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试卷3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1. 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以粟等为主要作物,并使用彩绘陶瓷: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造成两地居民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环境B.文化习俗C.国家形态D.政治制度2. 学者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圏”,又叫做“最初的中国”。
由此可见,中国早期文明A.形成部落联盟B.呈现多元一体C.生产力发达D.阶级分化明显3. 下面是某考古遗存有关信息。
与此相符的文化是()考古遗存年代:距今约5300—4300年地域:长江下游地区遗存:①大型墓葬群②大规模祭坛、神庙③大量玉器A.红山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4.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5.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6. 《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据此推断,该时期()A.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D.实行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禅让制7.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8. 商代许多文告、策命、法典铸刻在青铜器上,被称为金文档案;西周时期重要档案都“藏于宗庙,放之天府”,以备查阅和求得祖先、神灵的保佑。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1. 如图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局部图。
该图反映出当时()A.文化具有一定区域性B.南方文化水平低下C.南稻北粟局面的形成D.私有制度已经产生2. 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
由此可见,西周的政治统治()A.依靠分封构建亲疏等级B.以嫡庶关系确定权力分配C.通过姻亲加强彼此团结D.立足于内外服制度的建立3. 西周时期周恭王时代的青铜器舀鼎,记录有一件事:鼎的所有者已经用一匹马和一束丝从效父那里赎(贸)得五夫(五名奴仆),然而效父的家臣名限者却背信弃约,要另立交换条件,于是鼎的所有者到狱讼官井叔那里控告。
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A.丝织业处于巅峰B.奴隶主怕家臣C.司法体系很完备D.奴隶买卖合法4. 西汉学者刘向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这里所批评的现象指的是()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礼乐征伐自大夫出”5. 战国时期,孟子对他以前的诸家学说多有批判,既批判杨朱的利己,也批判墨子的利他,而盛赞儒家的中庸哲学。
墨子也严厉批判其他各派,而抨击最激烈的便是儒学。
崇尚无为的道家同样与别家展开旗帜鲜明的争辩。
这些批判()A.导致社会思想高度紊乱B.推动了文化学术的发展C.源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促使孔子创立儒家学派6. 秦朝丞相李斯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奏上焚书令,其宗旨是“别黑白而定一尊”,维护秦始皇的“一尊”。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
”由此可见,秦朝焚书政策意在()A.坑杀儒家B.专制愚民C.中央集权D.灭绝文化7. 对于汉代权臣们的历史记载有:“张安世以车骑将军、霍光以大将军、王凤以大司马、师丹以左将军,并领尚书事。
后汉章帝以太傅赵憙、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
”这些记载说明当时()A.尚书是荣誉称号B.军权与行政权合一C.尚书台掌握实权D.六部尚书把持朝政8. 东汉宦官湖南人蔡伦兼任尚方令,监督并带领全国最好的工匠为皇室生产器物,105年他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给汉和帝。
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高一年级历史学科2020年10月学业质量检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961年3月4日,国务院以龙山文化命名的山东济南“城子崖遗址”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文化时期,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应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农具D.铁质农具2.2011年3月28日,根据史学界对“司母戊鼎”内壁铭文(右图)的重新解读,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将其更名为“后母戊鼎”。
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13.《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
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D.“天人合一”学说4.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底部铭文有“宅兹中或(國)”字,体现了西周时期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性意义。
当时维护周王这一地位的地方管理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5.《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6.战国时期,“天下九州”的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3(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3(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祥地位于现今的()A.伊拉克B.伊朗C.叙利亚D.以色列2.古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重要象征是()A.金字塔B.神庙C.木乃伊D.象形文字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4.古希腊城邦中,以民主政治著称的是()A.斯巴达B.雅典C.科林斯D.底比斯5.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A.公民大会B.元老院C.执政官D.保民官6.基督教诞生于()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巴勒斯坦地区D.小亚细亚地区7.中世纪欧洲庄园经济的特点不包括()A.自给自足B.商品经济发达C.农奴依附于领主D.有严格的等级制度8.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意义在于()A.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加强了教会对教育的控制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9.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C.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D.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10.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荷兰和英国C.法国和德国D.意大利和希腊1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A.大西洋沿岸B.太平洋沿岸C.印度洋沿岸D.北冰洋沿岸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B.长期议会的召开C.内战爆发D.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1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来克星顿枪声B.萨拉托加大捷C.约克镇战役D.《独立宣言》的发表14.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A.三级会议的召开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人权宣言》的颁布D.雅各宾派专政15.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金和市场B.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D.丰富的煤炭资源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5 分,共计30 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宏志班)(含答案)
高一宏志第一次月考历史自主检测试题 2024.10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2分,共64分)1. 研究发现,关中渭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发达,学者在陕西省临潼姜寨和半坡遗址揭露出较为要完整的聚落结构,规模较大,皆为经过精心规划的环壕聚落,在壕沟圈护的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除聚落内部整齐的生活区外,环壕外墓葬区也多经过有意识的规划,墓葬依序排列。
这说明,该时期内()A. 已形成鲜明的社会等级B. 房屋建筑设计注重规模化C. 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D. 部落内部社会分工显著2、图为具有二里头文化风格的玉礼器——牙璋在各地出土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 已经进入万邦时代C. 具备早期国家特征D. 由多元向一体转型3、下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
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的大祭,代指天神。
商人认为,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
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
这一现象表明()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 B.商王权威有所加强C.社会迷信思想逐步淡化 D.政权神权开始分离5.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泛的族群。
