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府与政治

合集下载

缅甸冲突中的国内改革分析

缅甸冲突中的国内改革分析

缅甸冲突中的国内改革分析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长期以来,该国一直面临着内外部的冲突与挑战。

然而,近年来,缅甸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国内改革措施,旨在实现和平与发展。

本文将就缅甸冲突中的国内改革进行分析。

一、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方面,缅甸政府着手推动国内的民主改革进程。

自2010年以来,缅甸进行了一系列的选举,恢复了国内的多党制度。

此外,政府还废除了以前对媒体的严格控制,允许民众自由表达和传播意见。

这些政治体制改革为缅甸社会带来了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环境,有利于解决内部冲突。

二、经济改革与发展缅甸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了经济制裁的影响,限制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为了改善经济状况,缅甸政府积极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开放,通过改革税收政策和减少对外贸易的限制等措施,吸引了外资的投资。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投资,提升了国内的生产力,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三、和平进程与冲突解决缅甸长期以来持续存在着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冲突。

为了实现和平与稳定,缅甸政府与这些武装组织进行了对话,推动了和平谈判进程。

这些谈判的成果包括签署了停火协议,开展了对话与合作,旨在寻求双方的共赢局面。

此外,政府还承诺解决少数民族的合法诉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冲突的根源。

四、社会与文化变革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政府还推动了社会与文化的变革。

政府鼓励民众保持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提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缅甸冲突中的国内改革在政治、经济、和平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国内改革的措施不仅促进了缅甸的发展与进步,也有助于解决内部冲突,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缅甸的改革之路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全面的发展与和谐。

缅甸为什么军方控制政府

缅甸为什么军方控制政府

缅甸为什么军方控制政府对于缅军而言,长期执政绝非上选。

事实上在1988年后,缅军也一直在寻求还政于民,自己可以置身复杂的民事管理事务之外,间接对民选政府进行监督和控制。

缅甸军方不是军阀,他们自诩为缅甸完整与统一的保护者,他们自己受教育水平一点不低,他们很清楚军队不干政的价值和民事治理的复杂性。

不论是2008年还是2021年,不论是苏貌、丹瑞还是敏昂莱,这一基本路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他们要的是保持军队的利益,但也认为还政于民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换言之,缅军很清楚,如果全面接管治理权等于将所有社会矛盾引向自己,而让民事政府负责可以将很大一部分治理责任推给政府,自己仍然可以保持着许多隐蔽的利益网络。

同时,由于缅军直接独立于民选政府同时还控制诸多资源,民选政府治理社会的资源量是不充分的,他们要么选择配合缅军,要么选择支持率下跌,缅军横竖不会倒掉,这才是对缅军更为聪明的控制方式。

从此次政变来看,军队的诉求并不太多,谈判空间仍然存在,并且军队也没有取缔民盟等党派,因此预计他们寻求的仍然是有限的目标,即确保符合军队利益的2008体制不被动摇而不是再度取代民选政府全面接管治理权。

因此,只要大选符合缅军的要求,缅军还政应该就是时间问题。

否则,缅军可能会直接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不满,最后直接动摇2008体制也并非不可能。

但是对于缅甸来说,这种军队-民选政府双轨政治对于缅甸的长治久安不利,民选政府要想夺回权力,要么就要使用武力,要么就是等待军政府自行放权。

目前来看,缅甸的民选政府都不可能有武力可以使用,缅军已经在20世纪60年代基本垄断了控制区内的暴力,有太多办法可以阻止民选政府掌握自己的武装。

同时,民选政府治理能力也较为不让人放心,他们如果真的夺权、军方重回不干政的状态时真的能实现有效治理,而非如同50年代那样引发内斗和腐败也是令人怀疑的问题。

缅甸要想获得稳定的政治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双轨制,某种程度上恰恰是缅甸政治发展合乎逻辑的暂时结果。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原创实用版2篇】篇1 目录一、缅甸的制度背景二、缅甸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1) 选举制度:议会选举、总统选举等(2) 行政体系:总理负责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3) 司法体系:宪法保障、法院系统、法律制度等三、缅甸的经济发展及改革措施(1) 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2) 产业转型升级和外资吸引(3) 减贫扶贫和农村发展等四、缅甸面临的挑战与展望(1) 民主化进程:反腐败斗争、人权保障等(2) 国际合作与贸易关系:中美关系、缅甸与周边国家关系等(3) 缅甸的未来展望:民主化、经济发展与和平进程等篇1正文缅甸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政治制度:缅甸实行总统制,其政治权力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使。

缅甸的选举制度包括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议会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议员,总统选举则由选民选举产生。

缅甸的行政体系以总理负责制为主,中央政府由总理领导,地方政府则由地方官员管理。

此外,缅甸还设有宪法保障的司法体系,包括法院系统和法律制度。

二、经济发展:近年来,缅甸致力于发展经济,其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缅甸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外资吸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缅甸还致力于减贫扶贫和农村发展等措施,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然而,缅甸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民主化进程、国际合作与贸易关系等。

这些挑战将影响缅甸的未来发展。

三、未来展望: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缅甸的未来展望充满希望。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缅甸有望实现更加公正和透明的治理。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缅甸有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促进和平进程。

