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教学文档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幵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刜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幵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幵能用除法竖式迚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准备15根小棒,尺子、白纸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运动会,学校打算用15盆花来装扮校门口,每几盆为一组如果由你来设计摆放这些花,你打算怎样摆呢?请同学用圆圈代替花在草稿子上画一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然后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摆,每堆几个,摆怎么样的图案。
在摆设过程中,学生会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幵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啊,如果觃定了每堆的数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沿着老师铺好的路走下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真实的生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认识余数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一)、没有余数。
提问:15盆花摆完了吗?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15÷3=5(堆)这个5表示什么?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2、学习整除除法竖式。
(1)、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在除号外面写除数,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上方,与个位对齐。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的定义和概念。
2. 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以及如何处理余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采用讲解法,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 准备练习题,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讲解和演示。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苹果树、水果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同学们,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还剩下几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1. 教师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就会产生余数。
2. 教师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先算出商,再用被除数减去商乘以除数,得到余数。
3. 教师进行示范性运算,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计算除法运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概念,学会进行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解决带余数的除法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白板、教学课件、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和复习,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除法吗?除法的运算规则是什么?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详细解释除法的概念。
例如,除法是一种运算,用来分割一个数为若干等分。
除法运算由被除数、除数和商组成。
商是指除法运算的结果,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所得到的商数。
2. 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
例如,如果将12个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糖果?三、计算除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48除以6等于几。
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的步骤。
例如,先试探性地进行一次估算,然后进行精确计算。
四、解决带余数的除法问题(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带余数的除法。
例如,如果将1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可以得到几个苹果?是否有剩余的苹果?2. 教师教授学生带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例如,首先进行整除运算,然后计算余数,并用余数表示答案。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知识。
2. 教师提醒学生复习本课时的知识,做好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拓展:1.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带余数除法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2. 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3. 引导学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每个人需要支付的金额等,增加课堂的实用性。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
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59-61页例1、例2和“做一做”。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8×7= 12÷6= 9×5= 32÷8=4×5= 14÷7= 6×8= 54÷9=(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出示主题图:二(1)班可真热闹,想不想去看看呢?原来二(1)班正在用小棒摆图形呢。
学生说一说图意。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1、教学例1.①把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一摆。
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为什么用除法?②如果增加1个草莓呢?你会摆吗?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你遇到什么问题吗?③都是摆草莓,有什么不同呢?小结:其实在生活中,有时候分东西正好分完,有时候也会遇到分不完得情况,这里多出来的不够分的,给它起一个名称叫“余数”④刚才剩下的1个叫什么?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理解余数的吗?⑤怎样在算是里表示这个余数呢?说明:在商3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7÷2=3(盘)……1(个)2、教学例2.①用小棒摆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②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你们能列出算式解答吗?试试看?③根据算式,引导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④师生互动归纳: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3、有16个苹果,每人分3个,最多能分给()个人,还剩()个。
4、1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支,还剩()支。
5、出示算式:()÷6=()……()猜猜余数可能是几?四、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1、()÷6=()……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余数的概念,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余数的概念,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整除和素数的知识,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话题。
2. 学习余数的概念1.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剩下的部分称为余数。
2.让学生举例说明余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介绍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4. 练习1.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
2.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订正。
5. 拓展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拓展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余数的概念,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拓展练习:收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方法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巩固和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困惑,请及时向老师提出,老师会尽力帮助你解决问题。
祝大家学习愉快!。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理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求商和余数。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求商和余数。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特点。
2. 掌握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如何确定商和余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除法算式卡片。
3. 实物或图片用于举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除法吗?除法中有没有余数?有余数的除法和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什么不同?2. 讲解新课:(1)介绍有余数的除法概念,讲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特点。
(3)教授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求商和余数的方法。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求出商和余数。