这反映出()A. 诸侯变法B. 三家分晋C. 王室衰微D. 华夏认同6.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说明这些思想家都()A. 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 代表旧贵族的利益C. 适应封建社会要求D. 追求理想社会秩序7. 秦统一后,秦政府实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如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后又向丽邑(今陕西临潼)、云阳(今陕西淳化)、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等地移民超十万户,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秦政府这些举措顺利实施主要是因为()A. 关中地区经济的繁荣B. 法律体系的完备C.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 驰道交通的发达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的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城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
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2、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
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
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3、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
这说明西周()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B.分封制强化了等级秩序C.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D.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4、春秋战国时期,“爽夏之防”已不再被强调,这一时期有关夷夏关系的记述也逐渐侧重言语、饮食、风俗等民族差异问题。
这一现象反映出()A.华夏认同观念日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中华文化呈现多元特色D.华夷间政治联系日益密切5、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史实。
这些史实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C.诸侯国君重视商业贸易D.商业贸易网络逐步形成6、墨子冲说,“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日:“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聩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极五味之调,芳香之和”。
这些言论()A.旨在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否定了发展经济的必要性C.源于先秦小农经济的发达D.利于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7、法家认为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为心”,历来强调“立公去私”“令尊于君”的法治观,强调赏善罚恶,主张用法来惩奸除恶,如韩非子就曾主张“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等。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月考试卷(10月份)带答案
高一(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题,总计48分))1.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并且会使用火,以下哪个选项符合()A.元谋人B.大汶口文化C.河姆渡文化D.黄帝时代2.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 “(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郡国并行4.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材料及如图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A.土地私有制B.井田制C.均田制D.租调制5. 中原各国认为自己比周边民族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被称为“夷”,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这种现象开始于()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6. 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且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这项“了不起的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老子》D.甲骨文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8.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具体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私田大量开垦D.诸侯重视教育9. 统治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王朝是()A.西周B.商朝C.秦朝D.汉朝10.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是指()A.郡县制B.皇帝制度C.三公九卿制D.中外朝制11.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加强B.宗法制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2.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 西周B. 秦C. 唐D. 清3.如图,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4.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5.在伯利克里统治时代,23岁的雅典公民萨克尼娶了18岁的玛雅丽。
他们很幸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可以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萨克尼当年有成为法官的可能C.萨克尼有权担任一切官职D.萨克尼可以享受“观剧津贴”6.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利益和地位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7.《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8.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
选择题
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察右图,按照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
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周朝政治的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3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4 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
5《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据此判断,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A.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 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C.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太尉 D.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施行6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专题1、2、3
高一历史阶段性检测卷(必修一·1-3)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说明周代政治文化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延续性。
下列各项中与此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D)A分封制的实行 B.宗法制的完善C.礼乐文化的影响D.皇权专制的作用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B)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荀子》记载:(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B)A 异姓亲族B 同姓亲族C 功臣 D先代贵族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B)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6.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D)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7.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古代中国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下列各项中体现这对矛盾的史实包括①秦代设郡县以分割相权②汉代“内朝”的形成③唐代“三省”的设置④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 C )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今天的浙江省的地域范围在元朝时归属下列哪一行省管辖(D)A.江西行省B.湖广行省 C.浙江行省D.江浙行省9.下列各项中对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军机处是康熙皇帝为了西北军务而设的中央机构B.军机大臣由皇帝任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C.军机处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权力很大D.军机处相当于唐代三省合一的机构10.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地方管理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C)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1.《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辟的通商口岸是(D)A、杭州B、镇海C、温州D、宁波12.下列近代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应不正确的是( A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3.爱国诗人邱逢甲在《春愁》中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6.右图的考古发觉,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运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运用佐证他们生活在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青铜时代D. 铁器时代37.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已发觉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这些文化遗存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点是A.时间早B.一元化C.独特性D.多元化38.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有A.皇帝制和中心集权制B.三公九卿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三省六部制39.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