篇2 目录一、缅甸的制度介绍1.缅甸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发展2.缅甸现行政治体制和制度特点3.缅甸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未来展望二、缅甸政治制度的现状和问题1.缅甸政治制度的主要问题2.缅甸政治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困境3.缅甸政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三、缅甸政治制度的改革方案和建议1.缅甸政治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2.缅甸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措施3.缅甸政治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和支持力量篇2正文缅甸的制度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缅甸国家制度

缅甸国家制度

缅甸国家制度
缅甸是一个共和国,采取总统制。

根据2010年通过的宪法,缅甸总统是国家领导人,由
全国性选举选出。

缅甸国家政府由总统、副总统、国家议会和其他机构组成。

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执行。

总统任期为5年,可以连任一次。

他任命政府的部长和高级行政官员,并主持政府会议。

总统还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决策权。

副总统作为总统的副手,协助总统履行职责。

副总统由总统任命,并在总统离任或无法履职时代行总统职责。

缅甸国家议会由两院组成:缅甸众议院和缅甸少数民族民主联盟议会。

众议院有440个席位,
成员由普选产生,任期为5年。

少数民族民主联盟议会有224个席位,由少数民族普选产生。

议会的职责包括通过法律和政策,监督政府的运作,以及代表人民发表意见。

缅甸的司法系统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并由法官和法律专家组成。

最高法院是最高审判机构,负责处理重大案件和宪法争议。

然而,缅甸的政治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严重批评。

军方长期以来一直在国家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制约了国家向真正的民主制度演进。

近年来,缅甸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仍然面临民主发展和人权保护等诸多挑战。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介绍缅甸(Myanmar)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位于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泰国和老挝等国家之间。

缅甸的制度是指该国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体系和规则。

本文将对缅甸的制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缅甸的政治制度缅甸的政治制度是以军事政权为基础的。

军方在缅甸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着实际的权力。

缅甸的政治体系是以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为基础的。

国家级政府由总统、国家议会和政府部门组成,地方政府由州和区域议会和政府部门组成。

缅甸的总统缅甸的总统由国家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为五年。

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领导国家的政府。

然而,军方在总统选举中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因为宪法规定,总统不能是军方成员或与军方有亲属关系。

缅甸的国家议会缅甸的国家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分别是人民院和民族院。

人民院由选举产生,代表全国各个选区的利益。

民族院由军方委任的议员组成,代表缅甸的少数民族利益。

国家议会负责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和决策重要事务。

缅甸的政府部门缅甸的政府部门包括各个部委和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的各个领域。

政府部门的领导人由总统任命,其中一些重要的职位由军方成员担任。

军方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可以通过这些任命体现出来。

缅甸的法律制度缅甸的法律制度是基于英国法系的。

缅甸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刑法、民法、商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

然而,由于长期的军事统治和政治动荡,缅甸的法律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独立的司法机构和法治观念。

缅甸的宪法法律缅甸的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公民权利和政府机构的职责。

然而,缅甸的宪法在一些方面存在争议,如保护军方的特权和限制公民的权利。

缅甸的刑法和民法缅甸的刑法和民法是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民法规定了民事权利和义务。

然而,由于缅甸的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和司法独立性不足,导致法律的有效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

缅甸的商法缅甸的商法涉及到商业活动和商业合同的规范。

【最新】缅甸政治进程大事记-范文模板 (2页)

【最新】缅甸政治进程大事记-范文模板 (2页)

【最新】缅甸政治进程大事记-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缅甸政治进程大事记
自1948年1月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以来,缅甸境内135个民族并未完全实现和解,不同地区时有武装冲突爆发。

1988年因经济形势恶化等原因,缅甸全国爆发游行请愿,后由军队接管政权收场,缅甸政坛因此近三十年由军
政府执掌。

1988年9月,军队接管缅甸政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
机构。

当年,昂山素季创建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发展成为缅甸最大反对派。

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后,宣布实行多党民主制。

1990年5月缅甸举行全国大选,民盟获胜,但军政府坚持先制定宪法后
交权。

此后,双方矛盾不断,制宪进程屡屡中断,昂山素季也3次被软禁。

201X年8月,军政府宣布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
路线图计划,包括恢复举行制宪国民大会、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举行
多党制大选、向民选政府移交国家权力等。

201X年,军政府主导的制宪国民大会在中断8年后复会。

201X年9月,国民大会完成使命。

201X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全民公决获得通过。

该宪法除了
确立缅甸实行市场经济、多党制及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还规定军队在
各级议会中拥有25%非选举议席及在政府中拥有国防、内政和边境事务部长三个部长职务。

缅甸北部为什么没人管

缅甸北部为什么没人管

缅甸北部为什么没人管缅甸北部没人管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因素、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国际因素等等。

1、政治因素缅甸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由于历史原因,该国长期处于军政府的统治下。

直到2010年,缅甸才实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政治仍然不够稳定,各种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

政治动荡的局面对缅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民族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包括缅族、克伦族、掸族、少数民族等多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民族矛盾和冲突,主要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和文化差异引起的。

特别是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克伦邦、掸邦等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相对落后,加上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力,导致了长期以来的冲突和战乱。

这些地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北部地区的局势更加混乱。

3、经济问题缅甸的经济相对较弱,贫富差距较大,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

这些经济问题也是缅甸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缅甸政府在改革开放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但是由于政治和民族问题的影响,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缅甸北部等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民生问题也较为突出。

