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曾侯乙编钟出土秘闻
曾侯乙的大编钟
曾侯乙的大编钟曾侯乙墓是中国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现,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被誉为“东方艺术第八奇迹”的曾侯乙大编钟。
这件出土的编钟是中国古代考古学重大贡献,也是世界考古学的宝贵文物,因此备受关注。
曾侯乙大编钟的出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化献上了重要的资料和材料,也为后人研究古代音乐留下了重要的线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曾侯乙大编钟的相关信息。
曾侯乙大编钟是中国战国晚期出土的一件青铜编钟,其形制精美、工艺精湛、音色悦耳。
它主要由钟身、舁支及装饰组合而成。
钟身高83厘米,直径76厘米,重68.8公斤,为中国早期大型编钟之一。
钟身上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有六个音长方小钟;中层亦有六个音呈梯形排列;下层是曾侯乙墓主人的尊卑之辈。
钟身的四周都镌刻着太阳、月亮、山、水、玉、草等图案,精美绝伦。
而钟的舁支部分则是长21厘米、重10公斤的短柱,半卷曲状,平面上横刻有一组望气卜次文字。
这些文字的出现,为中国早期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而根据曾侯乙大编钟出土的地点和样式,专家推断这件钟很有可能是用来进行宗教活动和宴会用的,并且可能是由宫廷制作的。
曾侯乙大编钟的出土,使得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曾侯乙大编钟的音律分析以及与其他出土的编钟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推测出古代中国古代音乐的音高、音域和音律等信息,为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曾侯乙大编钟也使得我们对古代器乐音乐的了解更加深入,为我们的音乐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历史上,曾侯乙大编钟也曾被一些艺术家所赞誉。
据《龙标》载:“宫商角征羽,黄钟大吕林鼓七徽,少阳六徽也。
……厥制五律合。
就观于编,有役采乐?”说明曾侯乙大编钟的音律和调制非常丰富,不仅包含了宫商、角征羽、黄钟大吕、林钟七徽等音律,还包含了少阳六徽等音律,非常值得我们的深入研究。
诸葛亮还曾对曾侯乙大编钟进行过褒奖。
据《诸葛亮文集》记载:“古人制编钟制鼓,全应乐声,天下和睦。
曾侯乙的大编钟
曾侯乙的大编钟曾侯乙大编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珍宝,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大奇迹。
它出土于湖南省益阳市南郊铜官山墓地,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编钟。
曾侯乙大编钟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下面将对曾侯乙大编钟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曾侯乙大编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大奇迹。
它于1978年在湖南益阳南郊铜官山墓地被发现,1978年12月31日正式出土,由国家文物局局长贾鲁东亲自主持开封。
曾侯乙的大编钟长2.33米, 宽1.8米, 高1.8米, 重2500公斤,壁厚7-10毫米。
它恢复完整后,编钟上总共有65个打击点,也就是有65个音符,具有五个八度的音域。
每个打击点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其位置的高低、左右都能产生不同的声音。
这些音的高低、左右位置都经过过严格的设计,使得曾侯乙大编钟能够演奏出2300多种不同的音乐。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曾侯乙大编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宝。
曾侯乙大编钟在制作工艺上也体现了古代中国青铜工艺的高超技术。
这件大编钟是用青铜浇铸而成的,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
在铸造工艺上需要经历多个工序,包括原型制作、制模、铸造、冷却、修整等。
整个工艺十分复杂,需要极高的技术和工艺水平。
而曾侯乙大编钟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铸造的青铜表面光滑平整,图案纹饰清晰,显示出古代铸铜工艺的高超水平。
曾侯乙大编钟的发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曾侯乙大编钟出土于一个叫曾侯乙的贵族墓地,也就是说这件大编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社会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的陪葬品,可以看出曾侯乙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显赫的贵族。
大编钟作为陪葬品,显示了曾侯乙的显赫和富裕。
同时也表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达。
曾侯乙大编钟的存在,为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社会制度和科技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曾侯乙大编钟在音乐文化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代中国的编钟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它是用来伴奏歌唱、舞蹈以及非常丰富瑰丽的音乐舞蹈活动的铜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一件国宝,上面藏有三个秘密,还破解一个历史之谜
春秋战国时期,是享誉世界的青铜器铸造的巅峰。
接下来,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在这个阶段,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哪一件。
不了解中国青铜器发展历史的读者,都会说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可是这个问题却有一个非常正确的答案,就是: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作为特级国宝,不管纸质书还是网络上,对其形状,制作方法,尊崇的文物地位,都有连篇累牍的报道,故此,小编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知识”就不说了,今天咱们说一说这件宝贝的发现经过,以及上面隐藏的秘密,究竟破解了哪一个历史之谜,小编现在就开始揭秘了:曾侯乙是曾国的国君,而曾国和强大的楚国接壤,曾侯乙的曾国是一个蕞尔小国,在强大的楚国面前,他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学习勾践,卧薪尝胆,发展国力和军事,最终实现干掉楚国,成就大国的梦想。
第二个选择是当孙子,寻求楚国的保护,以求苟延残喘,多活一天是一天。
曾侯乙选择了后者。
而他作为一个小国的君主,没有哪个历史学家对他感兴趣,故此,在文字资料缺乏之下,曾侯乙本身就是一个谜,小编通过零星的资料,只知道曾侯乙每个月,为结楚王的欢心,都会送给楚王大量的财物、特产,还有一名曾国的美女。