(2)相互交换答案,检查是否正确。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应找回的零钱等。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强调重点知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黑板、实物等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采用实例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举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判断其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49_____p50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书写格式,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诱发联想1.游戏引入课题。
(作为课前热身游戏)师:咱们来做个小游戏,从1开始。
依次往下数,1,2,3,4,5,轮回来,6,7,8,9,10.一直这样数下去,每个数字都对应一个手指,这个游戏叫做你来说我来猜。
现在你任意说一个20以内的数,我都能找到对应的手指在哪里。
谁愿意说?生说一个数,师指。
师:太小看我了,我们来数一下。
师:30以内的。
生说一个数,师指。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
师:再大点,来个更大的。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老师反应很快,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奥秘,有兴趣吗?非常有信心的孩子。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一)教学除法竖式1、教学竖式师:在我们的黑板上有12根小棒,如果照这样摆(出示课件),每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你能摆几个三角形。
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
(1)说算式意思。
师:看着这个摆放情况,你能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吗?生:12÷3=4(个)师:他说的对不对啊?好,我把他的算式写出来。
师:算式中的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生:12代表有12根小棒,3表示每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4表示能摆4个三角形。
师:说的真好,掌声鼓励一下。
(2)教学竖式师:除法还有另外的形式来计算,那就是竖式,(知道除法的竖式怎么写吗?在自己的本子上试试看)你能不能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竖式?①生尝试。
对错误的列法先予以肯定:你对知识能够迁移,很有创造力;你又自己独到的想法。
人教版三上有余数的除法word版教案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式。
(二)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式,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培育学生初步的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成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式。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图及投影片。
学具:11根小棒。
教学进程设计(一)温习预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8÷4=36÷9=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进程。
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里最大能填几?3×()<22 4×()<37()×2<11 ()×5<38(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同窗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第一幅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学生动手操作。
(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
6÷3=2订正时,提问:(1)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2)在横线下面为何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若是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如何分?分分看。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
(教师行间指导)提问:(1)出现了什么情形?(每盘放2个,还剩1个)(2)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
如何列式计算呢?(7÷3=)如何写竖式呢?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适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教师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实际分掉几个梨?(6个)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无剩余?(有剩余,剩1个梨)教师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教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特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中,认识余数,发现余数的特点,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中,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特点,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什么叫平均分吗?……把6根棒,每2根一份,怎样分?……把7根棒,第2根一份,谁能分?……在生活中似这样不能平均分的例子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1.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1)①教师:把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②请学生列出算式:6÷2=3(盘)③思考:如果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会出现什么情况?④教师: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
剩下的这1个草莓,不够再摆一盘了。
⑤请学生列出算式:7÷2=3(盘)……1(个)⑥教师:在除法算式中,“1”叫做余数,它表示什么?⑦小结:我们在平均分的时候,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正好分完,要么不能正好分完,有剩余。
这种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我们就把这种情况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巩固练习①课本60页做一做第1题。
(加深认识余数就是剩余的数)②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老师演示。
2.认识余数比除数小的特点。
(利用小棒摆图形)(1)摆正边形(课本61页第2题,目的要发现余数比除数小)①教师:用你手中的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有没有剩余的小棒?用算式表示出来。
②提问: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③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理解除法中余数的概念。
2. 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3. 能够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产生的余数叫做余数。
2.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被除数= 除数×商+ 余数3. 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学会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中余数的概念。
3. 示范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4.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6.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和算式。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运算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在课堂中进行多次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观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算式的应用情况。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在小组合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效果,评估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如烹饪时食材的分配等。
2. 设计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进行口算和笔算练习。
3. 让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并以作文或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分享。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带配套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带配套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表示余数。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2. 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 余数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表示余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运算。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除法运算的背景,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3. 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过程,让学生观察、操作,理解余数的概念。
4. 练习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配套课件:1. 课件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
2. 课件形式:采用动画、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过程。