4、国际因素缅甸位于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印度、泰国等国家接壤,这也使得国际因素对缅甸的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缅甸历史上一直处于各个国家的影响和干涉之下,如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家都曾在缅甸进行过干涉。

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美国、欧盟等国家也对缅甸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制裁措施,加剧了缅甸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

缅甸的文化: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缅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

近现代以来,缅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缅甸音乐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双重影响。

缅甸北部民族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在各方面都比较接近,艺术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缅甸的最新趋势

缅甸的最新趋势

缅甸的最新趋势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之一,近年来一直在经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转变。

以下是缅甸的一些最新趋势:1.政治转型:缅甸经历了长达50年的军事独裁统治,但在2011年开始进行了政治改革。

民主派领导人昂山素季获释并参加了政治竞选,最终成功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这标志着缅甸逐渐向着民主政体迈进。

2.经济发展:缅甸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国内外投资持续增加,许多外国公司纷纷进入该国市场。

缅甸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计划,以吸引更多外资并促进内部产业发展。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行业的发展,缅甸的经济增长逐渐加速。

3.旅游业兴盛:缅甸的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随着政治形势的稳定和国际制裁的解除,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缅甸,探索这个充满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国家。

特别是因为缅甸的一些古迹和城市,如仰光、曼德勒和著名的葡萄酒庄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4.基础设施建设:缅甸政府致力于发展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经济发展。

这包括修建公路、桥梁、机场和港口等项目。

其中一个最显著的项目是由中国公司施工的缅甸深水港口计划,该计划将使缅甸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

5.能源开发: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因此吸引了很多国际能源公司的兴趣。

大型能源项目已在缅甸展开,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

这些项目对于缅甸的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6.社会变革:缅甸社会在过去几年中也经历了一些变革。

社会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更容易获取新闻和信息,加强了人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意识。

民众更加关注社会公正和民主价值,并对政府的行为提出要求。

7.挑战和机遇:尽管缅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该国仍面临许多挑战。

政府需要应对民族和宗教问题,推动社会和谐。

同时,缺乏足够的教育和健康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障碍。

然而,这些挑战也给缅甸带来了机遇,可以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训,并发展出适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缅甸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

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变化为该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最新版)目录1.缅甸的历史背景2.缅甸的政治制度3.缅甸的行政区划4.缅甸的民族问题5.缅甸的改革与对外关系正文一、缅甸的历史背景缅甸,位于东南亚,地处中国、印度、泰国、老挝和孟加拉国之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在公元 9 世纪至 11 世纪,缅甸曾经建立过强大的蒲甘王朝,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之后,缅甸历经多个王朝的更迭,直到 19 世纪末,英国殖民者占领缅甸,将其纳入印度殖民地。

二、缅甸的政治制度1.议会:议会为缅甸联邦最高立法机构,拥有最高立法权,包括全国大法和地区法案。

议会由联邦总统及代议院、民族院两院构成。

民族院共125 个席位,议员在少数民族候选人中选举产生。

2.总统:缅甸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总统负责制定国家政策、领导政府工作,并在国防、外交等重大事务中拥有决策权。

三、缅甸的行政区划缅甸全国划分为 7 个省、7 个邦和 1 个联邦直辖区。

省和邦是缅甸的行政区划主体,下设县、镇、乡等基层行政单位。

联邦直辖区是首都内比都,具有相当于省的行政地位。

四、缅甸的民族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 135 个民族,其中缅族是最大的民族,占全国人口的 68%。

其他主要民族有掸族、克伦族、克钦族、钦族等。

长期以来,缅甸的民族问题一直存在,部分民族地区存在着民族武装冲突。

缅甸政府一直在寻求解决民族问题的办法,包括推进民族和解、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等措施。

五、缅甸的改革与对外关系近年来,缅甸政府积极推进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政治方面,缅甸政府释放了多名政治犯,放宽了对媒体的控制,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交流。

在经济方面,缅甸政府推行市场经济政策,吸引外国投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在对外关系方面,缅甸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总之,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摘要:一、缅甸政治制度概述二、缅甸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三、缅甸政治制度的特点四、缅甸政治制度的影响五、结论正文:缅甸政治制度概述缅甸,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自20 世纪以来,缅甸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

当前,缅甸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缅甸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在20 世纪初,缅甸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1948 年,缅甸独立,实行议会制。

此后,缅甸的议会制度历经多次调整。

2008 年,缅甸开始实行新宪法,确立总统制。

缅甸政治制度的特点缅甸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统制:缅甸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2.多党制:缅甸允许多个政党存在,但实际政治生活中,主要政党有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和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

3.军队影响力:缅甸军队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根据缅甸宪法,军队在国防和安全事务方面具有最高权力。

4.民族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为解决民族问题,缅甸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参政权等。

缅甸政治制度的影响缅甸的政治制度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总统制的实行使缅甸政府更加集中,决策效率得到提高。

其次,多党制的出现为缅甸政治增添了活力,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使政府更加关注民生问题。

然而,军队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对缅甸的政治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结论总的来说,缅甸的政治制度在不断调整和变革中逐步完善。

当前的总统制和多党制为缅甸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摘要:一、缅甸政治制度概述二、缅甸经济制度概述三、缅甸社会文化制度概述四、缅甸国际合作与外交政策五、缅甸未来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向正文:缅甸,位于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缅甸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从封建王朝到英国殖民地,再到独立国家,直至目前的军政府统治。