(取自老百姓的东西,送出去一点都不心痛)1978年,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被我考古人员打开,随着编钟、铜鹿角立鹤等大量的青铜器出土,专家们就开始啧啧称赞曾侯乙的豪富,可是随着铜漏斗,铜长勺,青铜尊盘、鉴缶和联禁铜壶这一组酒器的出土(储酒、取酒、滤酒、冰酒到饮宴的一套组合酒器)专家们也都愣住了。
他们看着最牛的那件青铜尊盘,不由得齐声送给了曾侯乙一个绰号——心机猥琐男。
为什么这样说曾侯乙,道理很简单,曾侯乙要跟楚王这位老大闯天下,他必然要用曾国最好的礼物,去孝敬这为带头大哥,可是事实上,像是青铜尊盘这样的绝世宝贝,他都留了下来,(从老百姓搜刮来的财务,被他源源不断地送给了楚国)悄悄地埋在陵墓里,你说他不是心机猥琐男,谁还是心机猥琐男?青铜尊盘出土后,专家就开清理这件重宝,这件重宝由28条青铜制的蟠龙,32条青铜制的蟠螭(无角龙)和数以千计的蟠虺(盘曲的小蛇)所组成,在盘的下面,还刻着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
1978年战国古墓群现世,出土一件神秘文物,专家失传已久的国宝
1978年战国古墓群现世,出土一件神秘文物,专家失传已久的国宝1978年战国古墓群现世,出土一件神秘文物,专家:失传已久的国宝。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历史问题往往可以通过考古学来解决,因为这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往往害怕遇到考古学。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的确,由于相关文献的缺乏,后世对先秦的历史,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了解甚少,不过在一处较早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古墓中,专家们发现了几件早已失传的古代兵器,从而弥补了历史的空白。
在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战国古墓,名为曾侯乙墓,专家们对这个墓穴不抱太大希望,因为他们在附近发现一个0.5米深的坑后,考古家认为这个墓穴可能被洗劫一空,而且坟墓里还有大量的水,埋藏的物品可能已经遭受了严重的腐蚀,此后,在挖掘过程中,专家们都惊喜不已,首先,专家们在陵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祭祀和伴奏用的器材,如编钟这个宝物,堪称迄今为止最大最完整的一套,还有各种青铜鼎等等。
之后考古家门在200平方米的古墓中共发掘出数万件丧葬物品,在此期间,专家们还挖出了几件锈迹斑斑的铜器,但无法辨认其原本的样子,当时考古家并不关心它,所以就把它放在一边,先处理一些重要的东西,而当文物被清理后,专家们清理了7件青铜器,经过简单的处理,考古家恢复了宝物原来的样子,有一个宝物,像一个尖利的枪头,根据它的形状,考古家判断它应该是一种武器,非常类似于子弹的头部,这时专家们也困惑不已,在场的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更没有人想到它会成为国宝。
最后请来一位武器专家来鉴定,专家到达后,马上认出了这两件青铜器的真实身份,它叫做青铜殳,是一个失传已久的国宝,而这个东西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组成的材料是木头,这是一种钝的打击武器,那时,人们用它来打猎,春秋时期,甚至战国初期的同途也不同,它只用于自卫,偶尔也用作打击乐器。
最后它开始慢慢演绎成一个武器,为了增加杀伤效果,工匠们还打磨了锋利的刀刃,据了解,这种武器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而以前的历史记录只是文字的碎片,没有图画留下,显然古人对它也知之甚少,所以没人会知道。
千古绝响: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
千古绝响: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
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
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
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
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
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
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
钟架及挂钩有246个。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1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总量重达5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曾侯乙编钟的起源故事
曾侯乙编钟的起源故事
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古代钟乐器的代表之一,其起源故事与春秋时期的楚国曾侯乙墓有关。
据传,楚国君主曾侯乙在公元前433年去世后被安葬在今天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的曾侯乙墓中。
曾侯乙墓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墓葬,被誉为中国古代墓葬艺术的瑰宝,墓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一组由64件钟组成的钟乐器,它们
通过调整不同大小的钟体和击打钟面来发出不同的音调,具有丰富的音色和曼妙的和声效果。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曾侯乙编钟应该是曾侯乙在世时制作的。
据说,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家人要为他制作一套钟乐器,用以祭祀祖先和供乐。
于是,为了满足曾侯乙的遗愿,他的家人聘请了一批熟练的工匠来制作编钟。
这些工匠用精湛的技艺将铜锻造成了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钟体,并将它们精确地调音,使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
曾侯乙编钟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铸造、调音、组装等。
考古学家通过对编钟的研究发现,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独特的铸造技术,通过在铸造过程中将铜水倒入泥模中,然后敲击泥模,使铜水均匀地填充泥模的各个部分,最终得到形状完美的钟体。
同时,编钟的调音也需要极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仔细调整钟体的厚度和形状,以及钟面的大小和位置,以确保编钟发出的音调准确且和谐。
曾侯乙编钟的制作过程和其独特的设计使它成为中国古代艺术
的杰作,对后世的钟乐器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礼仪仪式的重视,成为中国古代宗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稀世珍宝:曾侯乙墓编钟
稀世珍宝: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相扰。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墓编钟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
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
