民族志呈现亦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以回顾其所在年代的学术话语进程及相关的理论图景。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南亚民族学;结构—功能主义;锡兰社会;民族志收稿日期:2023-03-06作者简介:李静玮(1987—),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文化人类学、南亚与喜马拉雅研究、社会与政治理论;黄靓(1998—),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边疆社会学、口岸、移民劳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国藏十九世纪中国-南亚边境民族学资料整理研究”(项目批准号:22YJC850003)的阶段性成果。

埃蒙德•利奇(Edmund Leach)系人类学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

a他最有影响a利奇曾服务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民族学概论

民族学概论

民族学概论一、民族学(1934年成立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民族定义:1、1929年,斯大林(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个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1924年,孙中山的“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五种力的作用3、2005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民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认同方面都有共同特征,有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产生标志:1、1874年,英国不列颠科学进步协会编印民族学田野考查手册《人类学的记录与询问》2、中国最早使用“民族”见188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中国民族学发展:1926年蔡元培在《一般》上发表《说民族学》,提出民族学;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工作(民族识别三次、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少数民族社会性质研究)1980年,中国民族学会成立。

二、文化定义:1871年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格尔茨(文化为一种象征体系)特征:普遍性与特殊性、后得性、分化与整合、变异与涵化结构:二元(物、精)、三元(加制度)、四元(加行为)物质文化:定义P406(生计方式与生计类型、生产工具和技术文化、饮食文化、交换与商业文化、服饰文化、交通与文化行为、建筑与居住格局)精神文化:定义(思维、语言、哲学、科学、伦理、道德、法律、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等)P433(思维语言和民族心理、教育道德和法律、风俗习惯分类:<物质文化生活、社交、家庭、人生、岁时节令习俗特点<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宗教与宗教信仰:<现代宗教的七要素:有创始人或教祖;有教义和经典;有传教场所;有教规;有组织;有神职人员;受法律保护。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共48页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共48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读书报告本书的作者是埃德蒙•R.利奇(Edmund Leach,1910-1989),英国人类学家。

1937年利奇从贸易公司辞职前往台湾研究雅美人,从此走上人类学之路。

同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师从马林诺夫斯基。

1939年他来到缅甸克钦地区调查研究,战后他重返伦敦经济学院,并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与二手资料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

曾任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和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

利奇被认为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在英国的代言人,但他的观点与列维—斯特劳斯有一定的不同,是在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理论,他的结构主义更具有经验主义的根据,因此也被称为新结构主义。

后来他转向了象征体系的研究,利奇的象征人类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对神话、巫术、仪式、宗教等方面的研究。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重新思考人类学》(1963)、《列维斯特劳斯》(1970)、《文化与交流》(1975)等。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这本书作为利奇的成名之作写于1949年,是利奇根据自己对缅甸境内的克钦人社会制度的田野调查资料而写成的。

当时正是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的结构功能论在学术界占上风的时代,倡导平衡论,主张在预设一个平衡的社会系统的前提上,研究出此平衡系统中的社会事实。

当然, 利奇也承认自己的描述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写就的, 但他自认为他的这项研究不同于前人的地方至少有两点, 首先是限定了时间跨度,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时间跨度中, 稳定的结构大约可以保持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光景, 其次, 是在于想搞清楚平衡论假设的理想的模式是什么。

这样他便引人帕累托(Pareto) 的动态平衡(moving equilibrium)的观点, 认为处在平衡态当中的整体现象, 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延展的社会系统。

另外,帕累托所提出的有关从狮子型到狐狸型的统治形式的转换, 也对利奇有很深的影响, 这在后面所论及的有关贡劳制和贡萨制的相互转换中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1也就是说他认为马林诺夫斯基所倡导的功能结构主义缺乏探讨社会的冲突和变迁,只是一味的追求着均衡和稳定性而实际上所谓社会人类学的事实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主张动态的平衡。