本文将对缅甸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国际合作与外交政策进行概述,并对缅甸未来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缅甸政治制度概述缅甸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封建王朝、英国殖民地和独立国家。

在封建王朝时期,缅甸实行君主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国王。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英国对缅甸进行间接统治。

1948年,缅甸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立独立的共和国,实行议会制。

然而,自1962年起,缅甸军方接管政权,实行军事统治。

当前,缅甸政治制度为半总统制,国家领导人为国务资政昂山素季。

二、缅甸经济制度概述缅甸经济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独立初期,缅甸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主要产业进行控制。

20世纪80年代,缅甸开始改革开放,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

然而,由于长期军政府统治、国际制裁等原因,缅甸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的逐渐开放,缅甸经济逐渐崛起,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

三、缅甸社会文化制度概述缅甸社会文化制度丰富多样,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

缅甸有大约135个民族,主体民族为缅甸族。

佛教为国教,占总人口约80%的信徒。

缅甸官方语言为缅甸语,英语为第二语言。

在社会制度方面,缅甸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水平逐渐提高。

此外,缅甸在文化艺术、传统节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习俗和特色。

四、缅甸国际合作与外交政策缅甸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积极参与地区合作。

近年来,缅甸政府致力于改善与邻国的关系,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缅甸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缅甸和中国的民主进程有何不同?

缅甸和中国的民主进程有何不同?

缅甸和中国的民主进程有何不同?在当今全球,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国家的统治方式。

然而,不同国家在民主进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效果都存在着差异。

比如,缅甸和中国就采取了不同的民主进程方式,并取得了不同的成果。

一、政治体制的不同1.缅甸采取的是多党制,中国则是单党制。

缅甸的多党制政治形态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民主基础。

与之相比,中国采用的是单党制,虽然时常举行选举,但选举结果往往不会影响政治体系的改变。

2.缅甸的军政府实际掌握实权,中国则是采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尽管缅甸在2008年通过宪法,取消了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地位,但实际上,仍有许多军官拥有相当的权力。

而中国则是采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履行国家立法、监督、审查、决定等职能。

二、行政管理的不同1.缅甸的政府机构较弱,而中国政府机构则非常庞大。

缅甸的政府机构不够完备,职能不明确,但在过去几年里,政府逐渐加强了其权力,并为了吸引外商,出台了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措施。

而中国拥有庞大的机构,职能划分明确,管理起来较为高效,但也因此出现了某些官员利用职权、权力腐败等问题。

2.缅甸的行政管理落后,取决于个人行为;中国的行政管理基于制度化管理。

缅甸政府的行政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系统性不够完善,行政管理依靠个人能力和经验等方面。

而中国则是以制度为基础,进行全面的管理,政策的实行和管理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程序。

三、表现结果的不同1.缅甸的官员腐败问题较为严重,中国则通过反腐败斗争获得了较大的成果。

缅甸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相当严重,并一度成为政治危机的导火线。

与之相反,中国通过对腐败的打击,有效地减少了官员的腐败行为,并为国家的民主进程注入了正能量。

2.缅甸民主进程相对滞后,而中国则是日益发展。

缅甸的民主进程远远滞后于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需要加强。

而中国则在不断的发展中,民主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结论两国政治制度、行政体制、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都有着特点和成果,尽管在某些层面上存在异同,但作为两个发展型国家,两者都需要在自己的民主进程中逐步完善制度,良性循环发展。

缅甸的制度 -回复

缅甸的制度 -回复

缅甸的制度-回复缅甸,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

这个国家的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许多变革,从军政府到目前的民主政府。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缅甸制度的问题,帮助读者对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一步:军政府的崛起在1962年至2011年之间,缅甸曾由军政府统治。

当时的军政府名义上为军事委员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具有控制权。

这个时期,缅甸经历了经济停滞、民主缺失和人权侵害的局面。

许多政治反对派成员被监禁或流亡,并在国际上受到谴责。

第二步:民主化的前景由于国内外的压力,军政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应对国内外的关切。

这些改革包括释放政治犯、放宽对新闻和媒体的控制、举行选举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和平对话。

2010年,缅甸举行了国会选举,成立了一个由军政府和平民共同组成的议会。

然而,这个议会在军政府的干预下仍然受限制,且大部分军政府的高级军官依然在政府部门中担任重要职位。

第三步:选择改革的民主化2011年,军政府宣布了一项全面的政治改革计划,包括允许反对派领导人以及其他派参与政治进程。

这项政治改革计划被认为是缅甸转向民主化的里程碑。

2012年,全国民主联盟(NLD)领导人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当选为国会议员,在2015年的选举中,NLD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国会选举,并组建了新政府。

这标志着缅甸从军政府过渡到民主政府。

第四步:民主政府的挑战尽管缅甸实现了民主转型,但该国的民主政府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军方仍然在政府中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权力。

军方拥有三分之一的席位,可以否决宪法的任何修正案。

此外,军方还控制着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和自然资源。

其次,缅甸的内部冲突和少数民族问题也是较大的挑战。

国家各地的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土地和资源分配、民族认同和自治权等。

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对话和解决。

第五步:经济开放和发展随着政治改革的进行,缅甸逐渐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缅甸邦的行政机构 -回复

缅甸邦的行政机构 -回复

缅甸邦的行政机构-回复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之一,其行政机构由中央政府和邦级政府两个层级组成。