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
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
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
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曾侯乙墓编钟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
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
镈钟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
敲打编钟的器具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
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
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
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
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国家宝藏之曾侯乙编钟
国家宝藏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重达5吨。
同出土的还有32件编磬,钟、磬合奏“金石之声”,并共同铸有音乐铭文3755字,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兴盛于战汉时期,中国也是世界上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按大小和音调为次序,排列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
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件,均铸有铭文。
▲楚王酓章镈钟(《中国青铜器全集》第10卷159页)它们共同被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编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曾侯乙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曾国与史书中的姬姓随国一国两名,始祖就是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kùo),小说《封神演义》中也有这一角色。
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
曾国与楚国关系密切,曾侯乙墓出土的楚惠王镈钟,被称为“楚王酓(yǎn)章镈钟”,上面记载了在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楚惠王在西阳接到了曾侯乙去世的消息后,在西阳遥祭他,并为他铸造了这件镈钟,以供其在阴间永远享用。
为什么楚国会向去世的曾侯赠送礼物?这要从一段历史故事说起。
▲镈钟铭文拓片(《文物》1979年第7期13页)“隹(惟)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
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阖闾任用齐人孙武为将,楚人伍子胥为相,率其胞弟夫概攻打楚国,一路势如破竹,最后攻破楚国的都城郢。
破城之际,楚昭王在慌乱中逃走,并被吴军射伤。
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地下沉睡两千载
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地下沉睡两千载楚天都市报讯图为曾侯乙编钟全貌郝勤建摄图为1978年工作人员清理曾侯乙编钟图为郝勤建工作照图为张翔(右)在研究编钟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图文:地下沉睡两千载一朝醒来世界惊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1978年5月22日,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现场,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据记载,当时随县县城总共只有四五万人,可涌上墓区围观的群众就有两万。
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一个满是积水的巨大椁墓。
这个椁室比马王堆1号墓大6倍,比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大14倍。
积水水色浑浊,深达3米。
伴随着抽水泵的工作声,积水开始消退。
慢慢的,一根木柱、三层横梁露了出来,悬挂在梁下的一件件青铜古钟出现了!水落钟出。
在地下沉睡了2400年后,曾侯乙编钟重见天日。
绝美编钟·他为它拍照40年曾侯乙编钟共有65件,全套编钟重达2567公斤。
它不仅极为庞大,也极为精美。
今年62岁的文物摄影家郝勤建,从编钟出土时就与它结缘。
40年间,曾侯乙编钟的重要照片,多出自他的镜头。
“那会我刚调到省博担任文物摄影师3年。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原件组装起来,安放在当地部队营房礼堂。
”日前,郝勤建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回忆,“当时的文物摄影是作为考古资料留存,用的是黑白胶片。
同在现场采访的新华社资深摄影记者李其禄,向负责发掘工作的时任省博馆长谭维四建议,如此重量级的文物应该留下全息彩色图片,并把他装备中的两卷德国产阿克发专业120反转片送给了省博。
”那个时代摄影胶片依赖进口,价格昂贵。
郝勤建说,这两卷反转片每卷12张,自己极为珍惜,“拍摄时深思熟虑,最终这24张照片张张成功。
那是记录曾侯乙编钟最原始状态的资料,弥足珍贵!”郝勤建事业也从此开始飞跃,“可以说,是曾侯乙给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遇,他改变了我的命运。
”目前,曾侯乙编钟全景照片中使用率最高的一张,也出自郝勤建的手。
那是在1986年初夏,国家文物出版社的一个项目需要一张四页画面跨页的曾侯乙编钟正面全景照。
曾侯乙编钟产生的故事
曾侯乙编钟产生的故事古代的编钟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它不仅具有音乐功能,还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而曾侯乙编钟则是中国古代编钟中的一件珍品,它的产生也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历史背景曾侯乙编钟是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件青铜器,它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春秋时期。
当时,周王朝已经开始衰落,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各个诸侯国开始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其中音乐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故事情节据传说,曾侯乙编钟的制作是由一个名叫曾侯乙的工匠完成的。
曾侯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不仅精通铸造技术,还对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一件好的编钟不仅要有美妙的音乐,还要有精美的外观,能够体现出诸侯国的尊贵和威严。