3. 课件功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对课件的反馈,以便进行后续的改进和优化。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2.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3. 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除法运算练习,提高运算效率。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除法,谁能告诉我除法的基本概念?生:除法是一种运算,用来求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商。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特殊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请大家先来看一个例子:5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新课讲解师:我们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2=2余1,这意味着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还剩下1个苹果。
这里的1就是余数。
师:那么,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除法算式中余数有什么特点呢?生: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师:为什么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生:因为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我们还可以继续分,直到余数小于除数为止。
师:非常好!我们用几个例子来巩固这个概念。
3.课堂练习师: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我们来做一些题目。
题目1: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橘子?还剩下几个橘子?题目2: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师:大家做完了没有?请几个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答案。
生1:8÷3=2余2,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个橘子,还剩下2个橘子。
生2:12÷4=3余0,每个小朋友能分到3个苹果,还剩下0个苹果。
师:很好!大家都掌握了这个概念。
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解决实际问题师: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小明有10个糖果,他想平均分给3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还剩下几个糖果?生:10÷3=3余1,每个好朋友能分到3个糖果,还剩下1个糖果。
师:很好!我们再来解决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1、游戏导入:学生报气球的号码,老师迅速猜出气球的颜色。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小白兔请客。
小白兔买了一些草莓,请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吃,你能帮它摆一摆吗分组活动。
3、摆一摆的活动:第一环节是摆草莓,第二环节用小棒摆正方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理解了教学难点:余数要比除数小。
摆草莓的环节由以前学的没有余数从容的过度到今天学的有余数,由简到繁,化繁杂为简易,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内容,达到学习目标。
解决了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4、教学方法针对二年级年龄小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5、过程:(一)游戏导入:学生报气球的号码,老师迅速猜出气球的颜色。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1)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小白兔请客。
小白兔买了一些草莓,请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吃,你能帮它摆一摆吗分组活动。
(2)出示例1 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用草莓学具摆一摆。
各组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3)(出示课件)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
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分完了吗(生:分完了)。
对,正好分完。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进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全都性,使同学经受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控试商的过程,掌控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同学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很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班级同学的思维还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规律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同学亲自去试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你们喜爱野餐吗?看一下这个班的同学们,他们来到野外可兴奋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同学观测。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学争论,提出数学问题〕〔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预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22÷4=5〔人〕……2〔条〕组织同学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争论,全班沟通。
老师强调:要弄清晰式子的意义,22条鱼,每人分4条,可以分给5个人,还剩2条鱼,所以5后面的单位是人,而2后面的单位是条。
〔3〕教学竖式的写法。
老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同学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示同学留意:各数位肯定要对齐〔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同学沟通自己的'好方法。
〔5〕观测比较:观测一下上面两道算式,观测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觉了什么?引导同学回答:余数肯定是比除数小的。
〔6〕请同学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同学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沟通。
2、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1 〔〕里最大能填几?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教案)
6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指导】本单元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不仅仅要重视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和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例题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计算方法。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中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教学可安排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测,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识。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能够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
老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问题解决时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3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含义(教材第60页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模板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情的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问题的预测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生成的预估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状态的预见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效果的预评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一观看动画(主题图),引出活动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7÷2=3(盘)……1(个)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突破建议:
(1)平均分没有剩余与有剩余的小棒,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比较其异同,感受平均分在有剩余的情况下产生有余数的除法。
(2)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3)在理解的基础上强调商与余数的名数在等分的情况下相同,在包含的情况下不同。
2.理解除数与余数的关系。
突破建议:
(1)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出示一个用小棒摆的正方形,让学生知道: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
接着分别用9、10、11、12、13、14、15根小棒来摆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教师板书。
在摆的过程中,重点探究如果余数出现4根小棒时应该如何处理,从而明白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2)不计算,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断计算的对错。
64÷7=8……8( )45÷5=8……5( )
(3)余数最大能填几?
( )÷8=4……( ) ( )÷5=7……( )
(4)除数最小能填几?
( )÷( )=(3)......8 ( )÷( )=(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