中央政府是缅甸的国家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全国的政策和法律。

中央政府的核心机构是总统府、内阁和联邦议会。

总统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总统领导,总统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内阁则由总统任命,包括国务院和各个部门的部长。

联邦议会是缅甸的立法机构,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有34个席位,下院有440个席位,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邦级政府是缅甸境内各个邦的行政机构,这是缅甸政治体系的一个特点。

缅甸一共有14个邦,每个邦都由一个首席部长和邦议会组成。

首席部长由邦内议会选举产生,他负责领导和管理邦级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

邦议会是邦级政府的立法机构,议会成员也由选民选举产生。

邦级政府的权力相对于中央政府较为有限,然而邦级政府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享有相对自治权。

例如,邦级政府有权负责邦内的经济发展、土地管理、教育、卫生等事务。

同时,邦级政府还有权与中央政府协商分配国家预算、税收以及其他资源。

缅甸的邦级政府在实际运作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分离主义运动,一些邦内依然存在政治不稳定的情况,邦级政府面临着安全问题和民族冲突的挑战。

其次,一些邦级政府面临着财政困难和资源短缺的问题,限制了邦级政府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缅甸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其中之一是加强中央政府和邦级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中央政府通过分配资金和资源,支持和促进邦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努力。

另外,缅甸政府也鼓励各个邦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民族冲突和安全问题。

总之,缅甸的行政机构由中央政府和邦级政府两个层级组成。

中央政府负责全国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而邦级政府则负责邦内的行政事务。

然而,邦级政府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安全问题和财政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缅甸政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和邦级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同时也鼓励各个邦级政府之间的合作。

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实现缅甸的全面发展和稳定。

对缅甸局势的分析报告

对缅甸局势的分析报告

对缅甸局势的分析报告缅甸局势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旨在对目前的缅甸局势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提供对该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深入理解。

政治局势分析:缅甸政治局势自2021年2月军方发动政变以来,陷入了动荡和混乱之中。

政变导致民选政府被废黜,政治领导层被解散,军方接管了政权。

此举引发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

军方对抗议者采取了强硬手段,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紧急状态。

然而,缅甸的政治危机远远超出了针对军方政权的抗议。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独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各种内部冲突。

政变进一步激化了社会分歧,并导致了新一轮的冲突和暴力事件。

除了与军方对立的示威者外,一些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也加入了抗议行动,加剧了国内的不稳定因素。

经济局势分析:缅甸的经济受到了政治动荡的严重冲击。

政变和抗议活动导致了资本外流、投资减少和市场信心下降。

全球各国也对缅甸实施了制裁措施,这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面对国内外的压力,缅甸政府亟需稳定局势并重建信任。

然而,政府的应对措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质疑,特别是对待抗议者的镇压行动。

这使得政府在国内国际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局势分析:缅甸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抗议活动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拘留,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各种人权侵犯行为不断出现,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谴责。

此外,缅甸的民主进程受到了严重削弱,社会稳定和和谐面临巨大威胁。

缅甸的局势恢复和稳定仍然具有挑战性。

政府需要解决民众关切,恢复对话和协商机制,并采取包容性政策以减轻社会紧张局势。

国际社会应助力缅甸,通过外交手段和经济援助,帮助推动和平解决该国的政治危机。

总结:缅甸目前的局势复杂且严峻,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影响。

政府、抗议者以及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使得缅甸面临着诸多挑战。

国际社会应该继续关注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促进缅甸稳定、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实现。

缅甸国情报告

缅甸国情报告

缅甸国情报告一、引言缅甸,正式名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

缅甸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缅甸的国情。

二、经济状况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但近年来在工业和服务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农业方面,缅甸拥有肥沃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主要种植稻米、小麦、果蔬等农产品。

工业方面,缅甸的纺织、制药和矿产开采等行业逐渐壮大,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缅甸的旅游业也具有巨大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三、政治形势缅甸的政治形势复杂多变。

过去几十年,缅甸经历了军事独裁统治,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然而,近年来,缅甸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开放选举、释放政治犯以及与少数民族组织签署和平协议等。

这些改革为缅甸的民主进程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少数民族冲突、宪法改革等。

四、社会状况缅甸社会具有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特点。

主要民族包括缅族、掸族、克伦族等。

在社会发展方面,缅甸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医疗设施不足等。

此外,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

然而,缅甸政府正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以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

五、环境保护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资源和矿产等。

然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成为缅甸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缅甸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森林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六、国际关系缅甸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缅甸与邻国如中国、印度和泰国等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同时,缅甸也积极参与东盟等地区组织,与国际社会保持着广泛的合作。

缅甸政府希望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七、结论综上所述,缅甸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

缅甸历史上的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

缅甸历史上的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

缅甸历史上的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缅甸早期历史上,它的政治格局与中国和印度的相似。

缅甸一直是个农业社会,政治上是由一个强权王朝领导的蓝衫军控制着。

这个强权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自己独立的状态,但在19世纪末期,英国却向缅甸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从而让它成为了英国殖民地。

在英国殖民期间,缅甸政治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英国人占领了缅甸,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同时还对其行政和法律机构进行改革。

这种影响促使缅甸几个世纪以来守卫的文化特色开始渐渐消失。

英国殖民时期,缅甸的经济发展得比较迅速,但是缅甸人的政治权力却完全被剥夺了。

20世纪初,缅甸逐渐走向独立。

1948年,它终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了一个主权国家。

然而,缅甸当时还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政府,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都比较保守。