于是,曾侯乙开始了他的创作。
他首先选用了最好的青铜材料,然后亲自设计了编钟的形状和大小。
他认为,编钟的形状应该是方形的,因为方形代表着稳定和坚固。
而大小则应该有所区别,以体现出不同诸侯国的等级和地位。
在制作过程中,曾侯乙还特别注重编钟的音乐效果。
他认为,编钟的音乐应该是悦耳动听的,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诸侯国的文化和艺术。
于是,他不断地调试编钟的音调和音量,直到达到了最佳效果。
最终,曾侯乙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的编钟不仅在音乐上达到了极致,而且在外观上也非常精美。
它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成为了中国古代编钟中的一件珍品。
意义和价值曾侯乙编钟的产生,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高峰,还体现了诸侯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竞争。
它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还为后人研究古代音乐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总结曾侯乙编钟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段传奇。
它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不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高峰,还为后人研究古代音乐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它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曾侯乙编钟作文素材
曾侯乙编钟作文素材《曾侯乙编钟:古老音乐的传奇宝藏》素材一《编钟的惊世出土》这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啊,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大冒险被突然揭开谜底。
1978年,湖北的一个地方像是被幸运之神砸中了。
当时的考古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在一片神秘的土地上探寻着,结果就挖出了曾侯乙编钟这个好家伙。
他们看到只是出土的一点儿,就知道事情不简单。
等到整个编钟完整呈现在眼前时,那场面别提多震撼了。
我听一个朋友讲,他当时也在类似的考古发掘现场帮忙做点儿杂事,心想就是凑个热闹。
结果看到编钟的那瞬间,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那编钟大大小小的,就像一群排好队的神秘使者,整整齐齐地待在那儿,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
他说那些花纹就像是微雕艺术家的得意之作,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得不得了。
而那些青铜质地的钟身,泛着一种古老又稳重的光泽,就好像在无声地诉说着几千年的故事。
而且最牛的是,这些编钟数量超多,重大发现啊这可是。
素材二《编钟的奇妙音律》曾侯乙编钟可不是徒有其表的。
听说啊,这编钟能演奏出的音律丰富得超乎想象。
那儿的音域可宽了,能演奏好多不同风格的乐曲。
有一回我去博物馆看演奏演示,就跟看魔法表演似的。
演奏者站在旁边,轻轻一敲,那声音就传出来了。
它不是那种简单的当当声,而是有高低起伏,美妙得不得了。
就像是不同性格的小精灵活跃在你耳边。
高音的时候,清脆得像是春天里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最清脆的歌。
而低音呢,低沉得如同古老山谷里的深沉回响,仿佛把人带到了很远的过去。
而且这些编钟组合起来演奏,能弄出交响乐一样的震撼效果。
我旁边有个小朋友听到那演奏后,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问他妈妈:“妈妈,这是从古代来的音乐魔法吗?”这就足以说明这编钟音乐的奇妙了。
即便是从没听过这种古老演奏形式的现代人,都会被瞬间吸引住。
素材三《编钟背后的文化交流》曾侯乙编钟也是文化交流的一个宝藏标志呢。
在古代,这可是国之重器,陪着各个国家的人交朋友呢。
就好比是古代国际关系中的超级明星大使。
你想啊,别的国家的人看到这个精美又会奏乐的大宝贝,不得对咱们的文化高看一眼。
曾侯乙墓葬之谜—还原一个未被历史所记载的曾国
曾侯乙墓葬之谜—还原一个未被历史所记载的曾国1978年2月,随县(今随州市)城郊,驻军某部雷达修理所为扩建厂房,在一座名叫擂鼓墩的小山包上开山炸石,意外发现距今2400多年的曾侯乙墓,打开了通向古曾国之门,因此曾国被称为“挖出来的诸侯国”近年曾国遗址发掘分布图曾国这个史料从未出现的诸侯国,其在西周、东周到战国不同时期的文物,却不断在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随国的所在地随州出土。
那么曾国是一个什么样的诸侯国?有着怎样辉煌的历史?曾国历史年表从1978年发现曾侯乙墓至,四十多年的考古工作,曾国,这个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古国,逐渐撩开了神秘面纱,基本构建出了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较为完整的历史。
2011年、2013年的两次叶家山墓地发掘,分别出土有“曾”“曾侯”“曾侯谏”“曾侯犺”等铭文的青铜器。
根据出土文物及铭文记载,推测这应该是西周早期的曾侯谏、曾侯犺墓与一座疑似曾侯墓(M111),这三位曾侯可能就是最初受封的三位曾侯。
侯犺簋,M111出土。
盖、底铭文:『曾侯犺作宝尊彝』1983年、2002年先后发掘了郭家庙墓区的27座曾国墓葬、1个车马坑、2个车坑。
其中郭家庙M21墓葬规格与中原诸侯墓相当,出土的曾伯陭铜钺正面铭文为“曾白(伯)陭铸戚戊(钺)”,铜钺铭文显示的口气颇具诸侯气势,推测墓主可能是一代诸侯。
这一带还出有另一位曾侯的器物——曾侯絴白秉戈。
推断二人年代年代约为两周之际。
曾白陭钺1966年苏家垄墓地发掘,出土青铜器中10件带铭文,2件鼎铭为“曾侯中子父自作彝”,2件豆铭为“曾中父自作宝甫”,2件方壶铭为“曾中父用吉金自作宝壶”。
推断年代约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曾侯仲子斿父壶2017~2019年枣树林墓地发掘,发现了曾公求及其夫人芈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座曾侯墓葬及一批“曾子”“曾叔”“曾叔孙”等中小型贵族墓,推断年代约春秋中期。
曾夫人芈渔墓2009~2012年文峰塔墓地发掘,出土的多件铜器有“曾侯與”的自铭,可知墓主是曾国一代君主“曾侯與”,推断年代为春秋晚期。
破解“一钟双音”之谜
破解“一钟双音”之谜作者:桂岩来源:《奇妙博物馆》2021年第04期1978年,随县城郊擂鼓墩驻军部队准备扩建营房时发现了古墓,随后考古队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
在清理了3米深的浑水后,曾侯乙编钟慢慢浮现出来。
历经2400多年,除了少数几件钟因积水或震动掉落地面,其余全部整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这套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的编钟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是非常庞大的乐器1它分三层排列,整套的重量有2.5吨,比一辆普通的小汽车还重。