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结构安排上没有采用前人的那种田野调查形式,平时社会人类学家所钟爱的实际的田野调查资料不过占了四十几页, 余下的都是二手的民族志材料和大量的历史资料,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第5章“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性范畴”。

追随布朗的人类学家们认为他们所处理的社会从时间维度上看是永远处在稳定的平衡状态当中的,并且相信此种稳定的平衡状态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如果说社会本来就不是处在稳定的平衡状态的话, 利奇认为有关先前的一般社会学的范畴应当进行调整。

首先是有关社会结构的概念,利奇以为,社会人类学家所描述的结构是一种模型,这种模型作为逻辑的建构仅仅是存在于他自己的头脑中的, 但作为真实的社会又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的一个不断变动的环境是一个时间个过程。

从这一过程所导致的变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那些与现在存在的正规秩序相一致的改变。

第二类的改变则反映了正规结构的变迁,如:平等的族群分支所组成的某个政治制度会由一个封建型的地位等级结构所替代。

其次是关于单元社会的概念,作者表示更愿意接受那德尔所认为的,“一个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完备的政治单元的基本观点,即自身完备的社会, 不论是由几个家族组成的小社会还是由几十个家族组成的大社会, 他们中间的裂变和融合, 在社会的结构上并非是保有一致的连续性的,这不仅仅是一种结构性延续进程的组成部分, 而且还包含着结构上的变迁。

此外在书中,作者还对变迁研究中的三个范畴作了新的界定。

⑴首先是关于“模式系统”,利奇认为社会人类学家想要描述一个社会系统时, 他所能描述的也仅仅是一种社会现实的模型, 即是人类学家所构想的“社会系统如何运作”的假设。

这样, 模型系统的各个部分必然就构成了一个处在平衡状态中的整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现实也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现实社会当中充满了不一致, 而且恰恰是因为有这些不一致的存在, 才可以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变迁是怎样发生的。

⑵其次是关于“仪式”,作者认为,所谓仪式是“用来表达结构系统当中,一个社会人的个体的地位, 在这个系统当中,他发现了自己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存在物。

”它并非是是用来描述出现在神圣场合的社会行动,而是用来彰显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象征系统。

他反对涂尔干的对社会行动的神圣和世俗的二分法,认为人的活动大多是处在这二者之间,所以所谓的技术与仪式,世俗与神圣的划分指的并不是类型的划分而多是指同一活动的不同侧面。

他还认为能够对仪式这样的非语言的象征性活动给予一种近似的解释。

关于神话,利奇认为它是仪式的补充物, 二者是同一的、相互包含的。

认为神话是一种以词语的方式进行的陈述,并且与仪式的行动所作的陈述有着相同的内容。

神话和仪式都是一种符号语言, 凭此符号语言, 社会中的权力和地位才能得以表达。

⑶最后一点是利奇提出的所谓的社会结构与文化并非具有共同的边界的看法,认为文化并非等同与社会,文化只提供形式,即社会环境的“服装”。

所以存在有多样的特性,而且是在特定的文化历史条件下被形塑出来的。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通过克钦社会的政治活动来阐释社会结构的变迁,探求社会发展的动力。

利奇认为在克钦社会中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政治制度模式,克钦人面临着两种相互矛盾的生活方式,一种是禅制,类似于专制独裁的等级制;另一种是贡劳的组织的类型,具有无政府的和平等主义的特征。

但实际的克钦社区的类型既不是贡劳制的也不是掸制的, 而是介于它们之间的一种所谓贡萨,这是贡劳制与掸邦制之间的一种折中。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贡萨制的政治结构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

有时可能会由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会使克钦人更倾向于采纳掸的模式, 当社会快要变成真的掸制时,便会有一些社区, 朝相反的贡劳制方向转变。

只有依据这种不稳定的关系才能真正领会克钦社会变迁的实质,这样当地的克钦社区的政治制度便在这两种制度之间来回摆动,利奇认为只有依据这种不稳定的关系才能真正领会克钦社会变迁的实质。