在1948年至1962年这段时间里,缅甸的政治局势不断动荡。

首先,缅甸对内掀起了左右翼政治斗争,然后又出现了分裂国土和当地少数民族武装斗争的问题。

这种动荡局势还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对缅甸进行的一系列干预。

整个时期,缅甸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1962年军方政变之后,缅甸进一步走向了军事独裁和独裁政治。

从那时起,军方成为了缅甸的实际统治者,一直到21世纪初。

军事政府改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SAPDC),并于1990年举行选举,但结果却被推翻了。

2008年,缅甸再次进行政治改革,并举行了选举,结果由新当选的总统领导了正在进行的民主化改革。

2011年,缅甸国会成立,进行国家事务管理。

2012年4月,军方削减了一半的席位,释放了大量政治犯并撤销了赛文伊省或仰光周边地区的紧急状态执法。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引入,这个曾经的农业国家正在逐渐转型为一个具备产业和制造能力的国家。

在对外关系方面,缅甸也面临很多难题。

在19世纪末期,英国因为要控制上游的中国、缅甸、越南、控制下游的印度使用了重要的港口设施而向这些国家侵略。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

缅甸的制度摘要:一、缅甸政治制度概述二、缅甸经济制度三、缅甸社会文化制度四、缅甸教育制度五、缅甸宗教信仰与政策六、缅甸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七、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缅甸政治制度概述缅甸,全名缅甸联邦共和国,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具有议会制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

自1948年独立以来,缅甸历经多次政治变革。

2010年开始实行民主改革,2015年举行multiparty 选举,民选政府正式上台。

现行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议会为立法机关,实行的是一种联邦制。

二、缅甸经济制度缅甸经济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过去几十年,缅甸经济受到国际制裁和内部冲突的影响,发展缓慢。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的变革,缅甸政府逐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吸引外资,发展私营经济。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三、缅甸社会文化制度缅甸社会文化制度多样化,各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相互交融。

全国约有135个民族,主体民族为缅甸族。

佛教为国教,占总人口约80%的信徒。

缅甸政府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缅甸教育制度缅甸教育制度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实行免费教育政策。

基础教育为义务教育,涵盖六年小学和三年初中。

中等教育包括两年高中和两年中专。

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大学、理工学院和师范院校。

五、缅甸宗教信仰与政策缅甸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各种宗教信仰。

佛教为国教,政府积极参与佛教事务管理。

同时,政府也关注其他宗教的发展,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六、缅甸与国际社会的互动缅甸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近年来,缅甸政府积极参与地区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与此同时,缅甸政府与部分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在人权、民主、民族和解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七、总结与展望缅甸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经历着深刻变革。

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缅甸政府致力于实现国家和平、发展、繁荣。

缅甸冲突背景下的国内外舆论分析

缅甸冲突背景下的国内外舆论分析

缅甸冲突背景下的国内外舆论分析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多年来的内部冲突和政治动荡,该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近期,缅甸再次陷入冲突和动荡之中,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这一背景下国内外舆论的分析进行探讨。

一、国内舆论分析1.政府官方立场缅甸政府在冲突发生后立即采取行动,表达了对冲突的严肃态度,并坚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政府官方媒体强调解决冲突的重要性,并宣传政府的努力和政策。

2.民众声音缅甸的冲突涉及多民族之间的矛盾,影响广泛且深远。

部分民众对政府的处理手法持批评态度,认为政府未能有效化解冲突。

一些民众认为政府应更加倾听和尊重各方的声音,并寻求更加全面公正的解决方案。

3.民族主义情绪在冲突背景下,民族主义情绪也开始抬头。

部分民众开始对其他民族产生敌对情绪,加剧了分裂和对立。

他们对冲突的分析往往偏向支持自己民族,对其他民族持有偏见。

这种情绪加深了国内的撕裂,也对和解和和谐构成了威胁。

二、国外舆论分析1.国际社会的关切缅甸的冲突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关切,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冲突。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和平解决冲突对缅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2.媒体报道和评论国际媒体对缅甸冲突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和评论。

有些媒体关注冲突的各方立场和关键问题,力求在报道中保持中立和公正。

但也有一些媒体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导,可能会加剧冲突的敏感性,并导致更多的误解和对立。

3.国际援助和压力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缅甸提供援助,并加大对政府的压力,促使其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来解决冲突。

这种国际援助和压力有助于推动缅甸冲突的解决,同时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该国问题的重视和关切。

三、舆论对冲突解决的影响1.增加对话机会舆论的关注和呼吁使得各方更加重视对话与谈判的重要性。

舆论的监督和指导有助于推动各方停止武力对抗,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

2.促进国际援助国际舆论的呼吁和压力使得国际援助得以加大,有助于改善冲突地区的人道状况和推动冲突解决。

缅甸冲突宪政改革与发展

缅甸冲突宪政改革与发展

缅甸冲突宪政改革与发展缅甸,作为东南亚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面临着内部冲突和政治不稳定的局面。

然而,近年来,缅甸政府通过宪政改革力图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

本文将探讨缅甸冲突宪政改革与发展的背景、措施和展望。

一、背景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一直面临着来自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冲突。