除了数量多、重量大,曾侯乙编钟还有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就是它具有“一钟双音”的特点,也就是说,一件钟能够奏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在它被发现之前,人们以为史书中记载的“一钟双音”只是一个传说。
那么,“一钟双音”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名字:曾侯乙编钟出土地: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现藏地:湖北省博物馆年龄:2400多岁材质:青铜曾侯乙编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65件钟被挂在一个L形的钟架上。
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钟有一个成年女子那么高,而最小的钟,只有一本书那么大。
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
编钟上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的铭文,意思是这套编钟是由曾国一位名叫“乙”的国君制作并永久享用的。
文献中关于曾国和曾侯乙的记载极少,而曾侯乙墓的发现让我们对这个战国时代的小国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这位曾国国君,生前一定非常重视乐器的制造、音律的研究,所以死后就将这样一套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编钟带在了身边。
我们说这套乐器的技术含量高,就是刚刚提到的“一钟双音”。
它的原理简单来说,是钟呈合瓦形——就像是两个瓦片扣合住的形状,钟口是椭圆形的,钟的每个接合处都有棱,称作“铣(xiǎn)”,这种独特的结构使每一件钟被敲击时会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振动频率,敲击钟的正鼓部和左右侧鼓部时就会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因此,使用一套完整的编钟就可以演奏很多不同的乐曲了。
但是,请你想一下,我们参观寺庙或古城楼时,那里的钟在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当、当、当”的,还有浑厚的回音混杂其中?如果你听过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你会发现用编钟演奏的声音就没有那么长的回音,敲一下,延音很短,然后敲不同的钟相互配合,就有了节奏和旋律。
这三十九件珍贵的文物,有三件被日本抢去当做国宝
这三十九件珍贵的文物,有三件被日本抢去当做国宝导读中国古代的铸造工艺一直是绝对的世界之首,无国能及,因此从青铜器开始,自然是要体现华夏祖先们精湛的铸造工艺。
当然也就只有这些几千岁高龄的老祖宗们配得上打这头阵。
文物的饕餮盛宴1.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是的你没看错,曾侯乙编钟出土时就是这样,安静的立在墓中………………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黄翔鹏、王湘等人赶到现场,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
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2.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
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曾候乙编钟的传说故事
曾候乙编钟的传说故事导语: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简介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传说故事曾候乙编钟出土于随州市城西擂鼓墩,这组在深墓中沉睡两千多年的编钟,于1978年出土面世,振撼了音乐界,铸造界,与文物考古界,并有幸被定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世界人民都期盼见到的最大的礼乐重器,与期盼听到的绝妙音乐。
传说曾候乙编钟的制造成功,并能完整的保存下来,与曾候乙宠爱的第六个妃子------香妃有很大关系,这里面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曾候乙,姓姬,名乙,生卒年代不详,据考古学家推测,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433年。
是中国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
曾候乙不仅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也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才子,他会自制箫,笛,罄等乐器,并能吹奏敲打出很动听的音乐。
公元441年,曾候乙亲领大军,连克北方四城,平定北方外族数年袭扰,并于临近的唐国结下联盟,共同抵御外族的侵略。
唐国国君感恩曾候乙的帮扶,主动提出与曾候乙联姻,将自己最心爱的小女儿香儿嫁给曾候乙为妃。
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曾侯乙编钟是由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所组成的一套大型礼乐器。
这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包括钮钟十九件,甬钟四十五件,镈钟十一件,架钮二十六件,总重量达到五吨。
这套编钟的出土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辉煌成就。
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旋宫转调。
在演奏时,每件钟都能演奏出独特的音乐,而整套编钟则可以演奏出复杂而和谐的旋律,显示了古代音乐技艺的高超水平。
曾侯乙编钟的发现也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铭文共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内容为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反映了先秦时期乐理的高度发展。
同时,这套编钟也是研究古代乐器制作技术和音乐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它的出土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战国曾侯乙墓的稀世国宝
战国曾侯乙墓的稀世国宝曾侯乙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
但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发掘的曾侯乙墓却让世界震惊。
这座下葬年代为公元前432年,距发掘时已2410年的古墓不仅出土了现在被誉为稀世珍宝,迄今为止发现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还出土了青铜器、车马兵器、乐器、金玉器、漆器、竹简等上万件珍贵文物,在震惊世界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历史。
今天,让我们走进位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墓展厅,领略这位战国时期诸侯王的艺术造诣。