他的这种观点被誉为“钟摆理论”。

利奇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说,从分析的角度上看,把贡萨和贡劳制度看作是分离的社会结构的模式是正确无误的, 但在实际的应用上,这两种类型总是相互关联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两种制度都是有缺陷的。

一个贡萨制的社区倾向于引起反抗,从而导致某一阶段的贡劳秩序。

但对于一个贡劳制的社区,除非它有足够的经济作后盾,否则通常缺乏一种手段来使其社区内的各个亲属分支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

结果,要么是通过亲属裂变而使社区土崩瓦解,要么就是由于亲属群体间的地位差异,而使平等的贡劳制度又恢复到不平等的贡萨制的模式当中去。

2作者认为克钦人在“贡萨”与“贡劳”两种极端的政治模型之间的交错变迁的动态过程,说明关于社会的概念性的均衡模型只是一种幻象,而在实际社会永远不可能处于均衡状态。

作者有对不同氏族的克钦人的生态经济环境、神话仪式等进行对比解读,来说明这种不均衡和动态背后的原因。

利奇的研究也很重视对于语言范畴的研究,即通过对克钦人日常语言的分析来解释其中所包含的社会结构的模型。

例如在婚配的语言范畴中一种叫姆尤—达玛的制度,它也是维系克钦社区政治变迁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姆尤指的是女方的亲属,达玛指的是男方的亲属。

克钦人是一个按照父系继嗣的群体,不论男女,都从父亲那里继承一个或多个世系群的姓氏,但不会从母亲那里继承任何姓氏。

这样的继嗣原则无疑会影响到克钦人的婚姻制度。

所以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 一个男子最好选择他的姆尤亲戚中的女子,一个女子最好选择她的达玛亲戚中的男子。

一个孩子只有在父系继嗣群中拥有合法身份,才可以在这个世系群中争取一些自己该得的权力和地位。

在村寨内部,相对长久的姆尤—达玛关系可以显示出各个亭国世系群之间形式上的政治地位关系,在这个形式体系下,达玛被认定为姆尤在政治上的从属群体,但是若按照克钦人的婚姻原则,任何一个名义上地位低下的群体都可以通过与其他村寨群体进行战略上的联姻。

关于等级,在克钦社会阶层上可分为三等人,即山官、平民和奴隶,但这种区分有时并不明显,因为有一些中间阶层,比如幼子的那一支的亲属就叫作贵族,贵族的亲属不属于山官的直系亲属了,而只是山官的近亲。

但作为贵族的亲属的人却认为他们曾是山官的后裔, 总有一天还会当上山官的。

另外, 克钦人对于财产、权威、各种各样的神灵都有特定的称呼和内涵。

利奇将这些方面的内容按照社会结构的逻辑排列发现这样的结构与在实际中所观察到的事实十分吻合。

并由此找到了克钦社会结构变迁的真正动力,即发现了在克钦社会中,政治制度是从一种贡萨制向贡劳制或从贡劳制向贡萨制的转变,而这转变的动因是在于人们对社会结构应当是什么样的不同解释上。

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在描述上:在对掸人、克钦人及其分支进行介绍时较为混乱,让读者不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对克钦人的定义(因为他采取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人”一种是“语言”)。

而且文章中多有民族志材料不清晰的嫌疑,例如在分析帕朗的村寨的头人时所作的描述等。

其次,利奇认为社会人类学家想要描述一个社会系统时所能描述的仅仅是一种社会现实的模型,即人类学家所构想的“社会系统如何运作”的一种假设。

但是在研究中完全的排斥这样的操作手段实在太难。

即使是作者自己在这本书里也没有摆脱这种他极力批判的研究手段最终也没有摆脱将缅甸高地政治结构拟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总之,本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的“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并展现出了克钦人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

作者的观点既是对结构功能论的挑战,同时也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借鉴,在文化变迁理论和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文献1、2赵旭东:《动态平衡中的社会变迁———读<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评述》,载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