这些冲突源于地方民族的要求自治以及资源和权益的分配。

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给缅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为此,缅甸政府决定进行宪政改革,以解决冲突,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二、措施在缅甸冲突宪政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首先,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和平协议。

这些协议旨在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地方民族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分歧。

政府与多个民族武装签署了停火协议,缓解了局势紧张,为和解开辟了道路。

其次,政府致力于加强地方自治。

在宪政改革的大框架下,政府推动了地方政府议会的设立,使地方民族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自治权。

这一举措有助于平衡中央政府与地方民族之间的力量分配,减少了冲突的可能性。

再次,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缅甸地域广阔,交通不便成为阻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修建公路、桥梁和铁路,提升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发展。

最后,政府大力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

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成本的劳动力,吸引了众多外国投资者的目光。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资投资的政策,提供了优惠条件和便利措施,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起飞。

三、展望缅甸冲突宪政改革的效果已初见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难。

首先,冲突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尽管政府与多个武装组织签署了停火协议,但仍有一些地区仍在发生冲突。

政府需要与所有冲突方保持对话和合作,寻求全面的和平解决方案。

其次,地方自治还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地方政府议会的设立增加了地方民族的话语权,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制度和资源上的不平等。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地方自治的机制,确保各民族在发展中的平等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甸政府与政治三个问题:一、缅甸为什么建立了军政权并能长期执政?二、长期执政后军政权为什么要举行大选?三、大选后缅甸政权的走向如何?一、缅甸为什么建立了军政权并能长期执政?1962年缅甸军队发动政变建立军政府,到2010年多党制选举,军政权执政近40年。

为什么缅甸会建立军政权?军政权为什么能长期执政?一)军政权建立的原因1948年缅甸与英国和平谈判而获得独立。

独立后仿效英国,建立了议会民主的联邦制国家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建立了军政权☐许多国家发生军事政变的共同原因:政府不能有效地领导和控制军队缅甸军事政变的特殊原因:军队精英不认同议会民主制,认为议会民主制政府不能解决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独立后缅甸议会民主制政府的生存危机☐独立后缅甸议会民主制政府的合法性程序合法性:选举(P188、220)魅力合法性:独立运动领导人昂山、吴努等☐独立后缅甸议会民主制政府的有效性政府不能有效镇压共产党的武装叛乱(武装斗争)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少数民族的分离运动(尽管实行联邦制,赋予少数民族在民族院的代表权、少数民族聚居的邦的自治权,但少数民族仍有强烈的分离运动)政府未能有效避免执政党“自由联盟”的派系斗争和分裂政府未能有效处理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冲突政府未能有效发展经济显然议会民主制政府未能有效应对面临的挑战与危机,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受到较大威胁,社会经济发展落后,造成民众,尤其是军队精英的极大不满。

☐结论:西方式议会民主制本就在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缅甸缺乏生长的基础,独立后缅甸议会民主制政府缺乏有效性更是雪上加霜。

缺乏有效性是军队不满政府并举行政变的主要原因。

(二)军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文官政权:文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国家最高权力组织是选举的国家机构;军队服从文官政府的领导和控制)军政权:军政权的含义:军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军事组织是国家最高权力组织军政权的统治方式分为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

前者由军事组织(非军队)替代政府,后者由军队退居政府幕后。

1.1962-1974年军政权(直接统治)2.政府体制:废除议会民主制,建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体制,委员会主席奈温将军拥有所有立法、行政、司法权力。

建立各级“革命军事委员会”体系3.政党制度:成立“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4.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国有化、工业化、自力更生)5.确立“缅甸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意识形态a)缅甸式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异同(p189)b)缅甸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p189)2. 1974-1988军政权(间接统治)☐立宪:1974年,通过新宪法。

废除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一党制: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纲领党为唯一合法的具有领导地位的政党☐单一制:一院制“人民议会”☐政府体制:军政府权力移交给“人民议会”;奈温等高级军官脱去军装,当选为总统,兼任总理,各级军官与退役军官担任官职☐非竞争性的定期选举(通过以上设制,军政权“还政于民”,转型为民选政府吗?)结论:政府施政,但军人控制各级政府机构,军人控制社会主义纲领党,而社会主义纲领党则控制同级的“人民委员会”,实质还是军人统治、3.1988-的军政权(直接统治)☐直接统治回归的原因:1988年的政治危机1988年骚乱的原因✓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治改革:反对一党专制和奈温的独裁骚乱对军政权的冲击✓政权不稳:奈温辞去党政职务;继任的盛仑也辞职;文人貌貌接任,宣布将结束一党制、举行多党选举✓民主势力兴起:昂山素季和反政府政党“争取全国民主联盟”资料:昂山素季☐昂山素季(台湾译为翁山苏姬,港澳译为昂山素姬,马新译为昂山舒吉),1945年6月19日生于缅甸仰光,是缅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但现被缅甸军政府软禁于其寓所中。

1990年她获得萨哈罗夫奖,翌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昂山素姬,是领导缅甸独立的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的女儿。

在她两岁的时候,父亲遇刺身亡,她在母亲的抚养下成为牛津大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学士,毕业后留校任职,并任职于联合国、不丹外交部等处,在缅甸以外的国家生活了28年。

☐1972年,昂山素姬与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国学者、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结婚。