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省级博物馆之一,而馆藏最有名的文物,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套举世罕见的青铜编钟曾侯乙墓位于主楼的入口处,是大部分人第一个参观的展厅曾侯乙墓出土时的模型,可以看到墓里面摆满了各种礼乐器,由于大量礼乐器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为他亲自督造,说明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较高艺术鉴赏力的墓主人这是墓主人曾侯乙的内棺,彩绘有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这幅表格显示的是这位诸侯王的陪葬人员,全部为女性,年纪大的26岁左右,小的才13岁左右墓里面最多的应该就是青铜器了,2000多年前的青铜器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数量巨大,工艺精湛这个叫做“铜尊盘”,酒器,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这也是确定墓主人的主要依据极尽奢华而繁琐的花纹也象征着周朝礼制的繁复和严格,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古人制造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和对艺术的追求铜联禁大壶,也是酒器,国宝级文物铜鉴缶,酒器,也是国宝级文物,缶内盛酒,鉴与缶之间的空隙盛冰,冰冻可保持酒的清醇巨大的铜尊,相对来讲还比较朴素有大鼎、小鼎,还有勺子,除了日常使用,青铜器也是祭祀场合的主角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青铜器在战国早期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形式各异,令人膛目结舌的青铜器,墓里面还有众多珍宝,这是彩漆木雕梅花鹿,头上插的可是真的鹿角而这件彩漆木雕鸳鸯盒既是一件可作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精巧的艺术品,出自西室陪葬棺,应是其中一位陪葬女的心爱之物,可以想象,2400多年前,年轻的女孩得知自己将被殉葬时,唯一的要求就是带上自己心爱的鸳鸯盒还有那些2000多年前的玉璧,这些玉璧与“完璧归赵”那块著名的“和氏璧”所处的时期差不多除了青铜器、漆器、玉器等,还上不了金器,这是喝酒用的金杯这是吃饭用的金盏和镂空金漏匕,也是国宝级文物,中国已出土先秦金器中最重的一件作为一方诸侯王,当然少不了兵马器,陪伴曾侯乙沉睡2000多年的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这批战马已经只剩下鞍勒等当然除了军事和礼制,曾侯乙可能更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这是彩漆瑟,有个成语叫做“琴瑟和好”,也就是指的这个瑟曾侯乙编磬,又是国宝级的文物,磬架是由青铜制的龙首、鹤身怪兽等构成,而磬块由石灰石或大理石磨制而成,共32具看完这么多国宝级的文物,现在我们不能不来看看这件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编钟出土时,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从外观上来看,这绝对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音域上讲,战国的青铜编钟不逊于现代钢琴,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只比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作为一件精美艺术品,曾侯乙编钟精湛而繁美的纹饰让人流连忘返除了外观,更重要的是这件2000多年前的乐器居然还能演奏,发出犹如天籁般的声音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绝响;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省博物馆演奏人员被特批随编钟进京,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了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创作曲目《楚殇》以及《欢乐颂》等中外名曲。
曾侯乙墓出土了举世闻名的编钟,但史籍无“曾国”的记载,究竟是怎么回事?
曾侯乙墓出土了举世闻名的编钟,但史籍无“曾国”的记载,
究竟是怎么回事?
1978年,震惊于世的曾侯乙墓的发现让人们了解到,2000多年以前,华中腹地随州擂鼓墩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位名乙、热爱音乐的“曾侯”生活于此。
曾侯乙墓位于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它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墓葬,呈“卜”字形。
其中最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由65件青铜钟组成,音域跨5个半八度,12个半音齐备,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目前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国至少立国于西周早期,一直到曾侯乙的战国时期,有近千年历史。
而这近千年的历史,却从未有过任何史料记载留存下来。
与其地望相似的随国,史上虽多有描述,却从未见刻有“随”的铭文青铜器出土。
曾国与随国的这种特殊现象,被史学界称之为“曾随之谜”。
关于“曾随之谜”,史学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其一认为,考古发现的曾国与文献记载的随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从文献记载看,随国是汉东姬姓国中较大的诸侯国,但它从春秋前期起,逐渐沦为楚国的附庸。
战国初期史料中随国已消失,极可能已灭亡。
而曾国直到战国初期,还是个拥有较大经济力量的独立的诸侯国。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曾国即是随国,主要理由是所处地域相同,曾国器物出土的地点,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相同时期为随国所在地。
虽然争论不休,但曾随乃是一国两名的猜想,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可能当时随国自称曾,但其他外围国家则称之为随,所以《左传》上记载的都是“随”,而在当地的考古发现则都是“曾”。
南方记忆(42)---曾候乙编钟
到了武汉有一个宝贝是不能不看的,那就是曾侯乙编钟,俗话说到了长沙看女尸,到了武汉就是看编钟。
据说这个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一个名叫“乙”的诸侯。
因为在许多出土青铜器上都有“曾侯乙乍”之类铭文,所以判定墓主人叫做曾侯乙,但是据说史籍上并无此人记载。
虽然这个曾国在当时是个不大的小国,但是这个作为国君乙的墓葬曾侯乙墓确实相当豪华。
这是曾侯乙墓的模拟模型,是一个面积达到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
曾侯乙墓的文物中以车马兵器最多,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综合功能之强,前所未见。
其中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且有极为罕见的矛状车軎,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在墓葬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
墓主45岁左右,可是殉葬者都为13~26岁的女性,属于老牛吃嫩草的类型。