《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运用冰鉴。
冰鉴缶的运用A.体现了战国严格的礼乐制度B.说明我国起先进入青铜时代C.可作为佐证贵族生活的史料D.标记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40.春秋时期“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一治世志向出自A. 《道德经》B. 《论语》C. 《墨子》D. 《庄子》41.右图所示的机构属于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 秦朝的郡县制C.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D. 唐朝的科举制42.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明显有深厚的贵族色调,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材料中的“独制”与西周“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A. 郡守与县令由地方举荐任职B. 郡守与县令世袭镇守地方C. 郡守与县令都由皇帝任命D. 县令由郡守监督与任命43.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C.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 D.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显然说明了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故选C。
AB 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题干“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说明D理解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2.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一方面,秦建立在灭六国的基础上,秦把一切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避免地方权力膨胀威胁中央,这有利于统一,也推动了多民族的国家。
另一方面,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
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与晚辈相比,长辈住房拥有较大的进深和较高的台基,是因为在家族血缘关系中长辈地位高于晚辈,这一现象体现了浓厚的血缘等级色彩,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A项正确;传统家庭成员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故B项错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彼此之间缺乏协作,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家庭中的男女地位,故D项错误。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兴化市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兴化市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1. 新石器后期的澧阳平原城头山遗址Ⅲ、IV期城墙的规模和用工量,需要劳动力约为47万人次。
夯土城墙、城垣大型中心建筑是复杂工程,既需要较为成熟的行政机构来组织大批人员,也需要有剩余粮食以供这些人员消费。
这表明当时中华文明()A.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B.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C.铸就了一体化的格局D.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2. 下图所示是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格伯簋,其内底有铭文83字,记述格伯以三十亩土地交换佣生的四匹马,双方剖木为证,并在书记官吏的见证下确定了土地的界域,佣生遂作此簋以记录田产。
该铭文反映出西周()A.分封制度推行受阻B.青铜铸造水平较高C.井田制度受到冲击D.文字向简约化发展3. 许倬云先生在《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谈到:“人群的横向流动,在地理空间上形塑了‘中国’,相对而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直方向的流动。
”下列可以支持该观点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B.什伍连坐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4.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期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则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
这说明当时思想家们期望()A.建立中央集权体制B.各家思想相互交融C.国家治理统一有序D.尊崇君主重建伦理5. 秦在统一天下后,修筑了以驰道为主的全国交通干线。
同时,为抗击匈奴,修建“直道”;为将长城防区贯通一线,修建“北边道”;为征服西南夷,修治“五尺道”;为控制岭南,修建了穿越五岭屏障的“新道”。
这些道路的修建旨在()A.促进区域文化交流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推动边疆经济发展D.彰显秦王朝正统性6. 据学者研究,《史记》中司马迁对秦不同时期的战争,使用了不同的表述:秦昭王及秦始皇时期的战争,《史记》主要使用“攻”字进行记述,如“王贲攻魏”;而秦始皇称帝后,战争中集中使用“定”的表述,如“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
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试题3
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0月考试试卷说明:本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签字笔或黑色钢笔作答,不能超出答题范围。
不按要求作答视为无效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周天子的儿子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A.长子甲:妾一所生,15岁 B.次子乙:正妻所生,12岁C.三子丙:妾二所生,10岁 D.四子丁:妾三所生,8岁18.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于峄山刻辞:“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秦始皇为解决“分土建邦”而采用的是A.郡县制B.行省制C.分封制D.内阁制19.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丞相④军机处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0.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21.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是A.四川行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青海行省22.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3.“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苏苑中学10月学生自主学习测试卷高一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观察下图,表述正确的是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观察下表,在西周时期,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配)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3.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A.破坏了分封制B.不符合古代宗法制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4.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5.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7.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岁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泛)。
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8.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图一汉朝图二元朝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9.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1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11.从甲图到乙图的变化,最能反映出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12.最近,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
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有答案)【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有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瓦房店高级中学10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朝统治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