在婚后的头15年生活中,她在牛津照顾家庭,生养孩子,静静地过日子,避免跟流亡的缅甸异见人士接触。

她甚至回避对吴奈温的谴责,不展示任何直接卷入缅甸政治的迹象。

☐1988年3月,昂山素姬回国探望中风的母亲,正值缅甸发起反抗军政权的游行示威,各种势力要求她出来领导民主运动。

☐1988年9月27日,昂山素姬组建了自己的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并出任总书记。

民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

☐军人直接统治的重建:☐最高权力组织为军队组织。

1988年9月,军队政变,废除1974年宪法,成立军人直接统治的“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恢委会”)。

1997年11月,“恢委会”改组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和发委”),“和发委”主要由三军司令和地方军区司令组成。

“和发委”下设委员会,分别协调和监督政府机构。

“和发委”分为四级组织。

☐军队掌握行政权。

内阁成员由“和发委”任命,主要由现役高级军官和退役军官担任。

☐经济转型:新一代的军人领袖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实行“开放”经济政策;☐预备立宪军政权长期执政的原因☐军政权的执政能力:☐暴力或强制力(强迫民众服从的能力)☐军队、执政党、政府☐合法化能力(汲取民众自愿服从的能力):☐绩效(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第二个问题:军政权为什么要举行大选?缅甸总理登盛今年2月3日呼吁联合国致力于解除国际社会对缅甸的制裁,以使缅甸经济能够正常发展,政局保持稳定。

军政府统治下尽管局势稳定,但却暗藏种族动荡的危险1988年来反军政府的民主运动。

军政府长期软禁昂山素季,反而增加了昂山素季的道德光环。

☐僧侣在缅甸有较高地位,连军政府都不敢怠慢☐2007年缅甸“藏红花革命”☐The saffron revolution☐原因一:国内外要求民主和改革的压力,促使军政府必须做出回应☐原因二:军政府有信心控制大选后权力移交的风险☐精心准备,确保大选支持军队的政党获胜☐制宪确保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作用☐候选人最多政党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有1112名各级议会候选人。

☐巩发党是由1993年成立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巩协)演变而来,缅甸领导人都曾是巩协的名誉主席。

巩发党中央执委多数是现任政府部长。

分析人士认为,巩发党具有执政资源优势,候选人又多,取得最多议会席位悬念不大。

☐巩发党最大竞争对手是有广泛组织基础的老牌政党———民族团结党。

该党由原执政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在失去执政地位后于1988年改组而成。

本次大选该党提名了近1000名各级议会候选人☐候选人数占第三位的是全国民主力量党,有约160名各级议会候选人。

该党是今年新成立的政党,是由一批从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分裂出来的、由原民盟中央执委组织的政党。

☐作为民主路线图的第五步,大选过程是不是民主的?☐大选是民主公正的,还是一个“秀”?☐英美斥选举不公☐“缅甸反对派指责军政府操控选举”☐“缅甸将举办大选拒绝外媒和观察员入境”☐人物周刊:军政府公布了选举法和政党组织法,你觉得是否公平合理?☐吴觉敏:如果从西方民主的游戏规则来看,当然不公平、不合理,不但军政府不选就占据了25%的席次,同时,给予其他政党登记参选的时间如此之短,颇有突然袭击的味道。

但是,从僵持了几十年的政治死局来讲,这又是进步。

有选举,军政府的统治就有了结束的可能,而不穿军装的政府,总比拿着枪的军人执政好。

☐或许大选民主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缅甸大选开辟了政治变革的道路☐三、大选后缅甸政权的走向如何?迅速的民主转型模式印度尼西亚模式后印度尼西亚模式第一种走向:迅速的民主转型“曼德拉效应” :极短的时间内带来翻天覆地的政局变化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总书记昂山素季14日发表其获释后的首次演讲。

她宣称将继续为缅甸的法治而奋斗,并希望同缅甸领导人直接对话。

缅甸不可能有“曼德拉效应”:昂山已经被边缘化,军政府不视为威胁才释放。

就是否抵制大选,民盟就已经出现分裂,力量大为削弱,并且在新政府的威逼利诱下还有可能进一步分化;民盟还未合法化,新政府视情况可以取缔之☐第二种走向:印度尼西亚模式“可控的民主”:一方面是民主的程序要件:多党选举;另一方面是民主的价值要件:缅甸式价值观:四个国家目标,以及威权的制度性控制:军队发挥政治领导作用。

新宪法规定,缅甸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是三军总司令则为缅甸各种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新宪法还规定,军队将继续在国家政治方面发挥作用,并在各级议会中拥有由三军总司令提名、非选举产生的25%军人议员席位。

《缅甸新光报》载缅甸总理吴登盛发言:选举使缅甸过渡到一个人民渴望的有纪律的民主体制要件:强人、军队精英团结、军队支持的政党一党独大、政府的绩效合法性较强;外部支持力较强第三种走向:后印度尼西亚模式“渐进民主转型模式”人们设想“军政府将自身视为一个要求逐步向民主转型的过渡或看守政府”,如苏哈托政权后的民主化要件:合法性危机,民众不满增强;反对党势力崛起,缺乏强人,军队精英分裂;外部促变压力增强。

结论:综合考虑缅甸的基本政治经济问题、国内政治势力的关系、国外影响三个因素,可以认为:缅甸军队的作用不可替代、亲军方政党势力强大、缅甸政府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因此大选后缅甸政权可能将重演印度尼西亚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