曾侯乙墓随葬除了大量的兵器之外,还有数量庞多的乐器,显示了曾侯乙生前对于音乐欣赏和乐器制造也相当有研究,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略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
这是墓主人的外棺,上边有的类似窗户的图案,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依然会在墓中生活,故他们也要通风,内棺的表面也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
曾侯乙编钟的规格是:架长748厘米,宽335厘米,高273厘米,共重4400公斤,65枚编钟按个头大小和音律高分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其音域达到了五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备,这简直就是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啊。
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铸造细密精致,还有一件是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没看出来在哪)共65枚,出土时编钟上都有“曾侯乙作持”铭文。
这些都是编钟组合上边的一些金属小零件,别看它们小不起眼,但从这些小怪兽身上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青铜的铸造技术已经相当精湛和成熟了。
这是一个鼓座,就是在中心的圆孔里插一根柱子,柱子上边固定一个大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宝曾侯乙编钟出土秘闻20年前,在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是的空前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在过去的十个春秋里,曾侯乙编钟那古朴、粗犷的千古绝响荡乇寰宇。
1997年7月,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庆典音乐会上,“国之重器”编钟奏出了中华民族的世纪强音。
风雨沧桑,二十年,当年参与发掘的人们已是白发苍苍,忆起当年,他们无不为之振奋,那是他们生命中闪亮的时刻,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八十厘米千钧一发国宝编钟险些被炸.说起20年前的往事,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时任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的谭维四教授白发颤动,仍激动不已;那真是“一波三折、千钧一发”。
1979年9月,随州市曾都区城郊擂鼓墩驻军,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雷达修理所扩建营房。
在东团坡山岗上开山平地时,突然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径庭的“褐土”。
该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凭直觉他猛然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并迅即向随县县委汇报。
县里派一位搞文化的同志去看现场,因缺乏考古意识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部队仍继续施工。
至1978年2月,在褐土层下挖出了2米多长、1米见宽的长方形大石板,解所长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随县县委汇报。
此次县里派出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来到现场,懂考古学的王副馆长初步判定是座古墓,遂向原襄阳地区文化馆报告。
是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率勘察组赴随州实地勘测。
当勘探小组发现这片“褐土”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时,谭老断定:“褐土”之下必有奇珍的古墓难逃灭顶之灾。
水中摸出中华瑰宝一根木柱暗藏机关.“开棺了,擂鼓墩要出大宝贝啦!”考古发掘队完成现场清理工作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
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奔走相告。
围观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有的群众甚至带上干粮和被单,睡在部队营房门口,等逢开棺后亲睹祖宗留下的“稀罕”物。
据负责考古现场保卫、物资后勤供应的原随县文教局副局长周永清老人回忆,当年县城只有4、5万人,可涌上墓区围观的群众就有两万之众。
公安、民兵和解放军组成的人墙屡屡群众冲垮,直到空军派出直升机航拍墓区全景时,才说服部分群众暂时离开现场以便拍照。
起吊墓室椁盖板的难度主考古队员始料不及。
47块椁盖板均由60厘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约4吨。
部队支援的解放5吨吊在这些大家伙面前束手无策。
情急之下,临时开来的黄河10吨大吊车上场应战,几经周折才得以成功。
椁盖板揭开后,出现有人们眼前的并不是满是宝藏的地宫,而是一幅惨景——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3米深的浑水里,一些棺木横七竖八的浮在水面上。
当工作人员清理出这些浮棺并往外抽水时,随着水面的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浑浊的水面下看不清是何物。
这时,西半球青年发掘队员自告奋勇地爬上跳板,趴在水面上方顺着横梁往下摸。
“是编钟!我摸到一排编钟啦!”在小伙子兴奋地喊叫声中,人们惊喜万分。
在场的考古专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他们知道,在这么高的位置出现成组编钟,再往下走肯定还有“大家伙”。
狂喜之余,人们谁也没有想到,在横梁旁轻轻晃动的那根柱子,竟让此次发掘留下了一个千古遗憾。
木柱折断千古遗憾秦汉盗墓望水兴叹.在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中,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为之争论的疑团,也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因之惋惜的遗憾。
最早出现在墓室水面上的那根木柱,待到水落石出时竟酿成了此次考古发掘中的千古遗憾,原来,这根木柱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乐器“建鼓”的支架,木柱贯穿鼓身垂直于地面,因此人们看到水面上的木柱时,建鼓已在水中耸立了两千多年,当积水逐渐抽去时,由于巨大的鼓身脱离了水的浮力,受腐蚀的木柱再也无法支撑鼓身的重量折断倒地。
这个极具考古价值的场景被当时考古发掘摄制组的“编外组员”随州市群艺馆摄影师余义明无意中拍摄下来,一直珍藏至今。
让考古学者争论了近二十年的疑团,源自曾侯乙墓椁盖板上的一个盗洞。
在勘探之初,考古人员曾在曾侯乙墓中室上方的椁盖板上发现一个80厘米见方的盗洞,造成一根椁木塌陷和泥土涌入。
根据现场遗留的一些盗墓工具分析,此墓大概在战国晚期至秦汉时被盗墓贼光顾过。
曾侯乙墓中的文物是否完整、墓室积水是否因盗洞造成是考古学者争论的焦点。
前不久,湖北省博物馆、地质大学等有关专家对曾侯乙墓墓区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实地勘探研究,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曾侯乙墓所处地层位于地下水水平面之下,埋藏后不久地下水就已经渗入,千百年来保持了古墓室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位置,由于墓室内积水的形成是在盗洞被挖之前,所以可以推断盗墓贼当年无法进入墓室盗走文物。