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5、“大宗能帅小宗,小宗能帅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分×25=50分)1、两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而形成的宗法等级是()A、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B、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C、士——卿大夫——诸侯——周天子D、周天子——士——卿大夫——诸侯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用鼎七个,而在春秋的墓葬里,诸侯则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A、奴隶主贵族比以前更腐化B、当时的人们更加迷信C、奴隶制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的铸造业更发达3、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中央集权制4、“六合之内,皇帝之士,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诸侯B、秦始皇统一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宋太祖收主要将领兵权5、在中国古代孝道是很受推荐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史料反映的是()A、察举制B、科举制C、世袭制D、禅让制6、唐朝和北宋加强皇权的共同措施是()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权力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7、我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总体是不断加强的,下列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丞相制度的废除②军机处的设立③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①②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山东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9、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C、扩大民主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0、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制、元政府决定()A、推行行省制度B、确立册封制度C、设立三司、六部D、设置理藩院11、据说明太祖写过一首诗来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采取()A、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B、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C、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12、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相权得以重新恢复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专制日益强化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13、学过第一单元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历史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性错误的是()A、《浅议秦的统一》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4、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B、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C、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15、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A、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B、妇女权益受法律的保护C、在亚非文明影响下产生D、都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16、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7、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18、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不包括()A、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分享权利B、设立500人议事会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实行“陶片放逐法”19、《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变卖为奴。
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缓和阶级矛盾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律的公平公正D、债务关系20、古罗马给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A、民主制度B、奥运精神C、建筑风格D、法律制度21、“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纵容犯罪B、重罪轻罚C、注重证据D、保护贵族22、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23、秦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24、关于科举制度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选拔人才D、削弱了皇权25、史书上说:“汉承秦制”意思是说汉朝有许多的制度是继承了秦朝的,汉朝对秦朝的继承不包括()A、宰相制度B、郡县制度C、皇帝制度D、郡国并存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14分)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一日万计,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宋因之,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在丞相问题上,唐太宗和明太祖有何不同看法?(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3)综合上诉材料,说明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的讲话材料三: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
愿减轻的听便。
——《十二铜表法》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不能担任法官……——《民法大全》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二,材料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4分)(2)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2分)(3)上述材料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维护什么制度?(4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4分)(5)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8、(18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主要是雅典的民主制度,据此回答:(1)西周能够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别起什么作用?(4分)(2)结合课本内容,你认为秦始皇在军事上、政治上、社会经济上有何重大贡献?各举一例。
(3分)(3)西汉曾出现过地方权力过大危及中央集权的现象,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西汉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4)列举出能够体现雅典民主的三个机构。
(3分)(5)伯利克里说“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你认为雅典民主是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为什么?(4分)高一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25×2分=50分)26、(14分)(1)唐太宗认为设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唐太宗: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明太祖:取消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能属,皇帝直接管辖。
(3)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异:唐太宗把皇权与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丞相的辅助参政作用。
明太祖把皇权与相权对立看待,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
27、(18分)(1)罗马法承认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但“平等”只是相对的,如:平民、贵族不平等、男女不平等(妇女被排除在公民之外),自由民、奴隶不平等。
(6分)(2)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分)(3)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3分)(4)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3分)(5)罗马法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武器;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为立法提供了依据),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
(4分)28、(16分)(1)赞同。
因为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政治上共进退。
(4分)(2)不会撤兵。
因为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4分)(3)议会可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而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4分)(4)有必要。
英国国王成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维系英联邦的团结。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