说起墓室积水,不仅挡住了盗墓者而且还从加一方面保护了墓中的大部分文物。
历经2400多年,总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除少数几件因积水、震动掉落地面,其余全部整齐地挂在木质的钟架上,这不能不算是个奇迹。
这恰巧验证了中国民间的一句谚语“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钟乐绕梁举世无双国际壮歌震惊东方.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考古工作者都被这前所未见青铜铸器惊呆了。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后音乐家黄翔鹏、王汀寺人闻讯赶来现场,日发继夜地对全套钟逐个进行测音。
当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时,两位专家喜得手舞足蹈。
经与考古专家们分析论证后,大家决定“只见其形、不闻其声”不算认识编钟,要敲响它,才能体现价值。
1978年8月1日。
建军节。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是日下午,历史上的第一场,也是唯一的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
这是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忆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
那场独一无二的音乐会,是担了风险的。
重新组装复原后的编钟重达10吨。
木质横梁在水中泡了两千多年如今能否支撑得住;尤其是部队礼堂的地板,能否担得起这前所未有的重器。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人们在礼堂舞台的地板下层层加固。
首次奏响编钟应该敲什么曲子?作为音乐会主持人的谭老经反复思考决定曲目要表现“古今中外”。
于是,音乐会发《东方红》为开篇,接着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以反映共产主义的《国际歌》乐曲落幕。
音乐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演出结束时,听从竟一时“痴迷”,停顿数秒,才掌声雷动,许多人泪水涟涟。
编钟是“国宝”,“国宝”当然不能随便敲击。
自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4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
当年研究及复制所耗资金达百万之巨。
二十春秋改革开放沧桑中华情有独钟.如今,曾侯乙编钟(原件)、尊盘及大量同时出土的珍贵文物保存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内。
该馆共收藏了19件(套)“国宝”级文物,其中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有8件(套)之多。
但当年编钟从随州运抵武汉,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史。
曾侯乙墓考古的重大发现,轰动全国。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治秋从北京赶赴现场视察。
根据国家文物法规,王老就文物的保管总是提议:“要赶快做木箱,放在一起集中保存。
”此语一出,考古现场的“大管家”原随县文教局副局长周永清警觉地意识到,编钟很有可能运至武汉。
他以上向县委汇报。
“编钟出于随州大地!理当留在随州!”这是当时随县人上上下下的朴素想法。
为了留下编钟,随县采取了种种措施。
作为县里考古现场“特派员”的周永清也反复同考古发掘队队长谭维四教授交涉,双方难免唇枪舌战。
当时随县的一位负责人在讨论编钟去留问题时,激动之下对周老说:你就是坐在车头前,也要留住编钟!然而,当时随县没有博物馆,无法保存这批国家文物,也无科技力量进行研究。
最终,关于编钟是留在随州还是运往武汉的报告,摆在了当时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的办公桌上。
陈丕显书记当即“拍板”,电令随县县委协助考古队将编钟等出土文物运往武汉省博物馆集中保存。
在省委指令下达考古现场的那个夜晚,谭维四与周永清这两位在编钟去留问题上的“对头”,坐在擂鼓墩的山坡上,推心置腹促膝长谈。
仰望夜空,繁星点点。
周永清双眼闪出泪花:“作为随州人,我对编钟有着独特的感情,作为党员,我无条件服从党的安排。
”次日清晨,老周二话没说,亲赴大洪山为文物出运武汉准备包装木材。
在100多天的考古发掘中,随县人心地高洁,功不可没。
编钟启运之日,细雨霏霏。
数千人伫立随县街头目送车队缓缓驶去。
有人泪洒衣襟,这表达了随州人对编钟的感情,也昭示着随州人对编钟的责任。
二十春秋弹指一挥间。
“编钟故里”的随州人对编钟至今魂萦梦绕。
不久,随州这块当年楚国的土地上,将耸立起一座编钟造型的博物馆,曾侯乙墓墓坑原址也将完成原地脱水保护,复原当年出土时的盛况。
编钟出土二十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
风云际会,两千年后,编钟的身上映射出中国国运的沧桑巨变。
在香港回归之日维多利亚海湾上空回荡的世纪强声,是编钟的声音,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呐喊。
编钟,是我们的先人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
一个复兴的中华民族,也必将为世界贡献得更多。
昭王有难奔随国鎛钟一尊谢曾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65件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与众不同的,自成一体。
这件钟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钟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
其形制独特,花纹繁缛,制作精美,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鎛钟镇部镌刻有31字的铭文,其意思是说,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楚王熊章从西阳回来,专门为曾侯乙做了这件鎛钟,送到西阳,让曾侯永世用享。
铭文的内容与其他钮钟、甬钟的铭文内容完全不同,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的。
说明鎛钟与曾侯乙编钟无关,原本就不是一套的,可能是下葬时临时加进去的。
经研究,学者们发现,它把下层最大的一件编钟挤掉了,将其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表示对楚国的尊重,楚国给曾国送如此厚重的礼品,说明曾楚两国的友好关系非同一般。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七雄中的强国,在楚怀王以前,楚国是相当强大的,所以苏秦说:“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支十年。
”如此强大的楚国为什么会给小小的曾侯送那么厚重的礼品呢?《史记》和《楚世家》都记载了楚昭王奔随这个故事:公元前506年(即楚昭王10年),吴王阖闾和他的同胞兄弟夫概率兵攻打楚国,五战获胜,最后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即现在的江陵)。
当时,吴国手握军事大权的统帅伍子胥都参与了这次伐楚战争,占领楚国后,伍子胥和伯嬉嚭大夫为了报杀父之仇,于是命士兵将楚平王的坟墓掘开,拖尸于棺外,用皮鞭抽打其尸体,然后曝尸于荒野。